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创新型机关范文

2022-06-20

第一篇:建设创新型机关范文

建设服务型、创新型机关实施意见

为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开展的“创优环境兴常州、改进服务促发展”的专项行动,解决机关建设中的存在问题,把局机关建设成为基层满意、企业满意、群众满意、领导满意的服务型机关,成为思想解放、争先创优、开拓进取的创新型机关,现就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意识

以建设“法制、诚信、效率、双赢”的服务型机关为目标,紧密联系园林绿化工作实际,不断增强建设服务型、创新型机关的意识。一是增强发展意识,确立大局观念,充分认清发展是第一要务,在全市加快发展的全局中找准定位,尽责到位,争先进位。二是增强责任意识,确立效率观念,树立“效率第一”的工作理念,只争朝夕,不辱使命。三是增强创新意识,确立服务观念,破除僵化观念,改革陈规陋习,营造“发展第一,服务至上”的浓厚氛围。四是增强诚信意识,确立法制观念,确立依法行政,诚信理政的行为规范和服务准则,营造诚信、公开的政务环境和公开、公平的市场环境。五是增强公仆意识,确立群众观念,牢固确立执政为民的宗旨,坚持廉洁勤政,大力弘扬“为民、务实、清廉”的机关作风,着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常州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求真务实,完善工作运行、监督机制

针对园林实际情况,园林局加强作风建设,建设服务型、创新型机关活动总体分为五个阶段分步推进实施:3月10日至3月底为学习贯彻,更新观念阶段;3月底至4月15日为面向社会,征求意见阶段;4月16日至5月20日为梳理问题,自我整改阶段;10月上旬至10月底为接受评议,社会监督阶段;12月份为总结提高,完善机制阶段。并通过建立如下措施,确保机关作风建设活动取得实效。

1、通过媒体等多种渠道公布投诉电话和电子信箱,坚持把作风建设投诉与行政效能投诉相结合、与信访投诉相结合,认真分析梳理,及时落实整改。

2、扩展充实局行风监督员队伍,定期召开监督员会议,认真听取行风监督员的意见与建议,并将整改情况及时向行风监督员通报反馈。

3、邀请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视察园林,对包括机关作风建设在内的园林工作情况进行调研;适时组织各界市民看园林活动,自觉接受监督。

4、向服务对象和基层单位发放问卷调查表,让服务对象、基层单位和协作部门就服务质量、服务效率进行评议,不断改善机关形象,提高服务满意度。

5、由局行政效能监察办公室对机关行政效能进行监察,受理投诉,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三、加强领导,严格考评,注重提高

1、为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和专项行动的有效开展,局成立机关作风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蔡骏、李恒炜、吴捷、廖东初、韦立、邹杰、沈远东7位同志组成,具体负责机关作风建设和专项行动的组织、协调和指导。

2、结合年度考评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对处室和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廉洁勤政、行政效能、文明服务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定。对没有做到优质服务、投诉较多的,处室不能评为先进单位,个人不能评定为优秀等次。

3、考评结果和群众投诉,由局作风建设领导小组汇总梳理后采取适当形式公开,属部门的问题,向部门反馈;属个人的问题,找个人诫勉谈话。对存在问题,部门和个人要认真分析原因,制订切实有效措施,限期整改。

第二篇:建设服务型、创新型机关实施意见

为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开展的“创优环境兴常州、改进服务促发展”的专项行动,解决机关建设中的存在问题,把局机关建设成为基层满意、企业满意、群众满意、领导满意的服务型机关,成为思想解放、争先创优、开拓进取的创新型机关,现就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意识

以建设“法制、诚信、效

率、双赢”的服务型机关为目标,紧密联系园林绿化工作实际,不断增强建设服务型、创新型机关的意识。一是增强发展意识,确立大局观念,充分认清发展是第一要务,在全市加快发展的全局中找准定位,尽责到位,争先进位。二是增强责任意识,确立效率观念,树立“效率第一”的工作理念,只争朝夕,不辱使命。三是增强创新意识,确立服务观念,破除僵化观念,改革陈规陋习,营造“发展第一,服务至上”的浓厚氛围。四是增强诚信意识,确立法制观念,确立依法行政,诚信理政的行为规范和服务准则,营造诚信、公开的政务环境和公开、公平的市场环境。五是增强公仆意识,确立群众观念,牢固确立执政为民的宗旨,坚持廉洁勤政,大力弘扬“为民、务实、清廉”的机关作风,着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常州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求真务实,完善工作运行、监督机制

