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案例中国范文

2022-06-17

第一篇:管理学案例中国范文

中国企业管理经典策划案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界涌现了一批以喝中国米汤为主、兼服洋参含片的本土管理精英。他们的管理案例值得加以总结和借鉴。

【分槽喂马】

●典出:据战国野史记载:蒙古马能负重,大宛马善奔跑。某家恰养有大宛、蒙古二马,喂则同槽,卧则同厩。但是,相互踢咬,两败俱伤,主人不胜其恼。求之伯乐,伯乐瞥之,建议分槽喂养。主人从此轻松驾驭二马,家业遂兴。●案例

正选案例:联想分拆,二少帅分掌事业空间2001年3月,联想集团宣布“联想电脑”、“神州数码”战略分拆进入到资本分拆的最后阶段,同年6月,神州数码在香港上市。

分拆之后,联想电脑由杨元庆接过帅旗,继承自有品牌,主攻PC、硬件生产销售;神州数码则由郭为领军,另创品牌,主营系统集成、代理产品分销、网络产品制造。

至此,联想接班人问题以喜剧方式尘埃落定,深孚众望的“双少帅”一个握有联想现在,一个开往联想未来。曾经长期困扰中国企业的接班人问题,在联想老帅柳传志的“世事洞明”的眼光下,一笑而过。

备选案例:李嘉诚敲定家业接班人。

性格沉稳、作风踏实的长子李泽矩被立为长江实业集团新掌门人,崇尚自由创新、同时喜欢作秀的次子李泽楷另创tom.com事业。

●未来启示

柳传志分槽喂马对其他企业的意义在于:

①人才最好从系统内培养;②培养一批而不是单个接班人,让他们在相同的游戏规则下跑出高下;③如果有幸得到难分轩轾的赛马结果,千万珍惜这种幸福,不要轻易把宝马送人,尤其是送给敌人;④把跑道划开,一定要清晰、明白、严谨地划开;假如一方受扼,另一方可以立即出手相助。

【欲取先予】

●典出:《道德经》第36章:“将欲去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后两句的意思就是:想要夺取它,必须暂时给予它。

●案例

正选案例:蒙牛号召“向伊利学习”

1998年底,原伊利副总牛根生出走伊利,创办蒙牛。对中国乳业来说,伊利就是一所“黄埔军校”。伊利把牛根生从一个刷奶瓶的小工培养成一个呼风唤雨的人物,伊利依托“公司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也被蒙牛当仁不让地“拿来”,并且做得更到位、更彻底。牛根生还别出心裁地在产品包装盒上印上“为民族工业争气,向伊利学习”的口号,蒙牛的第一块广告牌也非常“乖巧”地写着“做内蒙古第二品牌”。

正因为这种学习中竞争的模式,伊利和蒙牛的发展速度都非常惊人。尤其是蒙牛,创造了中国企业史无前例的成长速度,由名不见经传飙升到现在的前五之列,而牛根生充满玄机的“伊利和蒙牛迟早要走在一起”的言语,给伊利一个什么样的信号呢?

备选案例:万科卖身华润

2000年,由于原大股东深特发遭遇资金障碍,及在发展战略上深感受制,万科创始人、董事长、精神领袖王石力主把万科卖给华润,同时拥有华远、万科的“华润置地”立即变成中国第一房地产巨头。王石的董事长自然做不成了,包括华润人都不理解王石的这种举动,但是,事情的发展证明了王石的远见:万科的发展显然也更加游刃有余了。

●未来启示:

蒙牛的做法是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营销学上的“比附效应”;万科的做法则是规避风险的武功新解。随着“国进民退”进程的加快,可以预见越来越多的经理人会成为创业者,另辟一方事业空间。事实上,对于“小狗”企业来说,要生存无非两条路,一是造势,一是借势。

