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课程设计论文

2022-04-2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历史课程设计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充分利用网络数据、视频、音频、图像等资源,能有效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丰富性、直观性、生动性和形象性。为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实效性,在选取和运用网络资源时,要确保其准确性与真实性、典型性与针对性、恰当性与合理性。

中学历史课程设计论文 篇1:

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学历史教学的思考

【摘 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伴随国家素质教育改革理念的深入实施,教学要求不断提高,加强中学历史教学创新,不断提高教学资源的丰富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才能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知识,并加以应用,提升历史核心素养。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创新性的教学理念,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与中学历史教学的有效融合,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对传统文化教育与中学历史教学的关系进行了简要分析,着重研究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学历史教学的意义以及具体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历史教学;中学;意义;对策;融合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序推进的今天,随着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国家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并不断进行继承、创新和弘扬,成为每一个中华儿女应有的责任。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拓宽学习资源,引入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必要的手段。通过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更好地和历史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融合,对提升学生的历史文化品味,增进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也需要把握基本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切入点,才能更好地提升其与中学历史教学的融合度,不断提高融合应用成效。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学历史教学的研究探索,意义深远。

一、传统文化教育与中学历史教学之间的关系研究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过程中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涉及面广,且都是经过历史检验和实践的精华,当前随着国家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新时期加强传统文化学习,成为社会主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传统文化的精髓与中学历史教学资源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很多的内容都是从传统文化中加以提炼和精选出来的,中学历史教材内容比较少,且分布比较分散,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深度理解能力,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学历史教学课堂中,可以有效弥补其知识的局限性,传统文化知识和中学历史教学内容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两者之间紧密关联,互为补充。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中学历史教学课堂中引入传统文化教学,一方面有助于更好地让学生接触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接受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素养,提升审美意识和精神境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为端正学习态度,提高民族责任感,更好地激發学习热情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可以为中学历史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历史学发展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将两者进行融合,可以为学生更好地呈现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以及发展过程中积累的重要的资源,教科书中很多内容和传统文化的内容是关联的,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为相关的历史知识进行进一步的补充,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增进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提高记忆和应用能力,不断提升历史学习成绩。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理念的融入和知识的融入,对于提高中学历史教学成效,丰富历史课堂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三、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学历史教学的具体对策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讲述为主,学生根据教师讲述的内容来进行自主学习、记忆相关的知识,这种机械性的教学模式,不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还容易造成知识的混淆,不利于提高对历史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应用能力,教师这种单一的授课模式,也不利于师生互动。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的内容,有助于提高教学资源的丰富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从而拓宽他们的视野,形成更加正确的学习观,为将来的学习、生活、就业等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具体融合的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索:

1.加强教师的能力和素质修炼,不断提升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开展中学历史教学,想要更好地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的内容,教师应当进行深入研究,不断学习历史教学新课改的要求,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系统学习,围绕教学重点深入查找与其相关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这样才能够在教学时有的放矢。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丰富、体系庞杂,全面地引入和涉及很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教师要勇于探索,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积极探索传统文化教育融入的新模式、新方法,结合实践进行不断探索和总结,这样才能更好地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2.拓宽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论是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当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来进行设计,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所以教师需要深入观察和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成长特征,以此为基础结合教科书内容,对传统文化的关联的精华部分来进行总结,进而选取切入点来进行教学,传统文化要进行分类,不能直接拿来进行应用,教师要善于融合和提炼,这样才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比如在开展关于历史事件讲述时,教师可以引入传统文化中与此相关的一两个经典的故事来进行导入,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深度探究的兴趣,从而更好地了解课本知识,结合自己的兴趣进行深入学习和讨论。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开展基础教学的基础上,为他们推荐更多的传统文化读物,这样更容易调动他们参与讨论研究的积极性,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拓宽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主动求知意识,提高学习深度和广度。

3.加强传统文化精髓的挖掘,丰富教学课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究新课表的要求,要从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的角度入手来进行设计,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共同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而为他们树立良好的榜样,激发民族热情,提高辨别真善美的历史思维能力。比如在中学历史教材中有很多的历史事件,往往记忆比较容易混淆,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共同研究每一个历史阶段典型的人物事件等,在开展教学时将英雄人物和典型事件的特征等进行挖掘,从而更容易让他们进行理解和记忆,以此为基础提高系统掌握知识的能力。

