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深化改革创新发展

2023-04-11

第一篇:推进深化改革创新发展

以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支部:

举世瞩目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保民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努力克服不利因素,推动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习总书记还指出,我们这么大个国家、这么多人口,仍然要牢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的确,尽管35年来我们取得了“当惊世界殊”的巨大成就,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发展中大国,调结构、促改革、保民生,维护社会稳定,都离不开稳增长这个前提。因此,我们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关键是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恰恰在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上,我们面临的挑战是突出的。这种挑战,一方面体现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存在着发展观的偏差,把GDp数字这个衡量发展的指标之一当成了发展的全部,有的地方为了GDp“好看”不惜竭泽而渔,有的地方甚至通过注水把GDp“泡大”。另一方面,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资源环境的制约依然突出,质量与速度的背离依然突出。而在全球产业分工中,我们大多数行业仍处于供应链的低端,自主创新的能力仍很薄弱。这些都表明,延续既有发展方式,经济发展受到的制约将越来越大,发展也越来越不可持续。问题的复杂性、严重性还在于,发展观的偏差,必然助长对既有发展方式的依赖,而一些既有发展方式由于缺乏内生活力与动力,反过来又会强化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方式。偏差的发展观与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的交互作用,知错而不鉴,知不可持续却饮鸩止渴,正是结构难调、方式难转的重要原因。

正因为如此,十八大闭幕不久的2012年11月30日,总书记就强调经济工作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增长。这次在湖南调研时,总书记再次强调要追求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生产总值,追求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要求,必须双管齐下:一要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发展观与政绩观来一场彻底纠偏,把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上来,牢牢确立“质量、效益、可持续”意识,从理念上“排水”;二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在行动上“挤水”,拒绝不可持续的“泡沫”。

事实上,转方式已越来越紧迫。近段时间各地屡爆的雾霾天气,揪起了许多干部群众的心。虽然产生雾霾的原因比较复杂,但高能耗、高污染显然是一个主因。比如,在京津冀这个面积占不到全国1/20的区域,却密布着超过全国一半的炼铁高炉,这直接导致钢铁行业给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造成的污染将比其他地区更严重,防治难度更大。为此,京津冀三地已经着手联防联控。

日益严峻的环保压力后面,折射的是转变发展方式的紧迫性。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但30多年来的高速发展,我们付出的代价也很大。据测算,目前我国的人均能耗达2.6吨标准煤/年,已经赶上了世界平均水平,

但我国每年能源消耗总量的1/5,用来制造发达国家不再生产的高耗能产品。经济全球化使我们受到了益处,也加大了我们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困难。粗放的增长方式已经到了非转不可的时候,转方式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唯一正确选择。正如习总书记所指出的,要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防止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生产总值,一味以生产总值排名比高低、论英雄。转方式、调结构是我们发展历程必须迈过的坎,要转要调就要把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否则资源、资金、市场等各种关系都绷得很紧,就转不过来、调不过来。

转方式无它途,唯有坚定不移靠改革。习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现在,我国进一步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解决这些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必须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事实表明,体制机制不合理是制约转方式的最大障碍,转方式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必须把抓改革、促转变、谋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激活全社会的经济细胞,以市场配置资源和要素取代行政管制,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

创新的动力活力,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思科CEO钱伯斯有一句名言:在互联网经济下,大公司不一定打败小公司,但是快的一定会打败慢的。这就是“快鱼吃慢鱼”的原理。快就快在创新有招,慢就慢在创新乏术。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唯有创新,才能抓住机遇。创新,要从全面深化改革找动力,要向体制机制要活力。只有在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形成新的发展方式上不断实现新突破,才能抢占国际市场制高点,赢得发展主动权。

我们要完整准确地理解中央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战略要求,要靠改革来突破,要靠开放来带动。以体制创新形成倒逼机制,在改革开放和创新探索中创造新的经验。改革和开放是推动发展的两个轮子,只有一起转动起来,才能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当前,我们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尤其要注意研究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以拿来主义的态度借鉴他人之短长,避免重走人家的歪路,付出不必要的学费。诞生只有一个月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采用发达国家通行的“负面清单”管理和审批流程精简,其它地方8个月才能完成的项目审批,在自贸区只需4天;散落在各部门的外资领域审批规章多达17万项,而自贸区精简到了190条。

习总书记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现在,我们已进入转方式的关键期、发展的转型期和改革的深水区,推进改革开放的矛盾多、难度大,但空间和潜力同样巨大。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中国不可逆转的伟大历史进程,是亿万人民的共同愿望。从体制机制上祛沉疴启新路,一个“智者得立其功,勇者得行其志”的创新创造大潮将喷涌奔流。我们是这一伟大历史进程幸运的亲历者,更要做全面深化改革的积极参与者、智勇兼备的实践者,奋发有为,努力实现我国经济的新跨越,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汇报人:xiexiebang

2014年7月5日

第二篇:深化改革创新发展

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 努力开创党建思想工作新局面

--- 焦电厂二届七次“双代会”闭幕词

周 建 (二0一三年一月七日)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同志们:

在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下,焦电厂二届七次“双代会”暨2012总结表彰大会,圆满完成了大会预定的各项议程,达到了预期目的。在此,我代表厂党政班子对本次大会的成功召开并向获奖的各类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一贯关心支持我们工作的公司领导和兄弟单位领导表示诚挚地感谢!向奋战在全厂各条战线的全体员职工及家属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今天的大会上,与会代表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认真听取并审议通过了《行政工作报告》和《工会工作报告》,并对在2012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各类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大力表彰。两个《报告》不仅对2012年各项工作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总结,全面翔实地分析了我们厂所面临的困难问题,而且具体部署了2013年的各项工作,可以说是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措施得力。会议期间,代表们围绕会议主题,结合各单位实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表现出了强烈的主人翁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会议集中了全厂干部职工的智慧,统一了思想认识,形成了共同奋斗目标。整个会议始终充满了民主、团结、和谐的浓厚气氛。会议的成功召开,对于我们贯彻十八大精神和集团公司党委扩大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夯实“三基”基础管理,深入挖潜增效,实现企业与职工的共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必将对我厂的改革、创新、发展和稳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012年,我们厂的生产经营工作遇到了很多困难,全厂干部职工面对困难不低头,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深入挖潜增效,各项工作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出现了许多亮点。安全生产上台阶,重点工程、工艺改造成效显著,厂容厂貌明显变化等等。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公司党政班子正确领导、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厂干部职工精诚团结、顽强拼搏的结果,更是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的结果。正是这些先进模范人物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榜样的力量,激发了全体干部职工的劳动工作热情,使我们厂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战斗集体,有力促进了我厂的健康发展。他们的模范事迹,将永远载入焦电厂的光辉史册,他们的高尚情操、奉献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不断走向新的辉煌。

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向各类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始终坚守工作岗位、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同志们:展望2013年,尽管形势依然严峻、任务十分艰巨、困难也很多,但总的发展趋势是好的。只要我们充满信心、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从容应对挑战,立足真抓实干,大会提出的各项奋斗目标就一定能够顺利实现。下面我就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文明创建企业文化建设等讲几点意见:

一、2012年工作的简要回顾

回顾2012年,焦电厂党委在公司党委的正确带领下, 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瞄准“清洁工厂、绿色产品、文明焦电、和谐家园”的工作目标,团结带领全厂干部职工,解放思想、艰苦奋斗,努力做到围绕中心抓党建,凝心聚力促发展,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三大”作用,在党建思想工作、文明创建、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心气顺,干劲足。 年初,我们首先加强了形势任务教育。按照公司统一部署,在全厂政工系统中组织开展“三讲三比”打造“务实政工”主题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是什么决定你的工资”思想大讨论活动;借此大力宣传集团和煤业公司十一五的巨大成就和十二五的宏伟蓝图,特别是厂2012年的目标措施。尤其面对下半年的严峻形势,厂及时召开“战危机、保安全、促发展,深入挖潜增效”动员大会,动员全厂员工要认清形势,增强履责的责任感、生存的危机感、发展的紧迫感,牢固树立“艰苦奋斗、过紧日子”的思想,并提出“严管细控重实效,创新发展保增长”的管理目标,切实做到“三讲三看三增强”,即:讲危机、看挑战,增强忧患意识,讲优势、看机遇,增强必胜信念,讲任务、看前景,增强履职责任。在各自岗位上算好安全效益、质量效益、成本效益、经营效益、节约效益“五笔”账,进一步统一了职工思想、凝聚干群合力、鼓足了干劲,为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把握重点,抓班子,育队伍,促和谐。

