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审视论文

2022-05-06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新闻评论审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新闻评论因其担任意见性信息的传播功能,而在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理性传播决定了新闻评论的有效性、权威性和公信度,有效地帮助新闻评论实现正确的引导舆论和社会监督功能。传统媒体新闻评论也存在着非理性传播现象。

新闻评论审视论文 篇1:

科学精神在新闻评论中的作用

一、从认识论角度看科学精神的重要性

新闻评论者与科学研究者在发现真理、认识世界的终极目的上是一致的。科学精神可以成为评论者发现真理、认识世界的有力武器,其工具性通过以下方面得以体现。

科学精神激发探索兴趣。科学精神包含客观真实、理性存疑、容纳异见、追求创新四个方面,缺一不可。正是这些要求,成为激发新闻评论者探索未知社会的原动力。在接触客观真实的材料和经过反复证明的观点、原理、定理的基础上,因为真实可靠的材料之间容易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不像假的材料与不可靠知识之间很难有所照应,所以评论者最有可能激发出灵感,推动着其对于事理的深入探究。新闻评论生产中的“现象化写作”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现象化写作是指评论者将评论对象由具体的新闻事件、现象或问题延伸到一类事件、现象或问题的评论写作。理性存疑对于评论者认识社会现象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大量的新闻评论作品都致力于探究事物的性质、原因,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并力求提出新颖实用的对策,解决“怎么办”的问题。其中“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正是缘于理性存疑的态度。为了追求创新,评论者会力争从前人不曾采取的角度去观察问题,取前人不曾使用的原理来分析问题,以求对事物有新认识、新发现。

科学精神指导探索过程。评论者从对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探索兴趣,到形成新闻评论作品,有一个思考与调查过程。虽然评论者从发现评论由头或评论对象到形成新闻评论作品的时间一般不长,但其间经历的是“头脑风暴”——高密度高信息量的集中思考。在这个虽然不长但很艰苦的思考与调查过程中,科学精神对新闻评论者可以起到“指南针”与“拐杖”的作用。对于特定的评论者来说,他面对激发其写作冲动的新闻事件、现象或问题,往往形成一个明确、有力的观点,但这个观点的形成是在删除芜杂、不断提纯、纠偏校正的一系列环节中完成的。最初评论者总是感到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看问题、析现象,形成好几个论点,但总是在对其中诸多观点经过理性存疑并用能不能实现创新这把尺子量完剩下的观点后,才确定最终的评论主题思想。

科学精神检查探索结果。评论者在经过艰苦的思考、调查、写作之后,所推出的思想、观点能不能最终引起受众的共鸣,会不会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需要新闻评论者自己先进行把关。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时评写作越来越快的时代,评论者检查自己的思考结果更为重要。评论者在制作完成作品后,回头再看看作品的观点是否清晰、论据是否精当、论证是否缜密,很有必要。反思无疑意味着自我批评、自我纠正的勇气,也很容易变化成自我满足、自我护短与自圆其说。评论者要对已经走完一个流程的思维过程进行重新审视,则必须借助于科学精神。首先,要审视作品所引用的事实、原理、直接引语等是否准确,至少不能曲解原意。尤其是在描述事实作为评论由头或对象时,往往容易强扭角度,把新闻内容改写成符合作者想要评说的“靶子”。对此,评论者应予以足够注意,要用客观真实的标准来要求所作的引用与概括,不能臆想出原文本不包含的意义。另外,在原理、观点的引用上,一定要做到精准无误,切忌断章取义。理性存疑应该贯穿于检查新闻评论探索结果的全过程。通过在头脑中理顺逻辑关系,可以发现原文表达所犯的逻辑错误;通过对引文及作者时代背景的联系思考,可以确定引文是否契合作者原意。评论者对于原创的思想观点,更应保持谨慎与小心。

二、从新闻评论特性看科学精神的要求

我在《现代新闻评论·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中归纳了新闻评论的五个根本特性:一是新闻评论依赖事实的新闻性;二是新闻评论传播的时效性;三是新闻评论论说的有效性;四是新闻评论内涵的思想性;五是新闻评论传播知识的有益性。要写出这样的新闻评论作品,科学精神必不可少。

就依赖事实的新闻性而言,在不少人眼里这一点似乎很容易做到。其实不然。新闻性对于新闻评论来说,非常重要。很多初写新闻评论的人都有这样的苦恼,即他们费了大工夫所写的评论没有抓住当天的热点新闻。现在,不同新闻媒体每天追逐大同小异的新闻热点,就在那几件事上做文章。如何在海量的新闻信息中找出值得一评的新闻,其中自然有标准:新闻性。每一篇新闻都有新闻性,但新闻价值大小不一样,有的虽然奇异少见但并不重大;有许多新闻耸人听闻,却不具备深层分析的条件;还有很多新闻虽然涉及面广,也可以深层分析,但尚未到深层分析的时机,如一些群体性事件初发之时。如果借助于查询报纸头条或网站的新闻排行榜,也未必能够准确地找出可评的新闻。要把握每天可评的新闻到底应具有什么特征,是一件需要用科学精神来分析的事情。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要用理性存疑和追求创新的态度来筛选评论题材。对于海量新闻,要反复追问其评论价值到底在哪里,能不能写出新的思想、观点来,只有能够展开较深入评论的新闻,才具有评论价值。

