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化学教师教学论文

2022-04-20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新课程下化学教师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作者从中学化学新课程的特点入手,提出在新课程教学要求下,化学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学转向,掌握新课程的特点,改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下化学教师教学论文 篇1:

浅谈新课程下化学教师的教学行为

【摘要】 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教学已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如何充分体现新教材的开放性、探究性,更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将是每个化学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从关爱、尊重、学生;对学习情景的创设;与老师角色转化等方面谈了在新课程下对中学化学教师教学行为的认识。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尊重;自主学习

在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学生很少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取知识,这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随着《化学课程标准》的逐步实验,对现代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新世纪教师新的历史使命。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将新课程理念更好的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真正把新课标精神落实到实处,是广大教师面临的最迫切、最实际的问题。

1、关爱、尊重、赞赏学生

教育是师生间的心灵沟通。对学生有无“爱的情感”,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教育行为。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爱学生,就是尊重和赞赏他们。特别要注意尊重以下六种学生: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尊重有过错的学生;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尊重和自己意见不致的学生。而赞赏学生就应该: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对学生的赞赏和肯定所带给他们的信心和动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而批评与之相比是不可相提并论的。

2、精心创设的学习情景

(1)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教师通过讲授空气、水体、土壤、森林、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安全问题和当今世界关注的环境问题等,使学生深切地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巩固学习化学的兴趣。

(2)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新课程标准强调: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去获取知识,激发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主体活动,引导学生参与获取或主动获取知识,并把学生的活动引向设计性、探索性的方向发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勤于动手、动脑、乐于探究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体验科学的过程和方法,主动地搜集和分析各种信息,并通过交流和合作,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努力为学生营造问题情境。创造思维是在提出问题中表现出来的,因此营造积极思维的问题环境便成了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方式之一。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所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源泉,是萌生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在平时的化学教学中,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巧设疑问,以趣激疑,以问设疑,以 疑导思。利用学生感受后的兴奋状态,引导学生对问题作层层深入的思考,挖掘学生大脑潜在的能量,使学生能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3、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有权利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就是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蹲下身子与学生平等地对话。成长无法代替,发展必须主动。“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过是“授人以鱼”;“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人以渔”。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教师不应做学生思维的保姆,而要让知识成为学生思考的果实。营造积极互动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参与才有助于学生自觉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相关的思维方法,获得自我表现的机会和发展的主动权,形成良好个性与健全人格,在参与性活动中向自我教育的最高境界迈进。同时,教师不可能完全理解学生的思维,也不可能完全覆盖学生的知识面,那么这个时候,请充分相信学生,把机会交给学生,他们就是最可利用的资源。一旦我们真的相信学生,真的把机会交给了学生,就会发现其实每个人都很精彩。

4、教师本身对教学行为的反思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量、高效率地进行;教学后的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教学反思会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提高教学水平,积累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手段,更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育人的技能。“酸甜苦辣都是营养,成功失败都是经验。”只要我们努力,只要我们用全新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就一定会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功者。新的教育思想,必然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产生新的教育观念,应当在教育教学试验的探索之中,逐步升华与完善。

让他们紧跟时代脉膊,在《化学课程标准》指引下,为祖国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人才不断努力。让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加紧密结合,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现念,在教育教学的改革中发扬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探索的精神,真正投入到如火如荼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实践和思考,研究化学教学的方方面面,深入的了解学生、引导学生、关爱学生,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不懈努力,让我们携手共进,创造教学的一片崭新的天地。

作者:杨艳荣

新课程下化学教师教学论文 篇2:

新课程下化学教师的教学转向

摘 要: 作者从中学化学新课程的特点入手,提出在新课程教学要求下,化学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学转向,掌握新课程的特点,改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 新课程 中学化学 教学转向

2009年,云南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拉开了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帷幕,高中化学教师面临机遇与挑战,怎样才能从老教材中走出来,尽快适应新教材呢?通过近一年的远程教育培训和省、市、县组织的各种学习,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熟练掌握高中化学新教材的特点

高中化学新教材与老教材有着显著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体系编排的变化。新教材将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分开了,知识体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2.新教材体现了化学与日常生活、当今社会紧密联系的特点。

3.新教材增加了较多的探究实验内容,体现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验能力,突出过程和方法。

二、树立新的课堂教育观念

新课程理念强调: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单纯地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和谐发展,全面提高素质。因此,在新的理念下,化学课堂教学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模式。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课堂情境的创设可起到明确主题、活跃思维、集中注意力、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等多种作用。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到身临其境、引起联想、启发思维。就情境创设的方式而言,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育对象因地制宜、灵活运用。或用现代技术手段再现化学场景,并辅之以生动的语言描述,让学生置身于化学氛围中,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或根据新旧知识的结合点,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悬念,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自主探究各种问题,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等等。

