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师型师资队伍商务英语论文

2022-04-22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双师型师资队伍商务英语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的特色,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前提。笔者对几所中职学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师调查发现“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双师型”教师队伍缺乏质量保障等。这些现象极大地牵制着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双师型师资队伍商务英语论文 篇1:

ESP教学教师发展与提升路径

摘 要:文章以ESP角度为切入点,从“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大学商务英语教学现状,并提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公共英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模式。

关键词:ESP教学;商务英语;路径

基于ESP视域下的商务英语教学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商务英语专业的增多,许多学校开始将商务英语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应用到公共英语的教学中。商务英语旨在培养以英语为主体,以经济和法律为两翼的复合型人才。据此,我们不难看出,商务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比较特殊,对学生的英语知识储备和实际的商务操作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

一、“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1995年,国家教委在《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职工大学工作的原则意见》中正式提出“双师型”教师这一名词。《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双师型”教师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或会计师等[1]。“双师型”教师应该既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双师型”教师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而诞生的一种新型社会角色。“双师型”教师强调专业技能的传承和应用。

二、大学商务英语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开设商务英语课程的院校近四百所,各大院校在课程设计方面采用了多样化的形式,但知识面的涵盖范围差异不大。各院校的课程设计可以归为两类:第一类是诸如外贸口语、外贸函电、英文报刊宣读等方面的传统课程。第二类是诸如国际贸易实务、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专业课程。但这些课程的开设总体上欠缺系统性,知识比较零散,学生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作为特殊用途英语,商务英语教学应该与普通英语教学区别对待。在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均应体现出商务的特色。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上不再是教师一言堂的时代,正在逐步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但这种转变不仅仅是形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内容的转变。

三、“双师型”商务英语师资队伍建设模式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指出应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要调整教师结构,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2]。通过教学评价、职称评聘、薪酬激励、等制度改革,增强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主动性、积极性。由此可见,“双师型”的教师发展是大势所趋。不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教师势必面临自身事业发展的瓶颈。英语教师的转型势在必行。

国内的“双师型”教师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多集中于各高专职院校,研究内容涵盖了高职英语教师团队的现状、“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问题、“双师型”教师的评价等方面。同时提出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对策。对策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大在职教师的培训力度,建立和完善培训制度。

第二,大力引进具有“双师型”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建立和完善人才需求机制。

第三,營造开放宽松的用人氛围,建立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和用人机制。

第四,建立“双轨制”的高职高专教师资格评审制度。

高专高职院校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建设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提供很多借鉴,但是我们不能完全照抄照搬,应用型本科院校公共英语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必须结合本校的校情和学情。

目前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师尤其是公共英语教师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很多院校已经开始缩减大学英语的总体课时量,以往的大学英语教学已无法满足学生和社会对英语的需求。社会各界对英语教学的指责铺天盖地。章振邦教授指出:“我国英语教育的问题是普通英语教学太长,对专业英语重视不够……高校英语教学迟迟不与专业挂钩,怎能要求学生毕业后在需要专业英语的工作岗位能够愉快胜任?”[3]大学商务英语教学就是这种大环境大背景下的产物。商务英语教学如何开展,课程如何设置,教材如何选取,教学内容如何细化,商务英语教学改革能否成功都取决于教师的业务素养。所以,如何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成了很对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提出了三种模式:校本培训模式、团队合作模式、自我发展模式。

课题组成员通过调查研究认为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模式提高公共英语教师的“双师”能力。

