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复习大纲

2022-07-14

第一篇:公文写作复习大纲

公文写作提升课程大纲

一、商务及公务文书写作的四要素

1. 主旨:正确,务实,集中,鲜明

2. 材料:收集要多,选择要严,使用要巧(案例,启发性的,范例)

3. 结构:篇段合一式,分层表达式,分条列项式

4. 语言:风格平直朴实庄重,表达规范准确简练

二、常用公文写作及公文格式要素范例

1. 通知

2. 报告

3. 请示

4. 批复

5. 会议纪要

6、总结

8、邮件,短信

三、公文写作提高技巧

1. 情感指数

A、计算你的情感指数-亲和力

B、“读者为尊”原则

2. “拒绝”公文的格式

A、 三明治的“不”

B、 带备选方案的“不”

C、 委婉的“不”

3. 树立形象-文章的正式程度

――应用“正式性指数”

4. 把握公文的整体风格

――应用“游说矩阵”

5. 增加紧急性

6. 增加可信度

7. 使行文简洁

8. 采用积极的语调

四、公务及商务文书写作常见病例(结合工作实际)

1. 公文结构层次序号错误

2. 数字的使用错误

3. 计量单位使用错误

4. 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5. 名称规范与译名的使用

五.模拟情景写作练习与分析

第二篇:《公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华南理工大学东莞东阳教学中心

《公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公文写作

课程类别:必修课适用层次:高起专

总学时:32(业余理论教学时数:32 ,函授理论教学时数:24)总学分:

2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的性质:

应用文写作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公共必修基础课。应用写作研究应用文写作的规律、内容、格式、写法,是一门知识性和应用性兼备的学科。

主要任务:

1、 帮助学生了解法定公文及常用应用文的概念、特点及一般规律。

2、掌握法定公文及常用应用文书写作的有关知识。

3、运用学科的规律和知识,写出符合要求的公文和常用文书。

二、教学方法

1、以写作理论为指导,以例文为借鉴,以训练为核心,突出文案教学和综合训练的特色,达到练有可鉴,写有提高。

2、 系统讲授,突出重点。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成人学生的特点,使学

生在实际中掌握应用文写作的规律,提高写作能力。

3、 原则上本课程写作练习不少于六次。

三、教学内容要点和具体要求

上篇 应用写作原理

熟悉应用文的基础理论。应用文的概念、特点、功用、种类,及主旨的确立,材料选择及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运用。

重点:应用文的基本结构形式。

难点:应用文主题的特殊性。

第一章 应用文概况

第一节应用文的概念、特点、功用、种类

第二节应用文的主旨

1、 主旨的概念、作用、要求。

2、 为什么撰写应用文要先确定主旨?怎样确立符合要求的应用文主旨?

第三节 应用文的材料

1、 应用文材料的含义和作用。

2、 应用文材料的搜集、选择。

第四节 应用文的结构

1、 应用文结构的含义;安排原则。

2、 应用文结构的安排方法。

3、 应用文开头、结尾的方法。

第五节 应用文的语言

1、 应用文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2、 应用文语言的要求。

第六节 应用文的表述方法

华南理工大学东莞东阳教学中心

1、 应用文的叙述、说明、议论。

2、 应用文标题的要求及拟写。

中篇 法定公文写作

掌握法定公文的概念、特点、种类;了解法定公文的格式及行文规则;熟悉各文种的结构、写作及写作要求;明确相互区别。

重点:掌握常用法定公文决定、通知、通报、请示、报告、函、等文体写作。

难点:是要掌握命令与指示、公告与通告、请示与报告、决议与决定、函与请示、函与批复等公文的区别,不能混淆。

第二章 公文概述

第一节公文的概念、特点、功用、分类。

第二节公文的格式。眉首、主体、版记三部分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 公文的行文规则。各规则的具体内容。

第四节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比较

第三章 行政机关专用公文(四种)

第一节命令

1、 命令的概念、特点、种类、写作。

2、 命令的发文字号与其他公文有什么不同。

3、 命令与指示的区别。

第二节议案

1、议案的概念、特点、种类。

2、议案与提案、建议的区别。

第三节 公告

1、公告的概念、特点、种类。

4、 公告的病文分析及写作要求。

第四节 通告

1、通告的概念、特点、种类、

2、通告的写作及病文分析。

3、通告与公告的区别

第四章 党政机关共用的公文(九种)

第一节 决定

1、决定的概念、特点、种类、写作及写作要求。

2、决定的例文讲解和病文分析。

第二节 通知

1、 通知的概念、特点、种类。

2、 通知的写作及病文分析。

3、 通知与通告的区别。

第三节 通报

1、通报的概念、特点、种类。

2、写作及写作要求;