1、进一步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狠抓政治理论学习这个环节,把政治理论学习与提高政治素质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效。采取个人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等形式,使政治理论学习经常化,厂党委制定了全年和季度的政治理论学习计划。2012年重点学习了《精管细控重实效 创新发展保增长为全面开创焦电事业新篇章而努力奋斗》、《坚定不移 开拓创新凝心聚力建设新型焦电》、《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讲话》、省、市、公司安全工作会议、党的十八大等会议精神,在个人学习时,每人注重谈学习对工作的指导体会,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促进了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

2、加强干部考核,增强干部队伍活力。扎实开展“四好班子”创建工作。切实加强和改进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各级班子和管理干部的履职能力,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与监督、激励与约束。

7月份,根据煤业公司党委机构设置和干部职数配备意见,经厂党政班子研究,对我厂企管科、车间3个空缺科级岗位进行统一竞聘上岗。使3名业务能力突出、工作实绩显著、群众广泛认可的管理人员走上领导岗位,进一步优化了干部结构,提高了工作效率。

8月份我们对各科室、各车间50余名副主任以上干部进行了综合考核和民主评议,考核结果反馈后,各单位针对考核结果,特别是单位班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支部民主生活会上,认真进行反思,组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统一认识、统一思想,并制定出具体的整改意见和措施,切实加强和改进了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了对领导干部的管理与监督,进一步增强了干部队伍的执行力和战斗力,切实提高了各级班子和管理干部的履职能力。

3、强化“一岗双责”和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管理制度。以积极主动、严肃认真的姿态,深入职工群众之中,开展谈心活动,切实解决职工工作上的困难、思想上的困惑和生活中的困境,努力构建“亲如一家人”的“大家庭”式工作关系。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充分利用双节送温暖,中秋节给在岗职工发月饼、苹果、改善班中餐,深入大病职工和困难职工家中慰问,掌握职工工作生活情况变化。处处注重与职工进行双向交流,理顺职工情绪,切实提高了职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心理素质。

4、结合自身特点创新党建活动内容。坚持开展“四好”领导班子、“四强”党组织和 “四优”党员争创活动。

在发展党员方面,认真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坚持重点培养和个别吸收的原则,我们注重把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作为基础和关键环节来抓,坚持定人培养,定岗锻练、定期考察。重点在生产骨干,专业技术人员和优秀中青年中发展党员,严格把好培养、政审、考察、程序、审批关,今年,我们党委有四名预备党员按期转正,确定了3名预备党员和7名入党积极分子,为党组织壮大了队伍,增添了活力。

在组织制度建设方面,我们结合安全生产和现场管理工作实际,规范组织生活制度,支部民主生活会扎实有效。为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避免把民主生活会开成只为总结工作而回避矛盾、脱离实际空泛议论的会议,我们进一步规范民主生活会制度,一是基层支部在召开会议前要向厂党委递交包括会议主题、专题学习内容和具体时间安排等方面的民主生活会请示报告。二是认真组织会前专题学习。围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集中时间和精力,学习国家、公司及厂重要文件和相关会议精神,做到入脑、入心。三是广泛征求职工意见。通过召开座谈会、职工代表会、支委会或采取个别谈话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党员、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为全面、客观地评价支部工作及个人提供了依据。四是自觉查摆存在问题。各支部成员对照党员“四好四强四优”的具体要求和廉洁自律内容,切实找准和解决好个人在理想信念、履职尽责和群众观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切实找准解决好支部班子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认真查摆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五是全面落实整改措施。各支部对征集到的职工意见和建议,研究制定整改措施,明确具体责任人,并向职工予以公示,认真抓好落实,自觉接受群众监督。通过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加强基层支部自身建设,使广大干部充分认识到了开好民主生活会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了开好民主生活会的自觉性,有效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

在发挥先锋作用、开展活动方面,各支部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每一名党员在2012都做出了郑重承诺,组织开展了党员“帮带”、党员身边无三违、示范岗创建和创新创效立新功等活动。对车间技术水平、安全思想意识等各方面相对薄弱的员工,以帮学习,带素质;帮安全,带技能;帮工作,带质量;帮思想,带作风;帮纪律,带形象为帮带内容,极大的提高车间人员的整体素质。

5、强化廉政文化建设,加强廉洁自律教育,努力营造“廉荣贪耻”的良好氛围。年初及时制定出台了《焦电厂二〇一二年纪检监察工作意见》及各项考核细则,认真做好“提升素质、规范执纪、端正作风、树立形象”专题教育活动和“廉政风险防控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建设”活动的各阶段工作,切实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进一步增强预防腐败工作的实效。我们对职能科室和副科以上人员组织开展了《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教育读本》的集中学习活动,参加公司警示教育活动、组织观看典型案例教育、“家庭助廉”夫妻共答廉政试题等,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既要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又要明确个人职责,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确保责任部门廉洁自律。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敏感环节,包括工程项目、材料采购等从源头上杜绝了腐败根源,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三)强化安全文化建设,强基固本,素质升。

突出安全文化建设,夯实安全基础。深入贯彻“双零”安全理念,坚持“零容忍、零伤害”安全管理原则。做好四个转变,由事故管理向隐患管理转变;由事故追查向超前预防转变;由事故问责向隐患问责转变;由结果管理向过程管理转变。

深化“无三违”班组建设,提升员工队伍综合素质。我们组织开展争创“无三违”班组活动,根据每个班组具体岗位、特点以及作业现场劳动强度、安全管理难度、作业性质等因素,健全完善岗位标准化体系,制定相关考核办法,实行分级管理、分类考核、以车间管理为主的原则,分别对班组教育培训管理、安全管理、生产目标完成、劳动纪律、现场文明生产、质量制度落实等情况综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工资分配,落实奖惩兑现。 通过争创“无三违”班组活动的开展,提升了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锻造了各车间整体生产能力,夯实了安全管理。

(四) 全员参与,美化亮化,环境优。

我们在厂区绿化和环境改造工程建设方面,以“创建好环境生活在其中”这一理念为准则,发扬优良传统,坚持自力更生,全厂干部职工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人人参与绿化活动,既节约了资金,又培养了干部职工爱厂如家和爱企敬业的精神,全力营造了清洁、文明、低碳的工作环境。今年春季对我厂新办公楼周围、绿化广场、路边花坛植树20000多棵,厂区内主干路边石铺设,多次组织对绿化广场草坪更新清理、平整挑拣石块。通过广大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厂区环境正在逐步好转,厂容厂貌焕然一新,职工工作生活在其中,不仅切身感受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增强了成就感和自豪感,而且有效提高了企业的凝聚力,坚定了广大职工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五)宣传教育,有声有色,氛围浓。

新闻宣传工作有声有色,我们依托广播、牌板、板报、橱窗、网络为主要平台,按照三贴近的要求,深入基层,周密策划,加大宣传报道力度。结合阶段性的工作活动安排,宣传报道了公司及厂下发文件的主要精神,开展“战危机、保安全、促发展”主题宣传思想教育活动,及时宣传各车间、各部门联系实际,深入开展企业文化建塑及文明创建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及时推出、报道了涌现出来的各类先进典型,宣传了不同系列的基层优秀党员、品牌骨干员工,营造了学先进,赶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气氛。2012年共撰写稿件200余篇,制作《走基层》专题片4期,更换车间板报108期,制作企业文化宣传排板10余块,更换条幅30余条,唱响了和谐发展主旋律,打好优质高效主动仗,为文明创建、生产经营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六)加大企业文化建设,促进文明厂区建设。

扎实推进“三三五七九”管理创新工程,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一是在巩固保持现有文化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以强三基,铸九力为抓手,以“无三违”班组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为突破口,结合实际逐步将精细化管理创新工程推向深入,切实增强文化建塑工程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2月份召开班长以上人员企业文化、五精管理、班组建设座谈会,10月份召开了班组建设研讨会,对“五精”管理、岗位标准化建设、班组建设进行了深入研讨,进一步规范班组考核。二是抓住重点、突出实效。在基础管理方面,主要抓好“无三违”车间班组建设,在生产现场全面推行“手指口述”、“岗位描述”操作法;厂和车间坚持开展日常性的文明卫生、员工行为规范检查活动;在创新创效方面,“员工创新工作室”立项实施的“炭化炉前后炉门密封新方案的研究实施”项目,较好地提高了粘棉的使用寿命,降低和杜绝了炭化炉前后炉门漏风而导致的型焦产品氧化,进一步确保了产品质量,提升了经济效益。在“五精”管理方面,突出做好现场考核和管理升级活动。

