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环境下大学教育论文

2022-04-23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社会环境下大学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储备军,大学生的平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家未来发展能力。因此,做好大学生教育工作,始终是我国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综合素质。新的社会环境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

社会环境下大学教育论文 篇1:

大学生道德理念的变迁与人文素养培育的途径

摘要: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下,大学生的道德理念出现了变迁,表现出德性价值追求、习得性道德的获得、完整性道德人格的自觉等特点。这种变迁带有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文化的双重印记,表达出人文精神回归的诉求。而从变迁中探寻人文素养培育的有效途径,无疑对大学生确立积极、健康的道德观意义深远。

关键词:道德理念:人文精神;人文素养

文献标志码:A

在信息化时代与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教育特别是德育教育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巨大的挑战,其中受时代与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出现的大学生道德理念变迁这一现象,已经成为高校教育者特别是德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并需要为之努力解决的一个问题。面对变迁,如何更好的去引导大学生确立起积极、健康的道德观,这是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群体道德理念的变迁

所谓道德理念指个体基于一定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而形成的较稳固的思想观念与意识形态的总和。道德理念的形成与个体的经历、经验、社会风气等主客观因素相关。大学生群体作为青年人群体中的一个特殊部分,他们感性、敏锐的感知力,热情、探索的行动力,以及对个性、自我实现的追求,使他们在道德观念上更易突破传统,不拘一格甚至表现“叛逆”,这从当下大学生的“消费观”、“婚恋观”、“就业观”中可窥一斑。而这些现象则突出反映了大学生道德理念的变迁。相对于以往道德理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

1、德性价值追求取代传统规范道德价值。生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成长于今天的大学生们,他们道德理念形成的社会环境正处于中国社会转型与变革的过程之中,在“传统一现代一后现代”文化的对流与碰撞中,他们习得批判意识与批判精神,主张差异,包容多样;注重自我感受与认同,追求自我实现与完善:强调自身生存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选择行为的自由性,使得他们具有独立性、利己性、竞争性、开拓创新精神。他们这种关注个体内在体验的道德价值追求向传统规范道德价值提出挑战。

传统规范道德价值是传统德育模式的产物。传统德育模式强调社会本位,受教育者被视为教育客体而被灌输式地进行道德规范知识的传递。强调受教育者对道德规范、准则的接受、服从。这种带有浓厚政治性、思想性的模式不关注个人自主的觉悟,而是一种单调、干涩的精神强力推销,培养出的是循规蹈矩,服从、刻板的公民。美国思想家宾克莱论及海德格尔关于情感是把握世界的绝对方式时说:“海德格尔主张我们对世界的知觉,首先是由情感和情绪揭开的,并不是靠概念”。事实上,任何外在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知识如果不被心灵所感受,情感所认同,将会是一纸空文。

2、习得性道德的获得对抗以往灌输式说教。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习惯源于生活。大学生在丰富而现实的生活中进行着认知、体验、感悟,认识、理解生活,形成正确的态度,积累鲜活的生活经验,从而使自己在学习、交往及其他日常生活中形成自身的道德。所以,道德与生活是统一的,道德存在于生活之中而不能先于或超越生活,离开现实生活无所谓道德,人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之外去履行道德。而在生活中习得性的道德获得是个人社会化过程中的必然规律,潜移默化在每个人的成长之中。大学阶段是人心理上的“第二断乳期”,独立、自主、寻求认可与尊重,积极探讨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这些使得以往灌输式说教遭到排斥。加上过去长期以来,我们没有区分知识教育、技术教育和德育,把德育与生活实践割裂,重理论性德育,轻实践性德育,重理论灌输、道德说教,轻行为养成。德育远离社会现实生活,形成了“教师为中心一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格局,致使德育死板教条,造成学生在道德修养上知行脱节现象普遍。“好的道德规范应该是生命的内在需要而不应该是游离于生命之外的什么东西”因此与“生活世界”相背离的传统德育是学生处于教师的权威之下,在课堂上记诵那些抽象、空洞的道德规范知识,这种“失真”的教育,无疑不能满足生活在当今社会中的大学生们,自然会被排斥与抵触。

