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由观范文

2022-05-19

第一篇:论自由观范文

观《通往自由的通道》有感

起初,我并不知道什么叫做关于历史性题材的电影,我不希望每当说起这类电影时,就是甲午战争,抗日战争之类的,或者是主创人员在展示中国人顽强不屈的精神,还可能反应的是外国侵略者的野蛮。但是我得申明,我不是不爱国,只是想了解一下其他国家的历史罢了。所以,索性就把看历史电影这项作业抛之脑后了。

我一直都有看美剧的习惯,这次看得《泛美航空》的背景是在1963年,前面的都还好,看到第三集时,乘务组来到了德国柏林,其中他们的遭遇及其对话就让我有些不解,类似东德西德,柏林墙,斯塔西警察,肯尼迪总统的演讲,让我有点看得懵。关于这部分历史的学习似乎 老师讲过,但也都忘得差不多了。

一股内心的冲动让我想把这部分历史搞清楚,我开始上网查资料,就这样的,让我发现了讲述这部分历史的电影《通往自由的通道》。

在这部时长166分钟的电影中,我感受到最多的是他们对自由的渴望。也许对于我来说,自由意味着没有老师,父母的约束,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早上迟到,晚上可以晚睡。但是对于那个时候被一堵无情,冰冷的柏林墙所隔着的柏林人民来说,与家人朋友团聚才是对自由的理解。

有些时候我觉得提出修筑柏林墙的这个想法的人很可笑,一堵墙,是的,它挡住了人们从柏林去往西柏林的自由,但是它挡得住人们对自由的渴望,对亲人朋友的思念吗?因此,人们想尽一切办法从东德逃往西德。有资料显示,1949年到61年柏林墙建立,250万人逃到西德;13日中午12点37分柏林墙开始历史使命,下午,西德百姓就向墙那边的同胞投掷通行证、身份证,1000多人,借机混在西德人返回的人流中逃到西德。8月26日,《通往自由的通道》中的亨利·梅尔西尔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尽早地脱离了东德的魔窟。

28年间,面对一面柏林墙,人民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先后有5043人成功,3221人被捕,239人死亡,260受伤。有将对象装在低矮的行李车里,直接拖过出入口的;有14起重型车直接撞破墙的,有一位驾驶员布鲁希克身中19弹,用尽残存的最后一点力量,将车送进了西德地界;有自己动手用摩托车马达制作潜水艇,5小时成功潜入的;有自己动手制作28米高热气球的,当枪弹雨点般击来,居然能腾空2800米之上,紧急降落不明方向,害怕落入东德国安局手里,呆在气球里24小时不敢动,终于有人过来:“你们自由了,这里是西德的土地。”

我仔细观察过,在他们挖掘隧道期间,他们的身高比隧道高出了不少,也就意味着他们没有办法在隧道里面处于一个直立的状态,而每天他们在隧道中长达十几个小时,挖这条隧道花了8个月的时间,这种生理上的痛苦我无法想象,然而还有心理上的,在挖掘期间,女主人公的男友海泥尔无法忍受思恋女友的痛苦,决定翻过柏林墙,在他即将到达柏林墙的时候,值班的宪兵向他开枪,然而海泥尔没有放弃,他趴在地上,继续爬行着,在即将站立起来时,又一颗冰冷的子弹穿过他的身体,墙的另一边是自己心爱女孩嘶声裂肺哭喊声,在这哭喊声中,海泥尔倒在了无情的冰冷的柏林墙角,离开了人世。一面墙两个边,一个生一个死,上帝如此冷漠,如此怪诞,一面墙让爱人瞬间永隔。 即使遭遇了失去挚爱的痛苦,女主人公仍然没有放弃;即使自己参与挖掘隧道的目的已经失去,她仍然为这条通往自由的通道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这就是一个民族,一个人大写的地方。

看完这部电影让我懂得,对自由的向往如果能成为一个民族的本能。那么这个民族会长盛不衰。自由就是神,就是上帝,就是信仰。激发出人民心底的勇气和毅力。

人们之所以反对战争,是因为它带给我们过多的痛苦,过多的悲伤。人们之所以向往自由,是因为他带给我们美好与希望。

第二篇:论自由新诗的“自由”

●李长空

【摘要】自由新诗的自由性,是以诗歌的共性要素为创作前提的。只有遵循诗歌创作的基本法则,在共性要素的必要限制中,它才可能拥有真正的自由;绝对没有限制的自由新诗是不存在的,即便存在也难以成其为“诗”,这是“自由性”与“诗”的艺术辩证关系。

