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师行业供求分析论文

2022-04-29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会计师行业供求分析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文章从北部湾经济区评估行业劳动力市场需求与供给现状入手,分析北部湾经济区评估行业人才供求失衡原因,从而对北部湾经济区未来评估行业人才需求进行预测,并对预测的需求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

会计师行业供求分析论文 篇1:

国外CFO与我国总会计师管理制度比较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环境的改变,传统的总会计师制度已经无法适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现行的总会计师管理体制亟待改革。为了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客观要求的总会计师制度,我国应该借鉴发达国家已经很成熟的首席财务官制度,实行总会计师职业市场化。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总会计师管理现状,借鉴国外CFO管理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完善总会计师人才市场、健全管理制度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总会计师 管理 职业化 人才市场

一、 我国总会计师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会计师的提法源自前苏联的“三总师”制度,我国1990年颁布了《总会计师条例》,建立了总会计师制度,将总会计师的角色定义为单位的行政领导成员,工作内容是协助单位的行政领导,并由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提名。

目前我国仍是采用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建立的总会计师管理制度,但是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全球化发展对总会计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中更提到应该抓紧修订《总会计师条例》,建立总会计师资格认证制度。因此,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建立的总会计师制度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当务之急是建立符合现代企业需求的总会计师管理制度。

(一)我国总会计师管理的现状

我国主要有四种总会计师的管理模式:由政府部门直接委派、由单位负责人聘任、由企业董事会任命以及由集团公司委派或提名。目前,总会计师有一个行业组织,即中国总会计师协会。中国总会计师协会成立于1990年5月,是总会计师唯一的全国性组织,其成员包括总会计师、首席财务官、财务总监、财务主管及直接以CFO命名的企业高管。从目前的情况看,协会虽然给总会计师提供了相互沟通、了解的平台,促进总会计师国际交流,但是并没有起到监督管理总会计师的作用,没有将总会计师人才的使用和用人单位的需求联系在一起,有待进一步拓展。

(二)存在的问题

我国总会计师行业目前还没有全面实行市场准入制度,资格认证制度不健全,不能达到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因此,我国要形成发达国家那样完全职业化、规范化的总会计师市场还有着漫长的改革之路。

1.总会计师任免问题。《总会计师条例》中规定,“企业总会计师由本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提名,政府主管部门任命或者聘任”。直接任命这样的方式已经不适合目前多类型组织形式的企业实际,而且总会计师与企业领导层之间的依附关系,严重影响总会计师职责的履行。

2.总会计师任职条件问题。《总会计师条例》中虽然对总会计师的任职资格提出了要求,但是具体的任职资格条件不符合实际需求,与总会计师需要履行的职责和行使的权利并不匹配。“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相关部门应该抓紧修订《总会计师条例》,并要求企业总会计师持证上岗。

目前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的总会计师(CFO)资质认证项目建设已日趋成熟,参加其水平测试合格者,由中国总会计师协会颁发《总会计师(CFO)资格证书》,同时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颁发《总会计师(CFO)岗位培训证书》,获得资格证书者被注册到协会统一组织管理的中国总会计师人才库,将作为在岗人员履职评估的依据。但该项目还在推行中,并未与用人单位有很好的对接。

3.总会计师监管问题。《总会计师条例》中虽然提到了关于总会计师奖惩的相关办法,但还没有就监督、考核、培养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在实际工作中,也没有科学合理的资质评定机制、培养机制和考核机制,存在滞后性,无法满足新形势的需求。

二、 国外CFO的管理制度

建立与国际CFO制度趋同的总会计师制度,是新制度环境下的总会计师制度变迁的方向。为了顺应新形势的需要和企业经营理念的变化,我国会计制度已经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总会计师制度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更应学习国外经验,建立与国际接轨并符合国情的总会计师管理制度。

(一) 任职资格

国外实行CFO资格考试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参考。日本是由首席财务官协会负责CFO资格考试(CFO协会的资格考试认证分为三种:国际CFO、标准CFO和一般CFO),对通过CFO资格考试的成员公布结果,并进行资格任命。政府并没有硬性规定,完全凭借CFO协会的“品牌”效应吸引考生。

优秀的CFO不仅需要由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能统筹全局,为公司的关键决策和长期发展战略提供建议,适应当代CFO的职能要求。在公司治理中美国《财富》500强企业中,35%的CFO是MAB毕业,获得注册会计师资格的CFO只占20%。大多数CFO都是华尔街的基金经理人,财务运作相当出色并且在制定公司战略方面能够发挥带头作用。

(二) 激励方式

国外CFO的薪酬通常会与企业业绩相挂钩,将其利益与投资人的利益统一起来,以降低代理成本,调动CFO的积极性。如美国和英国采用短期与中长期相结合的激励方式,企业CFO的薪酬包括基本工资、短期激励、中长期激励和长期激励。其中,基本工资是固定的,以现金发放;短期激励与当年的销售额、息税前利润、现金流量、每股收益这四个指标挂钩,也是以现金发放;中长期激励与3-5年的每股收益挂钩,占薪酬的80%;长期激励主要是经理人股票期权。

