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暖人生我是杀人犯

2022-09-30

第一篇:冷暖人生我是杀人犯

观《冷暖人生·墓园》有感

在看凤凰卫视《冷暖人生•墓园》以前,对我们国家十年文革的历史,我的印象只是觉得十年文革是一场浩劫,曾经给我们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至于具体的什么灾难、影响范围等都只是在历史教科书上寥寥几笔带过,对文革并没有很多感受。

而看完纪录片《墓园》以后,这次真的是给我以巨大的心灵震撼。我一直以为我是一个不容易被电影电视剧等感恸的人,但这次看纪录片后,不知怎么的,眼泪不由自主地就滑落了,看到那位老婆婆为四十年前曾经还是十四岁的翩翩少年的儿子因为文革武斗遭遇杀害,老婆婆唯一的儿子被无缘无故地被子弹打死了,老婆婆显得是那么地无助,多么想帮帮她„„

对于文革的历史,后来人都知道的很少,而且正史很少提及,似乎总是极力回避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作为文革斗争的“高潮”,武斗直接给无辜的人们生命造成伤害,无论是参与者、旁观者,都付出了鲜血的代价,曾经没有牺牲在保家卫国的战场上,却亡命于可笑的所谓的文化大革命。也许我们真的还没有真正反思过文革,或许根本就没有勇气去面对文革给我们带来的惨痛伤害,但是不去面对文革这段尘封的历史,又如何对文革进行反思,不反思文革,我们以后又如何去吸取文革的教训,不让文革重蹈覆辙?

在全国文化大革命的大背景下,举国陷入混乱的狂潮,正常的社会秩序无法维持,国家机关几近瘫痪,武斗迅速发展并演变到无法控制。我们必须敢于面对真实的历史,而不是极力回避,我们应该深刻地去反思,而不是好像当作什么也没发生一样。至于武斗的原因,无疑是出于对毛泽东的绝对拥护和狂热崇拜,认为自己是在坚定不移地捍卫毛泽东文革路线的。在派性组织强大的宣传攻势不遗余力的煽动鼓吹下,无不偏执地认为对方是反对毛主席,偏离毛主席路线的。出于誓死捍卫毛泽东的激情,大批受到蛊惑根本无法清晰认识当前形势的人疯狂地投入到这场混乱的武斗中。武斗的大规模爆发,也触动了一些市民内心深处的躁

动心态,他们只是渴望宣泄自身的情绪,有的更是抱定了“以血还血”的决心。

而至于参加武斗的两派,无论是“815派”还是“反到底派”,实际上已经不再仅仅是对信仰的固守,而是双方对权力的极度渴求。争夺权利成为两派的利益冲突上的根本对立。已经掌握某单位、地域大权的造反派组织首领往往为了一己私利仇视对方,发动挑衅,以求进一步扩张势力。一旦造成人员伤亡,往往引起更大规模的报复行动。打着维护毛主席路线的旗子,对利益、对权力的追求才是根本目的,践踏民主制度,无视生命,没有牺牲在保家卫国的战场上,却平白无故得死在了同胞的手上,而且至今处于懵懂状态,死得毫无价值。若是至今我们都不去不面对,不去反思,不能吸取教训,那么这些成为文革的牺牲品的冤魂将永远无法得到安息,或许更可怕的是——重蹈覆辙。当然,我们希望文革这段历史永远成为历史,但是却不能够回避这段历史,我们或许需要时常拿出来进行反思,以示警醒,改正不足。

时间流逝,历史终究是历史,但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历史,我们还要勇敢地去面对历史,剖析历史,全面吸取教训,以史为镜,改正当前的缺点。对于文革,确实是一段令人扼腕叹息的浩荡,但是也不是什么不能面对的秘密,又有什么是不能够正视的历史呢。文革这段残忍的历史,也许是时候开始反思了。

第二篇:活着:衢州艾滋病感染者的冷暖人生(模版)

/index.html#0-baidu-1-82 ...

活着:衢州艾滋病感染者的冷暖人生

【蓝海导航】

8年前,衢州市区发现了首例艾滋病感染者。从住院到去世,这名感染者只坚持了短短3天。艾滋病一现身,便以其恐怖的姿态敲开了衢州的大门,艾滋逼近的阴霾让人们感到窒息。

尽管人们都惟恐避之不及,但病毒依旧在疯狂地游走。市疾控中心最新的统计显示,仅今年前10个月,我市便新发现艾滋病感染者35例,而目前累计的感染者人数已达到177例,其中艾滋病患者33例,已死亡18例。

“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这是作家余华写在小说《活着》里的一句话。在许多衢州艾滋病感染者看来,这又何尝不是描绘他们现实状态的典型注脚。