【关键词】自由新诗;“自由”;自由。

一、关于自由新诗

自由新诗是现当代诗体中的一种,19世纪末20世纪初源于欧洲,其特点是诗体结构自由,段数﹑行数﹑字数没有一定规格,语言有自然节奏而不用韵。一般认为,美国诗人惠特曼是自由新诗的创始者,代表作为《草叶集》。五四前后,自由新诗开始在我国流行,如胡适的《尝试集》、郭沫若的《女神》、李金发的《弃妇》等。

自由新诗是新文学领域中的先行者。五四运动前,旧体诗词充斥着腐朽气息:在思想内容上无病呻吟、言之无物;在诗体形式上顽守着陈腐不化的格律。“形式与内容有密切的关系。形式上的束缚,使精神不能自由发展,使良好的内容不能充分表现,若想有一种新内容和新精神,不能不打破那些束缚精神的枷锁镣铐„„五七言八句的律诗决不能容丰富的材料,28字的绝句决不能写精密的观察,长短一定的七言五言决不能委婉表达出高深的理想和复杂的感情„„近来的新诗发生,不但打破七言五言的诗体,并且推翻词调曲谱的种种束缚,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诗该怎么做就怎么做”[1]。于是,在语言问题上,胡适把文言诗词和自由新诗弄到了生死对立的地步,而这一主张,又成为了后来自由新诗创作的经典理论。

由于自由新诗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自其诞生以来,便流派纷呈、风格多样,甚至彼此间形同水火、争论不休,无法构建其审美规范并达成审美共识。究其原因,是因为大家都在“瞎子摸象”:触其牙者言象形如萝菔根,触其耳者言如箕,触其脚着言如臼,触其脊者言如麻,触其腹着言如瓮,触其尾者言如麻„„而且都以自己摸到的是正宗,再不愿承认或包容其它。尤其是新时期以来,自由新诗的随意性愈演愈烈,你方唱罢我登场,诗人们的精神价值已经从崇高、纯洁、美好、自然过渡到了时尚、喧嚣、庸俗、腐烂的方向,大家一味地“先锋”,一味地“解构”,一味地摧毁传统,一味地拉帮结派争先恐后做伪证,于是伪命题、伪概念、伪诗及伪诗人充斥着当代诗坛,大白话(如梨花体、羊羔体、口水诗、废话诗)、大黄话(如垃圾派、下半身)、大黑话(如先锋派、晦涩诗)流行自由新诗界,鱼目混珠,泥沙俱下,令读者敬而远之,极大地阻碍了它的健康发展。

二、自由新诗的“自由”

自由新诗在新文学思潮推动下,摒弃了僵死的文言词语,扫除了旧体诗词唱滥了的那套封建主义的审美情趣,走上了诗体解放的道路,其产生与发展是适应着时代的呼唤的。但是,“由于急切‘求解放’的历史情结,也由于文言向‘白话’转换过程中现代汉语尚处于不稳定的状态,20世纪中国诗歌虽然在20年代出现过‘新月诗派’那样的集体试验、磋商诗歌格律的局面,但格律诗与自由诗并存、对话与互动的格局并没有真正形成。而作为主导形式的自由诗,在急于替代古典诗歌的语言体系和形式秩序时,又对‘自由’与‘诗’的辩证关系存在着不少误解,影响了现代汉语诗歌的美学探讨和形式规律的探索。这个问题不能不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基本形式背景的诗歌是文类模糊、缺少本体精神的诗歌,偶然的、权宜性的诗歌,是无法被普遍认同和被传统分享的诗歌。中国新诗的发展最终还要回到自己的美学议题上来。”[2] 由于自由新诗追求创作上的极端“自由”,而创作者把“个性写作”等同于“个人写作”,不厌其烦地对生活琐事与两性肉体作毫无意义的唠叨,并以创作道德沦丧、心灵麻木、人格扭曲的诗作为荣,导致读者群体不断萎缩,甚至“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多”,昔日的辉煌终成明日黄花。

诗歌是一种精神的产物,缺少了精神的钙质,就成为行尸走肉;诗歌是一种凝炼的语言艺术,无节

制的随意和口水,会令其成为毫无意义的文字游戏。自由新诗不受任何创作约束的“自由”,是当下诗歌创作流弊之源:

一、语言散乱,故作高深。现在的许多自由新诗其实就是散文诗或诗散文——分行排列是自由新诗,分段排列是散文诗或诗散文——这还算比较好的,更多的其实连散文诗或诗散文也不是,是随笔,是杂言,是无任何意义的大白话。更有甚者,或如三岁的孩子牙牙学语时随意蹦出的前言不搭后语的梦呓般的断句,或如某些小学生作文时生吞活剥的造句,或如精神病人无厘头的胡言乱语,故意让读者不知其所以然。