通过人人参与,让不准变为了自觉,让文明成为了习惯,在厂区内形成了良好的文明风尚。公共场所吸烟、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等不文明行为逐渐减少,营造了积极、健康、和谐的企业氛围。

今年我们把政工考核单列出来,与安全、生产、质量一同纳入结构工资分配,进一步规范文明创建考核机制,创新考核内容和方法,严格落实各项考核奖惩制度,及时公布月度考核结果,加大奖罚力度,激励先进,鞭策落后,使文明创建活动与生产经营同步进行,充分体现文明创建对生产经营的促进作用。

(七)充分发挥工团组织职能作用,营造齐抓共管,团结共进的工作格局。 厂工会切实履行职责,加强与职工的沟通交流,广泛听取职工意见,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大力弘扬职工的首创精神,深入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群众性比武练兵为载体的技术创新活动,

10、11月份组织开展了职工技能比赛,涌现出了一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队伍,为实施科技兴厂和人才兴企战略提供了智力支撑。

继续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坚持群监员集体上岗制度,全年共查各类隐患百余项,已经全部得到整改处理,充分调动广大职工自保、互保、联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群管群治的安全网络。

关心职工生活和疾苦,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真心实意为职工谋利益。今年双节期间厂工会对身患重病、生活困难的10多名职工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坚持做好信访接待日的接待工作,落实好信访责任制,变上访为主动下访,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共同维护团结稳定的大好局面。

认真坚持厂务公开制度,职代会制度,民主评议干部制度,发挥职工的监督作用;节日期间加强群众性文体娱乐活动,积极引导职工参与到健康向上的组织和活动中去,把企业创建成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园。

深入扎实地开展青年创新创效、青安岗、导师带徒、青年文明号、优秀团组织创建等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发挥聪明才智,积极开展发明创造、修旧利废、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议等活动。下半年,我们建立了炉组控制和研发两个员工学习创新工作室,为员工发明创新、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员工技术交流和创新成果转化提供了平台。

积极开展团员荐优工作,把政治上迫切要求进步,思想觉悟较高,工作积极主动,成绩突出的优秀团员青年作为党员培养对象予以向党组织推荐,把团员荐优工作打造成团员青年进步的平台。加强对基层团干部的教育培养,完善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团组织建设,引导青年岗位建功,发挥出青年在生产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

(八)计划生育和综合治理工作稳步推进,厂区内外和谐稳定。 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按照公司的安排和部署,签定了目标责任书,认真贯彻落实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育龄妇女的参检率达到100%,杜绝了为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现象。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以“平安过双节、稳定促和谐”活动和法制教育活动为载体,实行了目标管理,杜绝了违法犯罪现象,实现了职工思想稳定、厂区内外和谐。

二、2013年的几项重点工作

2013年,是全面贯彻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我们厂生产系统优化提升的关键年。党的十八大是一个催人奋进的大会,胡总书记在报告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举措,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对于统一全党思想认识、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纵观各方面形势,对我们焦电厂来讲,既充满机遇,也面临着众多压力和挑战。2013年,我们要进一步优化生产系统,加大新产品研发,努力实现生产 10万吨、销售10万吨、利润800万元的奋斗目标。面对新的形势,新的要求,新的任务,我们面临的困难很多,挑战更严酷,竞争更激烈。我们要动员广大员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机遇意识,既要充分认识市场经济环境变化给我们生产经营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积极做好应对生产经营最复杂最困难局面的充分准备,又要遇变不惊、沉着应对,善于从市场条件的相互转化中抓住发展机遇,创造发展条件,推动我厂又好又快发展。 做好2013年党建文明创建工作要始终围绕一个中心:科学发展重持续,和谐文化保稳定。重点开展好争创学习型党组织活动,转变作风强化执行力活动,加强三基建设,推动管理创新活动,深入开展“ 艰苦奋斗 挖潜增效”活动,开展好“扶贫帮困”活动。围绕这些,各级党组织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开展形势教育,以思想理论建设为根本,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集团公司党委扩大会议精神,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体党员,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在全厂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充分利用中心组政治学习、机关集中学习、支部学习等有效形式,分层次组织各级干部、党员和职工系统地学习科学发展观,认真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核心和根本要求,做到结合实际,融会贯通。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跨越式发展实践。用科学发展观来解决我们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把实现职工利益、提高职工满意度、建设和谐厂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目的。把科学发展观与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紧密结合起来,多干职工急需和让职工受益的事,多干打基础和长远起作用的事,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推进工作、加快发展、提高效益上来,真正把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十八大精神和集团公司党委扩大会议精神上来,真正把力量凝聚到实现跨越式发展宏伟目标上来。要保证学习时间和效果,不断把学习活动引向深入,使之成为统一干部职工思想和行动的精神动力。要突出抓好单位班子和党员干部学习,确保学习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先学一步,学深一点,注重对学习成果的应用,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企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用发展的思路、创新的思维,改革的办法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不断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应用性。

(二)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构筑和谐企业,促进生产经营持续发展。

企业党建要努力在“贴近”上想办法,在“服务”上下功夫,在“渗透”上花力气,切实把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相结合,务求把党建工作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丰富党建的内容。继续深入开展“四好”、“四强”、“四优”争先创优活动。按照要求规范党委会、支委会、党小组会,民主生活会、党员大会和党课的内容程序,坚持组织生活制度。认真实施“双带双培”工程,不断开创基层组织工作新局面,使企业党建工作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充分发挥宣传舆论导向作用。紧紧围绕公司及厂党委工作部署,坚持“三贴近”,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全面深入扎实开展政治思想宣传工作,教育广大职工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引导的方针,以创新宣传工作方式方法和载体为途径,做好典型宣传、热点引导、解疑释惑和矛盾化解等工作,切实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努力实现焦电厂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环境。

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要加强学习,增强理论武装,提高理论素养,努力学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本职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业务技能,做带头学习的模范。二是在企业发展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身作则,做好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模范作用带动周围职工做好各项工作,做到带头完成任务,处处走在职工前列。三是要在遵章守纪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要带头爱岗敬业,做到文明生产、遵纪守法、遵守企业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在岗位上讲文明,树新风,做到一个党员一面旗帜。

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企业稳。反腐倡廉是维护企业公平正义和促进企业和谐稳定的紧迫任务。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教育党员干部做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表率,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作风,营造我厂和谐一心的融洽关系。

(三)强化干部的实干精神。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在干中树信心,在干中求转变,在干中谋突破,在干中促发展。焦电厂多年的发展实践证明,只有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务实大干,才能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化解生产中的矛盾,实现跨越中的升级。干,不一定成功;不干,必然会失败。一句话,实干,才是硬道理。

要实干,先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共识是发展的前提。团结一致、凝心聚力是我们干成一项事业的根本保障。干部职工只有把思想统一到厂的决策部署中来,把精力智慧凝聚到厂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中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才能形成一股无坚不摧的合力,将我厂的各项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要实干,必须提振精神,鼓足干劲。状态决定作为,干劲决定成效。良好的精神状态是我们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重要保障。广大干部职工只有把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提上来,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干劲,事不避难、迎难而上的拼劲,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闯劲,上紧发条,卯足精神,咬紧目标,狠抓落实,才能将美好愿景变为幸福现实。

要实干,更要争分夺秒,奋勇争先。时间就是财富,效率就是生命。转型升级、跨越赶超的机遇千载难逢。时间不等人,形势很逼人,事业更催人。全厂干部职工只有坚持不议论、不犹疑、不观望,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乘势而上,抢抓机遇,才能在改革大潮中披荆斩棘,破浪前行。

历史机遇稍纵即逝,事业发展不进则退。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关键时刻,在我厂升级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更要以思想凝聚力量,用旗帜引领方向,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投入到干事创业中去,在真抓实干中学习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大精神和集团公司党委扩大会议精神。