(三)完善的人才市场

西方国家发达的市场经济,促使其各类型的市场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企业CFO的外部市场不断完善,形成充分竞争的市场和职业利益风险机制。

西方国家市场上有很多猎头公司,专门为大公司寻找最合适的领头人。猎头公司同时掌握经理人和市场需求的相关信息,充当供求双方的媒介,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理队伍市场的流动。他们一方面通过网络了解经理们的材料,然后对其进行评估;另一方面了解市场的需求,为企业匹配最符合的人才。与此同时,西方国家还建立了经理职业利益风险机制,将经理的经济收入、社会声望、发展前途、职业生涯等与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经理的表现与业绩通常会通过公司股票价格的升降表现出来,这些措施都对经理才能的开发和利用形成了有力的激励与约束。

(四)监管体系

美国政府给予CFO很多严格的限制,还有专门针对CFO经营责任的监管体系。《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中针对上市公司的CFO增加了许多严厉的法律措施,明确了CFO对财务报告的责任,规定CFO要对公司向SEC提交的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提供保证,一旦出现问题,CFO将为此承担刑事责任。除此之外,美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将会同时受到外部和内部监管。外部的监管机构包括监管部门和市场的监督机构。内部的监管则包括管理委员会、公司会计主管、法律部门、内部审计师以及董事会下设各委员会。CFO在如此严厉的监管体系下,很难蒙混过关。

(五)行业协会

发达国家一般都成立了全国性的CFO协会,国际上比较权威的CFO世界性组织是财务官协会国际联合会(IAFEI)。美国企业会计师的行业协会有管理会计师协会和首席财务官协会。管理会计师协会主要对会计资格进行管理,而首席财务官协会属于管理CFO的行业协会,设立了会员标准、道德规范、交流机制等,向其成员提供很多有价值的服务。

国外发达国家的CFO制度在任职资格、激励方式、人才市场、监管体系和行业自律等方面给我国总会计师管理提供了启示。从国外对CFO使用管理的经验可以看出,要高效配置CFO人才,市场化、职业化、规范化的选聘机制是必不可少的条件,经理人市场可以为企业选择合适的CFO提供很大的空间,并对其进行约束。

三、 完善我国总会计师管理制度的建议

通过借鉴国外对CFO的管理,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于完善总会计师的管理机制提出以下建议:

(一)构建总会计师人才市场

目前,我国的总会计师大多是行政任命的方式,并没有总会计师人才市场,无法引导人才合理流动,公司董事会不过走下形式,没有参与实际任用过程。构建完善的准入制度和流动规则的总会计师人才市场,可以引入外部约束竞争机制,完善总会计师管理制度,为我国建立完全市场化的总会计师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创造条件。

构建总会计师人才市场,首先需要废除企业总会计师的行政任命制度,消除政府的干预,让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在人才市场环境下,职业总会计师通过人才市场流动,总会计师与企业之间形成双向选择关系,双方订立明确的契约,这样就能在发现人才的同时,使其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实现人才资源配置效能的最大化。

(二)建立职业总会计师人才库

构建总会计师人才市场,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应该逐步建立“总会计师人才库”,让通过考核的会计师进入“总会计师人才库”,作为人才储备,随时待岗。企业选择总会计师时择优推荐使用人才库的人员,合理配置人才,为企业提供后备力量。同时,应重视总会计师的声誉,对进入人才库的每一位总会计师都要建立全面、真实的诚信档案,并实时更新、公布信息,实现动态管理。

(三)建立人才培养与政府部门的联动机制

实行总会计师职业化,需要建立总会计师行业人才库与相关人事部门的联动机制,使人才使用与总会计师人才市场有效对接。一方面,人才培养应对接行业主管部门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提高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培养效果和人才使用效益。另一方面,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合作,为用人单位选择总会计师提供后备人才。需要任用总会计师时,用人单位应优先从总会计师行业人才库中选择,由人事部门等相关政府部门统一进行管理。

(四)健全总会计师评价机制

考评机制是人才管理中最核心的环节之一,其导向作用很大,对总会计师的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至关重要。目前我国的考评机制比较看中短期表现,缺少长期评价,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出总会计师的表现。建立职业总会计师考评机制时应借鉴国外经验,总结我国对总会计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注重实践和贡献评价人才,建立符合我国总会计师职业特点的评价机制,营造总会计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

(五)完善总会计师行业监管机制

我国总会计师行业应该尽快建立起统一的职业管理规范、专业准则等制度体系,完善行业监督机制。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应与政府部门有机结合,建立行政监督与协会自律协同机制,促进总会计师职业市场的构建、发展。一方面总会计师协会应制定职业道德规范和能力框架体系,建立总会计师诚信道德档案,完善总会计师行业自律机制。另一方面,结合总会计师行业特点,建立行政监督机制,明确政府部门对企业设置总会计师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制度。最终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国情,构建以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相辅相成的总会计师行业协同监管模式,实现规范化的总会计师职业市场。J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J].会计研究,2010,(10): 89-94.

