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隐私泄露后果严重

2023-04-01

第一篇:手机隐私泄露后果严重

手机反诈骗骚扰防隐私泄露全攻略

2014-05-28 11:14:37

分享到:新浪微博腾讯微博QQ空间人人网豆瓣网

第115期

日前,王珞丹的姐姐王楚函通过微博晒姐妹儿时照片称:“我手机丢了!里面有和好朋友的合影,丢了好可惜阿、还有我妹的私房照,拿手机关机的朋友拜托别发我手机图,我感谢您。”360手机安全专家提示,手机隐私不仅对于明星来说关系重大,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手机号码等信息泄露会给诈骗骚扰留下巨大空间。

一旦个人隐私泄露,被诈骗电话骚扰的可能性就会加大,据公安部统计,2013年电话诈骗发案30万余起,总涉案金额高达百亿。为了帮助更多人了解常见电信诈骗骗术,近日,360手机安全中心深度解析了2014年发生频率较高的十大电信骗术。让我们一起来拆穿骗局,看看骗子们都喜欢用哪些手段挖陷阱,实施诈骗。

骗术一:“我在东莞嫖娼被抓” 出声就要钱

今年年初,央视曝光东莞色情产业的行为,引发了社会对东莞色情业泛滥的关注,也让电信诈骗看到了商机。一时间“我在东莞嫖娼被抓,马上把钱汇到×× 账号”的电话诈骗纷至沓来,虽然是广撒网式的诈骗手段,但受害者也不在少数。360手机安全专家表示,骗子经常利用引人关注的社会热点事件进行行骗,因此接到类似电话一定要多留个心眼。

骗术二:假警察:“你涉嫌洗钱案!”

冒充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行骗是诈骗者常用的技俩。利用人们怕惹麻烦的心理,骗子也通常假冒警察,称受害者牵涉洗衣钱案或毒品交易案,已经留有案底,要想消案必须汇钱至某个账号,否则将要被起诉。如此危言耸听的话语,总能让受害者手足无措,最终花钱消灾,掉入骗子陷阱。

骗术三:二胎放开新生儿补贴诈骗来袭

继浙江首个允许二胎生育后,包括北京等多个城市本相继放开二胎政策,一时间,各种新生儿补贴诈骗猖獗,骗子往往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用户生育信息后,拨打受害者电话,称其符合国家新生儿补贴标准,可以获得定额补贴,由于骗子能报出受害者身份证、育儿情况等信息,受害者极容易上当受骗。

骗术四:购车退税骗子假冒税务工作人员行骗

骗子冒充税务工作人员,称国家施了新的购车退税政策,要求受害人办理退税手续。在这类诈骗手段中,骗子均经过相关培训,对于政策的说法听起来也有板有眼,不明真相的受害者极容易上当受骗。另一方面,由于购车一族群体日渐庞大,此类诈骗手段命中机率也越来越高。今年1月,内蒙古一付姓村民就因此被骗了34000余元。

骗术五:用水招来骗子停水诈骗电话肆虐

在此类电话诈骗中,骗子借用自来水公司之名,利用停水赤裸裸威胁用户。用户接听此类电话后,骗子通常会告知用户,因欠水费、私动表位、水源污染等原因,将被强制停水;从而进一步引出用户已涉嫌非法卖水,要求事主将钱转入公安局进行安全审查,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

骗术六:网购有风险假网站客服骗财

由于用户网购信息频繁被泄露,不少用户往往在网购商品后就接到假冒电商客服的电话,以网购订单出现异常,要求用户退款或重新购买的理由骗取钱财。骗子常常利用不法手段获取用户网购信息,以此提高诈骗成功率。

骗术七:中奖电话诈骗天上掉下馅饼

利用热门综艺或电商中奖手段实施诈骗也是电信诈骗常用手段,骗子常常以超值奖励吸引受害者,利用人们常常想要获取意外之财的心理实施诈骗,虽然都说天上不会掉下馅饼,但因中奖电话诈骗而被骗的受害者也不在少数。

骗术八:航班取消假航空公司客服行骗

骗子通常以航班取消、旅客需要拨打客服电话办理退票手续为由,迫使受害者拨打假航空公司客服电话,从而进一步诱导用户进行网银转账等操作,骗取钱财。

骗术九:积分补差价换智能机?假!

