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学原理摘要

2022-11-01

第一篇:现代管理学原理摘要

现代管理学原理

1、善用人才的标准有五条

一、是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这是用人艺术之核心。

二、是量才使用,才尽其用。不同的工作岗位,对人才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人,对岗位也有不同的适应性。量才用人,需要根据不同人才的素质才知,安排相应的岗位。既要防止大材小用,浪费人才,也要防止小才大用,虚占其位,贻误事业。可见,“用人如器”。

三、是明责授权,信任人才。俗话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你认为是人才,就要明责授权,大胆使用,却不可既用又疑,授职无权。现代企业各项工作千头万绪,一个领导人不可能包办一切,一定要大胆、充分地使用人才。

四、是组合人才,聚放效应。人才不仅有一个量才使用的问题,还有一个合理组合发挥其集聚效应的问题。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就单个讲,都是人才,但如果把两个能力、经历、资历、性格、年龄相当的人放在一起,(如一个当记,一个当经理),很容易“碰撞”“不团结”;但如果一柔一刚,一老一少,一男一女地加以组合,结果可能就大不一样。因此,一个领导者使用人才,不仅要重视个体的素质,还要高度重视群体结构的合理化。使群体中的个体相互弥补,相得益彰,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五、是庸才愚才及时淘汰。人非圣贤谁能无过。在用人过程中,再高明的领导者也有失误的时候。这并不可怕。关键是要一旦发现庸才愚才虚占其位,就要坚决而得法地将其撤换。然而,如果在你的任期内,频繁地更换下属,问题可能就是你的了。发现庸才愚才不及时撤换,或频繁地更换下属,既影响工作与事业,又会给领导人带来负面影响,还容易起到不良的导向作用。

2、人才是麦当劳最重要的资产

人是麦当劳最重要的资源,麦当劳致力于成为员工心目中的最佳雇主。麦当劳视员工为麦当劳大家庭中的一员,同时也是麦当劳的资产。不仅提供培训及升迁的机会,还设有完善、良好的员工福利。麦当劳的人才核心价值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为系统的最佳利益而行事、开放的沟通、积极聆听、接受个人责任、教练他人也向他人学习。

在招聘方面,麦当劳实行面对社会公开招聘,多渠道吸收人才;注重个人的实际工作能力、工作表现;公平——麦当劳所有的人都在同一起跑线上,没有性别、年龄、肤色、民族、信仰等歧视;按录用程序及条件进行面试考核过程;有计划的面试安排,麦当劳的面试是根据开店及整体发展情况,按、季度和每月的计划进行。

麦当劳对新人的基本要求可以用三个词汇来形容:要做、想做和能做。要做是指提供让每一位顾客感到满意的服务,充满热情;想做的含义是人可以被启发,但必须喜欢做和想做才有动力,把想做的事情做到最好,同时能很好地利用公司的有利资源;能做指有能力胜任自己的工作,甚至在顾客没有提出帮助要求之前,就要给予帮助。而且,新员工要把这份工作当成职业生涯来看待,用轻松的心情面对,要学会找出工作中的快乐。

麦当劳对员工的要求是喜欢与人打交道,喜欢为别人提供服务。并从中体会服务中的乐趣。麦当劳认为对工作的热情、对麦当劳的责任感和忠诚度,以及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是应聘者应该具备的最基础素质。

麦当劳对人才的考察主要是三大能力项,即:核心能力――任何职位都必须具备的能力,如团队合作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等;领导能力――领导团队、管理团队的能力;专业能力――专业岗位上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

第二篇:现代管理原理作业

1.答:善用人才的标准有五条: 一是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这是用人艺术之核心。二是量才使用,才尽其用。不同的工作岗位,对人才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人,对岗位也有 不同的适应性。量才用人,需要根据不同人才的素质才知,安排相应的岗位。既要防止大材 小用,浪费人才,也要防止小才大用,虚占其位,贻误事业。可见,“用人如器”。三是明责授权,信任人才。俗话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你认为是人才,就要明责授权,大胆使用,却不可既用又疑,授职无权。现代企业各项工作千头万绪,一个领导人不可能包办一切,一定要大胆、充分地使用人才。四是组合人才,聚放效应。人才不仅有一个量才使用的问题,还有一个合理组合发挥其集聚效应的问题。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就单个讲,都是人才,但如果把两个能力、经历、资历、性格、年龄相

2.答:人才是麦当劳最重要的资产,人是麦当劳最重要的资源,麦当劳致力于成为员工心目中的最佳雇主。麦当劳视员工为麦当 劳大家庭中的一员,同时也是麦当劳的资产。不仅提供培训及升迁的机会,还设有完善、良好的员工福利。麦当劳的人才核心价值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为系统的最佳利益而行事、开放的沟通、积极聆听、接受个人责任、教练他人也向他人学习。在招聘方面,麦当劳实行面对社会公开招聘,多渠道吸收人才;注重个人的实际工作能力、工作表现;公平——麦当劳所有的人都在同一起跑线上,没有性别、年龄、肤色、民族、信 仰等歧视;按录用程序及条件进行面试考核过程;有计划的面试安排,麦当劳的面试是根据 开店及整体发展情况,按年度、季度和每月的计划进行。麦当劳对新人的基本要求可以用三个词汇来形容:要做、想做和能做。要做是指提供让每一位顾客感到满意的服务,充满热情;想做的含义是人可以被启发,但必须喜欢做和想做才有动力,把想做的事情做到最好,同时能很好地利用公司的有利资源;能做指有能力胜任自己的工作,甚至在顾客没有提出帮助要求之前,就要给予帮助。而且,新员工要把这份工作当成职业生涯来看待,用轻松的心情面对,要学会找出工作中的快乐。麦当劳对员工的要求是喜欢与人打交道,喜欢为别人提供服务。并从中体会服务中的乐趣。麦当劳认为对工作的热情、对麦当劳的责任感和忠诚度, 以及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是应聘者 应该具备的最基础素质。麦当劳对人才的考察主要是三大能力项,即:核心能力――任何职位都必须具备的能力,如团队合作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等;领导能力――领导团队、管理团队的能力;专业能力――专业岗位上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在考核激励方面,麦当劳采用绩效发展系统,它是为促进麦当劳雇员的绩效表现和个人发展而设计的。利用绩效发展系统,麦当劳可以准确的鉴定出人才,并针对人才制定特别的发展计划,以帮助他们快速成长。在他们成长的同时也能为公司作出更大的贡献。对人才的培养方面,麦当劳为员工的发展进行投资, 在员工的每个成长阶段都给予相应的培 训和发展机会。麦当劳的培训主要包括以下方式:麦当劳内部专业课程培训(初级、中级、 高级);部门间的交叉培训;外部的专业培训及营运方面的系统培训等。通过有效的管理和训练不断开发人的潜能,指引员工向更高的层次和境界发展。

