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监局十二五规划

2023-01-24

第一篇:国家安监局十二五规划

国家安监局十二五规划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 印发煤矿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安监总煤装〔2011〕187号

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煤炭行业管理、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司法部直属煤矿管理局,各直属事业单位、社团组织,有关中央企业:

《煤矿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已经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国家煤矿安监局

二○一一年十二月五日

附:煤矿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煤矿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煤矿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和谐稳定大局,是全国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以下简称国务院《通知》)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11〕47号)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1 / 14

(一)“十一五”期间煤矿安全生产取得的主要成就。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十一五”期间,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煤矿企业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部署和指示精神,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深入开展煤矿瓦斯治理、整顿关闭“两个攻坚战”,持续推进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相继开展了“隐患治理年”、“安全生产年”等活动,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执法、治理、宣教“三项行动”,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保障能力、监管监察队伍“三项建设”,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管理和监督,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全面提高。“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格局逐步完善,煤矿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日趋健全。 “十一五”规划主要任务全面完成,实现了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的目标,煤矿安全生产成效显著。

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2010年与2005年相比,煤矿事故死亡人数由5938人减少到2433人,下降59%;重特大事故起数由58起减少到24起,下降58.6%;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由2.811下降到0.749,下降73%。

法制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法》配套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建设,出台了刑法修正案

(六)和相关的司法解释;制定出台21部部门规章;制定和修订300余项煤矿安全标准和煤炭行业标准。新增设4个省级、7个区域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111个省级直属安全技术支撑事业单位,充实和加强了监察监管力量。完善了煤矿安全监管监察执法各项制度,建立健全与有关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实施联合执法,煤矿安全生产法制秩序不断改善。

安全生产投入持续加大。认真落实煤矿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办法,不断加大安全费用提取力度,增加煤矿安全生产投入;进一步完善煤层气抽采利用相关经济政策,引导支持企业加强煤层气开发利用;连续投入国债资金150亿元,带动煤矿企业和地方政府投入安全改造资金880亿元,中央财政投入27亿元“以奖代补”资金用于煤矿整顿关闭,治理了一大批事故隐患,进一步完善了煤矿“一通三防”等各大生产系统,推进了煤矿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提升了煤矿安全保障能力。

行政执法不断强化。加大对非法违法生产建设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煤矿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十一五”期间,全国煤矿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累计l7.9万次,查处隐患106.8万条,隐患整改率平均达到96.7%,实施行政处罚9.1万

2 / 14

次,经济处罚总额累计达到26.5亿元。按照“四不放过”和“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严格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切实加大警示教育力度,努力用事故教训推动工作。依法依规查处各类事故9270起,结案率达98%。

瓦斯治理成效显著。深入开展煤矿瓦斯治理攻坚战,出台了一系列瓦斯防治规章和技术标准,大力推进以先抽后采为重点的瓦斯综合治理,推进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两个四位一体”的综合防突措施,积极开展瓦斯治理示范矿井、示范县(市)工程建设。2010年,煤矿瓦斯抽采量达88亿立方米、利用量达35亿立方米,分别比2005年上升282.6%和250%;瓦斯事故比2005年减少269起、死亡人数减少1548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65%和71.3%。

整顿关闭取得重大进展。大力开展煤矿整顿关闭攻坚战,共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9535处、淘汰落后产能近5亿吨,超额完成将小煤矿数量控制在1万处以内的目标。2010年,年产120万吨及以上的大型煤矿产量18.8亿吨,占全国总产量58%;产能3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产量7亿吨,占全国总产量比重由2005年的45%下降至22%。

安全基础管理不断改善。研究出台加强国有重点煤矿和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两个指导意见,推进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小煤矿机械化、安全教育培训、职业健康和班组安全建设,广泛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2010年全国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64%,比2005年提高19个百分点;安全高效矿井359处,产量10.2亿吨。全国有6000余处煤矿达到省级以上安全质量标准,累计培训煤矿“三项岗位”人员382.7万人次,全国25万名煤矿班组长已轮训一遍。

