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舞蹈教学论文

2022-05-05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幼童舞蹈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舞蹈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幼儿园舞蹈教学作为舞蹈启蒙教育,在幼儿的成长历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越来越多地得到教师和家长们的认可和重视。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幼儿园舞蹈教学意义的基础论述,更深层地对其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希望可以对今后的幼儿园舞蹈教学发展提供有力帮助。

幼童舞蹈教学论文 篇1:

幼儿音乐教育活动游戏化的策略分析

【摘要】众所周知,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孩子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从孩子小月龄便开始着手让孩子接触早教学习进行全方面学前教育的家长更不在少数。通常,很多家长会选择让孩子接触音乐方面的教育,然而音乐之路道阻且长,虽然凭借婴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可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但想要有效培养孩子艺术方面的能力,在万千孩童中脱颖而出,那么游戏化教育的培养模式便必不可少。本文针对幼儿音乐教育活动游戏化的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幼童音乐教育;游戏化;策略方法

提到游戏,我相信最感兴趣的人群非幼童莫属了,大部分原因在于游戏激发了幼童的积极性,孩子们的兴趣一旦被激发,那么完成这件事情的效率也会大幅上升并且记忆深刻。而且对于幼童来说,除了兴趣以外的事情,他们很难集中注意力到一件事情上很久,更进一步,他们对很多事物都毫无概念性可言。那么,音乐教育方面完全可以利用幼童受游戏吸引这一特点,将游戏化教育结合音乐教育,通过上述策略有效地提升音乐教育的效率。

一、当前幼童音乐教育状况

(一)由于儿童音乐教育的乏味性,导致音乐教育起不到相应作用

伴随着当今社会各方面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素质也都大大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必定逐步提升。许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便在自己孩子还处于婴幼儿时期便让孩子进入学习状态,其实家长让孩子进入学习状态的目的并非想让孩子学习很多知识,其主要目的是让孩子通过早期的学习教育,慢慢接触并感受学习的快乐,让儿童在学习中寻找乐趣,便于孩子步入学生时代后,能够掌握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获得更好的成绩。随着教育部对教学的相关修改与规定,教学要求从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转换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当然,幼童的音乐教育也不例外,需要让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然而,就目前幼儿音乐教育的状况而言,很多音乐老师没有真正的领悟到音乐教育的目的——如何让幼儿提高音乐学习能力。而他们意象中的音乐教育一般是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歌曲、音乐技能和音乐知识。但是,如果仅仅依靠教师手把手的教学,这种传统的教育不仅耗费教师的大量精力,而且由于音乐教学内容的乏味、无趣,幼儿的学习效率自然不高,音乐教师的这种教学方式并没有合理的指导幼儿的学习,让幼童照葫芦画瓢的学习音乐知识,不利于后期孩子在音乐方面的发展。

(二)由于音乐教师的教学理念墨守成规,导致幼儿的音乐素养得不到提高

随着教育新理念的引入,很多教育领域的发展得到前所未有的突破。然而,在音樂教育方面还有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吸收”这一新理念,他们的教育观念一如往常、循规蹈矩。当今社会,有目共睹,社会上涌现一大批的多元化人才,很多儿童都掌握了多种技能,例如音乐、舞蹈架子鼓等,多元化培养孩子的能力,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然而,还有很多音乐教师却认为仅仅让学生学会了唱好一首歌,学会了一项唱歌技能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忽略了教育的目的主要是让幼儿掌握学习音乐的技能。陈旧的音乐教育理念实质上不利于幼儿的音乐知识的学习,以及音乐素养提高,老师应该掌握新的教学理念,摒弃陈旧的观念,推陈出新,这样才能够让老师和学生都能够获得学习音乐的乐趣,促进音乐素养的提升。

二、游戏化幼童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一)能够培养幼童的洞察力,创造力,以及社交能力

