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审计理念创新思考论文

2022-04-13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计算机审计理念创新思考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本文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分析A快递企业在大数据环境下如何实现内部审计的数字化创新并且驱动其内部审计模式的发展转型。在分析企业内部审计创新的基础上总结A快递企业内部审计数字化的优点和欠缺之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计算机审计理念创新思考论文 篇1:

基于oracle数据库系统下的内部审计管理信息系统研发

重庆大学 重庆 400044

摘要:随着审计信息化概念的提出和实际应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速建立完善内部审计管理系统,全面提升内部审计计划、统计、档案、公文以及对审计作业系统的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已成为具有重要意义的现实性课题。通过研究开发我们创建了以大型数据库oracle为基础,用VB语言环境,在CS和BS模式下工作的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管理系统。本文将从创建内部审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想、oracle数据库系统下的内部审计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内部审计管理信息系统财务审计及基建审计模块简介、oracle数据库下的内部审计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价值、本系统的可扩展性五个方面对该系统进行较全面的研发。

关键词:内部审计 管理信息系统 oracle数据库 研究开发

Establishing an internal audit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a large scale oracle database

Chen Rong Nie Chongxia Liao Zhongyou

1.创建内部审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想

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在政府审计、社会审计等外部审计工作中的逐步应用。审计组织、审计手段和审计管理等也正在发生着重大变革。特别是“政府金审工程”实施以来,已硕果累累:在审计组织方式上,从审计现场的单机审计,发展到审计现场的局域网审计,以及目前正在试点实施的远程联网审计;由对被审计单位电子数据实施分散审计发展到对电子数据实施集中审计。在审计手段上,从利用计算机检索、关联、计算等功能对电子数据进行分析,发展到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审计人员的经验、技巧、方法智能化,进而利用分析性测试等先进审计方法系统分析电子数据。在审计的客体上,从单纯审计电子数据,发展到既审计电子数据,又对与财政财务收支相关或与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相关的数据信息等的合规性、经济性实施审计监督。在计算机运用的范围上,实现了从利用计算机实施审计到运用计算机管理审计项目的跨越。审计信息化的标准、规范建设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展审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审计署制定的审计准则等,为审计信息化、规范化建设奠定了基础。审计署还为审计信息系统规定了统一代码、技术文件,有力地推进了金审工程的建设。至今,国家政府审计信息化,已按规划完成了《审计管理系统》、《审计实施系统》的开发工作并全面投入使用;基本建成基础性审计资源数据库;初步建成审计署与各特派办、审计署与各省级审计机关、省级审计机关与市(地)审计机关之间的信息网络平台;逐步完善审计信息化的标准、规范。

内部审计有别于外部审计(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其审计的目的是对内提供服务,即为了完成组织的目标任务,其审查范围主要包括:测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测评找出内控制度的薄弱环节,并提出改进建议;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服务;检查单位对来自外部和内部的有关法规制度的遵守情况;对业务适当性进行审查评估;对管理活动和管理职能进行审查;审查内部财务收支活动及其会计资料等。这就需要管理者、决策者运用崭新的思维方式和内部审计方式,把握占有相关资料,分析作业系统审计项目的各个步骤及程序,对承担该项目的审计人员进行复核。然后根据职业判断,对被审计单位的薄弱环节去延伸、取证(二级复核),最后由决策者把握对被审计单位的总体评价(三级复核),如违法违规、财务管理问题、效益问题等。以此推进单位内部不断改进完善内控管理,追求效益最大化。

随着审计信息化概念的提出和实际应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速建立完善内部审计管理系统,全面提升内部审计计划、统计、档案、公文以及对审计作业系统的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已成为具有重要意义的现实性课题。与计算机技术对现代审计的革命性意义对应,信息技术在内部审计管理中的运用,对于创新内部审计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控制内审风险、降低内审成本,是此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思考,能否建立一个这样的内部审计管理信息系统:单位内部高层管理者可实时进行审计查询,随时掌握动态,实施监控与指导;内部基层管理者可通过审计项目各个审计阶段及程序进行复核管理;通过开发建立内部审计管理信息系统,可进一步完善审计作业系统功能,满足审计业务不断发展的需要;同时为实现科学的审计管理、建立完善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提供技术保障。有此想法后,我们对我国现阶段计算机审计的发展及目前面市的商品化的审计软件进行了研究。

经2008年4月~5月,分别由重庆市内部审计协会向会员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发出200份《重庆市内部审计信息化情况调查问卷》、重庆大学审计处向教育部属高校审计处发出70份《高等学校内部审计信息化情况调查问卷》。返回的39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信息化内部审计相对信息化外部审计(主要是国家政府审计)发展明显迟缓。问卷调查结果还显示,当前高校使用审计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有用友审计管理系统、中普审计管理平台、华南理工大学审计办公系统等。其审计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运用效果尚不明显。目前适合内部审计方面的审计软件还很不成熟,有待大力开发。

