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论文

2022-05-04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后金融危机的形势下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外部环境和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根据这一变化有针对性地解读和认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对于银行信贷管理的安全性和运作效率至关重要。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论文 篇1:

当代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探析

摘 要:受后金融危机影响,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经济环境和外部环境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加之信贷规模的扩增,风险因数的上升,促使进一步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研究一度成为当代银行生存发展的重要课题,然而在具体实践中却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对此,本文分析了当代银行信贷风险的管理问题,并就其应对策略作了探讨,希望有利于改善现状。

关键词: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虽然银行业务正逐步向中间业务和多元结构方向发展,但就当下而言,信贷业务依旧占有绝对优势,而且资源庞大,有所增长,这本就加大了当代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难度。同时受金融危机、信用问题、市场监管等多方因素的共同影响,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日渐突出,故为减少不良贷款,降低信贷风险,就必须尽快发现并解决其现有问题。

一、银行信贷风险内涵阐述

简而言之,信贷风险管理是指银行借助科学技术和方法手段对可能引发贷款损失的相关因素进行合理的预测、分析、处理和控制,以期改善信贷质量,降低贷款风险及其损失,进而提高银行机构的风险控制和损失补偿能力[1]。

然而不合理的信贷结构、不理想的资源配置以及低质量的信贷资产等突出问题的存在和深化,为银行信贷风险的出现和上升创造了机会。而银行淡薄的风险意识、滞后的技术方法、较低的管理能力导致过度授信、贷款挪用、管理无力等不良现象层出不穷,进而为银行机构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因此解决当代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刻不容缓。

二、当代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分析

1.信贷组织结构不合理

首先,由于我国多数银行尚未彻底分离信贷业务的前台操作和后台管理,致使风险决策往往受到行政领导以及营销指标的共同干扰,如此一来,则要求各级行长兼顾营销绩效和风险管理,但事实上重经营指标轻风险管理的现象尤为常见;然后,由于银行普遍缺乏长期而有效的约束与激励机制,致使部分管理层忽视信贷风险而进行盲目扩张,尤其是房地产、现代通讯等行业贷款,而单纯的数量增长,势必会埋下严重的风险隐患[2];最后是内控制度的不严密、不全面,既难以有效规范信贷人员的行为和权利,也易因混同的营销与风险管理导致无法及时有效的识别、防范、处理信贷操作风险等。

2.风险管理流程有缺陷

我国银行现行的信贷业务流程多是建立在便于管理基础上的,从而一般具有较长的政策链条、繁多的操作环节以及多层次的管理结构,那么与之配套的风险管理流程缺陷便随之而来,最终导致了僵化的授信授权模式和不合理的风险管理模式。如信贷风险管理整体框架尚不完善,风险分析、计量等没有渗透在日常管理活动中,贷款前、中、后三大阶段的操作流程和环节尚未得到科学梳理和有效衔接,其中重视贷前调查和资产规模,忽视贷后监控和信贷质量尤为突出,从而不利于信贷风险状况的合理测量和全面把握等。

3.风险控制手段较滞后

滞后的风险控制手段也是当代银行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如在信贷风险管理工作中,并未根据贷款类型、客户诚信、风险类型、严重程度等区别对待客户,而是一味的沿用单一的管理方法;应用的信贷客户评级方法粗糙而宽泛,即习惯简单的借助AAA、AA、A、BBB4个等级构成评级结构、划定评级程序等,致使难以准确计算或估算信贷客户的违约概率及其损失[3];而不当的质押物评估体系很容易因经济市场发生变动而造成估价偏高,并由此引发信贷风险和经济损失;同时因信贷风险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有限,致使在风险预测、识别、评估、防范、处理等方面缺乏积极性,且所用手段无法满足实际要求,其中在信贷信息系统准确操作、数据加工再利用以及功能拓展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当代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应对策略

