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绿色发展

2022-07-05

第一篇:创新驱动绿色发展

创新驱动绿色发展

2016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于5月14日在安徽合肥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主办,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分会与安徽富煌钢构有限公司共同承办,大会主题是“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出席本届大会的领导和嘉宾有:安徽省住建厅副厅长李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郝际平,住建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主任文林峰,辽宁省住建厅总经济师钱新华,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秘书长刘哲,住建部建筑市场监管司施工监管处长逄宗展,住建部科技司处长何任飞,安徽省工商联副主席耿雪梅,中国建筑业协会副秘书长景万,巢湖市副市长张年明,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副会长、中建钢构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宏,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副会长、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春祥,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副会长、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波,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副会长、安徽富煌钢构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俊斌,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名誉副会长、多维联合集体有限公司董事长多维宽,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名誉副会长、长江精工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裘建华,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名誉副会长、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单际华,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副秘书长、建筑钢结构分会会长党保卫,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专家委员会主任王明贵博士等。会议由建筑钢结构分会副会长董春主持。

大会每年召开一届,现已成为建筑钢结构领域影响最广、规模最大的行业盛会,被业内人士誉为“建筑钢结构领域中的奥林匹克”。其宗旨在于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传达落实行业相关产业政策,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和行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对接平台。本次大会得到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合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同时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钢结构企业家、专家代表700余人参与本次大会。

安徽富煌钢构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俊斌作为东道主首先发表了致辞,他在致辞中对于现场来宾表示了欢迎,并预祝大会顺利召开。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郝际平向与会来宾致欢迎辞:今天,我们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开幕,大家齐聚合肥,共商钢结构宏伟大计,值此之际,我谨代表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向出席会议的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参加会议的企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对会务工作付出辛勤劳动的富煌人表示感谢。过去的一年,由国务院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发展钢结构产业的政策,特别是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的实施必将使我们的行业迎来充满生机的春天,结合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行业发展趋势良好。

本届年会,我们邀请到了行业主管单位的领导,国内的知名专家、学者,在学术论坛、交流会等活动中共同解读国家政策,研讨前沿技术,并在展览会中充分展示钢结构行业中的最新产品。作为行业协会,我们将始终坚持“产、学、研、用”为一体的思路,把为会员服务摆在首位。希望大家在这个平台上多看、多听、多学、多交流,希望大家能有更多收获,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国家的建筑钢结构行业一定会兴旺发达。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分会会长党保卫发布2015年钢结构行业报告。在报告中,党会长首先就当前行业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讲解,他先回顾1997年-2013年间钢结构行业产业政策,就近几年国家对于钢结构行业发展政策进行了说明,并例举了多个省市地方政策;然后对行业的新常态进行了分析,钢结构在我国应用已超过30年,特别是在近10余年期间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钢结构用量最大、制造施工能力最强、产业规模第

一、企业规模第一的钢结构大国;最后他指出行业发展带来了历史机遇,“十三五”期间钢结构行业挑战和机遇并存,把握行业趋势,顺势而为企业发展要主动变革、转型产业要多元化,实现关联发展。此外,党会长还对2015年分会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并汇报了2016年的工作计划。

随后,大会进入到了颁奖环节。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对获得“第十二届中国钢结构金奖”、2015年“优秀企业家”、“诚信5A企业”等奖项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钢结构金奖名单另附)。

最后,安徽富煌钢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俊斌将象征着年会承办权的会旗交到2017年的承办单位沈阳三新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洪长禧手中,2016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至此?桃欢温洹?

除此之外,会议期间还组织了“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技术与应用论坛”、“中国国际建筑钢结构及配套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以及“四新”技术交流会等活动,收到了广泛的好评。本次高峰论坛邀请到了国内顶尖专家学者以及各相关单位、兄弟协会、科研院所的领导,结合2016年“两会”精神以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标准和质量”的要求;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引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指导性意见》等文件精神,围绕“新常态”下钢结构建筑推广的难点和热点解惑答疑,传递政府推进钢结构建筑的政策信息,交流钢结构建筑技术成果和应用案例,推进钢结构建筑“工业化、绿色化、信息化”的“三化”建造方式,从而提高钢结构建筑的设计、研发、应用水平,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建设报、科技日报、中国财经报、中国冶金报、中国房地产报、建筑时报、安徽日报、合肥日报、合肥市电视台、巢湖电视台、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凤凰网等在内的多家媒体受邀参加了由主办方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记者们争相向主席台的诸位行业领导发问,主要涉及钢结构行业现状、发展趋势、企业业绩与面临困境等,并得到了嘉宾的一一作答。

同期举办的“中国国际建筑钢结构及配套产业博览会”于5月14日上午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秘书长刘哲、安徽富煌钢构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戴阳、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波、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方鸿强、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华中大区总经理王朝阳、唐山钢铁集团中厚板公司副总经理尹宝良、上海钢之杰钢结构有限公司董事长许金勇、中铁四局集团钢结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阮正洁、印度坡邱斯钢铁工程公司拉米德、山西华豹涂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蛟、厦门大禾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永康、山东雅百特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志辉、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钢构公司总经理廖向东、安徽鸿路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军民、唐山钢铁集团惠唐乐港金属科技分公司总经理周满春、唐山钢铁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远生、芜湖行健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宗义山东冠洲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张培华等参加开幕式。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方鸿强与印度坡邱斯钢铁工程公司拉米德分别代表中外方参展企业发表了致辞,最后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秘书长刘哲宣布博览会正式开幕。开幕式由建筑钢结构分会副会长刘民主持。

本届博览会云集了行业上下游一线企业80多家,旨在展示企业风采,打造钢结构完整产业链,做最专业的建筑钢结构行业大展,展出面积达2万余平米。此外,博览会分会场,聚焦钢结构行业先进技术和产品应用,特邀来自全国各地知名企业做精彩推介,多元化主题满足不同建筑钢结构领域需求。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671-3362(2016)06-0026-04

第二篇:创新驱动发展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出台文件,指导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这份《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共分9个部分30条,包括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营造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强化金融创新的功能,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体系,创新培养、用好和吸引人才机制,推动形成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局面,加强创新政策统筹协调。

《意见》指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法律体系,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有力保障。

《意见》要求,营造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发挥市场竞争激励创新的根本性作用,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强化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对创新的引导,促进优胜劣汰,增强市场主体创新动力。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打破制约创新的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改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的准入管理,健全产业技术政策和管理制度,形成要素价格倒逼创新机制。