科学精神对于恰当地掌握好时效性有重要意义。就评论者来说,敢于直言,痛斥时弊是一种勇气,但在特定情境下,掌握表达真理的恰当方式与恰当时机更为重要。而科学精神中包含的理性存疑与追求创新两个方面,可以帮助评论者较好地掌握评论的表达时机与方式问题。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上的各路新闻,评论者应该将评论价值与话语尺度结合起来对其进行考量。有些评论价值较大,但却未到置评的时候,比如很多法院尚未宣判的案件,如果置评会对法院审判造成干扰。有些时期比较特殊,如发生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媒体一时还没摸准对此发表评论的尺度与基调,也会缓发或不发相关评论。我们比较常见的是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生大事时,有些评论得到重点处理,而有些按往常尺度能发的评论却发不出来。追求创新的评论者,会寻找新颖的表达方式,把迫切要说的话在即使是尺度较紧的时候说出来。总之,在特定情境下,评论者只有对评论价值理性存疑,又在表达方式上追求创新,才能使他认为不得不谈的观点发表出来。

新闻评论论说的有效性,是指新闻评论最终要达到预设效果——即说服受众,影响受众的思想、观点。离开了科学精神,要达到这种目标效果也是不可能的。要通过说理来说服受众,首先需要讲实话,用真实的材料,用可靠的论据,用客观的分析。这就需要评论者具有客观真实的品格。但有的作者却做不到这一点,例如有的喜欢用“众所周知”来引出一个并不正确的观点,这就不是客观真实的表现。有的用模糊词汇“很多”、“不少”来代替精确数字,甚至臆断地使用“大多数”、“绝大部分”等表示数量多少的词汇,以致让受众产生怀疑的感觉。有的说理不够透彻,喜欢用“勿庸置疑”、“毫无疑问”、“可以肯定的是”、“当然”等词汇来武断地抛出观点,并无意中压制受众的质疑。殊不知,这样的词汇很容易引起受众的反感,造成受众的不信任感。要做到新闻评论论说的有效性,追求创新的品格很重要。拿报纸评论来说,读者接受过程度不等的教育,自身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拥有基本的常识体系,他们对于自己熟知的思想、观点往往不太在意,对表达这种思想、观点的文章也不乐意阅读。而有的作者还是不遗余力地向读者介绍等价交换原理或者先富无罪的思想,那他的文章连发表的地方也找不到,更不用谈什么论说的有效性了。评论者只有追求创新,力争以新的角度来观察事物,见常人所见,发常人所未发,才能使作品吸引受众眼球,也才能谈得上作品论说有效性的大小。

新闻评论内涵的思想性是评论论说有效性的前提。为了让新闻评论内涵丰富,思想新颖,评论者是不可须臾离开科学精神的。这一点在科学精神对新闻评论论说的有效性部分已经讲到。需要另外着重指出的就是思想性是成就新闻评论的核心要素。新闻评论毫无疑问是要有严密的逻辑论证的,与严密的逻辑论证同等重要、缺其不可的要素就是新颖的思想内涵。事实上我们看到,很多时候好的作品总在表达独到而不偏激、新颖而不空疏的思想观点。这些新闻评论作品,通过标题中就表明了新颖的观点,及时对相关新闻事件进行跟进评论,对于引导受众思想、开阔受众视野有着切实的作用。

新闻评论传播知识的有益性,是一个价值判断问题。作为评论者,其制作、撰写新闻评论作品,不是为了泄私愤,也不仅仅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还有用自己的思想来影响他人思想的初衷。如果对影响的对象不做限定的话,评论者总是希望自己能够影响尽可能多的受众。影响总是有好坏之别,评论者既可以把经过深思熟虑、理智、不偏激的思想、观点送到受众眼前或耳边,也可以把一时兴起的想法、不成熟的观点抛给受众。为了防止后一种情况的发生,促成前一种情况的出现,评论者要用科学精神来指导自己的思考,催生有益的思想。我们都知道,诬告陷害他人必须承担法律责任,这说明不是什么言论都应该允许说出来。那新闻评论者是否只需要把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即可?从言论自由来说,这没有错。但从评论者应该具有的用有益知识启人心智这一点来说,这是不够的。谁也不能确保自己的思想、观点就是绝对理智的,事实上绝对理智也不存在。但应力求理性、力求公允,至少要满足普世价值观。为此,评论者必须用科学的精神来进行思考、得出结论,否则不但不能有益于受众,反而有害于受众思想的进步,不利于社会思辨水平的提高。

三、从新闻评论的社会功能看科学精神必不可少

新闻评论的社会功能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宣传鼓动,配合中心工作;释疑解惑,研究社会问题;针砭时弊,促进社会进步;提供讲坛,增强公民参与意识。新闻评论要发挥上述社会功能,关键在于新闻评论者自身的素质。其中科学精神品格就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素质。

