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蛋鬼日记读后感

2022-07-06

第一篇:捣蛋鬼日记读后感

《捣蛋鬼日记》读后感

他在客厅钓鱼,竟不知不觉地钓上了一个老人的唯一一颗牙齿;他在姐姐的婚礼上,把一个点燃的旋转礼炮插在了姐夫的衣扣上;他办了一个动物园,动物园中吊在树上哇哇叫的“猴子”竟是个被他化妆的小婴儿„„

大家看了这一连串的破坏,一定会猜这样一个干尽坏事、罪恶连篇的人是谁呢?谁能有如此“神通广大”的本事?哈哈,让我来帮你揭晓答案——他就是加尼诺。一个九岁、脑袋里都是幻想的男孩。加尼诺又是谁呢?他就是我最喜欢的书《捣蛋鬼日记》中的男一号,本书的小主人公。

加尼诺的捣蛋经历说出来都令人啼笑皆非,本书一开始便是用日记的写作手法介绍了加尼诺的生日,他得了一本十分漂亮的日记本,开始写他的捣蛋并天天蛊惑的经历。

他在日记上把阿达姐姐的日记抄在了自己的日记上,日记的内容大体是阿达姐姐不喜欢自己的未婚夫阿道尔夫先生,因为他说话粗俗,不懂她的心。结果阿道尔夫晚上来了,把加尼诺的日记读给大家听,先是大家笑的前仰后合,当读到阿达姐姐的日记时,阿道尔夫先生险些将日记本扯坏。

别看加尼诺如此调皮,可心地善良,能看出大人们的虚伪;他想法很好,可去做时却因为种种不理解被人怒斥、被人骂,自己的好心真正变成了驴肝肺;他天真无邪,直言不讳„„好像一面透明的镜子,映出了成人世界的虚伪,为了利益而活着的悲凉。

开头的几句开场白便是他干的其中几件坏事,要说我最喜欢的还是加尼诺在寄读学校的那些事。由于加尼诺天天捣蛋,他爸爸便将他送入了一个严厉、生硬的寄读学校。加尼诺不满校长及其夫人的管理,便加入了一个“大家为一人,一人为大家”的秘密组织。他不光反抗天天喝大米粥的乏味伙食,还在大米上倒入了煤油。而且还在壁橱中挖了一个洞,观察校长办公室,最有趣的是,他在办公室中将画着学校创始人的油画上的眼睛挖了下来,一到晚上,他就钻进壁橱站在油画后面看他的“好戏”。有一天,校长夫人发现了油画上的“眼睛”,以为是画中的人物显灵了,加尼诺便将计就计,装神弄鬼,吓得校长和他的夫人对“他”毕恭毕敬,加尼诺还假装用嘘嘘的声音说:“嘘„„快快给我„„跪下,等我的„„惩罚„„”接着,关上了等,许多同学冲入办公室,将校长及其夫人打了个鼻青脸肿。这个人小鬼大的加尼诺变得逞了。

童年的回忆,或欢乐、或悲伤、或有趣的事永远萦绕在我们的脑海。那些经历沉淀过后,回味悠长。恰年龄相仿,我们也像群淘气包时常惹的老师家长烦恼。加尼诺那可笑的举动、诙谐的话语和捣蛋的经历把人的心抓起来,又丢了下去,使人感受非凡!

读一本好书,其乐无穷,《捣蛋鬼日记》就是这样不容置疑的好书,读前,你有无穷的盼望,读时,你会有数不尽的快乐感受,读后,你便会有更多的回味。和书交朋友,让大家一起在书海淘金,一起寻找自己的好书伙伴!与自己的好书朋友们一起感受书中的快乐世界吧!