针对园林实际情况,园林局加强作风建设,建设服务型、创新型机关活动总体分为五个阶段分步推进实施:3月10日至3月底为学习贯彻,更新观念阶段;3月底至4月15日为面向社会,征求意见阶段;4月16日至5月20日为梳理问题,自我整改阶段;10月上旬至10月底为接受评议,社会监督阶段;12月份为总结提高,完善机制阶段。并通过建立如下措施,确保机关作风建设活动取得实效。

1、通过媒体等多种渠道公布投诉电话和电子信箱,坚持把作风建设投诉与行政效能投诉相结合、与信访投诉相结合,认真分析梳理,及时落实整改。

2、扩展充实局行风监督员队伍,定期召开监督员会议,认真听取行风监督员的意见与建议,并将整改情况及时向行风监督员通报反馈。

3、邀请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视察园林,对包括机关作风建设在内的园林工作情况进行调研;适时组织各界市民看园林活动,自觉接受监督。

4、向服务对象和基层单位发放问卷调查表,让服务对象、基层单位和协作部门就服务质量、服务效率进行评议,不断改善机关形象,提高服务满意度。

5、由局行政效能监察办公室对机关行政效能进行监察,受理投诉,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三、加强领导,严格考评,注重提高

1、为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和专项行动的有效开展,局成立机关作风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蔡骏、李恒炜、吴捷、廖东初、韦立、邹杰、沈远东7位同志组成,具体负责机关作风建设和专项行动的组织、协调和指导。

2、结合考评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对处室和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廉洁勤政、行政效能、文明服务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定。对没有做到优质服务、投诉较多的,处室不能评为先进单位,个人不能评定为优秀等次。

3、考评结果和群众投诉,由局作风建设领导小组汇总梳理后采取适当形式公开,属部门的问题,向部门反馈;属个人的问题,找个人诫勉谈话。对存在问题,部门和个人要认真分析原因,制订切实有效措施,限期整改。

建设服务型、创新型机关实施意见

第三篇:淮北市地方税务局建设创新型地方税务机关

实施方案

为提高地税系统创新能力,促进地税工作更加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按照省局《关于建设创新型地方税务机关的若干意见》(皖地税〔2006〕3号 )和市局《关于创建“学习型、法治型、效能型、服务型、创新型”地税机关的实施意见》(淮地税[2006]36号)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建设创新型地税机关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宗旨,勇于探索实践,深化各项改革,不断创新治税理念、执法体系、征管体制、服务方式、调控机制和治队思路,为促进淮北在安徽率先崛起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二、建设创新型地税机关的主要目标

(一)创新治税理念。深化“四个一”治税思想的学习贯彻,提炼出淮北地税“十一五”发展的新理念,使地税部门贯彻科学的发展观更加深入。

(二)创新执法体系。建立健全执法考核机制、执法监督机制、执法保障机制,使地方税收执法体系更加完备,促进规范文明的依法行政机制的建立,大力推进执法规范化进程。

(三)创新征管体制。建立完善税费征管新格局、地税系统质量管理体系、地方税收管理信息系统,推进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和信息一体化进程,着力构建科学严密的税收征管机制。

(四)创新服务方式。建立完善依法科学高效的行政审批机制、完善地方税收纳税服务体系、完善纳税人权益维护体系、完善税收宣传工作体系,促进优质高效税收服务机制的建立完善。

(五)创新调控机制。紧紧围绕淮北争先进位、率先崛起,立足发挥地方税收职能作用,促进地方税收与地方经济发展良性循环与发展,着力构建持续稳定的收入增长机制。

(六)创新治队思路。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依靠人,一切为了人,全面发展人,建立健全“教育与管理结合、培养与锻炼同步、激励与约束并重”的干部队伍管理体系,推进干部队伍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和税收文化多元化进程,推动地税工作不断创新发展,着力构建充满活力的人本管理机制。

三、创建步骤及创建措施。

按照市局《关于创建“学习型、法治型、效能型、服务型、创新型”地税机关的实施意见》和 1 争先进位、创新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创新型机关建设主要目标,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落实措施,按、分步骤组织落实,突出阶段工作重点,统筹兼顾、整体推进。

(一)打基础阶段(2006年)

