高职课程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以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为例

2022-09-11

教学改革是除了教学和科研工作以外, 高校教师必须承担的另一项主要工作内容。既然要改革, 当然是现有的教学活动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社会需要, 抑或是本着不断臻于完善的学术精神和职业道德。改革是必然的, 然而, “改什么”、“怎么改”, 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命题。教学改革中, 首当其冲的是课程改革和课程体系改革。到底该开设哪些课程?这些课程该怎么上?是一个很现实, 但却很难处理好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步入新世纪以来大力发展的一类高等教育模式, 定位于培养面向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这个新的领域, 早期的实践者对高职课程的运行模式进行了研究和归纳, 学习比较了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理论和经验。目前绝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基于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导向、能力本位的项目化课程内容体系构建模式[1~2]。工作任务导向的项目化改革在计算机、机械、电子、化工等技术类专业[3~5], 以及应用文科类专业[1,6]的一些课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全国范围的高校评估和示范建设推广使得绝大多数职业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并有了一些可行的范例和理论依据, 从而自觉的开始对所授课程进行改革尝试。本文拟从我院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课程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活动出发, 对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探讨, 共享改革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

1 教学实践中, 课程体系改革应先于课程改革

开始着手教改工作的时候, 我们一般会遇到这么一个难题:是先进行课程改革, 还是先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早期的高职课程体系一般来源于本科, 不适用于能力本位教学的要求, 但课程体系改革错综复杂、环环相扣, 需要大刀阔斧, 难度较大。而且高职教师大多出身于学科教育, 普遍缺乏实际工作经验, 对高职教育的特点认识不够, 全面推行课改的能力不足。不少示范院校的经验是, 在教师中开展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测评, 要求每名教师选择一门课程进行项目化或是任务导向课改设计, 组织专家评测, 从而达到培养师资队伍, 提高教学能力, 积累改革经验的目的, 进而推行课程体系改革, 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亦不失为一条可行的教改之路。

然而, 上述途径的最大作用仅在于练兵。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来看, 课程体系的改革应先于课程改革, 或者是几乎同时进行。理由如下:

(1) 职业教育较之本科教育有更明确的实用性, 即培养应用型人才。学科教育鼓励百花齐放, 而技能教育则更推崇规范高效。如果不改革课程设置, 即便将原来的学科改造成项目化、任务导向的形式, 仍然是学科教育。很多照猫画虎的课程改革, 仅仅是强化了案例教学, 或者自娱自乐了语言表述上的小把戏。

(2) 单独的课程改革无法完成职业技能教学任务。职业教育训练的是职业技能, 学科教育传授的是知识技术。一项职业技能往往涉及多门学科知识, 一门学科知识又往往能运用到多项职业技能之中。如果不从课程设置出发, 现行传统的学科体系下很难理顺职业技能和知识技术的网状关系, 将造成课程间的重复、脱节, 甚至重要职业技能教学的遗漏。

(3) 单一课程改革容易出现局部脱离整体的情况。教师往往习惯从其所教授的课程出发, 难免会过于强化该课程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 尤其是项目化教学需要占用学生大量的精力和业余时间, 如果门门课都按照这种模式进行, 学生将无法完成正常学习任务, 甚至人才培养方向会偏离既定目标。

(4) 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用于一种模式的改革尝试。不同课程有其不同的特性, 即使同一门课, 在不同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地位也不相同。比如计算机课, 在计算机或软件专业中理应是核心课程, 而在其它专业中只是素质教育课程中的一门。教学任务的不同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差异, 因此, 课程的改革必须服从于课程体系对该课程的要求, 即人才培养方案所框定的课程目标。

总的来说, 本文建议在专业教师的职业教育意识和能力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 由专业教研室牵头, 组织教师开展社会调研, 结合实际情况, 初步完成课程体系规划, 确定各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职责, 然后依据课程的核心地位, 分情况逐步建设、完善。

2 正确理解实训课程的内涵, 建立以实训课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文史经管类专业由于没有实验课, 常常用实训来称呼它们的实践教学环节。社会机构的职业培训也常常使用“实习 (践) ”加“培训”的概念。近几年来, 实训大有取代实验之势, 几乎清一色的实践课程都打起了实训的旗号, 大量使用“项目”、“模块”等时髦用语。然而, 翻阅了几乎所有辞书, 都无法查到实训的准确定义。市面上的化工类、生物制药技术类的某些实训教材, 以及某些“项目化”实践教学课程设计的所谓模版, 不客气的讲, 仅仅是使用“查找、替换”功能将原来实验课本的“实验一”、“实验二”变成了“实训项目一”、“实训项目二”, 改了个菜名就端上来了, 内容上、教学形式上看不出有太大的不同。那么, 实训到底是什么?实训课应该如何上?就只能在实践中摸索了。

2.1 实训课程是职业教育的天然的核心

2007年以来, 我院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从核心技能分析入手, 建立了以实训课程为核心, 辅以专业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的课程体系, 同时开始实施“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7]。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 我们对实训课程内涵的认识有了更深的体会。

与普通课程传授知识和技术不同, 实训课程教学的要务是训练学生如何合理利用知识和技术完成工作任务, 即培养职业能力。实训属于实践课程, 教学场地应为工作场所或模拟工作场所, 教学方式是“实际”训练, 教学方法以引导、示范、练习为主, 辅以讲解传授。典型的实训课程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 实训课程必然是能力目标突出、工作任务引导的项目化课程;

(2) 实训课程必须对应有一个特定的职业岗位 (群) ;

(3) 实训项目必须来源于生产实践;

(4) 学生的职业活动必须是实训课程的主旋律;

