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应用型本科生培养论文

2022-04-11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高等教育应用型本科生培养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本文为了提高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在分析当前我国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和培养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深入探讨创新型人才培养特点与规律,提出了基于终身学习与持续创新理念的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框架,并对实施要点进行了分析讨论,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改革措施,以期为各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与参考。

高等教育应用型本科生培养论文 篇1:

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摘 要: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上,就是要用动态的、开放的、变化的理念来研究、探索和实践。要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体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招生制度改革、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培养方案和标准与评估六个方面展开实践和思考。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大学;内涵;转型;人才培养

关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前研究的成果比较多,大多在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定义、应用技术型人才在人才体系中的位置、应用技术型人才应该是谁培养上存在争论,如何培养应用技術型人才实证研究却很少。关于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就像力学中漩涡问题一样,什么叫漩涡,目前还难定义,只有对其描述,但是没有定义的漩涡并没有影响实践探索,没有定义的漩涡也没有影响航空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所以,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应该是在实践中丰富,深化对概念的认识和归纳,通过不断实践把模糊的认识,不断深化、完善和提炼。

应用技术型人才分类可根据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也有学者根据层次划分为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关键要看培养什么人?落脚点是培养工程技术、技术技能人才。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可以从历史(纵向)的角度和现实(横向)的角度,也可以从产业分类的角度去研究实践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

应用技术型人才内涵

应用技术型人才内涵从实践来看,可以从三个角度、六个方面去理解。一是上下看。向上看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清华大学等“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等都在开展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培养的是顶端、高端应用技术型人才,主要从事高端、高新技术研发和推广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向下看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地方应用技术本科院校培养的工程技术型人才,主要培养一线应用,解决具体技术问题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二是前后看。向前看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要根据科学技术发展预测未来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这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是应用型高校真正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的方向。例如: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在1995年,通过对技术前沿和产业发展的研究,准确预测到21世纪初开始,汽车将进入千家万户,汽车后市场将会成为一个巨大的就业市场,现代加工技术将替代传统加工技术,率先在本科院校开设汽车检测和维修、数控技术专业,当这些专业的学生毕业时,正是这些专业就业最好的时候,得到市场的认可,毕业生供不应求。只有努力把握下一代的主流技术,用下一代的主流技术来培养今天的人才,应用技术型学校就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和立于领跑之地。向后看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追溯高等教育纵深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的院系调整,北京最为明显,新组建的学校基本都是应用型,但它是国家层面的应用型,不是地方的,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培养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应用型人才,不是顶尖的。三是内外看。向内看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就是看学校有没有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和软硬件条件,如设施设备、教师队伍等。向外看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就是看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新的、多样化、复合型需求,看国际上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建设案例。

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人,近几年持续被刷新,2016年达到765万人。一方面,高校毕业生持续增加;另一方面,由于高校以精英人才培养为办学目标,同质化严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结构性失业问题突出。高等教育的结构要与未来经济社会结构需求相适应,需要部分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全国有1,219所普通高校,其中地方本科院校1,103所,包括公立的713所,民办390所。究竟哪所是需要转型的高校呢?按照2015年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转型学校的主体应该是1998年之后,以师专、教育学院、农专为主升格而来的600多所院校。这些学校人才培养条件不充分,却承担起了大众化扩招任务的绝大多数,是高等教育扩招学生培养的主力军。同时,这些学校升格以后,国家、政府并没有给这些扩张条件不充分、设置不具备的学校更多的支持,而这些学校是根据现有的教师、已有的专业培养人才,并没有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和区域产业结构需要进行办学。如今,这种现象已经不能再持续下去,因为毕竟要和当地的经济社会对接,人才需求对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力不断强大,国家看到这一点以后,正从外部、内部给这些学校支持和推动,给“加草加料”,要让他们真正能够转型,建设成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技术型大学,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

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

广义的人才培养内涵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层次、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师队伍、培养方式、质量保障等。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既具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共性,同时也具有不同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特殊性,需要普通高校在转型应用技术型大学时,认真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技术技能进步、区域产业升级转型、行业企业的需求以及人才成长规律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挑战,抓住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不断深化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改革。

1.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体系。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是个体系建设,与传统的专科技术技能人才和本科层次学术型人才比较,这类人才的培养更加注重服务区域经济,服务行业企业。在层次上,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应该是以本科教育为主,专业学位研究生为辅。在通道上,外部与学术型人才培养相互沟通,与职业资格对接;内部与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相互衔接,让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既有充足的生源,也要有能升学的通道,让接受应用技术型教育的学生没有“天花板”。在属性上,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在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清华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开展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黄淮学院等一批地方本科院校更是在开展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总是犹豫不决、徘徊不前,觉得转型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高校,是进入了低层次的职业教育。中国职业教育发轫150周年,第一所职业学校是福建船政学堂,第一任教师都是留美旅欧的洋博士、洋教师,就是基于发展实业、振兴工业建立起来的,是教育体系的一个新类型,而不是一个较低的教育层次。这点在我国国民的认识中比较欠缺。正确认识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体系,就要放弃认为职业教育是落后的、封建的教育等农业社会的思维,重新认识职业教育是工业社会的产物,是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产物,应用技术型人才更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现代教育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类新的人才类型。