1、打牢创新发展思想基础。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四个一”治税思想。继续采取学习座谈、专题讨论和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深化对“四个一”治税思想的学习教育,使各级地税机关和地税干部对“四个一”治税思想有全面深入的领会,在工作中自觉用“四个一”治税思想统领地税工作,约束和规范言行。二是提炼淮北地税发展新理念。在深入领会贯彻“四个一”治税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淮北市“争先进位、率先崛起”的发展要求和淮北地税工作实际,集中全体税干的智慧,提炼出淮北地税“十一五”发展的理念,进一步统一全体税干的思想和行动,不断用先进的理念凝聚发展的力量,使之成为淮北地税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行动指南。三是全面倡导健康的思维、工作和生活定式。进一步丰富健康定式的内涵,探索实践养成健康定式的途径,通过积极改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为健康定式的形成营造良好氛围。

2、打牢创新发展制度基础。一是完善激励创新机制。制定完善相关制度办法,进一步明确各级、各层次和各类别的创新目标和落实责任,建立有效的创新落实和奖惩机制。二是进一步完善“四个”体系。即完善制度体系、岗位工作质量管理体系、岗责体系、考核和岗位过错责任追究体系,进一步充实完善每个体系中的相关制度办法,加强体系建设的衔接。三是执法体系建设初具模型。按照“以事定岗、依法定责、岗位制约、权责相当”的原则合理设置岗位,建立“指标量化、微机控制、内外结合”的税务执法考评制度;建立以“依据合法、监督严密、整改务实”为基本内容的执法监管体系;形成“政府部署、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协税护税格局。四是初步建立税收征管新格局。建立完善“职责清晰、制度完备、流程科学、手段先进、征纳和谐”的地方税收征管体系;建立完善“自主申报、自核自缴、查帐征收、重点稽查”的社保费征缴新模式;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理念,建立“目标引领、过程控制、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地税系统质量管理体系。

3、打牢创新发展动力基础。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发展的能力。重点“深化一项改革、加强一项建设、完善一个体系、提高一个能力”。一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认真学习贯彻《公务员法》,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行竞争上岗制度,建立能上能下、竞争择优、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激励机制;推行干部轮岗交流制度,多方位、多渠道地培养锻炼干部。完善能级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能级指标体系,合理划分能级类别,优化能级评定的方式,抓好能级评定后续管理,实行动态能级管理,并将能级评定结果与奖惩、提拔任用结合起来,建立起晋升有序、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岗位能级阶梯。重点落实好县局的能级评定工作。二是加强税收执法能力建设。结合实际,继续加强税收执法“六种

2 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服务立税、依法征税、科学管税、文明办税、监督护税和人本兴税的能力。三是完善教育培训体系。着眼于教育培训工作的系统化、专业化、正规化,建立“十一五”教育培训规划,健全一整套制度体系;坚持分类施教,形成“初任、任职、专业知识、更新知识培训”四位一体的教育培训格局,并进一步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管理和使用力度。四是提高创新发展能力。以税收执法能力建设为重点,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动力,做到“教育与管理结合、培养与锻炼同步、激励与约束并重”,不断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激情,充分发挥其潜能,增强争先进位的能力和动力,实现“促进事业发展”和“实现个人成长进步”的有机统一。搭建创新工作平台,以深化税收文化建设为载体,从思想理念、制度行为、物质形象等层面,搭建地税文化建设的体系框架,大力营造创新发展的氛围。

4、打牢创新发展管理基础。一是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坚持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完善决策机制,规范决策程序,强化决策责任,实现重大事项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公文管理,深化ODPS公文处理系统应用,提高公文运转效率;深化财务管理制度改革,强化资金预算管理,完善资金使用审批和公开制度。健全内部审计制度,规范审计操作,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作用;完善基建工程招投标、大宗物品采购和固定资产管理等制度及相关配套办法,努力构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廉洁高效的内部管理体制。二是切实增强系统执行效力。加强和改进系统管理,进一步细化行政管理、优化规范管理、强化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推进考核数字化和岗责程序化进程,充分发挥考核的监督和推进工作的作用,确保政令畅通和工作落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坚决查处各种违纪违法行为。三是推进行政效能建设。将效能建设寓于税收执法、纳税服务和内部管理之中,提升税收执法效能、纳税服务效能和内部管理效能;以推动工作落实为目标,强化质量、效率意识,注重细节管理,不断提高系统执行力;以强化行政效能监察为保障,创新行政效能监督手段,努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地税机关。

(二)上台阶阶段(2007年至2008年)