3、通报的病文分析。

4、 通报与通知的区别。

第四节 报告

1、 报告的概念、特点、种类。

2、 报告的写作及病文分析。

3、 报告的写作要求。

第五节 请示

1、 请示的概念、特点、种类、

2、 请示的写作及病文分析。

3、 请示的写作要求;《公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doc

4、请示与报告的区别;请示与请批函的区别。

第六节 批复

1、 批复的概念、特点、种类。

2、 批复的写作及病文分析。

3、 批复与复函、指示、批示的区别。

第七节 意见

1、 意见的概念、特点、种类。

2、 意见的写作及写作要求。

3、 意见与决定的区别。

第八节 函

1、 函的概念、特点、种类。

2、 函的写作及写作要求。

3、 函与书信的区别。

第九节会议纪要

1、会议纪要的概念、特点、种类。

2、会议纪要的写作方法及写作要求。

3、会议纪要与会议记录的区别。

第五章 党的机关专用公文(五种)

第一节 决议

1、 决议的概念、特点、种类、写作。

2、 决议与决定的区别。

第二节 指示

1、指示的概念、特点、种类。

2、指示的写作及写作要求。

第三节 公报

1、 公报概念、特点、种类。

2、 公报的写作方法及写作要求。

第四节 条例

1、 条例的概念、特点、种类。

2、条例的写作及写作要求。

第五节 规定

1、 规定的概念、特点、种类。

2、规定的写作及写作要求。

下 篇专用应用文写作

了解管理事物类文书、会议类文书、经济类文书的概念、特点、种类、写作及写作要求。重点掌握管理文书及经济类文书的写作及写作要求。

重点: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经济合同的教学。

难点:计划、总结、经济合同写作。

第六章 事务类文书

第一节计划

1、计划的概念、作用、特点、

2、计划与规划、方案、安排、设想等的不同。

3、计划的格式、计划的三要素、计划的写作及写作要求。

第二节总结

1、 总结的特点、种类。

2、 写作及写作要求。

3、总结与工作报告的区别。

第三节调查报告

1、调查报告的概念、特点、种类。

2、调查报告的写作

3、调查报告与工作总结的区别。

第四节简报

1、 简报的概念、作用、特点、种类。

2、格式及写作要求。

第五节大事记

1、 大事记的概念、特点、种类。

2、大事记写作及写作要求。

第七章 会议类文书

第一节 会议记录

1、 会议记录的特点、作用、种类。

2、会议记录的写作及写作要求。

3、会议记录与会议纪要的区别。

第二节 讲话稿

1、 讲话搞的特点、作用。

2、 几种常用讲话稿的写作

(1)开幕词、闭幕词与祝贺词的写作

(2)欢迎词、欢送词与答谢词的写作

(3)会议报告、形势报告与会议讲话的写作

第三节 演讲稿

1、 演讲稿的概念、特点、种类

2、 演讲稿的写作及写作要求

第八章 经济类文书

第一节经济合同

1、 经济合同的概念、特点、种类。

2、 经济合同格式及主要条款。

3、经济合同的写作及写作要求。

第二节 经济预测报告

1、 经济预测报告的概念、特点、种类。

2、经济预测报告的写作及写作要求。

第三节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

1、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含义、特点、作用及种类。

2、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写作及写作要求。

第四节招标书

1、 招标书的含义、特点、作用及种类。

2、招标书的写作及写作要求。

第五节投标书

1、投标书的含义、特点、作用及种类。

2、投标书的写作及写作要求。

第六节商品广告

1、商品广告的含义、特点、作用及种类。

2、商品广告的写作及写作要求。

第七节商品说明书

1、商品说明书的含义、特点、作用及种类。

2、商品说明书的写作及写作要求。

第九章学术论文

三、课程考核方式与要求

1.考核方式:闭卷

2.考核要求:要求学生基本掌握的知识点不低于20%,根据各专业对课程的要求,知识应用部分约占70%,拓展提高部分不超过10%。

四、课程参考资料

1.选用教材:《应用文写作教程》,陈红、张慧编著,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 参考教材:

(1)《现代机关应用文写作及实例分析》,傅守祥,应小敏著作,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新应用文写作》,朱悦雄等著作,广东高教出版社;

(3)《新编应用写作教程》,陈利加著作,广东高教出版社。

五、其它说明

1.本教材内容较多,教师可针对具体教学情况、不同的专业,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如有的专业重点讲行政公文和会议类文书,有的重点讲管理类文书和经济类应用文。对学时做适当的调整。

2.本教学大纲适用于高等学校相关专业教学,具休执行可根据课时择定课堂教学内容。

第三篇:《公文写作与处理》教学大纲

一.学分/学时(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4/64(44+20)。

二.先修课程:

行政学原理管理学原理

三.使用专业:

三年制行政管理

四.教学目标:

使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能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行政机关公文与处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认识机关公文形成和处理的基本规律,了解我国国家机关、社会组织现行的公文种类、体式稿本、行文规范、写作要求以及公文办理、公文立卷与归档的程序,原则和方法。培养和提高撰拟公文和处理公文的能力,以便毕业后能够较好地适应机关文秘工作的需要。

五.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中,“了解”、“明确”、“掌握”、“应用”是四个由低到高、逐步深入的能力层次要求。“了解”是指知道有关情况;“明确”是指在了解有关情况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有关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准确表述;“掌握”是指在明确的基础上,能把握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写作规范的完整内容;“应用”是指在掌握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结合基本规范、实际问题对公文进行有效地写作和处理。