宣传鼓动,配合中心工作,是指新闻评论特别是一些党委机关报和一些重要媒体的新闻评论,要时刻传达上级领导的指示和意见,领会党政机关的思想和政策,以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一地工作。要让新闻评论发挥好这一功能,完成这一任务,没有科学精神是不可想象的。一般来说,上级领导的指示和意见,党政机关的思想和政策是从全局着眼,在表述上比较宏观、抽象,原则性、普遍性较强,而不针对某一局部地区发指示、提要求。为了切实把上头的精神传达下去,并在指导本地工作上做到切实管用,包括评论者在内的宣传工作者需要对其进行具体化、细化的处理。既实事求是又解放思想,把好的点子贡献给当地群众,客观真实、追求创新,正是科学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

释疑解惑、研究社会问题是新闻评论的一项重要任务。释疑解惑的前提就是自己不惑,因为“以己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这就要求评论者站在领导肩膀上想问题,研究社会问题,进行逻辑缜密的思考,形成清晰明朗的结论。为了做到这一点,评论者有必要做到科学精神中的理性存疑。这此,评论者要常带着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去观察社会,带着一颗深刻思考问题的头脑去分析社会,才可能时时有发现,常常有高见。

新闻评论发挥针砭时弊、促进社会进步的功能,意指其舆论监督功能。新闻评论作品虽然并不披露事实,但通过对一事实的延伸、与其他事实的联系对比以及深入解读,并放大新闻报道的监督力量。要让新闻评论作品发挥针砭时弊的作用,新闻评论者必须既谨慎又勇敢。谨慎是为了做到客观真实,勇敢是为了毫无保留地表达意见。评论者必须以确凿的证据、理性的观点、严密的论证来说服受众,而且其出发点也必须是好的。有了良好的工作初衷,再加上有理有据的分析,新闻评论才是真正有益于群众、有益于社会的作品。新闻评论要针砭时弊,除了敢于说话,一定要注意说话的尺度、时机,这才是合乎科学精神的表现。也只有如此,新闻评论才能切实发挥针砭时弊的功能。

新闻评论增强公民参与意识,提供了讲坛,自然就会有各种意见与声音,其中有的甚至针锋相对,这都是必然现象,对此评论者应持宽容之心。我们谈到的评论者力争使自己的观点理性、公允、不偏激,是一种自我约束、自我操守。无疑我们希望每个在媒体上发表评论的人都做到这一点。但受个人知识层次、认识水平等客观或主观的因素影响,新闻评论的思想深度、认识的公正客观性会出现差别。评论者对此不能以自我要求来要求别人。事实上,评论者自身的思想观点也不一定总是高于其他群众的,同样也需要别人来宽容。很明显的一点就是评论者在具体问题上的认识往往比不过专家学者,但很多不是专家学者的评论者仍然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与尊敬。

(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赵振宇

新闻评论审视论文 篇2:

论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理性传播

摘要:新闻评论因其担任意见性信息的传播功能,而在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理性传播决定了新闻评论的有效性、权威性和公信度,有效地帮助新闻评论实现正确的引导舆论和社会监督功能。传统媒体新闻评论也存在着非理性传播现象。要做到新闻评论的正确性、完整性、针对性和具体性,就要以可靠的信息来源为前提;避免“二次传播”信息误读;平衡事实与观点的比重;以人文关怀体现理性思维;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

关键词:新闻评论;理性;传统媒体

我国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兴起,为公众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而当下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在选材上更加广泛、表达形式多样、能够迅速对社会热点新闻事件做出反应、内容上也更契合现代人对价值观念的思考与追求,在国家重大决策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赵振宇教授说:“所谓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1]。” 由此可见,议理是新闻评论的本质特征。新闻评论注重阐述对新闻事实的看法和见解,强调说服力,其生命在于正确。新闻评论的理性传播应当能够跳出一事一议,视野狭窄的局限,找出问题在根源上具有普遍意义的共性特征,融入理性思考。

一、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理性传播重要性体现

之所以一再强调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要注重理性传播,是因为理性传播既推动了传统媒体自身新闻评论的发展,也在新闻评论引导社会舆论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正面的作用。

1.理性传播是新闻评论的核心要素

对于一家媒体而言,新闻报道决定了“说什么”,而新闻评论却意味着“怎么说”。新闻评论是一家媒体风格特色的体现,它代表了传统媒体的政治和政策水平,并显示传统媒体作为舆论中心的力量。理性传播就是新闻评论的核心要素。

在媒体“观点为王”的时代,新闻评论必须做到立论有思想性、论辩有逻辑性、说理有透彻性才能够赢得受众的信赖。新闻评论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通过对新闻事件的分析和解剖来针砭时弊,发现问题、反思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它们大多带有浓厚的批判性色彩。而所谓的批判就是要理性地去思考、理性地去表达,既不盲目从威、也不从众。