安全科技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依托国家基础研究和科技支撑计划,取得煤与瓦斯突出的力学作用机理学说重大突破,开发了一批煤矿安全先进适用技术;开展煤矿安全科技成果推广,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59项,完成科技项目3项;总结了14家煤矿企业瓦斯治理技术集成体系,提炼10项煤矿瓦斯治理关键技术;推广了100项瓦斯治理技术成果,实施10项瓦斯治理示范工程,煤矿现代化、信息化水平和科技支撑能力明显提升。

(二)“十二五”时期煤矿安全生产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安全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安全生产状况由明显好转向根本好转目标迈进的攻坚阶段。作为安全生产重中之重的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面临诸多挑战。

3 / 14

市场对煤炭的旺盛需求加大了煤矿安全生产压力。煤炭市场需求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40亿吨。目前煤炭价格高位运行,个别地区和煤矿企业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不能始终把安全生产摆在第一位,盲目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个别煤矿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和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现象仍较为严重。

安全基础仍然薄弱,保障能力低。目前全国煤矿企业平均产能不足30万吨/年,各煤矿企业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现象,全国煤矿主体专业技术人才缺口约7万人,其中约96%的煤矿企业机电专业人才不足,88%的煤矿企业采矿专业人才不足。井下一线工人流动性大,安全生产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产能30万吨/年以下的煤矿仍有9000余处,大多数生产工艺技术落后,设备陈旧老化,安全管理水平低。煤矿尘肺病等职业危害仍较为严重。目前,全国已列入整合技改的煤矿有5000余处,在建项目7000余个,“十二五”时期煤炭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工作将全面铺开,兼并重组矿井跨行业、跨地区扩张现象多,办矿标准多层次、办矿格局多元化,现场管理相对薄弱,事故易发。

煤矿灾害日趋严重。我国煤矿约91%是井工矿,在世界主要产煤国家中开采条件最复杂。煤矿开采深度平均每年增加20米以上,随着开采深度和开采强度的不断增加,相对瓦斯涌出量平均每年增加1立方米每吨左右,高瓦斯矿井数量每年增加4%,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数量每年增加3%。矿井突出危险性加大,水、火、冲击地压、热害等灾害越来越严重,防灾抗灾难度加大。

同时,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更面临着重要机遇。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做好煤矿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保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提出加强法律法规、政策标准、技术服务、应急处置和救援、社会监督、宣教培训体系建设,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地方各级政府监管责任,深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和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等,对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方向;国务院《通知》和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大举措是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准则和得力抓手;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设立了“严格安全生产管理”专节,从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政府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工作重点和奋斗目标。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做好煤矿安全工作提供了重要机遇。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伐的不断加快和煤炭大集团、大基地建设的稳步实施,煤矿企业兼

4 / 14

并重组进一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推进,煤炭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有助于尽快解决煤炭行业增长方式粗放、技术落后、安全保障能力低等制约煤矿安全生产的深层次和结构性问题,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重要机遇。

建立健全“六大体系”和全面提升“六个能力”为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建立完善责任落实、基础扎实、投入到位、管理规范的企业安全保障体系,覆盖全面、监管到位、监督有力的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体系,与工业化、信息化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安全科技支撑体系,门类齐全、配套完备、针对性强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体系,反应迅速、机动灵活、处置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面向基层、贴近实际、载体多样的宣传教育培训体系,着力提高煤矿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事故防范、监察执法和群防群治、技术装备安全保障、依法依规安全生产、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社会公众自救互救“六个能力”,有利于加快建设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推动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

二、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牢固树立科学、安全、可持续发展和安全生产工作一切从零开始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面贯彻国务院《通知》精神,严格行政执法,加强责任落实,加强监管监察,加强基础建设,加大安全投入,推进信息化建设,推进科技进步,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安全保障能力,提升职业安全健康水平,继续降低事故总量和伤亡人数,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坚决守住安全生产这条红线,为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奠定坚实基础,为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提供重要保障。

(二)基本原则。

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安全生产与速度质量效益的关系,坚持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建立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从政策、投入、体制、机制等方面解决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根本性问题,加强瓦斯、水害、火灾等重大灾害的超前预防,落