2.丁友刚,文佑云.我国总会计师制度建设若干问题研究——基于相关政策与法规之间冲突性与不完善性的思考[J].会计研究,2012,(8): 72-77.

3.刘长琨.求真务实 积极进取 为建立中国现代总会计师制度而奋斗——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R].中国总会计师,2014,(3):32-35.

4.李树旺,胡宝顺,周颖秋.对完善我国总会计师制度的建议[J].中国总会计师,2013,(5):54-56.

5.高红海,刘长琨.要不断健全总会计师管理机制[N].中国会计报,2011-11-11.

6.吴德永.企业总会计师队伍建设与管理若干问题探讨[J].财务与会计,2012,(1):54-55.

7.李志清.关于总会计师制度向CFO制度转变的问题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4,(4):25-26.

8.邵敬辉,周炜.试论新形势下我国总会计师管理体制的创新[J].创新,2011,(4):69-72.

9.胡毅.企业总会计师(CFO)职业化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8.

10.总会计师体制与机制建设课题组.中外总会计师制度比较[A].2005年度中国总会计师论文选,2005.

11.丁平准,于延琦.走向世界的里程碑——日本首席财务官资质管理考察报告[J].中国总会计师,2003,(10):18-24.

12.王雅敏.CFO在企业中的职能及角色定位[D].天津大学,2008.

作者简介:

李旭,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教授;研究方向:会计理论和实务研究。

胡洁,云南财经大学会计硕士;研究方向:国际会计。

作者:李旭 胡洁

会计师行业供求分析论文 篇2:

北部湾经济区评估行业人才需求研究

【摘 要】 文章从北部湾经济区评估行业劳动力市场需求与供给现状入手,分析北部湾经济区评估行业人才供求失衡原因,从而对北部湾经济区未来评估行业人才需求进行预测,并对预测的需求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北部湾经济区; 资产评估人才; 资产评估人才需求

认真分析评估行业劳动力市场需求与供给现状,寻求北部湾经济区评估行业人才供求失衡的原因,对于资产评估行业人才培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一、北部湾经济区评估行业劳动力市场需求与供给现状分析

(一)北部湾经济区评估行业劳动力市场需求现状

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对资产评估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资产评估业务多元化对评估人员的需求

市场经济的国际化进程不仅表现在增强了北部湾经济区资产评估市场的吸引力,而且表现在评估业务呈现多元化趋势;不仅包括占主导地位的国有经济,还包括集体、私营、个体、外资等重要的经济成分。同时随着以信息产业为主导、高新技术为推动力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新产业类型和大量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崭新的经济运行模式的不断出现,都给资产评估或企业价值评估提供了新的挑战。这些变化都使得资产评估业务不能再仅仅局限于千篇一律的企业改制,必须要面对不断出现的新的评估业务,如资本市场上的收购兼并、合资重组、课税评估、租赁资产转让。评估范围多元化和业务种类的不断增加,就要求评估师具有较强的经济环境适应能力,灵活的运用经济、法律、逻辑分析判断能力;不仅要懂得会计师的业务,而且要充分运用市场分析、企业分析、法律手段和工程技术知识等,其业务应该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2.网络及新技术的应用,对资产评估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

网络和新技术的应用,要求资产评估人员不仅仅满足于具备经济学、建筑学、测量学、金融、财务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还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术和良好的英语水平。网络的运用加强了世界各国资产评估行业之间的交流和学习。要借鉴吸收同行的先进经验、技术和管理方法,必须具备以上知识。资产评估人员也应该懂得运用系统网络、回归分析和统计标准等工具,有的还会用到一定的理论分析模型和技术参数,只有这样,评估人员作出的资产评估结果才会更科学。

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要求

随着北部湾经济区加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评估机构已经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国内评估机构尤其是北部湾经济区将会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拥有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资产评估师将会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注册资产评估师提出了以下要求:第一,具有广泛的知识和能力,必须熟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规则,熟悉国际惯例,熟悉国际通用和公允的评估原理和方法,参与国际竞争;第二,要具有更强的风险意识,加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之后,资产评估机构面临的既有机遇又有挑战,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更加不确定,随机性、突发性事件随时可能发生,这会给资产评估机构带来很大的风险,这就要求注册资产评估师必须树立风险意识,要以严谨的工作态度投入到执业过程中;第三,具有创新精神,加入东盟自由贸易区之后,北部湾经济区资产评估机构要进入国际市场,国际评估事务所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会更频繁,资产评估执业环境会不断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注册资产评估师必须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北部湾经济区资产评估行业劳动力市场供给现状