3、完整性道德人格追求取代完美型道德人格要求。在素质教育中和信息化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们,有着我们不可低估的对人生、生命的理解与认识,他们知道人无完人。生命因缺憾而美丽,他们不苛求自己完美而是尽力让自己完整,对于自身无法弥补的缺陷能坦然接受并尽量扬长避短。因此他们乐观而现实,功利但富有爱心,接受并包容生活中的多面,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大学校园里的平常事中看到:大学生们关心外语四、六级能否通过,也关心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他们一方面通过自己积极努力去找工作,另一方面也会不惜一切代价动用所有社会关系去跑工作,一方面,认为对自己“有用”的课程才愿意认真去学,一方面对那些真心敬佩的老师很尊重……传统德育对人格的完美设计是道德上的理想要求,这种目标过于理想化,缺少层次性也没有把个体的独立性作为前提,因此既不现实也无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只有在精神世界里将光明与阴暗面统一起来,才能给学生一个完整的世界,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格。

二、道德理念变迁呼唤人文素养的回归

大学生道德理念的变迁是时代发展的强有力佐证。它积极的一面已毋麻质疑,与此同时产生的消极影响需要我们正确引导与及时匡正。当代大学生们在批判“传统”,实现自我的过程中也表现出追求行为方式的随意化,崇尚非理性,关注自身生活世界,对于远大理想的“告别”。对各种道德规范与社会责任的漠视。“怎么样都行”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等的另一面。这无疑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产生矛盾,也会使任何思想政治教育都成为多余,其直接后果就是社会占主导地位的道德标准被模糊,荣辱观被抛弃,而这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都是十分有害的。

大学生道德理念变迁呈现出两面性的原因,从哲学层面看是“后现代性文化”对“现代性文化”消解的表现,从人文层面讲,是工具理性的张扬和人文精神缺失的结果。

从哲学层面看“后现代性文化”以其反对理性崇尚非理性,解构主体性,崇尚差异性,倡导多元化等特征来“修正”现代性文化。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由于现代主义对理性、集体、制度和秩序的强调,使得教育变成把个人塑造成现代性工程的零部件的活动,其结果必然是忽视人的个性,导致人的异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和个人生活意义的丧失。他们反对道德权威主义,提倡道德多元主义。认为道德应该植根于日常人类的情绪和动机中,不存在任何永恒的道德标准,道德必须从绝对理念、先验设定、终极价值走向具体历史、个体经验、理解的阐释。另外,后现代性文化反本质反基础的特征,使任何崇高被“恶搞”,

一切严肃变得“好笑”,大众文化的兴起就是有力的证明。

从人文层面讲,现代社会,物的世界的发达与发展与人的自身需要、人的尊严价值之间矛盾尖锐,现代教育,将教育变为社会借以保存、延续、发展,个人借以获得某种技能以期在未来“幸福生活”的工具。教育者把学校和专业作为一个“品牌”来经营,将学生作为投放市场的产品来“生产”,所以时下有人嘲讽学校是“人力加工厂”。这种“现实需要论”、“岗位需要论”看似符合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但一味强调获取一技之长,则容易导致重“术”轻“学”。时下的大学教育中,人文学科被歧视、被漠视,甚至被取而代之;时下的大学生人文素养不高,功利思想严重,甚至可以“杀鸡取卵”。他们可以对学习内容本身无兴趣,无需要。学习只是为了获得高分,拿到奖学金、拿到等级证书、或者拿到某些对己“有用”的东西。他们衡量某一课程有用的唯一标准是该课程对自己将来从业是否有用。

凡此种种,都需要通过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来消除之。

三、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途径

事实证明,教育需要人文精神,德育教育需要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已毋庸置疑。问题是回归人文精神,培育人文素养的途径是什么,这是我们关注的重心。由于“人文精神包含着人类文明的精华,是一套融合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演化出来的精神体系,它的呈现形式是多样化的:既是精神气质也是制度规范、价值系统还是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并以现实的生命活动表达出来。而“人文素养”强调在人文方面的能力,是“精神”的外显。“素养”一词在《高级汉语大词典》中解释为“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基于此,人文素养的培育需要无功利思想的教育理念和渗透式的教育方法。具体说来。体现在以下几点:

1、创设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环境”泛指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内各种条件的总和,对教育的生存和发展起到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各种因素共同构成“教育生态环境”。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是一种院校育人的氛围,氛围是一所学校长期沉淀和积累下来的校园文化,体现在有形的物质形态(自然环境、建筑设计、设施设备、色彩布置)和无形的人文精神(制度规章、班风校风、人际关系等)两个方面。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应该是安全的、激励的、和谐的、营养的,既能对有利的因素进行吸收、维护和壮大又能对不利的因素进行抑制、排除和转化。对外要有一种疏通、过滤和转化机制,既要疏通对外联系,及时了解、沟通和掌握外部世界,将更多的社会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又要建立安全屏蔽系统和免疫系统,防止侵害和破坏;对内要有一种生成和转化机制,培植积极的生长性因素,激发内部发展活力,保持和谐的环境,约束和抑制破坏性因素和不和谐因素增长,及时化解内部矛盾,增强修复生长能力,始终保持稳定发展态势。这样的“环境”虽然无形,却有着一种滴水穿石的特别力量。犹如春天的“小雨”,虽然“细无声”,却点点滴滴渗透到了“大地”之中。生长于其上的万千物种,也就全部吸吮了雨之精华,这样的氛围使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浸润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不为德育而德育。功在德育外。

2、形成科学的教育方式:养成教育。英国教育思想家洛克强调:“事实上,一切教育归根结底都是要培养人良好的习惯。”长期以来,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多注重于用说教或抓典型、树模范、大张旗鼓地搞宣传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这当然是必要的。但却忽视了对个人良好习惯的教育培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养”。而一个人道德品质的确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在于一点一滴的养成。古希腊的哲人就曾指出:“德是表现在行为上的习惯”,“德只能在习性或制约中寻求”。古罗马的一位作家也曾说过:“在任何事情上,习惯总是极其有效的主人。”实际上,人日常的言行举止。所作所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并非道德判断之类的理性使然,更多的是习性使然。所谓“习惯成自然”。养成教育就内容来说,表现在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方面,这些虽再平常不过,实施起来也没有大的难度,扎扎实实去做就行,然说难就难在由设想到真正养成习惯的这个过程当中。因此养成教育是一个慢功夫,也是惠及一个人一生的大工程。养成教育的实施,一方面要落实“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养成方法,“全员”是面向全体师生推行。全校人人参与其中,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全程,一是指学校管理措施的全过程,二是指师生在校工作、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全方位指日常中的方方面面:教学、后勤、环卫都要跟得上。另一方面要全面落实“严、细、实、恒”的基本要求。“严”,就是严格的按规律办事,是严谨的治学作风,是严肃的人生态度。严并非无情。恰恰相反,正是由于真爱学生,才有了严格要求。“细”即注重细节,以小见大,从细节中引发大思考,从细小处发现大道理,从细微处养成大习惯;“实”即把教育目标与学生的一言一行结合起来,实实在在,具有可操作性,学生无需经过特殊努力,只要愿意都能做得到;“恒”就是要坚持到底,持之以恒。

3、追求最高的教育价值:启迪人的天性,激发其潜能。什么是教育,《中国科技大辞典》的解释:“学校教育应该是学校一切能增进学生知识和技能,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活动。”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阐释了教育的内涵:“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问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的生成,并启迪其天性”、传统教育中的功利主义价值倾向,片面强调教育为个人和社会现实发展需要的服务价值,并把这一价值推向极端。尽管教育不能不考虑当下的、现实的需要而确立近期、现实的价值追求,但这是外在的、生存性的。人之为人,不仅在于肉体生命,更在于生命中蕴涵着超越性的精神。赫舍尔说:“人的存在从来就不是纯粹的存在,它总是牵涉到有意义”。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说:“人类社会不是由内在本能支配、由主导的整体规律控制的蚁群,它的基础是个人的成就,而且个人如果只是社会机器的齿轮,它注定要灭亡”如此说来,教育的本质即在“成人”,“成人”即人的本质的全面生成,使人成为自由自觉的活动主体。人的全面完整性的生成表现为人的现实的活动,它是个体自身的一种积极探寻和建构人生的过程。教育或者说德育的目标就是引导青少年建构人生意义,完善人的自由与尊严,在这过程中创造契机、情景和氛围,促使个体不断发展和提高自我意识与创造才能,不断丰满和强健人格,不断走向高度自觉。教育的最高价值追求在于完善素质,提升人格,启迪人的天性,激发其潜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4、寻求有效的教育方法。“教什么,怎样教”,从来都是教育探讨的重要课题,往往“怎样教”更关系着教育理念的实施与教育目标的达成。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需要重视“怎样教”。如在课程设置上,不仅要有教育的视角,还要有社会的视角,尽量拓展设置课程的视野,像摄影、舞蹈、乐器、汽车驾驶、汽车维修都可以进入课程体系供学生选择,在课改理念上,把选择权交给学生。学校在尽可能的条件下,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课程选择,将这些课程区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并规定毕业的条件。学生有选择权,才会有兴趣和责任感,有了兴趣和责任感,才会有学习的自觉性和进取心。同时要挖掘各门课程的文化内涵,养成关注“知识之后是什么”的习惯,将其内在的人文精神传递给学生。