第三篇:《现代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总 学 时:40 讲课学时:40 总 学 分:2.5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 必修

考核方式:考查

适用对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先修课程:

参考教材:《现代管理学原理》(第二版),娄成武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四版),周三多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管理学——现代的观点》(第二版),芮明杰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二、课程的性质、任务与目的

《现代管理学原理》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兼而有之的应用性学科,是管理科学的一门基础课程。该课程旨在让学生树立现代管理的思想观念,掌握和运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论素质和实践技能,并通过实践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职业基础。

三、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管理概述(2学时)

(一)主要内容 1.管理概念。 2.管理者技能和角色。 3.管理组织。 4.国际化管理。

(二)教学目标

了解管理的概念、特征、性质、职能、管理者及管理研究的对象、研究方法及国际化管理的趋势。旨在对管理及管理学有概括了解,为以后各章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管理学的演进(4学时)

(一)主要内容 1.管理理论的萌芽阶段。 2.古典管理理论。 3.行为科学理论。 4.现代管理理论。

(二)教学目标

了解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掌握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以及现代管理理论。 组织环境和组织文化(4学时)

(一)主要内容。 1.组织环境。 2.组织文化。

3.组织对文化和环境的影响。 4.社会责任和管理伦理。

(二)教学目标

了解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掌握组织外部环境的特点与内容,组织社会责任的特点、内容及组织承担社会责任的模式;了解组织文化的涵义和功能;掌握组织文化的结构和类型,;了解跨文化管理的基本内容。

计划与目标的设置(6学时)

(一)主要内容 1.计划概述。 2.计划工具与方法。 3.目标管理。 4.项目管理。

(二)教学目标

了解计划工作的含义及其重要性;掌握计划工作的特征、计划体系、计划的工作程序,;掌握目标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活动过程;了解战略及战略管理的概念、特征、意义;掌握战略构成的要素及战略类型;掌握战略管理过程;了解全球战略管理;掌握预测概念、方法及预测的程序;掌握决策的原则、步骤及方法。 组织的基础(6学时)

(一)主要内容 1.组织基础。 2.组织结构的类型。 3.组织设计与运作。

4、组织变革。

(二)教学目标。

了解组织的概念和类型;掌握组织工作的原则、组织结构的类型及特点;掌握组织设计的程序和内容;了解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

人力资源管理(5学时)

(一)主要内容 1.人力资源规划。 2.人员的选聘与考评。 3.人力资源管理与职业发展。

(二)教学目标

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了解甄选主管人员、主管人员培训的意义、内容和方法;掌握主管绩效考核的目的和方法;了解人事风险的防范的相关内容。

领导理论(6学时)

(一)主要内容 1.领导者与管理者。 2.人性理论。 3.领导理论。 4.领导理论的新观点。

(二)教学目标

掌握管理方格图理论的内容、菲德勒模式的内容;掌握领导、领导者、被领导者的概念,特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了解人性理论的类型、三种领导方式理论的内容。

激励和沟通(4学时)

(一)主要内容 1.激励理论及应用。 2.信息沟通概念及类型。 3.信息沟通障碍及改善方法。

(二)教学目标

掌握激励理论的内容,运用激励机制进行有效激励;掌握信息沟通的目的和作用,信息沟通的形式和方法,信息沟通的原则和要求。 控制(3学时)

(一)主要内容 1.控制的性质及类型。 2.控制的方法。 3.管理信息系统。

(二)教学目标

了解控制理论的发展过程;掌握管理控制的概念和类型;掌握控制工作的步骤和要求。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启发式、案例等课堂授课方法,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

五、成绩评定

闭卷考试;总成绩=考勤+课后作业+期末考试

六、其它说明

教学大纲撰写人:金洪波

劳动与社会保障系主任:伊宝德 公共管理与法学院教学院长:孙振江

第四篇:现代管理原理多选

1: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具有其独特的性质,比如(ABC)。

A:管理具有二重性B管理具有科学性C管理具有艺术性D管理具有时效性

2:根据管理二重性的原理,管理具有同(AC)相联系的自然属性。

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社会化大生产D:社会制度

3:关于高层、中层和基层管理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描述为(ABD)

A:他们所履行的管理职能是相同的

B:高层管理者花在计划职能上的时间要比基层管理者多

C:高层管理者花在控制职能上的时间要比基层管理者少

D:基层管理者花在领导职能上的时间要比高层管理者多

4:明茨伯格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十种角色,这些角色被分为(ACD)。

A:人际关系角色B:组织角色C:住处角色D:决策角色 5:下列选项中,(ABCD)属于管理者所扮演的决策角色。

6:管理者在行使各种管理职能、扮演三类管理角色时,必须具备以下技能(BCD)

A:信息技能B:技术技能C:人际技能D:概念技能

7:对某一特定社会中的所有组织都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就是宏观环境,它主要包括(ABCD)

A:技术环境B:政治法律环境C:经济环境D:社会文化环境

8:物质环境是指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ABCD)

9:外部环境是指对组织的绩效具有潜在影响的外部因素,它又分为(AB)

A:宏观环境B:产业环境C:物质环境D:文化环境

10: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BCD)

A:塞缪尔。纽曼B:弗雷德里克。泰罗C:亨利。法约尔D:马克斯。韦伯

11: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ABC)A: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B: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C: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士气D:科学管理方法可以提高效率

12:马克斯。韦伯指出,任何组织者必须由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才能实现目标,这些权力包括(ABD)A:传统的权力B:理性—合法的权力C:纯粹的权力D:超凡的权力

13: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它由(ACD)三个部份组成。

A:精神文化B:传统文化C:制度文化D:物质文化 14: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出版了他的享誉世界之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下列选项中(ABCD)是其主要内容。

