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和大学生的关系

2023-06-05

第一篇:中国梦和大学生的关系

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关系

学院:城市建设学院班级:B1209 姓名:王先来 学号:141312092

3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关系

中国梦

根据习近平的说法: 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在人大闭幕式上的讲话中,提到实现中国梦的三个条件,那就是:1.实现“中国梦”必须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3.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美国梦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指美国的平等、自由、民主;狭义上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

“中国梦”与“美国梦”的本质区别

中国已经告诉你怎么实现这个梦,但很难看出来跟个人有什么关系。透过表面的东西我们看到背后的本质,同样是美好梦想,甚至表面看上去都有点相似,但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梦是个人依托于群体,而美国梦是群体依托于个人。中国梦强调所有国民加紧努力促进民族复兴,民族兴,个人才能好,民族完蛋了,个人就完蛋了。美国梦强调个人,把个人搞好了,这个国家才能强大,个人完蛋了,这个国家再强大都没用。这相反的差异使整个逻辑关系就反过来了。

第一方面:从路径选择上讲,美国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我们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具有鲜

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第二方面:从概念内涵上讲,“美国梦”主要以自由、繁荣为标签,宣称一个人无论什么背景,只要来到北美新大陆,通过个人奋斗,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但这经不起时间和事实的检验。美国直至建国87年后才废除奴隶制,随后又长期推行种族歧视。种族藩篱消除了,但阶级阶层的鸿沟依然存在,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使越来越多的人感到“美国梦”十分虚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括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个层面,落脚点是“人民幸福”。全国各族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也是实现“中国梦”的直接受益者。因此,“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社会主义的强国富民之梦,是对“美国梦”的超越。提出“中国梦”的概念,是自信和实力的体现,吹响了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上新的进军号角,令人心潮激荡豪情满怀。

第三方面:从动态或趋势上讲,“美国梦”早已褪去其耀眼光环,缺少新内涵和活力,缺乏可持续性。我国则持续保持着强劲发展势头,中国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中国梦”正一步步地从理想变为现实。 借鉴“美国梦”实现“中国梦”

梦想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巨大影响和重大意义。虽然“美国梦”和“中国梦”有着根本的不同,但我们可以借鉴“美国梦”中的一些积极因素,来推动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首先,我们要尊重个人的梦想和追求。“中国梦”涵盖了民族梦想和个人梦想。我们不能简单地用“中国梦”替代每个人的个人梦想。

要借鉴“美国梦”中对每个人的梦想和追求的尊重,我们需要用“中国梦”凝聚和激励全体中国人民,从而汇集力量去实现国家和民族的梦想。

其次,积极寻求“中国梦”和每个人的梦想和追求的结合点。奥巴马强调,“美国梦”要把所有的美国人团结在一起,风雨同舟,荣辱与共。这也正是我们实现“中国梦”所需要借鉴的。

第三,实现“中国梦”要客观公正评价我们的历史和伟人。“美国梦”强调对美国历史的自豪感和国家的忠诚,强调并不断教育人们要尊重华盛顿、林肯、罗斯福、里根等美国历史上的伟人,这是实现“美国梦”的根基。但在当今中国,历史虚无主义等资产阶级思潮又开始沉渣泛起甚至兴风作浪,有的人在所谓“反思历史”的名义下,怀疑甚至否定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历史伟人。我们要看清楚,这些历史虚无主义者蓄意歪曲历史就是为了制造思想混乱,他们否定历史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否定现实。对此,我们要保持警惕。

第四,要多塑造一些能凸显“中国梦”的时代符号。要大力宣扬像罗阳、杨善洲、袁隆平、郭明义等那样的新时期优秀典范,各行业以及体现新时期时代特点的优秀人物,真正体现出中国人的价值自信和民族自信,使更多的人为实现我们共同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第五,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国梦”的背后,体现的是美国的发展模式。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实现“中国梦”一定要走中国自己的路。要看到,“中国梦”彰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当前,我们必须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这样才能早日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早日实现“中国梦”。