【责任编辑:张亚茹】

作者:宋丽萍

社会环境下大学教育论文 篇2: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西迁精神结合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储备军,大学生的平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家未来发展能力。因此,做好大学生教育工作,始终是我国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综合素质。新的社会环境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本文主要立足當前社会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西迁精神结合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特别是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西迁精神结合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 新时期 高校 思想政治 教育 西迁精神

“西迁精神”是在1956年交通大学由上海迁往西安的过程中,生发出来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1956年,我国尚处于建国初期,教育发展及其不平衡,国内大学分布距离,较多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特别是西部地区,教育发展落后。面对这样的情况,国务院作出重大部署,决定交通大学内迁至西安。这并不是一次容易的迁徙,由上海到西安,势必面临工作环境和教育资源的重大改变。为更好的实现教育西迁,交通大学的领导及教授提前赶往西安,从初期考察,到校区建设,再到带领学生西迁,最后在西安发展教育,开展大学教育工作,这其中困难重重。时任校领导及教授在从简陋的教学环境中完成了教育迁徙探索,同时也完成了多项科研项目。交通大学在迁校过程中及扎根西部办学近六十载岁月里,传承优良学风教风,发扬艰苦奋斗品格,践行弘扬着“延安精神”,铸就了以“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为核心内涵的、交大和陕西高等教育界独有的伟大精神——西迁精神。

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我国教育事业飞速发展,不管是国家还是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都在不断提升,与过去相比,今天的教学环境、教学设施、师资力量都已经有了较大提升,而教育资源的分布,比过去也更加均衡。特别是西部,越来越多的大学在西部扎根,培养出了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发展西部,贡献西部。事实上,这同样离不开西迁精神的当代践行。在看到西部发展的同时,我们也更加注意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需要与西迁精神相结合,让西迁精神引领和指导更多大学生,为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仍然非常重要。

从今天高校的教育实践来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西迁精神的结合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西迁精神中的精髓在逐渐渗入,并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这也正是西迁精神与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所取得的成绩。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西迁精神的结合,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限制了西迁精神的影响力,同时也不利于更好的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正确的认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西迁精神的结合存在的问题,并找到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1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西迁精神结合的问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庞杂的工作,既包括大学生政治理论教育,同时也肩负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提升的使命,同时,谁会环境的改变,国家政策的变化,同样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在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也成了社会评价人才的重要考量因素,在这样的情况下,从实践上提升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水平,同样也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避免的话题。因此,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发展切实结合,是今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西迁精神是教育发展中形成的重要精神,体现着老一辈教育家、早期大学生刻苦拼搏,不畏环境艰苦,甘于奉献的精神,这些精神,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同样十分宝贵,这正是因为如此,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西迁精神的结合,才更有必要性。上面我们也已经提到,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西迁精神的结合,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西迁精神的结合,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结合实践,笔者认为,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西迁精神的理解表面化,导致教育与精神的结合不够深入。我们都知道,西迁精神是交通大学向西迁移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精神,而这种精神具有深刻的内涵,它不是表面化的一些理论的堆积,相反,西迁精神具有历史、时代以及环境的印迹,同时,西遷精神更具有一种深刻的理论内涵。将西迁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就应该深入挖掘西迁精神的内在含义,找到西迁精神的精髓,并且将西迁精神的精髓引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西迁精神的价值,让西迁精神更多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高校中,很多教师对西迁精神的理解过于表面,只是肤浅的理解西迁精神,而没有对西迁精神进行深入挖掘,这就导致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西迁精神的结合不够深入,更多时候都是形式上的结合。教师不能真正理解西迁精神的精髓,自然就很难将西迁精神的核心引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去,最终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西迁精神的结合,只是形式上的结合,西迁精神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提升,并未发挥作用。所以说,对西迁精神的理解表面化,导致教育与精神的结合不够深入,这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西迁精神结合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2)对西迁精神的理解理论化,导致教育与精神的结合缺乏实践价值。将西迁精神引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在当代大学生中发展和弘扬西迁精神,同时利用西迁精神引导当代大学生,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进而为社会发展培养更优秀的人才。所以说,西迁精神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最终的落脚点仍然是指导大学生的实践生活,只有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用西迁精神引导大学生的实践生活,西迁精神的价值才能真正发挥出来。当前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很多教师对西迁精神有深入研究,在具体的理论层面,能够对西迁精神有较高层次的解读,比如很多教师能够围绕西迁精神进行课题研究,这对弘扬和发展西迁精神自然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在实践层面,较多的理论研究导致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实践工作,只注重对学生进行西迁精神的理论教学,但忽视了教育学生用西迁精神指导生活实践的能力,这就导致西迁精神始终停留在理论层面,学生能够从理论上理解西迁精神,但也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实践中的应用和指导很少,这同样不利于西迁精神对大学生作用的发挥。所以说,对西迁精神的理解理论化,导致教育与精神的结合缺乏实践价值,这也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西迁精神结合中存在的一个问题。

