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分析论文

2022-04-16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科研成果转化问题一直困扰着各个产业经济的发展,即便是在网络技术极其发达的今天也尤为突出。一方面,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高校和研究院所的科技成果面对的受众较少;另一方面,先进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广应用,更重要的是各个经济实体、企业急需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其产品进行技术支撑。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分析论文 篇1:

欠发达地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摘要:贵州省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存在多样化的转化形式。有些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成功,而有些尚未获得任何经济成功。不过,在多项指标上,贵州省高校不仅低于全国,也低于西部地区的平均水平。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生产的科技需求不明确;明确的企业科技需求得不到满足;高校的应用性科研成果供给不足;等等。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企业、高校与政府共同努力,建立产学官有机结合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贵州省

一、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1 先行研究概述

目前,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在世界各国都受到高度重视。其目的多种多样,主要是希望通过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来带动经济发展。正因如此,经济越不发达的地区,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关注度就越高。我国也不例外。这从近年来相关研究论文数量的持续增多就可以看出来。

目前学界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研究尚没有关注贵州省,但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其他省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研究已有很多。例如,王通武于2004年对山西的研究,谢梅等于2007年对四川的研究,徐琳于2008年对湖南的研究,吴大勇等于2009年对新疆的研究,申小刚于2010年对河南的研究,马铮于2011年对河南的研究,张根水于2011对江西的研究。刘志会于2011年对吉林的研究,梁多煦等于2012年对广西的研究。

这些研究虽然在观察的角度、依据的数据、分析的方法和得到的结论上不尽相同,但是有一点却高度一致,即研究普遍认为,我国中西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其根本原因是高校科研管理体制存在弊端,不利于科研成果迅速转化。

2 分析的理论框架

上述研究有着共同的前提假设,即:我国高校科研成果大多为社会生产实际所需要,也能够顺利转化。既然如此,当高校科研成果不能够顺利转化时,就一定是转化过程中的某个环节(如高校科研管理制度)出了问题。

实际上,不是所有科研成果都能够转化;即使是能够转化的科研成果,也未必能够直接在生产中使用。为此,从实际生产的直接科研需求出发,倒过来看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过程就显得非常必要。遗憾的是,上述研究并没有从这个角度进行探讨。如果把生产企业的技术需求作为起点,那么,只有当企业需要某类科研成果,而高校又存在这类科研成果,二者却不能顺利匹配时,才意味着相关制度存在问题。这样一来,本文所关心的关键问题包括:第一,贵州省企业对科研成果的技术需求如何在高校科研人员中得到反映;第二,贵州省高校科研人员如何满足企业的技术需求;第三,如果科研人员没有能够满足企业的技术要求,原因何在。于是,企业与高校之间科技成果供求的互动过程就成了本研究的核心所在。

3 调查过程与方法

本研究以访谈为主,以官方统计收集为辅。研究参考的统计资料是《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0、201 1)和《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2004-2010)。访谈把贵州省高校分为“21l”高校、一般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学校三类,从中各选一所。在所选高校里,选择机械制造与工程类、材料与冶金类、计算机信息技术与电子工程类以及生物工程类的学科各一个,作为访谈学科。访谈对象包括高校人事和科研负责人、相关学院与系科负责人以及科研人员等。对前两者的访谈主要涉及高校科研的宏观政策与外在环境等。对后者的访谈主要涉及科研成果转化的实际过程与效果。在所访谈的68位科研人员中,根据年龄与职称,可分为青年(初级)18位、中年(副高级)22位、老年(正高级,一般是团队带头人)28位。

二、贵州省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基本现状

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过程的一般理解是:第一,高校科研人员研究出理论上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以发表的科技论文与出版的科技著作为指标。第二,科研成果的创新性与实用性得到社会认可。以专利的申请与获得批准为指标。第三,专利所有权转让或使用许可,并获得实际收入。以转让或许可件数以及由此获得的经济收入为指标。2010年与201 1年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对我国高校科研成果及其转化的统计就体现了这种思路。