第二篇: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差异

分享按钮 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差异

2010-09-26 23:02:19 编辑 删除

归档在 我的博文 | 浏览 60589 次 | 评论 142 条 日前,网易论坛有一篇署名文章谈及美国梦和中国梦。

美国梦的说法由来已久,而随着中国宣布GDP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中国民间的和官方的中国梦也甚嚣尘上,并作为一种对抗性的概念在海内外传播开来。然而这两种梦,深究起来,却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是由不同的载体承托起来的两种不同的价值体系。 美国梦是什么?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之后开始修建由芝加哥到三藩市的太平洋铁路,作为经营策略之一,太平洋铁路公司出售沿路土地筹集资金,在欧洲大肆广告,其主要内容就是“美国梦”。梦想有自己的土地吗?梦想有自由吗?到美国来!随着大量欧洲移民进入美国,美国中西部开发只用了50年,随之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体。后来美国梦,由马丁·路德·金在华盛顿的演讲再次扩张,“我有一个梦”表达的是人性、尊严、平等和自由。 而当下流行起来的“中国梦”,却是一种国家主义的、自我中心的、具有排他性和封闭性的概念。这是一个国家的(非民众个体的)、官方的(非民间的)、中国的(非外国的)“梦”,它的核心是全球格局中的支配权力。早在1980年代,就有人对所谓“中国梦”有过描述,指着世界地图:“我们的任务,是以夏威夷为圆心,以夏威夷到北京为半径,重建中华帝国!”人们对这种梦并不陌生,当年纳粹德国和军国主义的日本,都有类似的梦想。这种“梦”比前苏联的共产主义“梦”还要落后,因为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仍然以人和社会为依归,并不封闭在国家权力的范围之内。

该网文称,作者曾应邀参加一个朋友在美国的入籍仪式,排队鱼贯进入宣誓大厅的时候,留意到墙上有一幅字,“美国的形成从来都不是血缘的、地域的和宗教的,人们聚集在这片土地上,是因为人们认同她的价值观,那就是人性、尊严和自由、平等”。这句话是美国早期某位总统的讲话,但那个时候美国不但不是GDP第一,而且不参与国际事务。

New Yorker翻译成为纽约客而不是纽约人,真是中文翻译中的神来之笔。纽约客是纽约人的代称,大家都是客,借居这个大城之中追求梦想创造神话。纽约有3百多万人在家不说英语,外国出生者占相当大比例,各路神仙来自四面八方,因其包容所以多彩。1949年前的中国上海也是这样,没有上海人的概念;上海人相互问讯,会说自己是苏南人、江北人、宁波人或者是广东人。那个时候,上海是一个追梦的城市,也是一个创造童话的城市,因此被誉为远东第一城。后来的香港也一样,自称番禺人、潮州人、福建人抑或是上海人以及越南人、马来西亚人,大多都是华裔;那个年代,香港充满活力,也充满奋斗成功的童话。上海和香港的大富豪少有本地人。上海的富豪多来自苏州和宁波,而香港的富豪有潮州人、马来华人、番禺人等等。只是到1950年代后,上海开始有了比较严谨封闭的“上海人”概念,就和1979年后香港有了比较严格的“香港人”概念一样,两个城市从此开始走入封闭。

但纽约却从来不对外封闭。而纽约,其实只是美国的一个缩影。美国在南北战争之后开发中西部,大量从欧洲吸引移民,首要招牌是土地和自由,前者代表了自由资本主义有关资产的意义,而后者是和当时欧洲贵族和教会把持精神领域形成对照。100年前,美国的富豪大多数是移民。即使是现在,美国大量的知名富豪几乎都是白手起家,包括微软的盖茨、苹果的贾伯斯,以及雅虎、谷歌、思科这些赫赫有名企业的创始人。

美国是一个创造现代童话的国度。对很多美国佬来说,物质金钱只是成功的手段和途径,成功过程中的精神升华更为重要。大概正因为如此,美国的童话和梦想才能够持续两百年,而至今仍然引人入胜。并且,这也是美国社会仍然充满活力,而未来仍然令人乐观的原因。

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今年8月1日在北京大学演讲,受到广泛关注。龙应台的演讲题目就是《我们的“中国梦”》,是应“南方周末”之约而以“中国梦”为题而发言的。龙应台在演讲中介绍了1949之后,台湾人、尤其是外省籍台湾人的“中国梦”的破灭与转折。

