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香港儿童语言习得的因素研究

2022-09-10

1 引言

语言, 作为人类文明史上最为瑰丽的珍宝, 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人类自母体中就开始习得语言, 到青春期之前能成功的掌握和使用该语言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交流。那么, 儿童是如何习得语言的呢?这个课题不仅要从语言学方向进行研究, 还涉及到心理语言学、心理学和语言教学研究。儿童语言习得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 此过程不光和儿童的内在因素相关联, 如智力, 先天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等, 还与儿童生活的外在因素有紧密联系, 如生活环境, 社会文化等。香港, 作为英国的前殖民地, 受到英语和英国文化的长期熏陶, 体现出中西合璧, 中西融合, 独具一格的社会文化氛围。香港儿童在此环境下出生和成长, 在语言习得方面展现出诸多独特的性质。笔者将从影响香港儿童语言习得的内外因素分别加以分析和阐述。

2 影响香港儿童的语言习得内在因素

早在1965年, Chomsky就提出了语言习得的逻辑问题, 他对此问题的解释就是人类生来就具有语言习得机制。Pinker也把儿童语言习得能力称之为“语言本能” (1anguage instinct) 。儿童习得语言就如同鱼儿学会在水里游弋, 鸟儿学会飞翔一样容易和自然。据研究, 儿童的语言习得甚至始于母体中的胎儿。通过实验, 胎儿在母体已经会辨别和记忆母亲的声音、音乐、名字等的结论得到了大量的数据支持。例如, 在上个世纪末, 60名胎儿 (平均年龄为39周) 参加了相关实验。研究者让其中一半数量的胎儿 (30名) 倾听通过放置在母亲腹部上方约10厘米处的喇叭传出来的音量为95分贝, 为时2分钟的磁带录音, 内容是其母亲朗读的诗歌, 再以同样的方式让另外30名胎儿去听一位陌生人时长两分钟的同一诗歌的朗读材料。研究人员应用胎心仪记录下胎儿在听音过程中的心跳频率。他们注意到, 当胎儿听到自己母亲的声音时, 心跳频率会加快, 而听到陌生人的声音时会降低。在研究者看来, 心跳频率的加快可能是婴儿听见母亲声音时兴奋所致。这项研究证明, 婴儿甚至在出生前就能够准确地区分出母亲的声音和其他人的声音。这也有力的证明了, 婴儿早在出生之前就已经具备了辨别母亲声音、对母亲声音做出回应, 并喜欢母亲声音胜于其他任何声音的不可思议的能力。

2.1 大脑语言控制中枢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

人类大脑左半球语言中枢的存在是语言习得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这一结论可以从反例中得到证实。例如, 在人的大脑左半球受伤后, 将不能正常的使用, 生成和理解语言, 即便是在损伤前很熟悉的人名、地名或歌曲也可能无法说出或唱出。有数据表明, 人类大脑左半球语言中枢所控制的语言习得能力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衰退, 到了青春期后将可能完全丧失语言习得能力。例如, 这些年广为流传的关于狼孩的报道。与此类似, 美国的一名女孩, 从小被继父囚禁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屋里, 不许其他人与她交流, 在其13岁被人发现解救出来时还没能掌握语言。可见, 大脑左半球的语言控制中枢所显现的生理发展变化决定了人类语言习得的关键时期是儿童期。一旦错过儿童关键期, 语言习得将难以取得持续的进步。

2.2 智力因素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

如Chomsky所说, 人类生来就具有语言习得能力。因此, 无论是智力正常或智力逊常的儿童都拥有语言的习得能力。但随着智力的不断发展, 儿童对语言的使用和驾驭能力也不断增强。正常儿童能理解和应用更复杂多变的语言活动。另一方面, 智力逊常儿童虽然也能习得语言并可以简单表达自己的基本意思, 但是由于智力因素的影响, 他们进行语言活动的复杂性和条理性都与正常儿童有较大差距。这表明虽然智力因素不影响语言习得能力, 但可能阻碍语言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3 影响香港儿童的语言习得的内在因素

儿童语言习得能力也受到外在文化环境因素的参与和制约。从广义上来看, 语言所处的外在环境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化环境。不同的文化社团对于语言的态度, 对于儿童习得语言的态度, 以及对于合格的社会成员的看法, 都会对儿童习得语言的环境产生各种微妙的影响, 影响着儿童的语言习得 (左迎春, 2002) 。