作为最隐秘的人群,许多艾滋病感染者选择把自己关在了心灵围城内,独自静静地活着。哪怕此时此刻他与你擦肩而过,对面而坐,但人与人之间的内心却遥不可及。

是谁制造了这个世上最遥远的距离呢?是可怕的病毒,还是愚昧的陈见呢?本期《新闻蓝海》,我们就将目光投向神秘的衢州艾滋病感染者群体。

或许在今天的语境中,艾滋病已不再单纯是一种疾病,更多时候,它成为了一个社会话题。因为围绕它所发生的那些苦楚的故事,总能最直接地打动人心、人性深处的最脆弱地带。 “我们的内心,

却如天人永隔般遥远”

天越来越冷了,除了吃饭和洗漱,39岁的贾生便整日躺在床上。他说四肢总是冰凉,感觉很冷,以至于盖上好几条厚厚的被子,仍需依靠热水袋才能感到一丝暖意。

发作的艾滋病病毒已经折磨了他8个多月,原本正值壮年的身体机能开始提早退化,最典型的表现症状便是视力明显下降和患上了短期失忆症。

对于发病前的往昔,贾生印象深刻,可在面对本报记者采访时,他往往会忘了5分钟前自己所说的话,甚至于自己前一天的经历,都会忘却得像一张白纸般干净。

他说自己患病后,就从不与陌生人交谈,“出院后,我再也没去过商场、超市这些人多的地方了,我感到自卑,怕被人看穿自己得了艾滋病,有时候,我真想闭上眼就不再醒来……”不经意间,贾生已开始泣不成声。

贾生出生在衢州近郊,16岁初中毕业那年,他从父亲口袋里拿了50元钱,坐火车一路逃票去了石家庄。贾生讨厌父亲,因为他常年酗酒,脾气暴躁。 第一次出远门,贾生想了很多关于未来的打算。到了石家庄,他激动地对在那打工的母亲刘惠洁说,自己想出去闯闯。就这样,他开始了人生的打拼。 或许是受了母亲做裁缝的影响,贾生进了杭州的一家知名服装厂,他从最基层的操作工做起,花了6年时间,靠着勤奋好学,最终成为了年薪10多万的技术部经理,走到了人生的巅峰。

打工期间,贾生结识了老乡莉莉,两人相识相恋,然后结婚生子。今年年初,正当贾生盘算着用多年攒下的积蓄作为购置新房首付款时,噩耗突降。

/index.html#0-baidu-1-82 ... /index.html#0-baidu-1-82 ...

“那是今年大年初六,我女儿突然给我打电话,说贾生连续发高烧,已经昏迷了四天四夜。”刘惠洁立即火急火燎地赶到杭州。

辗转治疗了3个多月,直到从浙医二院转到杭州六院,家人们终于才弄明白,原来贾生得的是艾滋病,不过对于他们而言,“艾滋病”只是一个“听着熟悉”,“知道的不多”的陌生名词。

刘惠洁至今也没弄明白,儿子是怎样传染上艾滋病的。对于这段经历,贾生不愿对她多讲。

事实上,如果不是艾滋病病发,贾生还想将这个秘密继续掩盖下去,“虽然我已经结婚生子,但我内心深处还是涌动着对同性之爱的渴望”。贾生坦陈,自己是一名男同性恋者,过去3年内,他频繁地出入于杭州同性恋浴场,与许多男人发生了性关系,艾滋病毒正是借此机会乘虚而入。 发病初期,贾生每天都会感到身体阵痛,“那真叫痛不欲生”,他向记者描述说,这种剧痛是从头部开始,一直延续到脚掌,整个人都会瘫掉。

每当贾生痛得大喊大叫,不知所措的刘惠洁便会紧紧地抱住他,伸出手臂让他咬,儿子痛哭,母亲也跟着一起嚎啕大哭……贾生说,“自己的命是妈妈给的,现在也是妈妈捡回来的。”

从杭州出院后,贾生便和刘惠洁回到了衢州,艾滋病毒已经将他击垮,他只能在家休养。

今年9月,贾生与公司的合同到期,因为无法续约,他无奈失业。10月,妻子曾经带着儿子来探望他,这之后,两人的关系便每况愈下,电话也越来越少。 面对突如其来的艾滋考验,贾生的婚姻已经走到了悬崖边。刘惠洁说,儿媳妇曾当面对她说:“以后,我的儿子我带去,你的儿子你带去。”

如今的贾生,几乎从不离开家门,大部分时间,他都静静地躺在床上。“有时候我真想给以前的同学朋友打个电话,和他们聊聊,但我始终迈不过心里的这道坎。”

贾生对记者说,作为艾滋病人,他只能选择独自来吞咽这一切苦楚,“就好像把自己装进了一个套子,关进了一座围城,虽然我现在就坐在你身边,但我们的内心,却如天人永隔般遥远。” 【连线疾控中心】

由卫生部主导的最新一项调查表明,中国男同性恋者人群的艾滋病毒感染率为5%,其中艾滋病病毒检测阳性率最高的城市达到15%。

衢州到底有多少同性恋人群,这个数字似乎没有人知道。而一旦面对艾滋病,衢州男同性恋者的表现又是脆弱的。

2006年12月16日,一个叫王国平的男子上了衢州警方的通缉令,警方悬赏5万元呼吁社会各界寻找这个涉嫌杀害自己同性男友的嫌疑人,而被害人、39岁的徐某正是衢州男同性恋者中感染艾滋病的第一人。

