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形象演变管理论文提纲

2022-08-27

论文题目: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内归侨社团研究 ——以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为例

摘要: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海外华侨或受到新中国成立的感召回国参加建设和求学,或因东南亚等国家的排华影响,大规模的突发性回国,这些归侨在国内经历了艰难生活的调试过程。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侨务政策的恢复,归侨及其社团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契机,全国各地的归侨社团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据统计,目前国内的归侨社团已超过一百多个,归侨社团背后强大的世界性的民间社会关系网络在信息联系日益紧密的当今社会,体现出其特有的功能与社会意义。研究归侨社团的形成、演变及生存状况,可以明了归侨在国内特殊制度环境下的生存策略和选择,拓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史研究的视域。通过对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的个案研究表明,归侨社团是改革开放以后开始大规模兴起的,自下而上,独立运作,为侨服务的民间非政府组织。归侨利用改革开放为其提供的社会空间,以原侨居地华校精英为骨干,继承和发扬自侨居地形成的“联谊互助”精神,通过内外活动的展开,不仅能使归侨群体受到组织的关爱,营造家庭的氛围,增强归侨的归属感,进一步凝聚侨心。还能发挥桥梁作用,争取侨益,充当政府和社会的润滑剂,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改善了政府形象。特别是在与世界各地的归侨社团密切的互动中,建构并强化跨国网络,为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服务。这种强大的民间跨国网络具有超越国界的特点,可以迅速凝聚海内外的资源,不但可以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间互动和文化交流,更是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进程的重要民间力量。当然,受制于国内政府对于社团“双重管理”的严格制度,社团发展出一套特殊的生存策略,一方面借助侨联的官方组织使社团获得合法开展活动的资质,另一方面,通过选举侨联干部为理事长,依附政府获取一定的资源。然而这种策略逐渐催生出对侨联这种“自上而下”官方组织的体制性依赖。社团登记制度对侨联一级人民团体差异化的制度安排,造成国家行政力量体制性地嵌入侨联的管理运作,进而影响纳入其下管理的归侨社团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政府的行政改革不断要求社会组织进行组织机构的改革。社团改革有赖于政府从上到下的政策驱动,将归侨社团从侨联僵化的行政体制中剥离出来,进行社会化的运作,给予归侨社团以正常的定位;改革侨联的行政体制,强化侨联的社会性;并通过修订《社团管理条例》,放宽社团的准入门槛等方式,促使归侨社团走上良性发展的光明之路。

关键词:改革开放;国内归侨社团;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

学科专业:中国史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学术史回顾

一、关于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的研究动态

二、关于归侨社团的研究动态

第三节 概念界定、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一、“归侨”、“归侨社团”概念的界定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内容

第二章 国内归侨社团发展概况

第一节 归侨构成

一、三次回国浪潮

二、职业分布

三、社会生活

第二节 侨务机构与归侨

第三节 国内归侨社团

一、组建动因

二、发展现状

第三章 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的发展及运作

第一节 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的创立及组织结构

一、厦门缅侨

二、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的创立

三、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的组织结构

第二节 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的社团活动

一、联络联谊

二、互帮互助

第三节 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的跨国网络

一、跨国网络的建构方式

二、跨国网络的作用

第四章 归侨社团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节 当前社团面临的问题

第二节 政策调控及社团运行机制

第三节 新时期归侨社团发展思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田野调查图片

附录B:归侨口述录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商业银行低碳经济论文提纲下一篇:新时期电力电子技术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