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互联网新时代

2022-12-31

第一篇:创新引领互联网新时代

创新发展思维 引领会员企业走进“互联网 ”时代

创新发展思维

引领会员企业走进“互联网+”时代

十多年前,当人们还对商会不甚了解时,苏跃升率先在被誉为“神州第一开发区”的大连开发区成立商会。多年来,大连金州新区商会坚持为会员服务,为政府分忧,紧跟国家发展政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办会新举措。通过建立孵化基地、对接阿里巴巴O2O平台,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一系列创新举措,积极为会员寻找商机,引领会员企业健康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做出积极贡献。并以先进的经营思路和规范管理被评为5A级商会。

创会几年来,大连金州新区商会每年都会根据市场环境和会员企业现状,有针对性地举办活动、对接项目,实实在在帮助会员企业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今年3月9日,大连市主管副市长调研社会组织工作时,大连金州新区商会会长苏跃生作为商会代表,向副市长汇报工作并介绍经验:“我们的办会宗旨是,不仅要把商会打造成会员的家,更要成为会员企业发展的助推器。商会一定要有活力、有创新力、凝聚力,还要有社会影响力;作为会长,既要有格局、有思想还要有奉献精神,这样,才能带领商会走得更远。”

“互联网+”思维助力会员企业回笼资金

大连金州新区商会自成立以来,贯彻执行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充分发挥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为会员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构建平台,引领会员企业战略性发展。商会通过人才培养、经济合作、引领服务、发展企业等服务助推企业发展,回馈社会。同时,在经济结构调整进入常态化发展的形势中,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商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鼓励和引导会员企业健康发展,不断规范管理,创新服务,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使大连金州新区商会成为规范、健康,具有凝聚力和影响力的活力商会。

为了推动会员企业发展,2015年,大连金州新区商会经过多方考察调研,率先引进第三方支付平台。2015年初,商会派相关负责人赴南京考察,对接支付宝公司和腾讯公司,授权商会作为辽宁大连地区渠道合作商,指定由大连金州新区商会会员企业大连聚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运营该项业务,将全新的支付方式运用到会员企业中。截至目前,大连开发区商场、大连东北大锅坊熟食品有限公司、六和鸿私人订制、行宫安杰玛养生会所等多家会员单位已成功落地使用,通过互联网技术对接支付宝和腾讯微信线上、线下宣传推广及支付功能,使会员企业节省了运营经费,在快速回笼资金的同时,又通过大数据锁定了新的客户群,效果显著。

2015年12月18日,大连金州新区商会联合阿里巴巴大连运营机构举办现场对接会。为了让会员企业进一步了解阿里巴巴020平台,拓展企业外贸渠道,提高企业电子商会利用水平,商会还特别邀请阿里巴巴高级运营师许立维来到商会,对接商会会员企业,并与20多家会员企业讲解,对国际买家的最新采购询盘信息及交易流程进行深度解读。

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大力发展孵化基地

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中小企业应树立“互联网+”思维、股权思维,资本和资本运作思维。为了帮助会员企业走入资本市场,大连金州新区商会积极探索融资新模式。自2014年以来,商会已与7家股权交易中心和上市交易所签约,作为企业挂牌孵化基地。同时商会借助已创造出的平台,吸纳更多股权交易中心,发挥作用,以创新思维为核心,吸纳律师团队、财务团队、讲师团队,帮助企业完成IP0重筹,让更多的中小企业找到新的融资渠道。

大连金州新区商会会长苏跃生介绍说:“近年来,国内外市场经济形势低迷,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紧张,商会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积极探索如何解决会员融资难题。前几年,我们率先提出的‘互保联保’融资模式,帮助中小微企业度过难关。商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思想,紧跟政府政策,紧贴会员企业需求。如今,金普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大力倡导地区新四板和海外主板上市,商会积极运用现有资源优势,成立专家团队,帮助企业包装到各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和海外上市。通过建立上市孵化基地,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提升企业的金融资本运作能力,助力会员企业做精、做大、做强。”

2014年,大连金州新区商会就已和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合作建立企业挂牌孵化基地,已经有4家企业在上海股权托管中心挂牌。2015年,商会在此基础上又与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大连股权交易中心、香港股权转让市场、全国股权转让中心(新三板),澳洲APX悉尼亚太证?唤灰姿?, 亚洲股权交易集团六家签约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大连金州新区企业挂牌和上市孵化基地。目前,商会共有4家企业成功挂牌,大连绿韵百货有限公司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大连贷贷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大连金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大连溢彩融汇水幕科技有限公司在大连股权交易中心挂牌。

打造国际交流平台助力企业“走出去”