第一,校际培训模式。省内的相关院校可以联合起来,兄弟院校间相互学习。给教师提供更广阔的学习提升空间。也可以组建国内、省内ESP专家宣讲团对广大ESP教师进行“双师”培训。这种培训模式的特点是易操作、成本低、收效快。校际培训可以采用教师自愿申请,学校选派的方式进行。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自主参加相关培训,产生的费用由学校全额或部分报销,以提高广大教师参加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二,学术互助模式。广大ESP公共英语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教科研水平不高,能力不强。学术互助大体可以分为两种模式。即校际学术互助和校内学术互助。校际学术互助顾名思义即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学术合作。目前,校际之间的学术互助大多是教师与教师间私人关系促成的较多,且档次及效果甚微,官方出面促成的高水平学术合作很少见,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术科研界限分明,缺乏沟通。而高水平的教科研项目往往是仅凭一校之力难以申请。如若校际学术合作能够长期有效开展,无疑为广大教师的教科研水平的提高雪中送炭。校内学术互助主要是指各个相关学院教师间的学术合作。如外语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可以合作申请教科研项目,学院之间的教师可以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以提高教科研能力。学院与学院间的学术互助还可以有效缓解学院内部教师间的竞争压力。

学术互助的成效主要取决于学校以及各二级学院的相关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努力,同时也需要广大教师的全力配合。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学术互助小组定会大大提高广大教师的科研能力,提升凝聚力。

第三,校企合作模式。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指出,应该建立学校、地方、行业、企业和社区共同参与的合作办学、合作治理机制。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广大教师应顺应形势发展,积极寻求自我提升的途径。国内大多数高校的ESP英语教师的工作经历是从学校毕业又直接到学校工作的过程。中间无任何社会实践的环节,所以教师缺少行业经验。脱离岗位到相关单位,如商务局、旅游局、酒店、外事办等部门进行培训或实习是“双师”教师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径。

第四,教师互助模式。由相关专业教师和外语教师合作进行授课,共同完成教学的计划与组织工作。英语专业本身缺乏一定的专业性,大部分英语专业的学生或教师只是精准地掌握了一门语言,但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商务英语教学涉及很多诸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国际贸易等专业知识,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英语教师很难将这些知识讲得细化透彻,大部分的讲解也只能是浅尝辄止,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4]。相关专业教师在自身专业领域方面无可挑剔,但绝大多数教师的英语水平尚有欠缺,无法进行英文授课。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的合作可以弥补相互知識的欠缺,从而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但这种模式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又存在一些弊端,诸如学校的教学资源有限,无法做到为每个班级的授课配备两名教师。两个专业教师集中备课时间也是一个较大的难题。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配合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英语教师自身的“双师”发展至关重要,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第五,教师评定模式。“双师型”的教师评定与教师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评定条件的价值取向是教师构建业务素质、科学研究的指挥棒。所以,学校应该正确地把握教育规律,结合学校的自身情况,制定出符合“双师型”教师评定的办法。如,教师参加相关培训的证书、教师考取的资格证书等可以在职称评审中给予肯定,相关的资质证明可以等同于2篇发表的科研论文或等同于一个省级科研项目等。这样可以让教师的“双师”之路无后顾之忧,教师可以将有限的精力投入无限的“双师”发展之路。

国内关于师资队伍建设的各种研究层出不穷,但针对公共英语“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较少。通过本文的论证,以期为广大公共英语教师的教学和自身的职业发展提供一些借鉴。本文通过对比研究提出适合公共英语教师发展的“双师型”模式,可操作性强,有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迅速提高,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就业需求。同时对“双师型”英语教师的科研发展、ESP教学的研究内容等进行探讨,希望对广大英语教师的科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在注重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调查研究一线教师的需求,学生的需要以及用人企业的要求,研究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地体现广大教师、学生和用人企业的需求,同时也为学校的管理者提供一定的参考。总之,商务英语教师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提升自己,“双师”之路是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陈冰冰.关于建立ESP教师教育模式的思考[J].外语教 学,2005,(3).

[2]彭民璋.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和实践 [J].高教论坛,2006,(5).

[3]王立非,李琳.商务外语的学科内涵与发展路径分析 [J].外语界,2011,(6).

[4]叶兴国等.中国商务英语研究:现状与趋势[J].中国外 语,2011,(2).