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策略可以大大提高幼童对事物的洞察力,提高他们的创造力以及沟通能力。例如,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开创“争座位”的小游戏时,老师可以寻找几位愿意参加的学生来进行游戏,这个游戏进行的同时,老师可以播放本节课所需要学习的歌曲,当音乐播放到一定节点时,老师可以停止播放音乐,此时就需要学生坐到座位上,然而,座位数总会小于参与游戏的人数,停止音乐后,没有争到座位的学生就会被淘汰,随着游戏的进行老师在节点处停止播放音乐这一特点便能够被洞察力强的同学发现,音乐停止播放之前这个学生便可以准备坐到位置上,这样一来便能够玩到决赛圈。通过这项游戏与音乐的结合教育,能够锻炼参与游戏的孩子们的观察力、分析能力以及动作的敏捷性。当然,这种音乐教育方式也能够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乐趣。

(二)能够帮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及拓展思维

在音乐教育与游戏相结合的策略下,教师可以进行一些能够增强幼儿想象力与好奇心的游戏活动。例如,老师在给定几个音符后,让孩子们通过赢得游戏来获得这些音符,然后自己将这些音符随意组合在一块,创编一段简短的曲子,在听到好的曲子的时候,老师便可以给予表扬和奖励。在这种方式下结合游戏的音乐教学便能够轻松地发挥孩子自己的想象力,拓展其思维能力。通过游戏与音乐的结合能够促进幼儿音乐素养的发展,让幼儿对音乐知识充满好奇心,甚至想要发掘其中奥秘,对未来的学习发展奠定较好的基础。

三、加强幼童音乐教育与游戏的结合

在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时候,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将歌曲进项示范演唱与讲解,这样幼儿只能够学习乏味无趣的音乐知识,反而让幼儿在课堂上感觉到压抑,影响幼儿在音乐课堂学习的效果。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徐西周教授提出的“三维立体幼儿教育法”注重游戏和教育相结合,所以将音乐教育与游戏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地让幼儿掌握学习音乐的方法,并且从中收获颇多。音乐教育在幼儿的健康发展的过程中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良好的音乐教育能够激发幼儿在音乐方面的兴趣,并且他们在学习音乐的阶段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学习的重要性,这样更有利于幼儿的全方面健康发展。

(一)加强音乐教育与游戏的结合,要注重幼儿的所占地位

幼儿是一个社会人,是独立、正在发展的人,他们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存在个体差异。教育者应当根据个体差异,尊重每个人的特点,保教并重。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的对象就是学生。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幼儿就是主体,任何教育活动需要围绕着幼儿来展开。当人类处于幼儿时期时,难免会释放爱玩的天性,那么幼儿时期就对其进行教育,想当然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如若我们教育者掌握了其爱玩这一天性,教育者们就可以将音乐教育进行游戏化,这一合二为一的方式必然能够调动孩子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提高其对学习音乐的乐趣。当采取音乐教育和游戏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时,教师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要能够充分体现出幼儿在这次游戏活动中所展现出的主导地位,这一方面是游戏开展的重中之重,也是一大难点,因此,这也是考验教师的时候,教师可以在活动开展前进行假想现场情形,考虑到每一位幼儿参与的作用何在,此时也需要教师换位思考,当自己处于幼儿这一角色时,自己在游戏活动中肯定想要展现出风采。当活动进行时,我们教育者也可以通过给定一段较长时间让幼儿们进行交流沟通,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便能够充分体现出幼儿在这次游戏活动中所占的主导地位,这样才能够让幼儿在此次活动中表现出积极性,激发出他们对音乐的興趣,更利于幼儿在音乐素养方面的提高以及更深层次的领悟学习音乐的重要性。例如,在跳皮筋这一游戏中,很多儿歌在这个游戏中有所出现,在游戏开始时,老师可以选择幼儿喜爱程度高的歌曲,让孩子们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边唱边跳皮筋。由于此类游戏对参与者的人数有严格限制,所以老师可以将班级分为小组的形式,先在小组内进行游戏,边唱边跳,互相交流自己对于此次游戏的想法,然后,可以进行小组之间PK。这样还能够进行各小组间的学习,也能展现小组的团结性,同时竞争类游戏最容易激发幼儿的思维活跃性,提升他们的想象力。在游戏时,可以根据自己的见解与组内同学沟通如何很好地完成这一游戏,发挥他们的主导地位,这类游戏化教育既可以掌握音乐,还能够提高幼儿在音乐方面发展的可塑性,利于孩子的音乐发展。