《意见》强调,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和各类创新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调整创新决策和组织模式,强化普惠性政策支持,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含义

编辑

2012年底召开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我们党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决策。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就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自主创新,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方式,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两层含义:

一是中国未来的发展要靠科技创新驱动,而不是传统的劳动力以及资源能源驱动; 二是创新的目的是为了驱动发展,而不是为了发表高水平论文。[2]

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以及十七大都明确提出科技发展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这个中心任务,要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尤其是明确提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让企业成为创新主体。高技术不再是独立发展的产业,而要与传统产业全面结合。十八大的“创新驱动发展”是对上述认识的精辟总结,也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现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必须充分认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抓住重点,形成合力。

意义

编辑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我国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增强发展的长期动力具有战略意义。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主要源于发挥了劳动力和资源环境的低成本优势。进入发展新阶段,我国在国际上的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与低成本优势相比,技术创新具有不易模仿、附加值高等突出特点,由此建立的创新优势持续时间长、竞争力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由低成本优势向创新优势的转换,可以为我国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我国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现实意义。科技创新具有乘数效应,不仅可以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且可以通过科技的渗透作用放大各生产要素的生产力,提高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可以全面提升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长远意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产业技术创新,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既可以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改变过度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发展模式,又可以提升产业竞争力。

重点

编辑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应抓住以下重点着力推进。

细化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创新型国家,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一般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超过2%,技术对外依存度低于20%。目前,应将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进行分解和细化,建立完成目标的组织架构和任务体系,让各部门、各层面、各单位按照明确的目标任务推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国很多产业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消耗大、利润低,受制于人。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是要瞄准国际创新趋势、特点进行自主创新,使我国的自主创新站在国际技术发展前沿;二是要将优势资源整合聚集到战略目标上,力求在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三是进行多种模式的创新,既可以在优势领域进行原始创新,也可以对现有技术进行集成创新,还应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首先,进一步确立企业的主体地位,让企业成为技术需求选择、技术项目确定的主体,成为技术创新投入和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主体。其次,高校、研发机构、中介机构以及政府、金融机构等应与企业一起构建分工协作、有机结合的创新链,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协同创新体系。

加快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建立科技创新资源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建立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体制机制,让市场充分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政府充分发挥引导、调控、支持等作用;建立科技创新的协同机制,以解决科技资源配置过度行政化、封闭低效、研发和成果转化效率不高等问题;建立科学的创新评价机制,使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

2015年8月24日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进行二审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正案草案规定,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转化科技成果所获得的收入全部留归本单位,在对完成、转化职务科技成果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和报酬后,主要用于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与成果转化工作。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谢经荣在作关于本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时说,按照中央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的要求,草案将对科研人员奖励和报酬的最低标准由不低于职务科技成果转让或者许可收入,或者作价投资形成的股份、出资比例的20%提高至50%,并明确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规定或者与科技人员约定的奖励、报酬的方式和数额应当符合上述标准。

我国现行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1996年起实施。本次修法旨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规范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加速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专家们认为,本次修法的亮点是科技成果转化处置权下放和科研人员奖励、报酬比例提高。

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深圳模式”

□ 李 来 本报记者 刘传书

2月24日,由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投资并购的马丁飞行喷射包公司在澳交所主板挂牌交易。马丁飞行喷射包公司是全球第一家生产“钢铁侠”飞行装备的公司,其最新版本的马丁飞行喷射包载重量为120公斤,可以在海拔1500米高空以每小时35公里的速度前进,可连续飞行30分钟,而最接近的竞争产品只能连续飞行30秒,载重仅几公斤。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是由一支海外创新团队于2010年回国创立的高科技企业,开创性地研发了超材料技术、智能光子技术、临近空间技术等革命性的创新技术,业务包括颠覆式空间服务、光子支付和新一代特种航空结构等新兴领域。据统计,该公司专利总量超过2800件,占全世界超材料领域过去10年申请总量的86%。

如果说深圳光启靠科技创新成为深圳的一个企业典型,那么说深圳的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则在全国形成了独有的“深圳模式”。 2014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4.02%,提前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约5000多亿元,同比增长11%;战略性新兴产业总规模接近1.9万亿元,占GDP比重提高到35%;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1.16万件,增长15%,占全国总量的48.9%,连续11年稳居全国首位。深圳在福布斯中文版发布的“2014中国大陆城市创新力”排行榜中居榜首。

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成立于2006年,用8年时间就拿下全球一半小型无人机市场,这是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创造的一个奇迹。据介绍,该公司2014年PCT专利申请170多件,目前已有40多项专利通过PCT进入中国、美国、欧洲、日本等地,其中8件核心专利首先在美国获得授权。该公司相关人员告诉记者,其组建的创新研发实验室已经储备了未来2—3年的最新科技。

去年, 致力于为电信运营商、企业和消费者等提供有竞争力的ICT解决方案和服务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销售收入预计约为2870—2890亿元,同比增长约20%,主营业务利润预计约为339—343亿元。多年来,华为公司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在全球设立了16个研究中心,研发人员约76000名,占总员工数量的45%,其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10%以上。

“设计创新和技术创新是我们转型升级、快速发展的双引擎。”在三诺集团,记者反复听到这样的话。当前,三诺已成为行业领先的多媒体音响产品提供商、以“智慧生活”为核心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产业涵盖影音娱乐、信息科技和智慧家庭三大领域。在全球,三诺率先创造性地建立了OPM模式,即原创产品策划设计提供商模式,为全球客户提供策划、设计、智造、市场的一站式、差异化整体解决方案,让“中国制造”真正走向“中国创造”。

在深圳,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在4G技术、超材料、基因测序、3D显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深圳的创新能力已处于世界前沿。深圳光启拥有全球超材料领域86%以上的专利,华大基因的基因测序产出能力占全球50%以上。近两年,深圳共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19个国家科技大奖。腾讯、比亚迪等公司4项发明获2013中国专利金奖,占全国1/5。在2014年陈嘉庚青年科学奖5名得主中,有2人来自深圳。在福布斯中文版首次发布的2014“中美创新人物”中国10人名单中,深圳占了5席。

深圳市市长许勤二月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经过多年努力,深圳已经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他说,“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小企业有创新动力,但创新能力还需要加强,这就需要政府为他们创造更多服务平台,创造公开竞争的环境,去鼓励、支持和推动其创新。”

