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句让你泪流满面

2023-06-15

第一篇:总有一句让你泪流满面

总有一种感动让你泪流满面国旗下讲话

夕阳的余晖在指尖跳跃,教室因阳光的照耀显得一派温暖,脸上早已湿润一片,虽然只看了短短的45分钟,却让我刻骨铭心。

最让我感动的是陈斌强。陈斌强9岁丧父,母亲含辛茹苦把三个孩子抚养成人,可上天并没有眷顾这位可怜的母亲,她突然患上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但陈斌强却不离不弃,把母亲带在身边照顾,五年时光,始终如一,无怨无悔。孩提时,母亲用这根布带抚养他长大;长大后,他用这根布带绑着母亲,绑在心头,无微不至的照顾,看见母亲幸福的笑靥,是他这辈子最大的满足。他的行动让天下所有的母亲得到了慰藉。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陈斌强将这份孝心展现得淋漓尽致。孝心是黄香夏扇的枕席,冬暖被褥的体贴;孝心是风过之后的几片叶落,是无法等待的匆匆;孝心是日月接替时的黄昏是接力棒的希望。孝心更是陈斌强的布带,诠释着对母亲的满腔孝心,把孝心行动,而不仅是语言。

我的母亲是一个普通人,但是在我眼里她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清晨,星光还未褪去时,她忙碌的身影就已出现在厨房。傍晚,如火般灿烂的晚霞缀满天边,母亲就已做好了可口的饭菜,倚门盼我归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长大后,我会像陈斌强一样,无微不至的照顾母亲,回报难以言尽的恩情。

最美教师张丽莉的事迹让我动容。当失控的客车撞向学生,危急时刻,张丽莉老师向前一扑,将车前的学生用力推到一边,自己却被救护车送往了医院。昏迷数天,张丽莉老师说出的第一句话是:“那几个孩子没事吧!”她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习,在病床上给她的“宝贝们”写了长达300字的信。短短的300字,却凝聚了张丽莉老师对孩子们太多的希冀和爱。

在生死刹那间,关闭了自己的信念,凭直觉挺身而出;在那一瞬间,她把生的天平倾向了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在那一刹那,她挺身而出,用力扑倒孩子时,她便是天使的化身。她如绿叶一般一生无悔,默默奉献。感动因奉献而生,心因感动而存。张丽莉老师是老师们的榜样。

四度春风化绸缪,几番秋雨洗鸿沟。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蚕丝吐尽春未老,烛泪成灰秋更稠。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我们要感谢无数像张丽莉老师那样在工作岗位上默默付出的老师,感谢她们把我们载到知识的彼岸。

当春蚕吐着最后一缕丝离开人间,当蜡烛亮着最后一点光芒化为灰烬,动似一缕悠悠清风卷集着爱来了。总有一种力量让你感动,总有一种感动让你泪流满面。让我们永留一份感动在心间,温暖你我心田

第二篇:总有一种感动让你流泪满面

—— “感动中国2013颁奖典礼”观后感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感动中国2013颁奖典礼”。观看的过程中,我几次热泪盈眶。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是我期盼已久的,其实今天是我第二次观看了。但还是很想看。获奖者中有科学家林俊德,他是为了国家事业而忘我工作,直到生命结束,令人敬佩;获奖者中的陈斌强孝敬母亲,“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长大了,这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令人感动;获奖者中的何玥虽然只有十二岁,但是她的心却好大好大,很有爱心,虽然离开人世,但她永远被纪念„„

让我最感动的是高淑珍,她收留了上百个残疾孩子,教孩子学习,却不收他们一分钱,可是她放弃了女儿的学业,她给孩子们定制营养午餐,而自己却天天粗茶淡饭。“粗糙的手支起课桌,宽厚的背挡住风雨。有了爱,小院里的孩子一天天茁壮起来。”比比现在的我们,我们真的感到很惭愧。我们经常为自己着想,不会关心他人,有的时候连爸爸妈妈都不关心。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这次,我特地观看,终于感动得流泪了,妈妈说,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快点行动起来,2013倡导正能量!