1、全面推进税收执法体系创新。一是完善执法考核机制。按照“以事定岗、依法定责、岗位制约、权责相当”的原则合理设置岗位,细化执法工作流程,明确工作步骤、执法环节和工作时限,紧密岗位衔接,将执法行为纳入制度化轨道;全面推行税务执法责任制,建立“指标量化、微机控制、内外结合”的执法考评制度,积极应用完善执法责任制考核软件,对地税干部的执法行为和执法绩效进行考核评价,将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提拔任用、能级评定等挂钩;完善执法责任追究制度,明确有关部门在责任追究中的职责,对执法过错责任人,严格按规定追究责任,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要追究。二是完善

3 执法监督机制。健全“依据合法、监督严密、整改务实”为基本内容的执法监管体系,提高执法依据制定的技术水平,加强对规范性文件制定的审核把关,做好规范性文件跟踪、分析和评估工作,定期对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完善基层税收法制员制度,拓展法制员的职责范围,完善专职税收法制员制度,进一步发挥法制员源头审核把关作用。强化和完善重大税务案件集体审理,探索建立助理审理员制度,并将信息化手段用于案件审理,着力提高案件审理质量和效率。健全减免税集体审批制度,强化和规范减免缓税管理。抓住税收执法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开展执法监察,并逐步推广应用执法监察软件;加强层级监督,实行综合执法检查,强化执法检查成果的分析运用,充分发挥自我纠错作用。三是完善执法保障机制。对内,加强全员法律培训,强化法律法规政策学习,不断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减少执法隐患;加强行政复议集体审核和行政应诉分析工作,强化程序、证据和整改意识,规范执法基础工作,提高复议案件维持率和应诉案件胜诉率,强化对案件结果的分析利用。对外,争取政府重视支持,强化部门协作配合,建立社会涉税信息库,加快涉税信息在政府和相关部门之间的传递速度,加大涉税信息的共享程度,形成“政府部署、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协税护税格局,提高协税护税效能。

2、全面推进征管机制创新。一是推进科学化管理。按照税收征管的内在要求,立足自身实际,进一步完善征管制度,优化机构设置,规范业务流程,强化征收、管理、稽查的衔接、配合和制约,建立“职责清晰、制度完备、流程科学、手段先进、征纳和谐”的地方税收征管体系,构建信息化支撑下的现代税收征管格局。二是推进精细化管理。完善税收管理员相关配套制度,进一步规范对税收管理员的管理;细化税收征管措施,分行业、分税种、分税目制定完善税收管理办法;积极推进纳税评估,建立科学、实用的纳税评估模型,对地区税收征收情况和企业的纳税情况进行评估;探索建立“自主申报、自核自缴、查帐征收、重点稽查”的社保费征缴新模式,统一缴费工资基数,进一步完善“一票多费”;积极推进“一票多税”改革,依托财税库行横向联网系统,全面推行电子缴税凭证;建立涵盖经济与税收(基金费)、宏观与微观、中央与地方等多维数据的地方税收(费)综合计统指标体系和数据库,加强对统计数据的动态分析和综合利用,提高收入分析管理的水平和质量。三是推进规范化管理。巩固基层标准化分局创建成果,制定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考核指标,将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到岗,优化配置基层征管资源;依托信息化平台,以基层单位为重点,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理念,建立“目标引领、过程控制、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地税系统质量管理体系,覆盖行政管理、税收管理、基础管理等工作的方方面面,提高地税系统管理水平。四是推进信息化管理。以金税工程(三期)地税项目建设为基础,进一步完善统一规范的技术基础平台,配合做好数据信息省局集中处理工作,将应用内容覆盖所有地方税(费)种、所有工作环节、

4 所有地税机关,并与有关部门联网,建立以征管业务、行政管理、外部信息、决策支持四大子系统为主要内容的地方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完善网站功能,完善网上申报纳税服务系统,全面推行网上申报和网上办税。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和应用软件开发管理,强化数据管理和分析应用;完善提高计算机广域网功能,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健全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体系。