A:系统思考B:改变心智模式C:超越自我D:建立共同愿景

15: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外在形象的具体体现,包括(ABCD)。A:产品设计B:产品质量C:厂容厂貌D:员工服饰

16: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计划工作包括(ACD)

A:制订计划B:机会分析C:执行计划D:检查计划执行情况

17:管理者之所以要编制计划,是因为(BCD)A:计划能使组织结构更加完善B:计划是一种协调过程

C:通过计划可以促使管理者展望未来D:计划为控制提供了标准和依据

18:计划在管理的各种职能中处于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ABD)

A:计划和控制工作是不可分的B:计划的确定总是在其他管理职能之前

C:计划工作是一成不变的D:计划工作始终贯穿于组织,人事等工作中

19:根据应用广度的不同可以将计划分为(AB)A:战略计划B:作业计划

20:战略计划与作业计划相比较,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BCD)

21:计划按照其所涉及时间跨度的不同可以分为(ABC)

A:长期计划B:中期计划C:短期计划D:近期计划

22:用数字形式表示的计划是预算,如选项(ACD)A:销售费用预算B:零基预算C:广告预算D:成本预算

23:规划是指组织为实现它的(BCD)等而制订的综合性计划。

A:发展B:目标C:策略D:政策 24:计划工作的起点是机会分析,包括下列内容(ABCD)

25:任何组织的经营目标都是多元化的,比如(BCD)A:高学历者的比例B:高利润C:提高市场占有率D:提高员工福利待遇 26:以下几项中,(ABCD)属于对备选方案进行评价的指标。

27:为了对备选方案进行准确的评价,计划工作者需要做好以下工作(BD)。

B:确定具体评价指标D:确定指标的权重 28:影响预测准确性的因素主要有(ABCD) 29:按预测属性的不同,可将预测(CD)。

A:市场预测C:财务预测C:定性预测D:定量预测

30:按照预测应用范围的不同,可以将预测分为(ABCD)

31:计划评审技术的关键是绘制PERT网络,构成该网络的三个要素是(ACD)。

A:事件B:结构C:活动D:关键线路 32:组织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组织目标具有如下性质(ABD)

A:多重性B:层次性C:单一性D:变动性33:目标是组织制订计划的基础,确定合理的组织目标必须遵守正确的原则,它们是(ABCD) 34:目标建立过程中应该(ABD)

A:尽可能量化企业目标B:把目标控制在五个以内

C:目标期限应以长期目标为主D:期限适中 35:目标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ABCD)

36:目标分解过程中应注意(ABCD)

37:根据拉。柯。戴维斯等学者的观点,组织目标可以分为以下类型(ACD)A:主要目标B:综合目标C:并行目标D:次要目标

38:目标管理注重结果,所以,对部门、个人的目标的执行情况必须进行(ABD)A:自我评定B:领导评审C:小组考核D:群众评议

39:实践表明,许多企业实行了目标管理以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ABCD) 40:“战略”一词愿意是指指挥军队的(AC)A:科学B:方法C:艺术D:战术 41:制定战略的重要目的就是(ABD)

A:赢得竞争优势B:战胜竞争对手C:改善组织现状D:赢得市场和顾客

42:组织的战略远景包括以下内容(BC)A:经营目标B:经营理念C:企业宗旨D:企业资源

43:确定组织的宗旨应避免(CD)。

A:语言晦涩B:表述过长C:狭窄D:空泛

44: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的战略远景,还必须设定一套中短期的定性和定量的指标,这就是(AD)。A:目标D:目的

45:公司在为是否进入某一产业作决策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有(BCD)

A:该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B:该产业是否具有吸引力

C:该产业是否拥有优势资源D:该产业的盈利能力

46:一个组织的战略体系从上到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正确的排序为(DBA)

A:职能战略B:业务层战略C:基层战略D:公司层战略

47:战略管理过程概括起来就是(ABCD)

A:战略分析B:战略制定C:战略实施D:战略控制

48:组织对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的目的是(BC)

B:寻找组织的发展机会C:避开存在的威胁49:组织的总体战略主要有下列几种类型(BCD)A:规模型战略B:稳定型战略C:收缩型战略D:发展型战略

50:密集型发展战略的优点表现在(ABC)

A:经营目标集中B:管理简单方便C能够取得规模经济效益D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强

51:一体化发展战略是一种扩展组织经营范围的战略,它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即(AC)A:前向一体化战略 C:多维一体化战略

52:关联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关键是新业务与原有业务之间在(ABCD)等方面,有一定的关联性。A:生产系统B:产品的核心技术C:顾客基础D:销售渠道

53:新希望集团从生产饲料起家,后来又进入了房地产、旅游等行业,这种发展战略属(CD) C:无关联多元化D:复合多元化

54:波特教授在产业竞争结构分析框架基础上,提出了三种可能供选择的一般性竞争战略,它们是(ACD)。A:成本领先战略B:多元化战略C:差异化战略D:集中化战略

55:群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相比较而言,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BD)

A:群体决策中责任模糊B:群体决策方案更容易被接受

C:群体决策效率高D: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的精确性强

56:为了执行和实施战略目标而作出的决策,如财务决策、销售计划决策等,属于(AB)。A:战术性决策B:策略性决策

57:按照决策的重要程度不同,可以将其分为(BCD)A:职能性决策B:业务性决策C:战略性决策D:战术性决策

58:由基层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对合理组织业务活动等方面进行的决策,属于(BD) B业务性决策D:日常管理决策

59:按照决策所给出条件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ACD)

A:确定型决策B:程序化决策C:风险型决策D:不确定型决策

60:定性决策方法是决策者根据所掌握的信息,通过对事物运动规律的分析进行决策的方法,主要的定性决策方法有(ABD)

A:德尔菲法B:头脑风暴法C:盈亏平衡点法D:哥顿法

61:德尔菲法是一种改进的专家意见法,其实质是有反馈的函询调查,包括两个基本点,即(CD)。C:函询D:反馈

62:许多学者认为组织结构特征可以描述为复杂性,正规化,职权层级和集权化。由此可以将组织结构形式分为(AB)