“在深圳,我们一直强化企业创新的主导地位”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相关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深圳市科技型企业超过3万家,其中销售额超千亿元的3家,超百亿元的17家,超十亿元的157家,超亿元的120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4742家。

深圳的“四不像”

“除了固定的中央拨款占20%,其余的经费主要靠我们主动筹取。”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樊建平采访时对记者说。去年,该院来自企业的经费超过1个亿。深圳先进院把科研、教育、产业、资本融合在一起,通过“四位一体”的模式,办了四个孵化器,发起成立了四个投资基金。目前,该院孵化200多家企业,先进院自身占股企业达70多家。据评估,其独特的“四位一体”模式,创新效率是传统模式的30倍到60倍,打通了科研和产业相结合的通道。

获得2014年深圳科技市长奖的樊建平认为,深圳先进院走的是“新型科研机构”道路。既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企业,又不是全性质的事业单位,而正是这种性质,加速了科技和市场的接轨。

实际上,类似的“新型科研机构”在深圳远不止深圳先进院一家。按照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主任陆健的说法,这些机构属于“四不像”:具备企业、研究机构、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等特征,但又不完全属于其中的任何一类。

据统计,这样的“四不像”在深圳已有115家。

“寄生”于中科院体系内的华大基因2007年南下转战深圳开创了一片新天地。同样,深圳光启也属于“民办公助”类。在深圳,还有比如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等这些“四不像”,在科研成果产业化领域,扮演了不可缺少的角色。

对于此种模式,有分析认为,此前的科研机构多数是事业单位,在管理是采取的都是行政模式,真正结合实际市场应用的很少。久而久之,科技创新与市场就相互脱轨。作为“四不像”的新型科研机构,一方面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同时又要自身向市场找饭吃,在现实条件下,机构和企业的合作,科技和产业的结合,就会水到渠成。

而深圳市政府对于这些新型科研机构,一直本着积极支持的态度。深圳光启是2010年引进的海外高层次创新团队,是深圳市“孔雀计划”支持的团队。深圳市政府在资金投入、实验室体系建设、产学研联盟建立、产业基金设立、人才配套政策等方面都给予了全方位支持。

小微创新的天堂

2013年,深圳柴火创客空间,即柴火创客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建人潘昊入选福布斯杂志评选的“中国30位30岁以下的企业家”,并登上福布斯中文版封面。此消息一出,在全国“创客”圈内引起极大反响。今年1月4日,李克强总理亲临探访柴火创客空间,给予大力鼓励。柴火创客空间主要通过创客会员、创客活动分享会、制汇节、网络等渠道组织广大创客。每年举办超过70期不同类型的活动分享会,50场工作坊,注册会员超过1000人,活动人流总数超过1万人。柴火创客空间拥有20多个国内外创客的最新产品展示区,通过这一开放式创客载体,已完成孵化企业3家,在孵企业5家。

有人把深圳比喻为“创客好莱坞”,这是因为,深圳不仅拥有数以万计的年青创客,还有利于创客生存发展的最佳环境。去年11月高交会期间,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组建的中科创客学院正式揭牌,成为我国第一个由国立科研机构成立的创客学院。良好的硬件配套条件和创新环境,使得深圳有条件成为全球创客中心。今后,每年6月份国际创客周活动将在深圳举行。

去年12月2日,以“质量深圳,创意为先”为主题的深圳市第十届“创意十二月”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本届“创意十二月”总体活动数量151项,其中重点项目30项,分为九大类别,涵盖创意设计、工艺美术、书画艺术、动漫游戏、旅游休闲、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从2005年开始举办“创意十二月”活动以来,经过连续十年的培育,“创意十二月”系列活动成为深圳市民追踪文化潮流、享受创意理念及参与创意设计的文化节庆。而“创意十二月”是深圳全市范围内的群众活动,群众参与是“创意十二月”持续开展的核心动力。

在深圳,全民创新已经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科技创新力量。“支持大众创新、草根创新、小微创新和创客发展,是深圳创新驱动发展非常重要的方面。”许勤说,在政策支持上,去年以来,深圳从把更多的目光关注到青年创新、学生创新、创客活动等,并确定今年专门设立鼓励创客、青少年创新的科技计划,为中小微创新企业和创客搭建更多的平台,使得深圳的创新生态更为完善。

应该说,在深圳,这个年轻移民城市的优势正得到发挥,“敢于冒险、追求成功、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精神,使得这座城市拥有最大的创新活力。

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

2014年5月,国务院批准深圳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圳在完成示范区《发展规划》和《空间规划》的编制后,率先全国启动科技体制改革,主动承接国家、省6项重点改革任务,在全国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中赢得了主动权。

在改革中,“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深圳科技创新领域得到率先体现。通过科技投入方式改革,激发出企业创新的强大活力。在全国首个深圳《科技研发资金投入方式改革方案》中,利用财政资金引导、放大和激励作用,全面撬动银行、保险、证券、创投等资本要素投向科技创新,使深圳成为国家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的先行区。其中通过银政企合作贴息,政府以5000万元成功撬动了近20亿元银行资金投向科技中小微企业,财政资金被放大了近40倍。

眼下,深圳已经成为创新人才高地。据统计,深圳人才资源总量约400万人,累计“海归”5万人,全职院士12人,“千人计划”人才103人,广东省领军人才12人,广东省南粤百杰人才7人。2014年新引进“孔雀计划”团队14个,累计59个。

为加快推进“深港创新圈”建设,深圳发挥两地政府创新合作协调机制。目前,香港在深设立各类科研机构43家,累计研发项目超过400个,注册企业16家。同时,为扩展国际科技合作广度和深度,深圳积极建立与“欧盟地平线2020研发计划”、“国际基因组计划”等国际知名计划的国际性大科学、大技术和大工程的合作关系。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服务中心被认定为国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累计引进了34个国家和地区的56家境外科技机构入驻,与国外104家技术转移机构建立联系,引进技术253项。

为推进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深圳出台了《关于促进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设立技术服务专项资金,成立科技服务业协会,逐步形成了涵盖研发设计、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投孵化、知识产权等在内的科技服务体系。目前,深圳科技服务业总产出超过800亿元,增速超过25%,已成为国家首批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和“中国创新驿站”首批试点地区,科技部批复在深圳成立的国家技术转移南方中心已正式挂牌成立。