2.理性传播通过把控社会舆论引导大方向

传统媒体作为“社会公器”,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而新闻评论这一形式通常作为其实现社会监督与舆论引导职责的重要手段,理性传播则担负把控方向的任务。

特别是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上,新闻评论的理性传播在引导舆论,稳定社会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以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中的核泄漏事件引发国内“抢盐”风潮为例:日本福岛核电站几个机组,在地震和海啸侵袭后数天内一直处于核泄漏当中,而在信息不明和对核知识不了解的情况下,国内开始出现声称核泄漏流出的放射性物质将会对中国沿海地区造成严重污染,而食盐则可以预防核辐射的谣言。导致3月16日开始,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民众恐慌抢购食盐的现象。对此,众多媒体迅速刊发评论文章,例如仅在3月18日,《新京报》发表社论《需储备的不是盐而是核安全知识》,央视《新闻1+1》节目也播出了评论《危“盐”耸听为哪般?》[2],这些新闻评论及时地进行了社会舆论的引导,理性辩证地对谣言的不合理性进行了阐述和剖析,使得事态不到几天便迅速平息。

由此可见,新闻评论的理性传播必须能够使受众的认识更接近事物的本质,使新闻评论充分展现自身的洞察力、控制力和说服力,从而实现对社会舆论的引导功能。

3.理性传播充分体现传统媒体权威性

近年来,在热点新闻事件的评论上,网络媒体的新闻评论以其反应迅速、写作自由能够在一时之间引领舆论,但是其缺失也是显而易见的:网络表达的自由平等性造成了部分言论缺乏理性思考、比较偏激,情绪化评论言语泛滥。另外,没有有效的信息把关,受众想要在大量碎片化的、真伪难辨的信息中甄别出真实有用的新闻评论颇具难度,很容易就会被误导。

相比之下,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理性思维则大大强于网络媒体的不规范表达,在写作上更能体现逻辑的合理性、论证的严密性、思维的深刻性,为受众提供了一片“信息净土”;在观点阐述上,能够以正确的立场为前提,包容不同立场的不同发声,引导受众进行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断和结论,从而树立自身的权威性。总之,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具备严格的信息把关、专业的采编评论队伍,能够在内容兼具广度和深度的基础上坚持进行理性传播,在权威性上有着绝对的优势。

二、 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非理性传播现象

1.一边倒式的跟风性评论

曾几何时,高铁是媒体追逐和报道的热点,铺天盖地的一边倒式宣传报道,仿佛把人们带入了一个中国高速铁路飞速发展的时代。而“7·23甬温高铁事件”过后,我们看到的又是清一色的批评和声讨,让人感觉中国的高铁只是盲目的冒进,国内现有的技术水平似乎并不足以开发高速铁路的交通运输能力。然而,如果仅仅因为发生了一起事故,媒体就全盘否认中国高铁的先进性和安全性,就立即提出质疑,甚至大肆炒作以吸引各方眼球,这种非理性的新闻评论态度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受众失去对媒体的信任感,也有损于国家形象和利益。

一边倒式的跟风报道在对于犯罪事件的报道上倾向更加明显。往往由于案件的情节恶劣,社会民众群情激奋,容易爆发出集体情绪宣泄的现象,很多媒体的新闻评论为了迎合受众的喜好和顺应社会大多数人的呼声,非但没有通过理性发声正确引导舆论,反而丧失观点立场和理性的思考方式,成为“煽风点火”的帮手。

2.泛化中庸的无内涵评论

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因为在时效性上的欠缺,所以针对性要更强,论证要更缜密才能体现出其价值。但当下的新闻评论中充斥着太多泛泛而谈的平庸之作,缺乏独特的理性思考。

最常见的表现指评论性语言的轻描淡写,缺乏深度和力度,脱离实际,针对性差,犹如“隔靴搔痒”,切不中要害。“万金油式”的空泛点评有:“我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尽快立法……”;“人们应该在这件事情上汲取教训……”;“但愿类似的事件不再发生……”等等[3],这些话语摆足了经验主义的大架子,但讲的都是套话、空话,缺乏建构能力,不能提出建设性意见,沦为同质化的空泛批评,令人读起来苍白乏味。而有的新闻评论或许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却因为缺少对实践的联系或者是新闻评论员思想理论水平有限,谈不出多少真知灼见。

一篇新闻评论只有就事论理,站在一个宏观角度上对新闻事件进行总体把握,才能言之有物,一篇有针对性的新闻评论才能彰显其观点的价值性,即独特的理性思维。

3.以偏概全的片面化评论

新闻评论的另外一种非理性传播现象表现在回避部分新闻事实,为求观点表达而片面理解或曲解新闻事件、以偏概全的片面化报道。这种现象的出现多因为某些媒体想要追求所谓的公众效应而采取较为极端的新闻评论方式:以挑剔的目光放大事物的一个侧面,不及其余,对事物的正面价值视而不见,失之于偏颇和琐碎,而遮蔽了事物的本来面目和属性。

要杜绝片面化的新闻评论,就应该注意防止只见局部不见整体,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防止简单化和绝对化,坚持用辩证理性的眼光看待事物,使得这种剖析鉴别符合客观实际、符合辩证法。

三、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理性传播路径

有人提出,新闻评论的“理”要具有四性:正确性、完整性、针对性和具体性[4]。那么该通过哪些方式来保证新闻评论理性传播的实现,预防新闻评论的不良倾向呢?