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后,给企业走出去带来了很多商机和机遇。大连金州新区商会抢抓机遇,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并积极带领会员企业开启国际化事业发展战略。

为了加速中小微会员企业发展,大连金州新区商会积极探索搭建平台,引领会员入驻跨境电商。2015年9月2日,商会与双D港产业园区管委会共同举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中韩贸易合作区”推广说明会,邵朋功秘书长带领商会二十多家会员企业参加说明会。大连市委政府、金普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双D港产业园区管委会十分重视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的发展,双D港产业园区管委会刘大文主任在说明会上亲自为大家介绍跨境电商相关内容。 商会引领会员企业入驻、运营、平台建设、建立O2O体验店。根据企业的申请,经“试验区”审核,为会员企业提供300―1500平方米不等的办公场所,免缴两年半房租。截至目前,商会已有20家会员企业被推选入驻跨境电商园区。

大连金州新区商会和环球商协会建立联盟合作。环球商协会由50个前国家大使和2000多家商协会、社团组织共同构建,创新立体互贸模式、打造万家出口基地。2016年1月9日,大连金州新区商会和环球协会联盟环球相互贸易平台联合举办“首届外交官助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暨环球相互贸易平台定点企业甄选大会―大连站”活动,200多家企业参会。会议就如何推动多边集群采购、化解产品出口难题,与大使们进行了互动,现已有多家企业意向签约,搭上了国际平台,效果显著。今年商会将以此活动为契机,在适当时机组团大使、外交官助力国外考察,并进行项目对接、产品对接以及招商引资活动。同时,也邀请国外考察团来商会考察交流。

2015年4月27日,大连金州新区商会会长单位宜华集团作为中国建筑80强企业的代表,接待老挝经济改革经验交流和实践研讨班部长级官员考察。老挝部长级官员在会议后,实地参观考察了由宜华集团承建的被评为辽宁省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项目,得到了老挝部长级官员的高度评价和肯定,“宜华式”的品牌文化也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赞誉。

2015年9月21日,大连金州新区商会组织考察团赴韩国仁川港、首尔市、大田市进行相关项目考察,并与大田产学院区、韩巴大学签订产学合作协议书,达成战略合作。会议中,会长苏跃升向大家介绍了大连金普新区和大连金州新区商会的发展情况。11月6日,韩国韩巴大学国际交流院院长姜熙丁教授一行四人来大连金州新区商会进行考察,并由大连金州新区商会对接大连民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和辽宁轻工职业学院与韩国韩巴大学达成合作意向,两国大学可以互派老师和学生进行交流学习,并建立两校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践行社会责任 不遗余力做公益

大连金州新区商会的发展和会员企业的成长,始终没有忘记企业应该承载社会的一份责任,他们心系新区孤儿和教育事业,积极参与慈善事业。2015年3月20日,大连金州新区商会为辽宁轻工职业学院贫困学生和患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的老师捐款共10万元;捐款15000元资助登沙河贫困大学生,解决上学问题。同时,会员单位宜华集团与金州新区慈善总会签约设立“大连宜化建设集团慈善关爱基金”,每年为金州慈善总会捐款100万元,为保税区慈善总会捐款10万元。

大连金州新区商会会长苏跃生认为,企业家的梦想首先应该建立在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上,否则这个企业家会因缺少高度与责任而难以成长为巨人。多年来,在宜华集团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宜华集团董事局主席、会长苏跃升总是站在更高的层面审时度势,科学分析现状,准确把握未来。他提出企业不论到什么时候都要思考两个问题:一是企业如何持续发展,二是随着企业发展如何为社会承担更大的责任。平衡好盈利的目标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之间的义利关系,是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双赢的必要条件。多年来,宜华集团先后捐款1000万元设立了“大连宜华建设集团慈善关爱基金”,捐助100万元设立“宜华助学慈善基金”。与大连大学签约每年出资40万元,设立“大连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宜华奖励基金”和《智慧城市环境下的智能家居系统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项目,希望通过与高校对接,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提高科研水平和知名度,实现项目产业化发展之路,在创造社会效益中实现经济效益。

自成立以来,大连金州新区商会始终强化服务意识,与时俱进,探索办会新模式、新思路,并通过大力发展孵化基地推动企业挂牌上市、会员互保联保、商会与高校联合办学、组团出国考察交流等多项活动和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工作,帮助会员提升个人管理能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拓展产品营销思路,对接商务平台,促进企业实现快速健康的发展。

在会长苏跃生看来,商会的工作核心就是要根据会员企业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服务,引领企业发展。“多年来,我们在商会发展的过程中,经过不断探索,做了一些事情,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商会要想做好做大做强,还任重道远。未来,商会领导班子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助力会员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要开创商会工作的新思路,为会员企业的发展,为金普新区及大连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互联网金融前赴后继引领创新