(二)提高游戏活动的丰富性与灵活性

在幼儿音乐教育方面,音乐的呈现形式是丰富的,音乐与游戏相结合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在幼儿音乐教育中,教育者们需要给幼儿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这样幼儿才能对音乐学习不感到厌恶。那么,这一个舒适的环境,我们教育者就可以通过增多音乐游戏活动的数量,来营造一个幼儿觉得能够很好地学习音乐的一个氛围,以及提高活动的灵活性。音乐教育不仅仅是唱与跳的结合,幼儿的音乐教育不仅仅是儿歌的教学。在幼儿音乐教育的游戏活动中,教育者需要擅长发现幼儿对于哪种音乐类游戏感兴趣,那么这一擅长的技能前提是音乐游戏活动的多元化、多样性,大部分幼儿对于音乐的见解还是有所不同的,就目前音乐发展来看,很多幼童很喜欢街舞,很喜欢爵士乐,甚至有很多小孩喜欢摇滚乐,显然这些音乐与儿歌的音乐领域完全不在同一个频道,那么如果教育者仅仅在课堂上教授音乐,只是带着孩子一块哼唱儿歌,与此同时玩游戏唱儿歌,会不会显得过于单一?或者换一句话说,过于传统。反过来讲,如果教育者将游戏活动与多元化音乐相结合,在游戏中能不能够激发每个孩子的兴趣呢?在我看来,这是毋庸置疑的。当然,游戏活动仅仅依靠多样性来支撑幼儿的兴趣点,显然是不足够的,音乐教育的游戏活动中灵活性这一特点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幼儿喜欢爵士乐,那么教育者不仅仅可以通过播放此类音乐来收获幼儿的欢心,还可以换个角度,让幼儿自己来演唱或者演奏自己喜欢的音乐。喜欢其他的风格也同样如此。通过丰富、灵活的游戏活动,幼儿可以自其中展现自我,有效地学习音乐,学会与同伴之间愉快的沟通,在游戏中学会了如何竞争,并且认识到自己对于音乐的审美点,这样能够激发幼儿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兴趣,能够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促进自身音乐发展。

(三)了解幼童音乐游戏中的状态

在对幼童进行音乐教育与游戏结合的方式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们应该无时无刻不了解到幼儿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状态,目的在于了解到幼儿的学习氛围与状况,有利于教育者更具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音乐游戏化教育,能够改善教育者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幼儿的学习高效性,促进其在音乐方面的发展。举个例子,在幼儿律动活动的游戏中,教育者可以指令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引入一首歌曲,边唱边玩,在游戏进行中,教育者需要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参与度,把握幼儿唱歌时所呈现的状态,如果发现某个幼儿状态不佳时,教育者就应该与幼儿一起参与活动,带动他的状态,调动其积极性,做好指导工作,这样既能促进师生的友谊,还能保证幼儿整个过程中高效的学习效率及高质量。

四、利用好当今社会教育的条件

(一)利用好电子信息条件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已经步入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智能电子产品不断涌现出来。在教育方面,很多学校都倡导利用网络进行线上教育,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孩子学习的知识更加牢固。在音乐教育方面,同样可以采用电子化网络化教学,选择优质的音乐游戏,课后幼儿可以在家长陪同下抽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玩这款游戏。与此同时,教师需要提醒孩子,玩游戏时,还需要记录下来自己感兴趣的音乐片段,在第二天上课时,教师进行检查,对任务完成好的幼儿可以提出表扬。这样的方式抓住了幼儿爱玩手机游戏的一大特点,再结合音乐教育,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潜能,让幼儿能够全身心投入到音乐游戏化教育中。当然,这一方式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弊端,容易让幼儿沉迷于游戏,那么家长的重要性就很容易体现出来,因为孩子天性好玩,所以自制力极差,需要在网络游戏音乐教育的同时,家长进行监督,其实这一过程也有利于家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促进幼儿全身心健康发展。