3、全面推进服务体系创新。一是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建立完善依法放权、程序简化、集中办理、限时审批的行政审批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方便纳税人,维护纳税人权益。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依法实施各项税务行政许可,依托网络实现税务行政许可申请受理和许可文书送达的集中、限时办理。进一步规范税务行政许可行为,强化审批改许可项目的后续监管制度建设;深化税务行政审批改革,简化涉税审批环节,限时审批,并利用互联网逐步开展网上审批,方便纳税人提交相关资料,提高地税机关审批效率。在管理权限内,结合实际,向基层地税机关下放审批权限,提高工作效率,节省纳税人办税成本。二是完善纳税服务方式。完善“一站式”服务、加强“一窗式”管理、推行“一户式”储存、实行“一票式”征收,实现税费“一体化”管理。充分利用互联网络,完善纳税服务系统,逐步实现网上登记、网上购票和网上咨询,以及税务登记、税款征收、文书受理等涉税事项同城通办。深入了解纳税人的服务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深化落实“三四五六”服务举措,即,推进“三时服务”:准时服务、限时服务、延时服务;落实“四办要求”:符合政策的坚决办、手续齐全的立即办、涉及各方的协调办、后续办理的预约办;坚持“五零标准”:征纳沟通零距离、执法流程零障碍、服务质量零差错、规定之外零收费、服务行为零投诉;实行“六项制度”:首问责任制、承诺服务制、AB岗工作制、办事公开制、领导接访制、意见反馈制。围绕“三四五六”服务举措,进一步优化重组办税服务流程,简化办税环节,提高服务标准,不断完善地方税纳税服务体系。三是建立完善纳税人权益维护体系。健全税收信用体系,进一步完善税收信用等级评定制度,建立税收信用指标体系和纳税人税收信用电子档案,提高税收信用评定的科学性。每两年开展一次评定工作,A级纳税人占查账征收户的15%,完善纳税信用等级分类管理办法。加强对纳税服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监督检查,建立纳税服务考评机制。完善“阳光”稽查工作机制,完善首查责任制,全面推行案件复查制,规范有关工作流程,扩大稽查结果公开范围,充分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四是不断完善税收宣传工作体系。建立以信息化和各类媒体、载体为依托,主题宣传与日常宣传相互结合,宣传内容丰富,宣传个性化突出,注重实效的税收宣传工作机制。抓好“税收宣传月”等集中宣传活动,丰富宣传内容,创新宣传形式;规范税法公开制度,实施税收法规宣传送达工程,推进网上税法宣传,拓展12366纳税服务热线功能,提高网上税法宣传和12366纳税服务热线社会知晓度和使用率。

5 同时,将税收宣传融于纳税辅导、咨询和个案查处等日常税收工作中,增强税收宣传的针对性。

4、全面推进系统创建机制创新。巩固文明创建成果,总结创建工作经验,不断创新创建载体,丰富创建内涵,提升创建层次,推动系统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突破。继续抓好争创“先进领导班子”、“文明单位”、“文明行业”、“人民满意的基层站所”等不同层次的创建活动,巩固和扩大创建成果。系统创建单位全部建成市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达到创建单位总数的15%以上,并力争取得1-2个国家级创建称号。广泛开展争当“优秀公务员”、“先进工作者”活动,大力表彰、广泛宣传先进个人典型。围绕服务经济、规范执法、纳税服务等内容,深入开展富有地税特色的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拓展文明创建的内涵。

5、全面推进服务发展手段创新。认真贯彻经济税收观,不断发挥税收的职能作用,努力建立地方税收与地方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促机制。紧紧围绕淮北争先进位、率先崛起,大力服务 “861”行动计划、“八大基地”建设、全民创业行动、招商引资和新农村建设,加强税收调研,制定完善落实具体的服务举措,用足用活税收政策,优化税收服务,营造法治、公平、和谐的税收发展环境。

(三)再提高阶段(2009年至2010年)

1、进一步更新创新理念。总结创新型机关建设实践经验,不断发展创新思路,更新创新理念。用科学的发展观进一步审视创新工作实践,进一步解决创新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用发展的眼光和与时俱进的态度提出创新发展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大力推进观念创新,深化发展理念教育,使干部队伍的思想和行动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2、进一步丰富创新内涵。在创新型机关创建目标的基本实现的基础上,不断赋予创新型机关建设新的内涵,推进创新型机关创建工作不断深入。一是大力推进机制创新。探索完善充分发挥地税系统人财物效能的途径和方法,健全科学高效规范的税收工作管理方式,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建立完善符合发展需要、更加协调配套的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二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科学技术在税收工作领域的应用,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解决税收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继续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完成金税工程(三期)地税项目建设,提高税收工作的科技含量,推进税收工作的现代化进程,努力使税收工作紧跟时代步伐和科技发展步伐,不断提高税收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3、进一步推进文化创新。营造地税文化建设氛围,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和行业特色的地税精神文化、行为文化、服务文化和制度文化全面建立;加强地税文化阵地建设,科技手段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内外网站不断完善,交流互动的文化平台全面搭建;打造地税文化精品,在文学作品、音乐作品和影像作品等方面深入挖掘,群众性文化活动形成制度,创