表1表明,两年来,贵州省理工农医类高校在科研成果及其转化的各项指标上均有斩获。由于2009年之前与之后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选用的指标变化很大,无法进行更多年份的比较,为了进一步弄清贵州省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现实,本研究结合《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来分析。《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仅仅公布了各地区高校专利所有权转让与许可的件数及收入这两个核心指标。然而,从这两个指标来看,2004年至2009年,贵州高校的专利所有权转让与许可件数年年保持在1-5件左右。这说明,长期以来,贵州省高校在科研成果产出及其转化上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然而,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过程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形式。它有两种基本类型:专利技术转让与衍生公司。衍生公司是指科研人员依托高校,自己把科研成果市场化。这是一种较新型的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形式,在高新科技领域,尤其是计算机软硬件和通信技术的相关领域特别多见。不过,这种公司的建立与破产都非常快,而且成功率非常小。迄今为止,我国官方对这种科技转化的类型没有做过统计。从科研成果实用化的过程与方向来看,这两种科研成果转化并没有本质区别:都是科研人员预先产生了科技成果,等待企业来使用,而不是研究人员捕捉到企业的实际科技需求,然后进行相应的科研。其结果可能是,科研成果没有被任何一家企业使用,即转化不成功。贵州省高校的科研专利不少,而其专利转让与使用许可的件数却非常少,原因就在于此。

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更有效、数量也更多的科研成果转化形式。本文称之为合作转化,指的是企业把生产技术的攻关研究委托给有相关研究基础的高校。在这种转化中,起点是企业的现实技术需求,企业的科研或生产人员与高校的科研人员往往共同研究,而生产技术改进实践与高校的科研实验也是合为一体的。从科研成果转化的过程来看,这种转化形式与上两种形式的转化方向完全相反。贵州省高校中,这种类型的科研成果转化竟然还不少。大部分科研人员都或多或少地参与了这种科研转化。其实,这类科研成果转化的特征更值得关注。

三、贵州省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过程的基本类型及特征

从当前贵州省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效果来看,只有五种比较明确的科研成果转化过程。其中,三种比较成功,另外两种尚未成功。

1 较为成功的科研成果转化过程

成功的科研成果转化过程因研究者类型的不同而出现了一定差异。

28位资深研究者都有科研成果转化的不俗成绩,每人年均科研成果转化数量在1件以上。他们不管处于哪一种类型的高等学校,都能取得较为可观的科研成果转化实绩。就学科而言,科研成果转化多见于机械、冶金等较为传统的学科领域之中,食品行业中的这类转化也比较多,其它新兴学科中则不多见。转化形式既有专利转让与许可,也有衍生公司,更多的是合作研究,三者的比例大致为3.5:0.5:6。研究者长期与固定的生产企业有密切的科研合作关系,他们的科研团队就是企业生产技术改进过程的直接参与者,研究人员与生产人员的联系非常密切。高校科研人员对生产企业的技术需求的捕捉与反应是即时的,即高校研发与企业技术改进呈现出完全一体化的状态。这与国外大学的科研成果转化过程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在22位中年研究者中,16位研究者有较多的科研成果转化。其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与资深研究者基本相同。不过,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具体类型。数量较多的类型有12位。他们一般是上述资深研究者的研究团队的骨干力量,承担着科研成果转化的实际研发工作,也是资深研究者未来的合理继承人。高校的学术水平越高,学科的历史传统越悠久,这种类型也越容易出现。拥有专利的研究者也不少,开公司的则没有。数量较少的类型有4位。这种类型出现在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和新兴学科中。中年研究者自己就是研发团队的负责人。也有研究者拥有自己的公司,但公司经营与发展状况一般。拥有专利的研究者不多。

青年研究者共计18位,其中只有4位获得了科研成果的转化成功。成功的科研成果转化多出现于新建的_-一般本科院校中,“211”高校和高职高专学校没有相关成果。同时,成功的科研成果转化多发生于新兴学科或交叉学科中。拥有专利或开公司的青年研究者很少。他们成功的核心在于能够主动捕捉企业的技术需求。

2 尚未成功的科研成果转化过程

整体上,科研成果转化成功与未成功的比例是l:9。即便是上述较为成功的研究者也不乏不成功的科研成果转化经历,这说明科研成果转化存在很大的失败风险。科研成果与实际生产的科技需求之间的关系如何是转化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大多数未成功转化的科研成果要么是超前的,要么是事前未对企业科技需求做过认真调查的。其中,因为超前于企业实际科技需要而未能转化的类型约占20%。普遍存在的情况是,科研人员获得的专利无法转让。这种情况占比为60%。学校层次越高,这类例子也就越多。这说明,专利申请与获得远远不是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最终结果。未能转化成功的大多是传统意义上的“从高校到企业”的科研成果,即研究者先在实验室获得科研成果,然后等待企业来使用。当然,科研成果转化目前没有成功并不意味着永远没有成功的可能。同时,即使研究者准确地抓到了企业的科技需求,科研成果转化也有失败的风险,只不过失败的风险要小得多。