二、肤浅呈现,一览无余。由于对诗歌语言和形式没有约束,加之作者体验生活的肤浅和太多太盛的理念入诗,不少自由新诗显得平铺直叙,一览无余,即便那些描述社会人生苦难生活的诗作的写实手法也较肤浅,多以旁观姿态和一些生活表象的罗列堆集手法来呈现,而缺乏对现实社会的细致观察和更深刻的刻画,这种过分直露和明快的通病不仅使诗作本身缺乏应有的意境和充沛深刻的感情,也从整体的构成上丧失了诗歌的美感。

三、结构松散,篇幅冗长。纵观当前的自由新诗,普遍存在结构松散、篇幅冗长的弊病:把本来用几行文字就可以很好地阐明主旨的诗歌,硬要人为地拉成散文、小说或者其它载体,好象诗人不写“长诗”、“史诗”,不从篇幅长度上把别人比下去,就愧称诗人似的。

四、孤芳自赏,自我枯萎。时下不少自由新诗,患有一种“自恋症”。很多诗人对诗歌精神与格律形式是持怀疑态度的,甚至是嗤之以鼻、激烈批判。与此同时,他们选择了滑向平庸、堕落、低俗和散漫的深渊中,用媚俗的主题、散乱无章的结构、缺乏风骨的病句、雕虫般的技巧来制造文字垃圾,并自我肯定、自我满足、自我安慰、自我陶醉,最后自我枯萎。

五、急功近利,山头林立。著名诗人北岛说:“自50年代后,诗歌在世界范围内开始走下坡路。这并非意味着苦难不复存在,而是人们不愿再正视它,越来越繁荣的电视等声像媒体,正迎合甚至创造了这种心理。文字退居次要地位。这不仅仅是中国诗歌的问题。„„没人读诗了,很多诗人放弃写作。这是中国文化中的一大弊病——急功近利。商业化败了诗歌的火,因为商业化更急功近利。”[3] 一方面是科技英雄和商业英雄、娱乐英雄取代了诗人艺术家的中心地位,诗歌越来越被推挤到社会的边缘;另一方面是许多诗人诗评家高举着“自由”的旗帜,以其诗作诗评作为谋取名利的工具,他们拉帮结派,炮制种种宣言,成立各类组织,渗透各式平台,不仅对当前诗歌创作进行翻云覆雨、指鹿为马的干涉,还利用相互吹捧、炒作、甚至漫骂和人身攻击来吸引眼球,千方百计地寻觅着出名捞利的机会。而一旦“修成正果”,在各地如火如荼举行的各类研讨会、评奖会和笔会中,就总是少不了他们忙碌的身影,自然出场费他们也没有少拿。虽然自由新诗山头林立,乱花迷眼,但却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大师级诗人,也缺乏让读者心灵震颤的经典诗歌。

三、自由新诗的自由

中国古诗形神兼备、简洁典雅、意境深远,是世界诗歌史上所罕见的。但白话新诗却失去了应有的魅力,正逐渐走向衰落,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反思。

德国大诗人歌德认为:“在限制中才显出能手,只有法则能给我们自由”;英国著名诗人艾略特认为:“对想干好一件事的人来说,没有一首诗是自由的„„某种平易的格律的幽灵应当潜伏在即或是‘最自由’的诗的花毯后面,当我们昏昏欲睡的时候,它驱使我们;当我们惊醒之际,它又悄然隐去。换言之,只有当自由在人为的限制下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中国现代著名诗人闻一多认为:“诗所以能激发情感,完全在它的节奏;节奏便是格律。„„越有魄力的作家,越是要戴着脚镣跳舞才跳得痛快,跳得好。只有不会跳舞的才怪脚镣碍事,只有不会作诗的才感觉格律的缚束。对于不会作诗的,格律是表现的障碍物;对于一个作家,格律便成了表现的利器。„„世上只有节奏比较简单的散文,决不能有没有节奏的诗。本来诗一向就没有脱离过格律或节奏”[4];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宗白华也认为:“用一种美的文字——音律的绘画的文字——表写人底情绪中的意境„„这能表写的,适当的文字就是诗的‘形’,那所表写的‘意境’,就是诗的‘质’。换一句话说:诗的‘形’就是诗中的音节和词句的构造诗的;‘质’就是诗人的感想情绪。所以要想写出好诗真诗,就不得不在这两方面注意”[5]。可见诗歌是没有绝对的自由和自主的,古今中外概不例外。诗人反叛僵化的形式是为新形式的到来作准备,而不是在“自由”的名义下把诗歌写成拙劣的散文或小说,甚至毫无意义的口水。只要是写诗,就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就该受到一定的约束。当前汉语自由新诗创作,不能完全以西方自由诗标准