6 新型地税机关的文化基础全面夯实。用创新发展的治税思想统领地税文化建设,从思想理念、制度行为、物质形象等层面,进一步发展地税文化建设的内涵、明确目标与实现途径,推动地税文化的繁荣发展,不断凝聚创新发展力量。

第四篇:建设“六型”机关的创新实践与思考

《办公室业务》 2011008期封江淮,李伟

机关管理创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如何搞好新型政府和事业管理机关的建设,如何使机关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河南社旗县财政局近年来从构建先进财政文化入手,紧紧围绕打造“六型”机关这条主线,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实践,摸索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

一、建设学习型机关

2002年,该局开始提出“财政人”的概念,把“财政人”作为一个既定对象和特定群体来树立,实施人员素质工程,要求全员必须把学习放在首位,从狠抓自身核心能力入手,用现代学习文明改造传统观念,革除落后思维,全面提升理性品位。为使工作人员做到政治素质境界高、理论素质功底深、工作素质作风硬、自身素质约束严、事业发展奉献精神强,该局着力推行“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模式,不断促进学习成为常态性。在具体过程中,全面坚持围绕提升干部素质这条主线,用好两个载体,经常性开展干部大规模培训和“三个一”读书活动,使财政干部努力做到三知(知大政、知任务、知下情),两懂(懂财会、懂法律),两会(会电脑操作、会公文写作)。建设三大阵地,即完善培训中心、机关党校功能,建成一定规模的机关图书阅览室。建立六促机制,即以考促学、以查促学、以赛促学、以训促学、以“研”促学,促进干部作风转变,不断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p#分页标题#e#

二、建设服务型机关

为提高工作效率,建立一套适应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该局突出民生财政理念,从基层财政入手,改善服务体制就是规范服务行为,改进服务方式,不断强化服务效果。改善服务体制就是从财政管理最薄弱乡镇财政入手,成立乡镇财税服务中心,将办公阵地前移,实行门面式、窗口化服务,方便广大人民群众,使财政工作初步实现了由直接管理向服务化管理的转变。规范服务行为就是结合国家公务员行为机关制度要求,该局专题制定了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等九章59条,广泛予以推行和实践,以高素质的行为,来保障高质量的工作。改进服务方式就是创新服务特色,实行文明服务,切实履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首办问责制、限时服务制、延时服务制;实行安全服务,坚持开展工作无差错、

出精品活动,做到程序一步不减,手续一笔不乱,资金一分不错。提升服务效率就是根据实际情况,简化了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全局仅保留一个核备事项。对全县重点支出,开辟绿色通道,特事特办;推动网上技术运用,实行财税银库有效联网,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运转效率。强化服务效果就是要求财政工作人员树立“四化”观念,弱化权利,钢化监管,简化程序,优化服务。对外服务追求五个零化,即工作接触零距离,工作执行零障碍,办事内容零疏漏,办事时限零等待,服务环节零死角,取得了明显效果,实现了社会满意度和机关内部管理水平的双提升。

三、建设创新型机关

该局强化战略发展观念,通过财政创新不断实现持久的自我发展和完善,初步建立了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财税运行和服务新模式。同时在机关内部,该局建立了干部知识更新经常化运作体系,较早地开展了财政干部大规模培训工作,目标上实现由一般学习向应用能力转变。为加强人员管理,科学全面评价财政干部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建立以能力和业务为导向的量化评价机制。该局2004年即对系统工作人员实行考绩指标量化管理,对每个人分学绩、作风、德行、勤绩、能力、业绩七个部分,按注重实绩、纵横对比、奖惩结合的原则,实行百分制量化考评。以金财工程为平台,推行网上办公、无纸办公,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提高了财政现代管理水平。

四、建设文化型机关

自2003年始,该局实施文化带动战略,着力构建财政文化,实行以文养人,以文育人。其总体目标是“五个一”,即建设一套好班子,培养一支好队伍,探索一条财政管理好路子,制定一套好制度,树立一个好形象。在内涵上,主要打造“六高”文化,即高品质的思想文化,高素质的行为文化,高质量的工作文化,高效率的效益文化,高创新的发展文化,高品位的服务文化。在实施财政文化建设过程中,坚持把文化素质培育放在首位,努力培养财政系统干部职工在新的财政形势下形成新思维、新观念;大力开展“尽职业责任,讲职业道德,守职业法纪,学职业技能”活动,注意广泛发动系统职工积极参与,大力培育文化细胞,全面普及职工文化素质教育;积极开展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把创建工作渗透到文化娱乐活动中,陶冶干部的思想情操;建立健全对外服务体系,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广泛推行公务人员行为规范,以高素质的行为文化,保障高质量的工作文化。坚持把财政文化建设与业务工作同

