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第一书记日志

2022-08-13

第一篇:驻村第一书记日志

惠德村第一书记张尚宁的驻村日志

本报讯(记者 惠玉堂)2015年8月,张尚宁被选派到惠德村当第一书记,当谈起工作,他便滔滔不绝。“当时正值冬天,村上办公环境不好,没钱拉碳架炉子,我们村两委班子大多时间都要晚上开会,一直工作到深夜”。张尚宁说的就是脱贫建档立卡那段时间,为了摸清底数,他们挨家挨户,调查了解情况。“原来全村有279户贫困户,但建档立卡户不能超过50%的指标,如何确定?”通过召开村小组会议,让村民自己讨论决定,最后确定149户建档立卡户,群众都没有怨言。

惠德村是原州区最年轻的移民新村,全村有300户1426人,移民全部来自河川、张易等贫困乡镇。如何带领全村父老乡亲脱贫致富,张尚宁探索着、忙碌着,也为之振奋着。

在他的工作日志上,记录着他为之奋斗的点点滴滴。 2月26日,星期五,召开本村二月份“民主议政日会议”,全村村民参加,商讨本村发展规模化养殖蛋鸡事宜„„

3月3日,星期四,召开村两委班子发展主导产业动员会议,动员最多由10人组成蛋鸡养殖投资管理小组,分类推进„„下午去开城镇参加原州区第一书记学习交流会。

3月5日,星期六,宣传动员村民参与蛋鸡养殖及产业园建设,修改惠德村蛋鸡养殖产业园可行性报告。

3月7日,星期一,参加彭堡镇召开的扶贫会议,下午组织农户报名金融扶贫贷款。

3月8日,星期二,完成蛋鸡养殖产业园规划报告„„ 3月11日,星期五,修改上报惠德村蛋鸡养殖产业园建设报告„„

3月18日,星期五,找镇领导汇报惠德村蛋鸡养殖产业园投资管理情况的初步设计打算;汇报农户住房、围墙、牛棚、日光温室需维修情况„„

张尚宁对惠德村的家底了然于胸,对问题及出路也找得很准。当时搬迁来时,全村300户有269户为政策性低保户,都很贫困,户均一栋棚,共有128栋日光温棚172栋牛棚。受种养殖习惯、劳动力、经济水平、技术等影响,种养规模不大,经济收入不高,发展落后。

2017年,惠德村要整体脱贫,种养产业是依托,金融扶贫是关键。“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对现有日光温棚进行改造提升,争取安装卷帘机、草帘更换为保温被、加大技术培训等措施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群众种棚积极性,提高村民经济收入”。

在养殖上,通过成立蛋鸡养殖产业园,建设现代化高标准大棚14栋,以每户1000只蛋鸡标准,采取1+9户模式(村小组组长与9户农户联合),10户1棚,可养14万只蛋鸡。按照自愿原则,平均投资,平均收益,合作社规范化运行管理,实行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提供鸡苗、统一提供饲料、统一防疫、统一培训、统一产品销售。

目前,养殖产业园建设前期报批都已上报。“现在我们正在筹备申请成立合作社,这个估计困难不大,最头疼的就是园区建设及前期运营资金”。在彭堡镇建设惠德村蛋鸡养殖产业园的报告上,详细罗列着各项投资概算,其中养殖户户均需入股7万元以上。

张尚宁对未来的前景充满信心。“按鸡蛋年均价计算, 10户1栋棚,户均年纯收入可达3.47万元”。在目前有投资意向的108户农户中,70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占全村贫困户近47%。“采用自动化设备,每栋棚可节省劳动力9人,这些富余劳动力还可就地就近劳务创收”。去年,惠德村技能培训实现有需求者全覆盖,开展编织、刺绣、电焊、种养殖等培训班7期600余人。“这件事做成了,惠德村就可以脱贫了,只要农户挣了钱,偿到甜头,我们还可以扩大园区规模”。

说起养鸡,惠德并不是第一个,硝沟、彭堡等养鸡专业合作社已初具规模。起步随晚,但可借鉴前者的成功经验,走现代化、标准化的路子,真诚希望第一书记张尚宁带领惠德村村民走出一条精准脱贫的阳光大道。

第二篇:第一书记驻村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目前,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到5年时间,全国还有832个贫困县、12.8万个贫困村、5575万贫困人口,且剩下的大多都是“硬骨头”。啃下这些“硬骨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

总书记指出,要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注重选派一批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和高校毕业生到贫困村工作。根据贫困村的实际需求精准选配第一书记,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为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2015年4月,中组部、中央农办、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从全国层面部署推动选派第一书记工作。各地各有关单位切实把选派第一书记作为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锻炼培养干部的有效途径,有力有序推进第一书记工作。