为圭臬,同时需要重视自己的民族、语言和音乐的特点,在中西诗艺交融下使其恢复活力,走上健康发展之大道。

无论是格律诗词还是自由新诗,它们首先必须是“诗”,必须具有汉语诗歌的共性特征。简言之,自由新诗也必须要具有:

一、抒情性。现代著名诗人郭沫若认为:“诗的本职专在抒情,诗是通过抒发情感来反映现实和认识现实的,但它抒发的情感不限抒个人的情,它要抒时代的情,抒大众的情”[6]。抒情性是诗歌的根本艺术特征和灵魂,尽管《诗经》所反映的内容与我们相距十分遥远,但它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就是因为它反映了三千年前的人们的喜怒哀乐的情感,让我们为其真挚饱满的诗情所打动。

二、意象美。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在《论意象》中写道:“意象是构成诗歌艺术的基本条件之一,我们似乎很难想象一首没有意象的诗,正如我们很难想象一首没有节奏的诗。”诗歌的思想感情必须通过清新、灵动、贴切的形象化的语言来传达。因此,营造新奇的意象是诗歌创作的核心,而脱离或排斥意象,就会导致诗歌的概念化,成为空洞的口号和苍白无力的陈述。诗歌形象化使读者得到美的感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三、语言美。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中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诗歌没有小说那样的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没有戏剧那样的尖锐的矛盾冲突,只有凝炼、准确、张驰有力、富于色彩的语言,诗人要用生花妙笔,把平淡无奇的文字,组合成优美、生动、有余韵的诗歌语言,抒发满腔的激情,从而打动读者内心深处的心弦。

四、音乐美。诗歌与音乐,是各类文艺中最接近的两种艺术。诗歌的音乐美,体现在节奏和押韵上。自由新诗的自由性,决定了其可能拒绝刻意的音韵节奏对称和平仄关系,但它却不能够没有内在的节律和自然的音韵协调,分行也必须伴随意蕴的需要而定。没有抑扬顿挫的音韵节奏,便难以传达出诗歌要表达的情感,不能从心理上引起读者的共鸣。

五、意境美。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意)和客观物景(境)互相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一首诗只有意没有境,只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只有境没有意,犹如一个死寂的世界。诗歌是一种精神食粮,自然和谐、积极健康、崇高美好、情景交融的意境,能够带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启迪。

一语概之,自由新诗的自由性,是以诗歌的共性要素为创作前提的。只有遵循诗歌创作的基本法则,在共性要素的必要限制中,它才可能拥有真正的自由;绝对没有限制的自由新诗是不存在的,即便存在也难以成其为“诗”,这是“自由性”与“诗”的艺术辩证关系。

路遥知马力。期望自由新诗能够充实当代意识,扩充题材领域,探求内在节律,促进审美规范,达成审美共识,驰骋在诗的王国里,与格律体新诗、当代诗词互相借鉴、相互启迪、逐步完善,共同推动中国当代诗歌的稳健发展,最终实现中国当代诗歌的真正繁荣。

【参考文献】

[1]胡适.谈新诗[c]//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 [2]王光明.自由诗与中国新诗//百度文库. [3]老枪/北岛.北岛答记者问实录//新华网.2003-03-04 15:29:40. [4]闻一多.诗的格律[J].北京晨报·副刊,1926.5.13. [5]宗白华.新诗略谈//少年中国.一卷8期. [6]沫若诗话,第109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摘自《上海诗人》2012年2期)

【作者简介】李家庆,笔名李长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致力于汉语诗歌创作与研究。诗学诗评散见《上海诗人》、《诗歌月刊》、《淮风诗刊》、《诗评人》、《江苏大学学报(社科版)》、《红楼梦研究辑刊》等报刊,著有诗评集《长空诗话》、格律新诗集《梦中家园》《尘世书》、自由新诗集《李长空诗选》《露骨的水》《叹息与疼痛》《迷乱的星空》、诗词辞赋集《镣铐之舞》、散文集《灯下漫笔》。电子信箱:ckyq1971@126.com

第三篇:观《勇敢的心》有感——自由信念

威廉·华莱士:“战斗,你可能会死;逃跑,至少能苟且偷生,年复一年,直到寿终正寝。你们!愿不愿意用这么多苟活的日子去换一个机会,仅有一个机会!那就是回到战场上,告诉敌人,他们也许能夺走我们的生命,但是,他们永远夺不走我们的自由!”