1.以可靠的信息来源为前提

首先,新闻评论作为意见性的信息,是满足人们知情权的重要途径,其理性传播最根本是要以真实可信的新闻信息为前提。如果新闻评论引用了未经核实的消息,那么无论评论立场如何义正言辞、用词造句多么准确到位都是站不住脚的。

要获得可靠的信息来源一方面需要特别注意对网络信源加以求证核实。由于网络信息把关的宽松性和传播渠道的急剧增多,各类新闻消息的真实性变得难以辨别。例如仅在2010年6月、12月以及2011年10月,微博上就先后三次流传出文坛巨匠金庸先生“逝世”的消息,后被证实是谣言。然而像一些传统媒体的官方微博却会在消息未经准确核实的情况下就进行错误转发评论,造成不良影响。可见,传统媒体新闻评论被网络信源误导的情况是极有可能发生的。海量的网络信息给新闻评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视野和素材,需要妥善地加以利用。但必须强调的是,对信源核实的严谨态度因为网络信息来源的“海量复杂”而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

另一方面则是要保证引述信息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在此前的“膨大剂导致西瓜爆炸”的新闻事件中,用瓜农的话就给爆炸定了性,凭据仅是因为其十多年的丰富种植经验。好在大多数媒体还是在悉心求证专家后得出了结论:强降雨是主因,膨大剂使用时机的不当也是造成西瓜爆炸的因素之一,适量使用膨大剂对人体无害。论断一出不仅及时为受众解惑,澄清传闻,也体现了新闻评论的严谨理性。所以新闻评论的论据来源必须有其科学性和专业作为支撑才会更有说服力。

2.避免“二次传播”信息误读

有了可靠的信息来源,新闻评论还需要从新闻事件中提取吸收正确的观点做为立论的中心。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次“二次传播”,要求媒体在选材立论的过程中运用理性思维辩证地分析新闻事件,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避免出现对信息的偏差理解和对事实的混淆模糊,造成观点上的避重就轻,从而导致以偏概全的片面化评论。

2012年年底受关注度最高的莫过于央视暗访曝光“45天鸡”的新闻事件,主要披露的是肉鸡饲养过程中的违规用药现象。但报道一出,不少媒体评论的重点放在了肉鸡的短期速成上,将这一业界正常现象加以夸张化放大化,反倒对违规用药这一真正问题视而不见,导致受众接收了错误的信息暗示。12月17日南方某报刊载的一篇评论[5],肯定了“速成鸡”45天出栏的安全性,并解释了消费者对于“使用激素促进肉鸡生长”的认知误区。这篇评论将批判重点放在了速成鸡千分之一的药检比率过低,并不能保证所有使用抗生素的出栏肉鸡体内药物残留量都达标,进而对肯德基等快餐企业如何考评供货商供应链,其内部的风险监控体系又是如何确保鸡肉的安全提出疑问和要求回应。

3.平衡事实与观点的比重

新闻评论要求将新闻的客观性与评论的说理性进行有机结合,这个过程是具象与抽象的统一,论据的可视性与论证过程的学性的统一,观点的渗透性与明确性的统一。所以特别要注意掌握好新闻评论中事实客观叙述与观点主观阐释的比重。

一方面要注意不能用事实代替观点,对新闻事实的引用确实能证明评论的客观性,但要明确事实是为观点服务的,不能占据文章的主体地位。否则,所谓的评论就变成了新闻专题或是深度报道,甚至沦为对新闻事件的二次重复报道,不具有任何建设性意义和理性精神。

另一方面,观点也不能完全代替事实,新闻评论中的论据部分主要由新闻事实构成,论证的过程是通过对新闻事件的发展变化进行理性剖析最后得到结论,所以说理固然重要,但如果在完全忽略事实的基础上来进行论证,评论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显得夸夸其谈。事实的客观展现更加有利于评论增强说服性和权威性。新闻评论要注意轻抛观点、轻下结论,主观色彩过浓会造成“媒体话语霸权”,不但不能体现其理性思维,甚至遭到受众排斥,产生不信赖感。

4.以人文关怀体现理性思维

当下社会环境下,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理性传播面临着新要求,比如如何让评论既合理又合情。笔者认为,理性思维不是有理无情,恰当地运用感性因素,倡导人文关怀能够使新闻评论更具有感染力,进而体现辩证思考、理性传播的魅力所在。

新闻评论作为最能表达媒体立场和倾向的传播方式,担负着对受众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引导和塑造的重任。在评论过程中突出人文关怀的体现,对社会生活作出人文的理性解读,把大众舆论提升到理性的高度,从而提升民众的生存境界,提高民众的普世价值,促进社会的进步与改造。除了辩证批评的新闻评论类型,同时应该赞扬好的社会现象,发扬正面积极的能量新闻评论,由此也完成了自身传道、解惑、警世和醒世的理性传播过程[6]。