沈家门小学四(3)班周子炎

第三篇:总有一种感动让你流泪满面》

期盼已久的《感动中国2013颁奖典礼》终于在2013年2月19日晚在央视播出了,昨天晚上,我特地抽观看了颁奖典礼,观看过程中,几度眼眶湿润,获奖者,有的是为了国家事业而忘我工作,直到生命结束,令人敬佩,有的为家人、为他人平凡的付出。在平凡中坚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动了大家,感动了华夏儿女。平凡的人们在不同平凡的岗位上,他们坚守着一个信念,‘爱自己的祖国,爱自己的人民。’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

温暖一生的故事,寄托一生的梦想, 感动一生的情怀,执著一生的信念, 成就一生的辉煌,炮烙一生的记忆。 谨以此站献给所有默默耕耘、磨砺

心智、一生坚守的朋友。

2月19日晚8点,我在家中耐心地看完了2012感动中国颁奖典礼。短短的两个小时时间,却让人心潮迭起、泪流不止。都说央视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是中国人的精神史诗,名副其实、果不其然。今年评选的感动中国人物中,既有从事国家高端行业的工程院院士、又有朴实无华的农村妇女,既有75岁高龄的耄耋老人,又有年仅12岁的青春花季少女。这评选出的十个感动中国人物,只是中国十几亿人口中默默奉献者的一个缩影。中国十几亿人口中,每天都有感动发生,每天都有平凡的人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方式和行动诠释着真善美。

源自生命的感动《2013感动中国》观后感

生活中有太多的浮华与诱惑,当物欲的膨胀让人迷失,当金钱与权力占据你的心灵,当你人生的坐标发生了倾斜……那你不妨坐下来看一看《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用心来聆听这些人物的故事吧。他们的生命热忱会让你我重拾感动与感激之情,拨动你我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那根弦。如果说人的生命就像浩瀚星海那一颗凡星,那你就不该甘于躲在云层之后,而是应该用你的光亮与璀璨去照亮别人乃至整个世界。

今天我是第二次看《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了,感动依旧。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激烈的撞击与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交织的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文字上的朴实与感动,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这是对中国工程院院士林俊德同志一生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的崇高赞誉。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在癌症晚期,生命的最后一刻,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最后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完成了他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一次冲锋……

二十年坚守,你站成了一块礁石,任凭风吹浪打。却只能愧对青丝白发。你也有梦,可更知肩上的责任比天大。你的心中自有一片海,在那里,祖国的风帆从不曾落下。这是中国海军南海守礁战士李文波的真实写照,李文波21岁入伍,三年后赴南沙永暑礁守礁。一守就是20多年,20多年来,他先后29次赴南沙执行守礁任务,累计守礁97个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军内外气象部门提供水文气象数据140多万组,创造了国内守礁次数最多、时间最长、成果最丰的纪录,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评价。 在2013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感动我的人还有很多,有航空英模罗阳;有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有孝子陈斌强;有乡村医生周月华夫妇……

其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如果说学雷锋离你太过遥远,那你不妨学学他们。放下内心的浮沉与躁动,去感受这些和你我一样的平凡人而却不平凡的事迹。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个世界才变得不再冰冷。

其实我们无需伟大,我们只需付出一点责任之心、一点关爱之心、一点感恩之心,来回报社会,回报家人就足够了。其实人生命的长短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内涵,在于你走过的过程。正如歌手汪峰唱的那首“怒放的生命”一样,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象穿行璀璨的星河,拥有超越平凡的力量,曾经多少次失去了方向, 曾经多少次扑灭了梦想,如今我已不再感到迷茫,我要我的生命得到解放……

朋友,让我们一起放飞梦想,超越自我,让自己活得精彩而有意义!立足本职,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示我们不平凡的力量吧!从此让我们的人生光荣绽放!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生活之中我们忘记了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这些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 用心去看世界,浮沉过后,去发现细节的感动! 无私奉献就是爱——《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无私奉献就是爱

——《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爱是拥有无穷力量的源泉,然而,爱的源泉又是什么呢?是无私、是奉献。能够做到无私奉献的人却寥寥无几。但在《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我再度发现了他们的身影,再度看到了他们的笑容,再度感受到了他们内心的善良。