4.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评价的多元性。一方面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在课堂设计方面将传统文化教育和教学目标进行系统综合考虑,优化课程设计,提高教学的系统性。还要进行教学技术和方法创新,借助多媒体技术等引入更多的传统文化相关的图片、视频和音频等资料,探索慕课教学和微课教学相关的模式,从而为学生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更好地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习热情,带着兴趣探究历史知识的奥秘。还可以设计相关的小组讨论活动或者游戏教学活动等,以此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加强知识资源分享,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另一方面要不断优化中学历史教学评价体系,将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的内容融入历史课程测试中,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提高文化的传承力和创新应用能力。

总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把握适度的原则、科学的原则和创新性原则,不断创新、总结,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的丰富性、有效性,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瑾.中学历史教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J].时代教育,2016(15)

[2]姚德健.让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学历史教学[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6(04)

[3]赵加军.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畅想[J].中学教学参考,2017(19)

[4]宋兴林.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学历史教学的思考[J].学周刊,2018(10)

作者:杨永军

中学历史课程设计论文 篇2:

论网络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充分利用网络数据、视频、音频、图像等资源,能有效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丰富性、直观性、生动性和形象性。为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实效性,在选取和运用网络资源时,要确保其准确性与真实性、典型性与针对性、恰当性与合理性。

[关键词]网络资源,历史教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高校中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兼具历史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双重特色,承担着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三个选择”的重要任务。因此,加强《纲要》课教学,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网络资源在《纲要》课教学中的

重要作用

《纲要》课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不能搞封闭式教学,而是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充分吸收和运用现代媒体技术,不断改善教学手段,及时丰富教学内容。在这个过程中,网络技术和网络资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网络资源能够丰富“纲要”课教学内容

历史曲折的进程和生动的细节,远不是一本教材所能集中展现和充分表达的,更何况《纲要》课涉及的时间跨度将近200年,这其中有无数历史人物的诞生、无数历史事件的发生、无数历史现象的产生,内容丰富生动。因此,仅让学生记住概念和结论,记住一些人物的历史贡献和一些事件的历史意义,这样的历史是不真实、不全面的,这样的历史只能是“干巴巴”而不是有趣、有料的历史。而网络资源则从不同角度再现了历史的情境,以不同方式还原了历史的细节,使历史更加立体和丰满,能给学生提供直观的历史感受和情感熏陶,帮助其加深对重大历史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同时,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为人们学习探究历史提供了新的平台,一些学校开通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资源库”,包括了教学设计、文献史料、研究成果等内容,十分有利于提高《纲要》课的教学质量。

当然,《纲要》课教材还是我们学习历史的基本依据,尤其是经过了不断修订、反复锤炼之后,《纲要》课教材线索比较清晰,内容概括凝练,对历史规律的把握也十分准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学好、用好教材和适当与网络资源结合起来,建构起课堂教学、网络课程、电子资源互相配合使用,教师课堂教学与学生自学同时并举的新的互动教学模式,不断建设和充实课程网站,必能起到珠联璧合的重要效果。

2.网络资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成长于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其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之高亘古未有。网络上丰富多样的资源对大学生来说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网络已日益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之中。对于《纲要》课教学来说,如果脱离网络这一重要媒介和平台,片面拘泥于教材的表述和课堂的讲授,以点名、扣分等强制手段逼迫大学生听课,则既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也不合乎大学生心愿。“传统的教学,基本上靠的是文字语言的阐述,其吸引力有限,学生不仅会产生模糊不清、枯燥无味的感觉,而且制约了他们对历史的形象性理解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网络上的资源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更新速度快、传播范围广。

选取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网络资源,并将其运用于《纲要》课教学中,能极大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学习效果。通过综合运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刺激,以视频、声音、动画、图像、文本等多种形式作用于学生的知觉和记忆系统,实现图文并茂、声色交融、视听同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历史的洗礼和知识的陶冶,使他们真正做到“两个了解”,懂得“三个选择”。

对于这种教学手段上的创新和教学内容上的充实,很多人都觉得颇受启发、受益匪浅:“这样的教学方式以更加生动的形式向我们传递历史知识,给我们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增加了我们的学习兴趣,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我们是真心喜爱这门课的。”此外,网络上有关中国近现代历史题材的热点问题,往往能引起大学生的关注和兴趣,对于这样一些现实性强、关注度高的问题,适当引入《纲要》课堂加以讨论、引导,帮助大学生答疑解惑、厘清思路,也是十分必要的。