对于龙应台此次演讲,众多媒体注意到演讲者不少直接大胆的表述,一些论点直指中国大陆政治文化中的敏感问题。比如龙应台详细介绍台湾1979年《美丽岛》事件,而正是这一事件标志着台湾政治反对派的成熟,而最终推倒了国民党在台湾的专制统治。龙应台借机呼吁大陆当局容纳政治异议人士,从台湾经验出发,传播自由民主理念。通过对蒋介石政权在台湾长期经营的国民党爱国主义教育的描述,龙应台也希望就此颠覆共产党的爱国主义教育,将大陆被看作至高无上的爱国教育重新定位;因为和国民党的爱国主义教育一样,共产党的爱国主义也无非是一党之意识形态教育而已。从政治多元出发,一党即是一党,既不能代表其他党派,更不能将党混同于国家和国土。

从台湾的政治光谱上看,龙应台属于蓝营,不主张台湾独立。从龙应台的演讲来看,也得不出她主张台独的结论。但是,她是否主张统一呢?在演讲中,她没有直接表达其立场。但字里行间,龙应台的主张却可圈可点。在演讲结束前,龙应台讲了这样一段话:“请相信我,我对中国的希望是真诚的。但是请不要跟我谈“大国崛起”,请不要跟我谈“血浓于水”,“我深深盼望见到的,是一个敢用文明尺度来检验自己的中国;这样的中国,因为自信,所以开阔,因为开阔,所以包容,因为包容,所以它的力量更柔韧、更长远。”此段话可以看作是龙应台的中国观。她没有讲她是否会同意统一于这样一个中国的怀抱中,但至少,这是她认同的中国,是她梦想的中国。那是一个开阔的、包容的中国。

从政治角度解读龙应台的演讲,意义甚为鲜明。但人们还可以从其他角度解读龙应台的演讲,比如从民族主义的角度解读。龙应台表示,她不在乎“大国崛起”,如果这种大国崛起只是军事、经济的成就和政治的专制。这样的崛起,将会是灾难的到来。也许,人们可以将这一视角看成是台湾的视角,是从少数族群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崛起。然而,正是这一视角值得重视,因为这里提出的是一个大国何以获得各个不同族群的认同的关键。龙应台几次提到所谓“血浓于水”,并几次否定了这一概念。受过中国文化教育的人恐怕都能够体会“血浓于水”的意涵,但可能很少人会真正深究“血”字的份量,更不会将这一成语同种族联系起来考虑。最近传播甚广的《刘亚洲中将的西部论》中提到了台湾和其他族群;他说:“台湾与大陆同种同族同文化,即使出了问题,将来也会回来。新疆和西藏是多民族,一旦出去,回来的可能性甚微。”这里的同种同族同文化是对“血

浓于水”的恰当注脚:相对于其他族群,台湾人的血管里流着同样的汉族的血。不同的是,刘亚洲看到了种族的重要性,而龙应台强调的则是文明,是价值。换言之,通过对“血浓于水”的否定,龙应台正在超越族群观。

值得提出的是,龙应台在演讲中以大量篇幅谈到她的“中国梦”的价值基座,谈到中国儒家文化的价值系统,如:“礼义廉耻”。她表示,“就是这个价值系统,形成一个强固的基座,撑起一个“中华大梦”。”同狭隘的种族或族群观念相比,中国传统的儒家价值有着普世指向,也即是儒家文化中的“天下主义”传统,从这个意义上说,龙应台通过“天下主义”的桥梁,走上了现代普世价值的大路。

龙应台的“中国梦”是以普世价值为基座的。

事实也证明,以普世价值为基座的“中国梦”远比以血缘关系、族群关系为基座的“中国梦”要更具吸引力。以纳粹德国和军国主义日本为样板的“中国梦”就更是等而下之。现在,美国不仅是中国富豪、巨贪的移民之地,早在几十年前就成为了中国偷渡者的梦想之地;而且,就在当今“中国崛起”的喧嚣中,普通的老百姓却通过偷渡移民美国。近日媒体报道,美国联邦“府会中国委员会”举行的偷渡及人口交易听证会透露,最近美国的中国偷渡客暴增10倍。很多中国家庭花费约7万美元的昂贵代价,把自己未成年的子女偷渡到美国。在“中国崛起”的十几年来,偷渡客死亡事故也频繁发生,从1993年的“金色冒险号”事件,到2009年10月份加勒比海域中国偷渡客翻船事故,再到2010年7月份美国西部亚历桑那州发现40多名偷渡人员的尸体,对偷渡者来说,死亡一直是偷渡过程中甩不掉的恶梦。但尽管如此,这些灾难都浇灭不了他们彻底走出国门投奔自由的渴望。