市疾控中心艾结科科长王炜表示,在今年新发现的35名艾滋病感染者中,其中8.6%是同性性传播。

事实上,自2007年来,针对这一特殊人群的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工作一直在衢州悄然进行。它叫“衢州牵手工作组”,由数名同性恋志愿者组成。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向MSM(男男性接触者)宣传艾滋病预防知识,同时为他们提供免费咨询检测和安全套服务。这种做法通常又被称为“同伴教育”。 不弃今生,和你在一起

/index.html#0-baidu-1-82 ... /index.html#0-baidu-1-82 ...

服用艾滋病抗病毒药物后,62岁的孙春秋连着3天持续出现头晕呕吐。看着连饭都吃不下的老伴,赵发根急了。

他带着春秋找到了衢州市疾控中心艾结科科长王炜,王炜的第一反应是,这是服用治疗药物后产生的严重副反应,必须立即住院。王炜为孙春秋联系了医院。 孙春秋住院期间,王炜一直在关注她的病情发展,这期间,杭州第六医院著名艾滋病专家时代强来到衢州,时医生告诉王炜,一定要让病人挺过这关,否则就没有生的希望。

幸运的是,住院一周后,孙春秋终于渐渐适应了药物。王炜说,之所以比较关注孙大姐,是因为她有一个不离不弃的老伴令人感动。

他就是60岁的赵发根,一位个子矮小、老实巴交的农民。17年前,外省人孙春秋来他家帮忙剪橘子,当时,孙春秋原配丈夫去世不久,膝下已有3个子女,而赵发根仍是孤身一人,两人就这样一见钟情。

相依相伴了17年,直到去年国庆节,孙春秋在老家探望女儿时,因为肾结石住进了医院,中间伴发了多次40度的高烧。医院最终确诊,孙春秋患上了艾滋病。

赵发根的家还是一座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泥瓦房,家里拿得出手的电器只有一台电视机,收入仅靠每年四五千斤橘子的收成维系。

艾滋病的到来,无疑为这个本已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结婚17年,尽管两人没有生育,但这并不妨碍赵发根对孙春秋的爱。

面对“艾滋妻子”的幽暗经历,赵发根选择了宽容和遗忘。家里的一应事务,他几乎全部揽了过去,为的就是让妻子好好休息。

现在,老赵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让病妻吃得更好,告别眼下每天重复的青菜稀饭。

“听医生说,艾滋病人要多喝豆浆,我打算在后院种上一片黄豆,再攒钱买一台豆浆机,天天磨豆浆给春秋喝。”老赵对记者比划着心愿。

可他也只能是憧憬了,为了看病,家里已经贷款了5000元,幸好现在他们有了低保,方能勉强维持吃用的开销。

说到这,老赵的眼眶开始隐隐泛红,可他还是尽量保持着看似坚韧的外表,因为他要让病妻“有活下去的勇气”。两人一同相约,不弃今生,和你在一起,直到最后。

【连线疾控中心】

今年7月8日,衢州市“红丝带之家”在市区举办了第四次艾滋病感染者聚会活动,来自全市的20余名感染者参加交流。“红丝带之家”成立于2007年,每年都会定期活动,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关怀和服务,给他们带来了希望,增添了信心。

我市的艾滋病感染者中,农村户口的占71.5%,感染艾滋病后加剧了他们的生活困难。但感染者常因担心在申请低保救助过程中泄露感染信息而放弃申请。 经过多方努力,我市民政部门自2003年起,建立低保绿色通道,由疾控中心代发救助金,既有效保护了感染者隐私,又使他们享受到政策的温暖, 迄今为止,全市累计已有55名生活贫困的艾滋病感染者及其家属纳入了低保救助。

坚守8年,

/index.html#0-baidu-1-82 ... /index.html#0-baidu-1-82 ...

她要继续健康地活下去

得知自己成了艾滋病感染者,何丽差点疯了,她天天到市疾控中心堵医生,认为一定是检验搞错了,自己根本不可能感染艾滋病。

那是2002年年初的一天早上,何丽的丈夫被匆匆送到了衢州市人民医院,彼时,他已经全身布满脓包,且还有高烧发热。到了中午,人们不知从哪儿听说医院里来了一位艾滋病人,纷纷快速离去,急诊室里顿时变得异常冷清。

只有何丽默默地坐在走廊里,陪伴着丈夫。初检的结果非常不幸,两人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都呈阳性。血样随后被送往杭州作进一步确认。

在这期间,何丽曾多次追问丈夫,有没有在外面找过“小姐”,不过均被予以否认,何丽稍微宽了心。

几天后,复检报告送到了,而此时,何丽的丈夫已经去世,从住院到死亡,只有短短3天。“夫妻二人都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疾控中心的防艾医生实在不忍心把这个结果告诉早已悲痛欲绝的何丽,但这个现实迟早都要面对。