每到月末、月初,电信公司总会给用户发送积分提示的信息,而骗子也瞄准了该机会,冒充积分商城工作人员,并称手机积分可以兑换高档智能机,如果不及时兑换,手机积分将会清零,一旦用户用户要求办理兑奖业务后,骗子将会以积分不够为由,要求受害者支付一定的差价,进而骗取受害者钱财。

骗术十:“响一声”电话回拨就被骗

骗子利用自动拨号软件和手机等设备,24时不间断拨打受害者手机电话,这类电话往往只响一次,用户在看到手机中的未接电话后,好奇心理作祟,往往会进行回拨,一旦进行该行为,用户手机话费就会被悄然吸走。

以上诈骗手段为2014年不法分子常用的十大电信诈骗手段,他们通常是假冒政府公务人员或公司员工,甚至利用改号软件,对实施诈骗的电话号码进行伪装,让用户难以识别。但骗子最终还是要拐到“钱”上,因此一旦对方提钱就要多加小心。

防止手机隐私泄露九妙招

手机隐私泄露不仅有可能引来诈骗电话,一旦智能手机中的银行卡号和支付信息泄露,极可能给手机用户带来重大资金损失。除了防范诈骗电话,又该如何防止手机隐私泄露?小编总结出九大妙招帮你保护手机安全。

1.警惕手机病毒

白领张女士下载了几款热门游戏后,手机就因欠费停机了。原来下载游戏中,手机已经中了病毒。这种病毒通过用户下载游戏,在后台私自发短信代码,无需用户审核即可直接扣费。小编提醒:用户应

该在360手机助手等安全可靠电子市场、官网下载软件,使用360手机卫士查杀恶意程序,避免手机隐私被木马病毒窃取。

2.别让旧手机泄密

因更换手机泄露隐私案例屡见不鲜,尤其是安卓手机,及时回复手机出厂设置,骗子也能轻松恢复数据。小编建议:1.使用360手机卫士的“隐私粉碎机”,彻底删除手机数据,无法恢复,永绝后患。2.用大容量电影装满手机内存,重复几次后原有数据很难被恢复。

3.安装软件少点“允许”

手机安装游戏等软件时,常被要求“使用您的位置”,一旦点击“好”,这些应用便可扫描并把手机信息上传到互联网云服务器,一旦手机上的资料被泄露,别人就可能知道您的位置、跟谁通话、玩啥游戏、家在哪„„咱还是少点“允许”吧!通过360手机卫士对应用软件的隐私权限进行优化,控制软件读取手机信息以及使用网络等行为,还可以通过“隐私易容术”对手机的地理位置、运营商、手机型号进行伪装。

4.别再随便晒孩子照片

家长们经常使用手机在社交网络发布孩子的图片,里边总会提到孩子的名字或学校,图片经常暴露居住的小区。其实,根据这些信息很容易汇总出孩子的名字、家庭住址、学校、相貌,增加泄露孩子隐私的风险。手机中的私密照片可以通过360手机卫士的隐私空间存放,对短信、通话、照片、视频、文件、应用程序进行加密,杜绝被偷窥。

5.及时关闭手机WIFI功能

重庆的小郜旅游时,发现饭店里有免费WIFI,没多想就连了一个,没想到400元话费十分钟内不翼而飞。江苏的张明使用一公共WIFI后,网银被盗6万多元!小编提醒:有黑客专建免费WIFI等你上钩,外出切勿乱用免费WIFI,如需使用WIFI,连接后要使用360手机卫士对WIFI进行体检,确认安全后再使用,避免落入“山寨WIFI”陷阱。

6.关闭微信里的这些开关

1.微信“附近的人”功能可定位你的位置,可依次点击“设置——通用——功能——附近的人”选择“清空并停用”,必要时可重新开启。2.在微信“隐私”选项中关闭“允许陌生人查看十张照片”。3.在微信“隐私”中关闭“通过QQ好友搜索到我”和“可通过手机号搜索到我”。

7.网上测试小心有诈

“测测出轨概率”“测测心理年龄”“测测你前世是谁”„„各种测试充斥微博、微信,你知道吗?测试时输入的姓名、生日、手机号码等,会被存入后台。对其梳理,有可能拼凑出完整个人信息。游戏测试纯属娱乐,遇有输入个人信息的情况一定要小心,别让游戏成为“窃密者”。

8.牢记这链接 可解绑微信

万一手机丢了,微信怎么办?已出现微信被盗、骗子在朋友圈到处“借钱”的案件。请牢记这个链接:

110.qq.com 手机丢失,这里可立即解除微信绑定!此外,如果微信与银行卡有绑定,更要提高警惕,马上冻结账号,以防更大损失。

9.iphone别记录我常去哪

iPhone手机最新的IOS7系统中,加入了“常去地点”功能,可用地图显示机主常去的位置。不想让人知道?关闭此功能可以依次点击“设置——隐私——定位服务——系统服务——常去地点”,关闭该选项即可。

手机丢失之后保护隐私三步走

手机资料备份删除其实并不复杂,智能手机用户不妨试试。

首先,为手机安装一款具有防盗功能的安全软件,目前功能最完善,技术最成熟的手机防盗软件是360手机卫士。

第二步,开启手机防盗功能和手机备份功能。可以为手机设置自动备份,选择需要备份的文件类型,像图片、短信、音乐、视频、通话记录,都可以及时备份。备份的时间可以选择凌晨0点至上午7点间,不会影响正常手机使用,备份的频率也是可选的,通常三天备份一次就足够了。

第三步,万一手机不慎丢失了,通过另外一部手机或登陆360手机卫士官网,一键开启手机防盗功能,此时 360防盗系统立即启动“追踪手机位置”“锁定手机”“响警报音”“找回数据”“删除数据”等功能,为手机找回提供有力线索,更重要的是防止隐私泄露。

安全秘笈

360隐私保护器

360安全卫士推出了一个个人隐私保护工具——360隐私保护器。目前仅支持用户投诉最多、覆盖量最大的即时通讯软件QQ(暂不支持TM)。该软件为绿色软件,会默认安装在用户电脑桌面,如需卸载只要将文件夹删除即可。目前仅支持用户投诉最多、覆盖量最大的即时通讯软件QQ(暂不支持TM)。该软件为绿色软件,会默认安装在用户电脑桌面,如需卸载只要将文件夹删除即可。

>>查看详情

警情播报

诈骗电话花样迭出“桃色诈骗”盯上女性

陌生电话打过来,清楚报出你的姓名电话,说你得罪人了,还是生活作风方面有问题,想摆平就拿钱来。近日,一种专盯女性的电话诈骗方式再次出现。360手机安全专家提醒,接到恐吓电话,冷静对待,多提问找出骗子的马脚,安装一款360手机卫士,让安全软件帮你拦截这些骚扰电话。

>>查看详情

往期回顾

网购退款骗局频现 安全卫士帮您防第114期

猥亵幼童频现 儿童必备防狼手册第113期

儿童频遇家暴 教育10诫要记牢第112期

伪基站威胁手机支付 安全防范支几招第111期

网络兼职欺诈频现 安全防范正当时第110期

栏目介绍

每日安全播报是360新闻重点打造的一档原创类新闻栏目,栏目立足于360安全卫士、360手机卫士等360安全中心的产品,为网友每日提供PC和手机的安全资讯以及防护知识,并由此延伸到如食

品安全、医药安全等,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的安全资讯以及防护知识。 编辑部

安姐

你的安全气囊是一次性的,你也是。

安妹

最好的防盗锁是“记得锁”!

安弟

超速行驶关系到他人的幸福与您的钱包。

第二篇:核泄露的后果

正如我们反复强调的,由于两层安全壳的存在,至今为止,福岛的情况变得像切尔诺贝利那样糟糕几乎是不可能的。在切尔诺贝利事件里,蒸汽引发的爆炸使得高达8吨的强放射性物质立刻混合着炙热的石墨残片喷射到环境特别是高空中。而福岛即使出现堆芯破损,辐射范围也仅局限于周边。

不过目前4号反应堆的乏燃料池确实有些危险,日本在现场过少的抢修人员和控制手段也令人有些不放心。那么,让我们做好最坏的打算,探究一下切尔诺贝利。看看最糟糕的结果究竟会怎样。

恐怖鬼城?野生动物的天堂?