(3)对西迁精神的理解固定化,导致教育与精神的结合缺乏创新。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时代赋予了西迁精神更为丰富的内涵。对于西迁精神的理解,也应该打破传统的理解局限,西迁精神不只是在教育领域,更不只是不畏艰苦和敢于奉献,在新的社会环境下,西迁精神应该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精神,在过去,在交大由上海向西迁徙的过程中,西迁精神是开拓进取,是迎难而上,甘于奉献,而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除了这些精神外,西迁精神应当融入更多现代社会元素,应该结合现代社会环境,找到适合时代发展的内涵。但目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存在对西迁精神理解固化的问题,教师将西迁精神的内涵划定了固定的范围,这就导致教育实践中,对西迁精神与教育的结合过于僵化,缺乏创新,这与当代大学生的环境脱节,更无法体现出西迁精神的与时俱进。所以说,对西迁精神的理解固定化,导致教育与精神的结合缺乏创新,这也是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西迁精神结合中存在的问题。

2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西迁精神结合的问题的解决

针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西迁精神结合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实践中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深入理解西迁精神,并将西迁精神的精髓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这就要求教师在对西迁精神的理解时,能够从表面化的精神中找到更深入、更全面的精髓,能够跳出表面的内容,去了解真正的西迁精神。特别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能够带动学生一起去探索和了解西迁精神中未被挖掘出的精神内涵,用西迁精神的精髓影响学生;其次,从理论走向实际,切实有效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西迁精神指导学生的实践生活。在深入了解西迁精神的理论内涵的基础上,要将西迁精神与实践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多想西迁精神,多用西迁精神,特别是在工作中,能够将西迁精神作为个人工作的原则和指引,切实发挥西迁精神的作用,提高个人思想政治水平;最后,就是要对西迁精神活学活用,创新西迁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一方面,要打破对西迁精神理解的固化思维,立足时代,认识具有时代特色的西迁精神。另一方面,要在具体的西迁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过程中,尝试不同的结合途径,除了一般的教育指引外,要在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多个方面引入西迁精神。

基金项目: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西迁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程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ZY20B09)

参考文献

[1] 魏天刚.“西迁精神”视域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初探[J].中国民族博览,2020(01).

[2] 王天平.将西迁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9(07).

作者:陈雪

社会环境下大学教育论文 篇3:

浅谈制约双语教学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摘 要]双语教学是高校教学改革的一项新举措,也是实现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目标的重要途径。可以从师资力量、学生水平、教学定位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分析目前高校双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双语教学 师资 教学定位 教学方法

教育部在2001年10月份出台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在本科教育方面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的要求。2002年6月,教育部正式颁布的《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更是详细提出了对高校双语教学的具体要求。为了响应教育部的要求,适应国内、国际形势及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求,双语教学作为实现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目标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在各个高校蓬勃开展。我国的双语教学工作已经起步,但如何推动和规范还在探索之中。双语教学在师资力量、学生水平、教学定位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制约因素。