作者:冯菲菲

双师型师资队伍商务英语论文 篇2:

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的思考

摘 要:“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的特色,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前提。笔者对几所中职学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师调查发现“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双师型”教师队伍缺乏质量保障等。这些现象极大地牵制着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笔者就“双师型”教师的评价标准及商务英语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现状,与今后培养的策略提出一些浅显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中职;商务英语专业;双师型教师

[文献标识码]A

1 . 前言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外资不断地涌入,高科技集团、跨国公司及三资企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国际交流的广泛化和多样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国内各个领域和行业招商引资的步伐进一步加大,涉外商务活动变得更加频繁。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各企业涉外商务人员出现了极其短缺的现象。而职业院校肩负着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适应就业岗位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使命。所以许多职业院校根据社会对涉外商务人员的需求纷纷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但怎样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商务英语人才?国家教育部强调要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并十分重视既有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又具有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双师型”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商务知识,全面了解当前经济和贸易信息,还必须具备较强的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经验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因此,实现中职商务英语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型,才有利于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2 .“双师型”教师的评价标准

2 . 1“双师型”教师概念的提出

“双师型”教师这一概念最初是由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提出来的。这些发达国家极为重视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对教师的专业实践经历、专业实践能力及相关执教能力都有严格的要求。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教育部针对职业院校“重理论而轻实践,重知识教授而轻技能应用”的现状,提出了“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尽管我国比发达国家“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较晚开展,但也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是一种提高职业教育事业和促进教师终身学习的先进理念。

2 . 2“双师型”教师的涵义

我国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开展得较晚。因此,对“双师型”教师的界定标准还没有达成共识,理论界上有“双证说”“双能力说”“双职称说”“双资格说”等10多种说法。针对“双师型”英语教师概念模糊的情况,国家教育部在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合格学校评价体系中提出“双师型”教师评定标准要符合下列条件之一:①有两年或以上基层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指导本专业实践教学,具有中级或以上教师职称。②既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专业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其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③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加两项及以上应用性技术项目研究,研究成果已被社会企事业单位实际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④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效果良好。

3 . 商务英语专业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笔者从设有商务英语专业的3所中职学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的“双师”情况进行了调查,其结果难以令人乐观,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 . 1 单一的英语师资来源

在被调查的3所学校的32位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中,除3位教师是学商务英语专业的,其余的29位教师都毕业于师范学院或普通高校的英语语言学专业或英语师范专业,这些教师虽然在教学方面不存在问题,但没有商务背景,缺少商务经验。然而,商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它是一门以语言学理论为指导,涉及国际贸易、经济营销、企业管理、国际金融和国际法律等多门类知识的复合交叉性学科。商务英语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英语交际技能、英语语言知识、商务专业知识、企业管理技能和世界各国特别是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这些要求将英语知识和商务知识完美地结合,就需要教师既要有一定的商务实践经验和商科专业知识,又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然而,现在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既没有商务知识又缺少实践经验的教师在教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时,只注重词、句子、语法和全文的分析,而对于商务专业术语根本不懂,如“商务英语函电”课程,课程中有很多的商务术语,大多数教师只能讲授信的格式和对每封商务书信进行翻译式教学,避而不讲术语的含义。

3 . 2 缺乏商务英语专业职业技能

在调查中发现这3所中职学校,目前只有1位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在对外贸易公司中有过5年的工作经验,虽然没有相关职业技能证书,但也可称作是实质性的“双师型”教师。还有2位通过理论考试拿到了相关职业资格证。可其余29位专任教师是既没有商务活动的实践经验,也没有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这些教师本身在商务活动中的实践经验就不足,如何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如:“外贸单证操作”是一门实训课程,但很多教师就只能照本宣科地照着书上讲,这些实训课都是走过场,无法达到真正训练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怎能符合社会所需求的高素质的涉外商务人才?