A:机械式组织B:有机式组织 63: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包括(ABCD)。

A:有效性原则B:分工与协作原则C:责权利对等原则D:分级管理原则

64:坚持组织结构设计的弹性原则要做到(ABCD)。 65:现代组织理论强调组织结构的设计应具有弹性,也就是说(ABD)要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动。

A:组织的部门机构B:职责的规定C:利润的高低D:职位的安排 66:如果外部环境是稳定的,组织就可以采用刚性的、集权的机械式组织结构,比如(BCD)

A:网络型结构B:直线职能制结构C:职能制结构D:直线制结构 67: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因素有很多个,比如(ABCD)等。

68:事业部制组强结构又可以称作(ABD)。

A:M型结构B:多部门结构D:产品部式结构 69: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比直线制组织结构和职能制组织结构更有优势,它(ABC)。

A:保持了集中统一指挥的特点B:分工非常细密

C:注重专业化管理D:下属有灵活的自主权

70:组织变革可以分为许多种,比如(BCD)。

A:特殊性变革B:适应性变革C:创新性变革D:激进性变革

71:从组织需要的角度为其配备适当的人,这些人应该是(BCD)。

A:有职位的人B:有知识的人C:有能力的人D:对组织忠诚的人

72:以满足组织成员的需要为出发点配置人员。要考虑的是(AB)。

A:每个人都有合适的岗位B:每个职位都符合员工发展的需要 73:合理地进行人员配备工作必须遵循(ABCD)原则。A:因事择人B:人事动态平衡C:量才使用D:程序化、规范化

74:确定主管人员的需要量应该考虑以下因素(ABD)A:组织现有的规模和岗位B:管理人员的流动率

C:组织成员发展的需要D:组织发展的需要

75:管理人员的内部提升机制具有一定的优势,比如(ABCD)

76:对管理人员的贡献考评包括(CD) C:达标绩效评价D:管理绩效评价

77:领导者基于职位的权力在其权力构成中居主导地位,主要包括(ABD)。

A:法定权力B:奖励权力C:组织权力D:处罚权力

78:领导活动是一个包含多种因素的活动过程,这些因素有(ABCD)

79: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者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描述领导者行为的两个维度(AB)

A:关怀维度B:定规维度80:美国管理学家菲德勒认为,(BCD)是决定领导有效性的主要环境因素。A:员工素质B:职位权力C:任务结构D:上下级关系

81:领导者大致有“思想型”、“实干型”、“智囊型”、“组织型”等几种类型,在这些类型中,属于“帅才”的是(AC)

A:思想型领导者C:组织型领导者

82: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需要具备多种能力,它们是(ABCD)

A:情感能力B:行为能力C:意志能力D:认知能力

83:目标路径理论提出了影响领导行为的因素:环境因素和下属因素,下属因素主要是包括(ACD)。A:控制点B:工作群体C:经验D:知觉能力

84:领导者在协调人际关系的时候需要借助一些处事技巧,比如(ABCD)

A:转移法B:不为法C:换位法D:糊涂法

85:激励对于组织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激励的作用主要体现在(ABCD)

A: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B:有助于促进组织内部各组成部分的协调统一

C:有助于将员工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统一起来D:有助于增强组织凝聚力

86:当一个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进,就会产生挫折感,受挫后的防范打措施一般有(BC)

B:积极进取的措施C:消极防范的措施 87: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的主要有(ABC)

A:需要层次理论B:双因素理论C:成就需要激励理论D:公平理论

88:需要层次理论中,下列选项属于安全需要的有(BCD)

A:维护生命的衣食住行B:生活要得到基本保障C:避免人身伤害,失业保障D:年老时有所依靠

89:在双因素理论中,(ABC)体现的是保健因素。A:要给员工提供适当的工资和安全保障B:要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C:对员工的监督要能为他们所接受D:员工的工作得到认可和常识

90: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激励理论认为,人们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还有对(BCD)等的需要。A:安全B:权力C:社交D:成就 91:期望理论公式中的三个要素是(ACD)A:激励水平的高低B:环境C:期望值D:效价

92:归因理论认为,人们把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主要归结为四方面的因素:努力程度、能力、任务难度和机遇。这四方面的因素可以按三方面来划分(ABC)A: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B:稳定性C:可控性D:激励程度

93:强化理论中的强化类型有(ABCD)

94:工作丰富化试图使工作具有更高的挑战性和成就感,下列方法使工作丰富起来(ABD)。

A:鼓励下属人员参与管理,鼓励人们之间相互交往

B:放心大胆地任用下属,以增强其责任感。C:在其能力范围内,最大量的啬其同类工作的数量。

D:采取措施以确保下属能够看到自己为工作的组织所作的贡献。

95:通过沟通的含义可以看出沟通最关键的环节是(AB)。

A:信息的传递B:对信息的理解 96:信息沟通一般包含下列环节(ABCD)。

A:信息源发出经过编码的信息B:通过一定的媒介传递信息

C:接受者接受信息并解码D:信息反馈

97:按照沟通方式不同,沟通可以划分为(BC)等类型。B: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C:非语言方式沟通和电子媒介沟通

98:按照组织系统划分,沟通方式分为(CD)。 C:正式沟通D:非正式沟通

99:下列沟通障碍中,属于组织障碍的有(ABCD)。A:地位差异B:目标差异C:缺乏正式沟通渠道D:协调不够

100:克服沟通障碍的组织行动有(ABC)

A:营造一种坦诚和信任的组织气景B:全方位地开发并使用正式的渠道

C:鼓励使用多元沟通渠道D:使用反馈技巧

101:组织冲突产生的基本原因有(ABCD)

A:组织中个体自以为是的态度B:组织中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

C:组织中个体假设相似的存在D:组织中个体利己动机的存在

102:管理冲突一般(ABD)等步骤。A:诊断冲突B:分析冲突C:支持冲突D:干预冲突

103:企业中应当承提控制职责的人员包括(ACD)A:企业高层管理人员B:上级单位管理人员C:企业中层管理人员D:企业基层管理人员

104:控制的作用有(ABCD)。

A:完成计划任务的有力保证B:现实组织目标的有力保证

C:组织创新的推动力D:及时解决问题、提高组织效率的重要手段

105:按照控制对象的范围,可以将控制分为(AB)等类型。

A:全面控制B:局部控制

106:有效的现场控制,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如(ABD)。

A:较高素质的管理者B:下属人员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C:很强的预测能力D:适当的授权