5.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

提高新闻评论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是从根本增强新闻评论理性传播的途径之一。像评论力度不足、主观性过强、论证事实选择不当等一些导致新闻评论理性传播不足的问题,都与从业者对新闻材料把握不够准确到位有直接的关系。说到底,是与从业者的专业素质欠缺、知识储备不足密切相关的,这直接损害了新闻评论的批判性和思考性。有心无力势必将无法面对更多、更复杂的社会问题。

所以作为新闻从业者,应该广泛多样地吸收新观念、新思想,增加专业知识储备和业务学习能力,在新闻评论的传播过程中坚持以理性的目光审视事物,在宏观认识的把握上选择微观事实,透过现象挖掘本质,以说理为主,融理、事、情于一体。另一方面还应该注意加强对新闻专业人才的储备培养,让新闻评论的理性传播具备更坚实有力的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振宇.现代新闻评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陈明.论突发事件中新闻评论的舆论引导力——以日本“3·11地震”为例[J].媒体时代,2011,8.

[3]周磊.增强电视新闻评论的理性[J].新闻窗,2007,3.

[4]原二军.新闻评论如何做到“合”情“合”理[J].新闻写作,2004,3.

[5]危“鸡”四伏 肯德基“45天速成鸡”大起底[EB/OL].2012-12-17.

[6]陈启华,郑桂珍.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人文关怀的构建[J].现代视听,2008,4.

作者:郑保章 胡梦茹

新闻评论审视论文 篇3: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新闻评论叙事创新略论

【摘要】新媒体背景下,党报新闻评论面临挑战;要从话语建构、强化互文性、讲好故事等方面进行叙事创新;同时要从宏观上树立人文理念、强化对话交流、遵循评论伦理,增强党报新闻评论的传播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关键词】党报新闻;评论叙事;创新

202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纪念日。7月20日,《人民日报》头版重磅推出近12000字的任仲平(按:文章作者任仲平,即“人民日报重要评论”之意,此处为虚拟作者)文章《恢宏史诗的力量之源——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后文简称《建党精神》),[1]对“伟大建党精神”这一宏大主题进行了详尽阐发、深入论证和有力弘扬。作者站位高远、逻辑严密,综合采用多元叙事手法,使文章文采斐然、情感充沛,读来大气磅礴、荡气回肠,有效实现了与受众的思想互动和交流,为理论思想的说服和认同提供了坚实基础。

新媒体背景下,信息丰裕及获取便捷带来的观念多元、信息传受关系的颠覆和重构、信息接收者碎片化的信息消费惯习等,促使传统媒体寻求转型。而就党报新闻评论尤其是政治性较强的社论、评论员文章而言,其内涵的理论性、思想性以及传统表达的论理性等内在质素,使其意欲谋求的传播效果达成面临更大挑战。《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建党精神》“反其道而行之”,着意构建鸿篇巨制,运用多元叙事对宏大主题进行富有吸引力的阐发、论证和表达,谋求与读者在情感共鸣基础上的思想认同。本文拟从叙事学角度对《建党精神》的文本创新进行分析,并就党报新闻评论创新进行探讨。

一、新媒体背景下的党报新闻评论

就实际操作而言,传统上新闻、通讯和评论三大体裁在党报内容呈现上的地位并没有变化。只是因应新的时代背景和新媒体发展趋势,党报新闻评论呈现出新的变化和特征。

(一)党报新闻评论传统追溯

近代中国苦难深重,政治风雷激荡,作为信息传播、意见表达和舆论动员工具的大众传媒在时代变迁中功能颇具,再加之深厚的“文人论政”传统,我国报刊形成典型的言论特色。

20世纪40年代,“《解放日报》改版及各根据地新闻工作改革,确立了我国党和人民新闻事业的主要原则”,[2]即党报的“喉舌”性质及由其决定而必须遵循的“黨性原则”。新闻评论以其主观而直接的观点宣示,承担起党报引领大众和整合社会的重要功能,从而成为党报常规而重要的内容。

回顾历史,除了日常“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代党和政府发言外,在国家总体上向现代社会转型进程中的每一个转折点,党报新闻评论尤其是社论和评论员文章都发挥了推进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巨大功能。秉承先赋影响基因和传统累积的权威地位,即使面临媒介技术的冲击,党报社论依然凭借其巨大的“风向标”意义标举着党报的主流地位和影响力。

(二)党报新闻评论面临挑战

首先,在传统封闭而社会一统状态下,党报作为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力因受众思想单一且信息接收渠道匮乏而得到强化,党报新闻评论由此作为社会“晴雨表”的标识为公众所认知和默化。但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带来社会结构的松动和分化,社会包容度提升,人们的思想也日趋多元,由此对党报新闻评论的效果诉求形成挑战。