一些媒体为了制造轰动效应,夸大渲染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灾难的后果。同时一些“绿色和平组织”也借机加大了“反核”宣传力度。一直以来,有关于事故后果众说纷纭,迷雾迭起。

一些媒体宣称“参加事故抢险的83.4万人中已有近10万人死亡,15万人残废,另有近500万人受到辐射”,“被污染的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要在800年以后才能恢复生机,大片的土地恐怕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内人是无法生存的。”“迄今切尔诺贝利及其周围地区仍被列为禁区,人迹罕至,俨然成为一片鬼域。”

在传奇文学杂志盛行的90年代,还有过故事称,西方探险家去切尔诺贝利探奇,却遭遇了长得和狗一样大的变异老鼠和像大象一般的变异野猪,仓皇逃命,侥幸求生。

不过,今天是互联网时代,网络可以是谣言的传播载体,更可以成为谣言的粉碎机。任何人略加操作,就能用电脑软件“在卫星上”俯瞰今日切尔诺贝利那广阔平静的森林原野。也可以搜索查到,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的14年以后,其余的3个机组尚在运转,直至2000年底才彻底停止运作。也就是说,所谓“上百年内人无法生存”的地区,就在失事反应堆的铅封坟墓的“地狱”边上,3号反应堆仍然运作了14年,其间众多的值班操作员和工人上班下班,进进出出。

如今也有所谓“探秘恐怖鬼城”的组照流传,但在网络图库上,可以检索到更多地、不计其数的今日切尔诺贝利现状探访照片。实际上那里现在森林静谧、阳光明媚、和谐安宁,人类退出的地方现今已成了野生动物的天堂,拍摄者拍了照片达不到意图只好PS重度色调拿出来吓人。[详细] 权威调查的真相

今天,距离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已经过去整整20年了,随着国际专家对事故后果的调查的不断深入和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进一步加强,有关于事故后果的种种谬误和迷雾逐渐散去,数以千计科学家经过长期大量调查,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后果真相最终浮出水面。

2005年9月,由联合国七个组织的100多位专家,包括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以及来自白俄罗斯、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专家们编写出版了一份报告《切尔诺贝利论坛报告2005》,报告了切尔诺贝利事故权威的调查结果:

1、31人死于事故直接后果,其中1人死于爆炸,1人死于冠状动脉血栓症,1人死于烧伤,28人死于强辐射照射。大部分是事故发生后最先投入灭火的工厂消防员,以及其他舍弃生死慷慨赴难的抢险英雄们。

2、开始被检查有急性放射病症状的工作人员共237人,最后确诊的有134人。截至2005年中期,灾难中直接受辐照引起的死亡人数不到50人。几乎都是受到高剂量照射的抢险人员。

3、在受污染的区域,由于苏联政府缺乏透明度和事故应急计划,事故泄漏的碘131大约引发了近4000例甲状腺癌患者,其中大部分是儿童和青少年,其中9名儿童死于甲状腺癌,其余的全部治愈。证据表明,患此类癌症的幸存率已达99%以上。

4、大约有1000个现场反应堆操作员和抢险人员在事故当天受到高辐射剂量照射。1986至1987年期间,大约20万抢险和恢复运行人员受到辐射照射,估计其中有2200人的死亡与此相关(辐射照射非死亡的直接因素,只是诱发因素或者与之相关)。

5、事故将最终导致大约4000人死于与辐射因素相关的疾病。

联合调查小组的科学家们指出,对广大公众的健康影响并没有当初想象中那么可怕。除极个别的禁入区以外,基本上没有发现周围地区对公众健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也没有发现扩散的放射性物质继续对人体健康造成真正的威胁。[详细]

切尔诺贝利的杀伤威力

据估计,切尔诺贝利事故导致了总共大约6吨的二氧化铀燃料、裂变产物以及许多其他放射性核素的扩散。关于切尔诺贝利事故的环境后果,世界上最具科学权威的有关机构的结论是:

1、污染最高水平在事故现场30公里半径范围内,受污染面积大约2640平方公里。1986年秋天,核电站厂址周围10公里辐射剂量率已降到最初的1%。目前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心隔离区3公里内,至今的剂量为1.54毫希/小时。

2、1989年,这些地方的自然环境和种群得到了恢复。没有观察到对动物种群或生态系统的持续严重影响。可能的长期遗传学影响及其意义有待研究。

3、核事故所释放的放射性烟云曾伴随着季风覆盖了欧洲许多地区,但大多数地区由放射性沉降物引起的辐射剂量远低于天然辐射本底剂量。

事故后受影响较大的人员的平均剂量是:对24万清理恢复人员约为100毫希,对11万6千撤离人员约为30毫希;对事故后继续居住在污染区的人在第一个十年的总和约为10毫希。在白俄罗斯、俄罗斯和乌克兰之外的其他欧洲地区,在事故后第一年最大为1毫希,随后逐年减小。一生中所受总辐射量为2~5毫希。对于已经了解毫希、剂量、致病量的人来说,可知上述影响并不很大。

