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期大学生挫折教育有效对策的思考

2022-09-13

“大学生不仅要有迎接成功的准备, 也要有面对挫折的勇气。当个人奋斗目标遇到阻碍或重大挫折时, 冷静地分析情况, 及时调整应对策略, 设法摆脱困境, 使自己避免心理和行为失常, 对每个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都是至关重要的。”[1]当代大学生大多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 优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他们基本上没有经历过逆境和挫折, 而社会的复杂和创业的艰辛对他们来说又是很陌生的。[2]当前, 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素质低下、抗挫折能力弱的情况。近年来, 我国各高校因学生缺乏耐挫力而引起的校园突发事件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挫折教育的实质。

1 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时代意义

1.1 挫折教育是我国高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然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一章第四条明确指出:“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合格的人才应当是高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1994年8月31日) 已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正式列入其中, 该《意见》第九条指出:“……要积极开展青春期卫生教育, 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 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 健全人格, 增强承受挫折, 适应环境的能力。”[3]如果我们培养的大学生只有健康的身体和丰富的文化知识, 而没有较强的心理耐挫力, 这样的人才是很难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

1.2 挫折教育是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挫折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已列入我国高校思想品德教育计划之中 (见《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 (试行) 》) 。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承受挫折、化解冲突、调试情绪、自控心态等应对挫折能力的培养, 使21世纪的大学生人才素质更上一个新的台阶。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深刻地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 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4]可见, 挫折教育理应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3 挫折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社会生存和竞争能力的客观要求

恩格斯曾说过,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高峰, 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5]大学生应具备心理的自我调适、有效地消除困惑、自觉地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以及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因此, 要使大学生适应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并能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必须培养和提高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 让他们学会在逆境中保护自己, 在顺境中发掘潜能, 从而不断完善自我。

2 大学生挫折成因及心理表现

2.1 因理想与现实差距而导致的失落和抱怨心理

很多同学都认为大学是神圣的科学殿堂, 是通向人生成功之路。入学前他们都希望考上理想的学校和专业, 但因成绩原因或迫于各方面的压力, 有的学非所愿入学后就有了沉重的失落感;有的因专业认同感未能得到满足, 专业学习兴趣低下产生了心理挫折;有的因校园环境、教学设施与管理、师资条件等方面与想象中有一定差距陷入心理挫折的困扰之中, 失落、责备、抱怨心理随之增长。

2.2 因家境贫困而产生的自惭和自卑心理

部分贫困大学生对于生活艰辛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 不能正视眼前的困难, 从而背负沉重的思想包袱, 以致情绪低落、心理灰暗、意志消沉、自卑自贱, 自认为“低人一等”。为了守护自己的尊严, 部分贫困大学生与人交往时总抱有一种戒备心理, 惟恐别人看不起自己, 对学习、集体活动没有兴趣而自我封闭, 有的甚至性格怪异, 或者心理特别脆弱和敏感, 一点点刺激和挫折就会使他们烦躁不安、精神崩溃甚至走向极端。

2.3 因人际关系不协调而产生冷漠和孤独心理

由于大学生分别来自不同的地域和家庭, 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容易发生冲突;现在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高, 优越的家庭环境使他们缺乏集体主义精神, 事事以自我为中心, 不懂得理解、宽容和原谅别人, 不知道如何与他人相处, 难以与同学形成良好的关系;有的因找不到知心朋友而焦急, 有的为不被理解而烦恼, 往往表现为闷闷不乐、消沉冷漠、无所寄托、受人冷落的挫折心理。

2.4 因疾病或生理缺陷而产生失望和自卑情绪

部分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生理上的缺陷, 如患有慢性生理疾病、脸上有疤、男生个子太矮小、女生体形太胖……所有这些, 都容易导致他们产生“挫折心理”, 变得忧心忡忡、缺乏自信, 不愿与人交往, 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 进而沉默寡言、压抑个性, 最终形成一种卑微的人格和心态。

2.5 因失恋而产生的绝望和自暴自弃心理

爱情是每个青春期男女从内心自然产生出来的一种生理和心理需求。谈恋爱是大学校园里不可回避的现象, 失恋同样也不可避免。有的学生由于不能客观、正确地面对失恋, 一旦追求不到“意中人”, 就会思想烦躁、情绪低落, 行为上出现极端化倾向, 有的甚至自甘堕落, 不能自拔, 产生报复和轻生的念头。

