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消费管理分析论文

2022-04-15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以人为本消费管理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消费安全文化是保障消费安全的重要力量。基于对安全文化、消费安全等相关概念的梳理,认为消费安全文化是人们在消费实践领域内所建立起的具有稳定性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规范的总和,它通过影响经营者、监管者、消费者等消费领域参与主体的行为,最终实现消费安全,在本质上体现了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消费管理分析论文 篇1:

高校实施学生管理球类项目教学器材的可行性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 通过调查球类运动在高校体育教学项目中的地位及教学器材的管理使用现状,从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消费能力和消费结构等体育经济的角度分析实现由学生管理球类教学器材的可行性及对策,为体育教学和教学管理的改革提供新思路,从而促进高校体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高校学生 器材管理 球类项目 可行性

1 前言

1.1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提出: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设备是保障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竞赛正常进行所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是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具体措施,是学校基本教学条件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检查、督导、评估、规范学校办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应重视和加强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的建设和配备工作,在财力、物力上予以保证。《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要求:要积极推进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要通过调动学生参与课内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有效增强学生体质,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改革体育教学器材管理模式是体育教学改革的一部分,它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内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1.2国内研究现状

通过登录CNKI知网,检索、查阅与高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有关的文献资料,主要围绕场地设施建设和管理现状、管理与养护、开发与利用、场馆的经营等角度做的研究较多,且管理主体都是以学校为管理中心。本研究另辟蹊径,打破了学校管理教学器材的传统管理模式,注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结构和能力等体育经济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其研究结果对器材管理、课外群体活动、体育课堂教学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从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2008级选修篮球、排球、乒乓球、足球的学生中各随机抽取2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生54人,女生46人。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查阅并搜集了近年来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相关资料,为本研究提供了较为详实而全面的佐证。

2.2.2问卷调查法:对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2008级的1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问卷98份,有效问卷85份,回收率98%,有效率86.7%。其中,问卷的效度和信度都满足研究需要和要求。

2.3数理统计法:对问卷、课堂访谈所获取资料用软件EXCELL软件进行了数据统计处理并加以分析。

3 分析与讨论

3.1高校球类教学器材的管理现状

3.1.1球类运动在高校体育项目中的地位

近几年,高等教育发展较快,新校区、新硬件的建设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随着《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和《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等有关政策的落实,高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已基本能满足体育教学和课外群体活动的需要。能够开展的体育教学项目也丰富多彩,主要有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武术(跆拳道)、健美操、体育舞蹈和游泳等项目。在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中,选择球类项目的占了绝大多数。在群体活动、运动训练和竞赛方面,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有大学生超级联赛、CUBA联赛,吸引了大批学生参与到球类运动项目中。因此,不论是从体育教学的参与人数还是课外群体活动和训练竞赛的影响力看,球类运动在高校体育项目中都占有重要位置。

3.1.2高校球类教学器材的管理及使用现状

体育教学器材管理是保证体育课堂教学、群体活动和训练竞赛的正常进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让学生从事体育锻炼,做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在购买保管方面,高校球类教学器材的管理模式是学校根据国家教育政策将体育经费划拨给学校体育部门,生均约10元~30元,由体育部门集中采购,统一管理。主要工作由器材的入库、摆放、出库等环节。管理科室最低需2名工作人员和一些房间及存放器材的设施,其中,2名工作人员的年工资最低约2万元,房屋约100平方米。在教学使用方面,课前体育教师先根据课的任务、人数、内容预先设计好所需器材的种类和数量,再由体育委员和值班学生到器材管理室统一登记、领取;课中练习,每周只有两课时的学习时间,每人一球或2人一球,除去老师的课堂组织、讲解和示范,学生实际熟悉球性和技能学习的时间远远达不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课后还要收集、清点、归还。在管理使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学生踢摔器材、以次充好偷换器材、乱坐乱扔器材、无名丢失器材、不积极收缴归还器材等现象时有发生,且很难根治。这些现象的存在,既增加了任课教师课堂教学管理的难度,又耗费了学校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3.2实行学生管理球类项目教学器材的可行性