第二篇:《捣蛋鬼日记》读后感

要先思考后行动

——《捣蛋鬼日记》读后感

侯镇岔河小学四年级周子栋

辅导教师:李建香

要先思考后行动

——《捣蛋鬼日记》读后感

寒假期间,我读了许多的书,最令我难忘的的还得算《捣蛋鬼日记》了。

《捣蛋鬼日记》是意大利著名作家万巴的著作。文中的主人公加尼诺是一个顽皮的小男孩,很爱搞恶作剧。他搞了一个动物园,挂在树上的猴子是邻居家的小孩;他在客厅钓鱼,却钓下一位老人仅剩的一颗牙齿;他在家里表演魔术,却差点射瞎一个客人的眼睛;他在姐姐的婚礼上把炮仗栓在了姐夫扣眼上点炸了„„ 加尼诺是个顽皮的男孩,但他本质并不坏,加尼诺善良,聪明,热情,富有正义感和好奇心,喜欢动物,只是缺少用脑子思考。加尼诺常常好心办坏事,常受到大人的厌恶,他没有错,只是没有好好思考。

看完《捣蛋鬼日记》这本书后,我才意识到很久没有这么笑过了,同时,心里还有点惭愧,看看“加尼诺”,想想自己,我仿佛在书中找到了另外一个“加尼诺”。事情是这样的:那时我上一年级,才六岁,也是班里的一个机灵的淘气包,脑子里整天打着歪主意,可奇怪的是,我的成绩还不错,老师总以为我是乖巧的孩子,没有看清我的“庐山真面目”。一天中午,我到学校后发现教室里没人,自己呆了一会,我无聊透了,干什么呢?有了,把语文老师的书藏进别的同学的书包里,心动不如行动,我轻手轻脚地走到讲台,拿起老师的语文书,闪电般地塞进宋强的书包里,然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若无其事地看书。老师到教室后看到我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书,老师还表扬了我。平时的我,在受到表扬时,笑容比鲜花还灿烂,而

现在的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了。接着,老师开始东翻翻西找找的寻找课本,最后老师问:“是谁拿走了我的语文书?”没有人出声。老师更是生气了:“把你们的书包拿出来,同桌互相搜一搜。”结果李强自然被抓出来了。李强极力的辩解着,聪明的老师没有直接下结论,说:“不可能是李强自己把我的书藏在她的书包里的,是哪个同学,老实承认,老师不予追究。”我再也忍不住了,走到老师的跟前,低声说:“是我把书放到李强的书包里的,我错了。”老师目瞪口呆,立刻把我拉到办公室,还把我的家长请到了学校。那时,我下定决心,不再捣蛋了。可是,时至今日,我的捣蛋行为还没有断过。

捣蛋能带来快乐,但也会得到应有的惩罚,我想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先思考后行动。

第三篇:《捣蛋鬼日记》读后感

今天,我读完一本书《捣蛋鬼日记》,学到了好多知识!

故事事情是这样的:1897年9月20日加尼诺出生。爸爸送她把手枪;阿达姐姐送他件衣服;维基妮娅姐姐送他副钓竿、沟、线;露伊莎姐姐送他一个文具盒和一只红蓝铅笔;妈妈送他一个日记本。在这些礼物中加尼诺最喜欢维基妮娅姐姐和妈妈送他的礼物,因为维基妮娅姐姐送他的是一副钓竿、沟、线,他喜欢钓鱼。妈妈送他的是一个笔记本,他可以把每天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他的三个姐姐也是这样的。可是她不知道写什么?就想先画画画,再抄一段阿达姐姐的日记,就行了!

阿达姐姐很希望那个小老头永远不来自己家,可是晚上那个小老头又来了,阿达姐姐不喜欢小老头......

两页抄完了,加尼诺拿着日记本下楼了,阿道尔夫.皮塔尼先生来了,他看到加尼诺的日记本,就让他念念,当他念到阿达姐姐写的日记时,阿达姐姐哭了,道尔夫卡.塔尼先生说:“你为什么写混账的话?”那是阿达姐姐写的,阿道尔夫.皮塔尼先生走了,可加尼诺不明白?