(四)强化三基建设,提升基础管理水平。基础主要抓好岗位“双述”标准化体系运行、员工行为规范、企业理念宣贯、员工创新工作管理、环境的改造刷新等基础管理工作;基层主要抓好车间班组建设,继续推广“白果周班组管理法”,推行好“三自”管理、“无三违”车间班组创建,切实在流程、环节、考核、监督、规范上下功夫、做文章,实行数字化管理,信息化控制,不断提升基层班组管理水平;基本功主要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和员工技能业务素质学习培训。进一步把五精管理融入到安全生产、现场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中去,继续完善五精管理与运作考核制度,从原料入厂、生产过程控制,到半成品入炉炭化、产品销售,再到材料定额考核、工资奖金分配等方方面面纳入五精管理考核体系范畴。

(五)加强和改善党对工团工作的领导,全力以赴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计划生育工作。一是创新载体增强凝聚力。要创新学习活动载体,不断丰富学习形式,拓宽学习渠道;创新文化活动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职工提供更多的文化参与机会;创新实践活动载体,广泛开展挖潜增效、科技创新、节能减排、修旧利废、增收节支等活动;二要规范制度增强执行力。规范组织制度,重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工作制度,促进工团、计生、综治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三要转变作风增强感召力。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完善服务手段,拓展服务领域,当好职工的主心骨,做好职工的引路人。

各位代表、同志们,龙游四海祥云罩,蛇舞春风送吉祥。2013年的各项奋斗目标已经确定,蓝图已经绘就,战斗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集团公司党委扩大会议精神为统领,团结带领全厂干部职工进一步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奋发图强,迎难而上,为神火焦电的又好又快发展,再创新佳绩,再攀新高峰、再铸新辉煌!

现在我宣布:焦电厂二届七次“双代会”暨2012总结表彰大会胜利闭幕!

第三篇:深化教学改革 创新办学模式 全力推进基层党校建设

党校教育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党校教育在党的建设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加强基层党建,推进创新型党校教育是我校贯彻落实区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奋发有为、事争一流,努力把开平建设成为生态经济强区、现代文明新城、和谐幸福家园”的目标要求,也是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善于治国理政的干部队伍的迫切需要。我校从推进党校教育未来发展的实践出发,大力推进党校教育创新工程,组织力量深入学习贯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对党的建设和党校教育进行了认真学习和深入调研,提高认识、查找问题、梳理思路,把握教学规律,努力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的一流党校,充分发挥党校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推动作用。

一、开平区委党校党建工作基本情况

(1)干部职工情况包括:机关干部职工共20人,其中公务员(参照公务员)2人,事业编制13人,聘用制0人;本科及以上15人,专科4人,专科以下1人;35岁以下2人,36岁-54岁18人,55岁-59岁0人,60岁以上0人。

(2)党组织和党员情况包括:党务工作者1人;机关党员17人,其中60岁以上党员0人,35岁以下党员1人。

(3)资料显示:我区共有处级领导班子(部门) 个,事业单位 个。共有处级干部 人,其中担任领导职务的 人,非领导职务的 人。研究生学历 人,占 %,大学学历 人,占 %。全区另有科级干部 多人,每年培训入党积极分子约为 人。把这部分党员干部的思想和意志统一到区八次党代会提出的突出“三大任务”、实施“四大战略”、实现“三大目标”的大目标上来,是摆在区党校面前的一道重大课题。

二、创新党校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党校教育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第八次党代会强调的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中,加强党校建设,做好党校教育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必须从全区党和政府的发展大局出发,围绕科学发展战略,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校事业发展,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组织保证:首先,高素质党员领导干部队伍的形成,不仅要靠党员领导干部自身的努力、实践的锻炼,更要靠各级党委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培养,而党校作为区委的重要部门、党的干部教育的主渠道,必须优先发展,引领干部队伍建设潮流,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造就出高素质的党员领导干部队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其次,在党的建设中,与组织建党和作风建党相比较,思想建党居于灵魂、核心地位。当前,我们思想建党的主要任务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头脑,而党校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党性锻炼的熔炉,在这方面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责任、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再次,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时代,思想、理论先行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的今天,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及时捕捉处于时代前沿的各类信息,不断调整更新已有的知识结构,提高适岗能力,这样才能积极开展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应有贡献。党校作为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要更好地完成思想理论研究先行和教育先行的双重任务,就必须优先发展、确立优势。

三、认真查找、深刻分析影响和制约党校教育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调研,总结起来,党校教育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思想认识不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相关部门抓干部教育培训的主动性没有真正调动起来。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由于在思想认识上的偏差、观念上的模糊,导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基本上是组织部门在牵头党校具体抓。有的部门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搞不搞与自己无关,纯粹是组织部门和党校的事情。二是个别干部思想观念陈旧落后,安于现状,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不能把参加教育培训真正摆到应有位臵,认为抓具体业务和经济建设才是硬任务,强调工作忙、任务重,抽不出时间学习,因而参加培训不积极、不主动。有些干部甚至把进党校学习视为个人升迁的一种途径,当作是“认认人、养养神、串串门”的一个好机会,因而不是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而是花在社交活动上,大大弱化了党校教育的功能性。

2、党校培训软硬件设施方面亟待提高。软件方面一是教育培训的内容缺少针对性。培训内容联系实际少,重点不够突出;讲国情、省情的多,讲市情、区情的少;讲国外、外地的多,讲本地的少;讲成绩、经验的多,讲矛盾、问题的少。二是教育培训的方式缺少实效性,长期以来形成的党校作报告式的授课方式,仍是党校教学的基本模式,我讲我的,你听你的。当然也有不少教师上了不少深有启发的好课,但是,也有不少课程,缺少师生交流,缺少针对性,课堂气氛沉闷,老师不能及时了解学员思考的问题,经常有学员反映,“把我们当小学生来教”,影响了学员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三是教育培训的管理缺乏严格性。尽管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但在执行制度时只是停留在一般性号召和要求上,没有形成健全的管理体制,没有根据干部培训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从而影响了教育培训的质量。教师的教学评价激励机制和学员的学习考核考评机制不健全,教学管理和学员管理相对松散,教师授课好与不好一个样,学员学与不学一个样。硬件方面:由于党员干部教育专项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党校基础设施老化,教育设备陈旧,赶不上时代要求。因此,当前党校亟需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不断改善干训基础条件,打造先进的干训平台,切实提升干训水平。

3、党校师资力量薄弱。一是大多数教师过去所学的专业与现在从事的干部培训教学工作脱节,教师知识结构有待合理,知识亟待更新,教师缺乏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理论与实践脱节,这种状况很难适应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发展和变化的干部培训工作的需要。二是由于经费不足,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的机会少,往往是关门办学、闭门备课,思想不够解放,理论无法拓展,往往是封闭的教员面对的是开放的学员。三是区委党校今后发展前途问题,特别是党校函授教育的取消,不时困扰教师员工,一定程度制约了员工的积极性。

四、以创新培训模式,突出实效为切入点,着力建立教育培训新格局

(一)多方协调,提升党校教育培训工作的影响力。要吸引干部愿意来党校学习,一方面区委和组织部门要对干部培训高度重视,要把是否经过党校学习培训作为干部成长的依据,考核工作业绩的依据,提拔重用的依据;另一方面党校必须拿出看家本领,要站在更高的立足点进行谋划、提出更高要求,想出培训绝招,提升办学质量。在办班的师资、教材、内容和形式上,必须要敢于大胆创新,有所突破,真正提升党校培训的影响力,形成“人人想来党校学习”的局面。再次,党校建立工作简报制度,主动及时向区委区政府领导汇报工作,争取对党校工作的领导和支持。每年与组织部研讨干部培训工作,坚持深入乡镇调研,了解基层干部对教育培训的需求和意见等等,取得全区上下对党校教育培训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二)立足实际,科学制定总体规划。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工作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干部教育培训应从目前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出发,从各层次、各类别、各岗位干部的现实状况和实际需要出发,科学确定他们的素质、知识、能力标准,进而准确地确定干部教育培训的目标,并据此制定出干部教育培训的整体规划。首先,应对干部队伍和后备干部队伍现状作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准确地掌握各层次各类别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文化知识和工作能力状况,这是确保规划科学性的前提。其次,应分层次确定干部应具备的政治理论、文化知识和工作能力的基本标准,以及在不同工作岗位上各类干部的具体标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急用先学、实用深学”的原则,确定出每位干部的教育培训需求,再从整体上制定出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干部的教育培训规划。这样的规划不仅能够较好地将共性与个性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且在制定干部队伍整体培训规划的同时,也完成了干部个体的教育培训规划。