【撒豆成兵】

●典出:《封神演义》写闻仲与姜尚大战岐山,由于商朝军队得到申公豹一帮道友相助,西周军队渐渐不支。关键时刻,姜尚得到燃灯古佛相助,撒豆成兵,反败为胜。

●案例

正选案例:TCL“渠道为王”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当长虹与康佳争雄时,却是韬光养晦的老三TCL真正抓住了夹缝中的机会。是时,以长虹为代表的彩电企业,大多采用大户代理制,逐渐导致终端失控,在此情况下,TCL提倡速度制胜,TCL运用的战术并不复杂。就是广泛建立销售网点,先铺渠道,后上产品。城乡联动,层层布线,一张大蜘蛛网就这样织起了。在“网络为王”思想的最高峰,TCL的一线销售人员达14000人之众,一线财务人员也有1400人之多,靠着这些“豆子”,TCL迅速跃升为行业内数一数二的品牌。

备选案例:红桃k红遍中国乡村

鼎盛时期,红桃k在全国2000多个县每县设有100名员工建制。数万名员工走向广阔的农村天地,见人发报纸,见墙刷墙标,使红桃k的业绩发生核裂变式的飞跃,成为保健品市场老大。

●未来启示:

tcl和红桃k的意图非常简单,渠道即血管,抢在别人前面把血运送到需求者的眼前,就是胜利。但是,不得不强调,并非所有的企业都适合拷贝这套“渠道为王”的战术,包括tcl自身也无法长期沿袭同一种成功模式,不仅用彩电网络销售家用电脑遭到市场排斥,就连用彩电网络销售彩电都困难重重:当利润变得微薄,网络维护的成本恰恰导致了网络最大程度的堵塞原因。这需要其他跃跃欲试的企业作出清醒的商业判断。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典出:《后汉书·班超传》记载,班超率36随从出使西域南道,在鄯善国受到热情接待。但由于匈奴使者从中作梗,鄯善王有意疏远汉使。班超见势急,激励众人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惟有出其不意,攻杀匈奴使者,才能转危为安。当夜大风,班超一行夜袭匈奴使者营帐,斩杀来使,迫使鄯善王归附汉朝。●案例

正选案例:海尔美国设厂

张瑞敏之所以选择到美国设厂,为的就是四个字:“先难后易”。虽然2002年海尔的国际化进程一度被包括美国《商业周刊》在内的诸多国内外媒介诟病,但是,2002年底,在“中国企业家年会”上,张瑞敏反向思维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谁都说我们走出国门会有危险,但有谁能够告诉我不走出国门又有多少风

险?

而据海尔自己披露,自1998年以来,海尔在美国的销售年均增长率达115%,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扩大,海尔的公寓冰箱及小型冰箱已占美国30%以上份额,海尔冷柜已占12%的份额,海尔酒柜已占50%以上的份额。备选案例:万向集团收购美国uai公司

2000年,浙江万向集团收购了汽车零部件制造商uai21%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而这宗交易强制性规定,uai每年必须向万向购买2500万美元的产品(制动器)。而因为uai从万向采购产品的成本比以前自己的生产成本低30-40%,所以会促使uai进一步扩大销量,这样万向以后每年拿到的定单就不止2500万美元了。这是万向集团首创的反向oem模式。

●未来启示

对中国企业走出海外需要提醒的是:

①不要放纵时机,老盼着自己实力再强些、规模再大些才可以出去。这种思想极其错误,因为再大再强也强大不过人家百年老店的一只胳臂,而且列阵而战,打对攻,打消耗战,决非我们应有思路。

②不要做表面文章。除了战略的“应做”部分,还要细致考察战术上的“能做”部分。像科龙1997年在神户投资11亿日元设立日本科龙,试图打造技术前哨,但是以日本人对技术输出的保守性,日本科龙沦为鸡肋可想而知。

③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最安全。中国企业进军海外的履历往往就是一个现代版的“小马过河”:河水不像外国牛趟水的那么浅,也绝不像淹死松鼠的那么深。

第二篇:中国传统文化与管理哲学案例

案例题:

1)每篇内容包含那些中国传统管理哲学思想?在继承传统文化中具有哪些贡献?