四、贵州省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如前所述,贵州省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如果参照全国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就会发现还存在明显的问题。表2表明,与全国水平相比,贵州省高校发表科技论文与出版科技著作的数量仅是全国各地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左右,专利申请数、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数、专利所有权转让与许可收入等指标更是低得微不足道,不足全国各地平均水平的10%。与西部十二省区相比,二者的比例在数字上稍微好看一些,但是各项指标上的比例依然都很低。这说明,贵州省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水平确实较低。

对诸多科研成果成功转化过程的研究发现,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与企业生产科技改进一体化是保证成功的重要因素。从这个观点出发,不难看出,贵州省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整体水平低的主要原因如下:企业生产的科技需求不明确,明确的企业科技需求得不到满足,以及高校的应用性科研成果供给不足等。

1 企业生产的科技需求不明确

贵州省有相当多的核心企业对生产改进的科技需求并不明确。主要原因如下:首先,贵州省当地的主要企业多为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一般没有提高生产率的强烈意识与生产技术升级改造的内在动力。当然,这个问题是企业体制造成的,单靠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无法根本解决。其次,企业缺乏高素质技术人员与完善的研发部门,无法对技术问题进行合理诊断。第三,由于缺乏技术交流的信息网络平台,企业根本不知道自己当前的生产技术与工艺在同类企业中的地位。第四。企业对我国高校科研的实际水平与实用性程度存在高度怀疑。本来,企业生产技术含量低,自身又没有完善的研发机构,应该多依靠外部科研机构(比如高校)才对,但企业对高校科研的强烈不信任使得他们没有科研力量可以依靠。

2 明确的企业技术需求得不到满足

当然,也有不少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能够认识到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并明确了提高生产率所需要的关键技术。然而,企业的这些技术需求却不能够得到满足。主要原因如下:首先,企业的科技需要不能及时向外部反映。企业既不知向谁反映,也不知如何反映。其次,及时反映到企业外部的科技需求却得不到相应的科研成果,因为社会上没有人或机构能够提供相应的科技成果。第三,高校所提供的科研成果未必与企业对科研成果的需求真正一致。

3 高校的应用性科研成果供给不足

虽然满足企业的技术需求不是高校科研的唯一目的,但从世界趋势来看,这已经成为高校科研越来越重要的目的。而且,由于我国现阶段其他类型的研究结构较少,高校有责任为企业科研需求服务。然而,贵州高校提供的应用性研究成果长期不足。主要原因如下:第一,高校科研长期与企业需求相脱节。传统上,高校科研多是教授个人兴趣驱动下的基础理论探索。后来,随着国家科技政策影响的增强,一些与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相关的科技研究进入了高校科研的范围。然而,这些课题未必能解决企业生产的具体的实用技术问题,其目标是科研成果得到科研基金部门的结题认可。最近,国家要求高校加强应用性科学技术研究,然而这些研究却多以获得专利作为结束。专利要转变为实际应用,还有很多科研过程需要进行。而且,专利未必就是企业当前所特别需要的实用技术。贵州省专利转让率很低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此。第二,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与科研创新的认识存在误区。一提起以科研带动经济发展,人们往往推崇比尔·盖茨与史蒂夫·乔布斯式的科技成果转化。这两人的成功固然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典范,但是,很多科技成果转化实际上就是利用高校积累起来的科技知识解决企业生产中看似非常小但又十分关键的技术难题。认识上的误区导致了高校在科技人才引进和队伍配置上追求高层次与名人效应,不能踏实地从当地经济发展需求出发开展研究工作。

五、今后的改进对策

要推进贵州省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需要当地企业、高校以及政府三方共同努力,建立产学官有机结合的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在这个转化机制中,企业是先导,高校是主体,政府则是主导。三方共同努力的核心是,让众多企业的科技需求及时反映到高校的科研工作中去,让高校的科研成果及时应用到企业生产中去,实现企业科技研发与高校科研创新的一体化。这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

1 明确企业的技术需求

对企业的科技需求进行系统分析需要高校与政府的大力支持,还应该做到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并重。从内容而言,高校在相关技术上提供支持,以保证企业科技需求分析的技术可行性。政府在资金与政策上提供支持:资金支持保证企业与高校进行相关活动的经济可行性,政策支持有利于产生激励企业与高校进行相关活动的外部环境。政府与高校的支持不能仅仅局限于当前目标的完成,即分析企业当前生产中的科技需求,更要重视长远目标,即有计划地帮助企业逐步建立起有一定水平的研发队伍与机构。