(三)整合资源,提升教学设施的硬件现代化和利用率。党校目前已经拥有一座设备功能比较不错的教学楼。但是还要进一步重视党校的硬件建设,全面加大干部培训资金投入力度,切实解决党校办学中的困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要整合教育资源,努力构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优势阵地。依托网络教育、信息化培训阵地等现代化教育手段,充分发挥互联网传播快捷的特点和优势,建立数字图书馆、多媒体教室,与市校及兄弟单位实现资源共享,使网络成为教师学习、提高的新途径。同时,要把升级硬件与提高现有设施利用率相结合,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四)与时俱进,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党校教学、干部教育应充分体现时代性,在教学内容上必须与时俱进,注重针对性。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政治理论培训。重点进行“三基本”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十七大精神的学习教育。但在具体内容的安排上要体现层次性,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设臵有侧重的培训专题。科级以下干部培训要把重点放在理解和掌握理论的精神实质上,引导他们自觉运用所学理论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中青年后备干部要把培训重点放在夯实理论基础、坚定理想信念上,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拒腐防变能力。同时,要把党性锻炼贯穿于各级各类干部政治理论培训的全过程。二是岗位业务知识培训。按照新形势对干部业务素质的要求,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安排培训内容,对干部实行分类按需施教。三是实用知识更新培训。紧扣时代主题,用反映当代世界发展、体现时代变化的最新知识和成果,及时充实干部,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工作水平。重点学习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管理知识、现代科技知识、金融知识、外经外贸知识、WTO知识等。四是实用技能更新培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组织干部学习法律知识、信息网络知识、计算机知识,提高干部的岗位技能水平。五是文化知识再提高培训。根据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不断改善干部队伍的文化结构和专业结构。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适应主体个性化、差别化、特色化的需要,把个人培训需求与组织目标需要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针对性。

(五)探索求新,创新培训模式。在培训的方式上要不断增加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互动式教学的比重,大力推进研究式教学;在教学手段上,要采用多媒体教学、远程教育、网络教学等形式;在组织形式上,采取大班集中授课和小班专题研修相交叉、单向安排和自主选课相结合,积极探索“菜单式自选培训”,从普遍化、大众化向个性化、差别化转化,扩大课程供给量,打造自身品牌课程,提高竞争力。在坚持和完善脱产培训为主要形式的基础上,党校还应在中心组学习等方面发挥作用,积极研究干部教育培训规律,探索和开辟新的培训方式和手段。

(六)加强管理,建立干部培训动态考评机制。实行干部学时学分管理制度,以推行领导干部任职资格考试为契机,完善“学用结合”、“不培训、不提拔”以及奖优罚劣制度,激发学员参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建立和完善干部学习培训档案,严格执行先培训后上岗和在岗定期进修制度,把干部学习和运用理论指导工作情况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同时,要强化领导班子目标责任考核,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考核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目标责任完成情况的重要内容。

(七)优化资源配臵,创新培训管理模式。要在现有管理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管理工作;进一步协调和各系统各部门的关系,做到上下联动,左右协调。要深化人事制度、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充满活力、运转高效的管理机制。要搞好办学评估,在办学条件、办学水平等各方面对照条例进行规范。要搞好教学和科研质量评估,检验自身培训质量,并及时研究和改进存在的问题。要优化资源配臵,加强党校系统内资源整合,并积极利用党校外资源,进一步加快党校信息化建设,形成全区乃至全市党校互联的资源网,使党校的教育功能延伸、覆盖到社会。

党校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以适应时代要求和形势变化,不断提高党的干部培养质量,创新培训模式,这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渠道。

第四篇:深化认识 改革创新 扎实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上水平

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是行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工业反哺农业、促进新农村建设”有关精神的具体行动;是行业适应新形势,调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卷烟上水平,原料作保障”的客观要求;是烟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烟草行业自2005年逐年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加强烟田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烟叶生产条件,打牢烟叶发展基础。自2008年启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并不断扩大试点规模,从整村推进扩大到整县推进,再到今年推行的“四位一体”整县推进,试点从2008年的13个22.6万亩扩大到2010年的32个123万亩,生产组织化程度大幅提高,种烟专业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种烟面积比例达74.6%(同比提高11.6%),种植集中度提高,“减工、降本、提质、增效”明显(2009年试点亩均用工23.32个,比大面积烟叶生产的34.63个减少11.31个),由于基础设施改善,烟叶生产水平提升,烟叶质量稳定,亩产值增加,试点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得到不断提升,较好体现了现代农业的特征与实质。然而,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目前尚处探索阶段,试点面积小(2010年仅占总植烟面积的7.74%),远远不能满足“

532、461”品牌发展对原料的客观需要。因此,我们要准确把握大局,进一步深化对现代烟草农业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以“

532、461”品牌发展需求为导向,加快转变烟叶发展方式,改革创新,以“四位一体”扎实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上水平,为卷烟上水平提供强有力的原料支撑。

一、深化认识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重大意义

从国家发展的大局上看,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部分,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烟叶工作的必然要求,是顺应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是我们行业的重大历史任务,符合烟叶生产发展规律。从我们烟草发展自身的角度看,通过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实现基础牢、队伍稳、用工少、效益高、质量优、特色显,是卷烟上水平的重要保障,是行业实现稳健发展的现实需要。只有站在国家发展大局和烟草行业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意义和作用,把各项工作与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才会有更强的责任感、使命感,满腔热情投入到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当中去。

1、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是行业落实中央有关精神的重大举措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得到了较大发展,工业化程度大幅提高,但城乡发展水平差距十分巨大,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突出,因此,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在“十一五”规划期间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多年下发的1号文件锁定“三农”问题,明确要求“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要求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建立完善农业保险体系。解决‘三农’问题事关全局。

烟叶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面临的“三农”问题也是烟草行业面临的“烟叶、烟区、烟农”难题。为此,烟草行业在中央精神指引下,先从烟叶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奠定实现烟叶生产现代化的基础。自2005年起至今,烟草行业连续5年投入资金200多亿元开展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烟水工程、烟路、烟机、烟房、漂浮育苗棚、中低产田改造),至2009年,全国已具备排灌能力的基本烟田达2556万亩,占全国3005万亩基本烟田的85.1%。云南省2005年-2009年共投入烟草补贴资金58.2多亿元,建设烟水工程75.5万件,覆盖基本烟田928.6万亩,在今年抗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面积73.29万亩;新建密集烤房35580座。烟区农业基础设施状况大为改善,涝能排、旱能灌、渠能通、路相连,农田质量明显改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为实现烟叶生产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奠定了良好基础,为促进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后几年行业还要再投入400亿元资金,按照每亩不超过2000元的标准,全面解决烟水、烟路、烤房、机械化为主要内容的烟田基础设施配套问题,努力提高烟田综合生产能力。在打牢发展基础的同时,烟草行业于2008年启动了以“一基四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工程,并逐年加大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步伐,烟田基础设施大有改善,种植规模度大幅提高,烟叶生产整体水平和质量水平逐步提高,减工降本、提质增效,增加烟农收入效果明显。现代农业建设的实施已超其本身意义,现已成为了全国“以工哺农、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2、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是行业实现持续稳健发展的必然选择