(二)利用好音乐及游戏的设备条件

设施基础是影响音乐游戏化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音乐教育开展游戏活动中,需要学校安放一些必要的设备作为游戏教育的支撑,可以在学校教育场地开展游戏,上课之前,搭建好音乐设备,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游戏氛围,给幼儿一个深刻的印象,让幼儿看到这一场地,脑海中就涌现出想要学习音乐、想要玩音乐游戏的想法,那么这个场地的搭建才能起到作用,才能让幼儿主观能动地参与其中,这样利于幼儿在音乐学习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三)保证好的精神状态

精神方面主要是把控幼儿的心理状况、情绪变化、外界抗压能力等。在老师开展音乐游戏教育过程中,必然避免不了关注的疏漏,为了保证幼儿良好的精神条件,教师就需要在课前开展好心理咨询等工作,疏导幼儿,让其整个人处于一种放松、活泼、愿意与人交流的状态,这样才能够确保课上活动进行的完整性与愉快性。在上课期间,需要教师尽可能多的与幼儿沟通,引导他们真正进入到游戏中。当教师进行声乐教学时,就可以尝试这一方式,先分配好每个组演唱的曲目,然后与游戏结合,哪位幼儿做错了动作或者唱错了音节就一目了然,这种方法很容易看到哪些学生处于非学习、非游戏状态。因此,在开展游戏活动时,教师要积极调整学生的精神状态,这样才能有效地学习音乐。

五、结束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教育的需求量和质量也相应增长和提高,教育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至关重要,尤其幼儿多元化教育、全面发展教育都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在音乐教育方面,由于为了避免教育内容的乏味性与低效性,目前提倡一种音乐教育游戏化的方式对幼儿进行合理性教育,在游戏与音乐结合教育方面,教育者们需要注重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注意教育方式的丰富性与灵活性,同时,为了促进孩子的音乐健康发展,教育部门在对幼儿进行音乐结合性教育时,需要教师们做到全身心投入到幼儿的参与度与兴趣发展方面。通过一系列的音乐教育与游戏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学习音乐的能力,有助于幼儿音乐的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君.幼儿音乐教育活动游戏化策略研究[J].音乐时空,2013(16).

[2]翁丹飒.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游戏化教学研究[J].亚太教育,2015(31).

[3]柏茹.浅谈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的策略[J].音乐时空,2015(17).

作者简介:刘翔(1984— ),女,汉族,山东青岛人,硕士研究生,中级(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作者:刘翔

幼童舞蹈教学论文 篇2:

幼儿园舞蹈教学的意义和发展对策

【摘要】舞蹈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幼儿园舞蹈教学作为舞蹈启蒙教育,在幼儿的成长历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越来越多地得到教师和家长们的认可和重视。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幼儿园舞蹈教学意义的基础论述,更深层地对其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希望可以对今后的幼儿园舞蹈教学发展提供有力帮助。

【关键词】幼儿园舞蹈;教学;意义;建议

舞蹈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幼儿園舞蹈教学作为舞蹈启蒙教育,在幼儿的成长历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越来越多地得到教师和家长们的认可和重视。在幼儿园舞蹈教学模式下,儿童对艺术文化的兴趣得到了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得到了锻炼,智力体能得到了有效的开发,幼儿园通过舞蹈教育在激发幼儿想象力的同时还为家长提供了较好的与幼儿沟通交流的平台。可以说,舞蹈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开展,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和必然手段。