可以想象,在新的发展形势下,科技创新的“深圳模式”,将给这座城市带来无尽的动力。

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实现了在国际和中国城市体系中准确定位深圳的发展目标。 35年来,深圳的发展目标在定位上发生过多次转换,现代化、国际化多次作为关键词,出现在城市发展目标的顶层设计之中。建设国家自主创新城市也是我们的重要目标之一,但现阶段尚未列入党代会报告所确立的总体目标。现代化、国际化有相应的标准,但现代化是一个比较性概念,国际化又受多重因素制约,且两者都较为宽泛。尽管创新型城市在国际上也不少,但更切合深圳的实际和特点。将创新型城市作为深圳的发展目标接地气、接世界、接未来。因此,从现代化、国际化和创新型三者的关系来看,创新型城市建设是现代化和国际化城市建设的抓手、突破口、落脚点。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重点,现代化、国际化建设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服务,创新型城市建设反过来会促进深圳的现代化、国际化水平。 实际上,深圳的发展也进入到了新的阶段。如果说,一流城市的发展会经历要素驱动、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三个阶段,深圳的发展已经走过了要素驱动阶段,即特别依赖于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投入的阶段。深圳也正在走过效率驱动阶段,即伴随着工业化和规模经济的依赖发展,资本密集型大企业占据优势的阶段。深圳正在进入创新驱动阶段,这一阶段知识密集型企业占据主导,服务部门进一步扩张,在稳健的基础需求和效率驱动基础之上,创业与创新要素占主导地位。所以,在这个阶段确立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可以与创新驱动形成良好的互动。

创新型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过去,我们从创新驱动战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层面思考的较多,主要聚焦在创新的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攻关计划、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以及创新生态体系等实施层面的工作,但还不足以支撑创新城市建设。

创新型城市建设需要一个完整的创新循环。这个循环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具有创新本能的创新型企业;创新型的政府;新兴的创意阶层;人力的多样性与各类人才的发展机会;全社会强烈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创新的公共环境,主要表现为多元、健康的社会和自然环境。 创新型城市建设需要建立创业与创新的紧密关联,其中关键是保持城市的创业活动水平处于较高水平。为此需要不断完善我们的创业基础条件,包括为新创及发展中企业提供资金支援;制定促进创业的有关税务、法规条例、相关申请奖励措施的政府政策;制定支持新成立或成长中企业的政府计划,加强针对新创公司的教育培训;建立可引导新商业机会的研究计划,以及有利于小型、新创或成长型公司的研究和开发系统;提高商业和专业基础设施的享用权;提高市场开放程度与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提高有形基础设施的享用权;鼓励促进创业的文化和社会规范等。 5月12日至14日,人民网、人民日报内参部与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共同组织策划的“经济活力看广东-创新驱动——人民网强国论坛基层调研行”先后走进佛山、深圳,探寻两地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所在。

三天时间,调研组先后探访了两地七家企业、两个创新孵化基地,召开了两场座谈会,还举办了两场与创新创业者对话的沙龙活动。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聊,我们对经济新常态下,“创新已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这些判断有了更深切的认识。 今年第一季度,广东省GDP同比增长7.3%,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6个百分点,GDP总量17272.24亿元,稳居全国第一。其中,深圳和佛山两市GDP增速水平超过广东省平均水平,居全省前列。

企业研发成创新主体

与经济增速成正比的,是对研发的投入。2015年,深圳市GDP同比增长8.9%,全社会研发投入约占GDP的4.05%。

在深圳,90%以上研发机构设在企业,90%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研发资金来源企业,90%以上的发明专利出自企业。“充分发挥市场在创新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4个90%足以说明我们很好地解决了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 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虎说。

对此,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十分认同。他提出:“发明、发现不是创新,实现产业化生产,到达市场,才是创新。谁能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企业。政府一定要支持、依靠、推动企业去创新。”

与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相匹配的,是金融创新。张虎副市长介绍,近年来,深圳市加快科技金融试点城市建设,推动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设立创投引导基金,出台促进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若干规定。目前,深圳拥有4.6万家VC和PE机构,注册资本超过2.7万亿元,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境内外的上市企业321家,中小板、创业板上市企业连续9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火热的资本在深圳很容易就能找到一拍即合的项目。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专职副主席辜胜阻对此点赞。他说:创新、创业、创投形成 “铁三角”,实现了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双轮驱动”。

创新创业人才是“根”

从深圳的创新行动中,调研组总结认为,创新创业人才是“根”,龙头科技企业是“主干”,小微科技企业是“叶”,制度环境、政策支持等就是“阳光雨露”。良好的创业创新生态,让深圳成为了各类创业人才和创新要素的栖息地。正如2015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打造综合创新生态系统:“把创新环境、创业计划、创投资金和创客活动联合起来,形成更强大的力量。”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指出,坚持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针对今年年初深圳房价持续走高等新情况,今年3月,深圳又出台了《关于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关于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若干措施》《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副市长张虎说:“180条具体举措,只要是人才,都可以从政策点中对号入座。”

深圳长朗三维科技董事长劳长石就是深圳市科创委从硅谷引进的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去年,他的企业想从英国引进一位博士后,但是深圳的高房价令其顾虑重重,谈判僵持。“没想到,3月份政府出台了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81条政策,把原来的人才资金资助从80万元整整翻了一倍,力度非常大,他很快就跟我们签约了。”

“十二五”以来,深圳累计引进国家“千人计划”相关人才154人,“孔雀计划”1539人,留学人才以及各类人才超过68万人。

各类人才来到深圳,在这片“创新熟地”上很快耕耘出了果实。“创业者在深圳可以完成从产品研发到做出样品再到批量生产的整个过程”,劳长石说:“我们做3D打印设备开发,需要的硬件、软件控制、材料、激光……每一个环节都能很快地在深圳找到供应商,找到相关资源落地。”有过在硅谷工作经历的光峰光电董事长李屹说,深圳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迅速地产业化,在硅谷集齐零部件需要一个星期,而在深圳只需一个下午,“这里比硅谷更适合我”。