更可悲的是,不仅是中国的底层民众,中国的精英阶层涌现移民美国大潮。据美国国务院公布的资料显示:中国移民获批的EB-5类签证移民人数不断增加,2009年比2008度增加了2倍左右,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移民大国。据媒体报道,在21世纪的头十年里,中国移民潮的主力已从底层劳工转为由新富阶层和知识精英组成。在2009年投巨资开拍的宣传片《建国大业》中,20多位主要演员的国籍早已加入了外国籍。虽然他们移民无可指责,但他们用脚投票,选择抛弃他们在电影中反映的60年前所建的国,至少对当局是个讽刺。

其实,无论偷渡平民、文化精英还是贪官,他们选择美国,无非是为追求更好的生活。如果仅仅以物质生活为衡量,即使能出得起7万美元的普通偷渡者,若非对国内的生存环境失去信心,恐怕也没有谁愿意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搬到一个语言不通、生活习惯相异、举目无亲的陌生国度。对这些人来说,美国优质的教育、清洁的空气、安全的食品和民主、法治、平等、自由的安全感,都无疑是他们追求的目标。而这些,在中国大陆则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奢望。

在许多国人眼中,灾难深重的中国已成为不宜居住的伤心之地。但心中依然燃烧着梦想的中国人,从来不会放弃对未来的希望。那么除了些成功实现美国梦的中国人之外,绝大多数无法走出国门的人们,又将如何面对眼前沉重的现实?!也许,要改变目前的现状,还有较长的路要走。但若要改变,首先要民众觉醒,正如龙应台所言:“正因为权力的侵蚀无所不在,所以个人的权利、比如言论的自由,是每个人都要随时随地、寸土必争、绝不退让的。”

美国梦是一种内生的人性向往,而不是外在的政治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古代中国的“梦”更为接近。在中国古代,却是外国人向中国移民的梦想之地。

不说“万国来朝”的汉唐,连弱势的宋朝也曾接收过万里迢迢前来投奔的犹太部落。之所以如此,并不是因为中国靠武力征服了别人,而是传统中国的人性价值观,在当年的地球上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有教无类”,“君轻民重”等都是这种价值表达。这些内容,在当时全球以家族和血缘封闭的个人发展和个人地位的社会时代中,占据着相当高的道德和人性高点。正如今天的美国,以“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等普世价值,将全世界的人都吸引在自身边,即使是在中国诋毁普世价值的贪官们,也不例外。

因此,道德价值体系是根基,社会经济是枝叶。中国古代社会重学重德,但个人财富和国家富强却借此而生长;近代西方文明以“文艺复兴”、人本主义为先驱,也使科技和经济大发展。“故远人不服,修文德以来之。”孔夫子的这句话,放在当今美国十分恰当,美国梦中的优越物质条件,其实生长在平等、自由的根基之上。因此,真正的中国梦,必须是建立在追求和实现普世价值的基础之上,除此以外,其他所有打着“中国梦”旗号的行径,不仅会四处碰壁,甚至还会将中国引向万劫不复的境地。

第三篇: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区别与联系

摘要

总书记提出中国梦以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更多学者更是深入研究中国梦的内涵。中国梦不仅是中国人民对未来的寄托,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要求。在研究中国梦时,常常会想到当初的美国梦,十九世纪的美国梦曾经促进了国家的迅速发展,如今中国梦的提出也引发了许多学者的深思。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美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各国的引导思想不同,中国梦与美国梦就会有不同的地方,本文将深入分析中国梦与美国梦的联系与区别,探索中国梦的独特之处以及美国梦的优势所在,相互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国梦的理解。

关键词:中国梦 美国梦 联系 区别

当总书记提出“中国梦”这一概念的时,较多数人想到了”美国梦”。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有两种比较极端的观点:一种是对立的观点,认为这两种梦在本质上是对立的,根本是两种不同的梦。另一种是相融的观点,认为它们是相互融合的。显然,这两种观点都比较片面,既不能高度赞扬中国梦而贬低美国梦,也不能说中国梦是美国梦的延伸。本文通过分析这两个梦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对中国梦的进一步认识。