4 . 商务英语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

4 . 1 制定好商务英语专业“双师型”教师的职业发展方向,并完善评价激励措施

学校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来制定出具体的“双师型”教师的资格评定标准,使教师自己有明确的专业发展方向,并把“双师型”师资建设纳入学校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建立继续教育培训制度。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商务英语教师参加一些培训,如全国商务英语研讨会、暑期全国商务英语翻译师资培训、还有全国商务英语专业院校教学联席会议等。

学校积极鼓励教师通过在职学习获得硕博士学位,特别激励商务英语教师攻读工商企业管理方向的硕士、博士学位。因为商务英语所涉及的商业知识很广泛,如国际贸易、国际商法、国际管理、国际金融、经济管理、企业管理等。只有教师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扩充其商贸知识才能在课堂上避免照本宣科或把商务课上成翻译课的处境。商务英语教师也可自行去听工商管理教师上课,提高其商科知识的理论修养。

4 . 2 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与当地的企业开展校企合作。首先,每年利用假期选派一定数额的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了解所从事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充分将英语与商务专业知识技能相结合,为实现教学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鼓励商务英语教师到企业兼职或专职一段时间,让教师参与公司的谈判、跟单、产品翻译、网页翻译以及合同翻译。了解并学习公司企业的工作流程和企业文化,增强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学校还要建立“双师型”教师评价考核制度。如: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工资和课时费,优先评职晋级,给予更多外出学习、进修和考察的机会等。

4 . 3 拓宽教师队伍的来源渠道

学校不应仅局限于从高校毕业生中选拔教师,而应更多地从企事业单位引进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商务人才如:报关员、跟单员、翻译人员和涉外文秘人员来从事实践课程的教学,担任学生实习的指导教师,并在政策待遇上给予适当倾斜。也可聘任一批具有外贸外企从事实践经验的高素质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还可邀请一些国内外知名的商业精英来校,定期开展有关商务英语实践方面的讲座。通过讲座,可以拓宽商务教师的科研视野,了解该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还可以更好地指导商务英语教师的教学。毋庸置疑,这些有着丰富实践经验商务专业人才的加盟定能弥补专职英语教师队伍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为商务英语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

4 . 4 鼓励教师考取商务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及参加各类竞赛和评比

常言道,教学相长,考学结合。教师通过考证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市场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要求,更好地培养市场所需的商务人才。参加英国剑桥商务英语考试办主办的商务英语BEC考试、商务部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主办的中国国际商务英语证书考试CNBC、中国商业联合会主办的中国商务英语翻译证书考试ETTBL、全国商务英语认证考试考评员资格证书、报关员证、报检员证、跟单员证、秘书资格证书、高级口译证等。通过理论考试,教师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完善和发展自身的知识体系。为了促进教师学习技能的提高,学校应常举行教师技能比赛,并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市级及以上的技能竞赛。同时鼓励教师带学生多参加各种技能竞赛,使得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同时,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5 . 结束语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提出了二十余年,但至今仍是制约着中职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商务英语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存在数量严重不足、教师结构不合理、教师实践能力很薄弱一系列问题。因此,学校务必要制定出商务英语专业“双师型”教师的职业发展机制,完善对“双师型”教师的评价激励措施,加强校内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校外专业人才的引入,积极建立校企合作,只有通过多个途径和渠道才能打造出一支更加务实、更加高效的“双师型”商务英语专业教师队伍,培育一批能体现职教特色的品牌教师,才能够培养出一大批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级商务应用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杜秀华.双语教育师资培养的途径[J].中国高教研究,2002(1).

刘韵琴.高校高职“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24).

鲁昕.中国发展高层论坛[EB/OL].[2014-05-10].http://www.sdsxyz.com.cn/dt/sk/2014-04-03/2719.html.

罗淑云、邹宁.构建职教“立交桥”改革高职教育课程体系[J].教育观察,2014(4).

张立玉.高职教育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9).

张雪荣、张之东、王晓欣、张志华.“双师素质”教师内涵的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5).