这里要说明的是:传统意义上,我们将一周岁至三周岁的孩子称为幼儿,而幼儿园接纳的通常是3周岁以后至6~7岁入小学前的孩子,可称之为幼童。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舞蹈教育的普及,接受舞蹈教育最佳的启蒙阶段已经不再是以往的7~8岁,而是处于幼儿和幼童阶段的3~4岁甚至更早。这就要求身处幼儿园教育的工作者明确幼儿园舞蹈教育的意义,进而建立一套具有规范化和科学性的健全的幼儿舞蹈启蒙教育学科体系。

一、幼儿园舞蹈教学的意义

(一)启蒙,培养审美兴趣

幼儿园舞蹈教育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启蒙,处在3~5岁之间的孩子对眼见的万事万物都产生着浓厚的兴趣,正是处于对缤纷的世界认知和探索的初期阶段。而幼儿园中舞蹈活动开展的目的就是要给予幼儿音乐和舞蹈的最初概念。虽然由于年龄阶段的特性,此时的孩子对于舞蹈动作只能是机械地模仿,但在模仿的过程中,也在情感、节奏、韵律和协调性上得到了锻炼,更培养了一种舞蹈意识。与此同时,幼儿园舞蹈也可以使家长尽早地了解孩子是否有学习舞蹈的天赋,以便为其未来做打算。另外,启蒙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审视美丑,培养幼童感知,表现舞蹈美的同时培育出一双感受自然和人文社会中真、善、美的眼睛。

(二)益智,激发想象潜能

通过幼儿园阶段的舞蹈学习,可以极大程度地开发幼儿小脑的发育,提高注意力并且可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愉快活跃的舞蹈氛围中感受舞蹈形象,进而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通过舞蹈的学习,孩子们可以用舞蹈动作表现出猴子、小猫、鸭子等小动物的典型特征;可以用旋转、吸跳步表现开心快乐,快速而用力的跺脚表现着急紧张等。

(三)塑形,锻炼体能气质

这里所说的塑形,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针对幼儿特有的身体机能,进行科学性的强化锻炼;二是对幼儿仪表体态,举手投足间的动作进行潜移默化的气质培养。对于前者,幼儿在幼儿园接受运动量较大的舞蹈课程,体力得以充分消耗,在促进他们弱小的骨骼、肌肉、呼吸和神经系统等身体生理机能发育的同时,还可以加快幼儿新陈代谢速率,使得他们更好更快地生长发育。例如:通过小碎步、吸跳步、双膝屈伸蹲起、勾绷脚的学习和训练,可以增强幼儿腿部和脚踝的肌肉力量;提压手腕、兰花指和众多手臂动作的练习,可以促进幼儿上身肢体肌肉的发育。在进行舞蹈表演的过程中,孩子们通常都会出现心跳加速、呼吸加快、流汗等特征,由此可见,幼儿园时期的舞蹈教学对幼儿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容小觑的积极作用。

对于后者而言,不难理解,正确并且及时的舞蹈教育可以有效地调整和改善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体态问题。幼童期是调整孩子形体的最佳时机,此阶段孩子骨骼和肌肉的可塑性非常强,而部分孩子幼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可能已经对形体产生了消极影响:学步车导致的“内八字”“O型腿”;久坐玩玩具导致的扣胸驼背低头;学习爬行导致的手肘关节变形等,这些形体缺陷是很多孩子和家长未能及时避免的,这就要求幼儿园舞蹈教师通过科学的舞蹈训练方式对幼儿进行指导,尽早恢复正常形体并形成优雅气质体态。