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将活动要求细化、量化,融入机关目标管理体系,加强日常考核与管理,将创建效果与部门经济利益挂钩,有效地促进机关文化建设,确保取得切实的成效。

五、建设精细型机关

天下之工,必作于细。提升财政管理,必须从大处着眼,细处着手,才能体现财政工作的严谨性。该局要求在工作中,既要“抬头看路”,明确科学的方向和目标,选择有效的路径;又要“埋头拉车#p#分页标题#e#”,一步一个脚印地按照科学确定的方向和路径前进,做到全面、精确、细致、规范、高效。在打造精细化财政过程中,按照“五个一”的工作思路,即探索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机制、完善一套细致的基础工作账表,制订一套简便的业务操作流程、形成一套严密的执行监督体系、健全一套规范的管理服务措施。坚持围绕“十化”为主线(即坚持依法理财、做到财政管理规范化;增强大局意识、做到财政服务优质化;完善监管机制、做到财政监督常态化;推进资源整合、做到信息建设一体化;优化业务流程、做到内部管理高效化;夯实工作基础、做到办公标准化;突出以人为本、做到队伍建设长效化;注重激励约束、做到绩效考评制度化,强化岗位责任、做到职责界定清晰化;弘扬时代主旋律、做到文化建设特色化),突出重视“双基”工作,从加强基层财政监管做起,从基层工作入手,在财政管理工作中牢固树立全局观念、法制观念、创新观念、效率观念、服务观念和责任观念。突出依法理财,注重流程设计,坚持分类指导,运用科技手段,完善岗责体系,加强绩效考核,健全配套制度,全面推进基层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一是健全制度体系,借鉴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了50余项财政主体工作的规范化,细化了20多项108条内部管理制度,构建了覆盖全局全部财政工作的管理制度体系;二是创新再造工作流程,按照精简程序、理清环节、分清责任、明确标准的要求,健全和优化财政管理工作流程。优化了工作“线路图”和“时间表”#p#分页标题#e#,进一步简化了工作程序,规范了内部运转机制;三是打造标准体系,按照实事求是原则,逐一研究确定有关收支定额和相关业务办理标准,明确了工作办理的时间标准、质量标准和服务标准,使每一项工作标准都成为财政干部的“工作指南”和“服务手册”,实现行政管理的精细化;四是加强基础资料管理,健全内部数字化管理体系。建立财政“三库”,即数据库、项目库、资料库,确定各科室业务档案的归档范围、归档标准,进一步加强基础资料管理,实行电子管理,电子查阅,既提高了

效率,又提升了管理水平;五是创新再造服务标准,量化工作作风要求。立足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坚持从小处着手,从细节抓起。

六、建设廉洁型机关

近年来,财政改革力度大,热点多,焦点集中,廉政财政任务十分繁重。为加强廉政建设,该局从预防、教育、制度、管理四个方面着手,着力打造廉政预防体系。一是建设阳光财政,严格“三公开”制度,做到党务、政务、财务公开;二是实行廉政许诺制,每年年初层层签订廉政许诺书;三是实行约谈制,每年对中层岗位和重点岗位工作人员约谈两次,进行告诫教育;四是进行述廉制,中层以上干部半年和年终在职工大会上要专题述廉,进行民主评议;五是实行双审制,即财政监督部门每年对乡所和业务科室进行一次内部审核,委托县审计部门每年对内部科室综合进行一次外部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资金运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该局打造廉政体系的做法,得到了上级纪检部门的肯定,并在全市廉政建设现场会上做了经验介绍。

该局先后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省级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南阳市委优秀中心学习组、南阳市五型机关党组织、全县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县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并两次荣获全市五一劳动奖状。全局涌现了一大批先进人物,部分同志获得国家级、省级荣誉表彰,#p#分页标题#e#50多名工作人员先后受到市县表彰和奖励。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河南省社旗县财政局)

本文由免费范文网收集提供

第五篇:关于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机关的意见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机关党员干部的素质,推进机关的工作创新和作风转变,更好地发挥市直机关在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把市直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机关,努力实现市九次党代会确定的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大市、绿色城市的宏伟目标,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努力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机关