其次,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技术发展,充分释放了技术对社会变革和重组的潜力。当下媒介技术的移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使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和传播面临重构,更重要的是形塑了公众的信息认知和接收模式,信息的碎片化、感性化和肤浅化使大众形成回避深度、逃避崇高的浅表信息消费诉求和惯习。这无疑对以理论和思想为核心质素的党报新闻评论形成冲击,再加之长期以来党报新闻评论形成的“高冷”话语模式,党报新闻评论所承载的社会动员、思想整合和舆论引导的效果诉求同样面临挑战。

(三)党报新闻评论类型界限模糊

简单来讲,“新闻评论是表达人们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对由新闻引发的关于各类社会问题的思考”。[3]与强调信息属性的新闻相较,新闻评论更多强调意见表达、交流以及对信息所蕴含的深层意义进行挖掘和阐释。伴随着时代变迁及媒介技术发展,目前新闻评论类型比较丰富,但传统上一般基于适用场合或权威性诉求,将新闻评论分为社论、评论员文章、编辑部文章、一般新闻评论等。由于对评论所涉问题、现象、理论或思想的重要性判断具有主观差异,上述新闻评论各类型之间的界限并非截然分明。

就本文拟展开叙事分析的任仲平文章《建党精神》而言,从所涉主题、处理规格和文本风格上看,可视其为评论员文章,尽管也有人将其看作社论。本文以其为分析对象,不拘泥其究竟为社论还是评论员文章,而意在探究其以超常规篇幅所带来的文本呈现上的叙事创新价值及对党报新闻评论的借鉴意义。

二、新媒体背景下党报新闻评论叙事创新

2021年7月20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重磅推出超长篇幅、近12000字的任仲平文章《建党精神》,对“伟大建党精神”进行阐发和弘扬。本文尝试借助叙事学相关理论对其进行解读和阐释。

(一)作为叙事的新闻评论

罗兰·巴特指出,“世界上叙事作品之多,不可胜数。种类繁多,题材各异。对人来说,似乎什么手段都可以用来进行叙事”。[4]与传统叙事学研究的“故事”类似,新闻报道完全可以成为纳入叙事理论的研究对象范畴。基于新闻与评论在叙事话语上的差异,有学者认为新闻评论属于非叙事性话语,即“叙事人在叙事文章或话语中对所叙述事实的议论、抒情、说明”。[5]其实,从属于传播效果诉求,尽管新闻评论以意见和观点表达宣示为主,但从未排斥叙事性因素存在,而且这也恰是新闻评论在叙事意义上进行创新的空间所在。《建党精神》之所以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正是因为其突破了传统新闻评论的话语风格,采用了大量叙事性元素。因此,对新闻评论展开叙事学分析,具有理论正当性和适切性。

(二)建构话语以彰显主题

福柯指出,“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程”。[6]作为一种语言表达,话语意味着一种判断和界定的权力,并谋求获得社会认同。

中共100年奋斗实践凝聚和积淀而成的伟大建党精神,是党和国家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精神之源,并成为党带领全国人民奔赴下一个百年奋斗征程的精神指引,而这正是《建党精神》所要传达的重大主题。为确立这一主题的权威地位和影响力,文章在标题中即以诗意化表达——恢宏史诗的力量之源——建构了其经历史验证的真理性。文章的话语表述,采用了大量论断式表达,不断强化主题的不可置疑性。

梵·迪克指出:“新闻话语的主题并非简单的事项堆砌”而是“一种层次分明的等级结构”,[7]即话语所蕴含的“图式结构”。作为一种叙事的话语,其文本形成有赖于对话语元素的逻辑编织和建构。叙事不仅是一种静态的文本,同时意味着特定时空维度的行为和实践及建基其上的话语权力。就《建党精神》而言,尽管内容庞杂且体系宏大,但其逻辑结构却清晰严密。并且每一部分都通过历史和现实的交错叙述进行充分论证,形成一个枝繁叶茂的树状图式结构。严密的逻辑结构体系强化了文章主题和话语说服力。

(三)强化互文以形成对话

克里斯蒂娃认为,“每一个文本把它自己建构为一种引用语的马赛克;每一个文本都是对另一个文本的吸收和改造”。[8]互文强调文本的开放性,采用引用语、典故和原型、拼贴、嘲讽和模仿等多元文类构置文本,实现对各文类表达优势的借重,既丰富了文本内容以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又实现了文本间、文本生产者和接收者之间在更大社会语境下的对话和交流。

由此觀之,《建党精神》体现出明显的互文性。比如“转述”。新闻写作中引语使用有利于增强表达的真实性和现场感,提高文本的交流或说服效果。该文章在开篇部分,就直接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伟大建党精神的表述,明确宣示了文章要阐发的主题,为评论“一锤定音”。转述毛泽东的话:“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追溯了历史上早期觉醒者对中国道路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和为民族发展不畏艰辛的担当和境界。周恩来、邓小平、李大钊、焦裕禄、张桂梅……一个个历史和现实中闪亮的名字承载着丰富的信息、意味和精神,以“转述”的形式出现。基于此类特殊身份或特定文本具有较强权威性的直接转述、间接转述和综合转述,在文中屡见不鲜。每种转述都有特定的表达效果,尽管转述的内容可能依然是论说型话语,但转述这一形式化本身却赋予话语一种叙事色彩,有力增强了评论的权威性、感染力和说服性。

