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下的童话教学论文

2022-05-16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语用下的童话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童话根据儿童的视角和心理需求,以丰富的想象力,夸张的拟人、象征手法塑造故事主角的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以生为本的视角是进行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的关键和根本。通过以生为本视角,实现教学中呵护童真、激发童趣、启迪童智的目标。

第一篇:语用下的童话教学论文

童话在语用视角下的“真阅读”教学研究

[摘 要] 汉语阅读在小学生获得知识,提高汉语水平,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童话故事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小学语言文学体裁,小学语文在语用视角下的童话“真阅读”教学实践研究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小学语文;童话;真阅读教学

每一种文学体裁的结构特征和语言表达都有其特定性,學生对文学体裁和文章的特定性理解的意义是不一样的。童话语言生动形象,容易理解,叙述的语言中以短句和重复句为主,梦幻和虚拟特征鲜明,在文章中其夸张、比喻、象征和拟人化的修辞手法比比皆是,并用这些手法创作出奇特情节,是儿童最喜爱的文学体裁。本文拟从语用视角研究童话的“真阅读”现象。

一、加强语用视角下童话阅读,提高审美趣味

童话的语言往往是通俗的,但情节却是夸张和曲折的。收录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苏教版)有《蚕姑娘》《航天飞机》《一路花香》《九色鹿》等童话作品。在教科书中,童话式的儿童文学占了所有教科书的10%,道德童话占了一半以上,这样的安排,使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师很容易只关注其德育培养要求,使童话故事在教育孩子中也容易变成传达成人的道德价值。

童话是文学大家庭中一个重要成员,爱的情感表现得十分强烈。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真阅读童话,对童话作品中的自然现象认真观察,汲取或理解真实的感情,所以童话的直接作用是审美。在学习童话的过程中,语用视角下童话教学的“真阅读”更为重要。

二、重视语用视角下童话语言,培育阅读技能

与科学语言的严格规定性相比,文学语言具有极大的延伸性和可扩展性,给读者以丰富的体验和想象力,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童话的语言,展示在儿童面前的,是鲜明的人物和声音、颜色、形状、动作等不同的事物。

《九色鹿》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作者描写九色鹿时用的一个词——“打断”来帮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质疑:你看,溺水人因为九色鹿救他感激谢恩,可九色鹿却不要他再说下去,看起来非常不礼貌。这样的情节安排有对九色鹿贬低之嫌,会不会是课文印错了?在质疑声中,学生的情绪被极大地激发,其思考的深度在加深。学生联系上下文并得出结论,“打断”这个词很棒:它看起来很粗鲁,但却是一个真正的人性化语言。首先,与上面所说的相联系,可以知道九色鹿对溺水人报恩的话予以打断。在九色鹿“打断”讲话后,我们发现尽管这个词很简单,但会让人感动。其实九色鹿觉得救溺水人是自己应该做的,并不要溺水人的报答。九色鹿善良的性格又进一步体现在它说的“快回家吧”几个字上,其实是要溺水人不要用谢来浪费时间,回家去和家人团聚才是重要的,避免他的家人担心。如此浅显和动人的语言学生很容易理解并掌握。

三、注重语用视角下迁移读法,提升阅读效率

阅读方法得当,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就会更多。童话语言表现出的风格概括起来就是在叙述中语言生动、简单,结构上重复比较多,每个故事都类似于一个英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经历磨难最终会获得美好的生活。

如,学习《蚕姑娘》这篇课文时,进行拓展阅读。首先帮助学生梳理《蚕姑娘》中的问题,“小喜鹊啊小喜鹊,你说小猴子怎样啊?”“蚕姑娘,到娥姑娘,你如何变呀?睡了醒来要几次呀?”“蚕姑娘,你美丽的茧子又是怎样结出的?”这样,学生和老师进行生动的语言对话,学生阅读的“真我之境”就能实现,师生对话浓郁的童话语言味弥漫在课堂中。转而学习《小松鼠找花生果》。学生根据教师的帮助,分析开花的花生——秋天小松鼠找花生准备越冬——花生不见了——发现花生果实在土壤中(蚯蚓语),很快就读懂了这个故事,并把它讲出来。

四、珍视语用视角下复述续写,提升语言技能

复述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语言能力之一。在教学小学童话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复述的形式,提高学习的成效,对学生深入了解童话和进行词汇积累提供帮助,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以提升。

例如,教学《狐狸和乌鸦》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诱导学生进行复述:乌鸦为什么要听狐狸的话,最初不做声,但是后来怎么会唱歌?狐狸使用何种方法欺骗了乌鸦,得到了嘴里的肉?通过这些基本的复述,教师可以让学生专注于狐狸的眼球转动、摇尾巴、陪着微笑,以及狐狸对乌鸦的赞美:漂亮的羽毛、动人的嗓音等,抓住这些关键词和重要的句子,以帮助学生对狐狸的狡猾和欺骗性深入地理解,并为进一步学习铺平道路。另外,教师要让学生的想象力自由驰骋,对《狐狸与乌鸦》的故事进行改编,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和写作技巧。

总之,教师要善于带领学生在语用视角下对童话进行“真阅读”,发展他们的想象力、思维力、判断力。

参考文献:

[1]哈斯.以生为本视角下的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 2016(23).

[2]戴丽玉.语用视角下,科学童话的教学策略浅谈——以《航天飞机》一文的教学为例[J]. 小学教学参考, 2017(25).