2 强化高校科研,尤其是应用型科研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社会已经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学者们称之为知识经济社会、后工业社会或后现代社会等。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在这个社会里,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高校科研创新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与此同时,社会强烈要求高校多进行应用性研究与开发。对于高校来说,这既是机会,又是挑战。然而,贵州省高校的科研现状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

目前,贵州省各类高校人均科研成果产出率较低,年均低于1件。应用型科研成果占全部科研成果的比例低于20%。应用型科研成果能够实现实际转化的比例不高,仅在1%左右,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0%。当然,我国高校的平均水平较国外同行也低很多。今后,这些指标应该至少达到以下标准:高校每年人均科研成果为1-3件,应用型科研成果占比在50%-70%之间,应用型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不低于20%。这就要求高校科研人员多关注企业的实际科技需求,从中选择相应的科研课题。

3 营造适宜于产学合作科研的外部环境

如前所述,贵州省相当多的生产企业缺乏技术改进动力,同时,高校的不少科研人员也缺乏科研以及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的动力。但是,不能简单地把责任推给企业与高校。对此现象,资源依赖理论认为,企业等组织及组织内人员的行为与变化都是对外部环境资源变化反映的结果。而且,研究者根据资源依赖理论,对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调查研究表明,事实的确如此。我们的实地调查结果也表明,贵州省高校教师缺乏科研与成果转化的动力也与相应的外部环境条件的匮乏密切相关。

与其他省份不同,贵州高校没有专职科研人员编制,只有教师编制。在以上课工作量为标准的绩效工资制度下,高校与教师自然忽视科研。同时,评定职称的科研绩效标准仅仅是科研论文、专利与纵向课题,科研成果转化的效果不在其中。难怪教师缺乏积极进行科研成果转化的动力了。这些制度标准都是政府部门制定的,高校没有权力作任何实质性更改。

因此,贵州省高校能否尽快具备适宜于产学合作科研的外部环境条件,主要依靠政府相关部门的努力。政府需要尽快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做好企业与高校的科技“媒人”,把企业的科研需求和高校的科研供给有机结合起来。其中的关键在于两者间技术交流平台的建设与完善。第二,致力于相关制度环境的改善。一方面,采取积极措施促进企业从事科技改造与生产技术创新;另一方面,通过制度改革促进高校积极开展科研,尤其是应用型科研,大力鼓励高校教师根据企业的现实科技需求进行科研。

作者简介:徐国兴,1966年生。安徽界首人,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王文健,1987年生,山东日照人,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徐国兴 王文健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分析论文 篇2:

民办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困难症结分析

摘 要:科研成果转化问题一直困扰着各个产业经济的发展,即便是在网络技术极其发达的今天也尤为突出。一方面,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高校和研究院所的科技成果面对的受众较少;另一方面,先进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广应用,更重要的是各个经济实体、企业急需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其产品进行技术支撑。该文分析国外科技成果转化现状,探讨了民办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困难症结所在,以期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探索解决途径,达到创建高水平民办大学的目的。

关键词:民办高校 科研成果 转化机制 发布平台 科研管理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无不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有目共睹,毋庸置疑。现代中国,要发展社会生产力,需要提高科学技术研究水平,就一定要重视科技成果转化。

1 科研成果转化背景分析

1.1 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国外科技发达国家,从事科研的机构,无论是民间机构还是国家研究院所,很多科研项目就是基于应用需求而迅速立项,研究,试制,批量生产,尤其对现代电子技术产品,产品市场生命周期特别短,国外这方面,研发阶段周期也有很多相关政策,项目组有长期战略性策划,长线基础准备和短期产品研发合理匹配,一方面有技术人员从事基础研究,进行理论模型研究、材料研究,工程技术研究,技术实现,各个产品设计环节从事研究的人员、资金都匹配到位,这位短线产品设计,迅速投入市场奠定的雄厚的基础,是国内研发机构无法比拟的。

国外发达国家,由于人们生活水平高、很多人的追求层次也高,对探索自然,追求真理,探求科学,有着极高的兴趣和追求,有些机构和个人,把对进行科学研究作为人生的目标,把对人类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作为判定人生成功与否的标尺,所以很多年轻人乐此不疲的进行科学研究,并把研究成果积极转化为产品,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是他们追求的目标。这种前提下,科学发展,科技发达,技术进步。