(四)讲好故事以引发共鸣

故事是人类文化的“母题”,人类文明在故事中得以传承。正如毛姆所言,“听故事的欲望在人类身上就像对财富的欲望一样根深蒂固”。[9]故事之于人类的亲缘积淀成为人类的集体无意识,故事作为一种叙事或故事化的叙事在传播效果达成上具有天然优势。作为一种叙事,故事最能体现叙事的特征和要求。故事具有完整的事实和情节,并着意于细节且富有情感,在话语风格上较为具象和感性,以多元化叙事手段激发听者共鸣,在共在的情感空间实现交流和精神升华,故事的主题诉求由此得以现实化。叙事作为手段,从属于传播效果。在一篇新闻评论中,叙事性和论理性的多寡强弱并无定规,事理和情感的无间交融应是评论叙事所追求的境界。《建党精神》以浓郁的故事化叙事及引发的传受共鸣效应,对此做了有力诠释。

故事是一个事实相对完整的叙事,尽管《建党精神》着意于精神的阐发和弘扬,但其以严密逻辑结构贯穿众多历史和现实故事,整体上仍然呈现出较强的故事性。文章以中共一大会址前合唱团演绎的歌曲开篇引题,后续部分对每一种建党精神的展开和论证同样有赖于一个个故事的组织和建构。比如第五部分对“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论证,就讲述了李大钊、赵尚志等革命志士牺牲的动人故事,讲了志愿军、红军、王进喜不畏艰险、敢于牺牲的故事,并辅以全景式的数字化呈现,读来让人感慨万千、激情澎湃。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故事不是散乱珍珠般的无序,而是经由诗化且饱含情感的叙述、价值判断精心加以组构,形成逻辑自洽、浑然一体的故事文本。《建党精神》着意从历史上撷取大量故事进行讲述,充分发挥历史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功能,为建党精神提供了合法性逻辑力量,并极力用历史故事来激活人们的集体记忆,在情感共鸣中谋求意识和精神认同。

三、新媒体背景下党报新闻评论创新思考

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中,党报新闻评论要继续坚守其主流地位和影响力,在复杂喧嚣的舆论场中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必须在坚持党报性质和党性原则前提下,树立人文理念、强化对话交流、遵循评论伦理。

(一)树立人文理念

在现代社会语境下,技术和市场崇拜使“当代传媒对受众人文关怀的需求,既不充分又不深刻”。[10]党报新闻评论创新要注重人文理念重塑,无论在选题、立论还是论证上都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于通过观点和思想传播,深度观照人性内在本质,尊重人的尊严;弘扬科学和理性,但要避免重蹈西方“走向启蒙反面”的覆辙;倡导尊重和维护人民民主权利,推动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人的全面实现”。

(二)强化对话交流

作为一种叙事的新闻评论,不仅仅是静态地传播信息、意见和观点,它同样是一种交流。传统上党报因其性质和影响力而具备较高权威,无形中导致新闻传播的权力倾向。在叙事上,党报新闻评论存在选题针对性较弱、论理上较为抽象、传受关系上强调单向灌输等倾向,很难获得受众认同。党报新闻评论要强化对话交流,从叙事和评论产制的各流程环节将受众纳入考量视野。强化平台意识,发挥“群众办报”的优良传统,吸引受众介入新闻评论传播,在意见的交流和协商中谋求认同。

(三)遵循评论伦理

新闻伦理是新闻传播应遵循的专业和道德规范,新闻评论亦不例外。党报新闻评论遵循伦理,在选题上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将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统一起来,“以人民为中心”;要坚持新闻真实,展开有的放矢的评论;要敢于说真话,坚持党、国家和人民利益至上,不畏艰险,勇于担当;既要坚持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也要敢于针砭时弊,开展有效舆论监督;面对是非善恶和敌对势力,要坚持“四个自信”,敢于批驳、主动亮剑。

综上所述,在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党报要具有创新意识,以跨学科视野借鉴多元理论和思想资源,增强新闻评论的传播力、影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在繁杂喧嚣的舆论场中“一锤定音”,坚守党报的主流和权威地位。

参考文献:

[1]任仲平.恢宏史诗的力量之源: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N].人民日报,2021-07-20.

[2]童兵.主体与喉舌:共和国新闻传播轨迹审视[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39.

[3]马少华.新闻评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

[4]吴蠡甫,等.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473.

[5]欧阳明.新闻报道叙事原理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189.

[6]王治河.福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159.

[7]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43.

[8]程锡麟.互文性理论概述[J].外国文学研究,1996(1):73.

[9]麦基.故事[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13.

[10]张淑美.人文关怀:新闻传播的终极目的[J].新闻爱好者,2003(11):47.

(李永红为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讲师;熊芬兰为浙江嘉兴学院文法学院副教授)

编校:王谦

作者:李永红 熊芬兰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教师发展分析论文下一篇:素质教育转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