二、对幼儿园舞蹈教学发展的建议

(一)幼儿园舞蹈师资优化,保证教学质量

幼儿园舞蹈教学之所以比课外舞蹈班更受到重视,是因为大多数家长在为幼儿选择课后兴趣班的时候,都会考虑诸多客观因素,优先选择孩子所在幼儿园内部开设的兴趣班,省时省力。而在不用担心生源的条件下,很多幼儿园聘用业余教师或者随意任命某个班任老师前来授课:课前未进行热身就进行软开度训练,从而导致大腿内侧筋络拉伤;训练强度难度过大导致受伤;授课内容生涩难懂导致幼儿心理抵触情绪大增,舞蹈兴趣全无。由此可见,不正规的教学所造成的后果是难以挽回的。所以,要提供给幼儿良好的舞蹈教育,就要严格要求教学教师的专业素质,只有师资优化,保证教学质量,家长才能放心将孩子托付给幼儿园进行学习。

(二)切勿过早区分舞种教学,注重基本功

在当今少儿舞蹈课外班教学中,各舞种舞蹈区分授课:芭蕾舞的外开腿姿态、古典舞的提沉身韵、机械爵士舞的力量节奏……每种舞蹈都有其独特的舞蹈体态,而对于幼儿园舞蹈教学而言,过早地区分舞种会使孩子舞蹈体态固化,让跳民族舞的孩子跳什么舞都带着“民族范”,让学爵士的孩子即便是跳广播体操都带着“Hiphop气息”。那么不区分舞种,我们教学幼儿舞蹈的重点又在哪里呢?上文中提到幼儿骨骼的可塑性强,这就提示舞蹈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软开度的训练。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幼儿筋络可塑性强,但骨骼娇弱,肌肉力量差,所以软开度的练习一定要以地面为主,例如地面横叉竖叉、地面压跨等。另外由于幼儿体力有限,又无法规范自己的动作,故软开度训练只要适当就好,在保证筋骨得到拉伸锻炼的同时,也能避免不规范的动作养成坏的舞蹈习惯或造成形体变化。

基本功除了软开度的训练要从幼儿期开始之外,手眼、头、面部表情也该列入幼儿园舞蹈学习的重要范畴。我们常看到学习舞蹈多年的孩子,脖子僵硬,眼神不到位,而学习京剧戏曲的孩子,在亮相中的一个眼神都很有戏,这就是因为戏曲教学在幼儿启蒙时期,在注重动作之下,更注重手眼和面部表情的培訓。

(三)性别分开教学,重视男童舞蹈培养

不仅是在幼儿舞蹈课堂,几乎所有的舞蹈培训机构中男女比例都是严重失衡的:除去爵士舞课堂还有数个男学员外,拉丁舞课堂男舞伴稀缺,民族舞芭蕾舞课堂男孩人数寥寥无几,这已然成为了一种常态。绝大多数家长认为“跳舞是女孩子的事情”“男孩子跳舞没出息”,认为舞蹈对于女孩子是气质和身材的锻炼,而男孩子学习舞蹈反会培养出一种阴柔之美而丧失本应具有的阳刚之气,这是成人一直以来给予孩子的一种误区。其实,舞蹈对于男性而言,在体能和素质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很多男性专有的旋转和跳跃性动作需要他们更大的爆发力和控制力,很多少数民族舞蹈中也存在大量的男性专有动作和造型,这都是女性舞者无法替代完成的。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幼儿园的舞蹈教学中,几乎都是女性教师在授课,而由于精力和专业素质有限的原因,老师对男童的关注度极低:动作完成得好不加以表扬,完成的不好反而被苛责不认真、笨、没天赋;或是在排练演出节目的时候将男孩子随随便便置于后排等,教师这些错误的行为导致的就是男童学习兴趣的缺失。在教学内容方面,经过调查发现,大部分男童喜欢挥舞大臂、高跳或者向前冲跑等大幅度力量型动作,对兰花指、撅屁股、小五花等柔性十足的舞蹈动作表示嘲笑和厌烦。