国内目前进行科学研究的人员主要是科研院所、大学院校的专职人员、教师,从事的研究工作大部分是国家计划内的项目,科学研究是最为工作来完成,被动性质比例较大,无论是横向基金项目还是纵向合作项目,单纯进行科学研究,探索自然奥秘的因素较少,应用价值受限制。另一方面,对于社会需求的,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急需攻克的技术难关,由于利益驱动、技术壁垒的客观存在,科研人员进行具有应用背景和需求的研究的热情有限。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比例较少。

1.2 民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受办学条件、办学层次、国家和地方政府扶持政策限制,民办大学在初期的教学型运行模式中科研成果在数量和水平上都处于较低水平。仅在近几年来有所改善,一方面随着国家对民办高校的重视程度提高,相关扶持政策的支持力度也有所加大。另一方面,民办高校在探求自身发展过程中,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引进了一定数量的高层次教学、科研双师型人才,使得高校科研工作得以顺利、快速开展。但是目前民办大学科研成果的现状是有论文而实际得到的少;而得到一定程度应用的,又少探理,难以提高应用层次,在应用中,遇到问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导致应用前景不乐观或难以推广。

2 民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症结分析

目前民办大学科研成果转化难、转化少,主要症结在于:

2.1 科研项目来源有限,项目扶持经费少

以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例,截至2014年吉林省民办院校获批的不超过一位数。能获批省科技部项目,对于民办高校更是一个具有较高荣誉的大事。所以尽管各民办高校出台的科研考核办法规定中对于申报成功省级以上的科研项目奖励幅度还是较大的,但是能够审批的数量还是少之又少,可见民办高校申报级别较高科研项目的难度之大。

一方面是目前民办高校能够申报获批的国家级基金类项目少之又少,即便是各种省级的科学研究项目能够申报下来的也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即使申报成功,给予民办高教的项目经费也是极为有限,很少有超过6万经费的,这有限的资金扶持还需要分批划拨。

2.2 科研成果有限,科研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高校建设了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然而这些重点建设的质量工程教学机构,所进行的工作主要还是围绕这课堂教学理论进行,能够通过科学研究形成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却很少。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如果在一定阶段内无法研究出有影响的成果,重点实验室的存在代表不了学校的科研水平,只能成为一个招牌。造成这个结果,一是学校需要引进不仅学历高,更要有较高科研能力的人才,使得重点实验室能够在规定的阶段有相应的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产生,起到重点实验室应有的作用。二是民办高校教师中不乏具有较高科研能力的教师,但是繁重的教学任务,各种流于表面的考核,使得教师没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研中。科研水平很难有用武之地,更难说水平提高了。

三是民办高校师资队伍中具有较高科研能力的一部分教师,来自于改制的科研院所、大中型国有企业,虽然进行了十几年的项目研发,试制,生产及安装调试,但是转入教学后,主要精力除了要用于完成教学任务,还要为完成各种考核,把很多精力用于诸如发表论文,完成量化指标工作任务。能够用于进行科学研究的精力和时间少之又少。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师进行较高层次和水平的科研工作。

2.3 科研建设内涵流于形式,缺乏成果转化的价值

很多民办高校的科研工作普遍存在流于表面光鲜,追逐完成量化指标。热衷于教师的科研论文在全国甚至世界核心刊物上发表,但这样只能是一定程度上反映科研理论水平,并不代表其价值和水平,科研工作真正的价值要看科研成果是否得到转化及转化后的实效,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个问题在企业中毋庸置疑,但是在高校中,追求的目标和企业的要求相差甚远,很多高校的科研项目仅仅停留在实验室成果,最多是实验样机阶段,很难达到量化生产阶段,无法产生经济效益,缺乏成果转化的价值。实际上科学技术要服务于社会,变成先进的生产力,即使是理论研究,也要为更深入的研究起到基础铺垫作用。

2.4 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科研人才缺乏热忱

目前民办高校科研工作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对科研成果转化管理机制还处于探索阶段。

尤其是适逢民办高校转型转设,各种量化工作细而繁杂,无论是学校管理高层、科研管理层,还是教学单位,对于科研工作的具体实施、量化,都处在被动地完成工作层次上。年轻教师需要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完成教学工作。只有在为职称评定积累材料时才拼命申报科研项目,项目结题成果绝大多数是论文形式。量化层次难以划分。

同时民办高校受办学条件所限制,在科研成果转化管理上很难作出与公立大学相近的奖励奖励机制。

3 结语

通過分析国内外科研成果转化现状,研究了国内民办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困难的症结所在,在当前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式下,民办高校应该抓住这个契机,研究对策,把科研成果转化工作落到实处,使学教融合,学思结合,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促进教师科研水平提高,为建设一流民办院校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曹霞,喻登科.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的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11):341-343.