一、两个梦的起源

“美国梦”是最典型的国家层面上的梦想,由科学家詹姆斯·特拉斯·洛亚当斯提出,他给美国梦的定义是:美国人应该生活在这样的土地上,每个人的生活都很富足,有能力的人总是会遇到各种机遇,直至成功,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对精神追求有了更进一步地要求。

2012午11月29 号,总书记在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复兴之路”的展览后深刻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甸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二、中国梦与美国梦的联系

“中国梦”早就出现在中国的历史中,鸦片战争后,民族意识不断增强,再到后来孙中山创立的兴中会,这都是朝着中华民族的复兴前进着。到如今,中国梦的内涵不断具体化,它不仅仅是中国的梦,更是每一个中国人民的梦。

从英国人发现新大陆的后,美国便逐渐出现,直到独立《独立宣言》的公布,这是对自由的追寻,更是对生命的尊重。随后,“美国梦”就为此而诞生。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提出中国梦,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幸福着想。而“美国梦”更加注重物质享受,强调人权。无论是“中国梦”还是“美国梦”,它们都是设身处地为个人着想,保障了个人的利益后再来谈国家的梦。因此,它们都是每一个国民的梦,只有个人不断地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才能让个人的梦想得到实现,进而完成国家层面的梦想。

三、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区别

(一)中国梦与美国梦有着不同的含义

“中国梦”的最根本内容是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人民的幸福,从整个民族来看,是中华民族的复兴梦;从国家的层面上来看,这是一个强国梦;从个人层面上来看,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幸福梦;“国”和“家”是心连着心,脉通着脉的命运共同体。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力求人民过得幸福,着力发展中国经济,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它强调的是先把让国家发展起来,国家强大了,人民的生活就幸福了。总之,“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的复兴梦,实现中国富强的梦,让人民生活幸福的梦。

人们对于“美国梦”的见解也不太一样:有的人认为它就是在充分保障自由平等的条件下去挣更多的钱,“美国梦”所崇尚的是人们自由、足够的物质需求、有相对平等的机会。而有的人认为,“美国梦”只是一部分人的梦,只是个人的奋斗来实现平等,根本无法实现绝对的公平和自由。它更加注重每个人的发展,通过实现每一个人的梦想,国家的梦想就指日可待了,这更体现出美国梦是个人梦。

(二)中国梦与美国梦有着不同主体制度背景

中国梦和美国梦有着不同的主体,这也会导致一些差异。中国梦始终围绕着中国的每一个公民。它必须借助中国每一个人民的力量来实现中国的强国之梦,同时,全体人民都与中国梦息息相关。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梦从本质上来说是全体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的力量来完成,并不断为人民谋福利。而美国梦强调的是单个的人,能不能实现梦想是个人的事,与国家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个人只是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为实现梦想而奋斗,只对自己负责。只有在实现这种梦想后,就会得到梦想所个人带来的益处,不然的话,除了国家的最低的生活保障外,分享不了他人梦想的成果。所以,美国梦只是一个个体的梦,不是国家的梦。

中国梦与美国梦实现的社会制度也不一样。当前的中国梦背景下,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都比较发达,社会制度不断完善,这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追求美国梦的时候,美国经济百废待兴,美国人的生活更是困苦不堪,当初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太完善,出现了许多弊端。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现在已经找到了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制度,并取得了不错的成就。

(三)中国梦与美国梦有着不同的终极目标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国经济不断增长,在世界上的地位更是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进出口贸易更是稳定增长,在国际上担任常任理事国,举办大型的国际会议,参与重要的决策,成立金砖银行,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无偿的帮助,中国的足迹更是涉及到全球各地,影响力也不断增加,中国每一个国民正在努力奋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拼搏,为共产主义的终极目标而奋斗终身。

而美国,经济上虽然很强大,但是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外债不断,国内负债累累,当初许多发展较好的行业都逐渐衰败,国家内忧外患不断,恐怖袭击增多,安全机密得不到保障。“美国梦”在实现的过程中问题逐渐增多,而美国梦的目标是通过自身的发展来解决这些日益突出的矛盾,减少弊端,实现个人的平等自由。