3.2.1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及结构

经济收入制约着人们的消费意识。大学生虽然并不创造物质财富,但他们的家庭正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家长们为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创造了物质条件。调查表明,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还不是很强,仅有9%的大学生乐意完全由自己花钱参加体育锻炼,71%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和个人共同投资”,事实上就是大学生就不是完全情愿地进行体育消费。“我交学费,学校就应该提供锻炼”的这种中小学的义务体育消费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

尽管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不强,但在调查中也发现,90.5%以上的学生每学期都有体育消费,且体育消费的范围非常广,消费支出列前的主要有运动服装、运动器材、参加培训、租用场地、比赛门票、体育彩票,等等。运动服装是实物消费,这类消费资料一般既可运动又可休闲,且又最具前沿流行性,这符合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体现了他们较强的现代意识和个性意识,深受他们的青睐;小型运动器材消费位列第二,如篮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等项目器材对许多大学生来说价值相对较低,且非常喜欢这些项目,对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来说也是他们的必备“武器”,故有许多学生购买,但男生购买的人数要明显多于女生;选择参加培训较多的是女生,她们特别倾向于健美操、体育舞蹈这些韵律感、美感较强的锻炼项目,还有许多女生也选择了跆拳道项目的学习培训班,也表明了现代女大学生既注重内心的情感体验,又显示了她们具有活泼开放的外在表现欲望。

3.2.2大学生的体育消费项目及能力

明确大学生的体育消费项目,为体育器材的购买和管理指明了方向。调查显示(见表1)排列在前六位的体育项目中,男女共选的项目有4项: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武术(跆拳道),但位次不尽一致。男生更愿意参加篮球、足球等对抗性强、活动量大的项目,而女生更愿意参加羽毛球、乒乓球等对抗性弱、活动量小的运动项目,这是由男、女生的生理心理方面的差异性决定的。但不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在前六项的消费体育项目位次中,球类项目男生占5项,女生占4项,说明球类项目在大学生中已经有了较大的消费市场。

在调查体育消费能力方面,调查结果显示,用于购置体育器材,年消费在0~20元的人数占14.5%,20元~30元的人数占30.4%,年消费在30元~40元的人数占26.6%,年消费在50元以上的占28.5%(见表2),同比现阶段学校常用球类教学器材的价格(除网球价格外)(见表3),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个人完全有能力够购买大部分种类的球类器材。但不能忽视的是,有14.5%的学生在体育消费能力方面非常弱,几乎就从没购买过体育器材,这部分学生可能有贫困生,也可能有不喜欢体育活动的学生。

3.3大学生对个人体育器材的利用及保管情况

体育管理的经济方法,其核心与实质是从物质利益的角度,妥善处理体育系统内外的各种经济关系,把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正确结合起来,利用物质动力调动人的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强化管理者的职能。大学生对体育器材的管理及利用情况,从侧面反映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在调查影响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时,有51.3%的学生归因于无器材使用或使用器材不方便;32.5%的学生认为使用活动场地设施不够用,8.3%因为“学习忙,没时间”,7.9%的人没喜欢的项目或不喜欢体育活动。体育器材是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载体。在许多院校,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隶属于不同部门管理,主管课外体育活动的部门根本就没有体育器材或器材管理室,学生在课余根本无处租借器材,即使体育部门对外租借器材,也设定了严格的时间段或租借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租借器材的积极性。虽然球类项目开展得异常活跃,但是像网球、乒乓球项目的场地建设和管理一直落后于它的发展势头。尽管许多大学的新校区经过了几年建设,但场地设施仍以田径、篮球、足球和排球等项目为主,而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场地的建设仍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既便有场地设施,学校为了便于管理养护也不会全天或完全开放,因此,学生仍感觉场地设施也是影响课外活动的重要因素。

体育经济管理方法是通过利益机制引导被管理者去追求某种利益,从而间接影响和引导被管理者的行为。在调查个人拥有器材的大学生时,被调查者认为自己“一定会妥善保管”的占91%,“会保管”的占7.2%,“无所谓”的和“不会妥善保管”的仅占1.8%;“频繁使用”的占68.5%,“经常使用”的占26.4%,“有没有一样”和“不使用”的仅占5.1%。在体育管理中运用经济方法,不仅影响面宽,涉及因素多,而且每一种经济手段的变化都有可能引发其他方面的连锁反应。当体育器材成为大学生的“个人体育财产”时,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会非常珍惜,这也间接培养了大学生的管理能力和主人翁意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购买体育器材,肯定是自己喜欢项目的体育器材,大学生个人有喜欢的体育项目,身边随时又拥有个人喜欢的体育项目器材,必定会自发地充分利用,这也直接促进了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4 结论及建议