作者:郑海峰 韩丽英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分析论文 篇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对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研究

摘 要:为探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之间关系,以教育部直属64所高校作为研究样本,在构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高校实践教学和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三者之间关系概念模型的基础上,使用多元回归模型检验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的关系。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性人才培养;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实践教学

高校作为我国进行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在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人才战略落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科技成果转化作为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高校的实践教学提供了优质的创新资源、高端的专家学者以及最新的科研成果,为高校师资、教学资源注入新鲜血液,同时也为培育创新科技“后备军”贡献了力量。本文将探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在实践教学中与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的关系,揭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对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机理,对拓宽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路径和提升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和创新价值。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的关系研究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是影响高校科研绩效和学术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是检验高校综合办学实力的核心指标[1],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高低能够影响高校创新环境和高校的产研资源,进而影响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鉴于此,很多学者从科技成果转化角度对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展开研究。邓桦指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是高质量的创新创业项目,学生参与其中,不仅丰富理论知识、增添创新实践经历,更能激发创新创业意识[2];姜永镔认为高校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能够创造经济效益进而改善科研教学环境,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供基础设施[3];

楼佩煌和李强也发现高校科研成果不仅可以提升创新生产力,更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将学科研究成果引入实践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和意识[4-5]。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对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影响,取决于科研投入对科研环境的优化,科研项目及科研效果对人才培养平台的影响。因此,本研究借鉴学者郭俊华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研究,从转化基础条件、转化的支撑及转化的效果等方面入手,利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条件、转化实力、转化效果的三个维度[6],具体分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条件主要指高校为成果顺利转化而提供的科研经费和人才。高校的经费投入可以为学科优化、科学研究及平台建设等带来充足的资金,巩固教学资源、完善科研设备、改善教学环境、提升学科水平,提高创新性人才专业培养质量。高校科技创新活动引进的优秀科技人才不仅是高校成果转化的重要战略资源,同时也为学科建设提供优质的师资,是提升高校科研人力配置以及增强创新能力的原动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力是成果转化的根本保障,主要表现在科技项目和科研成果(论文、著作)两个方面。高校通过聚集科研学术资源和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提升科研实力,吸引优秀的学生和教师参与科研,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7]。成果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科研并与专家学者交流的平台,提升学生的科研积极性,提高学生前沿科技知识的储备能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效果主要体现在知识产权、专利、成果获奖和技术成果转让及收入方面。转化收入实现了科研的转化价值和市场效益,能够激发研发人才探索应用型和前瞻性科研成果的动力,提升高校的科研效率,渲染了高校的创新文化氛围,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专利及技术转让为高校与企业搭建技术交流平台,在平台中商品技术信息流通快,学生能了解更多产品生产销售信息,掌握更多实践能力。同时成果转化成功案例可以作为教学资源反哺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科研知识储备。基于此,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1: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对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正向促进效果。

H1a: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条件对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正向促进效应。

H1b: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力对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正向促进效应。

H1c: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果对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正向促进效应。

2.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高校实践教学的关系研究

高校实践教学是高校通过课程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及社会实践教学等形式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手段。而高校的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等科研形式是提升高校实践教学的主旋律,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创新模式,是提升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8]。

高校也可以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实验,实现科研与教学相互渗透,构建“菜单式”的教学形式,优化高校实践教学体系[9]。并且对于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而言,多方协作是突破技术难关的关键,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为科技成果转化搭建了战略平台和沟通桥梁,实现强强联合和资源共享,也为高校培育了跨学科、跨领域、跨系统的教学科研团队,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优质的科研“养分”,搭建创新实践平台[10]。因此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能够影响高校的实践教学。基于此,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2: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对高校实践教学有正向促进作用。

H2a: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条件对高校实践教学有正向促进效应。

H2b: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力对高校实践教学有正向促进效应。

H2c: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果对高校实践教学有正向促进效应。

3.高校实践教学的中介作用分析

自《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以来,高校已把实践教学过程当作培养人才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王娟指出科学研究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把科学研究融入教学,能够加强实践教学的科学性和创新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李雷鹏等人提出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在实践项目教学中挖掘创新潜能,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思维[11]。由此可见,高校凭借实践教学可以将科研合作项目、学术交流会议等融入课堂,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张双志认为实训教学在技能大赛与学生创新能力之间扮演中介的角色[12]。余建星等人也提出以实践教学为抓手,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转化,可以提高高校创新性人才的实践动手能力[13]。从人才发展角度出发,如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中提出,人才培养應具有实践性、政治性、开放性及创新性[14]。再者从社会人才需求角度,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最终以社会需求为目标,搭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实践培养平台是培养人才创新能力的关键。综上研究表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通过高校实践教学能够影响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因此,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3:高校实践教学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的关系中具有中介效应。相关研究结构模型见图1。