创新、创业者在成长

调研组认为,深圳的移民文化有利于孕育鼓励冒险、宽容失败、崇尚创新的创业创新精神。深圳注重合作、尊重人才、能力至上、宽松自由、快乐创业的氛围非常浓厚。可以说,深圳有全国最好的创客文化和创客精神,是国内可与美国硅谷比肩的创新型城市。 这样的观点也在许多有过不同地域创业经验的企业家口中得到了印证。光峰光电董事长李屹说:“在深圳做科技研究很安静,政府不会来打扰,政商关系„亲‟且„清‟。”科比特创始人卢致辉一踏上深圳的土地就爱上了这里。他说:“这里的人都说普通话。这个城市年轻、平等、不排外,政府高效,人相对务实,让我觉得亲切,感觉梦想可以在这里实现,来了就没想过离开。”

浓郁创新激情也激发着校园里的年轻人。深圳大学生物科学专业的大三学生李宝圣在课余研发出了一项基于新型纳米级孔径膜材料的洗车水循环系统。在他看来,“高校创客文化,是将知识转化为实践,是学以致用,学之升华。”

这些年轻创客的涌现让调研组颇有感慨,“这意味着第四代深圳创新、创业者在成长,人才结构不断更新换代,为深圳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一旦创新成为全民文化普及开来,全社会都感到创新是我们的出路,发展就不成问题了。”

第三篇: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科技服务民生

本报讯:2012年,资阳市科技工作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创新驱动发展,科技服务民生,各项工作特色鲜明,亮点纷呈,充分发挥了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以保障体系建设为重点科技创新环境更加优化 党政重视是科技工作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保证。2012年,资阳市科技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不但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科技成果转化工程领导小组,还落实了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建立了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形成了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政策优惠作扶持的全社会科技投入保障体系,并把加强科技自主创新首次纳入了对各县(市、区)政府、市级有关部门的目标考核体系。目前,“党政重视、科技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大科技工作格局已基本形成。2012年,资阳市被省政府批准为首批“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四川省试点示范创建市”。

以“项目带动”战略为统揽,科技项目工作成效显著 项目是科技工作的“牛鼻子”。2012年,资阳市以“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为指导,强力推动项目的包装、申报、实施等工作。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全市科技项目工作推进会,全年分别以工业、医药、农业科技项目为主题召开了3次现场会,共组织申报国、省重点项目63个,争取到位资金近2800万元。其中省级战略性新兴产品生物医药发展专项项目3个,到位资金1050余万元,位居全省前列;全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3个,居全省第3位;培育创新型企业46户,居全省第7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8户,居全省第8位;全年新增专利实施项目46项,新增产值11.38亿元;新增科技转化项目10项,到位资金900万元。国、省项目资金撬动地方科技创新投入6.4亿元,带动产值35.29亿元,创历史新高,有力促进了全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引领,农业科技含量大幅提高 科技兴农是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出路。2012年,资阳市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不断加大科技支农、科技兴农力度,为全市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注入了强劲动力。一是在继续抓好雁江生猪、简阳山羊、安岳柠檬3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的同时,新启动了简阳晚白桃等首批10个市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二是实施的“山羊现代产业链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项目取得显著成效。简州大耳羊已通过国家遗传资源委员会羊专委会的现场审定。经省科技厅批准,项目牵头单位简阳大哥大牧业有限公司建立了省级农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通过精心挑选的158名科技特派员分别派驻全市53个乡(镇)和18个农业企业及示范基地。作为资阳市喜迎十八大的献礼片,制作了电视专题节目《幸福资阳,科技特派员在行动》7期、《迎接十八大,科技特派员在基层》5期,社会反响良好。

以开放合作为载体,国际科技合作成绩斐然

资阳市高度重视科技合作交流,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科技合作对接会,特别是在国际科技合作方面成绩斐然。全年争取国际科技合作项目3项,争取到位资金315万元。在2012年中欧创新集群合作暨国际技术转移项目对接会上,资阳市有4个项目成功签约。全省唯一一个国家科技部授牌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县安岳县,与法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安岳柠檬产业园成功跨入了国家级基地行列,并以国际合作为平台,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增强了产品的市场。(袁宇)记者/张存猛

第四篇:创新驱动科学发展

创新驱动

科学发展

破除事业发展瓶颈开创广电工作新局面

——县广电台201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谋

上半年,县广播电视台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扎实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在新闻宣传上。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把向社会传播正能量作为己任,着力提高宣传水平,为我县对外开放、项目建设、干部作风建设、社会稳定、计生等项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在事业建设上。稳步推进频道制改革,全力提升设备档次,改善工作环境和办公条件;在事业创收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使各项任务目标得到落实。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1)着力提升宣传水平

半年来,我们致力于把《成安新闻》栏目打造成为我台乃至全市的知名品牌栏目。遵循时效性更强,信息源更广,的原则,逐步增加新闻信息量,新闻报道后续连接延伸更加紧密,视听质量明显提高。半年共制作播出《成安新闻》132期,编播新闻稿件1320条。制播“两会”专题报道5期,配发评论5篇;“两会”深度报道——重点工作寻访系列报道10期;“一拆四清”专栏25期;绿从这里开始系列报道3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动员会精神学习专栏20期;系列报道:记者调查,围绕城市环境提升专题节目20期。在严格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栏目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同时,始终与党委、政府保持一致,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

社会民生类新闻报道力度不断加强,上半年推出的《升级后的人民广场全新亮相,受到市民交口称赞》、《县公安局为中考学生开通身份证办理绿色通道》、《城西工业区集中拆除违章建筑》、《道东堡乡再掀植树造林高潮》、《我县多措并举,恢复金融秩序》、《县政府出资百万为农民春灌买单》、《县城管局:抢抓有利时机、建设绿美成安》、《美丽乡村建设让古老曲村“华丽转身”》、《我县生态环境良好,引来“苍鹭”栖息》、《涅槃中的“河北大寨”——何横城》、《男童被“锁喉”挂窗外,众市民热心救援》、《辛义乡南豆公:狠抓“一拆四清”,打造美丽乡村》、《荷兰小镇:七彩风车,喜迎八方游客》、《东大姑庙村全力打造“乐活田园、绿色家园”》、《诚信门市诚信人,小市场传递正能量》、《十三五末,我县农业总产值将近60亿元》、《丹江水首次进入我县环城水系》、《环境整治显成效,乾侯大地焕新颜》等社会好新闻,受到社会各界欢迎。民生类新闻占全部新闻总量的30%,做到了每期《成安新闻》都有民生新闻。