散乱的头发,强壮的身躯,迷人的蓝眼睛,威廉·华莱士忍着身体的剧痛,用尽全身否认力气,撕心裂肺地喊着“freedom”,喊着他的追求,是那么地有力,响彻云霄,震撼了在场的所有人。这声音不仅仅对自己而言,更是对整个民族的觉悟。当回音还在荡漾的时候,他离开了这个世界,与此同时,一位英雄诞生了。

这位英雄的一生似乎都在为自由民主而斗争。小时候的他拥有一颗积极上进的心,总想着帮助父亲哥哥,但由于年幼,他被拘束在简陋的屋子里。直到父亲哥哥的牺牲后,他承受极大的心理压力,蓝色的眼睛里布满了伤心与愤怒,带着不舍与悲哀离开了自己的家。他长大之后不忘回来故土,但是那已经没有了熟悉的人,家已没有家的感觉。直到茉伦的出现,给予他希望,正当他享受着爱情带给他的快乐时,贵族再次侵略,他的妻子被杀了,华莱士再也忍受不住了,于是有了反抗。

华莱士不仅为妻子报仇,而且为了整个民族的崛起。由于爱德华的暴政,人性根本不存在于他们的身上,英格兰的人民就连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得不到满足——自由,这注定英格兰的百姓要反抗了。一边是精锐部队,一边是无组织的百姓,双方的力量对比悬殊,但他们用有一颗善良正义的心和对自由的向往,还有他们的领导,华莱士会灵活地运用自己的头脑。因为他知道,打仗不仅靠力气,更重要的是脑力。智慧总比埋头苦干好得多。在封建压迫与统治下,他们为民族而战,为自由而战。屡战屡胜的起义使华莱士更有决心去争取到真正的自由,一次又一次使英军闻风丧胆,在战斗中,他的眼睛里述说着对英军的仇恨,对自由的向往。他的手里沾满了鲜血,有侵略者的,也有他自己的,他热血沸腾,汗水,泪水和鲜血在他的脸上流过,吼声壮大他们的胆量。他们的斗争只换来了短时间的自由,在英军休养生息后,有备而来,这给英格兰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毕竟英格兰的人是百姓,终敌不过贵族的军队。

那一颗勇敢的心始终没有离开过,华莱士面对这锋利的屠刀仍然面不改容,那是对自由的执着,为信念而生,为信念而死。为了实现自由的理想,为了明天的幸福生活,人们不惜站出来抛头颅洒热血,有的人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人们只是安于现状,怕危险怕惹事,所以那颗勇敢的心被埋在深处,甚至被埋没了。最后的一句“freedom”将人们那颗勇敢的心掏出来。

自由是世世代代的人们都在追求的,永恒不息的追求的一种权利,信仰是一种自由,是一种坚持,也是一种属于自己内心所追求的境地。信念是坚强的精神支柱,是一种执着向前的品格,是追求与向往的先驱,更是生命动力与奋斗的目标!

第四篇:论实现个人自由对政府权力的限制论自由读书笔记

论实现个人自由对政府权力的限制

——《论自由》读书笔记 当今社会,民主与自由已经成为社会的主题,人们对个人自由有着迫切的追求,而且,也只有能够满足个人自由的社会才是真正的民主社会。那么,人类自由的适当范围是什么?个人自由的限度是什么以及政府干涉的限度是什么?都是我们需要解决与明确的问题,从而确立适当的制度保证人类个人自由地实现。而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从穆勒的《论自由》一书中找到答案。

《论自由》的核心思想,在开篇第一句话中就交待得很清楚,其主题是“公民自由或曰社会自由,也就是社会所能合法施加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也就是说其中心之论在于讨论社会状态下的自由,但实质上仍是通过个人自由来界定政府(虽然这个“政府”在穆勒那里已经因民主政体的有序运作而大大地等同于社会)。“社会所能合法施加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这句话就是开启本书的钥匙,这也正是严复将书名译作《群己权界论》的缘由。《论自由》大量篇幅都在讨论思想、言论、个性自由的重要性,核心思想正是如何节制社会权力和公权力,尤其是统治者的权力,即限制政府以及与政府相关联的“多数的暴政”——它被认为是必要的,“但也是高度危险的,因为作为武器它不仅可以用来抵御外敌,还会被用来对付其臣民”。

在书中,穆勒大谈思想言论自由,以及与思想言论自由有着密切关系的个性自由,强调社会权力之于个人自由的限度。于是穆勒的问题是:建立在个人权利正当性基础上的政府就可以限制个人自由的发展?他的论证有两层逻辑,一层是自由论,另外一层是政府论,他的主旨是通过论证个人自由指向限制政府权力。即划清政(以及作为政府后盾的社会)权力的边界。

自由是人类的永恒话题,是人类理性的普遍追求,是一个民族具有生命力、表现力的基础。人类自由的适当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人类内在的一是领域的自由,对举凡实践、思想、科学、道德、宗教等所有事物的意见和态度的绝对自由。第二,这一原则要求品味与志趣自由。第三,由个人自由可以推出在同样限制内的个人联合的自由。而如何确定自由的限度,及如何保证每个人的自由都实现且不危害他人自由,则需遵守两个原则。