作者:谭磊

双师型师资队伍商务英语论文 篇3:

商务英语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问题

摘要: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省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在经历了被动适应期、探索发展期,已进入了规范建设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部分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总量已达到教育部要求的“专业教师总数的80%”。但是在“双师型”教师队伍迅速壮大的同时,我系乃至兄弟院校仍存在着“双师型”教师群体的教学、科研、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参差不齐。特别是商务英语专业(以下简称商英专业),从公司引进的教师较多,难以形成整体优势,这一现象极大地牵制着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本人就商务英语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意义、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浅显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双师型;意义;问题;对策

[文献标识码]A

Key words: double-role, signification, problems, strategies

1.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意义

1.1 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要培养双师型教师

各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大都定位于培养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基础知识、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综合技能;熟悉国际贸易流程,能熟练处理往来函电,制作进出口单证;熟悉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办公业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的制定决定了该专业的教师不仅需要具有本专业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必须具有较强的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能力,即国家教育部在总结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六条基本特征中指出的“双师型”教师。

1.2 人才市场的需求要求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双师型”教师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社会经济建设对人才培养与需求提出了新的课题。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我国国际交流的广泛化和多样化的步伐在不断加快,涉外商务迅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对外贸易和商务大国。在我国许多地区,尤其是沿海开放城市,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外资不断涌入,三资企业、跨国集团及高科技企业等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各个领域和行业招商引资的步伐进一步加大,对外商务活动更加频繁。然而据有关的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全国范围内国有大中型企业、三资企业中涉外商务人员极其短缺,更有甚者,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中专业的涉外商务人才几乎是空白。从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及我国乃至我省经济发展的未来规划看,外向型经济的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所有这些都充分表明具有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又具有较强的商务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社会需求的热点。而这些人才的培养就需要一支既能教理论又能教技能,既具有讲师以上职称,又具有工程师、国际商务师、经济师等职业资格证书的“双师型”教师。

2.“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现状

2.1 商务英语专业“双师型”教师的现状

近三年来随着职教事业的迅速发展,职业院校日渐增多,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也越来越多,问题也日显突出。以我系为例,集中体现在:

2.1.1 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不足

国际商务系在系生共有2975人。根据课程设置,各专业第二学年的商务函电课、英语语言技能课、进出口单证制作课,共计320节。而全系在职的教师(包括实训指导教师在内)共计25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5 人,中级职称 4人,初级职称 15人,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共计18人,师生之比悬差太大,教师无暇顾及自身的知识更新及实训水平的提高,从而影响了具有高职特色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1.2 大部分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和必需的专业技能

我系大部分教师都来自于江西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南昌大学外语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教师的来源比较单一,这些教师属于“中学门——大学门——职校门”的“三门”教师。尽管他们的文化层次不低,但由于缺乏外贸业务经历、实践经验,相当一部分人对进出口业务比较陌生,对单证制作一知半解,对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缺乏全面的了解。这个问题不解决,难以培养人才市场急需的实用型人才。因为只有教师首先熟练掌握了专业操作技能,才有可能指导和教会学生技能。

2.1.3 从公司引进的教师缺乏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素质

关于“双师型”教师的确切内涵,目前学术界尚有争议。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既要有传授知识、教书育人的能力,又要有类似工程师或技师的专业素质、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形象地说,就是拿起书本能讲理论,挽起袖子能干技术活儿的“双师型”教师。最近几年,我系从公司引进的教师,他们的进出口业务较熟,但因毕业时间太久,又缺乏教书的经历,教学的基本素质、授课技巧等都有待提高。

2.1.4 缺乏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是院校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核心所在。中青年骨干教师是学校教学领域的中坚力量,是学科带头人的后备军。因此,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是实现“双师型”队伍的先头兵。但在我省高职院校现有的师资中,教授、副教授的比例远低于高职高专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而真正称得上学科带头人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

3.“双师型”教师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职教界很多人对“双师型”教师的理解的认知度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的人认为“双证”即“双师”,也就是以教师是否持有双证(教师资格证书、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判断标准,致使很多教师积极投入考证行列。考证行为也偏离了方向,结果出现了为拿证而拿证,甚至出现以钱买证的现象。同时也导致教师证书很多,有的却与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教学有悖,学非所用,只好束之高阁。因此,这种“双师型”从形式上强调了教师要注重实践的特点,但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还不健全、不完善的今天,资格证书与实际能力的等值性值得怀疑,以此为依据作为判断教师是否是“双师型”教师的做法亦值得商讨。