六.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1.公文概论(8学时)

(1)掌握公文的概念、特点、分类、文种;

(2)了解选择文种的原则,起草者和阅读者;

(3)掌握公文写作的基本步骤和要求;

2.决策指挥类公文写作(8学时)

(1)熟悉命令、决定、决议、批复、意见的涵义、各自功用和特点;

(2)了解以上文种的各自不同分类;

(3)初步掌握的以上文种的写作方法和要领;

(4)重点对决议、批复和意见进行写作锻炼。

3.公布知照类公文写作 (8学时)

(1)掌握公告、通告、通知、通报、会议纪要的涵义、各自功用和特点。

(2)了解以上文种的各自不同分类;

(3)初步掌握的以上文种的写作方法和要领;

(4)重点对通告、通知和通报进行写作锻炼。

4.报请商洽类公文写作(8学时)

(1)掌握报告、请示、议案、函的涵义、各自功用和特点,特别是报告和请示的区别。

(2)了解以上文种的各自不同分类;

(3)初步掌握的以上文种的写作方法和要领;

(4)重点对报告、请示和函进行写作锻炼。

5.规章制度类公文写作(8学时)

(1)掌握规章制度类公文的涵义、各自功用和特点;

(2)了解条例、规定、办法、规则、细则、守则、公约的基本写作方法;

(3)重点对办法、守则、公约进行写作锻炼。

6.日常事务类公文写作(8学时)

(1)掌握大事记、会议纪录、简报、调查报告、计划、总结等公文的涵义、各自功用和特点;

(2)初步掌握的以上文种的写作方法和要领;

(3)重点对调查报告、计划、总结进行写作锻炼。

7.领导讲话稿写作(4学时)

(1)了解领导讲话稿的涵义、功用和特点;

(2)掌握的规范格式和起草要领;

8.规范办理公文(4学时)

(1)掌握规范办理公文的内容、特点和规则;

(2)了解办理公文的程序;

9.文书立卷和归档及文档处理(8学时)

(1)了解文书立卷归档的重要性;

(2)了解文书立卷归档的一般手续和程序;

(3)掌握电子文件的处理方法

(4)了解音像文件的处理方法

七.教学形式方法:

课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及实践教学相结合。

八.考核形式:

考核含形成性考核及终结性考核。形成性考核主要考察学生平时书面作业、实践性综合作业、课堂提问、讨论、考勤情况、自主学习等方面,占总评成绩的30%;终结性考核即期末闭卷书面考试,占总评成绩的70%,考试题型主要是客观题和写作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和理解情况,重点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独立写作能力。

九.教材:

《公文写作与处理》,姬瑞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版。

十.主要参考书目:

[1] 《应用写作》,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霍唤民著,2002年版;

[2] 《现代应用文写作大全》, 金城出版社;康贻祥,2003年第二版;

[3] 《最新公务应用文写作》,中国言实出版社;岳海鹏,2004年版;

十一.教学条件:

多媒体课室、普通课室、电脑

十二.必要说明:

以上教学大纲没有考虑放假问题,具体教学计划将根据实际学时有所变化。

第四篇:小说写作大纲

一、小说名称:

二、小说类型:

三、小说风格:

四、所在年代:

五、地理环境:中央:东面:南面:西面:北面:

六、人物设定姓名:性别:身份:年龄:性格:外貌特征:语言风格:人物关系:技能:道具:技能设定

技能名称:学习过程:使用动作:效果:优点描述:缺点描述:道具设定道具名称:尺寸:外型:重量:

主要功能所在位置:特殊效果:制造材料:

七、情节设定环境序引:世界格局:势力分布:

八、主线:

九、辅线:

十、情节结构

主角出世:

生活环境:

引发情节:

主角入世:发展:盟友情节:介绍:结盟:修炼:受挫:组队:

敌对:

战斗:

升级:

再修炼:

再升级:

再战斗:

大势力:

阴谋:

决战:

敌对情节:

介绍:

结仇:

对话: 帮助:

第五篇:《新闻评论写作》大纲

00658 新闻评论写作

苏州大学编 高纲0923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新闻评论写作》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学专业本科段必修课。

新闻评论在新闻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媒体的灵魂。设置本课程具体的目的要求是:使自学应考者对新闻评论的有关现象及其规律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并转化为在具体实践中应用和写作的能力。

第二部分: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

第一章 本体界定

第一节 学科框架

一、考核知识点:

(一)新闻评论学的定义

(二)新闻评论学的对象

二、考核要求:

(一)新闻评论学的定义 1. 识记:新闻评论学概念

2. 领会:新闻评论学与新闻评论写作学的关系

(二)新闻评论学的对象

1. 识记:新闻评论学研究对象的几大部分 2. 领会:新闻评论学研究的系统性

第二节 新闻评论本体

一、考核知识点:

(一)新闻评论的定义

(二)新闻评论的特点

(三)新闻评论的地位与功能

二、考核要求:

(一)新闻评论的定义 1.识记:

(1)新闻评论的定义(2)新闻事实的定义 (3)新闻评论与评论者之间的关系 2.领会:

(1)新闻评论与新闻事实的报道二者的关系。(2)新闻事实和重大问题的关系。(3)新闻报道的倾向性。(4)为什么不宜提“指导性”和“引导性”?(5)对广播电视节目中几人谈形式是否新闻评论的认定。

讨论:新闻评论的几种定义。

(二)新闻评论的特点: 1.识记:新闻评论的五大特点 2.领会:

(1)政论与新闻评论的关系。(2)新闻评论的时效性与新闻性的不同。(3)思想性与政治性的不同。(4)为什么不能把“科学性”作为新闻评论的一大特点?(5)大众性的几层意思。(6)大众性与专业性的矛盾。(7)新闻评论中不一定要出现新闻事实。(8)有没有评论者的观点在,是区分消息和新闻评论的关键。(9)仅仅确立了观点,只能算“评”,只有讲了道理,才能叫“论”。(10)新闻评论的论理性与学术论文的区别。

应用:分析一篇新闻评论,说明新闻评论的特点。

(三)新闻评论的地位与功能:

1.识记:(1)新闻评论的地位。(2)消息性新闻报道中的竞争策略。

2.领会:(1)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在竞争中致胜的两大法宝之一。(2)新闻评论是大众传播媒体的旗帜、灵魂和眼睛。新闻评论对公众的影响。(3)新闻报道影响着人们想什么,新闻评论则影响着人们怎么想。(4)新闻评论的舆论导向作用与民众参政议政之间的关系。

(四)新闻评论是公民言论自由权利的实现方式。

第二章 新闻评论史

第一节 产生的前提

一、考核知识点

新闻评论产生的前提

二、考核要求

识记:新闻评论产生的三个前提。

第二节 中国新闻评论史

一、考核知识点

(一) 新闻评论史前期

(二) 政论时期

(三) 向新闻评论演进期

(四) 成熟与完备期

(五) 社会主义时期的新闻评论

二、考核要求

(一)新闻评论史前期

识记:

(1)邸报的产生。(2)以汉字刊行的最早的报刊。(3)首倡社论的报纸。

(二)政论时期

识记:

(1)我国最早的一批现代化报纸及办报目的。(2)王韬及其新闻评论。(3)我国第一张以政论为主的报纸。

(三)向新闻评论演进期

识记:(1)梁启超和《时务报》、“时务文体”。(2)新闻评论演进为独立新闻体裁的重要标志。(3)“三民报”。(4)报纸的四大部件。

(四)成熟与完备期

识记:

(1) 无产阶级新闻评论开始在中国出现的标志。(2)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机关报。在革命根据地出版的第一张中共中央机关报。(3)我国无产阶级新闻评论的特有风格。(4)李大钊的评论。(5)邹韬奋的评论。(6)张季鸾的评论。

(五)社会主义时期的新闻评论 1.识记:

(1)社会主义时期新闻评论的分期。(2)文革评论的特点。(3)“两报一刊社论”。 2.领会:

(1)社会主义时期新闻评论的历史经验和教训。(2)新时期新闻评论向社会本位的回归。(3)新时期新闻评论在形式、风格上的新探索。

第三节 外国新闻评论简史

一、考核知识点

(一) 外国新闻评论的史前期

(二) 政论时期

(三) 新闻评论的现代化时期

(四) 无产阶级新闻评论史

二、考核要求

(一)外国新闻评论的史前期

识记:

(1)现在认为最早的“类报纸”。(2)手抄报纸和书简报纸的出现。(3)传单、鸭鸣报的出现。

(二)政论时期

领会:

(1)近代报纸是在欧洲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2)当时报纸的主要职能是从事政治性评论,获取商业利润是次要的问题。(3)美国报刊在政论时期的发展。

(三)新闻评论的现代化时期

识记:

西方报纸的新闻评论类型。

领会:

(1)新闻与言论的纠缠。(2)没有了自由竞争的媒体,也就没有了意见的自由市场。(3)社会责任论不是对新闻自由的反动,而是强调媒体应承担维护公众获知新闻和发表意见的自由权这一责任。(4)当代欧美广播电视评论在收视率的巨大压力之下出现的娱乐化和煽情化趋势。

(四)无产阶级新闻评论史

识记:

(1)无产阶级新闻评论的开端。(2)无产阶级第一个公开发表新闻评论的阵地。(3)俄国第一份公开出版的布尔什维克报。(4)俄布中央机关报。(5)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机关报。(6)前苏联大众新闻传播体系的显著特点。

第三章 创作主体论

第一节 创作主体分类

一、考核知识点

(一) 新闻评论创作主体的特点

(二) 人格主体与代言人个人之间的关系

(三) 创作主体分类及与评论文体的关系

二、考核要求:

(一)新闻评论创作主体的特点: 1.识记:人格主体

2.领会:新闻评论的创作主体可分为人格主体和个人主体。

(二)人格主体与代言人个人之间的关系

领会:

(1)没有代言人主体的介入,所代的人格主体的意志就无法现实地被表达出来,而代言人主体的介入,又使人格主体打上了代言人主体的烙印,成为代言人所理解的人格主体精神,即成为双重主体的有机叠合。(2)代言者个人的能动主体性不是表现为对对象的主观改造和随意阐发,不是“六经注我”,而是借助这种能动性去深入对象,把握住对象的精神实质,是“我注六经”。(3)“我注六经”与个人风格化的关系。(4)群体精神意志的人格化要求。

(三)创作主体分类: 1.识记:

(1)体制内的三类创作主体。(2)国际评论。(3)党派主体评论的特点。(4)中国共产党党报新闻评论的鲜明特点。(5)我党新闻评论的重大使命。(6)团体新闻评论的特点。(7)体制外新闻评论创作主体的特点。(8)体制外新闻评论作者的类别。 2.领会:以国家为主体的新闻评论对主体的特殊要求。 3.应用:分析一篇新闻评论的口吻。

第二节 评论者的修养

一、 考核知识点

新闻评论工作者的修养

二、考核要求

1. 识记:(1)新闻评论工作者的几大修养。(2)在法律问题上,新闻评论存在的两个问题。 2. 领会:(1)社会的良心(2)为什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3)为什么要打好理论基础?(4)树立政策、法律、纪律观念的重要性。(5)为什么要打好知识根底?(6)深入社会,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第四章 创作论(上)

第一节 新闻评论选题

一、考核知识点

(一)“选题”辨析

(一) 选题的标准

(二) 选题的来源

二、考核要求:

(一)“选题”辨析 1.识记:

(1)选题(2)命题(3)立论 2.领会:

(1)选题与对象的关系。(2)选题的相互联系的两种含义。(3)传媒的选题计划与评论员的选题方向间的关系。(4)选题与命题的关系。(5)选题和立论的关系。

(二)选题的标准: 1.识记:

(1)我党新闻评论的选题标准(2)选题的具体要求。 2.领会:选题的重大与否与新闻事件的重大与否之间的关系。

(三)选题的来源: 1.识记:选题的几大来源。 2.领会:

(1)“上面的精神”(2)“下面的呼声”。

第二节 新闻评论的立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 立论的要求

(二) 立论的过程

二、考核要求:

(一)立论的要求 1. 识记:立论的具体要求 2. 领会:

(1)立论的多种角度、选题的多个侧面,可以使论点不断翻新。(2)立论求新与求实的关系。

(二)立论的过程 1.识记:

立论过程的两个环节。 2.领会:

(1)一篇评论的论点是评论者主体思维穿透力量拂过评论材料,对材料的内在逻辑加以寻绎的结果。(2)占有材料不仅仅是占有某则新闻事件,而是要广泛研究社会。(3)社会是处在不停的运行过程中的,事件也只有在社会运行的过程中才具体地标示出其价值意义,其意义因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增值或增墒,没有恒定的意义存在。(4)对新闻事件的价值发掘取决于评论者对事件所构成的与社会生活的诸种关联的发现。 3.应用:

找几篇选题一致,立论不同的评论。

第三节 新闻评论的标题

一、考核知识点:

(一) 标题的作用

(二) 标题的要求

(三) 新闻评论标题的特点

(四) 几种常见的标题类型

二、考核要求

(一)标题的作用

1、识记:新闻评论标题的作用

2、领会:标题的重要性

(二)新闻评论标题的特点

识记:新闻评论标题和新闻标题的异同。

(三)标题的要求 1.识记:

(1)标题的两个根本性要求。 2.领会:

(1)新闻评论的标题和新闻的标题要求不同。(2)新闻评论的标题不能要求做到准确、鲜明、生动。(3)不同的内容和风格要求不同的标题。(4)标题和文章内容、风格不一致,将造成一种讽刺、调侃和滑稽效果。(5)要求标题与文章内容和风格一致和要求标题具有吸引力是不矛盾的。

(三)常见的标题类型 1. 识记:三种标题类型 2. 领会:所列各种标题的特点 3. 应用;收集一些好标题

第五章 创作论(中)

一、考核知识点:

(一)“论证”辨析

(二)论证的要求

(三) 相关的逻辑知识

(四) 常用的论证方式

二、考核要求:

(一)“论证”辨析 1.识记:

(1)论点。(2)论据。(3)论证。(4)几类论据。 2.领会:对论点、论据、论证过程的要求

(二)相关的逻辑知识

识记:

(1)概念。(2)判断。(3)推理。(4)直言推理。

(三)常用的论证方式 1.识记:

(1)归纳论证。(2)演绎论证。(3)类比论证。(4)对比论证。(5)比喻论证。(6)反证。(7)归谬法。 2.领会:

(1)各种论证方式的运演规则。(2)各种论证方式的真理性和局限。 3.应用:用所列某一种论证方式创作一篇评论。

第二节 新闻评论驳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驳论”辨析

(二)如何进行反驳

二、考核要求:

(一)“驳论”辨析

识记:(1)驳论的概念。(2)驳论文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二)如何进行反驳

领会:反驳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即: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的逻辑过程。

第六章 创作论(下) 第一节

新闻评论的结构

一、考核知识点:

(一) 对新闻评论结构的基本要求

(二) 结构安排原则

(三) 新闻评论常用的三种主要结构形式

(四) 新闻评论的开头和结尾

二、考核要求:

(一)对新闻评论结构的基本要求 1. 识记:结构的概念

2. 领会:结构安排要言之有序,做到纲举目张,以帅统兵。

(二)结构安排原则 1.识记:

(1)结构安排的两个原则。(2)评论三部曲。(3)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规律。

2.领会:认识的过程就是事物自身结构逻辑的发现过程,认识的完成就是事物自身结构逻辑的显现。

(三)新闻评论常用的结构形式 1.识记:

(1)纵向结构。(2)横向结构。(3)评点式结构。 2.领会:

(1)纵向结构显示了事理和人们认识事物的逻辑,引导人们根据问题的前因后果的内在联系去认识事物。它逻辑严密,论证性强,用得好,能够深刻地启发受众对问题进行认真细致的思考,获得智力上的满足。(2)横向结构能够使围绕论点的各个方面都展现出来,让人从较宽广的领域内获得一个全貌性认识。(3)各种结构形式都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4)评点式结构以蕴含着内在逻辑性的圆融的事例本身去阐发道理,而不是把其中的逻辑筋脉单独抽取出来。它生动活泼,短小精悍,一针见血,不拘一格。

(四)开头和结尾 1.识记:

(1)“凤头猪肚豹尾”的意思。(2)开头的重要性。(3)“开门见山”在新闻评论中的两种含义。(4)几种常见的开头方式。(5)几种常见的结尾方式。 2.领会:

(1)新闻评论的开头既要努力吸引人们去阅读正文,同时也是议论文共有的提出问题阶段或者叫引论阶段。不仅如此,它还决定着整篇文章的风格基调和展开方式。(2)新闻评论的开头(结尾)与新闻作品的开头(结尾)的不同。

3.应用:收集一些好的开头和结尾。

第二节 新闻评论的语言

一、考核知识点:

(一) 与新闻语言相比的论理性、分析性。

(二) 与一般议论文语言相比的通俗性。

(三) 新闻评论语言的文采。

二、考核要求:

(一)与新闻语言相比的论理性、分析性 1.识记:分析性叙述 2.领会:

(1)新闻评论的语言是论理性语言,而不是叙事性语言。(2)正确看待述评中叙事因素的大量介入。(3)就像数学运算中的具体数字运算和使用代数运算一样,新闻作品中是具体的物体件数的展示,新闻述评是具体的数字运算,而一般的新闻评论则是由数字运算推导出代数运算程式。相对于数字所代表的具体事物来说,数字已经抽象化了。(4)新闻评论的语言采取消极修辞方式,首先追求准确、鲜明。

(二)与一般议论文相比的通俗性

领会:弄懂以下几种关系:

(1)通俗化与专业术语的使用。(2)通俗化与表达的准确性。(3)通俗与形象化。(4)通俗与思想的精深。(5)通俗与庸俗。(6)通俗与语言规范化。(7)通俗的度与对受众的尊重。

(三)新闻评论语言的文采

1.识记:(1)语言的形式美感 (2)字句炼到什么样子和是最美的。 2.领会:

(1)如何增强语言的文采。(2)知识运用不当的表现。(3)文采对新闻评论的重要性。

第七章 报纸新闻评论

第一节 报纸新闻评论的特点及要求

一、考核知识点

(一) 报纸的传播特点

(二) 报纸新闻评论的特点及其要求

二、考核要求

(一)报纸的传播特点 1.识记:报纸传播的优缺点

2.领会:(1)报纸反映面的广阔性和丰富性。(2)报纸表达思想、展开论证的深刻性。(3)报纸的可保存性和选择性。(4)报纸传播公众解码的专注性。(5)报纸传播的弱点。

(二)报纸新闻评论的特点及要求

1. 识记:报纸新闻评论的几个特点及要求。 2. 领会:

(1)报纸新闻评论表达思想的深刻性。(2)报纸新闻评论“快”与“准”、“准”与“活”的矛盾。(3)论述的深刻本身就是“活”。

第二节 报纸文体分类方法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 新闻评论文体分类原则思考

(二) 几种有代表性的分类

二、考核要求

(一)新闻评论文体分类原则思考

领会:每一种分类方法都是对特定时空的新闻评论实践的概括和总结,也是从某个特定角度对新闻评论进行分析把握的结果。

(二)几种有代表性的分类

领会:各种分类方法的特点。

第三节 代表编辑部的评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 社论

(二) 评论员文章

(三) 短评

(四) 编者按

(五) 述评

二、考核要求

(一)社论

识记:

(1)社论的定义。(2)社论的特点。(3)社论的几种变体。(4)社论写作的注意事项。

(二)评论员文章

识记:

(1)评论员文章的特点。(2)评论员文章的分类。

(三)短评

识记:(1)短评定义。(2)短评的特点。

(四)编者按语

识记:(1)编者按语定义。(2)编者按语分类。(3)编者按语的特点。

(五)述评

识记:(1)述评释义。(2)述评的特点。

第四节

不代表编辑部的评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 时评

(二) 杂文

二、考核要求

(一)时评

识记:(1)时评释义。(2)时评的特点。

(二)杂文

识记:(1)杂文的定义。(2)杂文的特点。

第八章 广播新闻评论 第一节 广播的传播特点

一、考核知识点

(一) 广播传播的优点

(二) 广播传播的弱点

二、考核要求

(一)广播的传播优点。

(二)广播传播的弱点 1.识记:

(1)广播的语言特点、传播方式。(2)广播传播的优缺点。 2.领会:

(1)广播对主持人的要求。(2)广播的群众性。(3)广播的“一次过”性质所带来的问题。(4)广播的私人性质。(5)广播的心灵性。

第二节 广播新闻评论的特点及要求

一、 考核知识点:

广播新闻评论的特点及要求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广播新闻评论的特点和要求。(2)瞬时记忆。 2.领会:

(1)对广播新闻评论提出的要求的道理。(2)广播口语并非生活口语,而是艺术化了的口语。(3)报纸评论可能更深地影响人,但广播评论却能更强烈地打动人。

第三节 广播评论的特殊评论形式

一、考核知识点:

(一)播稿式评论

(二)说稿式评论

(三) 脱口式评论

二、考核要求: 1. 识记:

(1)广播评论的三类评论形式。(2)说稿式评论的三种形式。(3)对话式广播谈话要注意的问题。(4)录音述评包括哪些元素?(5)戏剧式广播谈话的概念。(6)座谈式广播评论要注意的方面。(7)口头评论的特点。(8)口头评论的局限。 2. 领会:

(1)漫谈式广播谈话是一种拟态交流方式。(2)音响应是说理“锦上的花”、“琴上的弦”。

第九章 电视新闻评论

第一节 电视的特点及其对新闻评论的影响

一、考核知识点

(一) 电视的优点

(二) 电视的弱点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电视的传播特点。(2)电视的特殊收看效果。(3)电视传播的弱点。 2.领会:

(1)声与画之间的关系。(2)声画文三者的整合所产生的新的系统质。(3)电视是一种传播最直接、现场感最强的媒介。(4)客厅文化。(5)电视信息在时间之维上流动给电视表现带来的问题。

第二节 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及要求

一、考核知识点

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及要求

二、考核要求:

1.识记:电视评论的特点及要求 2.领会:

(1)电视新闻评论选题忌空、忌大、忌泛,要进行“大众话题评说”。(2)电视新闻评论是众声喧哗中突出主持人的声音。(3)电视新闻评论长于对论据的形象展示,给人以证据确凿的感受。(4)电视评论中有声语言的主要作用。(5)电视新闻评论的主持人一方可以有哪些角色。群众一方又包括哪些角色。

第三节 电视新闻评论的几种模式

一、考核知识点:

电视新闻评论的几种模式

二、考核要求:

识记:电视新闻评论的四种典型模式及其特点。

第十章 网络及其它媒体新闻评论

第一节 网络传播的特点

考核知识点:

网络传播的特点

考核要求:

1.识记:(1)网络传播的七大特点。(2)“第四媒体”称谓的来源。 2.领会:

(1)多媒体化可从哪几方面来理解。(2)第四媒体与虚拟空间。(3)互联网把人们带入了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4)为什么说网络传播不受时空的限制?(5)超文本链接使每一个文本间只具有相关性,没有了结构的严密性。(6)在网络的多元化传播主体中,大众传播仍然占据着权威的位置。(7)为什么说网络传播中,反馈变成了互动?(8)网络传播对传者与受者概念的解构。(9)匿名化与网名化的矛盾。

第二节 网络新闻评论

一、考核知识点

(1)网络新闻评论功能不同的三大块。(2)网络原创性评论的特点。(3)商业网站新闻评论的核心竞争力。(4)商业网站新闻评论的特点。(5)对跟帖评论的认识。(6)各种评论的互补。

1.识记:(1)网络原创性新闻评论的几大特点。(2)商业网站新闻评论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3)印刷媒体内容的网上存储有哪两类?

2.领会:(1)为什么说广播电视媒体信息的网上存储改变了其原有的“一次过”性质?(2)如何认识跟帖评论?(3)如何认识“板砖”与“灌水”? (4)我国的网络实名制是什么意思?