烟叶生产政策性较强,烟叶种植计划由国家下达,烟农按种植收购合同面积种烟,超合同种植属于非法种植,有效实现了烤烟生产既能满足卷烟工业的原料需求,又不至于让烟叶产量过分膨胀而造成市场混乱。但在现实生产中,这样的政策性调节也会失灵,调节失灵造成的严重后果我们不得不想起1997年的烟叶生产“大跃进”,当年的烟叶产量严重超计划收购2000多万担,巨大的烟叶产量过剩就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汹涌,猛烈的冲击着整个烟草市场。铺天盖地的烟叶,对于烟草行业无异于一场灾难,众多烟草企业亏损,而且过多的烟叶无法正常收购,非法流入市场,这给制假烟的商贩提供了很好的制烟“机会”,卷烟销售市场也备受打击。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是烟叶远超计划种植引起的,而造成超计划种植的原因之一是烟叶收购价格提升,烟农种烟热情空前高涨,烟农更是铤而走险并存在侥幸心里,合同外种植,在这种状况下政策调控也就失灵了。若是按这个思路想,那我们把收购价格调低,降低烟农种烟热情,烟叶产料自然就就下来了,这样想似乎有些道理,但不是解决根本问题的最好办法,况且过分的依赖价格杠杆来调节烟叶生产,容易引起市场和行业动荡,而且烟价定得过低,即体现不出烟草行业以价格反哺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要求,还会使烟农种烟热情以及对烟草的信任度降低,因此,以价格杠杆调节种烟规模应慎用。解决问题的关键应要在强化烟叶生产控制上和优化烟叶生产管理经营模式上下功夫,要按“四位一体”扎实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使烟叶生产始终以卷烟工业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做到生产布局特色化,生产方式现代化,烟叶生产基地化,以解决传统生产方式下造成的不能统一管理非法种植的问题。并且要使基地单元与卷烟工业形成有效对接机制,以种植订单化的方式来决定单元产量,然后再按单元的产量来与烟农签订种植合同。这样就强化了烟叶生产调控能力,并且使生产管理更为合理、有效,更体现烟叶供求的调节规律,从而稳定了烟草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3、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是卷烟上水平的必然要求

推进卷烟上水平,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新任务,是行业的工作重点也是难点。为了尽快实现卷烟上水平,烟草行业在全国范围内对花样繁多的品牌进行整合,从千牌号整合到百牌号再到“两个十多个”,从中选出具有发展潜力的品牌来重点培育“

532、461”大品牌,全面提升中国烟草国际市场竞争力。但要使卷烟上水平,从烟叶种植到卷烟生产,最终至卷烟营销,严格控制好整个生产销售链的每个关键点都同等重要。要从优质品牌培育推进卷烟上水平,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基础性问题——优质原料的供应和保障,原料保障水平的高低事关推进卷烟上水平的进程和效果和行业发展大局。原料保障上水平,不仅要求所产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协调,风格特色明显且符合“

532、461”品牌配方要求,还要求这种特色烟叶的数量及等级结构能满足品牌发展上规模的需要。当前我国大部分烟区仍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由于散户经营种植,存在生产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种植耕作模式不科学,机械化专业化水平低等问题,导致烟叶质量不均,风格特色不鲜明,等级结构不合理,不能满足大品牌发展对原料的需要。针对这些问题,烟草行业自2008年启动现代烟草农建设试点,总结探索出“四位一体”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模式,不仅实现了减工降本,烟农增收,而且还有效提高了生产整体水平,烟叶质量均匀,风格特色进一步彰显,烟叶质量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增强了为卷烟工业提供优质特色原料的保障能力。

4、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是提升中国烟草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中国是烟草大国,烟叶和卷烟产量全球第一(约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但我国还不是烟草强国,因为在国际市场上贸易额偏低,在国际贸易市场的影响力不大。特别在植烟主产国中,我国弱势比较明显,无论是产品的竞争力,还是市场竞争力都比较弱,国产烟叶与国外烟叶相比,在内在质量上还存在较大差距,尤其在香气的质和量上相差较远,原料质量是限制卷烟上水平和提升中国烟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核心因子。因此,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努力实现生产方式现代化、烟叶生产特色化、原料供应基地化是实现卷烟上水平、提升中国烟草市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和重要保障。

二、统筹规划,整体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

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试点通过三年的探索实践,现已初步形成了以市场导向为主要特征,集“现代烟草农业、特色烟叶开发、资源配置、基地单元”四位一体整县推进建设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当前试点面积较小,用此模式生产的优特烟叶数量有限,提高培育“

532、461”品牌原料保障水平还任重道远。还需要不断加大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力度,加快建设步伐,科学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改革创新,以高度的责任感扎实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上水平,力争全面实现原料生产现代化、烟叶质量特色化、供应基地化。

1、规划要做到全面统筹

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建设内容多、政策性强、资金投入大的重大系统工程,需要结合各地实际进行统筹规划,并要突出重点。一要突出整体性,要以县为单位进行统筹规划,以乡镇为单位进行规划布局,以烤烟为主规划轮作作物。二要突出特色,要以烟叶特色(品种)为核心进行规划布局,以品牌需求导向规划基地单元,根据坝区和山区特点分别规划。三要突出社会性,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内容之一,因此,要突出以政府为主导,多部门(农业、水利、国土、气象、民政、扶贫、工商、保险、防灾等)参与;以烟草扶持为主,整合多部门资金形成合力;要突出烟农为建设主体。四要突出综合配套,突出烟水(以水源为主的烟水工程)、烟路、烟机、苗棚(现代化设施)、烟房综合配套,突出各类专业化服务组织综合配套,突出风险防范保障体系综合配套。

2、规划稿要请专家论证

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是一个较大的工程项目,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多专业知识,仅靠烟草人的知识和能力难于把握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在整体规划完成后,需请各方专家进行多次论证。一要规划一个论证一个,以免过于集中论证导致多而杂效果不佳;二要提前让专家阅稿,要在召开论证会前2个月将规划稿提前交给各方专家,让专家有充足的时间阅稿,查资料,提出书面意见和建议;三要安排充足的论证时间,此类论证不同一般项目论证,在时间安排上最好不作具体要求,尽能可地让每一位专家有充足的时间讨论,阐述各自见解;四要反复论证,在广泛听取专家意见后进行修改完善,再请专家来论证,直到专家认为可实施为止;五要尽量组织负责现代烟草农业建设项目的人员参加论证会,不仅能直接听取专家意见,作进一步修改完善到位,而且能学到各方面的知识,是一次难得的培训机会。

3、规划实施要分步走

由于现代烟草农业建设需要集中投入较大的人力、财力、物力,而当前现有能力有限,全面推进极为不现实,因此,规划实施要分步有序进行。第一步,优先安排建设基础条件好、政府和烟农积极性高、烟叶风格特色突出或具潜力的区域,计划第一年集中推进一个县3个以上基地单元,分三年完成;第二步,计划第三年集中推进另一个县;第三步,按三年一个县的建设步伐推进。此外,为加大推进步伐,在规划实施方案中要体现“集中人力、财力、物力资源”,以有效形成合力来扎实推进。例如,红河州泸西现代烟草农业综合示范区,将全州所有的资金安排整合到这一试点,把各分公司的人员抽调一部分到这一试点,不仅建设效果好,而且使从各分公司抽调过来的人员受到了全面培训,他们将成为本县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骨干力量。建议借鉴此模式,逐步、逐县、逐单元一一推进,全面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上水平。

三、扎实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上水平的措施建议

1、建立有效土地流转机制

规模化种植是烟草现代农业的本质特征,而在当前我国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户均土地面积小,达不到种植规模化的要求。在这种制度下,国家规定农民对承包的土地有自主经营权,任何单位、团体和个人均不得干预,但允许土地流转。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政策,以依法、自愿、有偿为基本原则,积极引导农民自愿流转土地(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可以说,土地流转是实现规模化种植的有效途径,是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但由于土地流转涉及双方切身利益,因此,应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配套的土地流转机制,确保土地流转的有效性。

建立规范化烟田流转管理体系。规范土地流转管理,是土地承包管理工作的延续,是烟田合理流转的重要保障。因此,建立职责明确,手续完备,合同规范的规范化烟田流转管理体系尤为重要。一是规范程序管理。引导流转双方严格遵循“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二是规范登记管理。严格按照程序登记、备案,增强烟农进行农地整合的安全感,同时这也可以使政府掌握土地整合流转的实际情况,制订针对性强而有效的政策措施,从而促进提高烟田流转工作高效运行。三是规范合同管理。要统一制发流转合同文本,对土地整合流转合同的内容进行审查、指导,确保合同的合法性。

创新烟田流转经营机制。鼓励能人发展烟叶规模化种植、经营,也可以以村委会、公司或合作社为主体,租赁连片土地,组织劳动力,发展规模化专业经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行土地股份合作制和租赁制。一是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制。引导有能力的个人或组织吸收农民以承包地折价入股,组建土地流转经营股份制合作社,实行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农民获取股金收益或利润分成,提高农民土地的投资收益。二是实行租赁经营制。由开发业主直接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协商议定,在一定期限内将相应区域内连片的耕地租赁下来,进行规模经营,发展高效农业。