4.1结论

4.1.1球类运动在高校中发展较快,在学校体育项目中占有重要位置;球类项目的教学器材是学校体育器材管理的主要内容,管理难度大,且耗财耗物。

4.1.2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较弱,但消费结构较单一,主要以购买服装和体育器材为主;球类运动是体育消费的主要项目,许多球类器材都已经是大部分学生体育消费的对象,且有一定的消费能力。

4.1.3学生管理球类教学器材不仅能解决现行管理模式的弊端,还能促进学生对体育器材的充分利用。

4.2建议

4.2.1高校应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在教学管理方面进行大胆改革,以促进体育教学的全面发展。

4.2.2高校体育管理应“以人为本”,管理模式应与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相吻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4.2.3既要建立学校集体、学生个人的共同体育消费观,又要做到区别对待,加大对部分学生的体育器械补贴力度,使学生人人都享有体育教育的权利。

参考文献:

[1]杨玲.大学体育选项课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8(41):76-79.

[2]全国体育教材委员会.实用体育管理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127-128.

[3]栾志照.济南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9,1(31):95-96.

[4]宋军生.大学生体育权利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7,6(27):70-76.

作者:管延伟

以人为本消费管理分析论文 篇2:

消费安全文化:概意与内涵

摘要:消费安全文化是保障消费安全的重要力量。基于对安全文化、消费安全等相关概念的梳理,认为消费安全文化是人们在消费实践领域内所建立起的具有稳定性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规范的总和,它通过影响经营者、监管者、消费者等消费领域参与主体的行为,最终实现消费安全,在本质上体现了以人为本。

关键词:消费安全;安全文化;安全价值观;安全行为规范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消费品生产国,同时拥有数量最多的消费者,消费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然而,我国面临的消费安全问题依然非常严峻,从人们的吃穿住到行用医,都存在着严重的消费安全问题,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威胁。我国政府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建设和谐社会关键在于以人为本,要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解决消费安全问题。我国政府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加大了对消费品生产、销售领域的监督管理力度,但是消费安全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原因之一是消费安全没能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行为,成为大众的一种文化意识。将消费安全问题提高到文化高度,通过消费安全文化建设是解决消费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安全与安全文化

安全泛指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的状态。韦氏大词典对安全的定义是,没有伤害、损伤或危险,不存在危害或损害的威胁,或免除了危害、伤害或损失的威胁。Kuhlmann(1981)提出,安全科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将应用现代技术所引起的损害后果控制在绝对的最低限度以内或者减少到可容许的限度之内。

安全文化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安全文化也在不断发展。但是最早提出安全文化概念却是在20世纪80年代,是1986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在总结切尔诺贝利事故中人为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的。1991年国际核安全咨询组出版的报告《安全文化》给出了安全文化的定义: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各种特性和态度的总和。安全文化的目的就是建立安全至上的观念,从每一个个体做起,最终形成群体的观念,在思想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也不被他人所伤害。

英国保健安全委员会核设施安全咨询委员会(HSCASNI)认为,国际核安全咨询组织的安全文化定义是一个理想化的概念,在定义中没有强调能力和精通等必要成分,因此提出了一个修正的定义: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它决定于保健安全管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以及精通程度。

我国自1991年开始引进、研究和推广安全文化。1992年国际核安全咨询组织的《安全文化》小册子被译为中文并得到广泛传播,安全文化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迅速结合。中华文化汲取世界其他国家安全文化建设的经验,把安全文化融合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安全文化。我国安全文化研究者从广义上将安全文化定义为:安全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当中,为了维护安全而创造的各类物态产品以及所形成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总和;是人类在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精神、观念、行为与物态的总和;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