由于北部湾经济区处于中国广西省,资产评估业务通常在是在省内跨市进行,因此统计北部湾经济区资产评估行业劳动力市场数据为广西省资产评估师协会所统计的广西省资产评估师人数。截至2008年底,全区执业的注册资产评估师共有463人,评估从业人员近1 500人。尽管注册资产评估师和评估从业人员绝对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是相对于市场经济对资产评估人才的需求来看,供给明显滞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产评估人员知识结构单一

资产评估行业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了一种综合性非常强的服务,因此对资产评估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资产评估师不仅要具备财会、经济管理、市场、金融等经济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要具备建筑、机器设备、制作工艺等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资产评估人员只有具备较全面的知识结构,才能更好地胜任复杂的评估工作。然而在北部湾经济区,由于20世纪90年代对评估行业劳动力的强劲需求,在一定时期对资产评估执业准入把关不严格,使得当时的从业人员只能由财务人员、机械、建筑工程人员构成,其中基础从业人员过多,高层次的综合性人才非常缺乏。这种现象造成了评估从业人员知识结构较为单一,导致北部湾经济区资产评估业务仅仅局限在传统的评估项目上,很难承担综合性的服务,严重影响了评估机构业务范围的扩大。

2.执业准入与实践脱节

目前,在北部湾经济区大部分注册资产评估师以前学的都是会计或与会计相关的专业。近年来也有许多工科或其它学科毕业的学生参加并通过该考试,这些人虽然获得了注册资产评估师执业资格,但是由于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获得资格后往往无法独立胜任资产评估工作,还需要各种工程师的介入和帮助。

3.评估专业理论人才缺乏

北部湾经济区资产评估行业诞生时,其实际运行主要是借鉴发达国家和中国先进省份的先进经验。目前,北部湾经济区尚未建立起完整的资产评估高等教育体系,这种教育体制的不完善导致了高层次理论研究人才缺乏,从而使得资产评估行业理论研究明显落后于实践。

总之,由于北部湾经济区评估行业劳动力市场供需不平衡,造成了评估行业剩余劳动力和剩余职位并存。也就是说,低层次职位中的劳动力供给过剩,而高职位的劳动力供给不足,从而导致高职位空缺,影响着北部湾经济区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

二、北部湾经济区评估行业人才供求失衡分析

我国的资产评估行业是一个年轻的行业,只走过了十八年的历程,由于受到特定的历史原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劳动力供求市场处于一种不均衡的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评估行业劳动力供求数量矛盾不断深化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资产评估不仅仅是维护国有资产的完整性,为国有经济服务,还渗透到企业改制、证券市场、金融监管、房地产市场、珠宝市场、公共资产管理、司法鉴定等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2008年广西共有51家资产评估机构,全行业收入为5 220万①。2006年到2008年环比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1.39%、12.57%,11.79%。评估项目的迅速增多,使劳动力市场对评估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虽然,评估行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截至2008年底,全区执业注册资产评估师有463人,与2004年的345人相比,增加了1.34倍,初步形成了一支综合素质良好的专业评估人才队伍。但是,仍不能满足市场对评估人才的旺盛需求,供需缺口仍然很大。

(二)评估行业劳动力供求结构失衡

北部湾资产评估虽然已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但评估培训和理论研究还是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对评估行业的需求。这一落后状况与评估行业劳动力市场强劲需求的矛盾,造成了在一段时间内评估行业进入制度不严格,甚至对从业人员无资格限定。到2008年底,广西的执业注册资产评估师的人数为463人,仅占全部从业人员的30%左右,而通过注册资产评估师资格考试也只表明具备了从事评估业务的基础知识,在完成综合性的业务方面,其素质、能力和执业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北部湾经济区未来评估行业人才需求分析

社会经济快速的发展,就要求资产评估行业加快发展步伐,同时资产评估行业人才的需求数量也会不断增加。因此,预测国民经济发展与资产评估行业人才需求数量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

(一)数据选择

本文选择广西国民生产总值代表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由于注册资产评估师不仅是资产评估行业人才的中坚力量,还是资产评估行业需求的主要人才,而且近年来执业注册资产评估师与评估从业人员之间具有稳定的比例关系。因此,本文采用广西的执业注册资产评估师数量代表资产评估行业人才需求数量。另外,广西的资产评估师协会成立于2007年,对以前年度的执业注册资产评估师数量统计记录不全。因此本文从2004年开始采集执业注册资产评估师数据(见表1、表2)。

(二)一元回归分析

将执业注册资产评估师人数设为因变量Y,广西国民生产总值设为自变量X。对X,Y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回归结果为:Y=0.0317X+242.46,根据计算得出R2=0.961。

从图1中可以明显看出,该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方程相关系数为0.961,这说明执业注册资产评估师人数与广西国民生产总值呈一元线性关系。回归结果表明广西国民生产总值每增加31.5亿元,就需要增加一名注册资产评估师。