四、总结

综上所述,“美国梦”把个人作为主体,实现平等;而“中国梦”更加注重民族复兴,通过努力实现个人的梦想。这两种梦都不单是理想的蓝图,都对梦想的实现进行了规划,都是对未来进行了比较完整的设计,力图发展自身,实现梦想。对于中国公民,应该更加注重中国的文化,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为中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终身,让中国真正强大起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前景催人奋进,但自身应不断奋斗,这样的话,中华民族就会在不久的将来复兴起来、强大起来。

参考文献

[1] 崔洪斌.“美国梦”与“中国梦”的异同及现实启示[J].商.2015(20) [2] 刘波,尤国珍.“美国梦”与“中国梦”的比较及现实启示[J].理论月刊.2013(11) [3] 杨阳,宋秀芝,安超,陆欣.透视“中国梦”和“美国梦”[J].世纪桥. 2013(08)

第四篇: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中国梦的特色是什么?

答: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的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3、“中国梦”的“两个一百年”分别是什么?

答: 第一个一百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2049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4、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必须”是什么?答: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5、习近平同志在“中国梦”的阐述中,提出的“三个共享”是什么?

答: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6、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哪个阶段?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中国精神是什么?

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1)国家层面的表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2)社会层面的表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3)个人层面的表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9、什么是兴国之魂? 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答: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④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⑤社会主义荣辱观。

11、推动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实现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一定要注意什么?

答: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

12、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1)做好工作部署;2)弘扬中华传统美德;3)组织实施活动;4)强化制度保障;5)叫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要做到什么? 答:入脑、入心、入行。

14、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深入开展什么学习教育,用什么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5、坚定理想信念需要解决好的“总开关”要切实解决好哪个“总开关”问题?

答: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6、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是什么?

答: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

1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什么? 答: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18、什么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答:教育。

19、习近平指出,干部要坚持三个深入,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这三个深入指什么?

答:深入基层 、深入实际 、深入群众。

20、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上讲到,邓小平同志最鲜明的思想和实践特点,就是从实际出发、从世界大势出发、从国情出发,始终坚持我们党一贯倡导什么?

答:坚持倡导群众路线、实事求是、独立自主。

21、习近平在兰考讲话时指出,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查纠群众路线活动中出现的形式主义问题,真正以怎样的劲头推进作风好转。

答: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22、习近平同志强调群众工作的本质是什么? 答:密切党群关系。

23、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三严三实”中的“三严”是什么? 答:严以修身 、严以用权 、严以律己。

24、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三严三实”中的“三实”是什么? 答: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25、《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答: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6、中共中央2013年6月正式启动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了哪“四风”问题?

答: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27、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什么?

答:依宪治国。

28、依法治国的主体是谁? 答: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

29、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两个“五位一体”是指?

答: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五位一体”,即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五位一体。

30、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新形势下哪些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

答: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

31、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什么? 答:群众路线。

32、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什么?

答: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33、“四个全面”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34、“三个自信”指的是什么? 答: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

35、延安精神的重要内涵是什么? 答:批评和自我批评。

36、全面深化改革,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答:城乡二元结构。

37、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要坚持哪些方针? 答: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

38、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是什么? 答: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第五篇:大学论文——中国与印度的关系

中印关系发展需要跨越“障碍”

摘要:中印两国的关系很受世界的关注,两国的关系其起起伏伏。从世界范围讲,中印关系是当今重要的大国关系之一。从地区安全角度讲,它对亚太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但这么重要的双边关系过去几十年一直处于冷淡状态,直到最近几年,才出现转暖迹象,但依然热度不够。

2010年4月1日是中国和印度建立外交关系60周年纪念日。而步入“耳顺之年”的中印关系虽然稳定发展的基调未变,但障碍尚未完全消除,1962年边境战争,**喇嘛关系的西藏问题等仍是难以跨越的障碍。就如某些印度官员表示,当年那场战争的伤口至今难以愈合。

一、 历史问题——边界问题

中印边界问题虽然是历史遗留的,实际上却成为目前严重影响中印双边关系深化的最大障碍。中印边境争端的焦点,是我国大片领土的归属问题。具体形象地说,就是三条线之争。一尽管1987年以来,中印之间围绕边界问题进行了不下10轮的政府级谈判,对缓和边境的武装对峙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于解决领土争端问题而言,仍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外长慕克吉近日拒绝了中国对阿鲁纳恰尔邦的领土主权要求,声称印度“不会放弃任何领土”。可见边界问题仍然是中印关系中的一大疙瘩,印方不会放弃任何领土,而中方更不会将自己的国土拱手相让。然而正如印度总理辛格所说:“边界问题一旦解决,我们的战略伙伴关系就会拥有更多的力量和活力。”