3.网络资源能够促进相互之间的切磋与交流

当前全国的《纲要》课教学有统一的教材,在共同的指导思想下有序推进。虽然如此,各地的教学条件、教师水平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一些领导重视、财政充裕的学校,《纲要》课开展的丰富多彩、有声有色,如购买教学参考资料、改善教学设备、组织外出考察调研、鼓励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开展实践教学等,而有的学校则受资金、评价体系等因素的影响,《纲要》课教学迟迟得不到有效改善,在学生的思想培育、价值引导和知识传授方面还相对滞后,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一定的教学势差。而网络为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教师之间的切磋与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对于彼此之间取长补短、缩小差距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很多学校围绕《纲要》开展的精品课程建设,组织了大批教学名师、教学骨干共同参与,其制作的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本身就是网络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方便了彼此之间的学习和交流。而一些地区和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一些优秀教师的讲课视频也是重要的学习资料。如天津市每两年举办一次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就有很多教师选择以《纲要》课为授课内容,这对于一些青年教师参考、借鉴和学习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另外,一些专门网站的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等,更是各学校《纲要》课教学的精华和精品,有些甚至是教研室集体智慧的结晶,对于人们观摩学习、汲取经验等都有一定的帮助。

二、网络资源在《纲要》课教学中的

运用路径

在一部分人的印象中,《纲要》课教学多是刻板的教材、威严的面孔,多是乏味的讲解、平白的直叙。事实上,在网络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如能灵活、恰当运用一些网上资源,如视频、音频、图片等,则可使《纲要》课情趣盎然、趣意横生,使学生产生意犹未尽之感,从而极大提高《纲要》课的教学实效。

1.充分运用网上数据资源,提高《纲要》课的丰富性

任何的课堂授课都是一种知识的输出,是平日所学积累的集中展示。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讲出深刻的内容,力求言之有据,避免枯燥乏味,使学生能有所收获和启发,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的课前准备,包括寻找恰当的教学案例、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等。马克·吐温曾经说过:让他演讲3小时,马上就能讲肼10分钟,需要准备1星期肼3分钟,需要准备3星期。

《纲要》课要真正达到存史育人的重要目的,也需要认真的准备,首先要加强对史料的搜集与整理,以翔实充分的史料为依托进行授课,而不是信口开河、夸夸其谈。正如有的学者所言:‘马克思主义不赞成用史料学去代替历史科学,但历史研究必须以史料的搜集、整理、排比、考证为基础。史料的突破常常会导致研究的突破,修正或改变人们对重大历史问题的看法。”在搜集与整理史料的过程中,历史文件、资料汇编、学术专著固然是必不可少的,档案馆、图书馆、资料室也必须是经常去的,但网上一些重要的数据库也蕴藏着丰富的历史资源。如瀚堂近代报刊数据库,汇集了从北京《顺天时报》、天津《大公报》《益世报》到上海《上海新报》《申报》等近300种清末至民初的报纸和刊物,图文对照整理,首尾内容完整,大成老旧全文数据库则收录了1949年之前,清末至民国近80年间中国出版的7000多种、14余万期期刊,资料涉及文史教育、哲学经济、政治军事、工农交通等各大门类:华文报刊数据库规划从清朝嘉庆年间至今200年的4000种报刊中,对其中的10%实施数字化,建立拥有4000亿汉字和4亿篇文章的海量历史文献库,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服务,等等。这些数据库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对我们搜集和整理可靠历史资料大有裨益。

除此之外,一些网上图书馆提供的目录索引、文献传递等服务,也极大便利了人们的教学、研究所需,如国家图书馆、天津图书馆、深圳文献港等。而超星电子书阅读平台、读秀学术搜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人大复印资料、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等,也都有丰富的图书、报纸、期刊资源,对人们准备教案、选择案例有着极大的帮助。

2.灵活运用网上视频资源,提高《纲要》课的直观性

历史是过去的故事,无法完全重现。但是,网上一些珍贵的视频资源,却以其真实的音像、逼真的声音,最大程度地还原了当时的历史场景,使历史更加生动形象。在《纲要》课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一些视频资源,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历史演进的直观认识,对历史事件的形象感知。目前,网上的视频资源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历史纪录片,包括文献纪录片、电影纪录片、电视纪录片、理论文献片、电视教育片等,如电视文献片《伟大的历程》《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改革开放20年》《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专题片《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等;二是相关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如电影《周恩来外交风云》《太行山上》《建党伟业》《建国大业》《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电视剧《亮剑》《长征》《潜伏》等。这些视频资源或以独特的视角、或以艺术的手法,起到了记录历史、还原历史的作用,是《纲要》课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