建立土地流转服务机制。要充分发挥乡(镇)、村在当地的牵头、协调作用,提高土地流转效率。可尝试建立土地流转中介服务机构,向社会提供土地流转专业服务信息帮助土地流转供求双方互通信息,解决谈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争议和矛盾。

2、转变生产方式,提高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水平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推进卷烟上水平的根本要求和烟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要积极推动烟叶生产由“以商业为主型”向“工商合作型”转变,努力实现生产基地化。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烟叶资源配置改革为切入点,以基地单元建设为平台,一是建立“商业主体、工业深入介入、职责明确、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工商合作有效机制,做到工业明确烟叶质量要求,工商共同研究布局生产,共同制定包括品种、栽培、烘烤、收购等一整套的生产技术体系,以确保所产烟叶质量符合工业要求。二是建立购销对接机制。三是建立完整的供销信息反馈系统,以有效指导基地单元烟叶生产。

要积极推动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化生产转变,要在提高集约化生产、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水平上下功夫,努力实现“两头工场化、中间专业化”。一是加大现代化育苗工场和现代化烘烤工场建设力度,全面实现“两头工场化”。二是积极创新生产组织形式,为实行专业化服务创造成条件。可通过积极发展烤烟专业合作社、烟叶生产协会、烟农互助组等多种合作组织,不断提高烟叶生产组织化程度,从而提高集约化管理水平。还可选择一批生产基础好、懂技术会管理、发展潜力大的烟叶种植户,进行重点扶持培养,在密集型烤房建设、化肥农药供应、优质烟苗提供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引导和促进种烟农户向种烟大户发展。三是发展各种专业化服务组织,通过建立育苗专业队、机械服务队、施肥专业队、植保专业队、烘烤专业队、分级扎把专业队等各种专业服务组织,努力在烟叶生产主要劳动环节实现专业化。同时,要建立统一的服务标准,提高烟叶生产全过程的专业化服务水平;规范服务收费价格,保护烟农利益;鼓励扩大专业化服务范围和规模,不断提高资金积累水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3、建立核心原料生产技术体系

建立一整套基于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烟草农业科学技术,用先进的技术装备烟草农业,使烟叶生产由经验转向科学,是现代烟草农业的基本特征和根本要求。生产实践证明,科技是烟叶第一生产力,只有坚持走“科技兴烟”之路,积极推动科技进步,不断完善烟叶技术体系,努力提高科学技术对烟叶生产的贡献率,提高科学种烟水平,才能生产出符合卷烟配方要求的优质烟叶。不同卷烟品牌对烟叶原料质量的要求不同,所采用的生产技术也不同。培育“

532、461”品牌必然要求有风格特色突出和数量充足的核心原料作保障,因此,烟草农业要以“

532、461”品牌原料需求为导向,通过工、商、研、产区联合开展生产布局、品种、栽培、烘烤等技术研究,建立一整套优特核心原料生产技术体系。一是优化布局。要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将烟叶生产布局在既要能生产出风格特色突出的优质烟叶,又能合理轮作并实现粮烟协调发展的区域。二是优选品种。要在广泛开展品种筛选试验示范的基础上确定种植品种,既要能充分彰显烟叶特色,又能让保证烟农收入。三是优化栽培技术,要通过广泛开展先进实用生产新技术推广示范应用,总结集成能充分彰显烟叶特色的一整套核心生产技术,既要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又能保持烟叶特色,还能保证烟叶“高效、生态、安全”。四是建立烟叶科技推广体系。既要建立工-商-研-烟叶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又要建立以合作组织为主体的烟叶专业化服务体系(育苗、施肥、植保、烘烤等),还要建立烟叶生产科研和推广经费投入长效机制,确保烟叶科技成果及时推广应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4、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职业烟农队伍

烟农是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主体,要实现烟叶生产现代化,必然要求有先进理念、先进思想、能较好应用先进技术、懂经营管理的职业烟农队伍作支撑。因此,着力提高烟农队伍综合素质,建立职业化烟农队伍尤为重要。一是通过广泛开展育苗、植保、施服、烘烤等各种专业化技术服务培训,对合格者发给上岗证,对不合格者再进行培训,建立一支从事专业化服务工作的新型职业烟农队伍。二是通过对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烟大户等各种生产组织的主要负责人除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外,还要进行生产政策、生产经营管理知识等培训,建立一支了解烟叶政策、懂技术、会经营、能独挡一面的烟叶生产经理队伍。三是通过广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培养出一批烟草技术骨干和后备人才,培养一批种烟能手、农村烟草技术带头人,整体提高烟农的文化、科技素质和烤烟生产技能,使他们成为合格的新型职业型烟农。

5、建立烟叶信息化管理体系

烟叶生产要实现现代,信息化管理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因为信息技术将成为克服农业分散性、区域性、时变性、经验性以及稳定程度和可控程度低的有力武器。信息化是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切实加快信息化管理步伐,用信息化手段改造传统烟叶生产,构建烟叶信息管理平台,完善烟叶生产基础软件系统功能,建立基础信息库,在不同层次进行信息沟通、传递和应用,把信息化逐步延伸到生产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实行烟叶生产经营过程的流程再造和信息化管理,提高烟叶生产经营管理整体水平。用信息化改造烟叶生产,对烟叶生产的各种要素进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大幅度减少消耗,从而提高烟草产业的效益。

第五篇:深化课程改革 创新教学方法 提高教育质量 强力推进

深化课程改革 创新教学方法 提高教育质量 强力推进“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永城市演集一中“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2010-04-12 16:45:03|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课程改革 四环节 教学模式 实施方案 演

集一中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深化课程改革 创新教学方法 提高教育质量

强力推进‚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

———永城市演集一中‚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在今年的‚全市中小学教学工作会议‛上,永城市教育体育局提出了‚实施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工作目标,下发了‚关于扎实推进课程改革 强力推行‘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通知‛。根据市教体局工作安排以及‚通知‛要求,结合我学校的实际情况,特拟订演集一中‚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一、实施‚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思想基础

著名教育专家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命。‛然而当今我市的课程改革进展比较缓慢,发展不够平衡。穿新鞋走老路;满堂灌一言堂;重知识轻能力;重教书轻育人等现象比较普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依然停留在形式上。

国家实施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构建高效课堂,培养创新人才,推进素质教育。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呼唤创新教育。课程改革、教育创新事关民族振兴和国家发展大计,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以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改革当中去。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强化五种意识:‚不改革就没有生机和活力;不改革就没有创新和发展;不改革就要被时代潮流所淘汰;不改革的教师就是不称职的教师;不改革的领导就是无作为的领导。‛只有强力的

改革欲望,才能产生无穷的改革动力,只有坚强的改革决心,才能克服艰难,取得成功。

二、实施‚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是教研室在学习借鉴外地成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所形成的集体智慧的结晶。该模式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至少应确立以下两种理念:一是‚教‛为‚学‛服务,教师要把‚教‛落在为学生‚学‛服务的基点上。二是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强烈愿望和丰富的潜能。教师通过提供信息、点拨启发、讲解释疑、查缺补漏,主动与学生合作,给学生创造动手和实践的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活动中合作;培养团队意识,共同探索事物真相,寻找规律。

三、实施‚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

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和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构建有效、高效课堂,使我校全体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征程中,能够勇立潮头,锐意创新。学校结合‚全市中小学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和学校实际,决定从2010年3月起,利用三个学期的时间在全校强力推进‚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把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形成适合学校教学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作为教改的重心,积极探索、扎实推进,努力形成教育创新的良好局面。

四、‚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学习、提高认识(2010年3月)

1、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传达永城市教育体育局‚关于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强力推行‘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通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2、召开强力推进‚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动员会,深入进行思想发动,端正态度,明确任务,将‚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实施意见纳入到学校管理制度汇编;通过学习宣传达到自觉运用目的。

3、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河南省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广泛深入开展‚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学习研讨,利用校报、展板、黑板报等方式重点宣传优秀教师、骨干教师、课改标兵及教学新秀典型事例,榜样示范。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2010年4月—2010年7月)

1、学校各年级、教研组制定实施‚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工作计划,统一认识,明确目的。

2、以各年级、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专题讨论。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工作中心,组织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学观念,‚以爱育爱‛、‚以学论教‛,树立新的教学观和质量观;学习各项教育教学规范;学习先进单位的典型经验和身边优秀教师的有效做法。