目前面市的商品化的审计软件,国内开发的审计作业信息系统软件生产厂家及产品主要包括:①珠海中普软件有限公司出品的《中岳通用审计》;②用友财务(原中审华科)出品的《中审(用友)审易》;③中审博大出品的《中审博大(审计之星) 》;④通审软件出品的《通审2000》等产品。而国外同类产品主要包括:①ACL审计软件,主要面向大中型企业,特别适合金融、电信、保险等行业海量数据的分析;②AutoAudit@ for windows,主要面向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项目管理软件;③Galileo,主要满足企业内审要求的审计软件;④TeamMate,是普华永道开发的审计项目管理软件。国外审计软件的优势在于贯彻了审计工作内容和流程的规范性,这与国内外审计工作水平的差异直接相关。而国内审计软件可以直接导入客户的财务数据,而国外审计软件一般还不具备这个功能。国外审计软件可以打开各个业务数据库,但是不能展现数据库之间的逻辑关系,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要具备更高的计算机专业知识。

由此可见,从目前国内外审计软件所面向的客户及对审计人员的技术要求来看,着重在于开发推销审计作业系统,通用软件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欠强,必须进行应用时的二次开发,且价格昂贵。而国家审计署“金审工程”推广的《审计管理系统》中央版和地方版分别只针对审计署属各特派办,和各地政府审计机关。因此,对于内部审计管理系统功能的开发应立足于内部审计的具体管理要求而研制。本项目的开发面向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管理信息系统,可进一步规范内部审计中间表的创建,构建趋于完整的内部审计信息系统;在数据分析中充分地用好查询分析和多维分析技术,使内部审计工作信息化向更高层面发展,由此进一步创新内部审计管理。

2.oracle数据库系统下的内部审计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我们创建的内部审计管理系统是建立以大型数据库oracle为基础,用vb语言环境,在cs和bs模式下工作的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管理系统。系统以内部网络的形式工作,不与外界接触,防止病毒的侵入及数据的安全可以得到保证。多种报表的输出及各种条件的查询都可以方便而且快速,组织内部相关人员共享数据,保证各报表信息的一致性。与此同时,为满足单位内部较高层次管理者的查询管理需求,本系统又开发采用了bs模式下工作方式,通过bs查询时,可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不用象cs模式下必须安装oracle数据库系统及安装相应的客户端,只要具备上网条件,通过密码授权便可进行查询管理。

2.1 内部审计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特点。

建立审计部门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形成财务审计、基建项目审计及内部审计管理硬件及应用软件网络作业平台,对组织内部审计及相关数据进行归纳分析与管理,为组织内各方实时披露相关的建设性数据及信息报表。见内部审计管理系统框图1。

本信息系统内部审计综合管理、内部审计财务审计管理、内部审计基建审计管理、内部审计公共事务管理四大模块。内部审计综合管理模块包含行政收发文、基建审收发文、财务审计收发文、人事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内审情况统计报表等功能;内部审计财务审计管理模块包含有内部财务审计及委托财务审计两块,从财务审计项目的审计计划、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审计终结、审计结论执行实施等审计进度管理;内部审计基建管理模块包含有括内部基建审计项目及委托基建项目两块,从基建项目的审计计划、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到审计终结到审计结论执行实施等审计进度管理;内部审计公共事务管理四大模块包括公共信息、系统支持、内部审计案例库管理模块等。

2.2 内部审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特点。

在许多的数据库中,oracle占据了独特的位置。它的优点在于可以管理大量数据、可以存放大型文件且不分格式、可以通过网络访问、有很快的访问速度和多用户访问、并且有很安全的加密方法。所以,我们在分析了审计管理项目的要求之后,决定采用oracle作为系统的数据库支撑平台。

2.2.1 数据的分级管理。审计管理,主要由数据文档构成,其间的计算部分非常少。把数据根据不同的类别、不同的需要、不同的时间分别管理好,就是本系统的主要目的。

本系统分为三级目标管理,一级目标(主控目标),它根据业务种类的不同,分为综合管理、财务审计、基建审计、公共信息、系统支持、案例库等。

对不同的业务分类之后,二级目标对具体项目展开。

综合管理包括行政收发文、基建收发文、财务收发文、人事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按年度,对每个项目进行管理。

财务审计包括财务审计与审计项目情况简报等。按年度,对每个项目进行管理。

公共信息,对常用的法律法规进行管理。可以及时查询及引用。

系统支持,包括本系统需要的常用数据,用户管理,报表变更、添加、修改等。

三级目标对应到具体项目的全部电子文档,图表,签名等。这些文件可以是word 文档,execl 文档,图像文档,压缩文档等不同格式。

经过上面所述的三级分类之后,在输入、查阅、修改等方面,都显得方便、快捷及准确。

2.2.2 数据的输入、查询、修改。

我们知道,一个系统的使用方便与否,直接关系到系统的质量及使用价值。因此,在考虑系统的使用方便性方面,本系统也作了很大的努力。

2.2.2.1 菜单结构,采用了标准的树形菜单,除了方便、直观、快捷之外,更因为这种方式,是与WINDOWS 最常用的资源管理器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只要对资源管理程序有所了解,就可以方便的使用这个系统的菜单部分。而资源管理器,几乎是每一个使用电脑的人,都不可避免要遇到的、且一定是了解的。