5 / 14

实源头治理措施。

强化执法,落实责任。完善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体系,加强监管监察,严格执法,认真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属地管理责任。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和现场管理,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标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严格准入,有序退出。严格煤矿企业安全准入制度,明确矿井规模和抗灾能力标准,提高安全准入门槛。建立煤矿有序退出机制,关闭灾害严重难以治理、生产力落后、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明确相关政策及补偿办法。

依靠科技,提升素质。坚持“科技兴安”,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快科技研发与成果的推广应用,不断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大力推进煤矿班组安全建设,加强班组安全管理,强化安全技术培训,加强岗位技术练兵,实现岗位达标、专业达标、企业达标,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安全作业能力和安全生产意识。

(三)规划目标。

到2015年,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监察执法和群防群治能力,技术装备支撑保障能力,依法依规安全生产能力,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能力,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自救互救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事故总量、死亡人数继续下降,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得到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为实现全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打下坚实基础。

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2.5%以上; 较大事故起数下降15%以上; 重大事故起数下降15%以上; 煤矿瓦斯事故起数下降40%以上; 煤矿瓦斯事故死亡人数下降40%以上; 特别重大事故起数下降50%以上; 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下降28%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提高煤矿安全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

6 / 14

严格安全生产管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完善并落实具体实施办法和配套措施,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落实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安全目标考核,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加强技术基础工作,建立健全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管理体系;落实煤矿领导带班下井、隐患排查治理报告、事故查处挂牌和跟踪督办等制度。

加大安全投入。强化经济政策引导作用,促进煤矿企业加大安全投入,提足用好安全生产费用;继续加大政府在煤矿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落实技术改造和瓦斯综合治理、水害防治、职业危害防治和防灭火等灾害治理资金;加快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依法依规淘汰落后技术装备和工艺,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

提高瓦斯、水害、火灾等重大灾害防治能力。完善灾害监控、预测预警与防治技术体系,加强矿井瓦斯、水害、火灾、冲击地压等事故防控技术措施。继续完善“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落实“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做到先抽后采、抽采达标。制定更优惠的政策、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实施更严格的管理,全面推进瓦斯防治和抽采利用工作。严格遵循矿井防治水“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十六字原则,加强水文地质勘探工作,实施整合矿区和受水害威胁生产矿井的水文、工程地质补充勘探,查清影响安全开采的老空区、奥灰水等水文地质情况。加强火区治理,完善防灭火系统,淘汰煤矿非阻燃电缆、皮带等。

严格煤矿安全准入,建立有序退出机制。加强煤矿地质工作,提高地质勘查对安全生产的支撑作用;严格控制新(改、扩)建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最低产能和建设规模,高瓦斯矿井设计生产能力限定在30万吨/年至800万吨/年,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设计生产能力限定在45万吨/年至500万吨/年;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安全核准、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规范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将技术人员配备列入煤矿安全准入基本条件,提高煤矿建设、生产领域的企业准入标准;坚持调整煤炭产业结构与推进整合关闭相配套,积极推进各产煤地区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完善相关扶持政策,建立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有序退出机制,淘汰落后产能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提高煤炭工业产业集中度,构建安全高效的煤炭产业体系。

加强煤矿安全基层基础建设。全面推进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深化岗位

7 / 14

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生产煤矿达到三级以上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国有重点企业和新建煤矿达到一级标准;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理,加强煤矿班组安全建设,发挥班组安全生产前沿阵地作用;继续提高矿井安全生产信息化、采掘机械化水平,着力推进小型煤矿机械化进程,全面提高小型煤矿生产力水平,小型煤矿采煤机械化和掘进装载机械化程度到2015年底分别达到55%和80%以上。

提升职业危害防治水平。按照“源头治理、科学防治、严格管理、依法监督”的基本要求,以防治煤矿尘肺病为重点,落实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职责,加强职业危害申报,强化煤矿建设项目职业健康“三同时”审查和监督检查,落实煤矿企业职业危害防治主体责任;加强煤矿职业健康监管监察机构建设,构建职业危害监督检查技术支撑体系;建立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普查与申报系统和职业健康检测基础数据库,加强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实施防治煤矿粉尘、噪声、高温为重点的综合治理工程。