1.改进信贷组织结构

为在根本上改善当代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要求银行管理阶层充分发挥模范作用,即在思想上转变认识,切实将信贷风险管理落实为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在此基础上,遵循专业化、独立性、垂直型原则,联系银行实际调整信贷组织结构,其中必须保证每个部门、岗位和权利之间相互牵制,授权批准和具体分工明确,尤其是确保审贷分离,保持审计的独立性,并基于同一目标优化资源配置,以此做到各司其职、互不越权、杜绝内耗。若银行规模较大,可专设信贷资产组合、政策等子部门,以便与风险管理部门协作配合,及时发现、评估并防范全行的潜在风险。

2.优化信贷运作流程

由于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信贷运作流程为基础的,因此要想转变管理模式,应先对信贷运作流程进行优化。具体可将风险管理是银行经营的关键所在视为首要任务,基于风险收益最优这一原则,注重对资本成本和风险成本的科学分析和计算,同时从客户需求出发进行分类设计和区别对待,如制定合适的风险接受标准,以及不同地区、行业、客户的交易限额等,而非一个模式的业务处理,然后结合冗余环节的适当简化,提高业务处理效率;而且为改善银行信贷运作水平和风险管理质量,更应将风险识别、量化和控制贯穿于信贷整个运作过程中,以此实现贷前调查、贷时审查以及贷后检查的高效衔接,

3.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对于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而言,风险识别是基础,风险度量是关键,风险控制是手段,因此在对其进行完善时应做到:一是完善制度体系,如着力完善纪律守则、行为规则、操作手册,像空白凭证的使用与保管、贷款审查与发放等,其中资金交易、财务会计、信贷管理等岗位职责为重点对象,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信贷制度制定、贷款发放落实、风险贷款处理相互分离的审查机制,以便将审贷分离落到实处[4]。二是从信贷前、中、后全程风险管理出发,围绕现金流这一中心制定统一的信贷分析体系和工具,引入并逐渐完善10级风险评级系统,健全信贷信息管理系统,以此提高贷款定价的合理性和客户违约、业务损失概率的准确度。此外还应重点构建风险度量模型,以科学评估预期违约概率、贷款损失、赔付率等相关变量,从而判断非预期损失,发现并防范信贷风险。

4.重视内部审计审查

为进一步消除信贷风险隐患,银行机构一方面应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打造职业素养高、专业技能过硬、风险管理能力高的人员队伍,另一方面则要重点加强内部监督、审计与审查,即分别以银行单位和前台业务经营、后台业务复核作为信贷风险防范的第一和第二防线,然后通过内审部门独立性的审计职能发现操作风险、纠正不当做法、严惩舞弊行为等构成第三道防线,以此实现信贷风险的再检查和再监督;同时重点审查信贷客户的财务和非财务情况,核实其是否具备贷款资格,以及信用评级、授信额度是否合理;加强跟踪、分析贷后客户的财务变动、经营状况、重要人员调动等关键问题,确定其是否存在违约苗头、无法按期偿还贷款等,以此弥补信贷日常风险管理工作的不足,最大限度的降低信贷风险及其损失。

结束语:

总之,信贷风险管理是当代银行最重要、最常规的管理工作和永恒话题,且其管理效果直接关乎银行的资源安全、运作效率和竞争实力,故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我们认清形势,联系实际,明确问题,分析成因,在此基础上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加以积极防治,进而降低风险隐患,提高管理水平,推动当代银行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姝威.信贷风险管理的几点新认识[J].新金融,2010(04):06-08.

[2] 何建平.新形势下银行信贷业务内部审计重点和方法探析[J].企业家天地,2011(06):35-36.

[3] 张克雯.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J].经济导刊,2010(11):17-18.

[4] 郭毅飞.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与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10(02)21-22.