107:控制系统是指由(ABCD)组成的具有自身目标和功能的管理系统。A:控制主体B:控制客体C:控制信息D:控制措施

108:下列选项中,(ACD)属于没有确定的实物单位而只以一定的金额予以表示的控制标准类型。A:销售额B:耗电量C:成本总额D:工资总额

109:用于衡量工作绩效的各种信息应满足(ABC)等方面的要求。

A:及时性B:可靠性C:经济适用性D:全面性

110:控制的关键环节是采取切实可行的纠偏措施,一般而言,主要的纠偏措施有(ABCD)

A:改进工作方法B:改进组织工作和领导工作

C:调整或修正原有计划D:调整或修正原有标准

111:为了保证对组织工作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者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ABD)。

A:目标明确原则B:控制关键点原则C:,刚性原则D:及时性、经济性原则 112:人员控制系统的构成包括(ABCD)。

A:控制对象B:控制主体C:控制信息D:控制方法

113:人员控制系统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ABD)

A:明确任务及偏差的责任人B:为岗位或任务配备合适的人员

C:合理安排薪酬D:调动员工士气,提高员工的执行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114:人员控制方法包括(ABCD)。

A:人员配备与人事调整B:培训C:授权D:工作汇报

115:一般来说,对作业系统的控制主要围绕(BCD)等问题展开。

B:质量C:成本D:采购

116:单位产品的总成本一般由两部分构成(BD)。A:单位成本B:固定成本C:平均成本D:可变成本

117:成本控制的过程包括(ABCD)。

A:制定控制标准,确定目标成本B:根据各种数据记录、统计资料进行成本核算

C:进行成本差异分析D:及时采取措施,降低成本

118:根本不同的分类标准,瞀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包括(ACD)

A:刚性预算和弹性预算B:采购预算和成本预算

C:编制预算D排定各项目、各部门的优先顺序

119:从组织层次上来看,绩效可以划分为(ABC)。A:员工个人绩效B:部门绩效C:全面绩效D:董事会绩效

120:财务控制包括(BCD)。

A:制B:损益控制盈利率控C:流动性控制D:运营能力控制

第五篇:1833+现代管理原理+管理学基础

2011春管理学基础网考参考资料

客观题1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通过对目标变迁的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 )是成功管理的直观标志,也是企业的永恒追求。

A. 创造利润 B. 企业长寿 C. 成功决策 D. 最大利润

2. 企业目标具有变动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的企业目标日益普及。 A. 顾客之上 B. 利润目标 C. 融入社会责任 D. 最大利润

3. ( )以后,在我国一些企业,目标管理思想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实践中与计划管理、民主管理、经济责任制等管理制度相结合,形成带有中国特点的目标管理制度。 A. 20世纪60年代 B. 20世纪70年代 C. 20世纪80年代 D. 20世纪80年代初

4. 战略管理是以组织全局为管理对象来确定组织发展的远景和总体目标,规定组织总的行动纲领。这就是战略管理的( )特征 A. 全局性 B. 纲领性 C. 长远性 D. 客观性

5. 关于战略远景的描述,下列选项中,( )是不准确的。

A. 它说明了组织的性质 B. 它明确了组织所从事的事业

C. 它规定了可量化的经济指标 D. 它明确了组织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6. 决策者将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寻找二者的最佳战略组合,为战略制定和战略决策提供更为直接的依据。这就是( )。 A. SWOT分析 B. 竞争战略分析

C. BCG矩阵分析 D. 行业寿命周期法分析 7. 组织制定业务层战略和职能战略的依据是( )。 A. 竞争战略 B. 组织目标

C. 公司层战略 D. 组织内部资源

8. 经常重复发生,能按已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进行的简单化决策,属于( )。 A. 日常管理决策 B. 程序化决策 C. 确定型决策 D. 风险型决策

9. ( )决策方法也叫思维共振法、畅谈会法。 A. 特尔菲法 B. 哥顿法 C. 头脑风暴法 D. 等概率法

10. 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3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3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45元,如果现在的产销量为25000件,则该公司的经营安全状况属于( )。 A. 安全 B. 较安全 C. 不太好 D. 要警惕 11. 人们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强调的是( )。 A. 管理的变动性 B. 管理的复杂性 C. 管理的科学性 D. 管理的实践性 12. 在管理的各项职能中,( )职能能够保证目标及为此而制定的计划得以实现。

第 1 页 共 10 页

A. 控制 B. 协调 C. 领导 D. 计划

13. 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掌握良好的( )是最为重要的。 A. 人际技能 B. 概念技能 C. 技术技能 D. 管理技能

14.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 )。 A. 科学技术 B. 加强人的管理 C. 提高劳动生产率 D. 增强责任感

15. 古典管理理论对人性的基本假设,认为人是( )。 A. 社会人 B. 复杂人 C. 经济人 D. 单纯人

16. 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战后”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 A. 培养并利用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B. 先进的社会制度 C. 充分利用企业战略管理 D. 进行了企业流程再造

17. 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从( )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 A. 生产管理 B. 生产流程 C. 作业管理 D. 操作规程 18. 计划工作的核心环节是( )。 A. 控制 B. 预测 C. 组织 D. 决策

19. 对各种商品的规格、销量、价格的变动趋势等进行的预测就是( )。 A. 产品预测 B. 市场预测 C. 财务预测 D. 技术预测

20. 首先把目标管理作为一套完整的管理思想提出来的是( )。 A. 彼得·德鲁克 B. 梅奥 C. 赫伯特·西蒙 D. 泰罗

二、多项选择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战略”一词原意是指指挥军队的( )。 A. 科学 B. 方法 C. 艺术 D. 战术 2. 确定组织的宗旨应避免( )。 A. 语言晦涩 B. 表述过长 C. 狭窄 D. 空泛

3. 一个组织的战略体系从上到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正确的排序为:( )。 A. 职能战略 B. 业务层战略 C. 基层战略 D. 公司层战略

4. 定性决策方法是决策者根据所掌握的信息,通过对事物运动规律的分析,进行决策的方法。主要的定性方法有:( )。

A. 特尔菲法 B. 头脑风暴法 C. 盈亏平衡点法 D. 哥顿法

5. 由基层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对合理组织业务活动等方面进行的决策,属于( )。 A. 职能性决策 B. 业务性决策