答:《列子•汤问》中的《愚公移山》蕴含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民的力量,也蕴含着改造自然过程的曲折性和前途的光明性,包含了原始的辩证思想,也包含着“有志者事竟成”、人定胜天的思想。能激发人们不向困难低头,产生敢于战天斗地的大无畏精神。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作闭幕词的《愚公移山》、《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三篇文章被称为“老三篇”。三篇文章篇篇经典,字字珠玑。饱含着中国传动管理哲学思想,是朴素唯物主义的体现。文章风格朴实、说理透彻,极具教育意义,分别从不同侧面对社会主义道德观和价值观进行了不自觉的阐述。

2)从中国传统人性论角度分析,愚公、白求恩的人格品质。 答:愚公不知老之将至,乐观、豁达、胸怀远大、志存高远、坚忍不拔;关于白求恩,毛主席已有论断---“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而且颇有些“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3)结合你自己的实际和亲身体会和中国传统管理哲学谈谈雷锋过时论和现代发扬“圣人”品德的重要性和遇到的障碍。

答:人说雷锋是一座丰碑,但他毕竟已成历史,今天再提已无必要,不值得今人学习;有人说,雷锋非常可贵,但他只适合那个革命精神的年代,今天情况已经大变;甚至有人恶意贬损雷锋„„我们时常在想:雷锋精神真像一些人说的过时了吗? 周恩来同志曾精辟地把雷锋精神概括为四句话:“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江泽民同志认为:“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尽管时代不同,思想各异,今天的我们对雷锋精神的人性化展现有越来越多的不理解,但我们却不能不对雷锋那种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的浓情厚爱肃然起敬。更重要的是,人之为人,社会之为社会,国家之为国家,都需要健康的心态和机制来贯穿始终。而雷锋精神,已然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一以贯之、气势磅礴的坚守力量。雷锋精神将是一种永远能引起人们内心美好向往的道德关怀,是一种历久弥新的人文情怀和公民精神。50年了,不管褒贬,我们还在热议雷锋精神,这一现象本身就证明,雷锋精神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和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现代社会发扬“圣人”品德对于构筑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社会主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以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先进道德体系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和现实意义。 但总个别人不理解、不支持,这也是多元化社会不可避免的问题。社会的主流还是好的,大方向不会因为一点杂音而改变。

4)对于批判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与管理哲学3-5点自己的看法。 答: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运用马克思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客观分析。3.继承和发扬其中的优秀部分。

第三篇:管理学案例分析报告之中国企业最需要什么

]

经济与管理学院,IEM团队

随着全球化经济时代的到来,中国企业在时代背景的驱动下得到充分的发展。但中国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有的企业便如昙花一现,在短暂的繁荣过后就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在看似繁荣的市场背后,是很多企业从建立到突现到最后消亡的短周期循环,真正能在市场中站住脚跟的企业屈指可数。

从中国企业发展的失败案例中,我们发现中国企业存在以下两类核心问题。

一类是中国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群体或团队中根深蒂固的、互相弥补的一系列技能和知识的组合,借助该能力,能够按世界一流水平实施—到多项核心梳程。企业是否能在竞争中占领优势就在于企业是否具有自己特色的核心竞争力。它强调的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

另一类是中国企业受核心刚度制约。核心刚度的实质是指对企业内部风俗习惯或惯例的过分遵循。这些风俗、习惯或惯例是企业内部最难改变的。这些惯例大多是信息性的,却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企业成员,包括领导者与普通员工的行为,束缚着他们的心智模式和整个组织的行为模式。很多中国企业囿于核心刚度而止步不前。