(三)对未来几年注册资产评估师的预测

1.广西国民生产总值的预测

《关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指出“十一五”(2006~2010年)期间广西国民生产总值年均要增长10%以上,再依据2006~2009年的广西国民生产总值增速统计,可以预测出2009~2013年的广西国民生产总值增速为13%左右,从而预测出2009至2013年的广西国民生产总值,见表3。

2.注册资产评估师人数的预测

将广西国民生产总值的预测结果代入公式Y=0.0317X

+242.46,可以求得2009年至2013年所需的注册资产评估师人数,见表4。

(四)对预测结果的分析

从预测结果上来看,社会对注册资产评估师的需求仍很旺盛。2013年的预测值达到661人,相比2008年的463人,供需缺口仍然很大,而且从2009年开始每年都以约40人的速度增加,可见社会对注册资产评估师的持续需求仍很强劲。2009年广西省通过注册资产评估师全科考试人数仅为31人,需求大于供给,而且供求缺口仍然很大。面对这种形势,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北部湾资产评估行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力度,培养更多更好的评估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对资产评估行业的要求。

四、应对北部湾经济区资产评估行业人才需求旺盛的对策

(一)加快发展评估高等教育

培养高素质的评估后备人才需要资产评估高等教育。为了达到培养高素质后备人才的要求,应加快发展资产评估高等教育。

1.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是学校开展教育实践的基本依据,也是高等教育研究的核心。在完善课程体系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影响课程设置的因素、课程设置原则以及评估人员素质的培养过程和评估行业的特点,既要尊重课程设置的一般规律又要考虑到资产评估行业人才的自身特点。因此,评估专业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应包括:公共基础课系、专业课程、职业道德课程和毕业论文设计专题。

2.师资队伍培养

师资队伍建设是发展资产评估高等教育的核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以通过组建评估培训师资库,吸收一批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表达能力强的专家,作为评估培训的师资力量,也可以组织高校老师通过外出进修和事务所实践等方式强化理论知识和提高实践经验。

(二)加强评估后续教育

为了提高注册资产评估师的后续教育质量,需要完善培训制度,通过更新培训内容、丰富培训形式、加快培训教材建设、加强师资力量培养,建立科学的后续教育激励机制等措施,使得后续教育有效、实用。只有通过后续教育使评估人员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掌握新的理论和方法、新的评估制度和准则,才能不断提高评估人员知识素质和执业水平。

(三)拓宽人才培养渠道

为了达到培养北部湾经济区评估行业高层次、国际化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目标,要积极拓宽人才培养渠道。

1.进行校企结合办学

校企结合办学的途径主要有建立资产评估学科建设基地,它是加强行业与高校合作、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加快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可以有效推动教学、科研与实践的结合。通过高校的科学研究和行业的业务实践的有机结合,可以推动北部湾经济区资产评估行业科学、规范、有序、健康发展,也可以为地方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从而使双方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比如在2009年5月11日,广西资产评估协会与广西财经学院举行合作共建“广西资产评估学科建设基地”暨“广西资产评估研究中心”挂牌,这是促进广西资产评估事业发展、建立资产评估专业人才高地、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素质高、业务精”资产评估人才的有益尝试。

2.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首先,加强与境外资产评估机构的合作,借助境外资产评估机构的教育培训体系,积极支持中国注册资产评估师取得境外注册资产评估师资格,进而使中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能够承办国际评估业务、取得国际认同。其次,加强与国外评估行业组织及相关国际组织建立正常的合作和交流关系,每年选出一批优秀的注册资产评估师和评估事务所高级管理人员,到境外考察、研修,提升专业能力、管理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

【参考文献】

[1] 莫秋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外向型创新人才需求现状分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11).

[2] 李保婵.北部湾经济区资产评估人才培养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01).

[3] 刘杰颖.浅析资产评估的职业教育[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

[4] 李素英,王淑珍,梁建峰.中国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缺失影响因素探析[J].中国农业会计,2008(10).

作者:李保婵

会计师行业供求分析论文 篇3:

注会行业供需失衡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摘 要】 文章首先从供求角度出发,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现状进行梳理,发现一方面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等原因使得对注册会计师呈现高需求,另一方面行业吸引力降低及人才选拔门槛高导致注册会计师低供给,注册会计师供不应求;其次,分析了注册会计师供不应求对国家、注册会计师行业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和其他企业产生的不利影响;最后,从提升行业吸引力及改革人才选拔机制方面提出解决供需矛盾的对策。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行业; 高需求; 低供给

引 言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注册会计师行业作为高端服务行业,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注册会计师是指通过注册会计师专业资格考试并在会计师事务所从事相关业务的专业人士。自1991年我国恢复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至今,已经28年,28年中,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注册会计师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止到2018年9月30日,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共有执业会员106 020人,非执业会员141 548人,会员总数247 568人;全国会计师事务所共有8 847家,行业业务收入在2017年达到918.41亿元。通过相关数据不难看出,注册会计师行业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 1 ]。但是在取得较大成就的同时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注册会计师的供求问题,社会对注册会计师的需求与注册会计师行业所实现的注册会计师供给水平存在极其不平衡的态势,即高需求,低供给。