除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金融业务,互联网金融还包括三方支付、基于第三方支付衍生出的网络金融平台以及网络借贷。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银行网络业务发展早已开始,到2012年中国电子银行交易笔数高达896。2亿笔,增长迅速,电子银行替代率提高到72。3%。业务网络化是将来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重要方向之一。

2010年以来,第三方支付市场的交易规模保持50%以上的年均增速迅速扩大,并在2012第三方支付市场突破12万亿元。到目前为止,有250家企业相继获得三方支付牌照。就网络借贷来看,国内平均每天都有一两家平台上线,预计整个P2P网贷平台1000家的规模很快就可以达到。2012年网络借贷交易规模突破200亿元。

互联网金融重在模式创新

宁波网络投资公司的专家介绍称互联网金融问世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有理由怀疑传统金融最终会不会为互联网金融所替代,真正如最早互联网大佬预言的那般成为21世纪的恐龙?杭州小额贷款公司的专家分析指出,传统银行业与互联网金融业目前的定位不同,表现为业务互补,互联网金融业目前在规模、风险控制等能力方面远远不能与传统银行业相比。短期传统银行业地位不可撼动,双方存在广阔业务合作空间,互联网金融是对现有金融体系的有效补充。撇开互联网金融是否最终会取代传统金融的话题,互联网金融产生的最大的意义便是其带来的难得的模式创新之风。

浙江借贷平台的专家表示金融改革推进,利率市场化,竞争加剧背景下,金融机构转型需求迫切,在掂量如何转型之际,互联网金融“颠覆”传统金融的警醒实在是件好事。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思维和运作方式创新立刻成为银行关注的重要方向。部分金融机构的反应是极其迅速地采取行动进入了该行业。银行建立的电商平台、网上证券公司、网上基金产品销售店铺等等在获得法规允许后相继推出。

金融机构需要这种模式的创新。创新更是互联网行业核心。就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阿里金融来说,阿里金融依靠其互联网业务积累起来的客户渠道资源、资金实力以及客户数据基础,发展阿里小贷。浙江网络借贷平台的专家称阿里小贷的网络化经营,风险控制,资产证券化尝试,贷款产品和服务模式设计等,处处体现互联网企业的创新之处。

民融通的网络负责人介绍称网络借贷模式则更是在这种主要依靠银行间接融资的体系下打开了一条新路,它直接提供可供交易的渠道,撇开银行满足资金供求双方要求。

第三篇: 网络商会商务运作是引领创新发展时代的机遇

网络商会商务运作是以互联网为平台,进行新一轮资源整合、重新分配的核心为内容。经过17年的试运发展,商会商务运作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以协同创新推动从事者自身转型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等价值选择。

网络商会商务运作从事者自学成才是根本、团队培训是支撑、服务社会是目的、文化传承创新是使命的价值实现。网络商会商务运作它发挥互联网优势,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层次的资源融合创新,打造新动能、壮大新经济、引领新常态,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发展所需。《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互联网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立足国情、统筹全局、高屋建瓴,对互联网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和顶层设计,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一、 顺势而为,适应中国国情的行动纲领

二十一世纪以来,互联网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互联网是提高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核心支撑,事关国家当前和长远发展。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基于互联网融合创新的全面部署与加速应用,极有可能重塑全球经济结构、重构国际竞争规则、转换产业角逐主赛场。我国互联网处于大发展、大融合、大变革的历史阶段,不仅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领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网络基础和支撑,也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改革创新的重要力量。

(一) 顺应互联网演进规律的客观要求

《指导意见》立足发展实践,突出时代特征。作为通用目的技术(GPT),互联网技术创新活跃,学科交叉密集,跨界渗透广泛,融合变革深刻。新一代深度感知、高速传输、海量存储和智能处理等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广泛应用。互联网由浅层次的工具产品转向连接一切的国家关键基础设施,融合创新的物理效应、化学效应、放大效应迸发释放,异彩纷呈。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如同百年前的电力革命,互联网正深刻改变着传统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教育方式、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基于互联网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长尾经济蓬勃兴起,气势宏伟。《指导意见》体现了认识与实践的统

一、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二) 抢占全球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指导意见》紧随变革大势,着眼世界大局。当前,围绕数字竞争力的全球战略布局全面升级,塑造国家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综合新优势,掌握全球经济竞争主导权的国际竞争加剧,这一轮产业革命的实质是抢占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产业新生态。美国发布《先进制造战略》,在交通、能源、航空、铁路、医疗、安全等领域强化工业互联网技术应用。继工业4.0战略后,德国推出《2014—2017年数字议程》,意在打造具有持久竞争力的数字强国。国务院5月初颁布《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互联网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关键要素。《指导意见》提出“互联网+协同制造”,彰显工业乃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的重要地位。通过“互联网”+电子商务、高效物流网络商会商务运作等行动,促进现代生产性服务健康发展,为工业转型提供保障。