对于核心竞争力问题,中国企业在核心竞争力上最薄弱的在于核心技术,企业文化两个个方面。

一是核心技术缺乏,过于依存国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外资引进方面总是局限于引进,大多数企业忽略了引进之后的消化,吸收,然后创新的环节。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我国技术对外依存度高达50%,远高于发达国家。内资企业中拥有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大约仅占万分之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很多外资企业技术受制于国外,自身只能局限于价格、外观设计、应用设计的竞争,高附加值的环节基本由跨国企业所垄断。

二是文化特色不足,缺乏精神凝聚力。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左右着这个企业的管理理念,公司的大体走向,以及员工对公司的认可度和自豪度,这会决定员工对企业的尽心程度。中国企业尽管在加速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改善等方面做了很大的工作,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企业文化建设重和谐、诚信、敬业之余也会导致无纪律;难以把握时代发展的特点结合其自身的发展需要;专制主义在中国的长远流传导致现如今中国企业的“一把手”企业文化严重。

对于核心刚度问题,主要在于中国企业在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上没有做足功课,出现“吃老本”的现象。人的行为是有限理性的。人总是习惯于固守自身优势,做一直在做的事情,力求把它做得更好,但这样即使在努力也只能把静态效率提升至最高,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抵制了变化,忽视了动态效率的重要性。现代经济发展其战略环境时时刻刻都在更新,如果一味沿袭传统的经验曲线,忽视外界变化的挑战,就会造成核心竞争力的局限性。

面对中国企业出现的以上核心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在核心技术方面,我国企业要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要做到:外围引进,中围消化吸收,内层创新,自主创新并行;将一个方向再进行划分,专职人员再精细研究;倡导自主创新,强化创新驱动力,建立活跃的开创氛围,鼓励并支持发明创造;提高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存量与改变人才流动偏向,把握住人才,加大企业创新资金投入。正如格力在今年的上半年销售业绩超过了往年占据中央空调市场霸主地位的日系品牌大金,并且有望成为2012年度的销量冠军。格力的崛起和掌握核心技术的公司理念密切相关,格力的核心理念就是:掌握核心技术,引领中国制造!

在企业文化方面,企业要学会让员工重视自身价值,倡导员工竞争和献身精神,奖励员工创新,利益共享,以人为本;创造优秀的团队明确团队的目标和任务,让每一个团队内部成员都能够理解,使企业或部门的利益与个人的自我价值一致起来;企业领导人身体力行推广企业的核心理念,企业管理层对一些事情的处理就是最好的企业文化传播方式。海尔,国人为之骄傲的品牌。从张瑞敏砸冰箱起,海尔从小厂发展至世界五百强,其企业文化中对质量方面的严格要求已经成为品牌的保障。

在核心刚度方面,对于已有相应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企业应当在明确自身定位和发展核心理念的前提下以高姿态关注消息的更新,注重核心竞争力在时代背景市场前景下的竞争优势的巩固和强化,关注全国乃至世界经济战略格局的动态,中国企业的兴衰多半受到政府政策改变的影响,所以需要以高姿态,广视角制定长期战略计划,并做到持续改良。微软公司副总裁于友成说过的. “你永远不能休息,否则你就永远休息。”就是说在创新的道路上就得不断地创新.休息就会被市场抛弃。微软几乎每年都进行内部结构重组,当主要版本发行以后,当形成新产品想法时,迅速判断失败项目。

参考文献:

【1】王方华 吕巍.战略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2

【2】张石森 欧阳云.哈佛MBA核心竞争力全书[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3.1

【3】卢福则.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创新[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1

【4】吴礼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形成机制[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2,(4):

第四篇:【供应链管理案例】中国外运的供应链管理历程

中国外运的供应链管理历程

(2013年6月)中国外运的供应链管理历程

——访中国外运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魏世奇

“中国外运物流是一家具有国际业务背景的国有企业,业务能力强,信誉度高;2006年成立独立的公司,人员构成趋向于年轻化,所以区别于其他国企的是,中国外运物流是一家有朝气、有活力的公司。”中国外运物流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外运物流”)技术总监魏世奇,如此总结中国外运物流的特点。