可以想象,何丽真的气疯了,她无法接受丈夫的背叛行为,但对自己是否感染艾滋,依旧抱着一丝侥幸,坚持认为肯定是检测弄错了。

一连闹了几天,何丽突然失踪了。打电话没人接,上门找才发现早已人去屋空。后来通过何丽的亲戚,防艾医生们终于找到了何丽新的住处。

王炜至今清楚地记得何丽看见他们突然造访时惊讶的神情。当时,何丽母子三人正在吃中饭,餐桌上,只摆着一盘孤零零的韭菜,屋内空空荡荡,仅余一张床和一辆破自行车,眼前的一切,让医生们心中五味杂陈。

何丽告诉王炜,自己“失踪”实在迫不得已,原来,丈夫生前做生意欠下了10多万元债务,现在丈夫离世,债主纷纷上门追讨,她不得已将家产变卖还债,然后外出租房。

在破旧的出租房内,何丽哭诉着不知该如何面对未来,“我死了没关系,可两个苦命的孩子该怎么办……”

医生们勉励何丽,只要坚定信心,有全社会的关心,艾滋病患者也可以生活得很好。当时,针对艾滋病感染者的“四免一关怀”政策尚未出台,防艾医生们只得先留下一些钱,然后再回去想办法。

此后,在卫生部门的努力下,何丽一家三口终于被民政部门纳入了社会低保,此外,她还得到了多方的帮助:市红十字会在每年的艾滋病日都会派人慰问她、鼓励她;市计生协会不定期为她提供资助;一些医院在了解到她生活困难后,也会相应减免了医药费;在省艾滋病性病防治协会的促成下,杭州康莱特公司董事长李大鹏还与何丽结了对,每月都会给她寄来800元,一直坚持到了现在。 已经46岁的何丽告诉记者,眼下她的大儿子已经开始打工挣钱,自己也住进了廉租房,日子一天天越过越好。

每当需要时,已经服用抗病毒治疗药物8年的她,也会把自己的经历讲给其他艾滋病感染者听,相互勉励,一起健康地活着。 【连线疾控中心】

“艾滋病完全可以控制,艾滋病病人治疗效果好的,可以达到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结婚、生子,寿命也会大大延长。”市疾控中心副主任王小林介绍,目前,我市已有23名符合治疗条件的病人纳入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

经过治疗,绝大多数病人临床症状得以改善,能准确反映人体免疫力状况的CD4T淋巴细胞数均有回升。

/index.html#0-baidu-1-82 ... /index.html#0-baidu-1-82 ...

王小林表示,抗病毒药物有一定的副反应,但可以通过其他辅助手段解决,如果能够在医生指导下坚持科学服药,完全可以有效控制艾滋病进程,抑制艾滋病病毒。

遗憾的是,很多艾滋病病人接受治疗时都到了中晚期,不仅影响了自身的治疗效果,也增加了感染他人的几率。

对此,王小林呼吁,有高危行为的人群应当及时主动到疾控或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免费咨询检测,如发现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要在疾控部门指导下,尽早开始抗病毒药物治疗。

/index.html#0-baidu-1-82 ...

第三篇:读《我不是杀人犯》有感[本站推荐]

读《我不是杀人犯》有感

读到书名大家可能会误会这是一本关于刑事案例或是犯罪、悬疑、推理类的小说。其实都不是,它是三联书店"新知文库"系列中的一本,主要讲述了一位22岁的青年因为车祸而全身瘫痪,只有一根手指能动,对他来说,身体已经成了灵魂的牢笼。于是,他靠这根手指与人沟通,强烈表达了希望安乐死的意愿。2003年9月,他的母亲帮助他实现这个心愿失败后,一位职责本是救人的医生参与了这一行动,最终让他有尊严的离开了这个世界。事件发生后,在法国社会激起了巨大反响,由此爆发了在各个层面上的讨论和争议。而本书就是实施这次安乐死的医生肖索依与人合作写的,记述了整个事件,同时表达了他的思考。

这本书主要是通过作者亲自经历的案例探讨了安乐死带给人们的思考。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死亡是一个很忌讳的话题。很多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不愿正视这个话题。死者如是,生者亦然,很多人当家人离开很多年后都无法直面现实,比如我,算起来,母亲已经离开我十六年了,而我总觉得自己早就接受了这个事实,但其实不然,这份伤痛还会在不经意间影响我的情绪和思考!当然,正像作者在书中描述的那样,其实在国外,能够正视死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正像作者在书中提到的,"现在人们开始有意的把真正的死亡小心地隐藏起来。当然那些电视新闻展示给我们的、远在天边的尸体——战争、洪灾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的受害者,以及屏幕上的那些谋杀以及其他情况造成的死亡,前后只有几分钟,有着按部就班的计划,然后就被引向继来的结果。不,这不是真正的死亡,真正的死亡,是那散发着恶气,充满着呻吟,毁灭人体,撕裂心灵的死亡;是让一张张面孔扭曲,顽固抵抗,不肯放手的死亡。"其实我一直觉得在中国,缺乏真正的死亡教育。一个人,也许只有当他能够真正的了解死亡,才能更好的活着!