二、研究设计

1.研究变量及测量

(1)自变量。关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衡量,本文借鉴了Wendy、Kim等学者的研究[15-16],在参考学者郭俊华量表的基础上[6],结合研究主题和情景,将原有的量表进行扩充和修改,分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条件、转化实力和转化效果3个维度。(2)因变量。关于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的衡量,本文借鉴曾月征和陈恒等人的研究[17-18]。在考虑客观数据采集的局限性和合理性的基础上,选择采用北京理工大学2018年对“双一流”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分作为数据源。(3)中介变量。对于高校实践教学的衡量,本文参考了陈恒的研究[17]。由于数据获取的局限性,本文选择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数据、学术会议参与数据、高校与企业合作项目数量及校企人才交流频率四个指标作为衡量依据。主要研究变量及含义具体如表1所示。

2.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研究选取教育部直属的64所高校作为研究样本。由于高校科技创新活动对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缓慢的过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对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效果具有延迟性和复杂性。因此,本文的自变量与因变量分别选择2016年数据与2018年数据,以达到缓冲延迟的效果,使数据分析更具实践意义。指标数据选取如下:自变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选择《2016高等学校科技统计内容汇编》数据,因变量(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选择2018年北京理工大学对“双一流”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分作为数据源,中介变量(高校实践教学)选择《2016高等学校科技统计内容汇编》数据。

三、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1.变量信效度分析

首先,研究使用Cronbach’s Alpha系数检验变量的信度水平。其中总体变量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43。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条件、转化实力、转化效果分别为0.775、0.848、0.865,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为0.885,均满足不小于0.7的基本要求,说明数据整体及各变量数据均具有良好的信度。其次,采用KMO样本测度法和Bartlett的球体检验法检验变量的收敛效度。其中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KMO值为0.952,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为0.930,Bartlett球体检验的显著性概率都小于0.001,表明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最后,对各指标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如表2所示指标的因子荷载大多数都大于0.7,说明变量之间聚合度较高。研究使用AMOS22.0对研究变量进行因子模型拟合度分析。检验了卡方(401.660)、自由度(84)、卡方与自由度之比(4.782)、SRMR(0.0415)、NFI(0.943)、RFI(0.929)、IFI(0.954)指标。其中卡方与自由度之比在3~5间认为模型拟合度较好,SRMR的值认为小于0.08时可以认为模型拟合度较好,NFI、RFI、IFI的值认为越接近于1时拟合度越好。因此可以认为本文研究的变量关系具有良好的拟合效度。

2.假设检验

为了研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高校实践教学与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分两步对数据进行分析:第一步,通过多元回归,分别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高校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第二步,检验高校实践教学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

1.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对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的回归分析。如表3所示,在Model1中,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之间呈正向促进关系(β=0.554,p<0.001),即假设H1成立。同理在Model1a、Model1b与Model1c中显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条件、转化实力及转化效果对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也都有显著正向影响(β=0.495,p<0.001;β=0.505,p<0.001;β=0.662,p<0.001),即假设H1a、H1b与假设H1c成立。

2.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高校实践教学的回归分析。如表3所示,在Model2中显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高校实践教学之间存在正向显著关系(β=0.604,p<0.001),即假设H2成立。同理在Model2a、Model2b与Model2c中显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条件、实力及效果同样对高校实践教学具有正向促进作用(β=0.526,p<0.001;β=0.543,p<0.001;β=0.718,p<0.001),即假設H2a、H2b与假设H2c成立。

3.高校实践教学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之间的中介作用。从表3中可以看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间(Model1)存在正向作用力度β=0.554,且p<0.001为显著,与高校实践教学之间(Model2)呈正向作用β=0.604,且p<0.001为显著,但在Model3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中加入高校实践教学后促进效果从0.554(p<0.001)下降到0.151(p<0.005),影响效果为显著,说明高校实践教学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之间充当部分中介作用,即假设H3成立。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1.研究结论