二、 西藏问题是牵动中印关系的又一敏感因素

1959年3月,西藏发生叛乱,**一行逃亡印度。同年8月,中印发生第一次武装冲突——“郎久事件”。**喇嘛逃出西藏后,印度容许他带领追随者在印度北方成立了流亡政府。从此,印度境内上万名流亡分子就成了中印关系的不稳定因素。直到今天,这一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全面解决。

**喇嘛问题已经成为中印之间难以磨灭的伤痛,并且不时被某些印度政客借来大做文章。如果印度不在西藏问题上彻底改弦更张,放弃冒险主义和两面派的做法,中印两国难以发展成亲密、友好、热情的伙伴关系。

三、 两国之间的竞争

作为两个正在崛起中的大国,同时又是两个边界接壤的发展中国家,存在某些利益差异甚至利益冲突是难免的。尤其在能源来源上的竞争。两个正在迅速发展的大国,中印对能源的需求都在急剧的加大。而同样作为能源消费和进口大国,双方为获得国际油气资源确实会出现一些矛盾和竞争。这在历史上是有事实证实的。

今天,在世界格局大调整、国际秩序大演变之际,中国和印度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在继往开来的新起点上,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尽管改善和发展中印关系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障碍,但是中印之间的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合作远比恶性竞争来得划算。

正如印度总理辛格所说:“只要印度和中国用同一个声音说话,世界就会倾听。”而胡锦涛主席也回应辛格主席说:“中印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要坚持互利双赢、共同发展。”可见,纵然中印之间有分歧,但不能掩盖两国之间存在共同利益诉求的事实。展望未来,中印两国在各领域的互利合作展示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一、政治互信要不断加强。

中印两国领导人高度重视中印关系,都从长远和战略角度看待和处理两国关系。双方高层互访频繁,各领域交往与合作不断扩大。中印双方签署《中印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的宣言》、《中印关于二十一世纪的共同展望》,发表《联合宣言》,制定深化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十项战略”, 携手举行陆军联合反恐训练„„这些互动丰富了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内涵,增进了两国的政治和战略互信,为中印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经贸合作要不断扩大。

近年来,印度成为中国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就正如,尽管中国的企业有前车之鉴,再加上这阵子印度禁止进口中国产电信设备,称其含有间谍设备,印度仍被华为和中兴通讯称为“重要的战略性市场”。 印 1

度市场潜力的巨大让华为和中兴仍愿意与印度进行洽谈,进行下一步的经济合作。可见,中印之间的合作潜力是多么的巨大。只要本着互利共赢原则,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拓宽合作领域,排除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干扰,中印经贸合作将会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四、 民间交往要不断推进。

中印同在亚洲,毗邻而居,情感却很陌生,彼此了解有限。过去的20年,中印两国高层交往日趋频繁,然而相对人口基数,两国间的民间交往还处于起步阶段,彼此的了解还不深,这也是两国民间非理性情绪时隐时现的主要原因。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卡恩纳更是一针见血,“印度仍然对中国存有戒心,而双方之间的不了解更是惊人。”今年两国将分别主办“中国节”和“印度节”系列活动,必将进一步加深相互了解,增进互信,为两国关系全面稳定发展构建良好的民意基础。

五、 国际合作要不断深化。

中印同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新兴国家,在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上有相似的诉求,在维护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上有共同的利益,而且两国都有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建立更加密切和广泛的理解与合作的愿望。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层出不穷的挑战,中印两国应继续积极推进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国际关系民主化。

六、 两国关系要不断发展。

作为两个亚洲大国和邻国,既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也有现实的利益摩擦。经过双方共同努力,两国已就解决边界问题达成政治框架,双方特别代表迄今已举行13次会晤。通过谈判,以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解决边界问题,符合双方的利益。两国同意在边界问题解决之前,应努力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只要双方妥善处理并照顾彼此的利益和关切,就可以确保两国关系持续稳定发展。

中印共同发展、繁荣,必将对亚洲和世界和平、和谐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中印两国只要把握机遇,深化合作,一定能携手共创两国关系的美好未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国农村发展道路研究下一篇:中国冷链物流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