3.1 家庭文化环境对香港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

得益于科学技术, 经济文化, 运输业的飞跃性发展, 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整个世界已融合成了地球村。在这种世界多元化浪潮的的影响下, 世界上使用不同母语的人们交往日趋频繁, 由此加剧了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通婚的趋势, 这种趋势在香港这座中西方文化交汇融合的典型城市中愈发明显。据2011年香港政府人口普查显示, 自1995年至2001年香港居民与内地跨境婚姻或生育总数达到122, 047例。东西融合的香港家庭, 培育出相当数量双语或多语儿童。在这种多语环境下, 美国华盛顿大学在通过对一名多语环境下出生和成长的幼儿进行大脑活动记录后发现, 多语言环境对婴儿的成长有许多好处。“在婴儿的大脑中会产生两个不同的电路。其中一个对他们的母语产生反应, 另一个则对第二种语言产生反应。”许多研究都表明, 从大脑一个区域向另一个区域转换的能力, 能使婴儿在某些方面有更好的表现, 也就是说, 多语言的环境会对幼儿思维能力的提升大有好处。同时, 由于父母是家庭文化中最早以及主要的儿童语言素材提供者, 其价值观、受教育程度以及语言水平将直接影响儿童语言习得。有研究发现, 父母教育程度越高, 其语言能力也越强, 对儿童的语言发展就更为有利。数据显示, 在2011年香港社会中约有86万名15至24岁的青年, 占全港人口的12.6%。因为接受专上教育 (指中学之后的教育阶段) 的机会在过去10年激增, 因此香港曾受专上教育的青年人口亦大幅增加。在2001年, 约17.3万名香港青年 (占青年人口的19.5%) 曾受专上教育, 但该数字在2011年已达约33.8万, 占青年人口的39.3%, 增幅约95%。由于香港儿童父母教育程度较高, 相当数量的父母还有海外留学背景, 因此香港儿童在同样年龄阶段习得的语言更规范, 语言数量更多, 并且语言形式更为丰富。

3.2 地域文化环境对香港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

基于不同地理环境, 地方习俗而形成的地域文化对儿童语言习得也有一定的影响。这些独特的地域文化也体现在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中。由于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 背靠中国大陆, 面朝南海, 为珠江内河与南海交通的咽喉, 南中国的门户, 又地处欧亚大陆东南部、南海与参湾海峡之交, 儿童对鱼、大海、沙滩等凸显地域特色的词汇敏感度以及掌握程度要早于或优于同龄儿童。同时, 作为英国的前殖民地, 英语和英国文化体现于香港文化的方方面面, 对香港儿童的语言习得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香港的大部分幼儿园都将普通话和英语作为儿童学习和生活所使用的主要语言。因此, 香港儿童比内地儿童有机会更早的接触英语, 使用英语, 平均口语水平大大优于大陆儿童。在香港儿童的汉语学习中, 也会夹杂着大量英语单词的音译汉字, 如妈咪, 安可, 安媞, 巴士, 士多啤梨等。

4 结语

儿童的语言习得是一个依赖先天语言能力并借助后天诸多因素的循序渐进的复杂过程。在此过程中, 儿童自身的内部因素, 如智力, 思维能力等, 与外界环境所构成的外部因素共同作用。香港儿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所处外部环境受其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呈现出一些有别于其他同龄儿童的特征。当我们能清楚的认识到这些独特的因素对其语言习得的影响后, 才能更好的对儿童语言习得进行引导。

摘要:本文就香港儿童这一独特文化群体的语言习得过程进行分析和对比, 指出并举例阐述影响香港儿童语言习得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在对这些因素有清楚认识的基础上, 本文认为在对儿童语言习得的研究中, 可以由此独特视角入手以期更好地引导儿童的语言习得。

关键词:儿童,语言习得,香港,因素

参考文献

[1] 黄巾格.影响儿童语言习得的因素研究[J].科教文汇, 2011 (6) :125-126.

[2] 贾红霞, 陈绍敏.试析文化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4) :42-44.

[3] 李宇明, 白丰兰.父母语言艺术[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2.

[4] 左迎春.文化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3) :142-14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初中科学探究性学习下一篇:加强高校科研管理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