第 2 页 共 10 页

C. 战术性决策 D. 日常管理决策 6. 下列选项中,( )属于管理者所扮演的决策角色。 A. 企业家角色 B. 干扰应对者角色 C. 资源分配者角色 D. 谈判者角色

7. 对某一特定社会中的所有组织都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就是宏观环境,它主要包括( )。 A. 技术环境 B. 政治法律环境 C. 经济环境 D. 社会文化环境

8.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它由( )三个部分组成。 A. 精神文化 B. 制度文化 C. 传统文化 D. 物质文化

9. 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出版了一本享誉世界之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下列选项中( )是其主要内容。 A. 系统思考 B. 改变心智模式 C. 超越自我 D. 建立共同愿景 10. 密集型发展战略的优点表现在:( )

A. 经营目标集中 B. 管理简单方便

C. 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D. 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强 11. 按预测属性的不同,可将预测划分为( )。 A. 定性预测 B. 定量预测 C. 市场预测 D. 财务预测

12. 管理者之所以编制计划,是因为( )。

A. 计划能使组织结构更加完善 B. 计划是一种协调过程

C. 通过计划促使管理者展望未来 D. 计划为控制提供了标准和依据 13. 计划评审技术的关键是绘制PERT网络,构成该网络图的三个要素是:( )。 A. 结构 B. 事件 C. 活动 D. 关键线路

14. 根据拉·柯·戴维斯等学者的观点,组织目标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 A. 主要目标 B. 综合目标 C. 并行目标 D. 次要目标 15. 目标建立过程中应该注意下列事项:( )。

A. 尽可能量化企业目标 B. 把目标控制在五个以内 C. 目标期限应以长期目标为主 D. 期限适中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 ) 2. 从教材给“管理”所下定义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的各种资源。( )

3. 泰罗的科学管理既重视技术因素,也重视人的社会因素。( ) 4. 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欧洲和美国都相继有人提出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比如,在美国表现为泰罗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在法国表现为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 ) 5. 经验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并传授管理学问题,被称为经验教学。( ) 6. 现实中,许多中小型组织大量采用的是非正式计划。( ) 7. 任何一个组织的目标就是想方设法创造更多利润。( ) 8. 企业目标为企业决策指明了方向,是企业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企业经营思想的标

第 3 页 共 10 页

准。( )

9. 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企业目标惟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利润。( ) 10. 麦格雷戈在德鲁克目标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业绩评价方法,提出下属人员承担为企业设置短期目标的责任,并同其上司一起检查这些目标的责任。( ) 11. 定量目标比定性目标更易衡量。( )

12. 战略的实质是谋求外部环境、内部资源条件与战略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 13. 只经营一种业务的小企业,或者从事专业化经营的大型企业,其业务层战略与公司层战略是一样的。( )

14. 实行成本领先战略,就是降低产品价格。( )

15. 运用特尔菲法进行决策时,对专家成员的意见采用统计方法予以定量处理,所以说它是定量决策。( )

客观题2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矩阵式组织属于( )组织结构 A. 机械式 B. 有机式 C. 直线式 D. 平行式

2. 责任、权力、利益三者之间不可分割,必须是协调的、平衡的和统一的。这就是组织结构设计的( )原则。

A. 责权利对等 B. 分工与协作 C. 分级管理 D. 弹性结构

3. 企业采用大批量生产,如汽车装配线,需要高度集权,组织结构的设计应采用( )。 A. 有机式结构 B. 复杂式结构 C. 机械式结构 D. 简单式结构 4. 以下组织结构形式中,( )最适用于组织部门间的横向协作和攻关项目。 A. 职能制结构 B. 直线职能制结构 C. 事业部制结构 D. 矩阵制结构 5. M型结构又称为多部门结构,亦即( )。 A. 职能制结构 B. 事业部制结构 C. 直线职能制结构 D. 矩阵制结构

6. 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安排合适的岗位。这就是人员配备的()原则。 A. 因人设职 B. 量才使用 C. 任人唯贤 D. 因事择人

7. 以职位的空缺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为出发点,以职位对人员的实际要求为标准,选拔、录用各类人员。这就是人员配备的()原则。 A. 因事择人 B. 因人择事 C. 量才使用 D. 经济效益

8. 组织内部管理人员的选聘主要来自内部和外部两个渠道。一般而言,( )的选聘多采用外源渠道。

A. 基层管理者 B. 中层管理者 C. 高层管理者 D. 普通管理者

9. 考评管理人员的协作精神主要通过向( )获取信息 A. 上级部门 B. 关系部门 C. 下属部门 D. 主管部门

第 4 页 共 10 页

10. 述职报告是对管理人员进行考评的一种方式,它属于( )。 A. 上级考评 B. 群众考评 C. 专家考评 D. 自我考评

11. 有计划地安排管理人员担任同一层次不同的管理职务,以此全面培养管理人员的能力,这是管理人员在职培训的方法之一,即( )。 A. 有计划的提升 B. 职务轮换 C. 委以助手职务 D. 临时提升

12. 领导的实质在于影响。构成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 A. 品德、学识、能力、情感 B. 品德、学识、能力、资历 C. 品德、学识、资历、情感 D. 品德、威信、能力、情感

13. 领导者以自身的专业知识、个性特征等影响或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力量是他的( )。

A. 法定权利 B. 奖惩权力 C. 组织权力 D. 自身影响力

14. 管理方格理论提出了五种最具代表性的领导类型,()领导方式对业绩关心较多,对人很少关心,属于任务式领导。 A. 1-1型 B. 9-1型 C. 1-9型 D. 5-5型

15. 根据赫塞—布兰查德提出的情境领导理论,在下属虽然有积极性,但缺乏足够的技能的情况下,应采用的领导风格是( )。

A. 高工作—高关系 B. 低工作—低关系 C. 低工作—高关系 D. 高工作—低关系

16. 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来的一种激励理论,属于( )。

A. 内容型激励理论 B. 过程型激励理论 C. 行为改造激励理论 D. 需要型激励理论

17. 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 )不能直接起到激励的作用,但能防止人们产生不满情绪。