一、高需求的成因分析

(一)经济的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实现了经济腾飞的奇迹,经济规模从1978年的世界第十,跃居到2017年的世界第二,国家的经济实力得到了极大提高。随着我国经济形势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要想实现进一步发展,必然需要更多专业人士的支持,这其中就包括注册会计师。但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速度明显滞后于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以“十二五”期间的数据为例。“十二五”期间,我国GDP总量从2011年的48.93万亿上涨到2015年的68.91万亿,增长了40.84%,而同期执业注册会计师的人数从9.4万人上涨到10.12万人,仅增长了7.66%,经济总量增长的规模是注册会计师人数增长规模的5.33倍,两者差距可谓是十分巨大。可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造成社会对注册会计师产生大量需求的根本原因。

(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制度是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而建立的。自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至今,已经27年,在这27年间,我国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大。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信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注册会计师的存在有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促使市场经济运行更加平稳有效。因此,在我国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也需要更多的注册会计师从事相关业务,减少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2 ]。

(三)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涌现出一批又一批规模大、业务多、竞争能力强的企业。对于这些企业而言,要想在日益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中获取竞争优势,超越竞争对手,很重要的一个基础就是要建立和实施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科学是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工作的核心,管理会计作为企业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一环,可以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决策、控制和评价,从而为管理者的管理决策提供必要的支持,帮助企业实现价值增值。能够胜任这一职责岗位的必然是高端会计人才,很多注册会计师在事务所工作一段时间后,往往会跳到企业从事相关工作,而现代化的企业对这类人才有着很高的需求。此外,这些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企业也会面临着其他很多管理问题,需要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相关的管理咨询服务推动企业发展,这其中,注册会计师又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二、低供给的成因分析

(一)行业吸引力下降

近年来,一方面,注册会计师行业频频发生审计失败的案例,涉案注册会计师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从事注册会计师工作的风险程度在不断加大;另一方面,注冊会计师行业相比其他相关行业,薪酬已经缺乏竞争优势,使得部分人员在衡量有关风险收益后,选择从事其他行业。

1.行业风险程度上升的原因分析

(1)法律法规对注册会计师的要求更加严格。我们国家近年来不断完善审计准则体系,修订和出台了相关准则制度,这些准则制度的出台对注册会计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了注册会计师工作的难度和责任,从而导致注册会计师工作的风险程度有所提高。

(2)事务所的不恰当竞争。事务所的不恰当竞争会导致事务所之间压低报价,收入下降,而收入下降,事务所为保持盈利能力会压缩成本,这意味着某些工作程序可能被略去,从而对审计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加大了审计失败的风险。

(3)客户情况日益复杂化。由于社会经济活动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师事务所服务的对象日益复杂化,加大了注册会计师的工作难度,也间接导致注册会计师工作失败的风险加大[ 3 ]。

2.薪酬缺乏竞争优势的原因分析

(1)事务所分配制度存在缺陷。事务所内部的分配制度会直接影响注册会计师的收入。合伙人的薪酬往往在事务所总体薪酬中占较大比例,而基层员工的薪酬占比较低,这样的薪酬分配制度很可能与工作量倒挂,导致很多新加入行业的人士不能从薪酬中获得激励,从而选择从事其他行业。

(2)相关行业的发展。近年来,相关行业,诸如金融业的发展也对注册会计师行业产生挤出效应。证券公司、银行的薪酬普遍高于会计师事务所,压力却小于会计师事务所,自然导致很多人才选择其他行业。行业薪酬水平下降可以很好地解释行业中的年龄供给矛盾与结构供给矛盾中的第一种矛盾。由于行业薪酬水平下降,导致大量优秀的年轻人才不再将进入事务所成为注册会计师作为首选目标,而是选择从事其他行业;已经在事务所执业成为注册会计师的人员,也因为其他行业能给出更好的薪酬条件而选择离开事务所,从执业会员转为非执业会员。

(二)人才选拔门槛高

注册会计师人才选拔门槛高是导致注册会计师人数较少的原因之一。注册会计师人才选拔门槛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考试内容难,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共包括六个科目,每个科目均有大量内容需要记忆掌握,对于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本身就是一种较大的挑战;二是报考资格严,根据我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的规定,报名人员需要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这些意味着大学本科生只有等到大四才可以报名准备注册会计师考试,且得等拿到毕业证后才能取得考试资格参加考试。对于很多人来说,只有进入职场后才有资格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而进入职场后,很多人难以保证必要的学习时间,进而很难通过考试。