穆勒提出了两条自由的原则是:

一、个人的行为只要不涉及他人的利害,个人就有完全的行动自由,不必向社会负责;他人对于这个人的行为不得干涉,至多可以进行忠告、规劝或避而不理。

二、只有当个人的行为危害到他人利益时,个人才应当接受社会的或法律的惩罚。社会只有在这个时候,才对个人的行为有裁判权,也才能对个人施加强制力量。穆勒认为,个人在追求某一合法目标时,无论在任何制度中,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对他人利益的影响,造成他人利益的损失。判断这种行为正当与否的标准是:是否对社会普遍利益造成危害。因此,穆勒所强调的个人自由是种社会自由,这体现了穆勒对如何实现自由原则的思考。他认为人格的价值不仅是形而上学的教条,而是在实际条件下要实现的东西。他肯定思想和讨论自由,并要求政府不仅要通过消极地不干预来保障公民自由,还须依靠立法来创造和增进公民自由。体制发挥作用的方式主要是社会,社会要素被引入密尔对自由的讨论之中。密尔认为,政治自由和社会自由本身具有价值,人们对自由的追求不仅于己有利,也使社会能从中得到好处。通过穆勒的论述,自由的范围更加广阔,自由主义哲学也更加贴近时代要求。自由原则和自由主义哲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长远来看,国家的价值,归根到底还是组成这个国家的个人价值;一个国家为了在各项具体的事务中是管理更加得心应手,或为了从这种具体实践中获取更多类似技能,而把国民智力拓展和精神提神的利益放在一旁;一个国家为了要使它的人民成为它手中更为驯服的工具,哪怕是为了有益的目的,而是人民渺小,终将会发现,弱小的国民毕竟不能成就任何伟业;它为了达到机器的完善而不惜牺牲一切,到头来却将一无所获,因为它缺少活力,那活力已然为了机器更加顺利的运转而宁可扼杀掉了。”

可见,个人自由对我们个人以及国家的重要性,用强迫办法不让一种意见发表,即使对持那种意见的人使用了暴力,有剥夺了社会从自由调查研究和提出批评意见中所能获得的好处,并且个人自由是我们每个人的权利。因此,很有必要限制政府权力,划清政府干涉的限度,缩小政府干涉的范围,保障自由的实现。也由此论证了建立在个人权利正当性基础上的政府也不可以限制个人自由的发展。

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目前正处于向更为成熟的正常的现代化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在这个时期所面临的问题,恰恰类似于约翰·穆勒所处的英国社会从早期现代向成熟现代迈进的转型时期,因此,《论自由》一书中的思想理论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与借鉴作用。正如导读的作者高全喜教授所言:作为读者,我们依然有必要读洛克,读穆勒,因为他们的著作不仅仅是学问之作,而是思想之作,不仅仅是历史之作,而是现实之作。他们提出的问题与当今中国人的自由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只有限制政府的权力,明确划分政府干涉的范围,建立监督政府的机构,积极地对国家各项事务进行全面的立法,通过立法来具体划定个人与个人之间、国家与个人之间具体的权利与权利,权力与权利的边界彼此在其边界内行使自己的权利或权力,才能保证人们个人自由的实现。

第五篇:《憧憬自由》论自由心得体会

憧憬自由——读《论自由》有感

被誉为自由主义的经典之作——约翰·密尔的《论自由》,其中“自由”的历史社会维度、政治思想高度实在是无愧于此赞誉;反之,自己对自由的理解虽然浅薄却也从中获益良多。

他,是19世纪深具影响的英国思想家;他,是自由主义的斗士;他,以自己的理论支撑起了人类永恒的主题。

古往今来,无数人在追求关注理解自由,以语言文字身体力行在诠释着自由,自由不仅仅是人类的一种权利,也是人类的传统美学。众多伟大的思想家在追寻探索自由的道路上筚路蓝缕,却也有无数人甘心为之用尽一生。学过嵇康,与黑暗政治的对抗中,在放诞无礼的言行中体现自我,在隐逸、艺术和死亡里追寻自由;学过庄子,无为的朴素的唯物自然观辩证法中转化自由;学过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释放自由的因子;学过莎士比亚,宣扬思想自由的精灵,唤醒深化人们心中的自由主义信念。

可是自由的定义是什么呢?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是密尔提出的新自由主义的定义与以往不同,实现了从政治自由到社会自由或者个人自由的转变。《论自由》主要也不是呼吁减少政治压迫、改变政治组织,相反主张的是真正的社会自由。