此外,历次党的代表大会、历次大阅兵的相关视频,也能以其现代化的视听效果,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达到寓教于乐、身心愉悦的目的。如在讲授“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这一部分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地道战》或《敌后武工队》等影片,使学生真正明白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战的艰难处境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在讲授“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和“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这两节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影片《建国大业》,使学生真正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深刻体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艰辛,在讲授“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一章时,通过让学生观看电视文献片《邓小平》第七集《绘制蓝图》,让他们真正了解中国改革开放时如何从开始到逐步布局的,以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从而了解如何真正做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历史实际相结合的基本规律。当然,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简要介绍影片的历史背景,观影结束后进行适当点评,或者组织学生互动交流,相互沟通观看感悟,以及鼓励他们撰写观后感,引导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点滴感悟深化为系统理解。

3.积极运用网上音频资源,提高《纲要》课的生动性

历史是无声的,但展现历史的手段可以是有声的。在《纲要》课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具有现场感和立体感,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可以积极运用网上音频资源,通过音乐的渲染和情景的铺设,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历史场景之中,更好地感受历史的氛围。事实上,很多音乐作品本身就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反映着一定的历史事实和历史进程,因为艺术不是突兀而起、凭空而生的,而是源于实践、源于生活、源于群众的。“音乐作品既是一定的现实的社会关系及其所属的社会阶层的价值立场的反映和表达,也是它所属时代的文化表征和精神展现”。如《八月桂花遍地开》反映了鄂豫皖苏区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成立的过程及意义,《松花江上》则呈现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儿女痛失国土、颠沛流浪的悲惨情境,《在太行山上》则表现了广大民众团结一致,坚决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坚强决心和意志。在《纲要》课教学中,这些音乐作品既简短有力又意蕴深远,以其声情并茂、以“声”带“史”,传导着丰富的历史讯息,延续着一定的历史情感。在讲授“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时,针对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反“围剿”斗争情况,可借助歌曲《十送红军》来展现根据地人民对红军的深厚感情和对革命胜利的强烈期盼在引导学生学习“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时,如能穿插播放《南泥湾》,则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当时抗日民主根据地所面临的严重困难局面,以及广大民众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艰苦奋斗精神,而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则以雄壮的旋律、豪迈的歌词展现了敌后抗日游击队伍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第二阶段,提出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结构——模块。2001年11月27日至12月3日,教育部组织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研制的第四次会议,课程工作组集中对普通高中课程框架进行了研讨,提出普通高中课程“模块”的整体设想。历史课程标准组则具体讨论高中历史课程的结构,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课程教材中心领导也先后参加了历史组的讨论。历史课标组主要围绕“是否要设共同基础的必修课”,“如何设置选修课”等问题展开了讨论,最后形成了一个基本的课程框架:共同基础课30个专题(中国古代史8个、中国近现代史12个、世界史10个),选修课10个专题(推动人类进步的重大科学发现、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影响人类进程的思想解放运动、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文明的交往与冲突、20世纪战争与和平、文学作品中的历史、世界文化遗产介绍、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演蓟。

第三阶段,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初稿的形成。2002年1月到6月教育部又先后召开了五次会议,历史课程标准组在撰写课程标准初稿的过程中,就课程标准的结构、模块的划分、专题内容的选择与表述、课时分配、标准各部分的表述分别进行了专题研讨。在此期间,课程工作组以及课程工作组的有关成员多次参与历史课程标准组的讨论。2002年5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初稿基本形成,并对初稿进行了反复的修改。

第四阶段,征求意见与初稿修订。2002年7月,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研制过程相似,教育部组织了一系列的意见征询活动。2002年8月至2002年12月,历史课程标准组根据反馈的意见对课程标准初稿进行了反复的修改。

第五阶段,审议通过,颁布实施。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研制过程相似,各科课程标准经过相关专家审议后,2002年12月22日,教育部党组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各科课程标准,2003年3月正式向社会公布,并于2004年秋季进入试验区实验。

三、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研制中的

主要特点分析

课程设计问题是一个实践问题,但这一实践过程是有目的,“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主体一开始就对自己的需要有自觉的意识,并且能在大脑中以观念的形式改造甚至创造外界对象,能够在大脑中对实践活动的过程进行预演,从而一方面把自己的需要外化为一定的对象物,使其成为实践活动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对外界对象的认识,获得达到这一目的的知识、手段,为满足自己的需要服务”。60年来,中学历史课程设计的历程充分展示了实践的这种目的性,正是由于这种目的性的指引,历史课程设计过程才得到了不断地发展完善。