2.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长期以来,校企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往往是口号多、协议多,落实的少。根本问题是缺少可执行的校企合作政策,没有校企合作的双赢利益基础。在我国经济从中高速增长向中低速增长的调速换挡时期,不管是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都在转型升级,当前遇到经济危机,自身发展都处于困难时期,让一个企业做纯粹的慈善家帮助教育这不现实。而教育系统总希望企业支持教育这句话变成现实。企业由于自身难保,很难把最好的技术送到學校;而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离不开企业的支持,怎么办?

路径上需要深度产教融合。通过产学研合作,应用技术型大学要发挥大学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的优势,把企业的研发中心、创新中心建设到学校,帮助企业进行产品研发,实现产品升级换代从而实现其换取企业更多的岗位实践机会。通过校企互聘工程师、技术员或教师,提升学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提高企业产品研发水平。工程师、技术员、教师通过服务学校和企业,通过取长补短,达到校企双赢的目标。模式上是购买企业服务。购买服务,也需要达成学校和企业共赢。只有共赢才是校企长期合作的基础,如果不能实现共赢,校企合作不可能长期持续。这就需要学校找合作企业时要找一个与学校发展相匹配的企业,购买企业的技术、师资、装备。匹配就是一个平衡条件,这种平衡状态不是短期的、一次性的,而是长期合作的。如果只考虑短期的平衡,就很难和企业进行长期的合作,得到企业持续不断的支持。如果校企双方只是短期的合作,学校的教师在一段时间内可能成为师资队伍中一时性的“双师”,一个“双师”教师进到你这个学校,如果没有持续的校企合作培养,不再了解企业生产和市场情况,十年以后就不是了。

应用技术大学联盟与中讯公司(ICT)进行合作,遴选应用技术型大学,通过赠送500万装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学校要配套拿出700万甚至更多加强软件建设,进行消化、吸收、开发课程、组建专家队伍。中讯公司的标准进入人才培养环节,高校为中讯公司培养人才,通过校企双方合作共赢,让校企合作深入发展。

3.招生制度改革。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和精英人才培养存在不同的人才定位和培养目标。接受过精英人才培养的大学教师们,都希望招收学生的分越高越好。应用技术型人才作为一个人才类型,在培养的过程中,是不是招收考生的分数越高越好呢?经验表明: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有不同的规律,如果把适合精英人才培养的考生招收来进行应用技术型人才来培养,就一定是最好的选择吗?人才的类型是多样化的。应用技术型高校需要通过分类和多样化选拨,招收适合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高中生源,招收具有应用技术心智的职校生源、社会生源,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些生源的预期工作岗位能与应用技术型大学培养目标对接,毕业后能专心在应用技术岗位上工作。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从1983年就开始招收技工院校的毕业生,实行单独招生,单独考试录取招收学生,不仅进行专业知识考试,而且还要进行技能测试,学生通过4年~5年的学习,达到应用技术人才的标准。这样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成了“香饽饽”。

当前,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教师大多数来自精英大学毕业的博士、硕士和本科生,其中有些人总是用自己过去的学习经历和经验来进行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用自己擅长的教学和评价方法来评价学生,总是认为应用技术型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不行。世界质量管理大师克劳斯比对质量的定义是:质量,即满足需要。能满足需要就是好质量。应用技术型高校是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培养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不仅需要头脑,还要有“肌肉”和“四肢”,培养甘心充分利用“肌肉”,使用“四肢”的人才。这样的人才是现在社会最需要的人才,只要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就应是高质量的大学教育。各类型大学教育没有高低贵贱,只有类型之分。

4.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在国内外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这些经验需要应用型大学学习借鉴。随着工业革命和金融业的发展,国外在二次产业技术技能和三次产业商贸金融方面积累了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经验,欧洲应用科技大学是可学习、借鉴的成功范例。以荷兰郁金香产业发展为例,一个花卉种植场有6个~8个足球场大,属于室内无人种植场,所以灯光、水、肥料、温度、生长的把控,都是依靠自动控制技术、信息技术进行种植和浇灌,这些我们现在基本也能实现。关键是他们把后期的花卉观光、花卉营销、运输物流等综合来考虑,形成了花卉种植、观光、营销、物流、配送等产业链,这就需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紧跟产业发展新业态、新职业岗位,创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