(责任编辑:吕研)

作者:章亚琴

第二篇:以生为本视角下的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研究

摘 要:童话根据儿童的视角和心理需求,以丰富的想象力,夸张的拟人、象征手法塑造故事主角的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以生为本的视角是进行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的关键和根本。通过以生为本视角,实现教学中呵护童真、激发童趣、启迪童智的目标。

关键词:以生为本;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

童话以其特殊的艺术形态,神奇而具有幻想性的故事特征受到儿童的喜爱。童话也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常见体裁,对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主要是在以生为本的视角之下,探究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的意义与策略。

一、以生为本视角下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的意义

儿童的阅读是成长性阅读,是一种学习行为。在阅读过程中,儿童能够不断获得知识,同时可以学习阅读的行为方式,培养好的阅读习惯。童话非常贴合儿童的心理年龄和成长需要,对其心理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除此之外,童话阅读教学对于儿童的智力开发、语言能力的培养、审美情趣以及想象力的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二、以生为本视角下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策略

1.第一学段的策略

第一学段是儿童的重要过渡阶段,也是他们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教材中的拟人体童话较多,语言浅显容易理解。这一阶段主要是扩大学生识字量,培养其阅读素养。教师不需要讲授过多的理论知识,以朗诵、背诵以及情景游戏为主。在以生为本的视角下,从学生的感性体验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第二学段的策略

第二学段所学童话的深度高于第一学段,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默读、速度和感悟的能力,引导学生讲述童话中的道理。从以生为本视角看,教学过程应当与阅读、朗诵、理解和游戏为主。同时注重学生的写作,掌握不同的阅读技巧,在教师指导下能够复述故事的大意。

3.第三学段的策略

该学段的学生已经具备相应的学习能力,需要加强综合思考、分析和归纳的能力。根据以生为本视角,引导学生了解童话体裁,通过自主阅读的方式感悟童话,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多预读、设置提问和游戏环节,通过情境教学方式综合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总之,童话阅读教学应当以“以生为本”作为根本出发点,尊重童话选文,关注学生的心理,寻找童话阅读中的最佳切入点,实现呵护童真、激发童趣、启迪童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蔡红.关注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实践[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9):178.

[2]郭泽镜.童话阅读,引领小学生走进阅读的广阔天地[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14,(1):32.

?誗编辑 韩 晓

作者:巨正青

第三篇:语用视角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思考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这一定性,决定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在小学语文中的关键地位和独特作用,也决定了教师必须把语言文字运用作为重点在教学中认真落实。在具体的教学中,笔者根據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从三个方面来发展和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一、以语文要素为训练抓手

语文要素是统编版语文教材为细化课程标准的学段学习目标而安排的内容。一般每个单元集中训练一个知识点或方法点,每册教材围绕一个重点目标开展训练。仔细体会这些语文要素的训练目标就会发现,无论是知识点还是方法点的确定,其实都是由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在支撑。换言之,语文要素的训练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运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单元语文要素这一抓手,研读其中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中习得语文要素的学习方法。

例如,“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教师应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呢?首先,教师可以从相关的课文中梳理出训练点,如“找出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和同学交流并照样子写”等;其次,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选择不同的训练方式和方法组织学生开展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活动。学生在读优美生动的语句时,不仅要注意声音、节奏,还要配合情感;在交流优美生动的语句时,要说出优美在什么地方,生动的感觉是什么,同时别人说的时候要认真倾听,想象优美的画面;在照样子写语句时,要体会例句中包含的优美生动的语句及表达方法,仿写时借鉴其表达方法。这样,整个单元的学习都是围绕语文要素展开的。

二、以特殊单元为训练关键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在读写方面安排了特殊单元,每册设立一个习作单元,每年级安排一个阅读策略单元。仔细研读编者意图就会发现,每个年级、每个册次安排的阅读策略单元与习作单元的学习目标,其实就是年级或册次的阅读与习作的重点,相关的学习目标在同册或同年级的不同单元中,都前有铺垫后有强化。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瞻前顾后”的意识,挖掘教材中那些隐性的训练内容,让学生在阅读与习作上有所突破。

例如,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语文要素的关键是“把事情写清楚”。教师如果仅盯着“写清楚”,学生最终未必能写清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精读课文中读懂作者写清楚的方法,在交流体会中说清楚自己的理解,并在“初试身手”中发挥想象,努力将图片内容说清楚。这些都是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活动,通过读清楚、说清楚来为写清楚做铺垫,而且从对象、内容、过程等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把事情写清楚。

三、以“语文园地”为训练平台

教材在“语文园地”中设置的“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等栏目,既是单元语文要素学习的延伸,又是组织学生开展语言文字运用的有效平台。但有些教师误将“语文园地”当成语文练习,简单地让学生训练,时间久了,学生觉得单调乏味,导致达不到语言文字运用训练的目标。因此,教师要根据单元学习内容和学习需求进行适度整合,有些内容可以与阅读教学结合在一起,有些内容需要从听、说、读、写中选择合适的形式开展训练。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栏目第一题“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它们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的相似之处”时,教师可以结合句子所在的段落内容进行训练。《白鹭》一课中的“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一句,能让学生学习比较的方法,注意比较点的选择,进而懂得比较的作用。教师可以将这一学习方法运用于学习《落花生》一课中,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运用比较法的句子,并分析两者的不同之处。在学生对比较法有了深刻的认知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把习得的方法运用于自主学习略读课文《珍珠鸟》中,最终形成一定的感知能力。经过这样的组合,“语文园地”能成为语言文字运用的有效训练平台。◆(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国强小学)

作者:季星妤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畜牧机电专业毕业论文下一篇:大专护理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