作者:李硕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论文 篇2:

新形势下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的研究

摘要:后金融危机的形势下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外部环境和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根据这一变化有针对性地解读和认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对于银行信贷管理的安全性和运作效率至关重要。本文认为目前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五个方面,即信贷投放行业比较集中、缺乏违约损失估算、质押物价值评估相对较高、信贷管理组织流程不健全以及内部信贷控制系统不完善等,本文根据以上问题的分析从以下方面提出了加强和提高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和质量的建议和对策,即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健全内部信贷风险控制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在信贷风险控制中的作用以及加强对贷款企业的情况审查等。

关键词:新形势 后金融危机 银行信贷 风险管理 研究

1、引言

2008年下半年源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席卷了整个世界主要经济体,其对银行金融行业的影响至今尚未消除,引发了全球性的银行信贷风险再认识活动。在我国信贷业务是银行的重要业务,这一业务具有较高的外部性和债务性特点,这使得信贷业务经营中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必须对其安全性和流动性给予高度的关注。同时目前我国金融资本市场改革处在深化和转型阶段,这使得银行的信贷风险处在不断的积累当中。

在后金融危机的时代背景下,从某种程度上说,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对信贷风险的规避和博弈对冲技术,而是演化为了利用风险管理进行保值增值的战略手段。金融危机下我国银行信贷业务之所以收到的冲击较小,主要是因为我国金融市场的有限开放状态和汇率管制措施等。但从我国银行金融市场体制改革的方向和趋势来看,越来越开发的市场态势必将给银行的信贷业务经营带来越来越大的冲击和影响,所以其信贷风险管理能力将关系到其效益和损失情况的变化。

2、新形势下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银行信贷投放行业和领域比较集中

我国银行的信贷业务投放的政策性比较强,目前来看房地产、通讯、生产制造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快速增长,吸引了大部分来自银行的信贷资金,特别是房地产市场价格高企的预期并没有在严格的宏观调控下回归到合理水平。根据国际行业经验和数据,个人房产信贷的风险暴露周期一般为3-5年,而目前我国银行房地产信贷业务也基本上正式开始运作5个年头,目前正处于隐藏风险爆发期,如果房地产市场在不断加码的房地产市场调控下出现逆转,那么银行的房地产个人信贷风险将急剧增加,从而使得整个房地产行业的信贷风险大为增加。

2.2 对于信贷违约风险出现的概率缺乏准确估计

从总体上看,我国银行对信贷客户的评级方法相对比较宽泛和粗糙,这表现为银行对信贷客户的等级结构组成、评级程序划定、信息收集方法以及总体结构设计上,一般习惯上将信贷客户的级别分为4个级别,即AAA、AA、A和BBB,而国外同行业一般将信贷客户分为8个级别,这种粗放式的信贷客户评级方式使得对于客户违约概率及其可能导致的损失不能有更为准确的估计和计算。这种状况在宏观经济环境较高的情况下,还看不出风险和危害,一旦经济发生较大波动和金融环境出现较大动荡,那么银行信贷资产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2.3 质押贷款中对于质押物的估值相对较高

目前我国银行的信贷业务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质押贷款。质押物价值评估的时间性非常强,一般在经济处在上升阶段质押物的评估值就会相对较高,而一旦经济出现下行预期则质押物的价值就会出现大幅度缩水。2007年上半年我国股权证券市场处在高位运行,很多贷款企业以股票股权组作为质押物向银行申请贷款,随着股权证券市场的低迷和股价的回落,使得银行以股票作为质押物的信贷业务产生了较大的风险和损失。同时对于其他质押物诸如在建工程、未办理房产证的房屋等的跟踪管理工作也没有及时地跟上,对于质押物动态监管和控制环节比较薄弱,有的在建工程竣工已经有了相当一段时间,但其质押登记手续迟迟没有办理,这就使得银行对于质押物的权利不能得到及时保障。