虽然在书中作者表达的思考并不是那么系统和明确,但这起事件发生后,在法国社会所引发的关于安乐死的讨论还是深入和影响深远的。并促使法国在有关的法律方面前进了一步,虽然这一步并不大,但对那些挣扎在濒死边缘、毫无治愈可能、希望早日解脱的人来说,还是一个福音!其实对于安乐死的讨论在世界范围内争议一直很大。据我查阅的资料,迄今为此,除了荷兰议会在2001年11月通过了一部关于安乐死的法律,并从2002年4月1日起正式生效,承认安乐死合法化之外,尚无其它国家完全允许安乐死合法化。安乐死对于绝大多数国家来说,仍是一个法律上的难题。就连一向以立法处于前沿而著称的美国,在安乐死立法上也是很保守的。1999年10月27日,美国众议院通过法律,授权药物管制的执法人员严厉打击有目的使用受联邦政府管制的医学专用药以助病人死亡的医生。美国犹他州一名医生就因向五名老年患者开具怀疑可用于"安乐死"的过量吗啡,被法院以两项谋杀罪和三项过失杀人罪判决入狱三十年。

"安乐死"一词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幸福"的死亡。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痛苦的死亡;二是无痛致死术。而我国对安乐死习惯上的定义为:"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和其亲友的要求下,经医生认可,用人道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中结束生命过程。"当然,因为我国不论是立法机关还是医疗部门都很少公开讨论关于安乐死的话题,所以这样的定义只具有探讨的意义。医学上对安乐死定义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对出生时即为重残或痴呆的婴幼儿、重度精神病患者、重度残疾人及处于不可逆昏迷中的植物人,实施使其在无痛苦感受中死去的行为;狭义上是指对身患绝症、临近死亡、处于极度痛苦之中的患者,实施促使其迅速无痛苦死亡的一种方式,又称无痛苦死亡。而作者在书中对安乐死还有积极安乐死和消极安乐死的区分,比如对积极治疗加以限制的消极安乐死。其实在当今的中国,采取消极安乐死案例的并不在少数,但从没有人公开谈论过这个话题。

而且客观来讲,正像作者在书提到的那样,不论是从医学、伦理道德、还是法律等方面来定义什么样的人适合采取安乐死都是复杂的。从医学上讲,也许多数人会觉得对些治愈无望,在极端痛苦、不堪忍受的境遇中挣扎的人采取安乐死,不论是对患者本人,还是他们的家人都是一种解脱。就像我一直觉得,人要有尊严的活着,也要有尊严的离开,在明知无望的境遇下要勇于选择放弃。但情况是复杂的,有多少植物人,在患者本人和他们的家人的坚持下醒了过来;有多少看似无望治愈的人,在顽强的求生意志的支持下,最终战胜了病魔;这样的例子数不用数,医学固然是一门科学,但对很多类似的问题其实仍然没有答案。那么从医学上认定就有一定的难度,就像作者作为一名急救医生,选择在什么情况下应该竭尽全力、什么情况下选择放手都是艰难的一样!

从伦理方面讲,我们在遭遇非常的不可逆的身体疾病痛苦,自愿要求结束自己生命的条件下实施"安乐死",本身也是合乎道德的。但依照中国的传统道德,如果你的家人尊重了你自愿做出的选择,哪怕他们只是消极的、无作为的看着这一切发生,那么不论是在道德上,还是在当事人自己心里,这一切都会成为永远的负担,终生的阴影。而改变这一切,需要我们更加清晰的认识死亡,明白有时候让你的家人无痛苦的离开是一种更大的幸福!当然话虽这么说,其实如果轮到我自己也根本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

从法律上讲,《宪法》明确规定:公民人身自由与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按照我对这条的理解:公民既然有人身自由,也就有权选择生存的方式,那么在特定的条件下也就有权选择死亡的方式,例如自杀就是合法的。那么安乐死就是一种在特殊情况下,在不违背国家、社会和他人利益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种对生命的特殊处分方式,那么就不能认为安乐死违反宪法。

患者自杀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患者本人想结束生命,而医护人员及家属协助满足其请求,那就是《刑法》中"帮助自杀"的行为,涉嫌构成故意杀人罪。1986年发生在陕西汉中的我国首例安乐死案件,医生蒲连升应患者儿女的要求,为患者实施了安乐死,后被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批准逮捕。案件审理了6年后,蒲连升终获无罪释放。但这并不意味着安乐死的合法化,而是因为蒲连升给患者开具的冬眠灵不是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危害不大,才不构成犯罪。

安乐死如果以法律形式确认下来,在当前中国的大环境下很可能会被一些人利用,用以非法剥夺他人的生命。而且,我国无论在医疗技术、医生的职业道德等方面都不具备实施安乐死的条件。另外,在人类对疾病的认识还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未经法律许可而结束他人生命,也有悖于生存权利的道德准则。所以,正像作者在书中反复提到的那样,使人无痛苦的离开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现在是,在不远的将来依然会是,对此我们只能继续拭目以待。我们所能做的,也许只能是更加清楚的看待死亡,要明白,死是生的一部分,而不是生的对立面。我们努力精彩、尽责的活着,在面对任何挑战时都不要放弃生的希望,但也不要害怕面对死亡。要明白有些时候,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家人哪怕有微小的希望,也要直面挑战、勇敢坚持,但到了该放手的时候也要有勇气放手!