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成功的范例在国内也有成功的经验,这些经验主要表现在人文社科领域,战争时期与和平时期建设的党校、军校、干校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功范例。党校走出了一代一代的中国共产党的各层次执政人员,不讲求所谓的学历获得,但求能解决工作的实际问题,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军队培养军事人才的抗日军政大学,也是如此。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八大学院组成了国家世界水平的、顶尖水平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培养了大量应用技术型人才。需要把这些办学的成功经验提炼出来、挖掘出来,这将是新兴应用型高校的宝贵财富。近年来,教育部启动实施了卓越工程,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典型案例,是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学习借鉴的宝贵经验,要把它推广、复制。

在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上,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比较成功的案例是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本科生通过五年培养毕业后,要到医院进行临床实践。通过三年的临床学习,在获得硕士学位的同时,考取临床医师资格证书,就具备进行临床医生的资格,这就是成功的培养。

在办学上,国家也有一些学校探索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路子。许昌学院坐落的城市许昌,假发销售占到中国出口的一半,年销售额几十个亿,占到许昌市产值的80%以上,拉动全市20多万人就业,形成了一个特殊的产业。许昌学院根据地区产业结构现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学校成立了一个跨专业的发髻学院,在研究头发、制作假发、假发营销等方面大做文章,探索出一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道路。

5.培养方案。地方高校在进行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设计培养方案一般会根据教育部指导性培养方案的意见,以学制四年为标准,2,400学时左右。然而,精英和大众化高等教育生源是有区别的,不能一刀切。地方高校应根据生源特点,在制定培养方案时:一是要符合教育规律,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实现全过程育人。二是在总学时上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应为达成培养目标服务。在理论上管用够用,课程上要去枝强干,要创新控制总学时的方法,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总学时,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三是要根据课程体系,结合工作和岗位需要开设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材。

6.标准与评价。鉴于应用技术型人才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才培养标准就应该具有地方特色。例如:种植专业,由于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大,东中西部地理环境变化大,内蒙和海南的评价标准就不能一样,如果按照一个标准去评价,显然不符合人才培养的实际和规律。在评价人才质量的时候,就要实行多样化的标准,不同的专业根据区域不同、地方不同、条件不同设置,应该有不同的地方特色、校本的评价标准。这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核心。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专业建设要和职业标准对接,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能不能与职业标准对接,这是评价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之一。目前,教育部也正组织进行专业认证,如《华盛顿协议》。《华盛顿协议》作为一个第三方国际组织的评价标准,能有效帮助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向的国际化,提高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值得学习借鉴推广。

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根本是就业和用户,应由社会和市场来评价,这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初心,也是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国家的根本利益。对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还要有教育体系内的毕业生的评价,评价是否达到预定的培养标准和目标,是育人和用人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评价体系,最终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在国内外有一些经验,但对于我国以新建的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为应用型高校的过程中,需要研究、探索的经验、方法、步骤还有很多,需要这些高校在办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为我国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探索实践之路。

(作者系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教授、原党委书记)

[ 责任编辑:于 洋]

作者:孟庆国

高等教育应用型本科生培养论文 篇2:

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

[摘 要]本文为了提高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在分析当前我国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和培养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深入探讨创新型人才培养特点与规律,提出了基于终身学习与持续创新理念的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框架,并对实施要点进行了分析讨论,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改革措施,以期为各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终身学习;持续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企业之间乃至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和最稀缺的战略资源。创新型人才是指,能够通过对所掌握知识的运用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综合与评价,发现新的现象和规律,提出新的理论和方法,创造出新的物质产品和思想文化新成果,解决前人未曾解决的问题,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1]。当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我国社会转型发展的根本动力,更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战略抉择,受到了教育界和工程界的高度關注[2]。

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机制问题一直是工程教育的核心问题。在国外,创新型人才培养受到了充分重视并进行了广泛实践。诸多知名大学将工程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并构建了相应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比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等4所大学组成的工程教育改革研究团队创立了CDIO(Conceiving-Designing-Implementing-Operation)理念,形成了“构思-设计-实现-运行”工程教育模式,CDIO模式强调综合实践创新能力与社会大环境的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系统培养[3]。在国内,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同样受到广泛关注。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方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作为改革重点。2011年《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做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探索,认为初步形成了以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宁波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黑龙江大学为代表的五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4]。2011年教育部启动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内容涉及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计划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之后,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各高等院校也相继启动了相应层面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为创新型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广大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拟针对当前我国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终身学习和持续创新的教育理念来深入探讨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问题。

一、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

为了满足新形势下国家对工程管理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1998年教育部开始设立工程管理本科专业,1999年原建设部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提出,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土木工程技术及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可以看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和核心目标。经过近20年的发展,国内高校在工程管理专业实践型人才培养方面已取得明显成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扭转了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良局面,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工程管理人才,有效提高了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综合管理水平[5][6]。