2.2.2.2 所有标准的名称、代码都预先输入、设置等,这即可以减少输入的困难,也避免了出错。比如,财务审计中的审计类别:诸如经济责任审计、经济效益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等,都预先输入。法规的代码等,也预先进行设置。

2.2.2.3 外部文件输入时,采用选择与直接拖入两种方式,选择方式,主要针对单个文件进行处理,而直接拖入方式,则可以对一组文件进行处理,一次可以处理多达数十个文件。而且,这两种方式,都不需要用户输入文件名,而是直接从外部文件的系统名称直接获取。这样,不仅快速,也更准确,安全。

2.2.2.4 CS与BS的工作方式。利用传统的CS计算机程序语言,在CS模式下,完成本系统的主要工作,特别是对于内部人员来说,这种方式具有安全与快速的特性,同时也便于各种基本数据的输入与修改,对数据的追加、修改置于防火墙的保护之内。但CS方式的缺点,也是明显的,不可忽视的:就是,它需要对相关的计算机安装必要的程序及控件。为了便于查询,特别是相关领导,他们只需要看数据、报表,或仅仅对数据作极为少量的修改,如确认等,我们对这样的用户,提供了BS格式的访问方式,也即标准的互联网访问方式。这样,即可以不安装相关控件,也可以不受地域的限制,显得十分的方便与快捷。

3.内部审计管理信息系统财务审计及基建审计模块简介

3.1 财务审计模块功能简介。

财务审计模块通过计划管理、业务管理、绩效考核管理等创建了高效、顺畅的财务审计应用平台,该平台突出了对审计业务及审计信息的管理和利用。不仅为内部审计提供了一个协同工作以及通信的机制,而且构建出支撑审计业务的基础资源数据库,用以加强审计业务工作的决策、组织、指导和管理。在功能上既满足审计人员个性化管理、日常事务管理,又突出了审计项目管理,并辅之以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完成从审计计划阶段到审计终结阶段的全过程管理;此外,管理系统还外挂审计作业软件接口,突出了智能交互特性,使审计过程具有高度可追踪性和可管理性。领导可通过本系统随时查询全年审计计划的完成情况,监控各审计项目的工作进度,全面掌握各审计项目的进展情况。

财务审计模块实现了对整个财务审计流程的全面管理,即从审计计划、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到审计终结全过程的审计业务的管理。真正实现了从手工审计到计算机辅助审计的转变。用户可以根据自身工作的项目类型进行设置,可灵活调整工作流程,而无需修改程序。支持远程网上办公,在经过严格的身份检查后,可在任何地方上网处理日常审计工作。见财务审计业务流程框图2

3.2 基建审计模块功能简介。

基建审计主要由综合管理中基建收发文模块、基建审计(自审)模块和委托基建审计模块构成,该管理软件主要完成对审计项目的管理、审计成果的管理、审计人员绩效考核的管理等功能。从审计项目的计划到审计项目的实施再到审计项目的终结和归档进行全程跟踪,实时监控。对于审计成果,能够方便的进行存储、检索和维护,同时还可以对审计人员的工作量、审计项目完成的情况等进行考核。

综合管理中基建收发文模块实施计划管理,能让领导准确掌握目前的审计项目情况,包括主审人、审计开始时间、未实施的审计项目、审计过程的进展情况,从而合理配置审计资源。基建审计(自审)模块则是从自审基建、修缮、装饰等业务过程进行详细的分解,包括审计前的准备、审计的实施、审计终结,使审计工作流程更加规范化和程序化,工作底稿模板化,极大地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同时该模块具有审计查询和汇总功能,实现审计工作成果的自动统计和上报工作。见基建审计流程框图3。

委托基建审计模块详细记录整个委托审计过程及委托审计过程的质量控制。包括委托前的准备即委托审计请示、招标请示及批示,招标结果的报告、及时准确地反映招标过程;委托审计过程控制包括审计中重大问题的解决、有争议问题的处理等;审计结论则包括审计报告、审计分析等。该模块实现了对委托单位进行全面评估,对委托审计项目的质量实现实时监控,对审计结论进行综合判定以及对以后的委托审计项目审计的借鉴功能等。见委托基建审计流程框图4。

4.oracle数据库下的内部审计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价值

4.1 运用oracle数据库通过《内部审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为领导全面及时地掌握内部审计方面的信息和动态,提供高效安全灵便的指挥调度手段。进行有效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发布,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重复劳动,为组织内部审计办公、决策提供服务和支持,最大程度实现审计资源的整合和科学管理。