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想:如果我也像樊尚·安贝尔那样全身瘫痪,失明,不能出声,被囚禁在自己的身体里,只有一根手指可以动,那我也一定会选择早日离开,但谁会帮我去死吗?当然,如果范冰冰愿意每天来给我讲黄色笑话,说不定我就舍不得死了呢!当然这是调侃的话,范冰冰会知道我是谁啊!

仅记于2013年05月28日06时30分。

第四篇:综述杀人犯的心理特征的研究成果

犯 罪

小组成员名单:心 理 学 论 文

综述杀人犯的心理特征的研究成果

【摘要】杀人犯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是最严重的暴力犯罪之一。在杀人的案件中,男性加害人占的比率远远高于女性加害人,农民和无业人员是杀人案件的主体,

①而且一半以上的杀人案件都是发生在熟人之间。那么,是什么影响了加害人,杀害了被害

人?各个国家为了更好地避免产生杀人案件,许多学者进行一系列研究。本文阐述对杀人犯心理特征的一些研究,以及对这些研究理论进行一个总括。

【关键词】 杀人犯; 心理特征; 暴力。

一、普通杀人犯的心理特征

(一)普通杀人犯的动机

日本的犯罪心里学家在考察了原始形态的杀人和现代的杀人犯罪后,得出一个结论:人为杀人作为一种自然的犯罪是贯穿于各个时代的具有人人惊讶的共同性。同时,其杀人犯罪

②的动机又随着文化内容的影响而变迁的。杀人的最初形态是为了争夺更多的食物,然后演

变要争夺财物。而在二十一世纪,杀人的动机不再只是单纯地是为了争夺财物,很多时候,杀人作案除了为争夺财物,还伴随强奸、推卸责任等动机。大概可分为以下几类:

1、利欲动机。因追求利益上的需要以及满足,当这种欲望在客观上得不到外界给予的满足,必定会与主观愿望相撞。在利欲作为动机而进行的犯罪中,犯罪人基本都是以自己的个人欲望放在第一位,所以当客观事实与主观愿望出现相撞时候,犯罪人便采取暴力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犯罪通常会与其他 犯罪产生联系。例如:抢劫、盗窃等。

2、性欲动机。从这个动机出发的犯罪,通常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由于自己对异性的好奇心,又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对性做出了不正确的理解,导致犯罪人因好奇对女子实施了强奸行为,待行为发生后又觉得后悔,害怕承担责任,因此将被害人杀害。第二种情况是性虐待狂的变态犯罪动机,除了实施强奸、轮奸等行为之外,而且采用折磨、摧残伤害直至杀

③害被害人的方式,以目睹被害人的惨状,来满足自己的变态性欲。

3、报复动机。这是目前最常见的杀人动机。犯罪人以报复被害人,然后取得自己内心的平衡为出发点实施杀人行为。

4、逃避或恐惧动机。在心理学上曾经提过,恐惧通常会引起人的本能的自卫反应,因此,在受到外界的压迫或者暴力行为的对待下,尤其容易实施杀人的行为。例如小商小贩因受不遵守职业道德的执法人员的欺凌,出于保护自己的本能,杀害执法人员。此外,因担心某些事情的败露,可能导致名声、社会地位等受损,便会使犯罪人将知情者(即被害人)杀害。

5、政治动机。有些人具有“反社会”思想,容易走到极端,实施杀人行为。

6、变态获取快乐。犯罪人与被害人无任何利益或者情感上的联系,但是犯罪人以杀人或者其他致被害人死亡的方式来取得一种精神上的愉悦的感觉。这个犯罪动机在普通杀人犯①金国华 主编 《犯罪心理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20页

刘邦惠 主编 《犯罪心理学》法律出版社 2003年版第85页

刘邦惠 主编 《犯罪心理学》法律出版社 2003年版第84页 ②③

罪中少见,但在系列犯罪中比较多见。对此,德国的犯罪学家Senf将快乐杀人者分成了三

④种类型:

(1)狭义的快乐杀人。因破坏被害者而获得性欲的满足,破坏行为是性交的代偿,不能进行性交的典型类型;

(2)杀人和损坏尸体是增强性感的性欲过多类型;

(3)看到被害者的苦闷得到性的满足的嗜好苦痛性的快乐杀人者。

目前的实施杀人行为的动机大概就可以列为以上几类,还有很多其他的犯罪动机。例如人进入老年之后会希望得到更多的尊重,期望别人给予自己的过去以一种肯定的态度。当老人的自尊心理处于两级极端之后,很容易实施杀人行为。

