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生态修复方法与植物配置模式研究

2022-09-13

1 山西煤矿矿山地质特点概述

1.1 山西矿山地质问题

山西省矿产资源丰富,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受到矿山持续开采的影响, 山西矿山的各种地质灾害频发: (1) 地面塌陷, 煤炭开采过程中因地下矿产被开采活动挖空, 形成采空区, 导致周围岩石之间的平衡被打破, 引起岩石掉落等问题, 在地表形成地面塌陷; (2) 地裂现象, 与矿山开采活动导致的地面塌陷现象相伴随发生的地裂现象, 主要是受到因地面塌陷导致的岩石之间水平和垂直拉力的影响, 使得岩层之间力的作用发生变化而形成的裂缝, 对于山西地裂而言, 若矿山地表有厚层黄土覆盖, 当开采活动对于土地开采的厚度>50cm, 开采深厚比和H/M>=80、开采厚度比L/H<0.5时, 将会出现宽度>20cm、落差>0.5m的地表裂缝; (3) 滑坡和泥石流, 受到采矿行动的影响, 矿山地表植被以及地下岩石结构遭到破坏, 导致山体受到水冲刷时形成滑坡和泥石流现象。

1.2 山西矿山植被覆盖情况

山西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季风气候明显, 雨热同季, 土壤主要以褐土为主, 包括山地褐土、粗骨性褐土、褐土性土以及碳酸盐褐土, 植被类型主要以阔叶林、针叶林以及灌木丛为主, 包括千金榆、槲栎、槲树、辽东栎和栓皮栎等植被, 而受到如矿山开采、公路建设等人工活动的破坏, 导致山西省山区阔叶林带整体上移, 原有的阔叶林带被荆条、胡枝子等灌木丛取代, 而在山西省晋城市的东大煤矿开采区域内的白羊草-黄背草型和白羊草-百里香型两种草地生态系统, 其中白羊草-黄背草型除白羊草以及黄背草外, 还有米口袋、黄芩、委陵菜、达乌里胡枝子和柴胡等以及少量的沙棘, 绣线菊、黄刺梅等灌木丛;白羊草-百里香型处了白羊草、百里香之外, 还有菟丝子、鬼针草等。受到地质环境的影响, 山西地表植被发生严重损坏, 以山西省晋城市的东大煤矿为例, 由于地表塌陷、地裂等地质破坏现象造成的森林损失0.76km2, 灌木丛损失3.29km2, 耕地损失1.92km2, 天然草地损失14.54km2, 弃耕草丛损失1.5km2[1]。

2 矿山生态修复方法

2.1 建立植物群

在进行矿山生态修复中, 要考虑生物多样性的原则, 建立植物群, 将各种植物进行综合, 以弥补单一植被群不稳定的问题, 将樟子松、油松等乔木, 紫花苜蓿、白羊草、无芒雀麦等草木植物以及荆条、沙棘、连翘、紫穗槐等灌木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组合, 形成多元植物群, 对整个矿区的生态环境起到一个稳定的作用, 进而改善整个矿区的生态环境, 为整个山区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植物基础。

2.2 选择与矿山适应的植物

在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中, 对于植被的选择问题要能够适应山区的生态环境特征, 如荆条、沙棘、连翘、紫穗槐等灌木, 其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地区, 生长于山地阳坡, 对土壤和降水没有严格的要求, 极易存活;紫花苜蓿、白羊草、无芒雀麦等草木植物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温带地区, 生长于山坡草地和荒地、干旱地带、路边草丛、贫瘠地带以及丘陵沙地等等地区, 存活率很高。

3 矿山生态修复中遵守的植物配置原则

3.1 遵循矿山生态环境原则

要充分考虑山区植被种植土壤条件、山坡南北麓以及阴阳坡如乔木植物分布情况为山西北部主要是樟子松、南部主要是油松、降雨量和地下水含量等问题, 因地制宜的进行植树造林活动, 种植符合山西矿山生存环境的草木、乔木以及灌木。

3.2 遵循植物抗逆性原则

植物修复场地主要分为北坡生态修复和南坡生态修复, 受到南北坡光照条件以及降水条件的影响,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选择抗逆性强的植被, 能够尽快适应山区环境, 如刺槐、新疆杨;荆条、沙棘、连翘、紫穗槐等灌木植被以及紫花苜蓿、白羊草、无芒雀麦等草木植被, 将其进行合理配置, 并根据实际山区条件进行调整[3]。

3.3 遵循植物多样性原则

多层次的植物群落能够起到稳定生态系统的目的, 增强外界对其的迫害能力, 进行多种植物的配置活动能够防止移植的植物在发生死亡、虫害以及生病的影响下及时得到补充, 保持当地山区的生态系统平衡以及生物多样性, 达到矿山生态修复的最终目的。因此, 在矿山修复植物配置中, 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原则对于整个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十分重要的。

摘要:随着我国矿山采矿事业的发展, 我国社会经济也得到较大发展, 其中, 山西煤矿作为矿山开采的重要组成, 对整个矿山资源以及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而随着矿山资源的不断开发其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基于此, 本文以山西煤矿为例, 通过对其矿山地质情况进行分析, 进而对其提出了一些生态修复方法以及在修复中遵循的植物配置模式本文研究的重要目的是为了保护矿产源和环境, 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进一步促进采矿业的绿色发展。

关键词:山西矿山,生态修复,植物配置

参考文献

[1] 陈敏, 张大超, 朱清江, 等.离子型稀土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研究进展[J].中国稀土学报, 2017, 35 (04) :461-468.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让阅读成为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桥梁下一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