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制造业、物流业和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工程建设领域中的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不断涌现,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另外,现代工程项目具有建设规模大、技术含量高、风险因素多、工期目标紧等特点,这些都对工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工程管理人员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通过开展有创造性的项目管理工作,来及时高效的解决各类工程问题,以满足现代工程项目对工程管理工作的新要求。另一方面,目前全国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有400余所,随着近年来工程管理专业毕业人数的逐年增加,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也看得越来越重。这些都对高校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因此,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广大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亟待通过有针对性的开展学生创新素质的锻炼和培养工作,在确保学生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竞争力,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和持续创新的习惯与素养,为其今后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满足新形势下社会对工程管理创新型人才的实际需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创新型人才需要拥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富于开拓性,能开创新局面,通常表现出灵活、开放、好奇的个性,具有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象力丰富以及富于冒险精神等特征。如何培养创新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已引起工程管理领域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8],但是许多高校受经费、政策、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创新教育起步较晚,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方面尚缺乏经验。比如,重视专业知识学习而轻视开拓创新素质的培养,强调个人学术能力而忽视团队协作精神的塑造;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还比较模糊,培养过程不规范,缺乏相应的评估和激励机制;在充分整合和利用各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资源和平台,不断优化和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方面所做的工作还比较有限。另外,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还比较欠缺,终身学习和持续创新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对于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并需要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加以推广应用和实践检验。

二、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路

(一)终身学习和持续创新理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65年提出了“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很快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比如,在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欧盟就通过签署相关条约,在欧盟合作框架下将终身学习的理念逐步付诸实践[9]。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终身学习教育理念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相对独立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仍旧保持旺盛的自学意识与习惯[10]。对于一个组织来讲,比自己的对手学习得更快可以让组织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因此,以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培养学生养成主动的、不断探索的、自我更新的、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显得格外重要。

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当前呈现出由一次性创新向持续创新,由个别创新向系列创新,由专家创新向全员创新转变的特点[11]。21 世纪是由知识经济主导的世纪,它对高校培养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在毕业后需要具备并不断拓展持续创新的能力和素质,以满足企业在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三方面的持续创新要求。培养学生的持续创新能力需要从创新观察力、创新思维力、创新想象力和创新实现力等多个方面加以实施。

(二)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构想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人才培养观念指导下,高等学校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体系、培养方式、培养条件和培养机制等的定型化范式[12]。创新人才应当具备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较高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广阔的国际视野、坚定的意志与顽强的精神,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团队合作精神[2]。创新型人才培养不是一种单一的培养工作,不是培养专门从事创新工作的人才,也不是要把所有人都培养成创新型人才,而是在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通过适当调整培养标准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和持续创新的良好习惯,能够面临新形势解决新问题,成为可以为社会进步与发展积极做出贡献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因此,创新型人才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行为,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动态的教育教學过程和自我修炼提高过程。

基于终身学习和持续创新理念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应当以教育部和住建部制订的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立足于本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办学特色与定位,综合考虑当前社会和工程建设领域的实际需求,在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研究制订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与标准,科学合理设定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方式方法,探讨建立创新型人才选拔机制,注重营造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素质,提升和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团队合作精神,促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和持续创新的习惯,探索形成创新型人才培养效果的跟踪评价与反馈机制,并需要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改革与完善,建立起最初全面培养、中间重点培育、后期持续关注的培养体系,最后逐步形成适合于各高校自身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理念的较为稳定且具长效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框架如图1所示。

三、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要点

(一)科学制订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与标准

制订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应在广泛调研国内外一流高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工程管理专业特色,围绕创新型人才的内涵和培养要求,以及毕业生就业领域和具体岗位,进行统筹考虑,可以从创新素质(如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团队合作、奉献精神、社会责任感等)、创新成果(如保研、考研、出国、创业/创新项目申报、专利申请、竞赛获奖、论文发表等)和职业发展(如薪水、岗位、职称、业绩等)等方面着手加以制订。

(二)合理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应在现有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通过优化课程内容和变革教学方式加以完善和构建。应注重学生工程思想教育和伦理教育,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以及实践态度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13]。比如:(1)在通识基础类课程中应开设创造学课程,让学生较早的学习掌握发明、创造、创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2)在专业知识类课程设置方面,除了系统涵盖建设工程领域的技术、管理、法律、经济四大知识模块的内容外,还应通过开设诸如科研训练、学科前沿讲座等,鼓励教师科研成果进课堂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路和创新方法。(3)在综合素质类课程中应开设诸如创新创业类、人文社科类、艺术鉴赏类等素质教育课程,以及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建筑工业化、数字化建造、智慧城市、物联网、优化算法、大数据、知识管理等专业拓展课程,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4)在实践教育类课程中,应包括上机实践、课程设计、各类实习、毕业设计、创新创业实践、社会实践、公益服务等环节,尤其是毕业设计环节,应重视创新性选题,并通过毕业设计来凝练创新成果。另外,可以借鉴和采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来培养学生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的实践创新能力。