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安全文化分别进行了定义。Lee(1996)认为,组织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团体的价值、态度、感知以及行为模式的总和结果,决定了组织的健康和安全管理的承诺、类型、精通程度;Sorensen(2002)在分析了安全文化和核电厂安全之间种种关系的基础上,认为安全文化包括良好的组织沟通、良好的组织学习和高级管理体制;曹琦(1993)分析了企业各层次人员的安全素质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安全文化的定义,即安全文化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罗云(2002)将安全文化定义为:安全文化是人类安全活动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精神、观念、行为与物态的总和。徐德蜀(2005)对安全文化的定义是:在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历程中,在其从事生产、生活乃至实践的一切领域内,为保障人类身心安全(含健康)并使其能安全、舒适、高效地从事一切活动,预防、避免、控制和消除意外事故和灾害(自然的、人为的或天灾人祸的);为建立起安全、可靠、和谐、协调的环境和匹配运行的安全体系;为使人类变得更加安全、康乐、长寿,使世界变得友爱、和平、繁荣创造的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

综合以上有关安全文化的讨论,我们认为安全文化就是人类为了保护自身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活动中所创造的价值观、行为规范等精神与物质的总和。具体而言,第一,安全文化属于文化的范畴,具有文化的属性和特点,是观念、行为、物态的总和,既包含主观内涵,也包括客观存在。第二,安全文化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价值观,以文化为载体,通过文化的渗透来提高人的安全价值观并建立起所要遵循的行为规范。第三,安全文化根本的目的是要预防事故和灾害,即保护人类的安全和健康,降低社会的各项损失。

二、消费与消费安全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最终环节。它是指利用社会产品来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过程。消费又分为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前者指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的使用和消耗。后者是指人们把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用于满足个人生活需要的行为和过程,是“生产过程以外执行生活职能”。它是恢复人们劳动力和再生产不可或缺的条件。通常讲的消费,是指个人消费,是人类通过消费品来满足自身需求的一种经济行为。

理论界对消费安全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对于消费安全的下属概念,诸如食品安全等进行过明确的定义。世界卫生组织(WHO)1996年对食品安全给出的定义为: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和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受害的一种担保,它主要是指食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没有达到危害程度的一定剂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的加入,从而保证人体正常剂量和以正确方式摄人这样的食品时不会受到急性或慢性的危害,这种危害包括对摄入者本身及其后代的不良影响。200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将食品安全定义为:食品安全是指所有那些危害,无论是慢性的还是急性的,这些危害会使食物有害于消费者健康。VandanaShiva等(1994)研究认为食品安全一直以来都意味着足够的、安全的、营养的以及文化安全的食品。我国学者钟耀广(2005)认为食品安全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即使是在同一国家,由于发展阶段的不同,食品安全系统的风险程度也不尽相同,因而食

品安全的内容和目标也不同。

从消费领域不同主体的角度出发,对消费安全的定义也不尽相同。对消费者而言主要是从权益的保护上来讲,消费安全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人身和财产权不受侵犯。消费安全主要包括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人身安全主要包括消费者的生命健康不受侵害和身体不受危害的影响两个方面;财产安全主要是指消费者的个人财产不因消费行为而受到损失和破坏。从经营者的角度来讲,消费安全主要是指经营者的注意义务,或者说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是指经营者在从事经营活动时,应该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经验以及技能,并达到理性人的标准,不应形成对他人人身和财产可能造成重大的不合理损害的危险。从监管者的角度出发,消费安全要求监管部门严格履行监管职责,依法行使职权,对危害消费安全的行为及时发现并依法处理,确保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不受危害。

结合上述对消费安全的研究,参照学界对食品安全的定义,我们认为消费安全是指消费产品在其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整个过程中符合相关的质量安全规定,既不会对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造成危害,又能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要。具体而言,第一,消费产品关乎人的生存和发展,不应含有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任何因素;第二,消费安全的构建需要经营者、消费者和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第三,消费安全定义具有动态性和广泛性,其目标是保障消费者的人身财产不受危害,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三、消费安全文化的内涵

根据有关安全文化和消费安全的讨论,我们认为消费安全文化是指在消费领域内,为保证人们身心健康和财产安全,避免、控制、预防和消除意外事故和灾害,最终实现安全消费,而建立起来的具有稳定性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规范的总和。