可见,舞蹈中的性别区分现象在幼儿园时期就已经呈现,而此时的幼儿教师就应顺应幼儿的性别天性,注重性别间舞蹈动作细节的讲解并及时研究适合男性幼儿兴趣和特点的舞蹈活动内容,例如:女孩站立时用“小八字”,男孩则用“大八字”站位。如若条件允许,幼儿园可以专为男性幼儿开设舞蹈课堂,聘请男性教师授课,这样的好处一是可以着重培养男童舞蹈相关知识,及时选拔富有天赋的男性舞蹈人才,二是增加男性舞蹈教师的就业机会,为舞蹈行业的整体发展作出贡献。

除以上几点建议以外,我还提倡幼儿园增加幼儿舞台表演经验,这对幼儿的临场应变能力、胆量和性格都是很好的锻炼方式。

三、结语

“手舞足蹈”是幼儿的天性,优质的舞蹈教育能够陶冶幼儿情操,锻炼幼儿意志,激发幼儿艺术潜能。作为艺术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幼儿舞蹈无疑成为了幼儿园必须具备的教学形式,作为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幼儿园舞蹈教学应该成为从事舞蹈教学的教师不断探索和改进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张海红.浅谈幼儿舞蹈启蒙教育的意义[J].青春岁月,2012(2).

[2]范宏伟.幼儿舞蹈启蒙教育的重要性[J].文学界(理论版),2012(12).

作者简介:沈思萌(1993-),女,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学(舞蹈表演与教学研究)。

作者:沈思萌

幼童舞蹈教学论文 篇3:

浅谈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中的民族音乐与舞蹈文化植入

[摘要]:孩子是祖国未来,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民族文化教育亦是如此。本文分析了当前幼儿园民族音乐与舞蹈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通过音乐舞蹈教学植入民族文化的对策。

[关键词]:舞蹈教育 民族音乐 文化植入

一、引言

随着流行音乐的发展,其影响力已波及幼儿园,幼儿园的孩子们哼着流行乐,扭着街舞的情形并不罕见,甚至还被搬上舞台,几岁的幼童大跳劲舞,以往天真烂漫的孩子跳皮筋、踢毽子、唱民谣早已成为记忆中的一幕。由于缺乏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我国传承多年的民族音乐和舞蹈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受到冷落。这样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对此,党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相关决定,提出要尽快改善美育工作发展落后的局面,将美育纳入到学校教育中去。音乐和舞蹈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对幼儿园民族音乐和舞蹈教育予以高度的重视和关注,从孩子抓起,使其成为一个重要的传承我国民族音乐和舞蹈文化的途径和渠道。

二、幼儿园民族音乐和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了孩子的情感体验

幼儿园的教师在进行民族音乐和舞蹈教育过程中,只是简单的播放音乐、教授舞蹈动作,忽视了孩子们对于音乐和舞蹈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的认识、理解,这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孩子们对民族音乐和舞蹈的学习没有兴趣。

2.教学观念落后,没有教学情境意识

当前的幼儿园民族音乐和舞蹈教学大部分还是延续着传统模式,即教师示范,孩子模仿,再进行反复练习。运用小组合作演唱的形式,一组用歌词伴唱,另一组有节奏地说歌词,两声部同时合作说唱歌曲,将歌曲教学画上圆满句号。贯彻整合教育理念实施音乐主题教育教学,是一个不断实践、思考、审视、反省而循序渐进的过程。

3.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

教师示范、孩子模仿这种格式化的教学模式,使孩子们根本不会去在意或者是关注民族音乐和舞蹈的内在。在实施音乐主题教育活动前,教师应充分担当起观察者的角色,了解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并据此确定相应的音乐主题活动,从而让科学的、启蒙的活动内容与自然事物现象密切联系起来。

三、民族音乐与舞蹈文化植入对策建议

1.严格筛选教学作品

(1)从孩子们的兴趣出发,选择孩子们感兴趣、愿意学的民族音乐作品

例如,壮族音乐《狮子舞绣球》,狮子的生动活泼和绣球的艳丽多彩都是吸引孩子们的关键点,播放这样的民族音乐时,孩子们就会随着旋律自然而然的手舞足蹈、以自己心目中的动作去表现自己对于民族音乐的感受。