2.4 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组织、流程等不完善

目前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组织状况呈现十分严重的条块分割现象,整个信贷风险管理的环节、流程得不到有机的衔接和梳理,信贷风险管理的框架和流程不完善,使得银行很难从整体上对信贷风险的状况进行测量和把握,同时在制度上缺乏将信贷风险的分析、计量、操作等纳入日常管理的范畴。这方面的主要表现有,缺乏独立的信贷风险报告,使得银行的经营管理层不能对信贷业务的风险进行及时准确全面的把握,对于银行信贷风险的分析方法和手段还停留在传统的比例参数分析阶段,以统计分析和计算机职能挖掘为基础的现代信用风险评价和测量方法没有得到有效应用,这使得银行信贷风险分析中很难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有效、及时、准确的处理,不能有效地面对信贷市场环境的变化。另外我国银行的信息化管理起步比较晚,一般缺乏进行业务智能分析的数据仓库,成熟的专家信贷风险管理系统也比较缺乏。

2.5 银行信贷风险的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

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是构成银行信贷风险的重要因素,目前银行信贷业务内部风险控制环节薄弱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近段时间以来银行信贷业务中发生点多起骗贷、诈贷现象就是由于信贷操作不健全、执行不到位等引起的,充分地体现和暴露了目前我国银行信贷业务中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和漏洞。主要表现是内部控制制度措施不健全不系统,没有主动的信贷风险识别和评估机制,内部控制措施和手段收到组织条块分割等影响变成了零散化孤立化的手段,信貸风险内部控制中责权利界限不清楚。从目前我国经济走势的预期来看,其软着陆可能性和经济放缓的可能性比较大,这种情况下客观上要求银行做好信贷风险管理工作。

3、加强和提高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和质量的建议和对策

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不能局限在保护信贷资金的安全这个范围和层次上,同时还要着眼于对银行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组合水平应该产生应有的提升和促进作用。银行必须明白,稳健、保本的信贷风险管理原则是有效保护银行资产和保证存量资产质量的重要手段,这是银行生存发展的基础。对于银行内部管理中的不确定因素所引起的风险,诸如相关制度机制不完善不健全、内部信息传递错误、业务操作失误、贷款质押物估值问题等,可以通过加强内部业务控制水平和改善优化业务流程加以解决,至于外部不确定因素所引起的信贷风险,诸如贷款人违约、贷款人经营失败、银行金融行业风险等,需要银行建立健全信贷风险管理和防控的文化、管理机制和控制措施以及独立内部审计等来加以防范。具体的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提高和形成信贷风险防范的意识和文化认同氛围

银行信贷业务中要对目前后金融危机影响继续存在以及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形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有着充分的估计,将提高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性作为首要任务,同时兼顾信贷资产的流动性和营利性。应该深入学习、研究和探索银行信贷业务的风险发生、扩散、防范、控制等规律,提高对信贷风险的理论水平和认识能力,摒弃传统的同业跟随、依赖经验和简单比较的模糊评审方法,同时对于信贷业务过于集中的投向要给予应有的关注,注意控制投向房地产行业的信贷规模。针对目前外贸出口受挫、国外市场需求萎靡的情况,要严格控制信贷业务中的出口押汇行为,从而控制来自于商业信用、代理授信、船舶预付款保函以及金融信用等的风险。对于在本次金融危机中遭受下行冲击较大的行业或区域内的企业的授信准入标准应该给予适当提高,同时提高中小企业的授信准入标准,以重点防止其信贷业务风险。对于信贷审批标准要严格执行,全面收缩和控制企业的授信额度,对于一般企业禁止给予授信额度增加,对于那些个别的管理水平高、发展前景比较向好的企业可以适当考虑给予授信额度增加。

3.2 建立健全信贷业务风险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银行信贷风险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建立健全可以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银行的内部控制机构应该由银行的高层决策管理人员进行直接控制。从实践经验上来看,内部信贷风险控制体系的管理人员越是由级别高的决策层担任,其运作的效率和实际效果的发挥就会越好,这是因为银行高层管理便于内部控制目标的制定,并在其执行过程减少内外部阻力和提高整体认同感,从而容易形成较好的全员参与、全员支持环境。