首先,《论自由》的引论中密尔把自由大概地分成两类,一类是“意志上的自由”,一类是“公民或者社会自由”,其中密尔所理解和界定的社会自由是“探讨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他还对自由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做出了系统的阐述说明。全书一直贯穿的两条“教义”为:第一,个人的行为只要仅仅涉及自身而不涉及到他人的利害,个人就完全有行动自由,所以他就不必向社会负责;其他人对于这个人的行为不得干涉,最多可以进行忠告、指教、规劝或避而不理。第二,只有当个人的行为危害到他人的利益时,个人才应当承担责任,接受社会的或者是法律的惩罚。而社会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会对个人的行为有裁判权,也才可以对个人施加强制的力量。一言以蔽之,对于自由和权力的相对,密尔是在给我们划清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权利界限,他重点强调了个人的行为只要不涉及到他人的利害,就不应该受到限制。

自由有很多种涵义,真正的社会自由在密尔看来,它包括:第一,意识的自由,即是最广义的自由,在情感、思想、实践、理论、科学、神学、道德、信仰等方面的自由,发表意见的自由。第二,个人志趣的自由,即是跟着自己的心走,照着自己的想法去做,要符合自己的性格,自由地制定自己喜欢的计划,让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第三,人与人之间联合自由,这是说在经济、贸易、生活、生产等各个方面的自愿地联合,竞争是合法的,贸易是自由的,政府在某些方面干涉经济活动应有限度,一如我国的市场经济,受国家宏观调控,但具体市场自己把握,国家政府分权、放权,才能让这个社会更加进步、更加自由。

人们的思想总是会反应在人们的个性上。犹记得一句话说:“我向往自由,所以讨厌一排扣子的正装,即使它可以让我看起来成熟,不那么幼稚;我向往自由,所以畏惧7厘米的高跟鞋,即使他会使我变高成为167厘米,不再那么矮;我向往自由,所以讨厌把长发梳成麻花,即使他会使我看起来精神,不再那么颓废;我向往自由,所以我畏惧看到杂技,觉得那是摧残人性;我向往自由,所以不喜欢有太多规则束缚我自己。”如此顺从自己的个性,张扬自己的魅力能让自己变得快乐。密尔的第三章也说了“个性为人类福祉的因素之一”,人性它不是一架机器,不能按照一个模型铸造出来,并且一丝不苟地启动既定的工作;它是一棵树,内在力量趋向生长,让它能从各个方面发展起来。他尤其强调个性的自由发展不仅能促进社会进步,实则是人性的本质要求。而且认为个性的充分发展也加强了个人与民族社会联系的纽带,每个人自身都变得更有价值的话,对他人也能够更有价值,群体的生命力自然更强。无可否认的是,人性自由是天才和社会精英发展的必要条件,密尔的自由主义中包含精英主义的成分,他把杰出人物的脱颖而出看作是人性自由发展的必然结果和促进因素。敢于在这个时代标新立异的人太少了,非主流的意见日益向主流靠拢,个体的异见和创见很难再有存在之地。

某句名言这样说道:“思想的自由就是最高的独立。”思想的自由从古至今被多少压抑着的躯体,却拥有自由灵魂的伟人们所推崇。在细细琢磨之时,我不禁想起了韩寒在博客里所写的《要自由》,它作为一代文人的呼声,作为他口中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他希望官方能为文化松绑,缩小雷区和管制,而不是当前触雷就炸死或者是不触雷的走的又慢又歪的情况,让文化环境变的更加宽松自由,文化才必然更加繁荣,是时代所趋也是中国文化在世界上闪耀的必由之路。而这,我觉得也是约翰·密尔《论自由》里第二章“论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其中的一部分。

所谓的文化,通过文字、电影、新闻、出版来呈现,而这些媒体在当今都特别的谨慎。如果你刷微博,那么你一定能感受到微博热搜的力量,对某些方面来说有威胁性的言论分分钟被撤下热搜,能让你所看到的不过是想让你看到的而且几乎还是三分钟热度的娱乐圈的八卦事。久而久之,也就对微博失去了希望。然后转战知乎,众所周知,现在搜个什么东西都要找知乎的回答,因为人们用心去敲击的言论得到认可,而在当前管制下的世界,知乎也逃不开枷锁,于是所有被认为偏激的、不合规的回答被折叠被隐藏而不可见。这也印证了卢梭的话:“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思想的自由、言论的自由对普遍民众来说很是亟需,他们正渴望通过多媒体、社交软件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然而却受到了或多或少的限制管控,且不说一些不合法的言行,很多民众的正当发声却被忽视、被压制、被删除。而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这本书中讲到了:“要享受自由的话,就要使每个人能够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要保全自由的话,也应该使每个人能够做到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密尔提到一点“人类自由的适当领域”、“说到发表和刊发意见的自由,因为属于个人涉及他人的那部分行为,看来像是归属在另一个原则之下”,否认绝对的、无条件的言论自由。思想虽然是存在与自己脑海中的,怎么想与他人毫无关系,但是另一方面的思想自由,借以发表、刊发,由文字、多媒体等来呈现,传播给大众表达自己的思想看法,这并不是绝对的自由的,必然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而文人们、学者、出版商或者是普遍的民众们能做的,就是呼吁上面放宽这个限制,给其一片更广阔的天空,让其更加葱茏青翠地自由生长。写到这里脑海里不禁浮现了歌手陈粒的一句歌词:绝对占有,相对自由。