三、供需失衡的影响分析

注册会计师供不应求将会对国家、注册会计师行业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和其他企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一)对国家经济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下,国家大力提倡发展和建设市场经济体制,以资本市场为例,中国证监会于2017年首次提出“建设资本市场强国”的概念,而在资本市场中,信息是最为重要的。建设资本市场强国的基础就是要保证在资本市场中流通的信息具备真实可靠的特征,缺乏真实可靠的信息难以建设有效的资本市场,注册会计师的作用之一就是确保资本市场中企业相关信息的真实可靠。

(二)对行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任何一个行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一就是要有足够的人才支撑,作为知识密集型的注册会计师行业更是如此。近些年注册会计师行业呈现出一个明显趋势就是从业人员的增长速度不断降低,处于一个低位状态,而从业人员增长速度的降低意味着行业缺乏足够的“新鲜血液”,造成的严重后果之一就是行业的老龄化态势不断加剧,年龄结构严重失衡。特别是考虑到近年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诸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不断普及,注册会计师行业面临诸多的挑战和机遇,此时更需要有足够的、年轻的从业人士去思考和解决行业何去何从的问题,避免行业错失发展机遇[ 4 ]。

(三)对会计师事务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目前各个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业务转型的问题。传统的鉴证业务,特别是审计业务已经是一片“红海”,各事务所之间对于相关业务的竞争十分激烈,相关业务的获利能力不断走低,而风险水平却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开拓诸如咨询等“蓝海”业务成为事务所谋求长远发展、摆脱竞争的一大路径。但咨询业务等部分非鉴证业务相比较于审计等传统鉴证业务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更需要有大批的诸如注册会计师这样的专业人士支撑和参与,才能有效地满足客户的需求。除了业务转型之外,缺乏足够注册会计师也会增加事务所的培养成本。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的考试于每年10月份开考,很多事务所会选择在夏秋之季临近注册会计师考试之前让员工全职休假,准备考试,以提高员工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概率,但相关安排毫无疑问会提升会计师事务所的培养成本。除了上述显性的培养成本外,还有隐性的培养成本,如员工在家休假备考考试,就意味着事务所此时缺乏足够的人手,那么就很可能会影响会计师事务所承接诸如IPO审计等业务,进而影响事务所的业绩水平。

(四)对其他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一方面,随着我国企业的不断成长,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竞争环境不断变化,企业需要诸如注册会计师这样的专业人士加入到企业中来,成为企业一员,参与到企业管理和公司治理之中,帮助企业管理层在复杂的环境下做出正确的经营和财务决策,帮助企业实现价值增值的目标,为股东提供更多的回报;另一方面,企业也希望会计师事务所这样的专业服务机构能够拥有足够数量的专业团队为企业提供多元化、个性化与专业化服务,帮助企业顺利实现经营目标。正因为如此,企业对注册会计师是十分青睐的。如果注册会计师的供给不足,其他企业的业务发展也会受到不利影响。

四、改善供需失衡的对策分析

注册会计师行业已经出现了供不应求的问题,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需要从供给端的角度出发,加大供给,即采取相关措施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数量。基于前述供需不平衡的成因分析,可以考虑的相關措施一是提升行业吸引力,二是改革人才选拔机制。

(一)提升行业吸引力

要解决注册会计师行业供不应求的最根本方法就是努力提升行业吸引力,只有提升了行业吸引力,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士投身到注册会计师行业中来。提升行业吸引力可从以下方面展开。

1.提升行业的职业自豪感

目前,我国企业界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普遍不足,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工作仅仅只是出于法律法规的要求考虑,并不是对审计工作有真心需求,而各个事务所的不良竞争更是让企业“轻视”审计工作,忽略审计工作的价值。其结果就是审计人员在从事审计工作时处于一个比较被动的地位,在与被审计单位交流时处于一个弱势地位,缺乏行业自豪感,降低对自身工作的认可价值。因此,提升行业自豪感将是有效提升从业人员工作热情,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关键一环。

2.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行业的待遇水平

注册会计师行业曾经被认为是一个非常有“钱途”的行业,这也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加入到注册会计师行业。但近年来由于社会和行业种种情况的变化,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薪酬水平相比其他行业已经缺乏吸引力,直接导致行业的吸引力有所下降,造成了人才流失。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行业提升薪酬水平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注册会计师供不应求的问题,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到注册会计师行业。

3.利用智能软件降低工作压力

审计工作往往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处理数据耗时费力。人工智能在数据分析计算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审计工作借助于智能软件技术,工作效率会有很大的提升。通过使用智能软件完成原本由人工执行的重复性任务和工作流程,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速度完成审计工作,且采用智能软件可以减少错误、提高质量,避免出现因人为错误而导致的返工。此外,还可以提供审计跟踪数据,更好地满足合规控制要求。德勤、普华永道、安永、毕马威等一些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已经相继推出财务智能机器人,相信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事务所会利用智能软件技术去提升工作效率,使那些耗时、操作规范化、重复性强的手工作业实现自动化,从而释放人力去执行更为增值的任务[ 5 ]。