(2)对银行信贷业务部门在内部控制体系中的职责和作用进行强化。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明确其系统职责并在执行的过程中密切合作保持协同,同时内部审计部门应该对整个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和效果进行审查、监督、评价和反馈,从而提出修正和改进建议以便内部控制体系可以得到持续化改进和发展。因此可以说内部信贷控制体系是银行信贷业务流程环节风险控制的基础。

3.3 依靠银行内部审计来诊断和防范信贷风险的发生和扩散

内部审计是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综合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内部审计在银行的组织结构中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这使得其审计结果具有不可替代性。在目前银行信贷业务操作的模式框架下,前台业务经营部门和单位构成了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的第一道防线,而后台的业务复核构成了整个防范系统的第二道防线,而内部审计对于一般的操作风险、舞弊环节和其他错误不当行为则构成了第三道防线。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仅可以发挥对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的风险控制结果的检查作用,而且也能通过这种再监督作用促使其进行功能改进和作用提升。

3.4 完善银行日常业务管理和基本业务运行情况的审查制度

后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银行信贷业务中应该充分重视日常业务管理能力,对资金链条的变化和还款来源的可靠性和充分性进行严格的审查,对于贷款企业的行为及其关联性进行全方面综合化研究。

(1)建立健全企业信用风险等级评价和信贷风险预警评价体系。信贷风险预警体系要对信贷单位的经营状况、财务变动、组织管理人员调动等重大问题进行及时的捕捉和分析,并向银行信贷人员发出及时的报警信号;企业信用风险等级评价就是针对贷款企业的管理水平、财务状况、生产经营状况、信用状况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评分然后确定其等级层次,从而确定相应的授信额度。

(2)根据我国银行信贷业务的特点,开发和研究针对贷款企业的贷款合同违约分析评价模型和破产清算预测模型。在信贷业务合同执行过程中,加强对贷款企业的经营过程和财务状况的全程跟踪和监督,构建贷款企业的重要检测对象和行为的业务数据库,对企业的可能走势和趋向进行预测和评估,从而指导银行做出合理的防范措施。

(3)使用資产组合管理方法来降低和分散信贷业务中的风险。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银行信贷业务中普遍地使用了贷款组合管理的方法来进行增加收益的同时实现风险降低的目的,一个设计科学的贷款组合的制定应该建立在对经济环境发展走势、行业发展前景以及贷款企业经营状况等综合分析和评估的基础之上。

4、总结

后金融危机的时代背景下,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难度和压力在不断增加,影响银行信贷风险的因素呈现出错综交叉的现象,这使得我国银行系统本来就相对薄弱的信贷风险管理状况受到了更大的挑战。本文认为在这种新形势下,商业银行对于信贷风险管理的范围和领域必须拓宽,将银行价值创造和价值增值的重要活动和关键业务环节等纳入到信贷风险管理中来,加强对银行信贷业务经营中各种内外部变量的侦查和监督,寻找银行信贷业务的安全性、效益型和流动性的均衡点,从而确保银行信贷业务乃至整体业务保持一个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梦瑶.浅论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J]. 决策探索(下半月). 2011(05)

[2] 叶芸.金融危机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控制和管理[J]. 经济师. 2009(12)

[3] 杜鹏,刘会敬.甘肃省基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探讨——基于对农行甘肃省分行某二级分行的调查[J]. 金融经济. 2011(06)

[4] 毛愫璜.美国次贷危机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刍议[J]. 商场现代化. 2009(08)

[5] 贝为智.金融危机视角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研究[J]. 区域金融研究. 2009(09)

[6] 侯梦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探讨[J]. 当代经济. 2009(13)

[7] 郭晓蕾.金融危机背景下商业银行投资风险控制[J]. 财经界(学术版). 2009(11)

作者:余迪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论文 篇3:

金融危机给我国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带来的思考

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不仅给各国的经济发展带了衰落与萧条,也影响了各个行业的发展。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对信贷风险进行有效识别,科学分析,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与控制。