(三) 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指导意见》着力创新驱动,适合中国国情。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平稳度过新旧产业和动能转换期,需要强劲有力和恒久持续的支撑力量。抢占经济制高点,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必须走互联网融合创新之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运用,近几年相继出台了宽带中国、信息消费、物联网、云计算、集成电路等战略指导性文件,产业环境不断优化。以互联网为主导的信息经济市场规模大、增长速度快、发展质量好、就业渠道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理论测算结果表明,2014年我国信息经济总量达16.2万亿元,同比增长21%,占GDP比重超过26%,已成为拉动GDP增长的主要力量。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信息经济占GDP比重依然较低,未来增长的空间大,后劲足。《指导意见》将进一步激发市场蕴藏的巨大活力,大幅提升我国信息经济发展水平。

二、 紧扣主题,推动战略协同的关键举措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提出创新驱动发展、网络强国和制造强国三大战略。《指导意见》是从互联网视角对经济社会重要领域的融合发展进行的战略部署,是推动三大战略协同发展的关联纽带,更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的关键驱动力量,利在当前、功在长远。

(一)《指导意见》与网络强国战略相辅相成

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明确提出网络强国战略,这是新时期统筹推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顶层设计。网络强国战略包括核心信息技术研发及应用、提升信息服务水平、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高端人才队伍、拓展全球治理合作等重大任务。《指导意见》提出巩固网络基础、做实产业基础、保障安全基础、拓展海外合作、加强智力建设等保障支撑措施,是网络强国战略的具体落实。《指导意见》对网络提出更高要求,如工业互联网要具备高可靠、低时延、大容量、广覆盖等新性能;自主技术设备要支撑“互联网+”各项应用;安全保障手段要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嵌入生产全流程等。《指导意见》的实施将全方位提升我国信息通信业基础设施、技术产业和应用水平,必将加快网络强国建设进程。

(二)《指导意见》与制造强国战略交织并进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目标是推动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内容是五大工程和十大重点突破领域,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和《指导意见》的战略制高点,基于网络商会商务运作就是社会教育培训体系的补充,它以自我学习为基础,互帮互学团队培训学习为支撑。《指导意见》提出的“互联网+协同制造”,与《中国制造2025》紧密呼应,突出强调并细化了互联网在制造业的融合和变革作用,提出发展智能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提升网络化制造水平、加速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等四大方向,加强工业互联网建设布局。

(三)《指导意见》与创新驱动战略同源共长

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强调要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互联网不仅是创新驱动的典范,还是带动其它领域创新发展的基础支撑和突破口。《指导意见》提出了“创业创新”专项行动。其它10个行动都明确提出融合型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的发展方向,鼓励支持创新驱动,促进互联网平台新经济成长壮大。《指导意见》着力突破融合发展面临的法律、监管、体制机制约束,将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 提纲挈领,牵引融合变革的发展指南

“互联网+”强力支撑经济转型,有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大力促进创业创新。《指导意见》提出了11个互联网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这些领域事关经济发展全局,或贴近人民群众关切,或创新变革潜力巨大;同时也是互联网能够发挥关键作用、融合大方向清晰、指导性非常明确的领域。《指导意见》从夯实发展基础、构建包容环境、开拓国际市场等多方面突出保障措施,加快形成需求拉动、创新驱动、产业带动、政企互动的“互联网+”发展新格局。《指导意见》体现了全局统筹与重点突破相统一,线下发展与线上融合相统一。

(一) 布局经济重要领域,促进提质增效升级

互联网与经济领域融合,可显著提高生产运行效率、降低经营流通成本,破解资源要素制约。《指导意见》覆盖面广,“互联网+”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普惠金融、电子商务、高效物流六大专项行动,涉及国民经济三大生产领域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每个行动充分考虑了行业属性、所处阶段和融合水平的差异性,针对传统产业,重在转型升级,如制造业、农业、物流等。针对成熟度高的新兴业态,重在深度拓展,如电子商务向农村电商、跨境电商、产品溯源延伸。针对尚处起步期的新领域,重在鼓励扶持,破除进入壁垒,营造创新发展环境,增强市场动力,如智慧能源、普惠金融等。