第四篇:《捣蛋鬼日记》读后感

“哈哈哈,太有趣了!”我一边看一边笑道。

这是一本与《爱的教育》《木偶奇遇记》并称为意大利三大儿童文学名著的好书,主人公加尼诺一直想做一些好事,可常常弄巧成拙,惹得大人们暴跳如雷。其实加尼诺本质并不坏,也很聪明,只是他有一个像暴君一样的父亲,一味溺爱他的母亲,还有言行不一的姐姐和姐夫……孩子没有错,错的是大人。这本书的作者万巴先生揭示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反面引导作者的思考,启发人们对孩子进行真正的爱的教育。

“加尼诺”并不只在万巴先生的《捣蛋鬼日记》里出现,其实他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加尼诺”,而做出的“好事情”,不但没受别人表扬,还受了别人批评。我以前也做过“加尼诺”哦。

那一天天气不错,我想骑自行车,可自行车出了点小毛病,一时半会儿还骑不了。我决定自己动手把它“改装”一下,让“后面”的人好骑一点儿。先让车头“老爷爷退休”吧!左拧右转,累得我气喘吁吁……眼看地上的螺丝越来越多,可“车头老爷爷”一点儿也没有“退休”的意思,一副“我还精神得很”的样子。可是,太烦了,螺丝拆的太多,可又没拆完,这个车龙头不停地晃来晃去,一会儿“飘”在左边,一会儿又“倒”向右边,伸手“扶”他时,又感觉它掉不下来。就好比是上课打瞌睡,你说他睡着了吧,他还在听你讲课;你说他没睡着吧,说不定一转身他就呼呼大睡了。而且,你不扶住这个车身,根本就不能继续修。算了,就先修到这里吧!赶紧把螺丝放起来。

第二天,爸爸打算骑一下自行车,我在旁边看。爸爸刚骑上去,自行车“轰”的一声,顿时“解体”,害的爸爸一屁股坐在地上,估计很疼。不过真的很好笑!当天晚上,爸爸狠狠地揍了我一顿,说我是个败家子,怎么也不肯听我的解释:我真的是想让别人骑车时方便一点儿。为什么大人们总不肯听我的解释?

“加尼诺”这个“角色”是很辛苦的,没有人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都是看到什么就认为是什么。

这本书告诉我,不要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了,事情的真相其实并不是你们想的那样。也告诉了我,看人要看透,不能凭他做了什么事就断定他是什么人。有可能这件事并不是他做的呢!偷偷告诉你,我还有一个胆大的想法:有可能我想让我爸爸也看看这本书。

第五篇:《捣蛋鬼日记》读后感

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捣蛋鬼日记》读后感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而捣蛋鬼加尼诺因为游戏的独特创意,不断闯祸:他破坏姐姐们的舞会,公开姐姐们的隐私;他在客厅为客人表演魔术,反而差点打瞎了客人的眼睛;他在家里钓鱼,却钓下了一个老人的牙齿;他在火车上悄悄拉下了紧急制动闸,仅仅出于好奇;他把鞭炮放在姐夫的扣眼上燃放,差点把姐夫炸死;他的鞭炮还在壁炉里爆炸,吓坏了女佣;他自己在乡下的农场里造动物园,他却把邻居家的小女孩当成了猴子放在了树上&&

当然,经常在闯祸之后,加尼诺都会受到惩罚。但是,我发现故事中的加尼诺又是非常快乐的。他的快乐是建立在闯祸的基础上的,而他之所以闯祸,是因为他有一颗非常好奇的童心。他的天性是善良、天真、可爱的,他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丰富想象力,并且想到了就会去做。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的玩耍会出现问题,因而横加干涉;而另一部分家长则又走另一极端,对孩子缺乏监管,信马由缰,听之任之。

家长长期和孩子在一起,孩子的各种行为都会在家长的面前显示,家长必须具备迅速判断孩子行为正误的标准和能力,处理问题是否公允合理,是家长能否取得孩子信任的最基本的条件。处理问题如果总是不当,当然会引起孩子的反感或为孩子养成不良习惯推波助澜。有利于心理健康的,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有利于智力发展的,有利于良好习惯培养的,有利于品德修养的,这些活动,家长都应该支持。

比如孩子在家里喜欢上串下跳,只要别磕着别碰着别烫着别毁坏贵重物品,就让他上串下跳吧。

比如孩子喜欢坐地上总是一身灰,回家时拍打拍打就行了,吃饭前手洗干净就好。据说,有一种抗过敏的免疫力,就是在孩子几个月大时接触粉尘而发展起来的。

比如孩子喜欢拆卸东西,说明他不但爱动脑子,动手能力也很强,很多发明家都有这爱好。

比如孩子玩玩水,弄湿了衣服,只要不感冒就好,感冒了及时治疗,天不会塌下来。

比如孩子喜欢乱画,那是在锻炼手和脑,没把你的客厅墙壁全涂抹一遍你就应该感到庆幸。

比如孩子想买玩具,玩具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只要经济条件允许,那就买吧。但玩具的价值并不在于玩具的多少和贵贱。如果孩子仅仅是攀比,宁可不买。