1.根据国情,借鉴和改造国外经验,改进中学历史课程设计的流程

“56大纲”的研制过程主要借鉴前苏联经验,主要作为国家政策文本来研制的,政治主导的倾向比较突出,相对来说,脱离了我国中学历史教学的实践。这种情况在“92大纲”文本的研制中得到了改善,变化是第一,文本编制人员的广泛代表性,尤其是优秀历史教师的加入,使大纲文本与教学实践有了结合的主体因素:其次,大纲初稿制定后,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实验再进行修订,体现了大纲研制过程的相对开放性,进一步加强了课程文本与教学实践的联系。“课程标准”的研制过程吸收和借鉴了欧美地区国家课程设计的先进经验,文本研制过程体现出鲜明的行政模式,并且构建了一个相对系统、严密、有序的设计流程,并把文本研制过程与反馈系统有机结合起来,既保证了课程文本的质量,也形成了一个相对开放的文本研制流程。

新课程历史课程标准的研制与课程方案以及其他学科课程标准同步进行,形成了一个相对系统严密的过程,从图2(见下页)我们可以看出,本次课程方案与标准研制的过程经历了五个阶段,具体包括1.项目招标,确定研制方案与人员2.基础研究3.新课程方案即各科课程标准草案形成;4.修改与修订5.新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颁行。而且整个研制过程又于一系列的反饋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反馈系统是在“草案”公布前,反馈系统是在草案“草案”公布后,这使课程方案与标准的研制过程形成了持续开放的机制。

图2:“课程标准”设计流程图

2.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由课程设计人员内部的讨论协商逐步发展到课程设计的内部与外部相关人员之间建立起一种长期有效的协商文化

“56大纲”的文本研制主要是历史教材编写专业人员的内部讨论与协商:“92大纲”就扩大到历史教材编写专家、高校历史学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的讨论与协商,而“课程标准”则充分发挥了历史学专家、历史教育专家、课程专家与教育部官员之间的对话优势,形成了一种协商文化,在不同专业视阈的融合中推进历史课程文本的研制。课程标准研制的整个过程都伴随着教育部官员、课程工作组成员、课程项目组与课程标准组成员之间的讨论、坚持、协商与妥协。就历史标准研制过程而言,协商文化主要表现为课标组内部成员的协商和历史课标组、课程组与教育部官员之间的协商两种形式。

3.由中学历史课程文本的独立研制逐步发展到多学科(包括课程方案)文本研制的组合

“56大纲”和“92大纲”都是独立的研制过程,“课程标准”的研制则和课程方案以及其他学科课程标准同步进行,这种文本研制流程有助于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文本能够形成一个联系密切的文本体系。

四、新世纪中学历史课程标准

研制过程的反思

新中国60年多年来,我们往往只重视历史课程设计的结果,而忽视历史课程设计的过程。到目前为止,我们还很少看到对中学历史课程设计过程进行研究的成果,而中学历史课程设计者也缺少对历史课程设计过程进行回顾与反思。

“56大纲”是新中国研制的第一套教学大纲,具有鲜明的行政色彩,从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的角度来评价,这套大纲的文本质量还是很高的。30多年以后,参加过大纲编写的苏寿桐先生对这套大纲的评价是:“不但对当时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中小学历史教科书具有指导作用,也对以后历套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56大纲”的研制过程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者先,确定大纲文本研制的议程、规划过程和审定都是由行政部门来完成的,人民教育出版社是具体的执行机构。其次,研制人员的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教材编写人员。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历史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专业人员是非常缺乏的,人教社历史室的大部分编写人员是1953年以后从全国各地调入或借调的,主要研制人员的研究领域是中国史,研究世界史的专家只有杨生茂和李纯武两个人。研制人员的历史学专业背景决定了“56大纲”只能构建一套历史学科体系的中学历史课程。又由于世界史研究人员较少,在短时间内制定出高质量的大纲文本也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在世界史部分更多地借鉴前苏联的历史教学大纲也是当时的必然选择。第三,受政治形势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中学历史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是既定的,所以本次大纲的研制工作主要集中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上。第四,主要依靠研制人员个人的作用,集体协商与研讨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因而,五部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结构和内容有较大差异。第五,研制过程比较简单,与历史教材编写同步进行,大纲成了教材的缩略本,或者反过来说,教材是对大纲的具体化。

事实上,遴选网络教学资源与搜集整理史料如出一辙,需要人们以上下求索的精神,下工夫、下力气去探寻、分析和比较,以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正如翦伯赞所言:“搜集史料,并不是一种容易事情。因为中国的史料,虽然浩如烟海,但他们并不像宝库里的金银聚在一起,可以应手取得,而是和矿石一样,埋藏在我们所不知道的许多地方,需要我们耐烦去探求。”