(三)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师资队伍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保障。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首先要求教师具备引领学科前沿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并能在课堂上适时介绍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主要成果,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课题和专业竞赛活动;其次,应当定期组织专业老师参观调研工地现场的施工技术和管理现状,能够熟悉和掌握工程管理领域的理论动态和实践现状,并在授课过程中进行介绍和讲解;再次,专业教师应每年参加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学术会议,紧跟学术前沿,掌握学科动态;最后,专业教师应能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工具和平台,借助翻转课堂和慕课的形式革新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积极营造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

在硬件环境方面,从学校层面,可以成立创新创业中心,设立创新和创业基金,以解决学生创业过程中的资金问题;从教学组织方面,可建立以工程管理实验室为载体的创新实践平台,包括案例实验室、沙盘实验室、BIM实训室、虚拟实验教学平台等来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从学生组织方面,可成立创新创业协会,吸纳有创新爱好的学生加入,承担起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角色。总之,应充分发挥各级各类组织的作用,为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软硬件保障。

在制度环境方面,建立系所与学生工作办公室和教学办公室的沟通机制、系所与各类创新竞赛和学科竞赛组织单位的合作参与机制、教师指导创新型人才责任体系与成果认定奖励机制、工程管理实验室管理运作机制等配套制度,明确职责和分工,并严格落实、完善好本科生导师制,选拔优秀学生参与导师科研课题进行创新实践,强化班主任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引导作用,积极营造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制度环境。

在学习氛围方面,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创新竞赛,如江苏省大学生工程管理创新、创业与实践竞赛,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作品大赛,全国高等院校学生BIM应用技能网络大赛,绿色建筑创意全国邀请赛,全国高等院校项目管理大赛,BIM施工管理沙盘及软件应用大赛等,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训练,形成良好的团队学习氛围,并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依托国家、省市和学校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以及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助研活动凝练物化创新成果,发表学术论文,组织和引导学生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考虑国际合作与交流学习,开展本科生出国访学计划,组织优秀学生到国外高校进行短期学习交流,开阔视野。积极尝试校企联合培养方式,加强实习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提高实习教学质量。另外,应给学生和老师提供一个勇于尝试、允许试错的宽松环境,促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和持续创新的良好习惯。

(五)定期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跟踪评价反馈工作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通过跟踪评价来反馈培养成效。因此,要研究建立创新型人才分层次选拔机制,通过创建和持续更新创新型人才培养对象档案库,记录和评价培养对象的发展轨迹、总体表现与主要创新成果,并力争对其在研究生阶段和工作岗位上的表现进行持续跟踪评价,以此来掌握创新型人才培养效果。也可以选择邀请一些优秀毕业生返校为在校生做报告或座谈,反馈个人发展状况并提出人才培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借此总结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形成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评价与反馈机制,不断完善工程管理專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标准、课程体系和培养环境,逐步形成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四、结语

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创新型人才培养特点与规律,提出了基于终身学习与持续创新理念的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范式。提出的具体培养措施包括:科学制订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与标准,合理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大力发展创新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积极营造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定期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跟踪评价反馈工作等。本研究成果对于广大高校进一步提高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使其更好的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满足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广泛需求,向社会培养和输送大量高素质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参 考 文 献 ]

[1] 郭睿,杜侦.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江西教育科研,2000(9):10-12.

[2] 索红.创新驱动社会转型趋势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7):10-12.

[3] 佘健俊,申玲.CDIO理念下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1(3):44-48.

[4] 徐孝昶,宋思运,姜慧,李雁.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以徐州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为例[J].大学教育科学,2013(2):56-59.

[5] 黄大文,李立新,陈兴海.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增刊):51-53.

[6] 付志霞.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4(5):26-27.

[7] 张尚.现代工程项目与项目管理的发展对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影响[J].项目管理技术,2011(11):63-67.

[8] 赵华平,吉迎东.工程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转型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7(3):20-23.

[9] 苑大勇.欧盟教育合作中终身学习理念演进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7(11):19-22.

[10] 姜昕,赵修文.基于终身学习理念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2):129-131.

[11] 蔡克勇.迈向知识经济时代 培养持续创新人才[J].高等教育研究,2000(1):14-21.

[12] 陈志刚,杨新海,吴健荣,付保川,徐宗宁,张兄武.地方高校工程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以苏州科技学院“五化”模式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1):75-80.