关键词:金融危机;信贷风险;思考;措施

引言

我国经济发展带动了金融机构的资源整合,银行信贷逐步发展,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一直都是是我国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核心内容。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由于市场经济本身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导致我国的商业银行在信贷资产风险管理方面存在很严峻的问题。这些不利影响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本论文选取全球性金融危机为背景,通过分析我国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本身存在的问题以及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提出合理化建议,有效防范风险。

一、我国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总体上处于良好阶段,但是在信贷风险管理上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

1.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的定义及主要来源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的定义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的,历来对于这个定义国内外意见不一,但是总体来说大多数学者和专家认为,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在经营信贷业务过程中由于各方面不利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风险发生的总和构成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信用风险。这是风险中最常见的一项,主要以债务人能否按期还款来衡量有无损失的可能性,也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损失最大的风险。二是市场风险。主要受到利率变动,汇率变动和价格变动的影响,因此造成的损失较小。三是操作风险。由于内部管理程序不完善,操作程序不规范,常常导致管理水平出现问题。

2.我国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受历史背景和客观原因的影响,近几年,随着银行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虽然有了稍稍的进步,但始终是一个较簿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机制不严格,内部控制不完善

由于“只要能还利息就是好贷款”这种错误观点的深入人心,导致我国商业银行期限管理不到位。银行盲目为客户办理转贷,放松贷后管理,使经营状况出现恶化的趋势。

其次,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建设较薄弱。各岗位之间缺乏有效的制约。近年来,虽然其内部结构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但是部门的细分化程度依然没有达到预期要求,信贷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依然集中在同一个部门。而且常规审计在检查过程中对形成不良贷款的原因分析不准确,存在许多规范性操作问题,难以实现权威性。

(2)风险管理意识淡薄,信贷文化缺失

首先贷款发放的操作程序存在严重的问题,下级管理人员盲目遵从上级贷款的要求,没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从而导致信贷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变得淡薄。因此,出现虚假,谎报的行为就不足为奇,忽视了客户和贷款的一些潜在风险。

其次,银行的信贷活动、重要性的确定、沟通管理和价值取向认定都是决定信贷文化是否缺失的重要因素。银行的信贷文化代表了银行业绩和经营效果的成败。对信贷从业人员的培训和信贷流程的形式主义化,导致重贷轻管的传统落后观念滋生,信贷风险管理薄弱。信贷人员办理业务时常常本末倒置,只注重过程,对结果的重视力度不够。

(3)不良资产的处置滞后

由于平时对预警信息的掌握力度不够,对已经形成的不良资产操作处理不及时不够全面。而且没有对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未进行正确的责任划分和认定,造成追究不良贷款的责任力度不够,收贷费用的成本也过高。追究违规责任人的责任时未严格按照执行处罚标准,没有采取行政或法律手段等辅助手段加以治理,加上信贷管理人员的频繁调动离职,接任时为做好交接工作,因此致使责任追究制度形同虚设。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信贷风险的不利影响

1.直接导致我国商业银行业绩下滑,竞争力下降

美国房地产金融机构在市场繁荣时期对贷款条件的放松直接导致了本次的美国次贷危机,这场危机迅速蔓延全球,对作为开放性的组织而言的商业银行,打击更是首当其冲。近年来,我国经济升温,在经济高度增长的前提下,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然后面对经济危机带来的经济的巨大波动,导致商业银行本身存在的问题一触即发,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收到严峻考验,直接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工作效益。对于以往发放的贷款能否继续保持良好的状态,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这些出现风险的贷款将遭受到巨大程度的损失。

国家制定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通过下调存贷款利率刺激经济增长。作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经营收入的利差收入,由于受到利率下降的影响,导致利差收入减少,因此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空间收到压缩,盈利能力下降。未来一段时间,我国银行的盈利收入还有很曲折的发展道路。

2.影响中国未来经济的长远发展

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银行业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都有不同程度的打击,这也将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将采取一系列新的改革以应对风险,因此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优化贷款和收入结构将使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出现问题。这些不得不间接作用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政府为了终止经济长期停滞不前采取的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的调整,不仅影响银行业的盈利,也对经济的总体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三、我国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