(二) 着力改进民生服务,增进人民生活福祉

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是复兴之本、梦想之基。互联网与公共事业、生活服务融合创新,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丰富服务内容、有效提升服务水平。“互联网+益民服务”全面覆盖与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发展电子商务、便民服务、在线医疗、健康养老、网络教育、网络商会商务运作,既是发挥互联网优势改进民生服务的新途径,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互联网+便捷交通”将促进公共交通服务效率、治理能力大幅提升。“互联网+绿色生态”将构建面向循环经济的绿色发展新模式。此外,降低行业进入壁垒、加强融合监管等保障举措将进一步促进互联网与民生领域的深度融合。

(三) 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习总书记指出:“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互联网推动创新要素和创业资源的聚集、开放和共享,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和促进大众创业的新平台。《指导意见》提出11个专项行动,均以互联网融合创新作为关键要素,既是提升实力引领未来的要求,也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互联网+创业创新”列为各项行动之首,强化创业创新支撑、积极发展众创空间、促进开放式创新,打造活跃宽松、充满生机的创业创新环境,意义重大。智能化是互联网融合创新的主要特点,也是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互联网+人工智能”重点推进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突破和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推广应用。《指导意见》提出的行动方向重在近期,面向2018年,通过创新引领,推进协同共享的新经济体系建设,以重点带动全局。《指导意见》提出了2025年发展目标,在“互联网+”创新发展的驱动下,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生态体系基本完善,新经济形态初步形成,体现了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相统一。

四、 包容并进,加快贯彻落实的根本要求

李克强总理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政策以来,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政府与互联网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热潮涌起,“互联网+”全面提速。《指导意见》的实施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充分发挥企业在市场中的主导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形成统筹协调、包容创新、活泼有序的良好局面。

(一) 深化改革,营造包容有序的发展环境

针对发展“互联网+”所面临的问题,政府需积极听取民意,在博弈中加强协调,权衡各方求同求进,改革创新去除沉疴积弊,从管理者转向服务者。政府除推动融合标准制定、社会征信体系完善、法律法规建设、产业能力提升、财税金融等支撑环境建设外,落实重点在三方面:一是营造包容有序的监管环境。“互联网+”矛盾性普遍存在,但不同领域又有其特殊性。政府应抓住主要矛盾,逐步破除行业壁垒,放宽融合性产品和服务准入限制,推广负面清单,扩大市场主体平等进入范围。简政放权,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提高工商注册服务效率。维护公平市场竞争秩序,加强融合业务协同监管,提升依法依规管理水平,以开放包容态度鼓励创新发展。二是开放公共数据。丰富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是“双引擎”的组成。政府应推动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发挥市场主体优势,促进互联网与公共服务融合。优化资源配置,使公众享受到更公平高效和优质便捷的服务。三是加强重要领域的引导扶持。事关产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变革,若依靠市场力量难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新生态,政府要大力引导和支持,避免碎片化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了实施重大工程包、建设“互联网+”特色发展示范区等,地方政府要加快制定地方性指导意见,支持地方企业重大工程建设,争取进入国家示范区,积累先进经验,加快全国推广普及。

(二) 市场导向,务实推进互联网融合进程 网络商会商务运作是实施“互联网+”的主要载体和践行者。产业变革大潮中,具备线上线下生态整合能力的数据驱动型、平台经营型企业将快速崛起并跃升为产业领导者。传统企业面临的挑战更为艰巨,融合发展的意愿和诉求尤为迫切。企业应结合自身基础和优势,准确把握融合创新态势和重点方向,加快创新变革和转型发展。

互联网企业和基础电信企业应致力打造“互联网+”产业生态圈。一是夯实网络基础。加快新一代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提高泛在海量接入能力、弹性资源服务能力和网络安全保障能力。积极布局工业互联网相关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开拓转型发展新空间,助力制造强国建设。二是发展平台经济。提升面向各行业的业务平台服务水平,开放平台能力,培育壮大细分领域生态系统,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创新创业网络环境。三是拓展业务范围。发挥网络技术和用户集聚优势,把握时机,向公共服务和相关领域、行业切入,丰富网络应用解决方案,优化盈利模式,加快融合创新业务推广普及。

传统工业企业落实“互联网+”,既是广泛采用互联网技术,提质增效的过程,也是基于平台数据驱动,进一步优化甚至重塑企业价值链、生态链的过程。企业推进“互联网+”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夯实线上基础。通过自主建设、收购兼并、结盟合作等方式,构建连接生产与管理各个环节的网络基础设施、数据链及信息系统。结合研发创新、营销服务、生产制造和产业链协同等新需求,利用互联网新技术,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分阶段、分层次推动企业网络化和数字化水平,并加快向智能化迈进。二是推动组织变革。《指导意见》提出了产品溯源、个性化定制、柔性生产等很多传统领域融合发展方向。适应新商业基础环境和产业变革趋势,传统企业需在创新模式、商业模式、生产方式、组织机构、人才结构等方面进行深度变革调整,打造新经济形态下的转型升级新优势。