第三节 其他传媒评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书籍新闻评论

(二)杂志新闻评论

二、考核要求

1. 识记:书籍杂志新闻评论的特点 2. 领会:

(1)书籍是适合详细而深入地阐述某个主题的唯一的传播形式。(2)杂志介乎书籍和报纸之间,既有一定的时效性,又能将评论适当引向深入,版面大小正好适合于阅读,具有“相当深厚”的解释功能。

第十一章 接受及策划论

第一节 接受主体

一、考核知识点

(一) 接受主体的大众性

(二) 大众的主体性

二、考核要求

(一)接受主体的大众性

1、识记:

(1)“大众”的涵义。(2)大众的从众性。(3)“皮下注射论”。

2、领会:

(1)大众传播的接受主体与组织传播、人际传播的不同。(2)现代意义上的大众是如何产生的。(3)从变化快的世界中寻找不变的东西,寻找其背后相对恒定的意义,成为大众重获安全感的必然追求。(4)时尚和恐慌。

(二)大众的主体性

领会:(1)大众的主体性表现在哪些方面。(2)“接受”与“主体”的矛盾统一。

第二节 传播环境

一、考核知识点

(一) 传播环境与传播

(二) 新闻评论对舆论环境的适应

(三) 新闻评论对舆论环境的影响

二、考核要求

(一)传播环境与传播

领会:

(1)传播环境对传播的影响。(2)传播对传播环境的重构作用。(3)信息Ⅱ≠信息Ⅰ

(二)新闻评论对舆论环境的适应

1、识记:

(1)新闻评论如何适应舆论环境。(2)面对不同的接受群落,新闻评论可选择的办法。

2、领会:

(1)抓住了社会舆论的兴奋点,信息就可能保真并在信道中被强化。(2)为何要适时推出评论。

(三) 新闻评论对舆论环境的影响

领会:

(1)评论不仅要做到择时而发,而且要做到有评择发。(2)评论者的社会责任感。(3)新闻评论不能跟着舆论走。(4)有评择发不是要对世界造成歪曲,而是要努力挖掘出生活的本质,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评价新闻事件。

第三节 新闻评论策划

一、考核知识点

(一) 新闻评论策划的重要性

(二) 新闻评论的媒体策划

(三) 新闻评论的稿件配置

二、考核要求:

(一) 新闻评论策划的重要性 1. 识记:新闻评论策划的重要性。

2. 领会:(1)新闻评论策划是媒体竞争的需要。(2)新闻评论策划是凸显媒体灵魂的需要。(3)

新闻评论策划是有效影响舆论的需要。(4)新闻评论策划是媒体版面语言与评论直接发言有效结合的需要。

(二) 新闻评论的媒体策划: 1. 识记:媒体策划的几种定位。 2. 领会:每种定位要考虑的各种因素。

(三) 新闻评论的稿件配置:

1.识记:(1)稿件配置的意义。(2)稿件配置的几种基本手段。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落实,现将有关问题说明如下,并进而提出实施要求。

一、关于考核目标的说明

本大纲对各章节的主要内容作了扼要说明,并规定了考核目标(包括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使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核要求标准化。这样做的目的是:(1)使自考应考者能进一步明确考试内容和要求,更有目的地系统学习教材;(2)使社会助学者能够更全面地、有针对性地分层次进行辅导;(3)使考试命题者能够更加明确命题范围,更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和难易程度。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和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三个能力层次是递进等级关系。各能力层次的涵义是:

1.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意义,并能正确认知和表述。

2.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规范、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规范、方法的区别和联系,并内化为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

3.应用:在识记和领会的基础上,能对问题进行正确的阐述和分析,能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关于自学教材

《新闻评论学》,杨新敏著,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方法。

本门学科内容包括了有关新闻评论的各个环节:本体论、创作主体论、对象论、创作论、文体论、媒体论、接受主体论、新闻评论史,读者不难看出,这些环节合起来构成了一个系统。首先谈的是新闻评论是什么,然后是新闻评论的作者,作者所面对的对象,作者占有对象后的创作过程,创作所使用的文章体式,作品完成后的传播渠道,接受作品的人,最后是新闻评论的发展历史。在课本中,考虑到没有专门的新闻评论写作学,而写作又是广大自考者在知识运用上的难点,所以,用了三章的篇幅。当今媒体对新闻评论的制约也越来越被人们注意到,不熟悉媒体特点,很难写出适合传播的评论,所以,媒体也分为两章加以阐述。本课本对接受的专章论述篇幅较少,是因为在各章中都始终把接受放在了首位,并不是因为接受不重要,恰恰是接受太重要了。全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所以,应考者首先要系统学习各章,在对整个学科系统的完整把握的基础上再抓重点、难点。切忌孤立地看待每个问题。

2.把学习理论和应用方法结合起来。本课程的内容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自学应考者应当在学习有关理论观点的同时,多进行一些新闻评论的创作实践,这样,就会对理论有更切身的理解,真正使理论的指导作用得到发挥。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指定教材,明确本课程与其它课程不同的特点和学习要求,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要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的发生,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方向。

2.要正确处理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识记、领会同应用联系起来,把基

本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在全面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考者的素质和思想水平。

3.要正确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与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而且重点与一般是相互联系的,不是截然分开的。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自学应考者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考试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总之,要把重点学习同兼顾一般结合起来,切勿孤立地抓重点,把自学应考者引向猜题押题的道路上。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

1.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根据本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和考试目标来确定考核范围和考核要求,不要任意扩大和缩小考试范围,提高和降低考核要求。考核命题覆盖到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重点内容。

2.试题要合理安排难度结构。试题难易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易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必须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不是一个概念,在各能力层次中都会存在不同难度的问题,切勿混淆。

3.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和作文题。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岗位设置情况汇报下一篇:共享发展保障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