面对外部的金融危机以及内部的我国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着问题,必须要进行风险管理的措施探讨,找寻一个适合发质的良好举措。

1.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

我国目前正处于金融体系改革和完善的过程中,金融市场的产品和服务比较匮乏,和发达国家相比,金融风险管理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大大滞后于实际需要。商业银行必须明确地位,强调信贷业务经营管理重的风险控制。建立稳健,有效的管理机制,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信贷、审查,完善事后监督,保证内部控制制度协调运转,对风险管理实行全面有效的贯穿过程。首先,要对银行管理者贷款决策过程进行有效制约,避免出现行政化色彩。其次,要建立科学的信贷风险评估体系,对能否顺利发放贷款制定科学严格的理论依据。然后将优化贷款结构与选择合理的贷款方式同时有效推进,提高质押、抵押、保证贷款的比重。最后要对于信贷资金的运行状况进行定期跟随监测,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尽量减少贷款损失,避免风险,合理有效的使用信贷资金,这样才能实现商业银行的效益提高。

2.培育新型的信贷风险管理文化,树立风险管理理念

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文化一直存在缺失问题,导致信贷人员风险意识薄弱,工作效率下降。因此,建立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强化信贷风险管理理念尤其重要。信贷人员是操作贷款业务的主要领导角色,帮助信贷人员树立科学的风险管理观念,有利于提高信贷人员的道德修养和总体素质。

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机制,深入开展关于职业道德教育和金融法制法规的学习活动,对信贷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和实践业务学习;制定信贷业务培训计划使员工自觉学习业务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经营管理水平;通过一系列的奖惩措施激励鼓舞员工充分发挥自身潜能,优化管理从而有效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

3.完善银行内部信用评级制度,规范信贷业务的操作流程

健全风险等级评定制度具体包括客户的信用等级管理和贷款的风险等级管理。首要任务就是建立银行内部掌握的客户资信评价体系,对客户的信用程度进行严格科学的评价管理。对数据库进行及时的更新完善,保证客户数据的真实性,全面科学的反映客户经营状况。并且对客户的类型进行合理划分,对不同的客户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保证评价能够科学、权威的进行,使决策充分可靠。

其次要对工作程序进行合理分类,理顺操作流程。通过构建管理信息系统和风险控制系统对内部工作进行合理规定,将贷款运作的不同环节与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等智能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的岗位,合理确定每个单位应当履行的职责,健全岗位贷款决策行为,将内部监督落实到工作中。通过自律监督和外部监督,构建一个透明的平台,帮助银行树立良好的社会公信度,这样可以促进商业银行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发端于美国金融市场的金融危机迅速波及美国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并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由虚拟经济引发的实体经济危机,也波及到其他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各个行业的对外开放程度都在不断加深,但是对于金融业,我国政府一直采取谨慎的负责任的态度,循序渐进的开放。金融危机不仅对全球的经济发展带来深刻影响,对我国的商业银行也是致命性打击。在内忧外患的经济条件下,如何合理有效的规避风险,是值得我们广泛关注和思考的。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应加强管理控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内部制度改革创新,以良好的姿态应对金融危机的破坏性打击。以上的措施可能存在不是很前面,希望以后的专家学者在以后的研究中能更加深入具体。

参考文献:

[1]宋广厦.河东农村合作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2]王李,赵树宽. 论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J]. 经济纵横. 2009(03)

[3] 汪伟建,黄小龙. 商业银行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研究[J]. 海南金融. 2003(05)

[4]付笑春. 我国政策性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浅议[J]. 经济问题探索. 2004(11)

[5]张国英,练胜祥. 防化信贷风险管理是关键[J]. 上海金融. 2000(07)

作者简介:许家威(1993.02.19),辽宁省凌源市人,在读本科生,专业:财务管理。

作者:许家威 王昱睿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体育教师安全教育论文下一篇:煤炭企业安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