2.师生间合作互动,共同构建新知,教学相长。

在新的理念下,师生间已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知识的“授”与“受”的关系,而是能动的、平等的合作者。师生双方都是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实施者、参与者,其直接作用在于促成学生的主动;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主动性,是自我发展的探索者、建设者和参与者。化学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是自主、协作、探究,共同构建新知的过程。

3.培养学生应用各种途径获取新知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精选一些化学材料,指导学生选择判断,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整理加工,提取有效信息。从收集文献资料到运用逻辑方法进行判断和推理,到构建论据得出结论,使学生的阅读判断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研究能力都得到有效的训练。所以信息提炼的过程,实际是学生获取新知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过程。

三、树立新的教师观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首先,教师应该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过去备课,教师考虑较多的是如何讲,而现在备课要考虑如何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多参与。为此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分析学生的特点,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和学习过程的探究。如在必修I第四章《SO2的性质》这一节课时,我设计了如下实验引入:向充满SO2的集气瓶中放入一朵玫瑰花,玫瑰花褪色,以激发学生的好奇性。其次,我们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引导者。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要与学生一起探究,共同体验学习的乐趣与收获,“自主、合作、探究”应该是课堂的主旋律。

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亦师亦友、教学相长,应该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知识、交流情感、创造生活,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得到张扬、发展和提高。师生之间是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而不应该是居高临下式的关系。教学过程应该是民主的、互动的、和谐的,而不是专制的。在课堂上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即使学生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教师也要宽容并认真对待,绝对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甚至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理想的师生关系应该是能够容纳合理而真诚的,这样才能使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喜悦。

师生之间应互相尊重。教师应尊重学生真实的内心体验和情感。对于学生所犯错误,教师应该学会宽容,应该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讲究方法、注意策略。还要理解和关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尤其要关爱那些问题学生及家庭不健全的学生。当学生有困难的时候,要及时给予帮助。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应该迎难而上,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敢于更新和创新,使自己能尽早成为课程改革的优秀者,为新课程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坚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者对新课程理念的把握会越来越到位,越来越准确,实施和驾驭新课程的能力和经验也会与日俱增,改革出现的问题将会随着改革的深化得到有效的解决。

参考文献:

[1]田慧生.课堂评价的理论与实践.2004.

[2]钟启泉.课程设计基础.2000.

[3]张行涛,郭东岐.新世纪教师素养.2003.

作者:杨婵

新课程下化学教师教学论文 篇3:

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有效教学,促进化学教师自我发展

没有高素质和高水平的教师,就没有高品质和高质量的教育,在当前新课程的背景下,更显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教师,尤其是立志成才,有发展潜能的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的过程,这是一个不断磨炼自己意志,不断内化自己人格和情感的过程,这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一、树立大局观——现代教育观和教育的科学发展观

作为一名热血沸腾、蓬勃向上的化学教师来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树立现代教育观,树立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即从教育的人本观、道德观和绩效观上加以把握。人本观在教学的理念上体现在“以生为本”,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而展开;教育的道德观崇尚理解与尊重,让每一个教育环节都充满人文关怀。新课程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三维立体目标,目的是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学习过程,体验成功,快乐与幸福,从而热爱学习,并在学习中不断丰富他的精神世界,教育的发展观提倡优质教育,优质教育不仅是有效的教育,更是讲求效率的教育。只有以正确的绩效观为导向,才能切实推进素质教育,让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得以全方位的发展,才能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在更大的时空中得以自主发展。新课程人教版化学教材无论从难度、广度,还是从时空性和社会性,远远超过以往的教材。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更要强调有效教学和素质教育,不断研究化学课程的行为动词,探索化学新课程教学策略。

二、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把温暖的心肺掏给学生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敬业和执著,即使是授课同一教学内容,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面对不同的学生,就要采取与其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其次还要对学生充满着满腔的爱,爱的奉献,要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教育工作中,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亲其师,进而信其道。我们说,热爱教育就应热爱学生,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是学生情感的需要,是教育的感情基础,是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主要因素,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有了爱,就会使师生关系达到高度的和谐。次还要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在工作中获得快乐和乐趣,把工作的压力变成发展的动力,特别是当前的转型时机更要把握机遇,把工作的挑战看成发展的机遇,把工作中的困难视作不断进步的阶梯。这样,教师在工作中就会勇于承担责任,不断挑战自我,从工作中获得强烈而持久的前进动力,在工作中不断成长。