(二)普通杀人犯的认知 认知是指人们认识活动的过程,即个体对感觉信号接收、检测、转换、简约、合成、编码、储存、提取、重建、概念形成、判断和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心理学认为认知有抑制犯罪和暴力行为的积极作用,但许多犯罪人通常在认知的自我调控机制上有缺陷,尤其是杀人等暴力行为,犯罪人在遇到事情之后只知道采取攻击和暴力行为应对,导致了被害人的死亡。

认知既然是人们认识活动的进程,便不可能在一天两天之内形成,因此,儿童时期的经历对于人们的认知机制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也就是少数外部事件导致了一致的侵害。意思是

⑤个体对事件的归隐主要决定他或她随后行为的反应的因素。

英国学者詹姆斯•马吉尔认为成年人的攻击行为与其儿童时期家庭成员的相互影响联系密切社会化以及亲子之间相互影响的模式与处理人际关系的习惯方式的攻击逐渐发展联系。其他抚养特征与更明确的攻击具有特定的联系。这些抚养特征包括残酷而专制的训练、人身控制、使儿童缺少羞耻心。Gulbenkian基金会(1995)对各种研究的比较发现,眼里的和羞辱性的训练五一例外的导致反社会和暴力行为的发展。另外的研究发现认为“儿童时期的

⑥严酷虐待和目睹家庭暴力的经历对成人时期正在实施的暴力行为存在有意义的凉席”。

由此可以看来,每一个人的认知的形成与其儿童时期的经历是密不可分的。据相关数据显示,在杀人案件中,有大部分的犯罪人的家庭都是离异家庭或者在小时候目睹家庭暴力或者是长期经受家庭暴力。这让他们形成了错误的认知,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就极容易使用攻击和暴力行为来解决问题。

(三)普通杀人犯的人格

⑦美国精神病学家梅吉尔提出控制不足和控制过度来解释杀人犯罪者的人格特征。控制

不足的犯罪者,某些事情的发生便会激起他们内心的愤怒,然后就习惯地出现攻击被害人的行为。控制过度的人,由于过度压抑,长时期得不到释放,无法去适应社会,当刺激超过了他们内心的一个限度的时候,便极容易爆发,以释放消极情绪。

④剖析罪犯杀人心理⑤【美】特拉维斯•郝希 著吴宗宪等译 《少年犯罪原因探讨》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年版 第106页

⑥ 【美】特拉维斯•郝希 著吴宗宪等译 《少年犯罪原因探讨》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年版 第102页

⑦金国华 主编 《犯罪心理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8页

还有一些犯罪者有分离性疾患(包括分离性漫游症、多重人格疾患、分离性失忆症)。⑧患了分离性疾患的人的主要障碍是一次或多次发病,然后失去一部分记忆或者变成自己想象中的另外一个人,实施一些越轨行为。实验研究证明,这种疾病与杀人犯罪有一定的联系。

二、系列杀人犯的心理特征

系列杀人案是一种给犯罪发生地区的居民造成极大恐惧的犯罪,如果犯罪人流动性大,杀死的人较多的话,甚至会引起地区乃至全国的恐慌。现实生活中的一系列的杀人案、灭门案不仅给人们的物质生活造成了无价的损失,更给人们的精神生活造成严重的焦虑、震撼和不安。

美国FBI列出了杀人狂十大隐含的特征:大多数是单身、超高智商、 无固定工作、 来自破碎家庭、 遗传性精神疾病、被虐待长大、对权威男性有心理障碍、 童年暴力倾向、反社会反人类理念、窥淫暴力性行为。还有三条在人类成长中的警讯:

第一、尿床,在青少年时期仍然持续,代表有严重心理问题被忽略。

第二、纵火,有掌控火苗的欲望,会演变成想掌控他人死活的冲动。

第三、虐待动物,会虐待动物的人,已经是病态式地在喂养心中的恶魔。

由此可以看出,系列杀人犯有实施杀人行为的想法主要是受到幼年时期的经历的影响。

(一) 系列杀人犯的动机

1、变态获取快乐。犯罪人与被害人无任何利益或者情感上的联系,但是犯罪人以杀人或者其他致被害人死亡的方式来取得一种精神上的愉悦的感觉。前文就已经提到过,说这列动机在系列杀人犯罪中常见。有些犯罪者由于某些经历导致心理极其扭曲,内心的负面情绪长时间累积,自己也不愿意释放,最后发现了犯罪这种释放的方式,非常刺激且可以在精神上得到极大的满足。

2、变相地崇拜、喜欢或者效仿。犯罪者可能因为在某种悲伤的状态下被一些人带出了阴影,因此对那个人极其崇拜或者喜欢,对某些人或社会的仇视,对带他走出阴影的人讨厌的事物会想尽一切办法去除掉。此外,儿童时期对暴力性事物的过多接触,会导致没有正确价值观的儿童形成错误的认识,当长大之后,便会开始效仿。