消费安全文化的基本内涵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从本质看,消费安全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尊重人,关爱人,就是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在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基础上,满足人的安全、享受和发展的需要。消费安全涵盖了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与人的生存密不可分,消费的安全性也正是人性化的基本表现。同时,消费的安全性又能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只有人的生命健康和身体安全得到了保障,才能去追求更高层次的发展。消费安全文化属于文化的一部分,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安全消费的氛围,并将这种氛围持久保持下来,使诸如食品中毒、家电爆炸伤人等悲剧不再重演。让所有人都能安心消费,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2.从目标和实现过程看,消费安全文化的基本目标是保障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对身心健康和财产安全的需要是人的第一需要,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生理、安全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只有基本需要被满足后,才会产生更高级的需要。消费安全是满足人们最基本的需要,消费安全文化首先要能够保障人的身心健康和财产安全。我国消费市场发展不均衡的现实决定了消费安全文化建设必然是一个渐进而长期的历史过程。消费安全文化目标的实现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从低到高的实现过程。要从保护身心健康和财产安全的基本目标出发,从避免、控制消费安全事故,到能够预防和彻底避免消费安全问题,最终在全社会实现安全消费的根本目标,彻底杜绝各类消费安全事故的发生。

3.从内容看,消费安全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价值观与安全行为规范

安全价值观是指个人对自身安全的认知程度。换言之,安全价值观是消费实践领域的参与者自身安全意识、安全观念、所处环境、安全技能等自身安全问题的综合反映,体现为深层次的观念,是对于安全问题的一种基本善恶判别。如经营者以生产销售安全合格产品为荣,以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为耻的安全态度等。安全行为规范是消费实践领域的参与者所依据的标准,是一种经验的总结,体现为外显的行为。如消费实践领域的参与者都能积极遵守国家相关的规章制度、法律规范、行业准则,能够自觉维护消费安全。

4.从主体看,消费安全文化的构建主体是消费实践领域的主要参与者,即经营者、监管者、消费者所构成的组织体系

经营者主要包括消费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经营者作为消费品的提供单位,有义务保证所提供产品的安全性。经营者在长期的安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所形成的安全价值观和所遵循的安全行为规范,经过长期的沉淀形成了消费安全的经营文化。监管者不仅包括政府,还包括行业协会和新闻媒体等。监管者通过颁布政策法规、制订严格的行业标准以及对消费安全问题的曝光等手段,对维护消费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长期的监管过程中,监管者必然会形成属于本群体的安全价值观,也必然要遵守适合于本群体的安全行为规范,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消费安全的监管文化。消费安全,离不开消费者。过去,消费者被视为“弱势群体”,更多的是强调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但随着社会的进步,消费者的消费观日趋成熟,现在更多的是鼓励消费者承担自己对于消费安全的责任和义务。消费者既要具有理性的消费安全观念,又应具有构建消费安全的责任感。在长期的消费活动过程中,消费者群体也会形成自己的安全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并逐渐上升为消费安全的消费文化。

经营者、监管者、消费者的个体观念或个体行为并不是单一存在于各自的群体范围之内,而是不断地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众多个体的观念或行为一旦汇集成为全体成员的观念或自觉行为,就会产生升华,经过长期的沉淀和固化,最终形成为消费安全文化(见图1)。

5.从稳定性看,在长期的安全消费实践中积淀形成的消费安全文化将持续引导人们的消费行为

消费安全文化形成于具有悠久历史的消费领域,消费领域的各个环节参与者在长期的安全消赀实践中积累了很多的优良传统,这些传统经过长时间的培养,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而这些习惯再经过长时间的沉淀,最终成为正确的观念与行为,即形成为具有很强稳定性的消费安全文化。

根据以上讨论,可以得出消费安全文化建设体系的概念框架(见图2)。

由图2可知,消费安全文化建设,应当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以消费领域中经营者、监管者、消费者三主体的安全价值观与安全行为规范建设为着力点,最终目的是实现消费安全。

四、结束语

消费安全文化建设是保障消费安全的重要手段,消费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由多元素所组成的,加强消费安全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本文对消费安全文化的概念与内涵进行分析,旨在对消费安全文化建设进行理论探讨。由于目前制度和法律建设、政府监管以及舆论宣传等方面的问题,我国消费安全文化的建设任重而道远,未来应当从制度保障、法律保障、监管保障以及宣传保障等方面着手建立消费安全文化的保障体系,最终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消费安全文化。

作者:王国顺 张煊

以人为本消费管理分析论文 篇3:

适度消费伦理原则新探

摘 要: 适度消费要求消费体现以人为本原则,遵循公正原则和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原则。 文章通过分析国际国内消费不公正现象说明适度消费是实 现消费公正的内在要求,指出适度消费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 展 必然要求。