林俊德、陈斌强、何玥,陈家顺、高淑珍、张丽莉、李文波、高秉涵、周月华、艾起、罗阳。是一位有爱的人,虽然生活环境不一样,可他们都有着同样的东西——一颗善良、无私、乐于奉献的心。

在这十一名无私的人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那年仅十二岁的小女孩——何玥。不幸的她在十二岁那年查出患有令人听而生畏的脑瘤,只剩下短短的三个月寿命。这如晴天霹雳般的消息使何玥一家陷入绝望,变得死气沉沉,从早到晚只有哭泣的声音在耳边回荡。可和月却与众不同,她显得很勇敢,坦然地面对死神将她的生命带走,还希望在死后能将所有的器官捐献出来救助世人。就在何玥有这样一个想法,并作出决定时,亲戚无一赞同,但在何玥的坚持下,他们同意了。何玥是伟大的,她的父母也是伟大的。在她死后,她的器官救活了三个在阎罗王面前兜了一圈的小伙子。

这个决定,这个举动,需要多少勇气,需要多少爱啊!

十二岁的小女孩竟有着如此非同凡响的勇气,,由此可见,她心里所拥有的爱是多么的广。在我们司空见惯的家庭里,人们都会用悲伤,用泪水将死者送入土地;可何玥和她的家人并没有被悲伤掩盖,他们依然记得世人需要帮助。即使在死后还要上手术台,还要在身上划出一道道伤疤,,何玥依然在所不惜,这是因为她爱大家,爱到可以不顾一切。敢问世人,谁能如此勇敢,谁能如此无私。人们常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何玥救了三个人的性命,造就了二十一级浮屠。虽然她的生命在十二岁的时候就已终止,可她却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出了无限的价值。就算是成年人,也未必有一个小女孩的生活态度乐观,也未必有一个小女孩的心胸宽大。

何玥虽然死了,可她的精神却永不磨灭,让她的精神永远陪伴在我们身边。何玥,让我们发自内心的呼喊出这个名字,永远记住这名小巾帼。我想对她说:“你的奉献,救活了三个人;你的无私,教会了全中国!谢谢你,何玥!”

其实,无私奉献就是爱,爱就来源于无私奉献。无论是何玥,是张丽莉,还是别人,都是有爱的人,都是大家的榜样。谢谢你们,让我再次看到人间真情。只要有爱,处处都是人间仙境。让我们学会去爱别人,传递爱!

第四篇:2012感动中国--总有一种感动让你流泪满面

感动

金秀县民族小学黄东献前段时间,我观看了201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的直播颁奖典礼,在观看的过程中,几度眼眶湿润,,有的是为了国家事业而忘我工作,直到生命结束,;有的是为了家人和为他人无私的付出,成就了不平凡的事迹。他们的事迹深深感动了我。

201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获奖者分别是:

1.纵死终令汗竹香--林俊德2.孝更绝伦足可矜--陈斌强

3.何处春江无月明--何玥4.悲莫悲兮生别离--高秉涵

5.爝火燃回春浩浩--高淑珍6.动人以行不以言--陈家顺

7.冰雪为容玉作胎--张丽莉8.能受天磨为铁汉--李文波

9. 清香传得天心在--周月华、艾起10. 长使英雄泪满襟--罗阳记住这些名字吧,他们给我们树立了楷模和榜样。记住这些面孔吧,他们为我们唤醒了良知。这一刻,他们感动了我,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他们有一颗爱人之心,这是一种大爱。他们都是生活中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但是他们背后所承载的感人故事却振奋我心,让我受益终生。

其实,我们身边不乏感动之事。我们也不奢求每一个人都像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一样做出“惊天动地”的感动事迹来,我们只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舍己为人的小事就足以温暖这个冰冷的社会和日益冷漠的人心。比如,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帮助盲人过马路,哪怕是自觉将垃圾丢进垃圾箱里……这些事情虽算不上伟大,但足够温暖。