[13] 顾伟红,田元福,靳春玲.工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高等建筑教育,2007(3):1-4.

[责任编辑:钟 岚]

作者:倪国栋 王文顺 赵利

高等教育应用型本科生培养论文 篇3:

国内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

摘 要: 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图书馆应贴近现实来开展研究工作。作者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热点文献进行了追踪,在参阅相关论文基础上,对国内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献进行了重点归纳和梳理,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进一步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

在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于2000年之后,尤其近年来受到我国高等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我对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献进行总结和梳理后,发现我国学者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希望通过梳理,能对这一问题的继续研究和探索有所借鉴。

1.选文的范围及依据

我重点在《中国知网》进行了文献检索,时间主要限定在2008至2011年,共得到436篇研究文献。通过筛选,对这些文章进一步阅读、分析和比较,最后筛选出38篇基本能反映这4年整体研究内容和水平的文章,试就其中有代表性的论点作综述。

2.研究现状

在2008年以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绝大多数研究者就应用型人才的含义,特点,类型,应用型教育及实施主体,应用型本科教育与普通本科、高职高专的联系与区别,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与实践。在近几年的研究中,更多地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条件资源的保障和实现进行了研究和实践。

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从比较典型的成果看,学者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结构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基本厘清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

2.1.1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

关于什么是人才培养模式,许多学者表述虽有不同,但认识是趋同的。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教高[1998]2号)中描述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1]龚怡祖界定为:“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式样和运行方式,它们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风格或特征,具有明显的系统性与示范性。”[2]

2.1.2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在人才培养模式概念基础上,学者普遍认为,应用型人才概念是相对于专门学术型人才概念提出的。专门学术型人才是为了寻求知识,对真理的追求是其驱动力,在其所属的学科专业领域内追求精、深、专的知识背景,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知识作出批判性思考,检验知识的真伪;而应用型人才则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在知识运用的过程中提出问题,他们有更宽广或者跨学科的知识视野,注重知识的有用性,有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却不一定需要非常精深的理论知识。夏建国等学者强调,中国教育需要“985”、“211”院校,但更需要一大批应用型院校。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应是“具有较强技术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并且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能力的技术人才”。并指出,本科生技术人才不仅是技术的应用者,而且是技术的创新人才。[3]

卢东宁等学者在研究了人才培养模式后得出结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发挥高校的知识生产和成果开发功能为基础,通过人才培养内容、手段、制度和评价的有机组合,以培養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的标准形式。[4]

在分析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基础上,学者普遍认为,其基本要素应包括专业设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途径等内容。

2.2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遵循的基本原则。

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遵循什么原则,有两种对立观点,一种是统一原则:邹广严等学者指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原则应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统一,学术教育与技术教育相统一,学历教育与从业资格教育相统一,四个课堂教育相统一,继承教育与创新教育相统一。[5]另一种是强调专业原则,蒋胜永等学者认为,应遵循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整合和优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强化专业知识教育;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强化实践教学;尊重学生个性特长和全面发展需要的原则。[6]

2.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分类。

许多学者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或社会需求,提出不同的模式类型。

2.3.1服务型模式。

胡赤弟等学者在分析我国就业形势后提出“服务型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就业—可雇佣性”,真正从知识与能力上提高大学生的可雇佣性。[7]

2.3.2多样化模式。

唐毅谦等学者提出三类模式。第一类是以就业为目标,为经济文化发展输送生产第一线、实践能力强的技术型人才。第二类是提高学生开发、设计能力,培养从事设计、生产管理的工程型人才。第三类是以科研促进教学,培养进一步学习深造、可从事应用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工作的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体系。[8]

2.3.3校地合作型模式。

朱林生等学者提出四种模式。一是“嵌入式”。引进企业课程体系,在不改变专业教学计划原有整体格局情况下,将课程有机嵌入专业教学计划,采用“2+1+1”模式。二是“订制式”。依托专业优势,为企业进行定向人才培养。三是“整体合作式”。与企业进行“实体合作”,依托相关专业建立二级学院,双方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共同制定课程体系,共同建设师资队伍,共建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四是“校地企合作式”。与政府、国际知名企业合作,设置课程体系,共同打造职业训练平台,面向整个行业培养专业人才。[9]

2.4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和培养模式。

研究中发现,许多学者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和核心应有与之相对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实质内容。

2.4.1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

关仲和对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目标进行研究后,提出观点:应用型的定位应真正体现“以应用为本”、“学以致用”的理念,明确工程教育培养能够做工程师的应用人才,商学院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管理人才等。要为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提出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要使受教育者具备终身学习能力,为其进一步的发展打下基础,创造机会和条件。[10]

2.4.2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

有的学者从总体培养方案提出设想,有的学者则从具体培养方案提出不同看法,并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实践。