通过对魏世奇的采访,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到:能让这家公司具备持续活力的内在引擎,不是其他,正是对IT技术的重视。据魏世奇介绍:“技术是公司战略中的重要部分,在技术与产品的创新应用方面,中国外运物流一直持有开放态度,公司领导也给予了大力支持。”

中国外运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魏世奇

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运输企业——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中国外运物流以综合物流为主业,集海、陆、空货运、仓储管理、增值服务、国内分拨、多式联运及货运代理业务为一体,服务网络覆盖中国、遍及全球主要经济区域。在电子高科技、快速消费品、零售、轮胎、汽车零配件、时装物流及国际物流领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规模如此庞大的物流企业,必然离不开有效的供应链管理。

从MK到Infor WMS

为了改变传统手工录入订单导致的信息滞后、企业内部信息不能共享的现象,中国外运物流于1999年使用了WMS(仓库管理系统),即当时美国CA公司的MK系统(现已被Infor公司收购)。

1999年,中国市场上还没有成熟的WMS产品。当时,中国外运物流曾考虑过自己开发,但又担心完全定制化的产品在将来公司业务拓展中的应变能力不够,而购买一套标准产品,产品本身就会让公司借鉴很多成熟的经验。通过选型,中国外运物流选择了MK。当时,只上了两个项目,后来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MK系统在上百个项目上得到应用。

到了2009年左右,中国外运物流的业务发展比较快,MK的弊端凸显,产品开始老化,批属性控制和界面操作的便利性越来越不能满足需要,公司开始考虑用新的产品替换部分MK系统。2010年,中国外运物流进入了新系统的选型阶段。由于Infor收购了MK,很多系统理念、使用流程和习惯都更接近原来的MK系统;此外,还从系统架构和实施团队等各方面综合考虑,中国外运物流最终选择了Infor为合作伙伴。

2011年5月开始,中国外运物流陆续上线汽车零配件入厂、快速消费品、高科技电子等几个物流项目,这几个项目均替换掉了原来的MK系统,由原来MK的仓储管理,变成现在Infor的仓储管理,Infor WMS9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Infor的WMS模块与中国外运物流自己定制开发的OMS(订单管理系统)TMS(运输管理系统)、BMS(费用管理系统)无缝集成,共同组成了公司完整的供应链管理系统。

据悉,目前中国外运物流70%以上的大型合同物流项目使用了Infor的WMS产品。系统操作人员有60多个,每天有30-40人接触到Infor的系统。

魏世奇介绍,从外部来看,中国外运物流以单独的子公司形式存在;但从股份公司内部来看,中国外运物流是一个重要的业务部;股份公司80%的合同物流业务都由中国外运物流来执行。Infor和MK也是由股份公司层面购买,给中国外运物流和其他地区二级公司使用。

Infor WMS实现一体化供应链管理

“原来MK的操作界面比较简单,操作人员需要培训,要记住一些命令,Infor的界面比较丰富,操作人员无需培训和记命令;现在的系统应用对批属性控制比较方便,原来MK系统的批属性就1-2个,能记录的信息比较少,现在我们可以记录更多,包括产品的状态、库存的状态、生产日期、保质期、原来单号的追踪等,都可以在我们的批属性里面记录。此外,先进先出,后进先出等其他方面的周转,报表、订单管理以及对于RF的支持都比较方便。”魏世奇介绍了Infor WMS与之前MK系统的使用效果对比。

此外,中国外运物流通过部署Infor WMS仓库管理解决方案,并与众多上、下游系统进行集成与整合,为中国外运物流的高科技、快速消费品、零售、汽车零配件等行业客户提供了专业化的合同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Infor帮助中国外运物流采用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集中部署的策略,提供了端到端的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综合来看,Infor WMS仓库管理解决方案,对多客户、多行业产品、多管理模式提供了一体化支持,这也是该方案获中国外运物流青睐的主要原因。