比如孩子说话童言不忌,但要健康文明。不礼貌不文明的话最好坚决杜绝。

比如小孩子偶尔打打架可以原谅,但不能怕孩子吃亏就鼓励孩子打架。小朋友之间的小矛盾,你的孩子能吃多大的亏呀?如果长大了整天惹是生非、打架斗殴,你后悔就来不及了。

比如小孩子都会喜欢别人的东西,甚至会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往家里拿。属于正常,但我们一定要亲眼见他把别人的东西还回去。

比如赞美和肯定总比怀疑和斥责更有效。

有害的,有利的,太多太多。借你一双慧眼,明辨是非。然后,让孩子更加快乐,让孩子更加健康。

假如捣蛋鬼遇上的人是你《捣蛋鬼日记》读后感

看《捣蛋鬼日记》,总让人忍俊不禁。加尼诺给我们大家带来了快乐,所以我们大多喜欢为加尼诺受到的不公平待遇鸣不平。

比如加尼诺在姐夫那里,对大人有好处的过错会被原谅,对大人有损害的过错便会受到责罚;比如加尼诺不过是反对暴君似的校长,揭露学校不可告人的瘦肉汤黑幕;比如加尼诺不过对姑妈说了姐姐们的实话,加尼诺不过公开了姐姐嘲笑小伙子们的秘密;加尼诺不过把大人想掩饰的东西毫无顾忌地拿出来展示,让大人们出出丑&&加尼诺的故事,总是以喜悦的奇思妙想开头,以受到惩罚委屈哭泣结尾。我们于是同情加尼诺,于是我们为加尼诺鸣不平。

但是,如果换个角度,设身处地,加尼诺这个捣蛋鬼,遇见的那个倒霉鬼是你,你能受得了?

你也许会原谅一个小孩子放走了你的价值不菲的爱鸟,但你可能会原谅小孩子水漫金山泡坏家具和地板吗?你可以原谅一个孩子,在你结婚时,突然间点燃拴在自己屁股后面的鞭炮以示庆贺,但你能原谅结婚时,某个孩子藏的鞭炮,炸坏壁炉,吓晕保姆吗?你也许很喜欢小孩子在家里模仿钓鱼,可是你喜欢他用鱼钩钩掉客人的牙齿吗?你也许会原谅一个孩子为了玩魔术,砸坏妈妈的金表,但是你能容忍一个孩子玩魔术差点射瞎客人的眼睛吗?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你就是那个受害者,你能一直保持心平气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成人的过程,也是学习规则的过程,社会中的人,不可能天马行空,为所欲为。自己追求绝对的自由,一定会以侵犯别人的自由权益为前提,而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的,别人也要维护自己的自由&&

如果你能改变现实,那你就去摆平它;如果你不能改变现实,那你就去顺应它。所以生活在现实中,先试着改变自己。稳重,是一个人成长的标志,脱去纯真的稚气,意味着走向成熟。人不应该只自私地考虑自己的权利,而不去考虑每个人都有的责任和义务。人们行使天真权利的前提是必须履行自己的义务,这就意味着放弃,放弃一些伤害别人的想象力,放弃一些会伤害别人的行动。

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适当的文化修养,适当的约束自己,于人于己,都是好事。否则,会失之于粗野。

说白了,孩子的成长,要懂点规矩,要守点儿规矩。我们社会需要的人才,不是循规蹈矩,但是也不是无法无天。率真的天性和适当的文化修养相结合,方能成为谦谦君子,方能成就有用的人才。

想想吧,如果捣蛋鬼作弄的对象,也就是说受害者一直是你,我想,你一定会同意我的看法。

童年乐趣何处寻读《捣蛋鬼日记》有感

我爱上学,就像鸟儿爱着雨,不管多累,老师严厉,我也绝不会放弃&&歌曲唱得多好,可我们学生又有几个是真的心甘情愿去上学呢?我们只是每天重复一件事情,慢慢地忘记了自己童年该有的乐趣。

中国的小学生在奥数等一些难题领域远远超过外国同龄学生,但在想象力方面却又远远不及,是什么扼杀了中国小学生的想象力?