3.2 有人认为,商务英语、国际贸易专业的“双师型”教师是教师与国际商务师的叠加。商务英语、国际贸易专业中的“双师型”教师培养虽然突出了“双师型”教师的教育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了他们与国际商务师的共性,但忽视了他们所面对的对象是不同的。从知识能力看,国际商务师只需了解进出口业务的流程,熟悉法纪法规并能从事外贸业务 ;而“双师型”教师则必须将知识和能力吸收消化,并能有效地再现,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双师型”教师不但要熟悉业务的全过程,还要精通其理论知识,精通“传道、授业、解惑”的技巧。

3.3 高职师资建设的目标是“双师型”,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但目前职称评审仍旧套用本科标准,强调科研成果指标和论文数量,制约了高职院校职称的评定,导致教师普遍积极性不高,影响了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的提升。

3.4 因国家教育政策法规中没有制定校企联合办学的政策,也没有对企事业单位作出要求,故很多企业不愿意接受教师参加定岗实践。因此,真正通过实际锻炼从而使专业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高的教师数量不多。同时由于扩招、办学规模的扩大,专职教师大多数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很难有机会长时间到相关部门锻炼和提高。

4.“双师型”教师培养对策

4.1 建立一支稳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今后几年,各院校要积极从相关的企业招聘有大学学历,又有五年以上相关企业工作经验的外贸业务员、单证员、报关员来担任专职教师,尽量不直接从大学应届毕业生招聘新教师,特别是实训课教师。

4.2 切实加强教师的技术业务培训

有条件的院校应计划每年选派一定数额的教师到教育部批准的职教培训基地培训。常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外贸业务员、单证员、报关员做教员,利用寒、暑假对教师进行培训。

4.3 建立兼职教师队伍

积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采取“平等竞争、择优聘用、合同管理”的用人原则。招聘一批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要求他们参与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制定,了解教学全过程,参考他们的业务经历,制定实训课比例。

4.4 努力培养“一职多能”的教师

为了提高教师专业实践技能,专业教师要积极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在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实训教学中,尽量结合实际、真题真做,要逐步减少专职的专业课教师和专职的实训指导教师的人数,让同专业的教师同时上实训课,使教师做到“一职多能”。

4.5 鼓励教师参加各类竞赛和评比

为了促进教师学习技能的提高,应常举行教师技能比赛,并选派高手参加市级以上的技能竞赛。同时鼓励教师培养学生参加各种技能竞赛,力争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教师的业务技能也能大大提高。

4.6 安排专业教师,特别是新录用的教师到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

通过专业实践,教师可以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的目前现状和发展的趋势,并在教学中及时补充,以弥补现有的部分教材跟不上形势发展的缺陷。教师也可带着教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外贸业务员请教,在他们的帮助下提高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

通过“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引进,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使他们既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积极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实行专兼结合,改善师资结构,适应专业变化的要求;要淡化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界限,逐步实现教师一专多能。笔者相信我们一定能尽快地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育一批能体现职教特色的品牌教师,也能够培养出一大批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杜秀花. 双语教育师资培养的途径[J]. 中国高教研究,2002(1).

国外是怎样培养“双师型”教师的.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7-03/01/content_5787844.htm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 加强“双师型”师资培养、促进我院教育事业发展. http://www.sdivc.net.cn/News_Show.asp?NewsID=1090

吴春燕. 技术教育亟须培养“双师型”师资(访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郭斯淦教授). http://www.gmw.cn/01gmrb/2003-05/20/10-9C7B3790B725242F48256D2B00828549.htm

吴少红. 从德国职教师资培养谈起. http://www.pep.com.cn/200406/cau6o929.htma

俞仲文. 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职业精神. http://www.chinagz.org/html/xingyezixun/2006/0910/281.html

作者:郑淑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老年人文化养老群众文化论文下一篇:关于爆破技术的采矿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