4.2 运用先进的内网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应用支撑环境,支持灵活多变的业务应用,实现内部网络办公自动化和知识资源共享平台,用电子流程再现人工流程,逐步实现办公无纸化,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

4.3 立足于内部审计的基本原则和理论,以整合为手段,继承传统内部审计,引入内部审计理念创新。将内部审计咨询服务项目管理、内部审计查询管理内部审计档案管理和内部审计事务管理有机整合。融合和创新内部审计管理方法,通过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实现内部审计业务事前准备、事中控制、事后分析与服务等相关的全过程管理。

4.4 按照内部审计管理组织架构职能特征进行系统功能规划,主体功能明确、业务流程清晰、权限控制严密、数据集成安全共享。以协同工作为灵魂,消除内部审计管理中的信息孤岛和管理盲区。充分考虑内部审计纵向监督核查和横向管理的现状,兼顾上下级之间的数据传递、安全、保密以及对重大项目的管理和监督。

5.本系统的可扩展性

任何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实际上,都是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完善与充实的。有些系统不仅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如图书馆系统,本系统中的法规库,虽然相对于图书馆系统,显得微不足道,还由于从手工的工作方式,到计算机的管理方式,有许多的方式方法发生了改变,而又不能在程序应用的开始就完全考虑清楚,所以,总是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改进与完善。

本审计系统,在考虑到上述原因之后,除了对管理的基本流程进行了分类划分之外,管理的各种报表、文档、都可以根据使用的不同情况,不同需要,不同目的做自由的、任意的增加、删除及修改。这样就可极大地满足了系统在应用中,出现的各种新的要求,而不会导致不得不重新修改程序来适应的问题。

此外,现有的功能模块,采用完全独立的模块化方式编写,程序的这种工作方式,除了易于修改之外,在用户有了新的功能要求时,追加新的模块,也显得非常容易。

参考文献

[1]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7“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优秀论文集

[2] 廖忠友、苏长江、陈茸.2008,“内部审计信息化展望” 《重庆审计》第1期

[3] 刘绍辉.2006“一体化作业—关于信息化环境下审计项目管理的几点思考”《审计研究》2006年增刊

[4] 苏运法、袁小勇、王海洪.2005《计算机审计》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5] Andrew D.等著.王光远等译.2005,《内部审计思想》,中国现代经济出版社

[6] 贺颖奇、陈佳俊.2006“当代国际内部审计的变化与中国内部审计的发展机会” 审计研究》2006第4期

作者:陈 茸 聂崇峡 廖忠友

计算机审计理念创新思考论文 篇2:

企业内部审计数字化的创新研究——以A快递企业为例

本文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分析A快递企业在大数据环境下如何实现内部审计的数字化创新并且驱动其内部审计模式的发展转型。在分析企业内部审计创新的基础上总结A快递企业内部审计数字化的优点和欠缺之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引言

随着消费时代的迅猛发展,中国的电商行业发展态势愈演愈烈,与此同时快递行业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也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随之而来的是不断变化的技术和商业环境以及必须面临的一系列运营风险。因此,为了满足不断升级的客户需求,适应大数据时代的盛行,进而提升A快递企业自身在快递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强内部审计的数字化创新实践,提高技术实力至关重要。处在市场经济这一庞大的运行体系中,完成高质量的审计工作和对风险的管理和监控,实现企业内部审计的价值,有助于促进快递企业结构的健全发展,使其不断走向成熟。本文以A快遞企业为视角,对其实施的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内部审计创新举措进行分析,发现内部审计创新的优势和缺点并针对不足之处提供参考建议。

二、文献综述

(一)有关企业内部审计数字化的必要性研究

叶静娴(2015)认为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作为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发挥着审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职能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是适应新时代审计变革要求的必然结果,有助于企业内部审计的转型和发展。

陈安(2016)认为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内部审计工作对企业内部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信息化有助于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信息化有助于明确审计工作的内容两个方面。

郑思杰(2016)认为内部审计信息化在实务中发挥的作用包括规范审计程序,降低审计风险的作用;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作用;此外,还可充分利用计算机的数据分析能力,查找审计线索,明确审计重点。

蒋莹(2018)提出企业内部审计是企业价值链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大数据时代,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和手法已经无法满足时代需求,企业内部审计创新和改革势在必行。

(二)有关企业内部审计数字化现状的研究

周嘉宇(2016)认为当今信息化背景下,依靠传统的审计思维和方法则很难满足实际的需求,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应用还存在着信息系统审计发展不平衡、审计信息化软件的利用率不足、计算机审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等问题。

张颖(2016)认为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现状包括对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缺乏足够的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不高、企内部审计信息化与企业自身发展不同步,以及风险隐蔽性强、信息系统监控能力差。

王波(2017)总结出了当前集团化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难点。包括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缺乏指导标准、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面临风险、缺乏对计算机内部审计的正确认识、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环境存在问题等。