(1)研究证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能够正向促进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而且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条件、实力和效果对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效果也是正向且明显的,其中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果对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效果最大,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果的专利授权转让和获奖能提升创新性人才的科研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2)研究验证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高校实践教学之间正向促进关系。而且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条件、实力和效果对高校实践教学的作用效果也是正向且明显的,其中高校科技转化效果对高校实践教学的影响最强,认为学生能通过高校与企业专利、技术转让合作过程获得社会实践机会,而且获奖科研更能鼓励高校创新和优化实践教学。

(3)研究发现高校实践教学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之间呈现部分中介作用。说明高校实践教学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促进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关键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支撑人才培养时,通过资金和人力及科研成果改善了教学环境和充实了教学内容,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进而对人才培养质量产生积极作用。

2.实践启示

(1)优化实践教学内容,重视科教育人。在上述研究中发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对实践教学的正向促进效果很明显。因此高校应该关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科研活动对学校教学形式及实践教学的影响能力。在提升科研实力的同时,关注相关专业学生及教师的科研发展兴趣,在条件及环境允许的情况下,为其提供可以选择的个人或团体创新创业项目及科研项目。使学生在实践中挖掘科研创新能力实现自我升华,使参与科研项目成为一种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对学校科技创新领域的研究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2)重视科研成果,实现科研反哺教学。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案例是关键的科研成果,高校应该认清科研案例对人才培养的重要程度,把科研成果作为案例带进课堂,打通科研成果与课堂教学的通道,把前沿知识转化为“活教材”,开拓学生科研视野。鼓励学生和教师使用本校科研成果案例作为“大创”比赛的案例分析,在比赛中挖掘成果的潜力,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3)推动产教深度融合,促进协同育人。一方面,高校要做到整合社会和科研合作资源,为创新性人才价值发挥提供机会与平台。高校成果转化应发挥其在科研活动中的有利地位,以高校核心技术为导向,企业创新需求为目的,通过校企合作搭建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为创新性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提供必要的土壤。另一方面,要加大校企合作,构建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由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培训和学术交流平台,鼓励学生毕业后留在企业工作,实现“订单式”培养,提升人才的专业素养,实现产学协同育人目的。

参考文献:

[1] 徐哲根,杨璐,栾绍娇. 基于接力创新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效率评价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9,39(24):8-14.

[2] 邓桦. 发挥科技成果转化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J]. 中国高校科技,2015(9):80-81.

[3] 姜永镔,张虎,陈霞玲. 科技成果转化如何服务和支持大学发展[J]. 中国高校科技,2019(9):71-74.

[4] 楼佩煌. 基于科研成果转化的机电一体化综合实验系统[J]. 中国大学教学,2007(1):48-49.

[5] 李强,徐婉珍,沈洪锐,等. “科研反哺教学”模式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探索与实践[J].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9,41(S1):153-156.

[6] 郭俊华,徐倪妮. 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及聚类分析[J]. 情报杂志,2016,35(12):155-161,168.

[7] 李俊杰. 科研反哺教学的合理性及地方高校因应策略[J]. 教育研究,2012,33(3):53-56,70.

[8] 时伟. 论大学实践教学体系[J]. 高等教育研究,2013,34(7):61-64.

[9] 刘晓楠,尹美娟,陈岩,等. 探索军队院校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的有效机制[J].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6,38(S1):154-158.

[10] 王娟,杨森,赵婧方. “拔尖计划”2.0背景下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19(3):19-24.

[11] 李雷鹏,王立峰,倪志英. 谈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J]. 教育探索,2013(12):96-97.

[12] 张双志. 技能大赛提升高职生实践创新能力了吗?——基于实训教学中介效应的考察[J]. 职业技术教育,2019,40(34):19-25.

[13] 余建星,赵伟,李辉,等. 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形成实践育人氛围[J]. 中国高等教育,2012(Z2):18-20.

[14] 薛红焰. 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研究中的几个要点[J]. 攀登,2018,37(4):33-39.

[15] WENDY CH APPLE,ANDY LOCKET T,DONALD SIEGEL,et al. Assessing the relative performance of U.K.university technology transfer offices:parametric and non-parametric evidence[J]. Research Policy, 2005(1): 369-384.

[16] YOUNHEE KIM. The ivory tower approach to entrepreneurial linkage: productivity changes in university technology transfer[J]. 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13(2):180-197.

[17]曾月征,袁樂平. 创新型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统计与决策,2016(18):55-58.

[18]陈恒,初国刚,侯建. 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效果影响机理[J]. 科研管理,2018,39(4):124-133.

[本文系2018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知识资本视域下瞪羚企业创新能力形成机理与成长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8SJZDI061)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余大品]

作者:郝世甲 伏永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论文下一篇:实际中完善执行力提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