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思考

2022-09-11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国内外重大事件, 学生的家庭生活, 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 去努力开发, 积极利用。”从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特征, 呈现状态及其载体形式来看, 农村语文教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 有利于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方法。

1 依据文本来拓展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改革在教学中强调文本与师生的对话。在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提供了新的思路, 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关注课外生活, 拓展语文学习的途径。例如: (1) 课文前的阅读提示, (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 中, 加强了对课外语文学习资源利用的引导。 (2) 课后的研讨与练习 (探究、练习) 中, 注意将课文学习导向课外学习资源的利用。每篇课文都有广阔的延伸与创造的空间, 在积极利用课程资源的思想指导下, 应引导学生针对语文学习的要求, 采取上网、阅读课外书籍、到村组走访等方式搜集材料, 通过建立课内、外的联系, 使课内外的学习资源有机地融入到语文教学中, 扩展了学生的视野,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搜集材料的能力。 (3) 利用“综合性学习”单元课题, 拓展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次综合性学习的课题为《这就是我》, 指导学生运用图片, 音像资料, 个人作品展示等形式来展示自己的个性风采。这样的综合性学习、实践, 让学生从“自我”中发掘自我教育的课程资源, 并与教师、同学分享成功的快乐。

2 以学生的生活体验开发课程资源

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兴趣、爱好, 是构成语文课程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只要在恰当的时候加以利用时, 学生的这些经历与体验就会形成新的生活体验。例如:我曾经在引导学生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 就让学生谈谈童年最喜欢玩耍的地方, 最喜欢做哪些事情, 丰富了学生的联想。我在教学《大自然的语言时》, 要求学生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 结合瀛湖风景区的自然生态美景, 谈谈自己对大自然的观察感受。通过对这些课文的学习指导, 既是对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巩固和提高, 又达到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再利用。

3 结合问题、课题、情境利用课程资源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对课文所设计的过渡语句, 激励性语言, 或者旁征博引、妙趣横生的知识点, 都是语文课程资源。然而对文本资源的利用还应当是以某一问题、课题和情境为起点来展开, 因而教师有强烈的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

(1) 从问题方面看, 语文教学所遇到的问题是从课外学习资源中得到解决或再认, 使课文学习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延伸, 让书本知识在生活中获得新的认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拓展开来, 上升到更高层面来进行探讨。例如:我指导学生阅读《故乡的桂花雨》以后, 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故乡, 尤其是我们瀛湖中学所处的环境, 这里有著名的瀛湖风景区, 蓝天碧水, 风景迷人。这里还有著名的道教圣地——天柱山, 山上树木葱郁, 野花遍地, 学生们可取的素材很多, 写出的文章丰富多彩。课后办一期小报展示故乡风采。让书本知识延伸到课外。

(2) 从文本开设的课题研究来看, 语文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综合性学习) 中设计的课题, 诸如:“成长、亲情、和平”等专题, 调动、发掘课内外可以利用的资源, 开展研究性学习。以社区发生的重要事件为背景和对象, 将其纳入阅读学习的视野, 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新近学生感兴趣的事件为课题, 例如:“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核辐射”、“物价上涨”、“瘦肉精”等热点问题来自主、探究学习, 充分利用报刊, 图书, 影视, 网络进行深入探讨。开展办报、辩论、征文、写评论等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

(3) 从创设情景来看, 可以到大自然中探求语文学习资源, 到校园和社区这些富有文化内涵的场所中去获取语文学习资源, 用以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成功地开展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语文学习与实践活动。如:利用“清明”、“五一”、“十一”等节假日, 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去观察、思考, 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大自然, 假如你是个导游你怎样给游客介绍你的家乡, 怎样介绍瀛湖、天柱山、火石岩水电站。在这种“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过程中, 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4 恰当运用教学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

(1) 正确对待学生不同观点。课堂上, 对不同声音的回应体现了教师对学生个性的尊重, 对学生参与热情的肯定, 因此, 能够激发课堂活力。如果对不同声音不理睬, 甚至压制, 轻则会挫伤一部分学生的自尊心重则, 就会使课堂变成一潭死水。很多老师羡慕别人活泼、热烈、气氛浓郁的课堂生活, 殊不知, 这样的课堂是教师长期培育的结果。从这个角度来说, 不同的看法作为课程资源的价值远远大于它本身的价值。如教学《穷人》一课中, 我指导学生赏析优美生动的语言环节时, 有学生说文中“他从海上打鱼回到了温暖、舒适的家里。”一句中“温暖”、“舒适”用在这里不够准确。因为这个房子里只有一个没有熄灭的炉子, 屋子虽然干净, 但五个孩子挤在一张床上。这里并不温暖也不舒适。对于这一看法, 我抓住时机, 启发学生各抒己见, 最后达成共识, 觉得这样写虽说渔家生活艰难和贫穷, 但是, 有家的温馨, 也是一种幸福。这就是捕捉到不同声音中蕴涵的学生经验、学生的个性感悟、学生质疑创新思维的火花, 培养了学生正确价值观。

(2) 在语文课堂教学开放性越来越深入人心的时候, 意外事件对教师和学生来说突然袭击发的程度会越来越低。突发事件也有多种:有的突发事件涉及师生人身安全。这时, 教师要沉着稳重, 及时恰当地带领同学避险;有些事件属于干扰事件, 如突然停电、暴风雨骤降, 教师应因势利导, 变不利为有利。突发事件具有课程资源性质处理得好, 不但能减少干扰对教学造成的损失, 还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我上语文课时遇到下雨, 我让学生说出关于雨的成语, 然后师生一起回想有关雨的诗词并写到黑板上, 接着指导学生从摘抄本上寻找有关雨的散文佳句。并带领学生一起轻唱《真心英雄》。最后我把作文题换成“品雨”。学生扬扬洒洒一挥而就, 写了近800字的文章且文辞优美的文章。

总之, 增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意识, 积极拓展语文资源观的深度和广度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 在实践中我将不断的总结和提高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能力。

摘要: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特点, 如何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转变的需要。是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和语文课程标准的需要。也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要素, 是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农村,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S].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2] 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 2001 (8) .

[3] 钱海燕.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初中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策略[J].现代语文, 2008, 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对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分析下一篇:自动化系统的经济控制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