(三)有关实现内部审计数字化的战略的研究

郭怡静(2015)提出目前关于数字化审计的研究成果较为稀缺,对于审计方法零散的问题,则需要建立数字化审计数据中心,并且多样化分析数据信息,从而实现在线审计的实务工作。

闫玥(2016)在对我国数字化审计进行分析之后,认为在经济新常态下,数字化审计的未来将以直观的可视化方式进行展现,持续非现场监控以及闭环管理,将有利于审计工作把握总体、突出重点、精确延伸、聚焦问题,从而不断推动我国审计的风险识别及价值创造。

陈龙(2017)提出在“互联网+”背景下审计的创新发展应从理念和方法两方面入手,理念创新包括了审计环节由监督职能向“预防+监督”延伸、审计内容由财务结果向财务绩效转变、审计需求由一般需求向专门需求转变,方法创新则主要从数据平台的构建以及电子化审计两方面进行。

蒋莹(2018)认为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内部审计的创新路径为以下几点:树立大数据意识、建设智能审计体系、打造云审计平台以增强管理透明度、建设内部审计队伍。让内部审计更好的发挥作用。

(四)文献述评

从对实现企业内部审计数字化的研究来看,学术界对于审计数字化的理论研究已经相当深入,从不同的角度对实施内部审计数字化的重大意义和创新路径进行了分析和阐述,研究得出了审计数字化是数字经济时代内部审计的必由之路。但是,目前学术界对于审计数字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施的必然性和具体的信息技术,对内部审计数字化的实践应用研究较少。针对该现象,本文将结合快递企业实施内部审计数字化的具体内容,归纳内部审计数字化的经验和改进措施建议。

三、A快递企业内部审计创新案例分析

(一)公司简介

A快递企业成立于1993年,总部位于中国深圳。作为一家中国A股上市公司,目前市值达2000亿元。2017年,A快递企业开始迅速向全球扩张。如今,公司的业务遍及20多个国家。作为业内领先的自动化快递物流综合服务提供商,A快递企业提供高品质的分销物流服务以及价值链前端的物流服务(生产、供应和销售环节)。从消费者需求出发,以数据为牵引,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技术为客户提供智能仓储管理、销售预测、大数据自助分析等解决方案。

(二)A快递企业内部审计创新分析

审计风险的自动评估,审计线索的自动输出,通过作业平台落地监控思路,使得审计项目管理可视化,进一步为审计价值持续增值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1.内部审计模式的创新

A快递企业将内部审计数字化的模式,是一个“审计分析—监控—作业”三位一体的系统平台。它基于A快递企业审计团队对各个业务板块底层真实数据的全覆盖,不局限于财务报告等报表数据,还囊括了对端对端流程、系统的全面检测,在“业务风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审计风险框架”,明确监控的方法。

三位一体的系统平台之第一个平台是“数据分析平台”,审计团队以该平台为工具,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挖掘,对风险系统化监控的逻辑进行探索和验证,明确监控规则;第二个平台是“审计监控平台”,A快递企业将其与风险监控逻辑相融合,按既定的周期自动运算,通过“人工智能”规则,自动化输出审计线索;第三个平台是“审计作业平台”,A快递企业审计团队将审计线索集成至该平台,自动运算实施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驱动审计计划和任务,进入标准化审计实务环节后,审计人员可在审计底稿界面查询线索的具体描述,对线索进行核实与记录,实现对风险的闭环监控。

2.内部审计技术的创新

A快递企业引入先进的审计技术,包括数据分析、流程挖掘和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利用信息化的工具技术发挥审计价值,对传统审计流程进行全面改革,构建基于风险的并且可以实现持续审计的审计流程。例如,其审计团队创建了一个自动描绘新供应商风险画像的流程。项目团队收集并分析了大量与现有供应商风险预测相关的数据(包括审计数据),为公司相关业务部门创建了一套与风险相关的规则,在潜在的新供应商向A快递企业提交信息后,A快递企业便可利用该规则自动对供应商进行风险评级。于是A快递企业就会自动得到一个关于新供应商的风险评级,经过与其他现有供应商的风险水平的对比,采购和其他业务部门因此可在评估新的供应商时做出更优选择。

3.内部审计组织架构的创新

审计部门传统的组织架构设置是按项目、按业务领域划分的,这就容易导致财务背景的员工总是聚焦于货款回收和往来清理,车辆管理背景的员工出具的报告中全是车辆维修,这让审计团队无法实现系统的风险评估以及对企业的内部运行状况进行整体性把握。