孩子在上学的第一天起就被告知:好好学习,这样才能考好大学。这样便开始了我们艰难的考学征途。每天都是以学习考试为中心,而不是以学习为乐趣,几乎完全忽视了本该玩耍的时间。我们失去了孩子原本应该拥有的玩心、童心,无法像意大利著名作家万巴笔下的捣蛋鬼加尼诺那样充满想象力,每天都能闯一堆祸但这对加尼诺来说却是无比快乐的。他从不让大人们左右自己的想法,他根据自己的心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他的童年总是充满欢乐和美好的回忆。而在我童年的记忆里,记得最清的居然是立志考清华大学。我记得幼时听到妈妈告诉我清华是全国最好的大学,我便嚷着长大要上清华,妈妈便笑得合不拢嘴,逢人便炫耀。我便为自己这句话感到高兴,因为我觉得这句话让妈妈为我自豪。现在想想却觉得有点儿好笑,这是多么功利的一句话,却出自一个幼儿园小孩子之口。

父母和老师说的话都是对的。我们很小似乎就懂得了这句话的意义。

这句话看似荒谬,却是中国孩子们一直奉行的真理,我们总习惯于把父母和老师的话奉以为真理。有一次我无意中看见我弟弟写错了一个句子,便告知他错的原因。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他居然说:老师说是这样写的,所以我是对的。后来无论我怎么说,他都不肯相信,好像老师说的就是圣旨,不可以更改。孩子们完全抛弃了思考,认为只有听父母和老师的话才是对的,即使随着知识的增长明白了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的道理,但是我们已经习惯于听从父母和老师的,这种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万巴笔下的加尼诺倔强活泼,他并不认为大人说的就一定是对的,他只相信事实,敢于向大人的权威发出挑战,加尼诺甚至在面对大人的伪善、言行不一时,总是用自己的方式让他们的丑恶暴露无遗。

加尼诺的乐趣在于勇于探索。我们也应该和加尼诺一样勇于探索,让自己的童年富有想象与欢乐,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寻找属于自己的乐趣,让自己的童年丰富多彩。

苍白无力的呼吁读《捣蛋鬼日记》有感

不久前由于某种原因,读了《捣蛋日记》,大致了解了它的意图,可是作者可能要失望了,虽然他的呼吁在许多西方国家已起了巨大作用,但他万万没想到,他的呼吁在儿童最多的国家中国却显得苍白无力。

在中国,从古至今,学而仕则优的观念就狠狠地烙在人们心中,我们可以把仕作为功利或金钱来理解。于是我们这些孩子们可能从三岁开始就被灌入一种思想:要好好上学,将来才能挣更多的钱。不仅父母这样,老师也是这样,理由冠冕堂堂:为了我们好。他们不是不知道我们是怎么想的,而是对我们的想法置之不理,只是一厢情愿地为我们设计人生之路。于是一味地威逼压迫,比起加尼诺的家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每个孩子刚出生时都如一张白纸,这张纸的主要绘画者应该是孩子自己而不是家长、学校和社会。这张纸本应该慢慢地涂,它应像中国画一样,既要有色彩,又要有留白,有留白才有想象,没有想象的孩子不是孩子,是猴子,只会模仿人的行为。可是仿佛全社会都在竭尽全力地在所谓的前途之光的指引下,给孩子做变种手术将孩子变为猴子。而脱去前途的外衣,却发现那里面全是功名利禄!

一位日本妈妈看到自己女儿在中国上学的经历,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中国人太急了。是啊,急功近利是中国多数人的劣根,自己的孩子最好是还没上学就获奖无数,什么想象力丰富啊,兴趣广泛啊,成绩不好就是不行。我们孩子们也很无奈,我们和加尼诺同病相连,并且我们更难保持丰富的想象力和纯洁的情感,我们的想象力将用到勾心斗角中,社会这么乱,装纯给谁看似乎成了无声而有力的口号。所以社会很累,老师很累,我们也很累。何必呢?