2.4.2.1培养方案。

张洪田针对总体培养方案,提出三点看法:一是注重文理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二是突出学生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突出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三是突出工程文化教育。不只满足于突出实践性强的特点,更加强调培养学生深厚的工程文化修养。[11]

关于具体培养方案,刘迎春等学者提出,一是采用专业方向分流、课程模块分组方法,用“四平台+多模块+系列课程”的方式实现;强化学科基础、强化专业能力、强化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识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的“两分三强四平台多模块”的理论教学体系。二是采用以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分课内和课外两条线,形成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专业综合技能训练、工程综合训练、工程素质训练四个层面和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社会实践、学科竞赛、资质认证、科技计划九个环节,组织实施由课内到课外、由初级到高级、由分立到综合、由技术到工程的递进式“一核两线四层面九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12]

罗三桂等学者则提出应根据全国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建立专业公共课平台、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强化公共基础课程和实践教学,优化并实施基础与专长兼顾、理论与实践并重、规范训练与创新培养同步的人才培养方案。[13]

2.4.2.2总体教学体系。

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学者在教学体系上,进行了大量研究。周小理等学者提出围绕一线工程师培养目标来构建教学体系。一是将人文教育与工程教育相结合,基础科学教育与工程技术教育相结合。平台课程体现按学科大类培养人才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科专业间的交叉与融合。专业模块依托行业,贴近企业,突出工程能力型课程,凸显专业特色的“平台+模块”理论教学体系。二是以创新精神、工程实践能力、专业应用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分基础和专业阶段;搭建公共基础实践平台、公共基础综合实践平台、学科专业实践平台和学科专业综合实践平台。突出实验、工程训练、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体系。[14]刘迎春等学者则提出基于课程的教师教法、学生学法、教学内容与目标“三位一体”教学方案体系。教法与学法是根据课程体系中的知识传授目标、能力培养目标和素质养成目标来设计的。

2.4.2.3课程体系。

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学者更加注重从课程体系中的开设课程、教学大纲、教材核心内容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

邹广严等学者指出,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是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提出以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横向迁移)与专业能力(纵向提升)相结合的核心竞争力为目的,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识与专业相结合、成人与成事相结合的指导方针。在课程体系上,推行“三讲三心”明德教育、“一体两翼”知识教育、“三练三创”实践教育。张慧明提出,课程体系应具体化为公共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课(应用型、专业任选课程、素质拓展课程、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15]唐毅谦则强调课程分类培养。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公共类课程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进行课程内容的改革;学科专业课程进行整合,重在打通、整合学科及专业基础知识,更新教学内容;开设跨系、跨专业的选修课程,拓宽个性培养的平台,为主辅修专业、双学位奠定基础;进行素质教育课程改革。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开设系列哲学社会科学与科技素质学术讲座,各系开设学科前沿知识讲座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韩高军则提出“学科与应用并重”的课程模式。建立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选修课、任选修课和实践教学六大课程体系。[16]关仲和则细微到教学大纲的分析。指出在教学大纲方面,每门课程首先应依据学校和本专业的人才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制定各门课程的课程目标及要求;其次是选定课程的教学内容范围;再次是分析、理清或厘定该门课程相关内容的知识属性;最后是确定每一类知识的掌握水平。在课程体系方面,应重视通识教育课程的选择与合理比重;增强课堂教学实践性;保证实践性课程与开设时间;理论课与实验课衔接和结合等。

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材建设方面,施晓秋认为,将产学合作模式引入应用本科专业教材建设。对于专业基础教材,在关注学科基础性与知识系统性的同时,强调其作为工程科学基础,提供理论指导工程实践的作用与功效;对于专业教材,在关注专业知识的同时,强调以培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为目标的工程实践性与应用性。[17]

2.4.2.4教学方法。

较多学者提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应与普通本科有明显不同,这涉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和改革意识问题。部分学者认为,教学方法应从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改革,尤其应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关仲和认为教学方法本质上是教育思想和教育哲学问题。须认识“教学本质是实现一种对话”,应注重学思结合与因材施教,教会学生思考。

唐毅谦提出,应营造教学方法改革的氛围。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使教师和学生的受益面更广。并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将先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理念贯彻到课堂,鼓励教师探索与现代教学理念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谭静认为,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目标来指导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罗三桂等提出应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案例式等现代教学方法。

2.4.2.5实践教学。

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教学这一核心环节,学者对实践教学环节与模式进行了大量研究。

