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2022-09-10

某师在英语课上口述句子, 让学生写到本上, 一学生因不会拼写单词让老师重读一遍, 老师怒曰:连个单词都不会写, 你还学什么英语!学生愤而回曰:就你上这个X X (粗言) 课, 连个板书都没有, 我们怎么学!老师粗言相对:你爱XX学不学!师生冲突影响了课堂教学, 此后, 每上英语课, 该生或睡觉, 或逃课, 英语成绩直线下降。

从该案例中, 不难看出:教育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 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所以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时代发展、教育改革的必然。

就教育系统而言, 和谐师生关系体现为一种教育生态的平衡, 它涉及校园内外两大系统要素, 就内部因素来说, 和谐师生关系体现为校园内的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和谐相处, 就外部因素来说, 和谐师生关系直接波及学校、家庭、社区和谐相处。其理念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人文关怀、心灵相通、生命互动、精神感召、协调发展、和谐共处。其宗旨是:“以人为本”, 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 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其表现形式为:一是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 获得成就感与价值体验, 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的人格;二是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 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 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1 从学校管理的角度, 应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探讨新型教育管理模式, 改善办学条件, 创建和谐校园, 形成“和谐教育”的大环境

(1) 实现学校管理从刚性管理向柔性管理的转变, 构建“以人为和、追求人和”的学校管理模式,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干群关系, 充分发挥教师在学校的主人翁地位和主人地位, 调动其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 实现课堂教学管理过程从“以教师为主”到“以学生为主”的转变, 构建“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和谐模式”。 (3) 实现班级管理从“管理型”到“自治型”的转变, 让学生在健康的集体舆论和和谐舒畅的心理气氛中创设一个友善、民主、平等、互相理解、互相进取的班集体, 使每个学生个性获得健全、充分、全面的发展, 使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得到充分培养和发挥。

2 从微观角度分析, 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是以教师和学生为个体、为主体来完成的, 站在教育的立场上, 教师本身的素质、教育行为是关键

(1) 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健全的人格素养、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来源于善良和慈爱、信任和宽容;来源于美好的自身形象、出众的交际口才和交际能力;来源于准确的判断能力和敏锐的观察能力;来源于对事业的忠诚。

(2) 尊重每一个学生, 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尊重学生, 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权利及尊重学生的兴趣。尊师爱生是两个互动的过程, 教师只有真正尊重学生, 学生才会从心底里佩服你, 爱戴你, 这种敬意是发自学生的内心, 是自然的, 自觉的, 而不是强迫的, 硬性规定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达到了这种境界, 和谐的师生关系也会在自然中形成。

(3) 热爱每一个学生, 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纽带。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就谈不上教师能和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 最可贵的是有一颗热爱学生之心。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被关爱、被重视的感觉。这样, 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亲切感和信赖感, 师生问才能增进彼此的感情交流, 在这基础上, 才有利于发展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4) 加强沟通与交流, 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手段。沟通与交流可以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 消极的交流易引发师生冲突, 而积极的沟通交流可以有效化解师生冲突, 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育中, 要时刻提醒自己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保持“理性”, 无论多么生气都不要在语言或行为上发生“粗口”、“暴行”, 而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多倾听, 从思想上找到与学生的共鸣, 从而找出教育的契机。此外, 还应利用多种形式与学生交流沟通, 全方位了解学生的需要, 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这样很多问题苗头也都可以在看似无心的交流中被发现并被及时解决。师生关系和谐了, 教育教学工作自然也就顺利了。

(5) 恰当的角色定位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保障。韩愈在《师说》中曾说道:“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教师不应该把自己高高地定位于学生之上, 盲目追求“师之尊严”, 而应该恰当做好角色定位——家长+朋友+学者, 保障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家长”的角色, 要求教师像学生的亲生父母一样关爱他们, 让他们依赖。“朋友”的角色易于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赖, 他们乐于向你倾诉痛苦, 更乐于跟你分享成功与快乐, 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学者”的儒雅和博学会形成吸引学生的“人格魅力”, 让学生在崇拜中“为教师马首是瞻”。

3 家校共建, 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社会基础

学校教育不可能独自承担学生成长的全部责任, 家庭和社会等环境因素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 正确处理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也是和谐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主动与家长多联系、多交流, 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很多学生因为面子观念在学校和家里完全是两个样, 一个老师只有掌握了学生在校内校外的表现, 才可能真正全面地认识和了解一个学生。老师和家长之间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希望孩子能够成人成材, 因此在孩子的教育观念、方法等方面通过沟通是可以达成共识的。教师在家长面前应放下老师的架子, 以平等的朋友身份对待家长, 共同探讨、研究教育孩子的最佳途径。

总之, 师生关系是整个教育活动的基础和核心, 它是教育教学中的动力系统, 制约着教育的进程, 影响着教育的成果。因而,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现代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 只有彻底改变教育观念, 改变“对立师生关系”的现状, 才能让教育教学在和谐的氛围下顺利开展, 达到教育的最终目标——将学生发展为全面的健康的人才。

摘要:本文从学校、教师、家庭等多个角度, 分析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旨在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 使学生在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氛围下发展成全面的、健康的人才。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仇国政.中小学教师教育理论读本[M].沈阳: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6, 7.

[2]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 2005.

[3] 陈桂生.略论师生关系问题[J].教育科学, 1993 (3)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地下变电站设计施工技术相关问题的探讨下一篇:“互联网+《遗传学》”的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