对外宣传上半年继续保持强进势头,在中央台播发22条新闻。其中《最美女性、最美家庭评比揭晓》、《3.15在行动》在《24小时》、《新闻直播间》播出;《村民栽下“祭祀林”倡导文明新方式》、《男童被“卡头”,众市民热心救助》、《全国夏收开镰,新科技打造智能新三夏》、《男子扬言跳楼,涉嫌扰乱公共秩序》在《晚间新闻》、《东方时空》、《共同关注》、《新闻直播间》等栏目时段播出;在河北台播发《全省项目集中开工》、《围殴出警民警——一家三口被刑拘》、《一市民因传播网络谣言被刑拘》、《植树一片新绿、建美好家园》、《齐心协力,爱心助考》、《读书不文明,图书很受伤》、《两小伙勇救落水女》等31条新闻,在邯郸台播发《葛洲坝环嘉再生资源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正式挂牌》、《成安首届“最美成安人”揭晓》、《成安财政收入首季开门红》、《投入1.3亿整修水利备春灌》等40条新闻。

七一前夕,以“大美成安”为主题,成功举办首届干部职工影视作品大赛,作品运用照片、视频等形式多角度展示我县“天蓝、地绿、水清、街净、路畅、人美”的城市新形象。

微信订阅号“成安电视台”推送信息800条。网站“成安广播电视台”首页图文信息更新115条,动态类69条,视频信息类更新200条。

上半年,我台制播县委、政府通知和通告61期,制播农技信息59期。

LED数字显示屏半年来共播放公益类广告、政务便民信息、文明创建标语、行业宣传片等1800余条(次),播放时长达2700小时。

数字影院半年放映中外影片300余场,丰富了全县人民文化生活。 邯郸广播电视报成安工作站在邯郸广播电视报页面内刊登我县新闻12条,为服务我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2)创新驱动事业发展

1、稳步推进我台专业频道制改革,增强自我“造血”机能。经过岗位竞聘、人员优化组合,成立了经济民生频道和快乐3频道。频道改革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吃饭难。保工资、保运转成了我们面临的首要难题;二是创收难。广告创收一直是电视台资金收入来源的重要途径之一。 “僧多粥少”的市场环境导致县级电视台广告创收锐减;三是管理难。长期以来,干部职工“大锅饭”思想普遍。“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工资分配机制,造成了职工思想没活力,工作没压力,干活没动力。实行频道制改革短短半年的时间,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两个频道活力得到了释放,职工积极性得到了发挥。一是激活了内生动力。大家把精力都集中到如何办好节目、如何创收上,形成了良好的氛围。现在,争着采编、自愿加班的多了,出工不出力,应付当差的少了,创新思路,费心策划的多了。二是加强了凝聚团结。在频道制改革中,我们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各个环节都在阳光下操作,经过民主测评打分、竞聘演讲打分、全面测评打分按总得分结果,确定频道总监岗位人选。竞聘出来的总监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三是频道定位有“气质”。经济民生频道定位于关注民生、服务群众,快乐3频道定位于传播快乐,做文艺活动。改革后,两个频道面貌焕然一新。四是提升了电视节目的数量质量,自办节目快速增加。

半年来,经济民生频道制作《民生新闻》栏目32期,播出民生新闻120余条,其中《高庄村多条线路下垂,造成安全隐患》、《政府出资渠灌区麦田及时喝上返青水》、《风筝线绊倒男童,90后女医生施救》、《809司机被打案》、《独手女教师,讲台育桃李》等民生新闻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消防在线》栏目10期;《红盾亮剑》栏目10期;食品药品安全专栏6期;配合建设局制作园林验收汇报片一部,县领导赴南方美丽乡村观摩专题1部,配合县委组织部制作6部村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汇报片,制作东湖公园、北湖公园掠影2部等10余部专题片。

快乐3频道先后完成了“锦绣名都”成安2016广场舞大赛16场节目录制和锦绣名都璀璨星光潘美辰明星见面会节目录制工作。《翻牌大开奖》栏目现场直播40期,《我爱我家》栏目策划制播12期,《幸福快递》栏目策划制播12期,《彩色周末》文艺汇演策划制播3期。配合县委、县政府及各相关部门完成了《舞动成安晚会》、《安康杯安全在我心中演讲比赛》、《最美成安人颁奖晚会》、《3·8妇女节晚会 》、《成安县27届中小学艺术节晚会》、《河北省“心连心”艺术团演出》、《两学一做知识竞赛》录制工作。完成了8个幼儿园庆六一演出节目的录制工作。

作为县级电视部门,我们虽然在频道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等方面无法与上级电视台“分庭抗礼”,但是它“块头小”,与现实生活、基层群众具有天然的“亲近关系”,而且更容易凸显自身或所在地区的特色,只要利用充分,扬长避短,就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2、加快“户户通”工程进度,扩大县级台电视覆盖率。2016年争取国家和省级奖补资金1200万元,发展用户3万户,彻底解决本县节目收视难的问题。计划第一季度完成4500户,第二季度完成10000户,第三季度完成10500户,第四季度完成5000户。

3、进一步加快电视与新媒体融合步伐。在加强我台网站及手机客户端建设的基础上,引资125万元,建设“智慧成安”移动平台。建成后广大用户可随时浏览国内外新闻资讯、我县政务便民信息,还可进行网上医疗咨询、生活缴费。

4、争取中央投资建设县级应急广播系统。该系统建成后将覆盖县城主城区及全县234个自然村和机关、企业、学校。可以满足应对突发性灾难发生时的应急广播。该项目先后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县政府关于项目的研究意见和项目真实性声明,项目勘测定界图、地形图、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完成了土地预审意见,规划选址意见,财政配套资金证明等相关手续并上报到发改局等待出具项目建议书批复。

(3)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效,推动作风整顿活动扎实开展

自开展“学后池、整作风”活动以来,我台严格按照中共成安县委《关于在全县各级机关中学习后池村精神开展作风整顿的实施意见》(成发【2016】2号)文件精神和相关重点工作安排,认真学习后池村精神,扎实开展作风整顿,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禁“四风”问题的反弹。重点在解决工作纪律松弛、办事效率低、服务意识差、吃喝收要拿等问题上动真招、下力气。作风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工作效率的质量,我们将以作风整顿活动为契机,建立长效机制,把学习活动延续贯穿到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凝神聚力,攻坚克难,夙兴夜寐、激情工作,以勇于担当的精神用心干事,以只争朝夕的拼劲抓紧干事,大幅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创造细致、精致、极致的一流业绩。以工作实践的新业绩检验作风整顿的新成效,确保实现纪律状况根本好转,工作效率迅速提升,服务意识明显加强,工作作风更加务实,廉洁意识入脑入心。