财富咨询:2922526924林英与您真诚交流

第四篇:《创新时代互联网——学习、总结与思考》

学习吴总著书有感体会

——姜有为

《创新时代互联网——学习、总结与思考》,作为一名新员工吴总的著书带给我极大的震撼。

中国自古以来都不乏胆识与智慧出众的人才和领导者,康熙大帝与毛泽东是我最为崇尚的两个伟大领导者,他们的成功不仅在于胆识、智慧和博学多才,更在于对历史的借鉴和剖析。

在学习吴总著书的过程中,我的内心是沸腾的,是热血沸腾的那种。

决策领导者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未来;在《创新时代互联网——学习、总结与思考》这本书的字里行间吴总向我们传达了公司无限光明的前景和不可估量的未来。全文当中吴总向广大员工提出了两个问题,也是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两个问题,如下:

1、小米“七字决”我们能否借鉴?如何借鉴?

2、“免费”这一商业模式对我们是否适用?哪些业务领域适用?如何应用?

关于第一个问题首先要清楚小米“七字决”是什么:专注、极致、口碑、快;这七个字是小米董事长经过多年的经营总结出的成功要素。作为同样服务于大众、服务于社会的我们,我认为同样适用但不照搬。将“七字决”与公司相融合成为我们自己的经验。其中的极致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小米努力的态度,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但我认为要拥有比他更博大的胸怀,不仅仅做到自己能力的极限,还要通过历史、实践和未来发展方向相结合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值,做到国内行业能力的极限,让对手敬畏;让客户仰慕;从而迈向更为广阔的国际舞台。小米“七字决”让我有种心急如焚的感觉,缺乏安全感。个人认为再加一个“稳”字比较好,正所谓稳中求胜,心里会踏实很多。这样就变成了“八字要素”。

关于第二个问题“免费”是在互联网上出现频率最为频繁的两个字。如今商场里的wifi免费、电脑办公的一些常用应用软件免费、网络游戏、手机游戏等等关于网络的很多东西都是免费的。个人认为这标志着信息变革的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同时迎来了一个免费的时代。既然是“免费时代”就不存在是否适用这个问题了,而是我们要顺应时代,去迎接、经历、适应“免费时代”到来。当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可以免费,也不能完全免费。“免费”的商业模式目前还没有很突出的代表,在现有的一些已经形成的成果中还需继续探索、摸索、从长计议。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吴总著书全面、系统、深入的剖析了互联网时代的始末与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人类迎来了文明的信息化时代,在互联网时代只有不断的创新、学习、总结与思考才能立足根本,做强做大从而去引领一个新的时代。

最后非常荣幸能够成为南威软件的一员,在这场信息、文明时代的变革中跟大家一起战斗,早日实现南威人的愿景!

第五篇:声音│胡小勇:“互联网 ”时代的教学创新

“互联网 ”背景下,教学是否会发生进一步的变革?答案是肯定的。在“互联网 ”背景下,两个明显变化决定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必然性。

第一个重要变化,是育人目标的变化。什么样的时代,就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就像几十年前,商店营业员要会打算盘。到了信息时代,就算算盘打得再虎虎生风,这种人才也无法适应便利店的工作。人才培养不能和时代错位,否则就生不逢时,学而无用。有本名著叫做《21世纪技能:为我们生存的时代而学习》。它提出了一个核心观点:21世纪的学校,应该教会学生生存于21世纪的技能。这包括学习创新技能、数字素养技能、职业生活技能。在“互联网 ”背景下,社会大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交网络、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地球。数字素养技能的内涵将更丰富,更重要。这些无不对培养创新型的时代人才提出了新要求。

第二个重要变化,是和时代同行的学生也变了。2001年,美国北卡大学的马克·普连斯基(Marc Prensky)教授,提出了一个“重新划分人类分类”的新框架。他把“现存于世”的人分成了三类,分别是“数字原生代”(Digital Natives)、“数字移民”(Digital Immigrants)和“数字难民”(Digital Refugees)。这种提法在当年是语出惊人,让人耳目一新,倍感新鲜。转眼间十五年过去了,今天的学生们早就是真正意义上纯种的“数字土著”了。他们从小生长在数字化、信息化的世界里。手机、电脑、网络就是他们的生活,数字化就是他们从小注定的生存方式。这些新生的“数字土人”,思维模式、学习方式、兴趣习惯,与多年前的学生有了很大,甚至是根本性的差异。“数字土著”是时代前进和技术进化投射在人类发展长河中的产物。如果说,电脑和多媒体变化了传统的课堂教学;那么数字终端和互联网,将成为下一波变革教学,甚至是颠覆课堂,推动教学创新的强大外力。如何看现行教学与“互联网 教学”的关系呢?“互联网 ”是个大趋势。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重视“互联网 ”对教学的变革影响,更还要重视如何正确理解“互联网 ”与现行教学形态的关系。