一、双语教学中存在的制约因素

(一) 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能力有待提升

进行双语教学的关键是师资问题。双语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功底,而且要有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够用英语表述专业知识,解析专业词汇。此外,教师还应通晓中外在经济贸易、社会文化、风土人情及词语概念等方面的差异,从而顺利授课、不影响教学质量。

目前,我国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主要由两部分人群构成,一部分是有国外学习或工作经验的海归派教师,另一部分则是本土培养的教师。海归派教师具有国外生活的经历,一般外语水平较高,了解本学科在国外的发展状况,能够给学生介绍一些行业前沿信息。但是,一部分海归派教师归国之前没有从事过教师职业,教学经验相对不足,无法将信息准确地传递给学生。另外,有的海归派教师在国外生活时间相对较长,对中国国情不甚了解,授课时无法将同一知识点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做出比较,无法给学生开拓一个广阔的国际视野,也就失去了双语教学的意义所在。而本土培养的教师往往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着很深的造诣,也具有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受外语水平的限制,无法潇洒自如地表达心中所想,从而造成师生交流上的困难,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另外,在阅读原文学术著作,介绍国外最新的科研成果、最新的发展动态和变化方面,本土教师也不如海归派教师及时。

(二)学生外语水平参差不齐,接受能力受限

学生的外语水平和接受双语教学的能力直接影响双语教学的实际效果。当代大学生,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学生,具有得天独厚的英语学习优势。他们基本上从上小学就开始学习英语,到上大学,已接受了近10年的英语教育。不少学生顺利通过了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然而,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一部分学生只会针对特有的题型做练习,还不能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听说读写能力都比较弱。学生外语水平参差不齐干扰了双语教学的实施,使教师无法和学生形成有效的沟通,无法收到和用母语授课一样的课堂效果。另外,学生在刚接受双语教育的时候,大多性格内向,受英语水平的限制怕争辩、不爱提问,不敢在课堂上用英语交流。对英语的畏惧心理使得学生“怀念”以往的上课形式,将学习精力主要放在了对课本的翻译上,而忽略了对专业知识的钻研,并且对于教师的授课内容也只挑汉语的听,跳过英语部分,在潜意识里将双语教育还原为单语教育。

(三)教学定位模糊,影响教学效果

目前,我国众多高校无法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学定位模糊。尽管许多教师在授课之初把教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人才定为教学目标,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学生怕吃苦,对教师的依赖性过高,往往导致教师抛开了业务知识的讲解,以逐字逐句翻译课本为主要的授课内容。

这种教学定位的游移不定或者说错误存在很大弊端。首先,它导致了学生对于学习专业知识的忽视。把本应由学生在课外独立完成的任务拿到课堂上,由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无法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也使学生把学习目标定位于看懂课本而非探索专业知识的较低层次上。其次,专业课教师毕竟不是英语老师,对语法结构和词汇的较真不仅耽误了大量的备课精力,而且如果课本翻译不到位,也会误导学生,甚至引起学生反感,从而影响课堂效果。双语教学不是简单地提高学生的外语阅读能力,而是从听、说、读、写等方面培养学生运用外语思维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采用单纯的词汇释义的方法教学,既不能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的综合能力,也不能培养学生的外语思维能力和习惯。可见,专业课双语教学如果处理不好语言使用与专业教学的关系,处理不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就会导致学生既没有学好专业课知识,又没有学好英语,形成“夹生饭”。

(四)教学方法老化,制约学生学习积极性

不可否认,传统教学方式具有传授知识系统性、严谨性的优点,有助于学生打下深厚的理论功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留给学生的参与机会比较少,学生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教师与学生很难交流互动。简单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使教学脱离了实际,脱离了日新月异的社会进步,使学生知识面狭窄,形成了不愿深入思考、依赖教师的惰性。长此以往,必定影响教师的授课热情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实施双语教学的措施

双语教学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和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以解决。