(4)强化防范安全生产

安全播出是广播电视的生命,半年来,我台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坚持重大事项和敏感问题的稿件领导审签制度。并坚持新闻节目、稿件“三审”制度。节目监听监看制度。上半年实现了安全播出、传输无事故。

二、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问题:

(1)本地节目收看难

1、有线电视推进缓慢。近几年来,由于获取信息渠道的多元化,特别是传统的家家户户通过无线收看电视的方式已经终结,靠一根天线将本土节目送达家庭的时代结束了,有线广播电视因为线路限制不能及时铺设到乡村和新建小区,加之收费高多数居民难于承受,发展进度缓慢。成安全县约有12多万用户,有线电视用户仅仅2万户,覆盖率不到20%,大量用户收看卫星锅,因而通过有线网络传输节目受到限制,80%以上的本地居民因没有安装有线电视根本无法收看本地节目。

2、网络电视、IPTV、手机等新兴传播渠道的兴起进一步冲击了现有的有线电视传播渠道,分流了大量受众。单就目前成安,IPTV用户就到达1.8万户,而且以每月几百户的速度推进。相反有线电视的用户由两年前2万余户降为目前的1万余户,特别是广大农村尤为严重。

(2)收入大幅度减少,人员工资等无法保证

1、电视台主要创收渠道为电视广告,因为宣传效果不佳,广告商纷纷撤下电视广告,造成近几年我台广告收入连年大幅减少,以收入最高峰的2010 年为例,收入高达150.7万元,而到 2014年收入仅有75万元,2015年收入46万元,预计今年将会更少。

2、电视台本身是个重装备高消耗单位,设备更新快、投入大,缺少资金是限制广电事业发展的最大问题。我台以2015年为例,除人员工资以外,每年设备更新和维护等业务费为215万元,单靠创收难以为继。

3、人才流失严重。我台在编人员95名,因收入减少,人员工资无法保障,业务骨干劳动强度大、工作任务繁重。以2015年为例,全年应发工资229万元,实发74.9万元,每月人均工资才1000余元,以至于职工生活难于保障,故请长假和外出打工现象较为普遍,人才流失严重。

(3)节目质量有待提高

1、因为受众面剧烈收缩的原因,受众减少,广播电视喉舌职能大打折扣,部分没有安装有线电视的群众,特别是部分不会操作新观看模式的中老年观众收看电视困难,等于重返无电视时代。党和政府的声音、党的政策、推进中心工作、应急防灾、突发事件应对等工作不能有效传达到千家万户。

2、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由于体制等原因,近十年来进入我台的工作人员多为退伍军人安置,第一学历偏低,且所学专业不对口,很难胜任广播电视专业技术要求。

措施:

突破发展瓶颈,推动事业发展,针对目前广电行业出现的普遍问题,我台审时度势,努力培育事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1、谋划争取国家局、省局和县委、县政府的支持,筹划建设地面数字电视项目已经启动,力争实现事业转型可持续发展。

2、广播电视台作为党的喉舌,在当地发挥着舆论宣传引导作用,政府要加大投入,人员工资、设备购置维护等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大力推动县级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3、广电系统内部自上而下经常性的举行各类专业技能培训班,提高在岗人员整体素质。

4、创新管理机制,实行全新的绩效管理考核制度。大力引进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相应的岗位上,真正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

三、下半年工作谋划

⒈把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学习宣传贯彻县九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作为工作重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舆论喉舌优势,紧紧围绕打造实力成安、活力成安、魅力成安‘三个成安’的发展目标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宣传造势,为我县项目建设、城乡建设、三农工作、社会民生、党的建设等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2、加快推进频道制改革步伐,科学完善频道改革制度。

3、创新直播栏目新亮点,把其打造成为我县乃至全市知名直播类栏目。

4、对外宣传争取下半年在中央台和省台播发有较重份量的新闻报道。

5、计划联合其它文化传媒公司以成安文化或禅都文化为题材拍摄电视剧一部。

6、积极推广地面数字电视,实现全县“户户通”,确保县委、县政府的声音能够传送到每家每户。计划年底安装用户到达15000户。

成安县广播电视台 2016年6月24日

第五篇:“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之九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主题演讲比赛演讲稿之九:创新变革,转型发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我是来自货运部的徐向阳。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创新变革,转型发展》。

当2013年新春钟声敲响的时候,北京中远物流有限公司货运部正式步入了第12个发展的年头。窗外烟花绚烂,炮竹声连连,好似都在诉说着货运部这12年每一段艰辛成长的历程。望向窗侧,一幅普通的世界地图便充分见证了货运部在国际物流领域发展的进程。一个个踏实的脚印几乎遍布了五大洲,而非洲及中南美洲便是货运部在近几年哺育大型综合货运项目的乐土。

回首货运部自成立以来一段段的奋斗历程,无不向我们揭示着一个真理,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转型,货运部才能有所发展、有所作为。

货运部的前身是人员仅有十余人的北京外轮代理有限公司,所从事的业务也仅仅是一般意义上传统集装箱订舱、代理陆运及代理报关业务。辛苦赚来的一点点代理收入也仅够维持日常运转,根本无盈利、发展可言。随着创新与转型思想理念的逐步建立,货运部积极学习、领会精神、落实工作,在多个方面完成了初步转型,即:业务类型转型;收入来源转型;客户类型转型和操作模式创新----从以国内文件操作为主向国外现场物流方案实施转型。

另外, 在业务转型、队伍不断壮大的同时,货运部也不忘管理工作的职能作用,努力推进内部管理创新:率先在部门内部引进分板块、分层次考核机制,划分二级考核单元市场一部、二部、三部,充分挖掘团队潜能积极创效;积极进行奖金分配制度改革,大力向市场营销倾斜,打破大锅饭,逐步拉开奖金分配距离;摒弃固有单纯管理模式,逐步深化以营销为主、以营销为重、全员营销、分层次营销的理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述成绩已为过往,近两年受全球经济下滑的影响,物流企业都在经历着自身业务发展的寒冰期。身处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一直致力于探索中求发展的货运部,把“加大营销力度,优化操作水平”作为创新转型发展的重点,在提高自身服务水平的同时,大力开展大客户营销,尤其是含金量较高的综合性客户,为其提供全面的服务,秉承一贯坚持的“不等、不要、不靠”的信念,积极主动开拓市场,通过不懈努力与业务模式创新,在攻坚克难的征程中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