关键词:适度消费 消费伦理 以人为本 公正 永续发展

消费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伦理问题。本文主要从伦理的角度分析适度消费应该体 现以人为本、遵循公正和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原则的内涵和要求。

一、适度消费要求消费体现以人为本原则

在消费领域,以人为本,就是要使消费不断满足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需要与促进人的全面 发展。

1.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的理想目标和最佳状态。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 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①“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②“人终于成为自己与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 — 自由的人。”③人的全面发展体现在:第一,人的活动特别是人的劳动活动,以及人的 需 要手能力的全面发展。“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能在任 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 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 、渔夫或批判者。”④第二,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 关 系的全面占有与共同控制。“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像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 系和观念的全面性。”⑤第三,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自由发展。人的素质的全 面 提高,表现为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发展和完善,以及 各种素质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人的个性发展表现为个人主体性水平的全面提高,以及个人 独特性的增加和丰富。

2.适度消费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消费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 展。实现人的全部才能和力量的充分发展,就必须满足人自身生存与发展、创造与享受的需 要。适度消费是能满足这种需要的消费。首先,适度消费是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中心的消费。 所谓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中心,不是以消耗 更多的物质财富和自然资源为标志,而是以知识和智慧价值含量的高低为尺度;表现为消费 的商品和服务的种类、质量和数量的多样化,能够满足消费者发挥自己个性的主观要求和爱 好、有更多的选择消费的自由。其次,适度消费注重精神生活质量。物质主义的过度消费并 不能给人带来精神的享受和乐趣,相反,在消费者阶层中,精神上的空虚和心理上的紧张是 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因为人类对物质的需要是有限度的,当消费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会 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减。再次,人类除了物质需求外,还需要社会关系和休闲,能否拥有较为 充实的精神生活是消费水平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判断一个人是否富有,主要是看其是 否拥有较高质量的精神生活,看其是否个性得到全面发展,而不能简单地视其拥有金钱的多 寡以及消费物质财富的数量。

适度消费强调在物质消费增加的同时增加精神消费,并不断提高精神消费比例,提高消费中 高层次精神文化的含量,以建立一个崇高的精神基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3.注重精神消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目前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已达到基本小康,正向全面小康水平迈进。在这个过程中要优化消 费结构。在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关系上,要提高精神消费所占的比重。

精神消费,主要是指居民及社会集团为满足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而采取不同的方式来消 耗和享受精神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活动。从内容上来讲,精神消费主要包括:教育消费、文 化消费、娱乐消费、体育消费和医疗保健消费等。从结构层次上来看,精神消费可以分为娱 乐性、消遣性的消费和发展性、智力性的文化消费等。丰富健康的精神消费,不仅是衡量人 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而且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它具有自主性、多样性、 意识形态性、效用持久性和正负效应性的特点。

在精神消费中,我们一方面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消费者进行合理的、科学的消费指导, 从而使人们通过积极向上的、健康有益的、多姿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精神消费 ,获取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促进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推动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另一方面,要抵制不健康的精神消费,以保证人的健康 发展。

二、适度消费要求消费遵循公正原则

适度消费是满足所有人的需要,促进所有人的全面发展的消费,体现消费的公正性。公正是 人类社会的主题,它既是社会的理想存在样式,又在相当程度上关涉现实的制度性安排与社 会问题解决的正确途径。公正也是消费伦理学中的基本范畴。适度消费伦理所体现的公正主 要表现在代内公正和代际公正两个方面。

1.代内公正原则。 代内公正是指空间和地域上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或者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在谋求生存和发展 上的平等,要求一个人、一部分人或一国的消费不能剥夺他人或他国人民基本的生存权利为 条件。代内公正原则主要体现在国际公正和国内公正两个方面。