首先,“互联网 ”教学的兴起,一方面呼唤我们要重视“互联网 ”的热潮,审视现有教学的不足。另外,教育工作者还要保持着一颗清醒的头脑,万变不离其宗,教学是基本出发点。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先生在看待“互联网颠覆论”时,提出了一个观点。他说“互联网还没有改变事物的本质,现在汽车必须首先是车子,豆腐必须是豆腐……”同理,教学并没有因为“互联网 ”而变成了另外一种不是教学的东西。我个人认为老师们要认清一样东西:无论已有的现行教学形态,还是“互联网 ”的新型教学形态,本质还是要搞好教和学。其次,提“互联网 ”教学,并不代表“互联网 ”时代的所有教学方式,都必须是“互联网 ”的。“互联网 ”教学形态是现行教学形态,特别是信息化教学形态进一步发展的排头兵和新浪潮。就如我们曾经提倡信息化教学,这也不代表传统常态教学就一无是处。在“互联网 ”时代,用好、用透互联网是个好事,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排斥其他教学方式。在任何时代,我们都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多样化的教学环境下,关注各种教育教学形态的独特性。何认识“互联网 ”背景下的教学变革特征呢?概括来说,我认为“互联网 ”背景下的教学变革有这六个特征:

一是教学生态更加开放融合。互联网本身就是一种开放精神的体现。

二是学习更加泛在化和移动化。

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和各种数字终端的兴起,学习时空跨边界、超界限,成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新形态。

三是愈发尊重学生群体的需求。在“互联网 ”教学中,老师要进一步主动探寻学生的需求,尊重和发挥学生的创造精神。

四是教学结构得到重塑。教学结构迈入了混合阶段,线上、线下的O2O结合成为大趋势。

五是教学更加富媒体化和技术智能化。大数据、学习分析、智能学习工具得到融合应用。

六是师生关系趋于平等。老师需要从在课堂上教、站在讲台前讲,转变为融入学生中“导学”、借助大数据“诊学”、隐于云端后“助学”。

“互联网 ”背景下的教学创新趋势是什么呢?近年来,云计算、学习分析、增强现实、平台电脑、电子书包、TPACK等,这些新技术和新理念进入教学,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形式。MOOC、视频公开课、开放教育资源,为教学创新带来了新的应用契机;另外,翻转课堂、社交媒体、微课、教学微视频资源的应用,更改变了知识的获取形式。可谓东风夜放花千树,各种创新的教学形式,热点涌现。

我们正在承担一项教育部战略规划项目《信息化教学有效模式与方法研究》。通过系统考察,我们梳理了全球范围内关于信息化教学创新发展的各种热点和趋势。从技术与教学互动的发展史来看,教学形态出现了从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信息化教学,逐渐趋向“ 互联网”教学和“互联网 ”教学的发展趋势。

现在,一方面有一些信息化教学形式是从传统教学向互联网靠近,是寻求通过与互联网进一步结合,优化教学效果的“ 互联网”式的教学创新。例如,网络探究教学、基于微视频资源的教学等。另一方面,还有一些教学形式就是为互联网而生的“互联网 ”式的教学创新,例如,MOOC、创客学习、学习分析等。如何看待翻转课堂呢?《2015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将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作为本年度高等教育领域将要风行的近期学习技术之一。这是继《2014地平线报告-基础教育版》之后,《地平线报告》再一次对翻转课堂的乐观预测和大胆背书。翻转课堂,已然成为了一种流行现象,一个新的风向标,一个东升的小太阳。

翻转课堂,课堂翻转。简单说,翻转课堂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再拓展点来说,信息时代的翻转课堂,是用微视频、云平台等技术支撑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再放开一点儿,翻转课堂是对传统经典课堂结构的重心前移和流程再造。我比较喜欢“翻转课堂”这种译法,它让我们更容易想到的是教学时序的翻转,而不是误认为颠倒了课堂物理空间.我更倾向于认为,翻转课堂是介乎“ 互联网”和“互联网 ”之间的教学创新形式。

在开展翻转课堂时,一是要深入思考它的核心价值到底在哪儿?不能用一种赶时髦和随大流的心 态去做翻转课堂,结果形似神离。二是要研究实施翻转课堂的条件是什么,并如何去创造这些条件?三是既要了解翻转课堂的“基本式”,也要研究各种有效的“变 式”。例如,有云平台支撑的翻转课堂是一种上法,没有云平台的学校,也可以另辟蹊径、有效翻转。