魏世奇表示:“中国外运物流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方案设计能力强,实施团队经验丰富,能有效提高供应链运营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并且通过Infor的行业深度、扩展性、优异功能,以及嵌入的最佳业务实践价值,满足企业的不同需求。”

据介绍,中国外运物流还计划到2015年为止,将公司的MK系统全部替换为Infor WMS,并考虑最新版本的升级应用。

魏世奇指出:公司不排斥任何新技术,但也不会直接拿来用,会先进行尝试应用。中国外运股份公司的各层领导对IT技术都非常重视,只要对技术应用进行使用前和使用后的效果评估对于业务有帮助,就会支持相应投入。比如:中国外运物流原来的GPS使用和TMS是脱节的,要在GPS平台上看车辆跟踪,现在中国外运物流借鉴行业经验,和运营商进行沟通,把GPS和TMS对接,订单的跟踪和监控都非常方便。包括回单、订单前端的扫描和采集,公司也都积极的去做一些营运和尝试,2011年公司的TMS应用获得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据魏世奇透露:2013年,中国外运物流有两大工作重点:

一、Infor的平台迁移,把原来重要的大客户数据和业务从MK迁移到Infor,并把Infor WMS老版本和InforSCM10.0新版本做对比,考虑迁移到新平台。此外,由于任何产品都不是为某个公司定制的,是面向多个行业的,公司会考虑与升级相关的一些问题,比如:要在周转、查询订单、上货和验货分配等方面做进一步沟通,进行具体的定制开发。

二、对TMS的升级和改造,不只是作为第三方物流的电子商务应用端,还包括与大的电商平台进行整合。因为电子商务应用订单量非常多,为了提高效率,企业必须要建立大型的信息平台和高效的分拨中心,公司正在这方面进行投入。

第五篇:法理学经典案例--中国“乙肝歧视”第一案(本站推荐)

中国“乙肝歧视”第一案1

【事件概要】2003年6月,原告张先著在芜湖市人事局报名参加安徽省公务员考试,报考职位为芜湖县委办公室经济管理专业。经过笔试和面试,综合成绩在报考该职位的三十名考生中名列第一,按规定进入体检程序。同年9月17日,张先著在芜湖市人事局指定的铜陵市人民医院的体检报告显示,其乙肝两对半中的HBsAg、HBeAb、HBcAb均为阳性,主检医生依据《安徽省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实施细则(试行)》确定其体检不合格。张先著随后向芜湖市人事局提出复检要求,并递交书面报告。同年10月18日,张先著在接到该通知后,表示不服,向安徽省人事厅递交行政复议申请书。同年10月28日,安徽省人事厅作出《不予受理决定书》。同年11月10日,张先著以被告芜湖市人事局的行为剥夺其担任国家公务员的资格,侵犯其合法权利为由,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依法判令被告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撤销其不准许原告进入考核程序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法准许原告进入考核程序并被录用至相应的职位。此宗案件,被媒体称为“中国乙肝歧视第一案”。

法院审理后认为,国家行政机关招录公务员,由人事部门制定一定的标准是必要的,国家人事部作为国家公务员的综合管理部门,根据国务院《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制定了《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这一部门规章,安徽省人事厅及卫生厅共同按照规章授权目的和范围行使权力,制定《安徽省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实施细则(试行)》,该规范性文件与上位法并不冲突,即未突破高阶位法设定的范围,也未突破高阶位法的禁止性规定。因此,依照《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安徽省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实施细则(试行)》属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可以参考适用。

被告芜湖市人事局根据《安徽省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实施细则(试行)》的规定,委托解放军第八六医院对考生进行体检,应属于行政委托关系,被委托人所实施的行为后果应由委托人承担。因解放军第八六医院的体检不合格的结论违反《安徽省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实施细则(试行)》规定,芜湖市人事局作为招录国家公务员的主管行政机关,仅依据解放军第八六医院的体检结论,认定原告张先著体格检查不合格,作出取消原告进入考核程序资格的行政行为主要证据不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二项第