(1)国际公正原则。由于历史等各种原因,当代社会不同国家、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有巨大 的 反差。少数人过着不可持续的、浪费的消费主义的生活,而多数人处在基本生活要求不能被 满足的境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8年9月9日发表的《1998世界人类发展报告》说,占世界 总人口1/5的约12亿富人消费世界45%的肉和鱼,而另有1/5最穷的人只消费不到5%的肉和 鱼。同样,这12亿富人消费了世界58%的能源,拥有74%的电话,消费了84%的纸张,并拥 有87%的汽车。与此相反,全球仍有26亿居民缺少最基本的卫生设施,15亿人住房简陋,20 亿人无法喝到合乎标准的饮用水,世界1/5的儿童受教育不足5年,同样百分比的儿童营养不 良。《2006年人类发展报告》也指出:全球最富裕的500个人的收入,超过了最贫穷的4.16亿人的总收入。这说明,在国际社会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消费水平过于悬殊 ,这是极为不公正的。发达国家必须减少自身过度的消费,帮助贫困国家提高消费水平,以 实现全球范围的适度消费。

(2)国内公正原则。在一国之内,少数人过度消费,多数人消费不足,也存在不平等和不公 正 现象。在我国,消费不公正主要表现在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消费差距过大。第一,城乡消 费差距过大,1978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为138元,城乡消费水平之比是2.9∶1,1 990年扩大到3.0∶1,2000年至2005年连续六年保持在3.6∶1左右。2005 年农村居民人均消 费 支出仅为城市居民的32.2%。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消费结构、耐用消费品拥有 情况均落后于城市10余年,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初城市居民的水平。从城乡居民消费构成来 看,2000—2005年,城镇居民消费比重由60%上升到67.1%,而农民消费比重则由40%下降到3 2.9%,六年下降了7个百分点。第二,地区之间消费差距过大。2005年农民人均消费最高的 上海是最低的贵州的4.68倍;东中西部消费比为1.69∶1.20∶1,比2000年的1.66∶1.19∶1 有所 扩大。2006年农村中占人口20%的高收入居民与占人口20%的低收入居民的消费比为3.48∶1 。而2005年城镇中占人口20%的高收入居民与占人口20%的低收入居民的消费比为4.22∶1。 针对这种情况,党和政府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提高农村居民、城镇低收入和西部地区 居民的消费水平,实现全国范围的适度消费。这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2.代际公正原则。 代际消费公平强调人类在资源消费上要公平地对待下一代。因为每个人都有生存和发展的权 利,当代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消费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消费能力为代价。如果当 代人对有限资源的消费减少了后代人对资源的使用,从而给后代人带来损失甚至危害;或者 本代人出于近期考虑对有限资源的消费减少了当代人长期对该资源的使用,这些都是消费的 不公平性。当代人在考虑自己的需求消费的同时,也要对未来各代人的需求与消费负起历史 的责任。

三、适度消费必须遵循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原则

1.永续发展的内涵。 永续发展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永续发展、经济的永续发展以及社会的永续发展三 个方面。其中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基础,经济的永续发展是前提,社会 的全面进步是目标,三者有机统一,缺一不可。

永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升华和延伸。已有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涉及环境保护、生态建设、 资源利用,经济、社会、文化、工业、农业、教育、科技等方面。条块分割式的各说各话, 使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一直就是以被肢解的形式存在,严重制约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 展及其对新兴工业化国家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指导作用。应该说被肢解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既是 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现代科学范式(分析、还原)的产物。从系统学的角度,在现有发展 模式下每一个局部(国家、地区、行业等)都在以损害其他局部利益为前提实现自身的可持 续发展。所有局部追求可持续发展结果的加和必然是整体的不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 与实践需要范式的转变(从分析到综合、从局部到整体)和理论的创新,最终才能走向整体 可持续发展。⑥

永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可持续发展”和“永续发展”,这两个概念的内涵总 体一致,但“永续”发展的信心更强、决心更大,表明在科学发展的战略问题上没有任何讨 价还价的余地,而且要做到“永续”。换言之,就是既要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又要时 刻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 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这是我们党从新的起点出发,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新的更高要 求。⑦

2.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严重制约了人类的永续发展。 永续发展的基本问题是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即经济增长方式问题,而经济的出发点和基本 动力则是消费。罗马俱乐部的第一个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认为:“地球是有限的,任何 人类活动愈是接近地球支撑这种活动的能力限度,对不能同时兼顾的因素的权衡就变得更加 明显和不可能解决。”⑧人类的活动如果超出地球的承载能力,那么等待人类的将是可 怕 的生态灾难。工业社会中高消耗、高增长、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和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 ,导致人与自然的矛盾日趋复杂和日益尖锐,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使自然界 的承受能力接近临界点,危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口数量的激增和人们消费方式的改变使 地球生态体系及其平衡关系遭到严重破坏。