A. 保健因素 B. 激励因素 C. 成就因素 D. 效价因素

18. “一个组织的成败,与其所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数有关”,这是( )理论的观点。 A. 需要层次 B. 双因素 C. 公平 D. 成就需要 19. 工作丰富化的重点是( )

A. 高层次的专业人员 B. 高层次的管理人员 C. 一般专业人员 D. 一般操作人员 20. 表扬,赞赏,增加工资、奖金及奖品,分配有意义的工作等行为在强化理论中属于( )。 A. 积极强化 B. 消极强化 C. 惩罚 D. 自然消退

二、多项选择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许多学者认为组织结构的特征可以描述为复杂性、正规化、职权层级和集权化。由此可以将组织结构形式分为两大类:( )。

A. 机械式组织 B. 有机式组织

第 5 页 共 10 页

C. 集权式组织 D. 分权式组织 2. 坚持组织结构设计的弹性原则要做到( )

A. 按任务和目标需要设立岗位 B. 定期更换管理人员 C. 实行职工一专多能 D. 多种用工制度

3. 现代组织理论强调组织结构的设计应具有弹性,也就是说( )都要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动。

A. 组织的部门机构 B. 职责的规定 C. 利润的高低 D. 职位的安排

4. 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因素有很多个,比如( )等。 A. 战略 B. 技术 C. 环境 D. 组织规模

5. 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比直线型和职能型都有优势,它( )。 A. 保持了集中统一指挥的特点 B. 分工非常细密

C. 注重专业化管理 D. 下属有灵活的自主权 6. 组织变革可以分为多种,比如( )。 A. 特殊性变革 B. 适应性变革 C. 创新性变革 D. 激进性变革

7. 从组织需要的角度为其配备适当的人,这些人应该是( )。 A. 有职位的人 B. 有知识的人 C. 有能力的人 D. 对组织忠诚的人 8. 合理进行人员配备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 A. 因事择人 B. 人事动态平衡 C. 量才使用 D. 程序化、规范化 9. 确定主管人员的需要量应该考虑以下因素:( )。

A. 组织现有的规模和岗位 B. 管理人员的流动率 C. 组织成员发展的需要 D. 组织发展的需要 10. 对管理人员的贡献考评包括( )。

A. 心理素质考评 B. 业务能力考评 C. 达标绩效评价 D. 管理绩效评价

11. 领导者基于职位的权力在其权力构成中居主导地位,主要包括( )。 A. 法定权力 B. 奖励权力 C. 组织权力 D. 处罚权力

12.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者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描述领导者行为的两个维度:( A. 关怀维度 B. 定规维度 C. 员工导向 D. 生产导向

13. 当一个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会产生挫折感,受挫后的防范措施一般有( )。 A. 紧张不安的措施 B. 积极进取的措施 C. 消极防范的措施 D. 寻求激励的措施 14. 需要层次理论中,下列选项属于安全需要的有( )。

A. 维持生命的衣食住行 B. 生活要得到基本保障 C. 避免人身伤害,失业保障 D. 年老时有所依靠 15. 强化理论中的强化类型有( )。 A. 积极强化 B. 消极强化 C. 惩罚 D. 自然消退

第 6 页 共 10 页

)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群众考评由下级人员对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给出评价。( )

2. 在管理人员考评时,由上级人员填写的考评表主要是考核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和影响能力。( )

3. 管理人员要与各种人相处,可能遭遇各种事件,因此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冷静的处理好意外和突发事件。( ) 4. 目标路径理论认为,环境因素和领导风格互为补充,下属的特质决定了他对环境因素及领导风格的评价。( )

5. 领导效率的高低取决于领导者个体素质的高低。( )

6. 在一个领导班子里,帅才应该多一些,以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领导能力。( ) 7. 根据戴维?麦克利兰的研究,对一般职员来说,成就需要比较强烈。( )

8. 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如果管理者真正了解了员工的需要,依其需要来进行激励,则会产生很大的极力作用。( )

9. 表彰和奖励能起到激励的作用,批评和惩罚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 ) 10. 组织结构设计的弹性原则就是要求部门机构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弹性。( ) 11. 高科技和适宜的外部环境是网络型组织结构的基础条件。( ) 12. 人员配备的主要任务就是为组织配备合适的管理人员。( )

13. 管理人员的工作主要是从事资源协调和管理,没有必要掌握具体的业务知识。( ) 14. 贡献考评是决定管理人员报酬大小的主要依据。( )

15. 下属的成熟程度包括两个因素: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心理成熟度高的个体不需要太多的外部激励,而是靠内部动机激励。( )

客观题3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沟通的深层次目的是( ) A. 展示才能和影响力 B. 将信息传递给别人 C. 将工作布置下去 D. 激励或影响人的行为 2. 当信息接受者对信息发送者的信息做出发应时,就出现了反馈。反馈体现了沟通的( )特征。

A. 单项性 B. 双向性 C. 强制性 D. 独特性

3. ( ) 的最大的优点在于它持久、有形、可以核实。 A. 口头沟通 B. 非语言沟通 C. 书面沟通 D. 电子 媒介沟通

4. 信息沟通在上下级之间进行,而并不与链端的人员直接进行。信息层层传递,路线长,速度慢,且容易发生信息的过滤、篡改和失真的沟通模式是( )。 A. 链式沟通 B. 轮盘式沟通 C. 环式沟通 D. 全通道式沟通 5. 下级不愿意向上级传递坏消息,怕被上级认为自己无能;而上级也可能没有注意到下级的贡献,把下级的贡献归到自己头上,引起下级不满。这种引起沟通组织障碍的原因是( )。

A. 地位差异 B. 目标差异 C. 缺乏正式沟通渠道 D. 协调不够

第 7 页 共 10 页

6. 不属于克服沟通障碍的组织行动有( )。

A. 营造一种坦诚和信任的组织气氛 B. 鼓励使用多元沟通渠道 C. 全方位地开发并使用正式的渠道 D. 使用反馈技巧 7. 处理冲突策略中最有效的方法是( ) A. 建立联络小组 B. 强制解决 C. 协调解决 D. 解决问题

8. 控制是一种动态的、适时的信息( )过程。 A. 通报 B. 下达 C. 上报 D. 反馈

9. 依据控制措施作用的( )不同,控制可分为现场控制、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 A. 内容 B. 范围 C. 对象 D. 环节