一、二目之规定,应予撤销,但鉴于2003年安徽省国家公务员招考工作已结束,且张先著报考的职位已由该专业考试成绩第二名的考生进入该职位,故该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不具有可撤销内容,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六条第四项之规定,对原告其他诉讼请求应不予支持。

据此,法院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七条第二款第二项之规定,判决确认,被告芜湖市人事局在2003年安徽省国家公务员招录过程中作出取消原告张先著进入考核程序资格的具体行政行为,主要证据不足。

【分析参考】

一、本案涉及的宪法问题

这场官司是以行政诉讼的名义进行。换句话说,对于人事局拒绝录用的行为, 1本案例转引自韩大元主编:《中国宪法性事例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 应试者是以行政机关侵犯了他正当就业的权利为由提出诉讼的。但是,法院并没有就本案中的关键的问题作出回答:携带有乙肝病毒是否享有和没有携带乙肝病毒的公民在报考公务员时平等竞争的权利呢?在这里,《安徽省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实施细则(试行)》可能存在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歧视,公民的两种基本权利可能受到侵犯:一是劳动就业权,二是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管理的权利。那么是否确实构成歧视呢?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否受到侵犯呢?尚需要对《安徽省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实施细则(试行)》中所提出的是否携带乙肝病毒的分类的合宪性加以检验。

二、区别是否携带乙肝病毒的合宪性检验

平等权禁止的差别是不合理的差别,即宪法意义上的差别有合理的差别与不合理的差别。平等权的相对性要求禁止不合理的差别,而合理的差别具有合宪性。如果不承认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合理的差别,仅仅以平等理念处理各种宪法问题,有可能导致平均主义,混淆平等与自由的界限。基于性别、年龄及个人生活环境的差异,在法律或公共政策中有可能出现一些差别,对此应做具体分析,区分合理的差别与不合理的差别。当出现某种差别时,需要判断是否具有宪法上的正当理由。对合理性的正当性问题,各国有不同的判断标准。如在男女平等政策的合理性问题上,美国采用中间审查标准,积极平等的实现措施往往受到严格审查标准的限制。而在韩国,宪法法院在审理有关男女平等案件时,主要采用比例原则,考虑以下因素:实现男女平等的立法目的是否具有正当性;为实现立法目的而采取的手段是否合理;男女平等属于宪法上的重大公益,与此无明显抵触的差别性的规定并不侵害私益等。

本案中,《安徽省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实施细则(试行)》实际上将是否携带乙肝病毒作为公务员任职的一个前提条件,要求只有那些没有携带乙肝病毒的公民才有资格担任公务员。这样做目的可能在于:一是确保公务员具备完成公务的身体条件,二是防止乙肝病毒的传播,保护其他公务员的身体健康。那么这样的理由能够成立呢?换句话说,这种将公民区分为携带乙肝病毒的公民和没有携带乙肝病毒的公民的分类,是否具有宪法上的正当理由呢?我们认为,这种分类是不合理的。

首先,乙肝病毒携带者完全有从事公务员这一职业的劳动能力。我国卫生部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明确指出:“6.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的管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系指血液HBsAg阳性,但无肝炎症状、体征,各项肝功能检查正常,经半年观察无变化者。对这类携带者不按现症肝炎病人处理,除不能献血外,可照常工作和学习,但要加强随访。携带者要注意个人卫生和经期卫生,以及行业卫生;防止自身唾液、血液和其它分泌物污染周围环境,感染他人;所用食具、刮刀修面用具、牙刷、盥洗用品应与健康人分开。HBsAg携带者应进一步检查HBsAg,如属阳性,则不宜接触直接入口食品、食具和婴幼儿。在人群中不宜无目的地进行HBsAg普查。”在其他国家,也都否认乙肝携带者在劳动能力上的不同。如美国的残疾人或无能力人法案保护乙肝病人免遭歧视。韩国人权委员会认为,仅根据与工作能力无关的一纸医疗记录来决定一个人是否胜任一个职位,构成歧视。我国的台湾地区也不把乙肝病毒携带作为不录用的理由。因此,以劳动能力的差别为由,区别携带乙肝病毒的公民和没有携带乙肝病毒的公民,是不合理的。为保证公务员的劳动能力而拒绝乙肝携带者担任公务员的做法,也是不合理的。