在2000年,联合国原子能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在研究和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对这些人群组可能产生的远期辐射随机效应影响得出的结论是:“除童年被照人员可观察到甲状腺癌增加外,在切尔诺贝利事故14年后没有发现与电离辐射相关的主要公众健康影响。没有观察到与电离辐射可能有关系的总的癌症发生率或死亡率的增加;甚至在事故清理工作人员或儿童中,作为辐射照射最灵敏的指标之一的白血病也没有增高。在与电离辐射相关的其他的非肿瘤疾病(躯体的或神经性的)方面,没有增加的科学证据。”[详细] 呼唤中国人的科学素养

前不久公布的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与前些年相比虽有提高,但仍只相当于日本、加拿大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换句话说,也就是近97%中国的公民不具基本科学素养。这其中导致的差别,就是日本国民大都冷静地认为,核泄漏幅度非常低,因此没有必要过于恐慌。”

在核事故面前,一部分人为此陷入焦虑、狂躁的情绪无法自拔,甚至患上抑郁症,也有一部分半信半疑,认为不能排除这种可能;还有一部分人则坚决不相信,但为什么不相信,却很少有人能够说出个所以然来。再来想想,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相信张悟本的“吃绿豆能治百病”?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相信道长李一的“盖世神功”?

一个科学知识只存在于专业和精英层面、对媒体信息没有质疑和过滤功能、不具备科学思维和精神的民族,一个公民科学素养处于极低水平的国家,是谣言传播如同链式反应般放大的极佳土壤。

不过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报告也显示,电视和报纸等传统媒体仍是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公民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媒体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明显攀升,利用科普设施及参加科普活动的公民比例有所提高,公民对科技的态度进一步趋向理性。

我们希望,此次日本核事故,大众与媒体能将人文新闻与科学传播结合起来,能够成为一次全民核知识学习的机会,要全面消除核事故对生态和人类所带来的真正影响,首先要消除人类对核辐射长期因不了解而造成的过度恐惧,心存敬畏,但不谈核色变。

第三篇:电子病历涉及个人隐私 医院泄露将被追责

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的隐私权越来越受到保护和重视。为了进一步规范人口健康信息管理,近日,国家卫计委印发《人口健康信息管理办法(试行)》(简称《办法》),规定责任单位采集、利用、管理人口健康信息应当遵循医学伦理原则,保护个人隐私。对违反规定泄露个人健康信息的,情节严重的可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科技的发展,大数据和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正在代替传统的医学数据记录手段。针对目前电子病历覆盖范围逐渐扩大的趋势,卫计委表示,急需研究制定人口健康信息管理规范,保障人口健康信息安全,保护公民个人隐私。

为此,《办法》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医疗卫生计生服务机构应当做好人口健康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要求,加强建设人口健康信息相关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保障人口健康信息安全。同时,人口健康信息的利用要实行分类管理,逐步实现互联共享,依法应当向社会公开的信息应当及时主动公开,但涉及保密信息和个人隐私的信息,不得对外提供。

《办法》要求责任单位建立痕迹管理制度,任何建立、修改和访问人口健康信息的用户,都应当通过严格的实名身份鉴别和授权控制,做到可管理、可控制、可追溯。对于责任单位发生变更的情况,《办法》要求责任单位应当将所管理的人口健康信息完整、安全地移交给主管部门或承接延续其职能的机构管理,不得造成人口健康信息的损毁、丢失。而对委托其他机构存储、运营和维护人口健康信息的,委托单位要承担人口健康信息的管理和安全责任,禁止超权限采集、开发和利用人口健康信息。

依据《办法》,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建立通报制度。对违反规定泄露个人健康信息造成不良后果的,其主管部门或责任单位应当对其予以通报批评、督导整改等处分,情节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法律责任。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第四篇:宝宝生气后果很严重