2.确保网络资源选取的典型性和针对性

《纲要》课相对其他课程而言时间跨度大、涵盖内容广,涉及的事件和人物多。《纲要》课教材侧重于把握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基本规律,侧重于宏观叙事而非微观描写。作为教材内容的有益补充,在选取网络资源时,应注意其典型性和针对性,围绕地域特色和学生生活实际选取案例,增强学生的亲近感和认同感,使学生感受到历史就在身边、触手可及,从而提高《纲要》课教学的吸引力和魅力。如在讲授“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时,可以介绍日本帝国主义对南开大学校园的轰炸、南开大学的罹难以及西南联大的成立过程,揭示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行为和中国人民的不屈抗争,视频《西南联大75周年再回眸之学府劫难》就展示了这一段曲折的过程。这样的资料既能增强历史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感、认同感,能够唤起他们的历史记忆。又如,在学习社会主义事业在艰难探索和曲折发展中所取得的建设成就与实践成果时,可以介绍河南红旗渠的修建过程,结合纪录片《红旗渠》的播放,使学生了解在新中国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涨热情以及取得的丰硕成果,这样一来河南籍学子必然兴致勃勃、倍感荣光。

总之,在选取网络教学资料时,应该找一些教材上没有,但又与教材内容相契合的材料,这样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又能开阔学生视野,如果仅仅拘泥于教材和教案,搞硬性灌输、生吞活剥,就可能会使学生产生逃课、厌学心理,使教学活动流于形式、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如果选取的网络资料十分典型和具有针对性,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发生联系,则必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有利于他们对重大历史事件和理论问题的理解与把握,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历史不仅属于过去,它既体现公民对历史传统的继承,也促进公民获得健全的思考方式。有好的问题开始,以此构成探究主题,有助于使永久性信念和实用技能通过教学纳入到公民的头脑、心理和行为中”。

3.确保网络资源运用的恰当性和合理性

坚持网络资源进课堂,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纲要》课教学活动服务的,是为了增强《纲要》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对网络资源的运用必须适量适度、恰到好处,确保网络资源是对教材的有效补充和锦上添花,而不是暄宾夺主、取而代之。要使网络资源在《纲要》课教学活动中发挥出最大的效力,就要使其与教师、学生和教材形成统一协调的整体,相互配合、共同作用。

首先,网络资源的运用不是越多越好,毕竟《纲要》课不是电影赏析课、图片展示课,教师也不是音乐播放员、电影放映员。要让学生深刻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主线和主要内容,还必须以《纲要》课教材为主,教材是《纲要》课教学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依据。网络资源是对教材的有效补充和拓展,只有围绕教材的逻辑框架、理论脉络和基本观点来选取与运用网络资源,才能收到最大的教育效果。否则,在课堂上一味展示音频、视频和图像,不仅会冲淡《纲要》课教学的主题,而且也容易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或者听觉疲劳,进而滋生厌烦和失望心理,以致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其次,网络资源的运用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作用可有可无、无足轻重,教师是《纲要》课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网络资源不论如何精彩纷呈都不能取代教师的认真讲解和系统阐释。《纲要》课中所运用的网络资源是对教师教学思路、教学理念的体现,是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服务的。如果教师被网络资源所累,而不注重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那么有可能使《纲要》课沦为网络技术课。如一些教师因故不能上课时,就让学生整堂课地观看视频或纪录片,并且事前不向学生解释或介绍该视频(幺己录片)的背景和主要内容,事后不组织学生交流心得和感悟,不将影片的意义融入教学内容之中,那么这样的教学安排有何作用呢?

最后,不能以“人机交流”取代“师生交流”。网络资源归根到底是互联网发展的产物,盲目地、过度地依赖计算机,以冰冷机器取代鲜活个体,忽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思想交流,无疑是十分不可取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对大学生培育民族精神、凝聚社会共识、增强公民意识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作用,只有通过有效的师生互动和心灵碰撞,解答学生的思想迷茫和人生困惑,才能帮助他们正确把握中国近现代以来的社会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真正发挥《纲要》课存史求真、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

总之,在《纲要》课教学过程中,网络资源不能孤立运用,而是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恰当运用现场教学、情感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将教师的讲解、学生的研讨与网络资源的展示结合起来,以其合力作用取得《纲要》课教学的理想效果。

[作者简介]于安龙,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作者:于安龙

中学历史课程设计论文 篇3:

关于高师院校历史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

[提 要]高师院校历史专业肩负着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历史教师的人才培养重任,文章针对当前高师院校历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存在诸多问题,难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这一现实,探讨通过以职业导向为前提,构建具有师范特色,培养学生较强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高师院校;历史专业;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舒 醒(1967—),女,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历史教育、教学管理。(江西南昌 330038)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重点课题(JXJG-13-10-1)