目前,全国共有18.8万名第一书记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实现了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全覆盖。广大第一书记用激情与赤诚践行驻村诺言,用拼搏与奉献推动脱贫攻坚,被群众誉为“党派来的好干部”“脱贫致富的领路人”。

精准选派,把贫困村最需要的优秀干部派下去

选得准,才能干得好。各地严格标准和程序,因村选派优秀干部,实现全面覆盖、精准配对、人岗相宜。

选派范围做到“两个全覆盖”。各地按照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全覆盖的要求选派第一书记,对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边疆民族地区、灾后恢复重建地区也做到应派尽派。通过各地各部门努力,目前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实现“两个全覆盖”,一些地方还结合实际,在“两个全覆盖”的基础上,对特殊类型的村,也做到应派尽派。

人选条件坚持质量第一。农村生活条件艰苦、矛盾错综复杂、利益千丝万缕,要求第一书记必须政治、能力、作风过硬。各地重点从各级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优秀人员中选作风好的人、选能担当的人。各级组织部门按程序认真把好人选政治关、品行关、廉政关和能力关,确保选派人选质量。

紧贴农村需求因村选派。富裕村、条件好的村大多是相似的,而贫困村、基础薄弱村各有各的困难。各地各单位坚持从实际出发,因村施策,贫困村需要什么样的人,就把那方面的人派过去。天津、江苏、上海、湖北、云南、宁夏等地通过双向选择、供需对接,“菜单式”遴选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特别是,一些地方和单位的老干部、老同志,老当益壮、主动请缨,申请回乡或到村担任第一书记。中国核建集团原党组成员、总会计师刘满堂,作为中管企业的班子成员,离退休还有两年时间,主动向组织申请辞去领导职务,到陕西旬阳县李家台村任第一书记,并立下军令状通过3年努力帮助所任职村脱贫摘帽„„这些老同志往往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文化层次和丰富的经历,解决贫困问题的视野更宽、办法更多。通过他们驻村帮扶,既为贫困村脱贫致富注入生机活力、巨大动力,也展示了老同志们的价值和境界,释放了激情和正能量。

明确职责,聚焦四项任务强担当

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是第一书记到村的主要职责任务。各地各单位围绕这4个方面,进一步细化工作要求,使第一书记干事有思路、工作有目标、帮扶有方向。

广大第一书记带着任务、责任和重托,认真履职尽责,主动与村“两委”协调配合,既主动担当,又不包办代替,尊重、发挥村干部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的积极性,努力把村班子、党员队伍建强,帮助理清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发展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留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广大第一书记坚持把建强村党支部作为首要任务,调整优化班子结构,培养积蓄后备力量,健全完善规章制度,着力增强任职村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第一书记的到来让村党支部面貌焕然一新,村干部说话又好使了。”基层干部和群众普遍为第一书记竖起大拇指。

“群众不脱贫,干部不脱钩”。各级选派第一书记立足村情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和任职村资源产业优势,积极做好结合文章,通过培育产业、引进项目、争取政策等多种方式,普遍为任职村找准脱贫增收的路子。中央政研室、商务部、工信部、农业部等单位选派的第一书记,纷纷为任职村引进项目,培育农民合作社,让贫困户最大限度受益,推动精准扶贫落地见效。

群众是否满意、是否欢迎,是衡量第一书记工作水平的第一标准。许多第一书记从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事情做起,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第一书记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全国人大办公厅、文化部、司法部、中科院等单位选派的第一书记,通过向上争取、单位捐款、网上众筹等途径,积极筹措资金帮助任职村办实事、解难题,被称为“自家人”“贴心人”。

给钱给物可解一时之困,稳定脱贫致富则靠村级组织和群众自身。怎么把群众有效组织起来,怎么让更多村民百姓认识到自身利益而为之努力奋斗?许多第一书记围绕这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在走进百姓家做思想动员、做群众工作的同时,注重从制度建设入手,健全村干部集中办公、值班坐班、财务管理等相关制度,推动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帮助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指导完善村规民约,实现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大家的事大家议、大家的事大家办。随着各项制度的落实,村里各项工作逐渐步入正轨,村级组织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中央纪委机关、全国政协办公厅、科技部、民政部等单位选派的第一书记,积极帮助任职村制定好、执行好各项制度,提升村干部的法治意识、现代意识,促进村级组织运行规范化、制度化。

严格管理,确保沉在村里干

好书记是选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各地普遍建立健全机制,加强对第一书记管理考核,督促第一书记扎根农村、履职尽责。目前,天津、辽宁、吉林、广东等20多个省区市从省级层面出台第一书记管理办法。