(二)完善煤矿安全监察监管和社会监督体系,提高监察执法和群防群治能力。

完善煤矿安全监察监管体制机制。完善煤矿安全监察监管工作机制,强化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安全监管和属地管理责任;实施与相关部门的协作联动、联合执法,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进一步优化工作机制,加强煤矿安全监察监管执法,落实“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制度。

加强基层监察监管队伍建设。充实煤矿安全监察力量,建立完善安全监察监管执法人员培训、执法资格、考核等制度,分级分类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的能力评价体系;严格新增执法人员专业背景和选拔条件,建立完善安全监察监管实训体系,实施安全监察监管执法人员培训工程,提高各级尤其是一线监察人员执法水平。

创新安全监察监管方式。深化煤矿重大隐患治理逐级挂牌督办、公告、整改评估制度;强化安全生产属地监管,建立煤矿安全风险的分类分级制度和分类分级监察监管体制;探讨煤矿工伤保险费率与安全质量标准化挂钩的工作机制,开展煤矿“安全审计”试点工作;完善非法违法企业 “黑名单”制度,定期公告发生重特大事故、对重大事故隐患整改不力、职业危害严重且治理不力的企业名单;开展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生产诚信建设,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公开,

8 / 14

督促煤矿企业履行好安全生产社会责任。

以信息化建设为载体,提高监管效率。推进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工作条件标准化建设,更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装备;将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纳入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金安”)二期工程,建成覆盖煤矿安全监察和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信息共享平台,充分利用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实时监测信息,提升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和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预警、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社会舆论监督。维护和落实煤矿职工对安全生产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发挥安全群监员和职工对安全生产的监督作用;拓宽和畅通煤矿安全工作社会监督渠道,设立举报信箱,用好“12350”举报投诉电话,鼓励单位和个人举报安全隐患和各种非法违法行为,对有效举报予以奖励。及时公布事故情况和查处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三)完善煤矿安全科技支撑体系,提高技术装备的安全保障能力。 加大煤矿安全科技攻关。健全安全科技政策和投入机制,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施“科技兴安”工程,开展瓦斯、水 、火、冲击地压、职业危害防治等煤矿重大灾害防治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及重大装备研发,力争在致灾机理和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健全完善矿井重大灾害防治技术集成体系。

推广使用先进适用技术与装备。完善煤矿安全生产科技成果评估、鉴定和推广机制,及时发布先进适用的煤矿安全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推广目录;加大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力度,将不符合安全标准、安全性能低、职业危害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装备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目录。

加强安全生产专业技术服务。创新和完善安全生产专业服务机构管理,建立分类监管与技术服务质量综合评估制度;充分发挥安全评价、检测、检验、安全标志、培训、咨询等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的专业技术支撑作用;发展煤矿安全装备制造业,提升煤矿瓦斯治理等重大事故防治技术与装备和安全避险、安全监控、个人防护等安全设备的技术水平,培育技术能力强的安全装备制造企业。

(四)完善煤矿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体系,提高依法依规安全生产能力。

完善煤矿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进一步加快《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修订步伐,完成《煤矿安全规程》

9 / 14

的全面修订工作;建立法规、规章运行评估机制和定期清理制度,及时修订相关煤炭行业标准和煤矿安全标准,完善煤矿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支持和促进地方立法,健全完善规范完备、门类齐全、针对性强的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体系。

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全面推动煤矿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建立完善法律法规与标准规划及时获取、识别和落实制度;持续改进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强化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杜绝“三违”、“三超”行为。

提高安全生产执法效能。以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事故多发地区和基建技改、整合重组煤矿为重点,进一步推进“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加强地方各级政府煤矿安全监管工作,完善煤矿安全生产联合执法机制,建立执法信息沟通制度;健全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严格行政执法责任追究,严格执行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煤矿事故查处通报、约谈、分析和督导四项制度,用事故教训推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五)完善煤矿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提高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能力。 加快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依托国有大型煤矿企业和有关单位,首批建设大同、开滦、平顶山、淮南、鹤岗、靖远和芙蓉7个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并建设14支区域矿山应急救援队;加强应急设备和应急物资的储备,做到储备充足、调动迅速、高效救援;推动煤矿企业专职矿山救护队建设,推进煤矿企业兼职救援队伍建设试点;建立健全矿山应急救援(救护)工作机制,尚未建立专职救援队伍的煤矿企业与有资质的专业救援队伍签订服务协议。