10. 能够有效发现计划与计划实施之间差距的管理环节是( )。 A. 领导 B. 组织 C. 控制 D. 决策

11. 某企业将2006年本企业的历史最高利润额作为本年度的利润指标,这在控制标准中属于( )。

A. 历史标准 B. 计划标准 C. 最高标准 D. 年度标准

12. 不能以实物又不能以货币来衡量的标准,如用于衡量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协调能力、责任感的标准,用于衡量广告效果的标准等,被称为( )。 A. 价值标准 B. 实物标准 C. 有形标准 D. 无形标准

13. 管理者的精力及其可以利用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因此,有效的控制要求管理者应将主要精力放在最为重要的事项、活动或环节上,这就是控制的( )原则 A. 目标明确 B. 控制关键点 C. 及时性 D. 灵活性 14. 组织控制系统首先是( ) A. 员控制系统 B. 质量控制系统 C. 预算控制系统 D. 成本控制系统 15. 基层管理者常用的控制方法是( ) A. 培训 B. 直接监督或巡查 C. 股票期权 D. 人事调整 16. 人事调整的目的是( )

A. 企业效率最大化 B. 企业利润最大化 C. 保证工作或任务的完成 D. 节约成本 17. 进行质量控制,首先应掌握( )。

A. 成本收益分析法 B. 供应链管理方法 C. 全面质量管理方法 D. 预算控制 18. 对供应商的评价中,( )主要涉及的是供应商响应买房需求变化的能力。 A. 技术能力 B. 服务能力 C. 协同能力 D. 供应能力 19. ( )反应企业资产创造利润的效率。 A. 销售利润率 B. 产品合格率

第 8 页 共 10 页

C. 固定资产折旧率 D. 投资收益率

20. 平衡记分卡的核心思想是以( )为出发点。 A. 战略组织 B. 成本 C. 利润 D. 收益率

二、多项选择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信息沟通一般包含下列环节( )

A. 信息源发出经过编码的信息 B. 通过一定的媒介传递信息 C. 接受者接受信息并解码 D. 信息反馈 2. 下列沟通障碍中,属于组织障碍的有( ) A. 地位差异 B. 目标差异 C. 缺乏正式沟通渠道 D. 协调不够 3. 克服沟通障碍的组织行动有( )

A. 营造一种坦诚和信任的组织气氛 B. 全方位地开发并使用正式的渠道 C. 鼓励使用多元沟通渠道 D. 使用反馈技巧 4. 组织冲突产生的基本原因有( )

A. 组织中个体自以为是的态度 B. 组织中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 C. 组织中个体假设相似的存在 D. 组织中个体利己动机的存在 5. 管理冲突一般包括( )等步骤 A. 诊断冲突 B. 分析冲突 C. 支持冲突 D. 干预冲突

6. 企业中应当承担控制职责的人员包括( )

A. 企业高层管理人员 B. 上级管理人员 C. 中层管理人员 D. 基层管理人员 7. 按照控制对象的范围,可以将控制分为( )等类型 A. 全面控制 B. 局部控制 C. 官僚控制 D. 文化控制

8. 有效的现场控制,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如下列( )。

A. 较高素质的管理者 B. 下属人员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C. 很强的预测能力 D. 适当的授权 9. 下列选项,( )属于没有确定的实物单位而只以一定的金额予以表示的控制标准类型。 A. 销售额 B. 耗电量 C. 成本总额 D. 工资总额

10. 用于衡量工作绩效的各种信息应满足( )等方面的要求。 A. 及时性 B. 可靠性 C. 经济适用性 D. 全面性 11. 人员控制系统的构成包括( )。 A. 控制对象 B. 控制主体 C. 控制信息 D. 控制方法

12. 一般来说,对作业系统的控制主要围绕( )等问题展开。 A. 利润 B. 质量 C. 成本 D. 采购

13. 单位产品的总成本一般由两部分构成:( )。 A. 单位成本 B. 固定成本

第 9 页 共 10 页

C. 平均成本 D. 可变成本

14.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预算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包括( )。 A. 刚性预算和弹性预算 B. 采购预算和成本预算 C. 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 D. 总预算和部门预算 15. 零基预算的程序包括( )。

A. 建立预算目标体系 B. 逐项审查预算

C. 编制预算 D. 排定各项目、各部门的优先顺序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人们常常会说:“那不是我的意思!”或者“我还以为是这样!”这些话反映了错误地发出和接收信息在沟通中经常出现。( )

2. 在按照功能不同划分的沟通类型中,感情式沟通能够有效地降低管理的模糊性,让下属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工作方向和目标,从而提高整个组织的运营效率。( )

3. 采用轮盘式沟通模式时,每位成员都可以与其他每个人自由沟通,因此沟通快,但由于沟通渠道太多,容易造成混乱并且降低传递信息的准确度。( ) 4. 非正式沟通未经管理层批准,是不受等级结构限制的沟通。。( )

5. 情绪异常影响人们的有效沟通,使信息的传递严重受阻。所以,当管理者情绪波动比较大时,最明智的做法是停止沟通。但是,由于管理者是沟通的主体,因此如果沟通的对象情绪不稳定,则不需要停止沟通。( )

6. 控制工作只是上级主管人员或主要是中层主管人员的职责。( ) 7. 对于当前管理过程而言,控制有利于组织少走弯路,降低偏差对组织效率产生的负面影响。( )

8. 一般来说,高层管理人员主要从事例外性的、非程序性和重大的程序性控制活动,而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集中从事例行的、程序性的控制活动。( ) 9. 成本标准和收益标准都属于实物标准。( )

10. 管理者必须完全了解计划执行过程的全部具体细节,才可以达到对组织活动的有效控制。( )

11. 授权是指上级把自己的职权授给下属,使下属拥有相当的自主权和行动权。( ) 12. 培训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训机构的选择。( ) 13. 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建立质量小组。( )

14. 采购控制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输入品进行评价和挑选,以确保输入品的质量、数量和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 )

15. 零基预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在每个预算年度的开始时,把所有还在继续开展的活动视为从零开始,重新编制预算。( )

第 10 页 共 10 页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信贷调查报告商贸类下一篇:校长研修班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