其次,以携带乙肝病毒的公民具有传染性而在录用公务员时加以区别,也是不合理的。对于乙肝病毒传染性的认识已经被证实是一种误解。我国《传染病防治法》是1989年制定的,国务院的实施条例大概是九十年代初制定的。当时医学界认为一般的接触就可能导致乙肝传染,因而把它列为乙类传染病。但是,现代医学已经证明,乙肝的传染途径有三个,血液、生育和唾液,某些乙肝的传染性比较弱,比如小三阳,他们的传染性很小。美国斯坦福大学亚洲肝病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即使饮用乙肝病毒携带者制作的饮料和烹调的食品,也不会对他人造成任何传染。因此,以乙肝病毒具有传染性为由所作的区别,缺乏事实上的依据。根本没有必要为了防止乙肝病毒的传播,使公务员队伍免于病毒感染,而禁止携带乙肝病毒的公民担任公务员。

即便是退一步说,我们假定乙肝病毒携带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那么,这种将公民区分为携带乙肝病毒的公民和没有携带乙肝病毒的公民的分类,也难以通过比例原则的检验。所谓比例原则,就是讨论一个涉及人权的公权力(可能是立法、司法及行政行为),其目的和所采行的手段之间,有无存在一个相当的比例问题。2比例原则包括三个次要概念:妥当性原则;必要性原则;以及均衡原则。所谓妥当性原则,是指一个法律(或公权力措施)的手段可达到目的。如果某项法律或者公权力措施无法达到其限制基本权利的目的,那么就应认为该措施是不妥当的。必要性原则是指在前妥当性原则已经获得肯定之后,在所有能够达成立法目的之方式中,必须选择予人民之权利最少侵害的方法。均衡原则强调所使用的方式是一种利益均衡之方式,衡量目的与人民权利损失两者有无成比例。

就本案而言,禁止携带乙肝病毒的公民担任公务员,也仅仅只能防止他们与公务员发生密切的接触,乙肝病毒仍然威胁着广大的社会公众,因此,这项措施对于防止乙肝病毒的传播,是不妥当的,不能促成这一目的的实现。那么这项措施能否防止公务员免于乙肝病毒感染呢?当然,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公务员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接触,较少他们受感染的可能性。但是,并不能有效地防止公务员免于病毒感染。因为,公务员不可能仅仅同其他公务员发生联系,仅仅生活在公务员的圈子里,为了履行职务和生活的需要,他们必须同社会的其他成员进行交往,而在这些交往对象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乙肝病毒携带者,因此,也就无法阻断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接触。禁止乙肝病毒携带者担任公务员,不是防止公务员免于病毒感染的有效措施。此外,从必要性原则看,禁止乙肝病毒携带者成为公务员,并不是为实现保护公务员身体健康、免于病毒感染这一目的而对公民权利侵害最少的方法。其实,只要通过给每一个没有感染乙肝病毒的公务员,就可以有效防止乙肝病毒在公务员队伍中的传染,保护公务员的身体健康。同时,这项措施也比禁止乙肝病毒携带者担任公务员的方法,对于防止公务员免于病毒感染之目的的达成更为有效。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这种将公民区分为携带乙肝病毒的公民和没有携带乙肝病毒的公民的分类,是不合理的,违反了对公民劳动就业权和参与国家事务管理权的平等保护原则。

2 陈新民著:《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下册),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68页。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关联词语的练习范文下一篇:管理中的心理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