建设完善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健全完善煤矿井下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系统,使各系统的功能向为遇险人员提供安全避险和有效救援延伸,并与紧急避险系统实现可靠连接;加快推进井下避难硐室、可移动式救生舱等紧急避险设施建设;全面建成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提升煤矿事故防范、人员避险和应急救援等安全保障能力。

加强应急救援基础工作。完善煤矿应急预案,强化应急救援实训演练;建立完善煤矿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定期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析与评估;推进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实现市、县煤矿安全联网。

(六)完善煤矿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安全素质和自救互救能力。 提高煤矿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深化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和安全技术人

10 / 14

员继续教育制度,提高培训质量与效果;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鼓励煤矿企业先招生后招工;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作用,推进班组长安全建设,加强煤矿一线操作人员安全培训,提高煤矿现场安全技术管理和操作水平。

强化安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煤矿专业人才培养力度,鼓励煤炭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校逐年扩大地质、采矿、机电、通风与安全等相关专业人才的招生培养规模,加快培养煤矿生产建设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和生产一线技能型人才;发挥安全生产专家和注册安全工程师作用,完善技术服务机制,提高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基础建设。建设完善一批煤矿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基地;积极开展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和安全生产诚信企业创建工作;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的宣传贯彻,提高广大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安全意识。

四、重点工程

(一)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工程。

建设煤矿瓦斯防治工作体系示范工程。加强瓦斯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实施煤矿企业矿井通风系统改造。重点加强复杂条件下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防治瓦斯突出与爆炸的成套技术装备标准研制。提升瓦斯抽采系统的能力,落实先抽后采和“两个四位一体” 综合防突措施。到2015年,所有生产矿井和产煤县(市、区)均达到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基本要求,切实做到“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重点地区是山西、河南、贵州、黑龙江、重庆、四川、湖南、辽宁、陕西、安徽、云南等11省(市)。

(二)水灾、火灾和冲击地压等矿井重大灾害治理工程。

加强水害防治基础工作,加大水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特别是华北奥灰水和兼并重组矿井周边老空区范围和积水量,落实“防、堵、排、疏、截”综合治理措施,由专业人员和专职队伍使用专用探放水设备进行井下探放水。实施疏水降压和底板隔水层加固等工程。重点治理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四川、湖南、贵州、江西等地区煤矿水害。进一步加大火灾成因机理分析、火灾预防、监测预警和灾害发生后灭火处理与应急救援的技术装备研究力度;有效防范和及时消除煤矿电缆、皮带、电气、可燃材料支护等存在的外因火灾隐患;加强对东北褐煤自燃区、华北烟煤自燃区、西北低变质烟煤自燃区和南方高硫煤

11 / 14

自燃区煤炭自燃引起的内因火灾隐患的治理,防止内因火灾发生。加大冲击地压发生机理、预测规律和防治技术研究力度,重点治理河北开滦,黑龙江七台河,吉林辽源,江西萍乡,山东新汶、枣庄,河南义马,四川芙蓉,重庆南桐、松藻等矿区的冲击地压灾害。

(三)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工程。

2011年底前所有煤矿全部安装井下人员定位系统;2012年6月底前所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及中央企业煤矿和国有重点煤矿中的高瓦斯、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矿井全部建设完成紧急避险系统;2013年6月底前全国所有煤矿全部完成“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并确保其发挥应有作用,切实提高煤矿安全保障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四)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工程。

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完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加强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将安全质量标准化作为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条件之一,逐步形成完善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促进机制,进一步推动达标工作。到2015年,全国煤矿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率10%以上,中央企业煤矿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率90%以上,国有重点煤矿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率80%以上。

(五)煤矿机械化改造提升工程。

推进实施煤矿机械化改造工程,进一步提高大中型煤矿机械化水平,努力实现采掘生产的信息化和自动化;逐步提高小型煤矿机械化水平。每年重点扶持100个煤矿进行机械化改造,到2015年底,小型煤矿采煤、掘进装载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55%、80%以上,实现全国4000个小型煤矿进行采煤机械化改造,5000个小型煤矿进行掘进装载机械化改造,小型煤矿机械化生产能力提高2亿吨。