今天霍斯有一箩筐不如意的事情。霍斯气得想打人!他用力地踩了一朵花。妈妈对他说:“嗨!”霍斯发出“咝”的声音。妈妈问他“今天你过得好不好啊?”霍斯又吼了一声,还咚的一声趴在地上。“我们来煮汤吧!”妈妈说。霍斯一动也不动,他气得快爆炸了。妈妈在锅里装满水,放到炉子上,再往锅里放上盐。然后,妈妈深深吸了一口气,对着锅尖叫。然后对霍斯说:“该你啦!”于是霍斯也对着锅尖叫起来。妈妈叫得更大声,霍斯还对着锅龇牙咧嘴。水开了,妈妈对着锅做鬼脸,吐舌头。霍斯拿起汤瓢敲着锅。然后,他笑了。妈妈也笑了。霍斯问:“我们到底在煮什么汤啊?”妈妈回答:“生气汤。”妈妈和霍斯就这样肩并肩站在一起,搅散了一天的不如意。

——美国儿童故事《生气汤》

这则故事提示父母们要关注宝宝愤怒情绪及其化解对策

西方心理学家发现:随着初生宝宝第一次主动呼吸,他就已经具备了感觉愤怒的能力。到了4个月的时候,宝宝就可以明确地表达他的愤怒了。当他慢慢学会用更多的动作、表情与语言来表达情绪的同时,发脾气成为了宝宝宣泄负面情绪的一种方式。而此时对父母来说,如何帮助宝宝学会掌控自己的愤怒就显得格外十分重要。如果宝宝难以顺利地发泄愤怒或者在生活中泛滥愤怒情绪,都会构成良好性格发展的隐患。

0-6个月

在此阶段,宝宝的喜怒哀乐受到自身生理感觉与外界刺激的左右,因此,父母要求宝宝控制自我情绪,这是他不可能做到的。而此时妈妈爸爸对他的关注与安慰是帮助宝宝控制负面情绪的唯一途径。

小贴士

·帮助宝宝转移注意力,有助于宝宝脱离愤怒等负面情绪。例如:当他在噪音环境中表示不悦时,妈妈带着宝宝尽快脱离噪音环境是最好的安抚方法。

·如果宝宝因为饥饿哭泣,妈妈应及时哺喂他。如果妈妈直到他哭到喉咙沙哑的时候才去哺奶,会使得宝宝因为过度沮丧而产生生理性的抵触,表现为吐奶、昏睡等不良生理反应。这些后果会令他难以从负面情绪中平息,长时间、高频率地用哭泣等方式来表示愤怒。

6-12个月

这个阶段的宝宝已经学会了多种了不起的运动技能,比如:爬、走等,并能通过丰富的声音、表情甚至简单的话语与妈妈爸爸进行交流。此时,宝宝的愤怒情绪也开始细化为不安、生气与恐惧。自主逃避与关注妈妈爸爸的态度成了他愤怒情绪自我调节的主要方式。

小贴士

·妈妈爸爸是宝宝所信赖的人,因此父母对待事物的态度越来越多地影响到宝宝的情绪。例如:妈妈爸爸一起愉快地陪伴着宝宝去玩他从来没有玩过的滑梯,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他内心的不安情绪。

·妈妈爸爸要仔细分辨宝宝的呢喃之声与哭泣等,适时发现宝宝的负面情绪,并通过口语与动作的安抚来帮助宝宝形成与妈妈爸爸交流情绪的习惯,这是鼓励宝宝学会说出情绪的第一步。例如:宝宝看到闪电有哭泣或者尖叫的时候,妈妈要告诉宝宝:“妈妈知道宝宝害怕,宝宝害怕的时候就抱住妈妈或者叫妈妈过来吧。”

12-24个月

在这个阶段里,宝宝逐步有了自我意识。他对别人的情绪与自我情绪的认知产生了初步理解。因此,他常常会通过观察他人的情绪反应来调节自我情绪。例如:宝宝因为晚餐前妈妈不给他吃饼干而哭闹,他会一边观察妈妈的反应,一边从硬地板上爬起来,坐到软地毯上哭闹,继续观察妈妈的反应。可以说,妈妈的反应是决定他哭泣时间与程度的主要因素。

小贴士

·当宝宝夸大情绪时,妈妈爸爸冷静、理性的态度实际上能帮助宝宝学会抑制自己的愤怒情绪。

·妈妈爸爸可以通过和宝宝一起看儿童图画书或游戏等形式,帮助宝宝学习情绪表达的社会规则。例如:通过在儿童故事中为人物添加“快乐的脸”与“生气的脸”来了解为什么宝宝会不开心;为什么妈妈爸爸会生气;为什么妈妈爸爸和宝宝会一起开心。