(5) 与工作任务对应的必须是工作报告, 如检验报告、研究报告、原始记录、工作小结等;

(6) 教学材料应该是行业认可的技术标准、政策法规、专利文献、规范认证等。

实训课程是职业教育的核心, 好的实训课程要让学生觉得是在工作, 而不是在“演戏”。

2.2 实训课程必须有相应的学科课程来支撑

实训课程是天然的理实一体设计的项目化课程, 但是不能完全取代学科型的专业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 也不是所有课程内容都适合采用实训授课的模式。理论知识是生产实践的基础, 我们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而高素质则体现在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素质上。

学科教育在理论知识教学上有着绝对的优势, 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逻辑性远胜于任务导向的项目教学过程中“用到再讲”, 目前采用学科教学时出现的问题除了高职生源理论基础较弱以外, 更多的还在于我们教师并没有吃透如何在“实用、适用、够用”的原则下, “有趣的”进行课堂教学, 这不是学科教育本身的问题, 而是新的教学要求下教师教学能力调整适应的问题。

所以, 本文建议在每个教学阶段, 一般是一个学期, 根据阶段性人才培养目标, 针对特定的岗位 (群) , 设置一门实训课程, 并辅以相关的学科课程, 以工作任务为引导, 通过实训将若干“独立”的学科课程串连起来, 既能解决项目化、任务导向式授课时理论教学不系统的缺陷, 又能使学科知识体系与生产实践过程紧密联系, 做到学以致用, 同时课程之间彼此有了呼应, 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更有利于知识技术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养成。

对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而言, 实训课程设置是课程体系建设的首要课题, 把握实训课程的内涵, 建立以实训课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是课改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3 合理规划课程体系, 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问题转化为课程建设的问题

课程建设活动中, 教师最担心的是课程体系一年一小变, 两年一大变, 辛辛苦苦建设的课程,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进出出。这种现象会极大的打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同时造成教师大量无用功, 是对目前相当紧缺的教师资源的严重浪费。

因此, 在规划课程体系时, 必须要考虑课程设置的延续性, 这就要求先进行充分的职业岗位调研, 明确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 同时合理制定人才培养的阶段性目标, 最终依据相应目标岗位 (群) 的核心技能的培养规律来构建课程体系。

对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来说, 不同岗位的职业技能要求也有简单、复杂之分。比如, 助理实验员等岗位群, 只要求从业者掌握基础的生物技术操作技能, 如配溶液、微生物操作、实验室整理等, 可以作为第1阶段的培养目标, 开设《生物技术制药技能实训》, 将支撑的学科课程如《化学》、《微生物学》等与之捆绑, 以模块的形式“打包”固定下来。同样的, 阶段培养目标定在化验员、检验工等检验岗位时, 开设《药物检验技能实训》, 相应支撑的学科课程为《药物分析》、《药事管理学》等;《发酵技术》、《生物分离技术》等学科课程则支撑工艺操作类技能实训课程, 对应操作工、班组长、研发 (技改) 工程师助理等岗位。依据目标岗位 (群) 来设置课程是最直接、最有效、也是最合理的途径。

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较快, 新技术、新科技不断涌现, 而各地区经济发展又不均衡。因此, 高新的、应用面较窄的、时效性强的社会热点关注的专业内容应放到专业选修课, 或作为相关实训课的一个子项目, 如基因工程、诊断试剂、单克隆抗体、生物材料等。这类职业技能的培养可以灵活依据区域就业市场的需求来调整, 而不至于影响整个课程体系。比如, 药事法规更新、社会热点变化、区域经济差异等造成的检验类职业岗位技能要求的改变, 只要通过《药物检验技能实训》课程中实训项目的调整就能够即时的反馈。

生物工程技术多种多样, 短时间内要求学生全部掌握是不现实的, 但是在实训课程中通过不同的工作任务引导, 鼓励学生训练自己的一技之长, 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例如, 如果区域经济内有基因工程或诊断试剂等产业的人才需求, 而数量并不是很大, 通过《综合实训》课程“专业内分方向”培养是最好的途径。

只要实训项目的设置来源于生产实践, 则人才市场上职业岗位要求变化引发的人才培养内容和方式上的变化, 完全可以消化在实训课程“与时俱进”的建设之中。

综上所述, 课程体系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先决条件, 以实训课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基本确立后,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问题就转化成了实训课程建设的问题, 这样, 教师可以专心课程建设, 而不再纠结于课程体系的变动。实训课程是最具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 建设好实训课程, 是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成败的重要工作之一。实训课程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化工程, 笔者将在后续的研究中继续探讨实训课程建设的问题。

摘要:本文从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课程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活动出发, 探讨了课程改革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提出课程体系改革应先于课程改革, 改革的中心任务是建立较为稳定的、以实训课程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进而以实训课程为突破口, 开展课程建设。

关键词:高职,课程改革,课程体系,生物制药

参考文献

[1] 黄春麟.基于任务导向的高职课程改革探索——以应用文科类课程为例的运行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 (教科版) , 2005 (31) .

[2] 薛建芳, 杨立星, 徐勇, 等.高职专业任务导向教学改革浅析[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10) .

[3] 王玉环.基于工作任务导向的“化工原理”课程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09 (30) .

[4] 冯正奎, 张瑞方, 左桂云.高职院校“任务导向”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经济师, 2006 (5) .

[5] 王晓蓉.浅谈计算机教学中的任务导向法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8 (9) .

[6] 赵国忻.一种基于真实环境、任务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 (28) .

[7] 秦钢.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核心技能与课程体系设置[J].考试周刊, 2007 (35)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谈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下一篇: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