(2)教学素材要贴近孩子们的生活,使孩子们对其具有熟悉感

例如,壮族的《包粽子》,这首曲目的歌词简单,曲调生动,节奏顺畅,加上包粽子的传统,孩子们对此当然不会陌生,在理解上难度较小,更容易产生兴趣。

(3)在选择教学曲目时的多样性,能够给孩子们带来新鲜感

幼儿园教师要尽可能的选择多种题材的曲目,保持民族音乐和舞蹈教学的新鲜感。比如,藏族的《北京的金山上》,体现的是高亢和雄伟,壮族的《舞公狮》表现的是神秘和庄重,《什么水面打筋斗》所表达的是愉悦和欢快,多种类型和题材的音乐可以使孩子们从中体会到不同的情绪。

2.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培养孩子们的审美素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动力,因此,要想在幼儿民族音乐和舞蹈教学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激发孩子们对民族音乐和舞蹈的兴趣,培养孩子们的感受能力。例如,对于民族音乐舞蹈《茶趣》,教师在进行舞蹈编排时就要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采茶、泡茶的情境,先播放相关的影视资料,激发对茶农们愉悦劳作的向往之情,同时穿插音乐,感受壮族民族音乐的动听旋律,在舞蹈练习环节,穿上壮族的民族服装,这样更容易融入到音乐之中,激发舞蹈激情。

3.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教师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

幼儿园的教师也要根据时代的要求,转变教学观念,将孩子当做组织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的中心。真正发挥其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

(1)通过教师的有序组织,使孩子们充分感受到民族音乐作品中的美的意境

教师要注意从孩子们理解能力的实际水平出发,循序渐进的加以指导,注意教学情境的设置,使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感受民族音乐和舞蹈的内在美。

(2)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感受民族音乐并将其表现出来的一个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动作。孩子们只有真正的感受了民族音乐,才不会出现依葫芦画瓢模仿的情况。融入了孩子们真实感受的表演,才是有所联想、对表象加以整合的的表演,才是幼儿园进行民族音乐和舞蹈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

四、幼儿园小班民族音乐与舞蹈文化植入实证研究

我们在这里运用一组幼儿园小班民族音乐与舞蹈文化植入课程为主,来进行实际案例的分析。

1.设计意图

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2.活动目标

感受民族文化的色彩缤纷;鼓励幼儿大胆创编与花色相应的梦,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编能力。

3.活动准备

课件一份、服装几套、花、图谱、音乐磁带。

4.活动过程

(1)回忆经验

大家对于少数民族有什么印象,我们这里有没有少数民族的小朋友。

(2)欣赏散文

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欣赏一首民族歌曲,听一听,大家想想是哪个民族的歌谣?

评析:为让幼儿直观地认识体验多彩的世界,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用课件展现逼真的色彩,让幼儿通过视、听,多通道感受民族音乐的梦幻色彩、优美意境。

五、小结

发展民族文化是一件打基础的具有根基意义的工作,作为参与基础教育的幼儿园教师,对根基的教育应该有一种责任意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广东省幼儿园教育指南》(试行)关于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指导要点中指出:“要立足于我国民族民间艺术的学习,尤其要充分利用广东各地的艺术文化资源。同时,初步接触不同地区、民族的艺术文化,拓展艺术视野。”从幼儿教育开始加强民族音乐的传承教育和研究,是一件及具意义的探究性工作。

参考文献:

[1]赵玉兰.营造幼儿园民族艺术氛围 提高幼儿素质教育质量.中国美术教育,2000年,(2).

[2]刘定娥.浅议如何在幼儿园音乐舞蹈教学中渗透民族艺术文化.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0年,(1).

[3]陈凤.利用本土资源创设幼儿园民族艺术教育环境.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新疆卷),2010.

[4]李张妤.如何把少数民族舞蹈融入幼儿舞蹈教学中.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10,(2).

作者:杨飞飞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理论物理教学论文下一篇:群众文化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