很荣幸,我一不小心成了万巴先生在中国的代言人之一。正如万巴先生所想,对孩子不能压迫,只能引导,给予自由并非放纵,每个孩子在好的教育环境下都是人才。

其实,国家对我们也做了一些事情,一直都在强调禁止体罚,禁止补课,给学生减负等等,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学校和爸妈总能想方设法,变本加厉地关心我们!

有朋友对我说:难道大人们就没有童年?他们小时候被逼的时候就不难受?我想,这个问题类似于我国古代女性的缠脚问题,她们小时候视缠足为酷刑,可她们长大后结婚生子,还总嚷嚷着要给自己的女儿缠足。这就是文化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我想今天的人们和古代的妇女们的心态是一样的。

我该住嘴了,我差点忘了我写的题目,这样的呼吁在中国是多么的苍白无力。万巴先生,对不起了。但我还是忍不住写了这篇文章呼吁:少一点急功近利,多一点自由健康的发展吧!

孩子的尊严读《捣蛋鬼日记》有感

在《捣蛋鬼日记》中,捣蛋鬼加尼诺闯祸之后,总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因为无意向罗西小姐透露了姐姐露伊莎有胭脂盒子的信息,姐姐受到罗西小姐的嘲讽而恼羞成怒,她发火了,打了我一个嘴巴子。 接着加尼诺在日记中写道:姐姐们以为,男孩子的脸生来就是让人扇耳光的&&但她们不知道,当她们这样做时,阴暗和报复的想法就在男孩子们的头脑中产生了。

在姐姐的婚礼上,他把鞭炮绑在了科拉尔托的扣眼上,吓坏了姐夫和姐姐,爸爸把我关在这里,大骂了我一顿,还踢了我几脚。他踢得这么重,以至我的屁股又疼得只能用半个屁股坐着,而且五分钟后就得换另半个&&大人就是用这种办法来教育男孩子的。

因为把梅罗贝夫人的女儿扔在森林里,被父亲罚关禁闭;为了惩罚我用假人吓维基妮娅、骂肌肉老师等恶作剧,罚我连吃六天的面条汤,除了面条汤外什么都不给吃;因为砸坏妈妈的金表,又被爸爸打屁股;因为放水泡坏玛蒂苔夫人的地毯,我感到后脑勺上挨了一巴掌;最后爸爸对他几乎完全失望,干脆把他送进了一所寄宿学校;在学校里闯了祸,又被遣送回家,接他的爸爸一路上连一句话也没有对他讲,爸爸终于完全失望了&&

大人们的逻辑,就如加尼诺说的:孩子应该尊重大人,而大人却没有义务尊重孩子。其实,对孩子保持尊重,是孩子健全人格形成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大人们对待孩子的的错误,是否要分清孩子的动机和危害的程度大小呢?不要动不动就对孩子实施体罚和变相体罚。所有无心的过错,都应该给予原谅;即使有意的过错,大人也应该以讲道理谈心为主。因为一旦自尊心受到伤害,一旦孩子破罐子破摔,到那时候,神仙都没办法,神仙都救不了了。

记得有一位妈妈,被老师叫到学校,被告知孩子的贪玩调皮和坏成绩,可以想象,她的心里肯定相当的难受和窝火。可是,回到家里,她告诉孩子:老师说你很聪明,将来大有可为。她的孩子得到的不是责骂,而是表扬,她维护了孩子的自尊。后来,那孩子果然像变了一个人。

还有一个故事,老师明明知道某个同学的成绩异常,那位同学的水平,根本考不了年级第一。但是,老师以假当真,对这位同学赞赏有加。这位同学为了谎言不被揭穿,只有加倍努力,最后居然用假第一,换回一个实实在在的真第一。

有时候看外国电影,大人们对一个小男孩的称呼,居然是先生。

尊重孩子的结果,换来孩子的进步;尊重孩子的结果,是孩子健康成长;尊重孩子的结果,是孩子坚守高尚;尊重孩子的结果,是孩子的人格健全&&

或者,既然你的打骂斥责没有效果,干嘛不换一种思路,换一种方法呢?从尊重孩子做起,怎么样?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电厂值长工作总结下一篇:电大个人学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