三、钻研业务,积极进取——要使学生获得一滴水,自己必须存有一缸水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必须阅读上千万字的教学或化学方面的论著,对教学论、学习论和课程论进行比较深入的钻研,要系统学习教学心理学,化学教学心理学等,要写大量的读书笔记,还要分析众多的学习案例,提出自己在高中化学教学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价研究,高考化学复习与高中化学科学思维方式的研究,高考化学复习学法的科学归纳与理性探索的研究,中学化学与环境教育的整合研究,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教与学的研究及以学生为主,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研究等。

四、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树立自己的教育理念,形成独特的教育风格,步入个性发展的良性轨道,进而成长为具有大家风范的名师

校本教研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在学校建立的一种研究制度与文化。我们说,能够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系统化反思,应该说就具备了研究型教师的基本素质。在一定意义上,这个教师也已从单一的教学实践者转变为教学的研究者了。教师的研究从本质上来说是为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而展开的研究,是从自身内部发展起来并为改变自身所面向的独特情景而进行的研究。正是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教师既要将持续不断的反思作为一种研究方式,但同样重要的是,还要把它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要达到这个境界,作为研究型教师,首先要在观念上起到质的变化。其次,要逐步培养自己具有五个方面的良好专业素质和五项能力,即为:在课程领域具有丰富的知识,在教学方面有技巧,能掌握一套教学和评价方法,具有反思自省的能力,在追求认知和情感教育成果的同时,努力尊重他人,富有同情心,能承担课堂内外的管理责任;五项能力即为:能用心倾听来自学生的各种信息,能抓住各种机会勤勉学习,能积极合作,发挥教师的团队协作,能在当前教学从传承走向创新中,积极主动地自觉行动,能在教学中不断反思。

教学活动是进行校本教研的主战场,作为研究性教师,再次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切实提高四十分钟效益,进行有效教学,自主探究,以人为本,师生互动。校本教研强调教师间的宽宏和合作,作为研究性型教师要做到既互相对话,信息交流,经验共享,进行课教沙龙,专题讨论等,还要互相协作和相互帮助,形成有一种合作积极向上的氛围。这样,才能依据校本课程和校本教研的开发,稳步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理念。

按照研究型教师的标准和要求,作为一名优秀的的化学教师,一定要对化学教学目标的理念有一个深刻地认识。所以一定要把握《课标》的精髓。

同时,我们一定要对化学教学目标的各层次的要求有深刻的了解,作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就要不断把握和理解学习目标中不同级别的行为动词,不断开展校本教研,才能不断进步。

五、以新课程为背景,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学生为主体,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只有通过课堂教学实践环节,教育理论方能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形成教育教学能力,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进行师德锻炼,形成教师的教育机智和高尚品德,这是成为优秀化学教师非常重要的途径。

在课堂教学方面,要采用以“自主,主动,合作,探索”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营造浓郁的教学情境,不同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家庭作业,在教学中注意寻找科学的起点,找准合适的切入点,分层要求,因材施教,保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迸发出最大的潜质;在学法指导方面,要倡导学生的反思性学习,引导学生经常通过自我分析来优化思维过程,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在知识整合方面,要积极探索化学教学的生活化,课堂中要注意把化学和生活实际问题联系以来,以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尝试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将学习变成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逐步建立起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科学发展观。根据当前教育研究呈现的一个新特点,即将重点研究方向由“教”转向“学”,把教室变成“学室”特点,引导学生乐学,会学,师生共同营造灵动的学习场,把教科研作为自己吸取教育养分的源泉,把研究既扎根于丰富的教学实践土壤,又有赖于广泛的理论博览,使自己的水平和能力上一个新台阶。

六、不断自我反思、问责——实践和反思是成功的双翼

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效能。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效能的唯一指标。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必须以有效教学为自己教学工作的切入点,不断反思和自责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态度、诊断自己的教学方法,并要激发自己的自我提高动机,以主体身份投入其中。开发化学校本课程和开展校本教研关——形成本校本学科的教学特色和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资源,进一步促使教师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和忧患意识,也只有这样,化学教师才能在实践和反思中促使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教学行为和能力得到提高,促进化学教育教学质量有质的飞跃。

总之,化学教师的成长和发展途径很多,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粗略地谈及以上六点看法。不管怎样,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必须在新课程理念实践自己有效教与学活动中,不断磨炼自己,锤炼自己,充实和发展自己,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作者:宋海清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护理科研创新管理研究论文下一篇:科学素养教育小学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