(一)加强师资培训,鼓励教师教学相长

没有高素质的双语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双语教学。海归派教师和本土教师在从事双语教学方面各有利弊,两者应该相互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校应该组织双语教师经常进行座谈,相互观摩听课,以盘活教师资源。为鼓励教师自学提高,还可以开展双语教学比赛等活动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教师培训方面,应采取“请进来”和“送出去”相结合的方法。请国内资深的专业课教师及外籍教师来校内为双语教师授课,传授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或直接教专业课,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也可挑选优秀教师赴国外作长期学习或短期进修,以获取用英语进行教学的第一手资料,并提高教师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师既然是为学生提供服务,就应该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双语教师也不例外。双语教师应经常和学生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的意见反馈,从教学中发现问题,及时改进,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成长都需要一个有利于其发展的外部环境,双语教学要想拥有好的师资队伍,急需设立针对双语教师的激励机制。这就需要学校的教学和人事管理层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如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或放宽双语教学的科研立项条件等,以鼓励专业教师进行双语教学。政策和制度的制定是保证双语教学获得成功和持续下去的重要因素。

(二)循序渐进开展双语教学

由于学生的英语能力有限,加上对专业知识初步接触,如果在展开双语教学的时候直接用外文讲授,学生很难迅速适应。尤其在专业知识性强,专业术语比较多的情况下,学生将同时面临专业知识和语言运用的双重压力。教师讲课时,应用汉语和英语交错进行,重要的基本概念应同时使用两种语言表述。在教学初期,中文讲授所占比例稍大一些,以便学生准确把握专业知识;在后期,随着学生对英文熟悉程度的增加,逐渐增加英文讲授的比例。教师还应做好授课前后安排,帮助学生克服对双语课的畏惧心理。教师可于每一次课前给学生发放下次课的英文授课提纲,布置预习内容和参考书目,避免学生因毫无准备、听不懂课而厌学。课后可布置与教材相配套的习题为作业,作业应难度适中,题量不宜过大。每一章的作业题要及时讲解,有必要的话可以发放标准答案。

另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收看英语影视节目和收听英语广播,开展英语故事会、朗诵会、演讲比赛、文艺演出、英语文化节等活动,营造有利的英语学习氛围,强化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让学生在愉快的校园生活中,在轻松的学习环境里,潜移默化地提高英语水平,为双语教学的开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三)处理好专业学习与英语学习之间的关系

没有明确的教学定位,就不可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在高校的专业课双语教学中,语言只是学习知识和交流信息的媒介,而不应成为学习的主要内容。高校的专业课双语教学,首先应强调其专业性和学术性,不能因为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而忽略了专业培养质量。因此,对于专业课的双语教学,课程学习是第一位的。首先应引导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概念和业务知识,使学生了解同一业务内容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的不同处理方法,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其次,在此基础上,可向学生介绍国外最新的科研成果、最新的发展动态和变化,使学生借助双语教学的“天时地利”及时把握本学科的前沿动态。最后,希望学生通过双语教学,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掌握有关专业词汇,培养其在专业领域内阅读国外文献资料、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应特别注意和专业英语课教学相区别。专业英语课是以学习专业领域的英语词汇为目标的,专业双语课则是以外语为媒介,以培养专业人才为目标。专业课双语教学在提高学生的英语竞争力的时候,绝不能忽略使用中文对专业知识进行把握。

(四) 改革教学方法,实现互动交流

陌生的专业知识和全新的语言环境容易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从而打消学习积极性。教师应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授课,并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增加他们自主学习、活动的机会,鼓励他们多思、善问、敢问,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授课方式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新兴的多媒体教学手段集图像、声音、图片、文本、动画,影视等多种媒体为一身,用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段向学生展示学习内容,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大大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这比以往单靠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明显增强了教学效果。

当然,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方法在传授基本理论方面就比较扎实牢靠,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年龄特征综合运用这两种教学方法,打消学生的畏惧心理和抵触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与世界接轨的必然趋势,已逐渐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和方向。在双语教学实践中,注重师资的培养,把握教学定位,改进教学方法,将学生熟练掌握外语特别是英语作为一项战略性工作来抓,一定能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国际型应用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冯黎.会计学双语教学分析及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6).

[2] 王海连. 引导启发式在会计专业双语教学中的应用[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3] 刘世慧.西方财务会计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5).

[4] 袁国栋.会计双语教学方法创新应用探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5).

[5] 王薇,张鸣. 双语教学实践与思考——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1,(2).

[6] 娄媛媛.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研究[J].大学教育,2012,(6):28.

[责任编辑:刘凤华]

作者:王泽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网站评价的社区教育论文下一篇:国防教育下素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