古语说得好: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是的,我们做货运,就要从每一小步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这样年复一年地坚持下来,终究能够成就一番大业。

伴随中国企业海外项目的发展,货运部自2010年起在区域公司领导的支持下组建队伍,以东非五国服务网络及坦桑尼亚驻点为基础稳步发展非洲综合货运项目,将原有委托代理合作模式成功提升为以自营办事处形式独立操作、经营的业务模式,自行调拨社会车辆资源组织跨境运输并开展海外代理报关业务。中国有色、中航技、中色金属、北京建工等几个非洲跨境运输项目在原有基础上都做得有声有色。另一方面,货运部在提供原有出口到门物流服务链条的同时,创新服务模式,通过江苏大宏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皮棉进口项目成功建立由坦桑尼亚至中国的进口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体系。将原本单一的单向物流服务拓展为双向循环物流体系,有效提升竞争实力。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要做好一番事业,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关键在于坚持不懈。 货物部在稳定布局原非洲综合货运市场的同时,进一步拓展中南美洲综合货运服务网络,中工国际玻利维亚糖厂项目及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特立尼达铸管运输项目2个自行开发的综合货运项目正是货运部在中南美洲市场开拓的成功案例。货运部通过近2年时间对中工国际玻利维亚糖厂项目进行持续的跟踪与营销,最终赢得客户信任,并受邀于2012年7月与客户组团前往玻利维亚进行了运输路线考察。从智利阿里卡港到项目现场有2条可选路线,长度分别为1000公里和2600公里。货运部派出2名精兵强将历时8天驾车穿越“死亡之路”将两条路线全部考察完毕。考察中他们经历着沿途道路的剧烈颠簸,悬崖边行车的惊心动魄,海拔4500米高原严重的高原反应以致在夜半时分需要紧急就医的各种考验。这一切的付出客户看在眼中感动在心中。2012年9月货运部终于收获了中标第一批4800方设备全程物流运输的喜讯。

但我们深知还有更为艰巨的任务等待着我们,毕竟这个市场对货运部来说是全新的市场,海外运输道路艰险,拉美地区人员工作效率远比国内要低,当地雨季的迫近又对接下来的海外内陆转运和清关实战提出了新的挑战。但坚强的货运部坚守信念并未因此有所畏缩,工作团队一如既往发扬着攻坚克难的精神,潜心钻研、精心安排、不分昼夜进行国内外联动,硬是打响了中南美洲综合货运项目攻坚的第一战。由此可见,开发并保住新客户,不但要有信心、有耐心,更要有良好的敬业精神,一流的服务意识以及高超的业务操作水平。只有对业务熟练掌握,对操作过程严格把关,我们才有可能争取到更多的像中工国际这样的客户。

货运部项目团队通过近5年的业务沟通、以操作其尼泊尔、哥伦比亚、秘鲁等多个项目为基础不断将到门运输服务理念渗入其贸易开发中,通过分阶段、分层次等营销手段最终在2012年底成功拿下特立尼达4.9万方铸管到门运输项目。货运部全体项目组成员深知责任的重大,项目方案设计及操作质量不仅关系到货运部与客户长期业务发展的前景,更关系到客户在区域经济中业务开拓的成败。货运部需要在保证原有港到港运输质量的同时,开拓创新,为客户提供更为贴心、更为安心的延伸服务。通过不断的交流与沟通,货运部在对客户市场开拓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层次需求调研后,决定将普遍意义上到门运输车板交货服务模式进一步做二次延伸,将服务节点推进拓展至门点卸货并按客户要求将货物堆码、摆放完毕,最终达到收货人可立即按需使用的服务结果。

浩大的中美洲加勒比海沿岸地区,一个全新的挑战,没有现成的代理网络我们就找资源,没有成功经验可寻我们就跑现场、做设计,目的就是要给客户一个令人满意的整体解决方案。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带病上岗,多少次日夜兼程,甚至是本该与亲朋好友欢聚共度新春佳节的时间也被我们忽略而打包行囊奔赴一线,心中所牵只有项目的万无一失。实践证明,该服务模式的成功操作我们确已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与认可,这也必将预示着中远物流综合货运服务领域的实践到达一个新的高度。

通过近几年的不断摸索与实践,货运部内外兼修,一方面已初步具备了在面对复杂、困难情况下分析、判断、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得起市场考验,在危机与苦难面前能够沉着应对,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另一方面货运部为了贯彻落实物流总部“二五规划”战略部署,继续以市场开发为重点,聚焦大客户,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与盈利能力,坚持以为“中”字头企业海外项目提供门到门服务模式为市场定位,以全员营销、分层次营销、最后一公里营销思想为指导,在公司各级领导的带领下积极开发、走访客户,通过各类延伸服务巩固客户关系。通过与北京建工、中铝国际、中材国际、中航技、中电工等多家中字头企业的紧密联系,为综合货运业务的进一步开拓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也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为传统货运不断向综合货运转型开辟道路。

回首过去,我们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为引领,持之以恒,奋发进取,勇敢地搏击市场,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发展途径,开辟了业务发展的新天地;

展望未来,货运部将不断总结经验,同时结合公司的发展定位,力争将自身打造成具有较高水平和综合实力的物流服务团队,这个团队能够随时为客户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并能够整合各类资源实施全球化运作!

说到这儿,我不禁想起毛泽东主席的一首诗:“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是的,我们所从事的现代物流事业,是一项宏伟的事业,虽然我们现在正处于过坎、爬坡的艰难上升阶段,但,通过我们的创新实践和拼搏进取,未来,我们一定能攀登上事业的高峰、人生的险峰,去领略事业成功的无比喜悦、人生价值的无限风光!

党的十八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征程,规划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新蓝图!在这样的宏伟时代背景和和巨大的历史机遇面前,我们豪情满怀,信心百倍!我们坚信,在区域公司领导班子的正确带领和大支持下,货运部全体员工必将与时俱进,创新变革,转型发展,为北京中远物流事业大发展做出新贡献,为早日实现中远物流的光明愿景而奋勇拼搏、而不懈奋斗!

谢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创业初期如何融资下一篇:创新实践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