高师院校历史专业的人才培养,高师院校毕业生的质量成为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保证,然而高师院校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需求脱节的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就历史专业来说,如何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满足中学历史教学的需要,改革课程设置是十分关键的问题。

一、当前高师院校历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高师院校历史专业为了贯彻高校人才培养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基础教育培养历史师资的原则,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结构方面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改革。但是与高师院校历史专业学生的素质必须要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课程设置与以教师教育为主线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偏差

现行大部分高师院校历史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由通识课(计算机、思想政治课、英语等)、专业课、选修课三大部分组成。专业课一般包括中国历史文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中国文化史等十几门课程,专业课与综合性大学历史专业课程设置基本一致。选修课一般包括以两大通史为主的专题性相关课程和教师教育的相关课程。人才培养目标是课程设置的指挥棒,课程设置必须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毫无疑问是培养基础教育的师资,然而不少高师院校一味地向综合性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接近,突出了学术性而忽视了师范性的特点,单纯强调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过分注重复合型、研究型人才培养。由于必修课与综合性大学基本一致,只是增加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科教学论等课程,高师院校作为中学历史教师的培养基地,如果课程设置过度参照综合性大学历史专业的课程设置安排,是难以真正担负起这一使命的。

2.课程设置缺乏对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适应性

从2001年开始,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步伐在逐渐加大,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的教学内容都进行了较大调整,更强调社会历史、文明、文化的综合发展,强调历史文化在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教学内容以文明史为核心呈现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更加注重以人为中心的历史进步。高中阶段强调学生综合理解人类文明文化成就的能力,强调综合性的人文素养教育,课程内容主要以专题形式展现人类文明发展的成就,这次改革教学理念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这次改革对高师院校历史专业课程教学提出了崭新的挑战,课程设置能否适应这一改革,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历史教师,是基础教育改革对高师院校历史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任务。目前高师院校课程设置突出历史学科的单一学科特色,由于缺乏对基础教育改革趋势的了解和研究,缺乏适应基础教育改革而开发的相关教师教育方面的专业性课程,教师教育的专业性难以体现。

3.课程设置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历史科学是全面探讨和认识人类发展过程的科学,历史学科在提升全民族素质的过程中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学科都不能替代的。高师院校历史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包括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参与社会的能力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而且还要具备较强的教师教学能力。这意味着一个合格的毕业生,不仅需要较为扎实的历史学科知识,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和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还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自我完善能力。目前高师院校历史专业在专业课程学习要求上更为注重对知识体系的掌握和对相关学科领域知识的涉猎,缺乏实践能力的相关要求。教学技能的训练时间短,大部分教师教育类课程注重理论传授,忽略实训环节,教育实习是检验实践能力的关键一环,由于缺乏前期实训,往往效果达不到预期效果。

专业课程的设置尽管满足了学生夯实专业基础的要求,但是却无法满足学生从事教学工作需达到基本能力的要求,课程设置理论性强,缺乏实训和实践难以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因此,高师院校历史专业的课程设置改革势在必行。

二、高师院校历史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与实践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只有通过对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调研,构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求、具有师范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有利于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能够为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服务的应用型人才。

1.突出职业导向,构建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设置是体现学校和社会之间人才供求关系的一个重要坐标,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是深化改革的一项带有全局性的任务。历史专业以培养高素质的中学历史教师为人才培养目标,但是学生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并非所有学生以从事教学作为自己的事业追求,每年有超过30%的学生倾向于从事教学以外的职业,不愿意从事教学工作。由于现在的职业选择是双向选择,无法忽略近三分之一学生的职业选择,针对学生的现实情况,面对学生不同的需求,在课程设置方面可以通过职业方向分流进行课程设置以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超出原有的专业设置,在现有专业基础上,设置复合型、交叉性的课程,实现学生知识结构的交叉。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学活动最重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历史专业的课程设置毫无疑问应该以历史专业课程为主,然而,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是高师院校办学不得不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根据目前中学教师结构现状,在专业课中专门开设了一组地理或政治课程模块,使历史专业的学生在完成本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以就业为导向,按照特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学习地理或政治专业的基本课程,既拓宽相应的知识领域,改变单一的学科思维,也能够在选择自己的就业方向时可以根据中学师资的相应状况,毕业不仅可以承担中学历史教学,而且可以承担地理或政治课的教学任务,拓展了学生的就业途径和专业选择。笔者所在高校由于在专业课程中设置了地理课程模块,由于中学地理教师的缺乏,毕业生中有部分愿意从事中学地理教学的学生走上地理教师的岗位。