而由传统的内部审计组织结构向“风险研究”、“数字化”、“审计管理”三个小组的转变,形成了完整的闭环渠道运行管理模式,使高效全面把控风险成为可能。与之相对应的,A快递企业的审计部被分成前、中、后三端,以使数字化审计的规划得以顺畅的落实。首先是后端的“决策指挥中心”,专注于业务研究与技术研究,研发监控规则和审计方法;其次是中端的“情报中心”,实施线索的识别和处置,将审计线索转化为审计方案;最后由前端的“前线作战部队”实施现场鉴证和核实,并深入分析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审计团队深入了解业务,开展风险研究,建立风险监控模型,跟踪风险点,最后向业务部门进行反馈。同时,A快递企业在内部审计部门的内部建立了一个监督团队,其隶属于审计管理小组,负责向内部审计负责人汇报转型进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等各项工作。

4.内部审计团队的管理

成功推进内部审计创新与转型的促进因素往往是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因此A快递企业对具备应有的职业素养,包括专业技能,数据思维、业务敏锐度、沟通能力等人才的培养和管理高度重视。强有力的审计依赖于有效顺畅的沟通,而良好的沟通也有助于让企业了解审计工作的真正价值所在;内部审计人员需要不断确保审計工作与企业业务相一致,同时保持自身工作职能的独立性;审计师不需要拥有与IT职员相同的技能,但是要能够以数据驱动的方式开展审计工作,这就要求审计师知道工作所需要的数据是什么、如何获取所需数据以及应采用何种类型的数据分析方法;A快递企业的审计师至少要具备一项先进技术领域的专业技能,才能从容面对内部审计创新的新局面。基于以上能力的要求,新的培训计划已设计完成并在员工中实行。

四、A快递企业内部审计创新的思考与建议

(一)A快递企业内部审计模式的优点

在大数据时代下,A快递企业根据自身企业特点在内部审计模式、技术、组织架构、人才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创新。自内部审计开始转型,内部审计能更快地响应业务和风险变化。公司更新了现有的主题数据包,并在审计中端创建了新的数据包以推动审计项目。预测在不久的将来,由数据和模型驱动的审计项目的比例将持续增加,占比超过原始的审计计划。与此同时审计项目的周期更短,聚焦风险更迅速,对风险实施全覆盖,做到及时监测风险并对风险实施精确跟踪。另一方面,审计沟通方式更加广泛。审计结果不再是一份冗长的审计报告,而是多种灵活的类型,包含了审计报告、备忘录和风险提示函。针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分析研究其产生的原因并切实提出具有前瞻性的、有深度的反馈和建议,有效发挥出内部审计的咨询职能。A快递企业的内部审计创新结合了快递企业特征,形成了符合公司发展的具有数字化特征的审计模式,促进了A快递企业内部审计的创新和转型。

(二)A快递企业内部审计模式的不足

企业的审计模型库尚且单一。为了使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更高,建立和共享审计模型库是关键。而且能够避免出现审计人员仅仅聚焦于自己的工作而重复作业,审计人员可以更加便捷的应用已有的模型进行优化,提高研发效率。对于A快递企业来说,目前的审计模型较为单一不够全面,需要建立系统的审计模型库。

企业的审计与业务融合不够深入。想要完成跨系统对比分析,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那么就必须高度关注审计与业务的融合效果。在A快递企业审计与业务衔接方面,因为A快递企业作为物流行业,面临着业务更新变化特别快,业务系统的数量特别多,所以跨部门的业务与审计部门存在了沟通不畅等问题。有效沟通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前提,如果系统衔接出现了问题,沟通延迟低效,那么内部审计部门就无法发挥其管理作用,也会对业审融合的开展有着不利的影响。

缺少审计数字化应用评价体系。近年来,我国的市场化发展经济有了飞跃般的发展,信息系统也在经验管理的方方面面广泛运用。但是传统的信息系统绩效评价主要对信息系统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对缺少对具体应用模式的评价。如何对企业内部审计数字化的成果进行科学评价,需要考虑企业规模和应用需求。但是现状是实践中缺少可以横向比较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没有评价指标体系就无法有效评估企业的内部审计数字化应用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是否实现了实施目标。

(三)结论与建议

搭建适应A快递企业的审计知识库,如审计模型库、审计案例库、审计方案库等。这些审计数据库的及时更新方便审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随时获取,及时为审计人员解开疑惑,从而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

针对内部审计的内容和方法的变化,企业应该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加入相对应的考核评价,将信息系统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学习等内容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引入到内部审计人员的管理当中去。通过这种考核制度来激励内部审计人员热情主动的学习数字化审计的知识与技能。当然不止要鼓励员工,当人员产生懈怠情绪时,也要有惩罚制度,做到奖惩分明。

在建立企业内部审计数字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的时候,需要做的是考虑建设体系的计划目标是什么,系统运行成本是否符合预期、构建后的功能是否实现、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如何和投入产出是否理想。如可以在影响企业内部审计数字化绩效的因素中筛选出运营成本、系统功能、应用效果三个一级指标,并在一级指标下面设立多个二级指标。