我们是一群普通的平凡人,也许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多为别人想想,给予需要帮助的人力所能及的帮助,那我们也会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如此,我们的小家庭,社会这个大家庭,我们的祖国也必将越来越好。我相信,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只要每一个平凡的中国人都付出一点点,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第五篇: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 这是《南方周末》1999年的元旦献词,也是一套“语文教材”———《青春读书课》中的一篇文章。作为一位普通语文老师,严凌君的努力不禁让我们为之感动。 不久前,一套个人编写的另类语文课“教材”———《青春读书课》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上市。向来以出版严肃、高品位的社科类专业图书著称的商务印书馆,魄力出版这套“非学术背景的学生读物”,并将其作为重新进入基础教育读物阵地的首个选题,足可见得这套书的内在魅力。该书一上市,就立刻以其鲜明的民间立场与个性色彩,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对当代中学语文教育的再次反思。严凌君,作为这套书的编写者,也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教学矛盾日益突出是语文?

语文之痛,痛在何处?缘何如此痛楚? 在现行教育体制下,中学语文教育已经到了非常尴尬的境地。有一位网友曾经有这样一段留言:“我是个高中语文老师,我多么渴望每堂课我都可以给我的学生读一些我喜欢的、我感触很深的小说或散文,让他们也能和我一样感受文学的魅力,可是我能吗?我如果那样讲课不知道会有多少家长把我赶下台,不知道有多少班主任不想和我合作,不知道有多少学校要把我开除!都说是老师不好,我也想要那样的课堂呀,但是可以吗?” 因为长期在语文教学的第一线工作,严凌君也有一个深刻的体会:我们真正想教给学生的东西是课本里没有的,学生想听的也没有。我们的语文教材几十年来没有太大的变化,那种教化的色彩太浓,没有用一种东西去打动、感染他们,没有触动他们的心灵„„所以我们语文教育的矛盾越积越多。如果我们对这种状况不做点改变,学生只好去找些流行文化来填补自己的精神空白。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学语文教学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但是也遭遇了前所未遇的改革难题。课程教学越来越精细化,考试答题越来越标准化,从而也导致了语文教学的异化,内部矛盾日益突出。

学生缘何厌恶语文?

谈及语文学习,学生们如是说——— “上了三年高中,差不多有一年时间在考试,听老师讲考题,不知道语文究竟应该学什么,很难找到一点关于语文的美好回忆。” “语文老师也常鼓励我们创新,但现实中能允许创新吗?”“对文言文学习始终难以产生兴趣,一方面是因为太难,字词意义的变化太复杂,总希望老师讲;另一方面是因为整天听老师讲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句式、翻译„„讲白了又没有多大意思,老一个模式,真难熬。” “高中作文水平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老师很少指导,我也懒得练,反正练与不练都一样。一场考试下来,不及格的少,得高分难。只要能迎合阅卷老师的口味,不偏题,考试就差不到哪里去。”„„ 学者谢泳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本身到了今天这样的地步,不是哪一个语文老师的责任,是一个民族对于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人类文明成果丧失了开放和从容心态后导致的必然结果。严凌君这套书的价值,应该说是很大的,它的最大意义在于对僵化教育体制的挑战。 严凌君认为,在个性和人格养成的青春岁月里,极少有过人文的阅读和思考,这样一批批“优秀”学子的“精神家园”何在?中学语文课是否存在严重失职? 然而,仅仅埋怨是不够的。要改变现状,就必须立即行动起来。面对语文教学这门“学问”,严凌君说:“我不允许里面有虚伪,有欺骗,有大量的泥沙。” 10年前,“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的指责,让他为自己的职业羞愧。 10年后,他撰文说:“化育天下学子是读书”。

源自民间的“新语文运动”