《论自由》书中有一句话总结的很是触动:“这就可知,现在流行着的许多意见必将为未来时代所排斥,其确定性正像一度流行过的许多意见已经为现代所排斥一样。”谈到这里,就想起了过去的很多事件,比如是在过去欠开明的年月里其他人们曾经迫害过现在相信为真确的意见,诸如哥白尼的日心说、达尔文的进化论;或是政府和国族在其他事情上犯过的错误,一如古代国家征收苛税、我国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社会的更迭不断在否定掉很多的谬误,又在不断地承认许多的真理。可是约翰·密尔又说了,难道可以因为判断会被使用错误,就告诉人们完全不应使用它吗?答案不是的,我们永远也不能确定试图压制的意见是谬误是错误,即使我们知道并确信它是谬误,压制它也是不对的。因为禁止错误并不等同于要求全无错误,纵使可能有误,也应以本心去尽其分,如果因为害怕意见有错就不敢去做,这其实是对自己的利害于不顾,放弃自己的义务而不尽。

纵观全文,密尔的论断直击我心:“可怕的祸害并不是真理的各部分之间的激烈冲突,而是一半真理被平静压灭;只要人们还被迫兼听,就总还有希望;一旦人们只关注一方,错误就会固化为偏见,真理本身遇有被夸大成为谬误而不再具有真理的效力。”又有古语印证它:“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现实生活何尝不是如此?人们总是自负又忘我地自我吹嘘、麻痹到无以复加的境地,总是无比确信自己的判断,总是争抢着去辩驳否定别人,不给自己一个机会去倾听他人的观点,其实啊,其实他人的意见是错的,却也能加深我们对自己想法的认识,弥补我们自身的不足,做到精益求精。接着看看我们当前的社会环境、我的国,尽管我们的自由以及权利受到了认可以及保证,但请扪心自问这就足够了吗?陷入沉思……

对于《论自由》的第四章“论社会驾于个人权威的限度”的理解,密尔主要阐释论证怎样是道德的,怎样是不道德不能做的,并让内涵不断地扩展。因为每个人受着社会的保护,自然也需要遵守某种行为准绳,而当一个人的行为任何一部分有害于他人的时候,社会就对他有了裁判权,会受到舆论的谴责惩罚。其中约翰·密尔说的“一个人所做的对于自己的祸害会通过其亲近的人们的交感作用或利害关系而严重地影响到他们,也会在较小的程度上一般地影响到社会”让我有所感慨。没有一个人是完全孤立的存在,自己做的事往往影响到周围的人及社会,例如损毁了某人的财产,那就会损害那些直接或间接依赖它资助的人,也会在数量上减少了群体的总资源。如果损伤他人的肉体和精神,那么就会伤害到依赖他的人,甚至会使他对别人过多的善心产生负担。纵使一个人的邪恶或者愚蠢的行为没有直接伤害他人,那么他必定会对社会产生坏榜样,很可能诱导别人走上歧途,种下恶果。

再看看当今社会,因为承受不了课业、生活、精神压力,或者因为抑郁症而选择结束生命的人不在少数,但是没有一个人可以完全不留痕迹、完全无所牵连地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每一个生命的离去必将牵连着周围的人,他的亲人、他的朋友,还有他所在的集体甚至这整个社会,从情感上来说他的亲人朋友会因为他的逝世而痛惜悲恸,从社会经济上说减少了社会一点点的生产力,从精神上说对他人集体社会都会造成坏的影响,树立的是不正确的榜样,甚至会对别人三观的确立有所影响。而任何一个还有理智的人类只要用心地去思考,不被一时的感性所冲击蒙蔽,不偏激、不执拗,那他也必不会做出害人害己的事来。有句话说:“放肆的生活,不是自由的生活。”那这样看来,我们或许应该庆幸自己的“不自由”。

《论自由》的思想理论体系是超越时空的伟大,读完之后我又刷新了自己对自由的见解,重新审视自由,并憧憬它。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内刊编辑范文下一篇:面签经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