2.6 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紧张和厌学情绪

大学阶段的学习更多是独立、自主和探索性的。一部分学生没有完全脱离中学时代机械记忆、被动听课、超额复习的学习定势的影响, 对课程多、节奏快、更新快、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感到无所适从, 严重影响其学习, 常常表现为缺乏学习韧劲、厌学等消极情绪;另外大学课程学习内容多、专业性强、考试难度大, 致使部分学生长期处于焦虑不安、紧张恐惧的挫折心理体验, 个别学生甚至开始厌学。

2.7 因就业形势严峻所产生的紧张和焦虑心理

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强化, 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 过去那种天之骄子的从容与优越, 被严峻的就业现实带来的焦虑和压力所取代;部分学生对就业形势缺乏正确的认识, 对自己缺乏客观的评价, 目标期望值较高, 结果在选择工作时“高不成, 低不就”;部分人才市场的具体操作不规范, 择优用人的就业机制不健全, “凭关系”等不合理现象使大学生感到前途渺茫, 心中充斥着对就业的强烈渴望和对未来就业竞争的担忧与无奈。[6]

3 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有效对策

3.1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和归因

正如古希腊哲学家爱比泰德所说:“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 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7]真正引起大学生挫折感的, 与其说是那些挫折、困难和失败本身不如说是大学生对于它们的看法以及采取的态度。因此, 在挫折教育中我们要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失败”观念。单纯地把失败归于主观原因会使大学生感到内疚和无助, 而把失败单纯归于客观原因则会使大学生产生气愤和敌意。我们应引导大学生碰到困难和挫折时, 要冷静、客观地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 对挫折做出客观、准确、符合实际的分析并主动寻找克服挫折的方法。

3.2 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挫折容忍力

容忍力即个体适应挫折、抗御和对付挫折的能力。1977年就任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部主任的萨托拉斯提出三条精神健康标准, 其中一条就是能够经受生活的挫折, 及时调适自己的情绪, 不仅能适应环境, 而且能有效地改造环境。[8]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挫折容忍力, 教会他们进行挫折的自我调适;通过给学生设置一定的生存障碍, 让他们体会到生存的艰难, 激发他们的潜能去克服面临的困难, 从而达到挫折教育的目的和良好效果。

3.3 帮助大学生建立情绪宜泄的安全机制

我们既要赞赏学生积极的挫折反应又要宽容学生消极的挫折反应, 而不应该采取讽刺、嘲笑、漠不关心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挫折情绪, 帮助他们从消沉的情绪中解脱出来, 以避免进一步加深他们的挫折感使矛盾进一步激化。所以, 我们要多与学生进行心理交流, 对他们进行心理疏通, 创设积极的心理情境, 让他们自由地、毫无顾忌地倾诉自己的烦恼、苦闷和忧虑, 把不满的情绪能及时发泄出来, 以达到内心的平衡和理智状态。

3.4 帮助大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学校应有计划地开展心理卫生知识讲座, 及时地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并提出恰当的建议和目标;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潜能, 树立学生的信心, 合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防止学生由于自尊心受到伤害而转向不自尊和不自信;通过引导, 让学生懂得自尊并不等于虚荣, 真正的自尊是建立在自我的严格要求和良好的表现基础上, 使他们进入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

对大学生来说, 挫折是把双刃剑, 处理得好, 可以加深他们对人、对事、对世界的认识, 培养坚强意志;反之, 会使他们心情痛苦、情绪混乱, 甚至导致品德不良或心理异常。事实表明, 挫折教育必须成为一种习惯、理念和精神被纳人高校思想教育机制并贯穿于思想教育工作的始终, 使之对大学生现在的学习、生活及以后人生经历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摘要: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是时代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作为高校健康教育工作者, 我们必须认清我国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实质及时代意义, 认真解析大学生挫折形成的原因及心理特点并采取有效的对策, 使高校挫折教育发挥应有的效能。

关键词:大学生,挫折教育,有效对策

参考文献

[1] 樊富珉, 王建中.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75.

[2] 严红.大学生挫折教育论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2004 (1) :115.

[3] 王承绪, 赵祥麟.西方现代教育论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75.

[4]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47.

[5] 倪嘉波.大学生挫折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 (3) :133.

[6] 田淑梅, 黄靖强, 巴兴强.大学生健康心理学[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2004:136.

[7] 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7:5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品德与社会课促进农村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下一篇:和谐教育之我见——浅谈和谐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