不仅如此,高师院校应该以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科属性,在历史专业除了设置以中学历史教师为职业方向的课程,课程设置的宗旨主要是培养中学历史师资,这是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的职责所在。同时根据现阶段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可以提供文化旅游、文物鉴定等方向课程模块供学生选修,按照“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的职业规划进行相应的选择,既适应新课标背景下中学校本课程开设的要求,又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就业出路,还能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这样多层次选修模块的设置,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在确定职业方向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课程模块学习。

2.突出师范性特色,把培养中学历史教师放在第一位目标

高师院校历史专业课程设置要适应基础教育相关课程改革的需要,在保持历史专业的专业性同时,有必要强化教师教育类课程,以便能更精确定位专业人才的培养。作为师范专业,培养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是第一位的选择,根据以往学生的选择倾向性,大部分学生愿意选择中学历史教学方向,通过获得教师资格证在职业竞争中多一份砝码、多一份选择。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着重考虑如何优化相关课程设置,紧扣中学教学改革的趋势,设计符合中学历史教师基本要求的一组课程。彻底改变传统人才培养中,师范技能课程只有简单的《教育学》、《心理学》、《中学历史教材教法》的状况,以学生熟练掌握中学历史教学技能为目标进行课程设计,将《中学历史教材教法》具体化为《历史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历史新课标解读》、《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前沿》、《三笔字书写训练》、《教师口语与礼仪》、《课堂教学设计与训练》等一组课程模块。这组课程设置的宗旨就是要强化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教学技能。通过学校的强化培养,学生能在实习和走向工作岗位后迅速适应中学历史教学的要求。课程教学不但应做到内容要充实,教学形式也要不断提高完善,使学生掌握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技能和基本课程,每个学生不仅能够上台讲课,而且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采用和有效的教学形式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同时,作为未来的中学历史教师,不应仅满足于专业知识积累,还应该追求更高的能力优势,课程设置从重点解决“是什么”到“为什么”和“怎样做”上,写字、说话、写教案、设计板书等基本能力是中学历史教师的必备素质。这也是在人才培养中必须通过课程设置和第二课堂活动解决的问题。结合学生教学能力欠缺,在校期间缺乏有效训练的现实,加大师范技能实训课程比重,《课程教学设计与训练》、《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中学教学改革前沿》、《多媒体课件制作》等课程,着重训练学生的说课能力、备课能力、教学能力、命题能力、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通过实训,提升学生的教学能力。

3.突出能力培养,强化实践环节

面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高校的培养目标与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注重能力的培养,才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培养中学师资作为培养目标的历史专业,在人才培养中不应仅满足于扎实的专业知识,应该追求更强的能力优势。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实践教学依然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与实践育人的要求相差甚远。从专业实际出发,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在实践环节进行了探索,开拓实践新领域,形成丰富的综合性实践。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为学生构筑一个合理的实践能力体系。

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实施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重头戏。要实现实践育人的目标,不仅需要以基础理论知识传授为基础,以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为中心,创新课程教学方式,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通过多样的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体系的构建充分考虑综合性实践与专业教学相结合,树立理论源于实践再服务于实践的教育知行观。为此笔者所在高校历史专业专门设置了专业考察这一实践环节,通过暑假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实地考察历史文化名城和文物古迹,使历史与现实、学校与社会有机结合,培养学生感受历史、发现历史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变迁的联系,领会人类历史文化和文明传统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选择一些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程专门列出一定的实践课时,鼓励老师把地方性的历史文化资源引入专业教学,改变单纯依靠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通过实地参观和田野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多渠道全方位地了解本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接受新信息,增长新知识,培养新兴趣,促使学生自己主动地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加上老师的有效引导,可以使学生获取地方性历史文化知识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学生探究性思维的培养,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从现实生活入手选择身边的历史文化资源作为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探究能力。

高师院校历史专业课程设置是一项需要长期研究,不断调整和总结经验的重要任务。历史专业的整体改革,是一场深刻而艰难的变革,面临的困难是巨大的,历史专业如何发展,才能与现阶段经济和社会进步相适应,才满足当前及未来基础教育的需要,是每一位历史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林.对新课改背景下高师院校历史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35).

[2]陈亚平.基础教育改革与告示历史专业课程设置[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2).

[3]张保同.高师院校历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学生能力培养[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

[责任编辑:于龙广]

作者:舒醒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艺术职业教育研究论文下一篇:跨境融资与人民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