24-36个月

2岁以后,宝宝能从关注自己的情绪拓展到关心他人的情绪。他人的积极与消极情绪都能起到控制宝宝愤怒情绪的作用。例如宝宝也开始在看见家人不愉快的时候,试图去安慰别人,又如看见妈妈不开心,就乖乖地去一边自己玩玩具,不再为妈妈添乱。

小贴士

·妈妈爸爸更加需要以相对平等的方式来理解宝宝的忧伤与愤怒。例如:宝宝和小伙伴因为争抢玩具生气了,妈妈爸爸虽然不需要即时干涉,但可以通过和宝宝谈话,请他说出感受以及快乐的游戏等来帮助宝宝缓解不悦。

·与宝宝约定几种表达或发泄不开心的特殊形式。例如:如果宝宝或者妈妈爸爸不开心,可以去捶打沙发垫子;到阳台上对着绿色的植物把不高兴的事情说出来,或者告诉自己最喜欢的玩具自己不开心的事情等。

·豁达的妈妈爸爸是宝宝学会控制愤怒情绪的最好榜样。日常生活中,妈妈爸爸常常用玩笑来化解争吵与冲突,宝宝会认识到不开心原来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开心才是最重要的!(乔梁)

第五篇:贷款逾期的严重后果

贷款逾期是指该笔贷款到期后,借款人在未办理相关展期或转贷手续的前提下,未按照借款合同约定,向发放贷款的银行归还贷款本金及利息,从而造成贷款形成超出约定期限。

1.产生罚息,加收50%的利息

虽然每家贷款机构的政策不尽相同,但总体来说,银行会比小贷公司更好说话一些。如果信用贷款出现逾期,贷款机构会先电话催收贷款,提醒借款人还款,同时利率还会上浮,作为每天的罚息。

罚息力度各家贷款机构不同,比如花旗银行,会在原利率的基础上加收50%的利息,一些小贷公司收取的违约金可能会还要多一些。这就意味着,你估计贷了1万块钱,但你要超过3个月不还,你最后可能要还10几万的利息和滞纳金。

2.产生不良信用记录,影响今后的贷款和办理信用卡

每当你逾期产生后第二天,你的名字就会同时出现在银行内部系统,随后行长和风控都会看到。逾期后,信用报告不可避免的会留下不良记录。一旦留下即可能会被保留3年~7年的纪录,将来若要向其它银行借款,可能就会因信用不良而无法容易申请了。

如果逾期情节严重,今后办房贷、车贷都会受到影响。罚息还只是金钱上的损失,而不良信用记录却是无形资产的损失,造成的影响是金钱也无法弥补的。

3.无法享受贷款优惠,甚至已申请不到贷款

不少人在再次申请房贷时,却发现自己由于粗心,在过去的老房贷上留下了太多的逾期还款记录,除了房贷逾期还款要罚息,还有可能无法顺利获得银行房贷的优惠利率,更有甚者,想再次办理房贷都变得不可能了。

4.拉近黑名单,子女无法上重点学校

而对于一些故意拖延银行债务的“老赖”,将被拉入黑名单。以至于无法乘坐飞机、高铁、住宿等;更严重的是子女将无法上重点学校;未来会有更多的处罚,可以说是生活将寸步难行。

5.影响个人职业生涯

对于助学贷款逾期的同学,连续逾期超过90天且情节严重的,银行或学校会在媒体上公布身份证号、逾期信息,或告知工作单位。恶意欠款或有意拖欠的,银行将会起诉。逾期但未连续90天的,且逾期后能及时补救,按时还款,信用水平不会受到太大影响的。

6.银行发律师函,到法院起诉

若你超过3个月仍未缴款,那就很严重了!,贷款行会依法催收到期贷款,按照借款合同和担保合同(抵押或质押合同)的约定,将向法院起诉,法院会采取财产保全等措施,包括冻结贷款人以及贷款担保人的所有银行帐户上的存款,查封已抵质押的财产等。

7.判决下来后,会强制执行

判决下来后,会依法强制执行(扣划存款,拍卖抵质押物等)财产以清偿银行的贷款损失。具体包括:贷款本金,贷款利息,逾期利息和罚息,以及由此产生的一切诉讼费用,处置抵押(质押物)物变现时产生的相关费用等。

8.情节严重者将受到法律制裁

如果有能力而拒不执行生效法律文书,将受到法律制裁。担保人在债务人不能偿还的情况下,要承担还偿还责任。

源:《消费金融行业资讯》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三角形知识点及练习题下一篇:省级卫生单位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