目前,A快递企业的数字化审计创新经过积极的探索实践,已经推动了内部审计监督从“事后监督”向“全过程监督”转变;内部审计职能从“查错监督”向“预防风险、增加企业价值转变”,成为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的一部分,保障了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数字化审计的优化效果较为明显,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从A快递企业的应用现状来看,A快递企业在数字化内部审计工作方面已经做出了较多的努力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下一步就是继续挖掘数据背后的规律与真相,实现云协同及审计人员的无障碍作业,甚至在数字化审计样本的进一步丰富后,利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人工智能审计,促进内部审计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作者单位:兰州财经大学)

作者:赵若菱

计算机审计理念创新思考论文 篇3:

大数据背景下房地产业税收征管分析

摘要:房地产业具有产业体量大,经营环节复杂等特点,继续依靠现有的监管手段应对日益复杂的税收征管环境,税收流失的风险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亟待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房地产业的税收管理能力和水平。本文认为,大数据为现有税收征管带来信息方面的技术支撑的同时,有力促进税收征管理念创新,并为未来税收征管中的纳税分析、降低监管成本、防范税收流失提供了坚实基础,因此善用税收大数据分析才能发挥其真正价值。

关键词:税收征管,大数据,房地产业,税收遵从

1.我国房地产业特征及涉及税种

房地产行业较其他行业经营环节更为复杂,包括土地获取、项目实施、产品销售等。房地产业企业一般以项目为主体进行清算,从施工到出售整体流程完成,有的周期甚至长达几年,从核算成本到确认收入存在的时间差,进一步加大了税务管理难度。不论是企业本身,还是税务部门,都无法有效监控所有项目。房地产企业的各个信息系统互相独立,存在数据整合度低、系统信息不全等问题,导致税务部门获取房地产业涉税数据难度增加,难以对房地产企业实施全面有效的纵深监管。

从税收环节以及缴税金额的占比可以看出,增值税、土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是房地产企业税收流失监控的重点。税收不遵从的纳税人往往通过减少应纳税额,或者利用税收政策套取税收优惠,或采取拖延缴税从而混淆账目等手段,控制收入或成本金额大小,以及“以拖代缴”混乱纳税计算,最终达到减少纳税的目的。现实中,减少纳税额的操作并非只针对某一税种,而是对纳税人的整体税负产生影响。

房地产具备的行业特性是诱发其高风险税收行为的主要原因,因此探讨优化房地产行业税收征管,须结合房地产行业1特征分析,了解房地产业税收流失风险产生的原因,为建立税收遵从系统分析指标体系,进一步分析房地产业纳税人税收行为,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2.大数据下房地产业税收征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1大数据下房地产业税收征管面临的机遇

大数据赋能房地产企业,助力税务部门纵深税收分析。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己渗透到当今社会的各个业务职能领域,房地产行业也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并运用大数据。依托大数据着力寻求新的市场增长点的同时,房地产企业通过激活己掌握的数据,整合共享内部信息,确保销售、财务、风险管理等部门间数据有效流动。强化了房地产企业对自身经营流程的了解,完善其税务风险预警体系,实现企业数据资产化。房地产企业的这种商业行为,也有助于税务部门深入掌握房地产业内部的信息数据。税务部门将大数据思维贯彻房地产业税收征管中,针对房地产业完善税收分析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挖掘潜在税源。发现潜藏在数据背后的历史规律和对未来税收发展的趋势进行预测,把“沉睡的数据”唤醒,真正实现“信息管税”。

大数据技术高速发展,推进税收征管智能化。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的迅猛发展,计算机需要处理的数据量剧增,传统的数据库技术己经不能适应大数据的需求。

注重数据处理的高效性和可用性的大数据技术,应运而生。数据仓库技术实现了税务大数据分析平台的建立,为税收征管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奠定基础。大数据技术实现税务部门对房地产企业总部及其分公司的税收信息整合分析,穿透其复杂的股权结构,科学配置监管资源。税收大数据分析不仅为税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还能够根据政府其他部门的不同需求,提供差异化数据分析结果,使得部门间的互动和协作更为紧密。

2.2大数据下房地产业税收征管面临的挑战

机遇和挑战是一体两面,大数据的“海量”信息,为税务部门带来税收征管分析新思路、新方法的同时,也让税务部门税收征管升级带来压力与困难。

首先,海量涉税信息有效整合利用能力有待提升。税务部门内部各个系统的立项、建成、上线时间各不同,收集的各类税收信息仍未能实现完全整合,分散在综合征管系统、增值税发票管理系统、行政办公系统等。数据的整合度不够带来征管过程中许多问题,例如多头管理、内部合作不紧密等。

其次,征納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加剧。税务部门与纳税人之间一直以来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房地产企业不断更新其自身的信息管理系统,同时系统中储存的企业生产经营数据和财务数据也在不断增多。各级税务部门难以快速了解职能化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税务部门获取系统里面的数据难度加剧。大数据信息的复杂化与投资房地业资金的跨国流动,使得房地产企业纳税人的信息隐蔽性增强,特别是,利用国际与国内税收征管制度和管理差异,进一步加剧了房地产业税收征管的难度。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情况越加严重,税收征管难度越来越大。