实行县乡为主、多方共管。第一书记由县级党委组织部、乡镇党委和派出单位共同管理,县级党委组织部和乡镇党委担负直接管理责任。各地各单位通过明确各级管理职责,构建立体式的管理体系,有效防止出现管理真空,确保第一书记在岗有为。

坚持严在日常,抓在经常。各地普遍建立健全第一书记公开承诺、工作例会、定期汇报、请假销假、廉洁自律等制度,强化对第一书记的刚性约束。天津、河北、海南等地通过巡回督导、电话查岗、随机调研等形式,加强对第一书记在岗工作情况的督查,及时向市县和派出单位反馈情况,督促整改。通过严格日常管理,各地各单位拧紧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纪律发条,促进第一书记身入心入、履职尽责。

强化考核评价、注重实效。对第一书记干了什么要有考核督促,不能干好干坏一个样,更不能呆在村里“混日子”。各地各单位普遍建立第一书记考核评价制度,将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结合起来,由派出单位会同县级组织部门和乡镇党委进行年度考核,任职期满进行任期考核。福建、四川、云南、青海等地结合暗访督导、日常考勤、年度考核等情况,对不胜任的实行“召回”调整,视情况追究派出单位责任,督促派出单位选派精兵强将。两年来,全国共召回调整7000余名第一书记。还有一些中央和国家单位,探索利用第三方评估的方式对第一书记驻村成效进行全面评价,评估结果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通过考核这根指挥棒,各地各单位激励广大第一书记主动作为,有效发挥作用。

保障支持,激发动力鼓足干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一书记在一线打硬仗,需要各方的保障支持。各地各单位积极落实第一书记有关待遇,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加大经费投入和支持力度,帮助解决工作、生活困难,解除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

针对部分第一书记没下过基层、缺少基层工作经验的情形,各级加大培训力度,让他们知道下去为什么、在村干什么、具体怎么干。2016年初,中组部会同国务院扶贫办连续举办3期示范培训班,对中央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的第一书记进行全员集中轮训。各地各单位普遍采取任职培训、结对帮带、工作指导等方式,提升他们的履职能力。各省区市从省级层面组织开展第一书记示范培训班110余期,近两年来省市县三级共培训第一书记20万人次。中宣部、国家民委、人民日报社等单位与第一书记建立定期沟通、重点难点问题联合会诊等工作机制,跟踪指导第一书记驻村工作。

各地各单位关心关爱第一书记,任职期间原单位职级、工资和福利待遇不变,到村工作期间,由派出单位给予适当生活补贴,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各地普遍从财政资金中安排工作经费,从扶贫资金中安排帮扶经费,让第一书记“有钱办事”。

各级推动派出单位与第一书记进行项目、资金、责任“三个捆绑”,使第一书记驻村成为部门结对、单位联村重要纽带,充分利用派出单位职能优势、资源优势助推脱贫攻坚。中央办公厅、教育部、国务院法制办、国家外汇管理局等派出单位充分发挥“娘家人”“后勤部长”作用,合力解决派驻村存在的实际困难。

成绩是干出来的,选人用人就是要以实绩论英雄。各地普遍把第一书记工作实绩作为选拔任用、表彰激励的重要依据,对表现优秀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激发第一书记干事创业的热情。近两年来,全国共有1.9万名因工作实绩突出的第一书记受到表彰奖励、3.6万名得到提拔或晋级。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组织有关媒体开展根在基层、部委选派第一书记走访活动,并在网站上开设专栏对第一书记先进事迹进行宣传。

“扶贫开发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阶段。”总书记在今年7月20日召开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再次发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动员令。人们期待,各地各单位和广大第一书记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在这场只能胜利的攻坚战中,继续冲锋陷阵、建功立业,为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第三篇:驻村第一书记日记

驻村日记

2012年4月15日晴

今年全区开展选派贫困村第一书记活动,我有幸被组织选中,挂任高岭镇合旺村第一书记,四月中旬县举办了驻村指导员和贫困村第一书记培训班,进行岗前培训。前两天,高岭镇府也举办了民政扶贫工作培训会。我在培训班学到了一些基本知识,作为自己驻村的一些基本知识。

今天我起了个大早,带着简单的行李出发了,迎着朝阳直奔高岭镇合旺村。车子在盘山公路缓慢行驶,我的心情也越来越沉重。作一名驻村干部,尤其作为一名女同志,不仅要在生活上抛下年龄较小的孩子,放下柴米油盐的繁锁家务,还要克服在工作上与群众面对面打交道少,基层工作经验严重不足的困难。工作的角色变了,身份也变为——贫困村第一书记,但是担子也不轻,我如何才能做好工作、完成任务呢?