張洪田提出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即开放实验教学课程和项目、开放实验场地设备和实验时间,减少验证式实验,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周小理提出分层递进、螺旋式实践教学模式,即“理论—实践—理论—实践”和“基础实践—综合实践—专业基础实践—专业综合实践”模式。刘迎春则提出校内校外实践教学模式,即实验与实训并重的校内实践教学;实习基地与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并重的校外实践教学。韩高军提出“实训—实验—实习”实践教学模式,即设置军训、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与设计、社会实践和技能训练等内容。刘伟提出实践教学体系模块化模式,即“实践基础训练模块”,以实验为主,培养学生的实验、实践基本技能;“综合设计训练模块”以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大学生技能竞赛为主,以实物形式完成,倡导设计作品的实用性;“择业实训模块”则根据专业特点,结合社会经济需要分设若干方向,每个方向设相应的支撑实践课程,可考取相应的技能证书,将教学、就业紧密联系起来。[18]朱林生提出基础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罗三桂等认为,实践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根据学生基本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规律,构建实验教学模块。

2.4.2.6教学评价体系。

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评价研究,学者普遍认为,不应拘泥于“书面试卷”评价。谭静等学者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评价方式,更应注重在实际工作情境中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期中考核重视学生日常的作业成果及表现,期末考核则通过创新试题、创新考核方式综合检测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能力。

3.存在的主要问题

纵观国内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还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理论依据不足。

教育思想和理念反映教育理论。关仲和指出,目前,应该把科学教育理论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依据,来指导教育活动与行为。但目前的研究中,仅有较完美的“局部”培养模式研究,作为整体方案研究还很少,还没有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理论。

3.2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不到位,总体教育目标差异小,个性特征不突出。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中,课程目标及要求不到位尤其突出。关仲和指出,其表现之一是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基本要求差异性不大,个性特征不突出,应用型的定位较抽象,还没有真正体现“以应用为本”“学以致用”的理念,没有做到具体可操作,只是贴上“应用型”的标签。还没有为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提出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没有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等。同时还忽略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的教学目标这一基本单元来制定,导致已有的认识和方案没能很好地贯彻落实到各个专业、各门课程和教学环节中去。

3.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系统薄弱。

3.3.1教学大纲不到位

在教学大纲制定上,反映出认识和研究的不足与缺位。目前还存在着把旁人的、前人的或母体学校的教学大纲做些修修补补,或者只是依据学科知识体系甚至照搬教材目录的做法。这是难以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的重要原因。这个问题不解决,很难培养出名副其实的应用型人才。

3.3.2师资数量、能力不足,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薄弱。

一是在师资数量上,因扩招办学条件急剧下降,生师比迅速下降。二是在教师能力上,反映出教师实践动手能力差,导致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施者不到位,缺乏“懂教育、通实践”的双师型合格教师;三是在教学方法上,不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及政策和资源的支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难以实现;四是在教学质量评价上,目前存在多采取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乃至科研能力的评估,而对教师的实践技能、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评价方面普遍重视不够。

3.3.3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资源不足。

实习、实践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社會企业或其他研究机构,因经济利益等方面的原因,不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实践资源,导致现阶段实习、实践环节跟不上,与课堂教学脱节,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教高[1998]2号)[Z].

[2]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1-26.

[3]陈雨露,施建军,夏建国.人才培养要因材施教[J].教育与职业,2011,(7):62-63.

[4]卢东宁.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39-141.

[5]邹广严.关于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9,(23):33-35.

[6]蒋胜永,杨慧瑛,刘世荣.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实践探索—以绍兴文理学院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0,(10):30-32.

[7]胡赤弟.构建服务型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9,(19):35-36.

[8]唐毅谦,陈琳,王钟箐.构建分类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成都学院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0,(1):34-36.

[9]朱林生,顾永安,高新华,钱忆平.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探索:基于校地互动的视角[J].中国大学教学,2010,(9):25-27.

[10]关仲和.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6):7-11.

[11]张洪田,张慧研,郭秀颖,张庆久.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9,(7):80-82.

[12]刘迎春,熊志卿,宁立伟,傅彩明.机械类应用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0,(8):18-20.

[13]罗三桂,张俊平,董黎,童华炜.以专业教育评估为导向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8,(5):37-40.

[14]周小理,姜超,马忠才,刘宇陆.“一线工程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9,(8):71-73.

[15]张慧明,孙少勤.基于课证融合的国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2):127-129.

[16]韩高军,王存文,王忠,欧阳琼.行业划转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武汉工程大学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0,(2):20-21.

[17]施晓秋.应用型本科专业教材开发的产学合作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0,(2):83-85.

[18]刘伟.实践教学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9):123-127.

[19]黄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解决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8,(Z2):65-66.

基金项目:四川省软科学计划项目“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研究及实践”(2010ZR0018)阶段性成果。项目负责人:邹广严。

作者:王红兵 赵兰蓉 韩梦 张盈盈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社会转型视域下的高校教育论文下一篇:中职院校体育教师素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