客观现象是,一个传统课堂搞不好的老师,肯定也搞不好翻转课堂。一个想一翻就灵的老师,肯定会大失所望、翻跟头。我们认为,成功翻转课堂的四大落脚点是资源准备、课前自学、课堂深化及课后拓展。在基于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我们还提出了高效翻转课堂的五把金钥匙。

第一把是“教学微视频”,开启“内容为王,个性学习”之门。第二把是“学习任务单”,开启“有效引导,主动学习”之门。

第三把是“小组合作学习”,开启 “集体智慧,高效互动”之门。第四把是“网络云平台”,开启“有效混合学习”之门,分享经验、交换方法、服务课堂。第五把是“学习评价”,开启“调动动机,激励启智”之门。

MOOC在“互联网 ”背景下会有怎样的进一步发展呢?MOOC是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延伸,是一种创新的“互联网 ”在线学习模式。它转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扩大了学习者规模和受益面,整合了丰富、动态的学习内容,提供了更多元扁平的教学手段,是一个非常好的新事物。但是,MOOC同样也面临着许多问题,特别是其高达95%以上的辍学率和并不高的教学质量。我在美访学期间,发现外国学者也是在不断研究如何改进MOOC质量的。我概括大致有这样几种做法:

首先,是大力改进MOOC的课程设计,开发出体现在线特点的优质课程,甚至是出现各种新型的“后MOOC”课程。

第二,是改进课程教法,探索一套适合在线环境的有效新教法。

第三,是鼓励和完善同伴互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几个授课老师无法有效与数万学生互动评价的服务瓶颈。

第四,是开展诸如数字徽章之类的在线学历微认证,让辍学者并不完整的学习经历可受到不同粒度的认可,不会“一无所有”。

第五,是优化分组学习,让大规模在线学习者分成小组,提升学习动机、学习自律性和学习驻留度。

第六,是发挥MOOC云平台的大数据作用,提升学习评价助学服务的智能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该如何看待目前兴起的创客现象?《2015地平线报告—基础教育版》中提出,未来三到五年内,“学生将从教育消费者向教育创造者转变”。这将是驱动K12教育的重要趋势。今年年初,李克强总理也关注到了“创客”现象,提出了支持发展“众创空间”等政策。创客教育应用、创客教学,已是一种新趋势。

创客教育,融合了体验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创新教育、DIY(Do It By Yourself)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深度参与,注重在创造、协作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创客学习空间,让学习者借助互联网、开源硬件、3D打印或其他技术工具,将自己的创意转变成真实产品。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通过调用线上线下资源,人人都可以是创客。创客教育也逐步成为“互联网 ”背景下的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如何认识学习分析技术支持的教学应用呢?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应用,将创新学习评价与助学服务精准化的模式。互联网中的大数据,价值无限。大数据的说法最开始源于商业领域,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在教 学中的运用,教育领域也积累了海量的数据。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行为生成的大数据解释与分析,从而评估学生学习,发现潜在问题和提供指导,这就是学习分析技术。

目前国内外已有不少利用大数据促进教学的学习分析项目与案例。例如,可汗学院的在线学习系统,可检测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历程轨迹,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教学支持;上海闵行区尝试开展基于大数据的学业质量评价,利用数据分析结果,帮助教师优化教学内容、调整教学安排,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小编在“互联网 ”背景下,您能给一线老师提些专业发展的建议吗?

“互联网 ”,是一个方向,一种趋势。如果老师和教学仍然守旧不变,会不会出现“用原始人的方法,教数字新人类,然后再培养出上世纪产业工人”的怪现象呢?变革和创新教学,积极应对“互联网 ”带来的挑战,是老师们专业成长道路上没法回避的大事件。我建议在“互联网 ”时代,一线老师的专业发展要做好“6个 ”。一加学习意识,“互联网 ”只是载体,充电提升、自我更新才是关键。二加互联思维,用联通精神融合各种优质资源和碎片时间。三加大数据思维,借助学习分析来改进教学,服务课堂。四加创新意识,持续创新自己的课堂结构和教法、学法。五加分享意识,在互联网中抱团取暖,乐于分享。六加服务意识,以服务学生、服务学习为中心。别忘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中,特别指出的是要通过互联网探索新型教育服务的供给方式。老师永远不会被“取代”,不会被Replace;但是,老师必须时刻“重置”,时刻“Re-place”自己的角色,调整定位。在“互联网 ”教学时代,亦是如此。编辑:王小明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车险市场发展研究概况下一篇:车险理赔需要什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