正想着,“嘎”一声,车子已到了村委会前面。一下车,我就和合旺村蓝天汉书记一同登门走访农户, 深入到田间地头与群众拉家常、叙感情,有时候一聊就能达上半个多小时。经过调查走访后,我认为造成合旺村贫困落后的因素有几个: 一是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缺乏保障。全村23个村民小组,20户以上未通公路有五个自然屯, 大部分村民小组在深山之中,交通不便,环境恶劣。二是村民文化素质偏低,自我致富能力有限。三是村干部及党员队伍年龄老化,带头致富能力和带领致富能力不强。四是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种、养殖业比重

偏大,劳务经济、非农产业发展还没得到充分发掘,农民增收缺乏新的增长点。

晚上,忙碌了一天,带着一身疲倦, 辗转反侧的在想。当今社会技术再发达、信息再通畅、交通再便利,都代替不了干部驻村入户、蹲点调研,更能及时掌握基层的工作动态。正如李源朝部长在领导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中指出: “领导机关干部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到群众中去,拜人民为师,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在应对复杂局面、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合旺村银玉川

第四篇:驻村第一书记到任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是某某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流动人口管理站站长,县委新一轮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我荣幸成为某某村的第一书记。在此,感谢卫计局领导和县委对我的信任和关怀,我坚决拥护组织的决定,服从工作安排,努力履行驻村第一书记职责,紧紧团结在以支书和村“两委”为中心的工作队伍之中,服务某某村广大群众,为“美丽某某村、屯”建设和脱贫攻坚努力工作。下面我就自己谈三个方面:

一是感谢。感谢某某镇党委、政府及历届村“两委”和上轮驻村第一书记尚某某同志,感谢后援单位驻村工作队吴某某同志及全体帮扶联系贫困户的同志们,在他们的长期艰苦努力下,某某村在2017年顺利实现全村脱贫摘帽出列,为某某村与全市、全区同步实现小康社会打下良好的工作基础。

二是责任。首先是巩固脱贫成果责任重大,后续服务工作成效依然严俊;集体经济和全村产业仍未形成较大效益,产业发展还处在起步期,发展路子仍不够明朗;其次是转变群众思想观念责任重大,由于广大群众对扶贫工作在思想上仍然处于索取的认识,对勤劳致富光荣没有在思想上形成共识,以隐瞒收入或拒绝如实申报收入为荣的思想还存在,让群众转变思想认识的责任依然非常重。再次是开展支部组织建设责任重大,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任务艰巨,发挥支部引领和带头作用需要全村党员和各界经济能人的共同参与。

三是守纪。我将严格自律,遵守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自觉接受上级党组织领导、监督、管理,做到严格要求不放松,生活节俭不奢侈,廉洁自律不违规,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总之,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将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开展工作。同时希望同志们一如继往的支持和帮助我团结一心把全村工作推向前进。谢谢大家!

第五篇:驻村第一书记事迹材料

***是区政协机关事务管理科副科长,今年4月初到***镇***村担任“第一书记”。虽然到***村一次就要往返路途60多公里,但他仍然坚持经常到村上开展有关工作,与村“两委”一班人走街串户了解情况。经了解,该村辖域面积5.4平方公里,村民300余户1100余人,党员30名,全村共有耕地800余亩,山地1000余亩,主要粮食作物为

小麦、玉米、花生等,村民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种植苹果、桃等经济林为主。

上任四个多月来,***与村“两委”成员一起,从群众关心的小事入手,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为村民谋福利。村委大院里不锈钢旗杆上飘扬的国旗,村委墙上悬挂的基层组织建设规章制度、廉政建设制度都让人耳目一新,这些都是***到***村任职以来带来的新气象。***村有三位建国前老党员,***了解情况后,经常走访慰问,关心老人的身体健康,询问老人的生活状况,切实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七一”前夕,他陪同区政协领导走访慰问老党员,并为他们送去食用油、大米等慰问品。

去年,***村千方百计筹措资金30余万元,修建硬化了1.6公里道路,极大方便了群众的出行和水果的销售,但由于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工程款一直未结清。***了解情况后,积极协调上级有关部门实地查看道路硬化情况,争取补助资金2万元,为村里减轻了包袱。

***认识到和谐的环境是发展的重要因素,他协助村“两委”认真排查不稳定因素,使上访案件消化在镇村范围内,做到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了村庄稳定。

在***驻村工作记录本上,仔细地记着村里大事小事。他说,只有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摸清摸准、心中有数,及时向村民了解对村“两委”及村内各项事务的意见建议,才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做好农村工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驻村干部年度总结下一篇:中班手工教案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