“我惊异于编著者给他的孩子,以及我们这些成年人,展现了一个如此广大,如此丰厚,又如此美好的人文空间。这些天,我都徜徉其间,如痴如醉,乐不思蜀,它让我忘记了一切:战争的疯狂,病毒的猖獗,以及自己身体的不适。„„” 这是著名学者、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给予这套“青春读书课”的评价。这套书的编著者正是深圳蛇口育才中学的语文老师严凌君,1990年从江西吉安师范学校跳到深圳特区。他来的理由也很简单,“在这里可以有更多的钱买书。” 来深圳十多年了,严凌君老师依然不改在大学时的那种抱负和理想情怀。在大学时,他曾担任过学校诗社的社长兼任刊物主编。对他来说,这是一个很美好的回忆。然而这十多年来,他究竟如何实现自己内心的理想和愿望呢? 严凌君说,在大学时经常写诗。后来在读书和教书的过程中,一边收集和整理资料,一边作笔记,这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青春读书课》的雏形。 《青春读书课》最初是一套油印本,是严凌君课堂教学讲义的一部分。经过多年积累和完善,严凌君尝试着把这些选读文章结集在一起。该书分为七大卷,每卷一个主题,包括《成长的岁月》、《心灵的日出》、《古典的中国》、《世界的影像》、《白话的中国》、《人类的声音》及《人间的诗意》,完成了从“成长”、“心智”、“文学”、“中国”到“思想”、“文化”、“诗意”的过程,涵盖政治、历史、哲学、美学、宗教、心理学、科学、自然、教育、文学等各个领域。严凌君说,编写《青春读书课》就是为了让中学生读者有更加健全的青春和丰富的人生,在阅读好书中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读名著不是任务,也不是目的,文学是人类巨大的精神遗存,每一代阅读文学的青年都是从这个辉煌的通道中去品味生活以及世界的存在。 由初中到高中一套六卷,时间涵盖从人类文明的源头到当今时代,空间涵盖从中国文化到世界文化。主题构成体现在内容上,力求打破框框套套,强调思想的丰富和宽容,文化的深厚与博大,以读书无疆界、思想无禁区的全球视野,力争浓缩人类文化的精华,以期达到对青年学子进行文化启蒙的目的。 这就是严凌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一场源自民间的“新语文运动”进一步展开。 这套书的选篇不拘一格,尤重时效。《读书》1998年12期的编辑手记《请国人温习常识》,《南方周末》1999年元旦献词《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王小波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乃至崔健的中国摇滚和罗大佑的《童年》这样的流行曲调也收编在内。 从选本中能够明显感觉严凌君对目前日渐势微的诗歌的偏爱。他表示:“我希望现在的年轻人能够补上这一课。”而争议也集中在严凌君自由化的选篇风格上,一些学者表示了“很多读本所选的作品良莠不齐”、“如果要把这些选本作为课本,不适合我们的教育机制”等类似的质疑。 然而,在中学教育,尤其是中学语文教育遭受众多诟病的今天,一位教师,一套“民间”语文选本,究竟以什么魔力打动了几乎所有接触过它的人?

他的真诚与可爱之处„„

“不成熟,正是青春的至纯至美。一切都还没有定型,一切都还来得及,一切都还可以从头设计。无数的可能性,无尽的选择,无可限量的未来,都在今天蕴藏。趁着心地还柔软,我们为自己的未来播种。” 这是在他指导的《春韵》网站的“编辑手记”中的一段话。严凌君目前是育才学校《春韵》文学社和《春韵》网的指导老师。他说过,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培养有文学感觉、有文学情趣、能掌握中国语言文字美的人才,通过美好的文字来陶冶人们的情操。他还说,曾经感动过自己的东西,却不能教给学生;教给学生的,只是那些规定的、狭隘的东西。他强调,他选的文章,就是让学生感动。 钱理群教授在读这套书后也有同样感触:我深信,编给中学生读的书,要让孩子们喜欢与感动,首先我们成年人自己要喜欢与感动;自己不喜欢、无兴趣的,千万不要硬塞给我们的孩子,这也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吧。 严老师曾说,这套读本是他送给学生的“礼物”,那么,把自己最喜爱的作品作为首选或作详尽的介绍,都是很自然的。于是,就选了一般选本中少见的马雅可夫斯基的《穿裤子的云》,而且破例写了长达五千字的“导读”,并且深情地回忆马雅可夫斯基的诗如何陪伴自己度过“惶惑的青春”。还有海涅的那首《你是鲜花,你是亲爱的孩子》,短短的十六行诗,严凌君却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二千余字的《海涅———爱神悲悯》。 他的努力让人感动。这些,正是严凌君的真诚与可爱之处,感动着孩子们一颗颗至纯至善的心灵。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下一篇:志愿者服务队成立方案

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