提升行业吸引力可以從根本上解决注册会计师行业供不应求的问题。但提升行业吸引力,诸如提升行业的自豪感、增加薪酬水平以及降低工作压力等都是由市场力量所决定的,单纯依靠行政干预是难以解决的,严重时可能会造成更加不好的后果。要想改变目前市场中的运行情况,需要改变社会各界对会计、审计工作的认知,需要社会了解会计、审计工作的价值,这是一个长期工程,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

(二)改革人才选拔机制

目前在我国,要想成为一名注册会计师,一个必要的条件就是要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是决定注册会计师数量的直接因素。相比较于提升行业吸引力,改革人才选拔机制这一方式更容易操作,而且能够更快地产生效果,在短期内提升注册会计师的供给数量。可通过包括允许在校生参加考试、增加一年内的考试次数等方法,在保证人才选拔质量的前提下加大考生被选拨的概率,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员参与,进而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供给数量[ 6 ]。

1.增加考试次数

目前,我国CPA考试无论是专业阶段还是综合阶段,每年都组织一次,均采用机考模式,专业阶段考试一般在10月份,综合阶段考试一般在8月。专业阶段考试自第一科考试合格后,成绩5年内有效,综合阶段考试目前没有有效期的限制,直到考试通过为止。

国外的注册会计师考试通常一年会有多次考试机会,比如美国AICPA考试机会众多,考试方便,每季度前两个月以及每季度最后一个月前10天都可以参加考试;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以下简称ACCA)证书采用的是分季机考的考试形式,每年的3月、6月、9月、12月都是它的考季。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以下简称ICAEW)组织的考试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专业级考试,第二阶段为高级考试。专业级考试共有6个科目,每科考试时间为3小时,每年有4次考试,分别在3月、6月、9月、12月举行;高级考试有3个科目,高级技术胜任能力测试的考试时间为3.5小时,高级案例分析为4小时,每年会有两次考试,分别在7月和11月举行。可见,我国一年只有一次的考试机会明显较少,有必要增加考试频率,在增加考试频率方面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可以采用不同的考试频率。

2.改革考试形式

我国目前的注册会计师考试专业阶段考试科目包括会计(3小时)、审计(2.5小时)、财务成本管理(2.5小时)、税法(2小时)、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2小时)、经济法(2小时)六门科目;综合阶段考试有一门科目,内容包括以鉴证业务为核心的试卷一(3.5小时)和以技术咨询及业务分析为核心的试卷二(3.5小时)。试卷一主要考核“会计、审计、税法”等相关知识的综合内容,试卷二主要考核内容包括“战略与风险管理、财务管理、经济法”等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目前专业阶段的六门科目考试题型均既包括客观题也包括主观题,导致如果增加考试频率,主观题的阅卷量过大,因此建议专业阶段考试进一步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试题均采用客观题的出题模式,每年可考4次,考试时间各科目可适当缩短,比如均为一小时;第二层次试题均采用主观题模式,每年考试频率可比第一层次的频率适当减少,比如每半年考一次,考试时间在原有时间基础上减少一小时,比如会计、审计和财务成本管理等科目时间为两小时,税法、经济法和战略风险管理科目的考试时间为1.5小时。综合阶段上午考试卷一3.5小时,下午考试卷二3.5小时,均采用案例考试模式,每年考一次。

3.改革报考资格

为了吸引更多人员加入中国注册会计师这个队伍,应该放宽考试资格,即允许在校本科生参加考试。目前国外的各种会计资格考试进入中国市场,其报名所需条件相对较低。以报名参加ACCA的考试为例,ACCA允许教育部认可的高等院校在校生只需顺利完成大一全年的所有课程考试,即可报名参加ACCA的考试,这样从一开始就吸引了一些高校在校学生报考。

我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内容目前主要包括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两个层次。其中专业阶段考试主要是为了考查注册会计师执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考虑让本科生在学校阶段就参加专业阶段的考试;综合阶段是案例考核模式,主要考查执业环境中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对于综合阶段的测试需要取得大学毕业证且专业阶段考试合格之后才能报考,综合阶段考试合格后即可申请为非执业会员,若有两年的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经验,可申请成为执业会员即签字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的改进设想如图1所示。

【主要参考文献】

[1] 陈毓圭.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做对了什么,还应当怎样努力[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8(11):17-18.

[2] 陈毓圭.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四个阶段[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8(11):12-17.

[3] 孙晓辉.中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的SWOT分析[J].会计之友,2012(11):86-88.

[4] 财政部会计司课题组.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改革与发展报告(2011—2012)[J].会计研究,2013(2):3-8.

[5] 邵仲岩,刘祖瑜.大数据时代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会计之友,2016(22):119-120.

[6]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J].财务与会计,2017(2):6-11.

作者:闫华红 廉英麒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学生主体性健美操教学论文下一篇:学生就业难问题应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