3、运用生成提升:自觉运用‚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实践。通过示范课、公开课、观摩课、汇报课、研讨课、课例设计、教案评比、案例分析、教学心得等多种形式,总结教学经验,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第三阶段:查找问题,边整边改阶段(2010年9月—2011年2月)

1、对照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以及先进地区的典型经验,进行自我分析和反思,查找自身在常规教学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漏洞与不足,深入分析成因,确定需要整改的共性问题和改进目标。

2、广泛征求家长、学生对任课教师及学校教学改革的意见。

3、实事求是写出自查报告,找准抓住查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阶段:总提高推广阶段(2011年3月—2011年7月)

1、根据评议反馈情况,召开专门会议,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对整改内容具体分解,将责任到人,一项一项抓落实,以巩固前期工作的成果。

2、组织召开经验交流会。开展‚争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活动,表彰‚最受学生喜欢的老师‛;召开学生‚进步奖‛表彰会,让有进步的‚问题生‛与三好生一样上台领奖,激励教师、学生爱学习、勤钻研、讲奉献,将争先创优、典型引导落到实处。

3、推广运用。

五、实施‚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推进措施:

(一)强化教改意识,加强组织领导

深入学习教学改革理论,深入理解国家实施课程改革的目的和要求,学习有关素质教育的理论,学习借鉴外地教改先进校的成功经验,强化教改意识,树立‚教学改革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决心。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实施工作领导组和业务指导组(名单附后)。确保‚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推进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发挥集体智慧,加强集体备课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靠单兵作战是很难取得成效的。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加强集体备课。在认真学习领会‚实施流程‛的基础上,对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都要依据‚四环节循环教学流程‛,按照‚个人备课—小组说课—讨论研讨‛的程序,共同确定教学方案。

为了强化教师集体备课意识,使之成为习惯,避免流于形式,要通过举行研讨会、教研组长专题报告会、全员培训等形式,从细微处着手,让教师弄清各种课型集体备课的内容、形式、步骤,抓住一个问题一抓到底,力争彻底解决,以利于课堂教学,实现‚严、细、实、恒‛的管理目标。每次活动,分管领导都要亲自参加,由学科带头人组织实施。集体备课要落实到位,确保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三)改革评课标准,抓好听课评课

课堂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战场,是落实教改方案的主阵地,课前确定的方案是否切实可行,还存在那些问题和不足,必须通过课堂实践去检验,必须通过听课评课去发现。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不能单纯的看上课的老师讲的怎么样,更要看听课的学生学的怎么样。对课堂授课的评价标准,要由传统的单一评教师所‚教‛,转为侧重评学生所‚得‛。

评价教师活动部分包括:教学设计运用是否合理、情景创设是否有针对性、处理偶发事件策略是否灵活、点拨是否适时恰当、激励性语言是否到位、综合测评的设计运作是否科学等。

评价学生活动部分包括:学生是否全面参与、学生参与次数多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怎样、师生互动情况、生生互动情况、学生质疑答疑的科学性和准确率、综合测评的效果等。

在全校开展实施推进‚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听评课系列活动: (1)示范课: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教学能手、骨干教师举行示范课。 (2)汇报课:参加各种外出学习行动的老师回校后要举行一节汇报课,并向本学科介绍外出学习体会。

(3)研究课:从5月份开始,用三周左右的时间,全体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每人要至少讲一节研究课,同教研组老师必须参加听课评课,其他教师随机听课。

(4)推门课:课改领导小组成员每周至少听两节随机推 门课。

(5)公开课:在研究课的基础上,各教研组推出1-2名 老师举行公开课。

(6)开展 ‚全员参与型课改竞赛课‛活动。

(四)组织经验交流,做好教学反思

要经常研究、改进课堂教学。不同的学科和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改革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一项常规工作。在实施‚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及时组织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大家共同制定的教学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哪些成功了,哪些失败了,哪些有待改进,都需要及时反馈交流。每一位教师都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每一位教师每月要写一篇或教后感、或教学反思、或教学案例、或课例设计、或教学心得、或教改论文等(每周五例会交教导处)。从而达到积累教学经验,完善教学方案,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的目的,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六、‚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坚持五个‚突出‛:

1、在教学目标上,突出‚三维‛(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难点,教学思路清晰,面向全体学生。

3、在教学方法上,灵活多样,针对性强,突出启发引导,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4、教学评价上,突出信息多向交流、师生互动、评价及时、矫正有效。

5、在教学效果上,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乐学、会学,达成预定教学目标。

(二)吃透流程,灵活运用:

这四个环节在一节课中既可以整节课上使用,也可就某个知识点的教学使用,而且四个环节可以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同时,教师在具体环节中要注意结合学科实际,突出学科特点。

(三)要改变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法:

一是将学生平时对学科的情感纳入到对学生的评价中去;二是测评的内容在强化‚四基‛的基础上,体现能力培养,尤其要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动手操作及思维空间大的内容。

(四)教师要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

由于‚自主探究‛的课堂是一个开放的课堂,学生的提问具有一定的发散性,因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较高的业务素养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五)坚定教改信念,循序渐进开展:

对待每一项工作,坚定的信念是成功的基础,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不要出现新的工作刚一安排,就考虑如何困难的问题,就先为自己找退路,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可以先求‚有形‛,再求‚形似‛、再要‚神似‛。最后达到‚形神兼备‛。

总之,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只是为推进教学改革提供参照,在实际工作中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既要遵循模式,又要敢于变化模式,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

附:

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实施工作领导组

苏鹏 副组长

张浩

张新和 成

李玉伟 张素霞 张新志

丁先超 刘永祥 侯凤霞 朱传亮 杨华荣 时如意

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业务工作指导组

张新和

副组长

李玉伟 张素霞 张新志 成

丁先超时晓江 张

刘永祥 蒋胜凯 李巧玲 侯凤霞 程雪丽 李淑玲 朱传亮 梁

野 戴红伟 杨华荣 练

敏 王振忠 时如意 杨振乾 段小凯

‚‚

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特点

(一)‚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内涵

1、自学质疑:即提前预习自学阶段。相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初步领会课文、课例、新授内容,了解编排意图,掌握基本要素,学会自主发现、解决问题。

2、合作释疑。就是学生在自学质疑的基础上,把自己尚未解决的问题通过分组讨论加以解决。利用生生互动,相互质疑,相互争论,你帮我助,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及时发现亮点和问题,并加以鼓励和纠正。这一环节是开启学生发散思维,提供学生全面参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过程。

3、展示评价。各小组根据讨论情况由本组代表(一般不要固定,都要有机会,特别要给学困生机会)面向全体学生公开讨论结果和在合作讨论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困惑,可采取不同方式来进行,或板书讲解,或口头表述,或现场演示,或表演等。这一环节是检验讨论合作环节是否有效的关键,是师生互动、教与学密切融合的过程,是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保证。

4、巩固深化。为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达到拓展和深化知识的目的,本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学习收获及学习感悟,通过当堂训练或自编习题等方式巩固训练内容。鼓励学生再次大胆质疑,提出有创意、有价值的深层次问题进行探究。教师在评价时,要把握分寸,既要客观公正,又要适时鼓励,以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求知欲。

(二)‚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特点

‚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从问题的形成到解决,自始自终体现了学生的参与性,主体作用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开放性。一是教学目的要求的开放性。它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由老师“精心设计问题”,甚至照搬教参教案上的目的要求的做法。问题的产生、任务的确立来自学生。二是答

案、结论的开放性。不以教师的答案惟其答案,不以教参的标准惟其标准,结论、答案多元化,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当然,也要注意把学生的结论尽量引向“客观”。

2、过程性。即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不只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不仅以得出结论为宗旨,更重视组织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从问题的产生到结论的形成。重在学生的过程体验,彻底改变教师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教法,和学生只是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的学法。

3、探究性。问题的结论、答案没有唯一,师生的回答没有绝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允许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小组之间互相争辩质疑,在探讨的过程中尽量使结论客观、正确。问题暂时得不到统一意见的,允许存疑。

4、主体性。问题的产生到解决都由学生自主,他们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最大的体现,主体作用得到了最大的发挥。

听课评课日程安排: 具体安排按教务处通知为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铁路警察跨公安处调动下一篇:铁路运输行业税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