再次,支撑税收征管能力纵深提升的税收复合型人才资源明显不足。大数据形势发展倒逼税制优化进程提速,对税收征管改革的核心能动力一一“人”,提出更高的要求。2020年6月,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发布的《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发展报告(2019-2020年版)》指出,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和应用的人才需求在短时间内激增,但人才储备不足,人才供需结构、质量、区域不平衡,以及培养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造成了巨大的人才缺口。对于税务部门而言,大量精通税收业务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是保障大数据应用税收征管改革顺畅的前提。“税收+数字”复合型人才的缺失,将会使税务部门面临“有数不会取、取出不会用”的数据浪费困境。

3.大数据下房地产业税收征管优化思路与政策建议

3.1健全大数据下税收征管法律法规

在实现信息全面共享的同时,还要重点注意企业和个人隐私权的保护。通过完善隐私信息的保密条例和例外条例,进一步明确税务机关对企业和个人数据信息的获取和使用规范,从法律层面保护涉税信息的安全性,保障企业和个人的隐私权,促进信息数据的合理合法使用,使信息共享机制得到长效发展。

完善的税法制度还要配合严格的执法,同时不能忽略税务部门潜在的内部道德风险,要做好对税务稽查人员的内部审计与教育,完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贯彻“双随机”检查机制,防止“外紧内松”、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确保税务执法的公正与廉洁。

3.2创新技术,深度挖掘房地产业税收大数据

税收征管中大数据目前主要用于纳税服务、风险管理、内部监督等,随着技术的运用成熟与推广,将为更高层次的宏观决策、社会综合治理等领域提供服务。创新大数据应用有助于显著提升我国税收征管效率和质量,是确保税收征管新模式顺利运行的关键。税务部门在变革过程中既要做好大数据的采集者、治理者,更要做好大数据的使用者。

在现阶段“金税三期”工程己经能够实现税务部门内部的数据汇总与储存的基础上,应着力加强畅通与工商局、国土资源局、规划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物价、住房公积金管理、人民银行、消防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渠道。统一数据标准、明确端口规范、提升数据质量,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实现对房地产业大数据的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分类分析、异常分析。利用爬虫技术,以房地产业纳税人的关联字符为标签,收集网络上的散落的涉税风险信息,作为第三方信息的补充。与税务部门、政府相关部门涉税信息形成对照映射。

数据的整合与挖掘,一方面有助于形成房地产业纳税人的全方位画像,另一方面有利于税务部们建立房地产业项目、行业、资本规模等横向指标。结合大数据分析系统,实现对纳税人纳税行为自动化分析,控制税收流失风险,指导针对性监管措施实施,以及跨部门信息共享,达到征管资源的最优配置。

3.3加强税收征管复合型人才培养

随着信息技术与知识的更新迭代,以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对高素质税务公务人员的要求,不仅体现在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的科技和人文知识水平,还体现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与思考学习感悟能力上。科学发挥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的税收征管效力,離不开一批税收业务水平与专业数据分析能力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面对数据技术与管理思维、理念的革新,税务人员首先从思想上、认识上根本上转变,树立大数据意识、将大数据理念和大数据思维融入到工作重视掌握大数据技术,积极应对大数据时代下的新挑战、拥抱新机遇。其次,搭建多方位培训平台,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未来税务人员不仅要掌握税收业务技能,还要熟悉会计、法律以及相关行业的专项知识。搭建以业务能力升级为主线,培训内容涵盖税收理论、涉税会计、涉税法律、税收信息化等多方面的培训平台,结合网络远程培训,延伸基层人员培训力度,提升一线税收流失风险意识。利用平台不定期开展跨行业专业人才经验交流,全面提升税务部门人员素养,搭建复合型人才逐步进阶的培训体系。最后,创新激励奖惩机制。结合新的征管流程,参照企业人才激励制度,建立切实有效的考评机制,激发税务人员学习主动性,唤起税务人员主动拥抱大数据带来税收征管挑战的能动力。

参考文献

[1]于萍.论房地产企业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时代金融,2018(27):120+126.

[2]王曙光,王敢平.中国房地产业税负的实证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7,19(02):30-39.

[3]唐艳兰.如何强化房地产业税收征管工作[J].中国集体经济,2016(33):105-106.

[4]何惠敏.房地产业的税收征管研究[J].北方经贸,2015(07):120-122.

[5]梁志宏.实施“先税后征”规范房地产税收征管[J].山西财税,2013(11):39-40.

[6]陈智静.浅议完善温州市房地产税收征管对策[J].中国外资,2012(17):209+211.

作者简介:刘清泉,女,1972年4月生,汉族,本科学历,籍贯湖南省娄星区,工作单位为湖南省涟源市蓝田街道办事处,职称工勤技能二级岗位。

作者:刘清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学生音乐表现力钢琴教学论文下一篇:用电营销中智能电网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