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WWF)2002年9月发表了名为《活着的地球》的报告预测,由于目前人类 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超出其更新能力的20%,如果各国政府再不进行干预,2030年后人类的整 体生活水平将会下降。报告指出,由于人类的过度消耗,在过去的30年间人类的经济活动使 得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减少35%,其中淡水生物减少54%,海洋生物种类减少35%,森林物种减 少15%。这份报告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世人发出警告,人类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正以远远超 出地球负荷的高速度耗用有限的地球资源。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人类的永续发展。

3.发达国家是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责任者。 必须指出的是:世界环境的日益恶化主要是由发达国家的过度消费造成的,而广大的发展中 国家却承受着贫穷和生态的双重压力。尽管这样,发达国家为了推卸责任,却把矛头指向落 后国家,指责穷国人口增长过快,穷国应放弃发展来拯救环境。事实上,发达国家在注意自 身环境保护时,并没有停止对环境的污染,而是转移到其他国家。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统 计,工业发达国家的有毒废弃物占全球生产量的95%,1986—1988年共有350万吨废物被运往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日本60%以上的高污染产业已经转移到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美国39% 的“肮脏产业”已经转移到第三世界。⑨美国学者丹尼尔•科尔曼指出:“破坏臭氧层 的含 氯氟烃是从工业国的空调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生产和喷雾剂中释放出来的。不幸的是,发 达国家造成的环境影响多由第三世界的穷国来消受。有毒垃圾装上船后,驶离工业国港口, 为寻找一个填埋地点而周游世界,最后极可能落户在某个急等钱用的第三世界国家。”⑩ 近年来,国际上也有“中国环境威胁”的怪论。对此,前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曾用具体事实 进 行了反驳。马凯列举了三组相关数据。一是中国的历史累计排放量少。从1950年到2002年, 50多年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只占世界同期累计排放量的9.33%;1950年以前 ,中国排放的份额更少。二是中国人均排放水平低。国际能源机构统计,2004年人均二氧化 碳的排放量,中国是3.65吨,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87%,为OECD国家的33%。1950年到2002 年的50多年间,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只位居世界第92位。三是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 放的弹性系数小。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测算,1990年到2004年的15年间,单位GDP每增 长1%,世界平均二氧化碳排放要增长0.6个百分点,但中国仅增长0.38个百分点。从1990年 到2005年,中国每万元GDP能耗下降了47%,等于节约了8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 排放18亿吨。1980年到2005年,中国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管护等又净吸收了50亿吨的二氧化 碳。自上世纪70年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少生了3亿人,否则,空气中的二氧化 碳就要多出12亿吨。这些都是中国对控制世界人口增长和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积极贡献。B11由此可见,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指责是毫无道理的,其目的是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

4.倡导适度消费,实现永续发展。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环境是人类的共同责任。《21世纪议程》强调:“全球环境不断退 化的主要原因是非持续性消费和生产模式”,应“促进可减少环境压力和满足人类基本需要 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应形成关于财富与繁荣的新观念,“以便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提高生活 标准,减少对地球有限资源的依赖,并与地球的支撑能力取得更好的协调。”B12在 这方面,发达国家应履行更多的义务和承担更大的责任。

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里提出:“必须努力寻求一条人口 、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互相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 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必须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 ,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资源,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根据我国国情和长远发展的战 略目标而确定的基本国策。”B13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提出: “坚持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 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 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B14倡导适度消费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条件。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⑤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

⑥张录强.科学与社会发展范式的革命.经济与管理,2005(3)

⑦十七大财经关键词:永续发展 财产性收入 CPI http://finance.people.com.cn/GB/6415939.html2007—10—22.

⑧米都斯等.增长的极限.李玉恒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⑨孙道进.环境伦理学的哲学困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⑩丹尼尔.科尔曼.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B11马凯批驳“中国环境威胁论”. 北京青年报,2007.6.5

B1221世纪议程.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B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要).中央文献出版 社,2002

B14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 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周超光,硕士,副教授,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主任,主要从事社会主义经 济理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 广西南宁 530226)

(责编:若佳)

作者:周超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医院校人体生命科学论文下一篇:医院纪检监察探讨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