3、完成特殊任务。犯罪人心里扭曲之后,会认为自己是来为上天执行某些任务的。这种杀人犯罪的犯罪者都会以一种特征作为找寻对象完成任务的记号。

4、不明动机。有些犯罪者在杀害了很多人之后,被问到为什么杀害那些被害人的时候,却说不出来动机。

5对某些社会现象的强烈不满以及本身的贪图享受。

(二) 系列杀人犯的认知

如果说普通的杀人犯罪者的认知错误,那么系列杀人犯罪者的认知完全是无法用科学来解释。他们总是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是理所应当的,完全不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人们都应当感谢他们。

这种极其错误、极其扭曲的认知,是犯罪者不能正确认识世界,一而再,再而三地实施⑧刘邦惠 主编 《犯罪心理学》法律出版社 2003年版

犯罪行为,造成更多人的悲伤和社会的恐慌。

(三)系列杀人犯的人格

这些连续杀人犯中大部分的性格都是内向型,比较孤僻内向,偏执任性。给别人的印象是很老实,一般人都不会把案件和他们联系起来,案发之后群众的反映是不敢相信是他们杀的人。很多犯罪人还具有双重人格(双重人格是多重人格的一种,是严重的心理障碍。美国精神病大词典对于多重人格的定义是这样的:“一个人具有两个以上的、相对独特的并相互分开的亚人格,是为多重人格。是一种癔症性的分离性心理障碍。”)。当一个人失去了他的内在人格统一性,而产生了两个完全对立的因素,这两种根本矛盾的因素在不同的领域和场

⑨合交替起作用,支配其行为,使其集善恶于一身。 在意识混乱的情况下做出很多超出自己

本身常理的事情。

参考文献:

1、 金国华 主编 《犯罪心理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 刘邦惠 主编 《犯罪心理学》法律出版社 2003年版

3、 姚迎光 编著 《老年人犯罪心理学》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4、 张明主编《走向歧途的心灵》科学出版社 2004年版

5、 【英】詹姆斯•马吉尔 著张广宇 等译 《解读心理学与犯罪----透视理论与实践》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

6、 【美】特拉维斯•郝希 著吴宗宪等译 《少年犯罪原因探讨》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7年版

7、宋胜尊李向玉《 对三十例残害女性系列杀人案的实证分析》 2009 年 2 月四 川 警 察 学 院 学 报Feb.,2009第21卷第1期

8、郑昊璐《系列杀手成因剖析》 2009年2月 (下) 法制与社会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2-117-0

19、何为民《“犯罪人心理 ”与 “犯罪心理 ”辨析》第3卷 第1期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3月

10、专家剖析平舆杀人案犯罪心理:变态与杀人想象 上

11、、剖析罪犯杀人心理

⑨宋胜尊李向玉《 对三十例残害女性系列杀人案的实证分析》 2009 年 2 月四 川 警 察 学 院 学 报Feb.,2009第21卷第1期Journal of Sichuan Police CollegeVol.21No.1

第五篇:冷暖鼠标

重庆交通大学第四届物理综合设计与科技创新竞赛论文

冷暖鼠标

摘要:在鼠标上装一个三级开关。在夏天天热时,可以把鼠标上的开关拨到第一级使小电风扇通电,这样就有凉风透过网状的鼠标外壳吹出来,使手边的凉爽。当冬天天气寒冷时,可以把鼠标上的开关拨到第二级,这样使电热丝通电发热使手不感觉寒冷。当天气状况一般时,可以把开关拨到第三极,这样就和正常的鼠标一样了。

关键字:小风扇;电热丝

1. 引言

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我们在冬天上网的时候,左手插在口袋里,右手必须使用鼠标,这样右手就会冻得不行,而在夏天的时候刚好相反,手心不停地出汗,为了解决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改进鼠标,使其冬暖夏凉。以下就是具体的论述。

2. 实验方案(设计思想)

改良现有的鼠标。把鼠标里装上一个小风扇,然后在鼠标外壳上面装上电热丝。在鼠标上装一个三级开关。如图:

是一个难题,如何设置电风扇的大小也不好确定,如果把电风扇设置的太小则没有很好的吹风效果,如果设置的太大则不能安装进鼠标内。可以把开关设置成椭圆滚球形可以起到按摩手心的作用。 4.结论

如果能实现这一鼠标就能给大家带来很大的好处,所以创新实验很多都起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只要大家处处留心就能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 致谢

本课题组成员衷心感谢重庆交通大学。

在夏天天热时,可以把鼠标上的开关拨到第一级使小电风扇通电,这样就有凉风透过网状的鼠标外壳吹出来,使手边的凉爽。当冬天天气寒冷时,可以把鼠标上的开关拨到第二级,这样使电热丝通电发热使手不感觉寒冷。当天气状况一般时,可以把开关拨到第三极,这样就和正常的鼠标一样了。 3. 结果与讨论

如何实现小风扇的通电和电热丝的通电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论马克思主义爱情观下一篇:六年级学生信息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