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机关(以下简称“三型机关”)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关作风建设的深化,是建设“为民、务实、清廉”机关的重要途径。

建设“三型机关”,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通过加强学习促进机关干部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的全面提高,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自觉性;通过弘扬创新精神推动机关干部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推动各项工作的创新发展;通过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机关干部队伍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切实转变机关作风,为实现我市“两提前、一率先”的奋斗目标作出贡献。

建设“三型机关”是内涵丰富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既要着眼于长远,又要狠抓当前。开展建设“三型机关”工作,要致力于全面提高机关干部的整体素质,要以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和创业创新精神为动力,以转变机关作风为重点,以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文明机关为目标,以实现、维护、发展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宗旨,努力推动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二、端正学风,讲求实效,建设充满活力的学习型机关

建设学习型机关要以提高机关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为重点,努力在市直机关形成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和党员干部提高学习力、增强创造力的良好局面。

高度重视政治理论学习,把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机关干部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和本部门开展工作所需要的业务技能知识,不断提高机关干部的工作水平和以科学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学习反映当代世界变化发展要求的新知识,使机关干部的知识结构与水平适应时代发展和做好本职工作的需要。

理论联系实际,讲求学习实效。当前,要深入开展以学外语、学电脑、学业务知识和讲普通话为内容的“三学一讲”活动。充分发挥市直机关党校的教育阵地作用,发挥机关党建研究会的研究探讨作用,发挥机关党建网站的远程教育作用,通过电化教育、知识讲座、参观考察、教育报告会等有效形式,增强学习效果。

创新学习机制,进一步完善机关干部述学、评学、考学制度,并把学习考核的结果作为衡量干部思想业务素质和评价、使用干部的重要标准。

三、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建设开拓进取的创新型机关

建设创新型机关要以弘扬创新精神,推动机关工作不断创新为重点,引导广大机关干部紧紧围绕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工作创新上实现新的突破。把创新作为开创工作新局面、提升干部新本领的动力,围绕中心工作、全局工作和部门业务工作进行创新。建立科学有效的创新目标、创新考核等一系列制度。每个部门、每个科室及广大机关干部每年都要结合工作实际,制定详细的创新工作目标。围绕开拓工作思路,增强工作创新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进行观念创新;围绕提高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进行体制创新;围绕转变机关作风,提高服务质量,进行机制创新;围绕解决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工作的实效性,进行工作方式方法创新。注重在工作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不断丰富创新内容,完善创新机制,加大创新力度,把创新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建立完善创新的激励机制。把创新成果的推出及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作为评选先进、评价干部和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继续深入开展争创“创新与优秀工作成果”活动,加大对“创新与优秀工作成果”的宣传力度,激发广大机关干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积极性,营造创新工作的浓厚氛围,推动机关创新工作再上新水平。

四、依法行政,勤政为民,建设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机关

建设服务型机关要以依法行政、勤政为民、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重点,突出抓好机关作风的转变,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机关。

大力开展“为民、务实、清廉”学习教育活动,着力推行社会服务承诺制度,进一步完善面向社会承诺的服务内容、服务程序、服务标准,恪守承诺内容,严肃违诺责任,实行首问责任制。规范机关人员工作行为,严格执行“十不准”。认真组织实施“五大民心工程”,解决好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紧密配合中心工作,大力开展建设“平安机关”活动、包荒山绿化等工作。切实加强行风和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努力提高行政效能、提高办事效率、提高服务质量。

创新联系群众的载体和渠道,建立完善机关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制度、基层联系点制度、信访接待日制度、下基层接访制度、与群众对话制度等,关心群众疾苦,维护群众利益,扎扎实实地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五、切实加强对“三型机关”建设的组织领导

市直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建设“三型机关”的重要意义,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主要负责同志作为建设“三型机关”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负责同志要靠上抓。要明确责任部门和专门工作人员,层层建立责任制。创建目标要落实到支部、科室、群团组织和个人。要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防止搞形式,走过场。

市直各部门机关党组织要在部门党组(党委)的支持和指导下,搞好计划安排和督促检查,加强创建工作的组织落实。机关群团组织要按照建设“三型机关”的总体要求,根据自己联系群众的特点,找准结合点,充分发挥作用。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创新、服务作为一种觉悟、修养、境界和责任,以对党的事业、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强学习、致力创新、热情服务,在建设“三型机关”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机关建设不断提高到新水平。

市直机关各部门要及时把创建活动的情况报告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将对创建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和考核评比。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九年级语文阅读范文下一篇:假期培训计划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