(六)安全技术研发与推广工程。

加强深部开采煤岩动力灾害防治、瓦斯灾害防治等基础理论研究和高精度煤矿地质探测等技术研究。重点开展矿井瓦斯、突水、火灾、冲击地压等灾害防控技术装备研究。开发深部矿井热害、瓦斯防治、顶板维护、水灾预防、通讯传感等的关键设备。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建立煤矿安全科技示范工程,先期开展矿区灾害预测预报技术、互联网在安全管理上的应用、应急救援及事故处置技术等重点工程。

12 / 14

(七)安全教育培训工程。

加大煤矿一线安全检查员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其业务能力和安全检查水平;强化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资格培训,持证上岗率达到100%;继续实施“万名班组长安全培训工程”、“万名煤矿总工程师安全培训工程”;建立全国煤矿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重点依托中央煤炭企业和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建设15~20个煤矿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基地、完善10个警示教育基地;推进全国煤矿安全文化示范企业、煤矿安全区队和煤矿安全班组建设。

(八)职业危害治理工程。

加强煤矿职业危害申报和状况普查,掌握职业危害分布状况、危害程度;建立全国煤矿职业危害数据库和国家级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分析实验室;以防治煤工尘肺、矽肺为重点,实施粉尘危害综合治理工程,推进煤矿噪声、高温治理工作;加强职业危害防治技术和检测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全面推进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建设10个尘肺病治疗康复中心。

(九)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工程。

建设国家、区域煤矿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演练基地,全面开展各级应急协调指挥人员及各级煤矿救援队伍指战员的培训与演练。依托国有大型矿山企业和有关单位,加快建设7个国家级矿山应急救援队,14支区域矿山应急救援队和1个实训演练基地,加强110支矿山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在重点地区建设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储备库。

五、规划实施与评估

(一)明确规划实施责任。

实施本规划是各产煤地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要责任,各产煤地区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逐级分解落实规划的主要任务。加强协调,切实落实煤矿企业的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确保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如期完成。

(二)强化政策措施保障。

继续强化和完善煤矿安全技改、煤矿瓦斯防治和小煤矿整顿关闭等中央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落实地方和企业配套资金。完善信贷政策,鼓励银行对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和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贷款支持。健全完善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

13 / 14

和使用的监督机制,适当扩大安全生产费用制度的适用范围,提高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下限标准,规范使用方向。实行安全风险抵押金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积极稳妥推行煤矿企业风险抵押金与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的衔接。落实煤矿重大隐患和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制度。推进煤层气抽采利用税收优惠等相关经济政策的完善与实施,扩大安全生产专用设备所得税优惠目录范围,支持引导煤井下安全避险 “六大系统”建设。

(三)加强规划实施与考核。

各产煤地区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将本地煤矿安全生产规划纳入“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煤炭工业总体布局和规划之中,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同步考核,建立严密有效的制度保障。建立和完善煤矿安全投入保障机制,强化政府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尽快启动规划重点工程。完善有利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的绩效考核体系。

(四)建立规划实施评估机制。

建立完善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制度,强化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各级煤矿安全监管监察机构要建立完善控制考核指标体系,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掌握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各地区、各相关部门要在2013年底和2015年底分别对本规划执行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和终期考核。煤矿安全生产规划编制部门对规划实施总体进展情况进行评估,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经中期评估需要对规划进行调整的,由规划编制部门提出调整方案,报规划发布部门批准。

14 / 14

第二篇:局十二五规划

**局“十二五”工作思路

“十二五”期间,我局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升工作思路,在各项工作的开展中,,为建设繁荣、富强、文明、和谐的新**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服务大局,把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作为工商工作的落脚点,努力做好“优化”文章

一是加大非公经济扶持力度,当好企业发展助手。依法研究制定扶持非公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措施,既要采取简化登记程序、提供注册服务等办法,确保非公经济主体数量迅速增加,以解决人民群众对第三产业需求难以满足和就业再就业难题,又要通过引导组建企业集团、发展上市公司等途径,不断升级非公主体发展质量。在为全县经济建设提供强劲动力的同时,充分展现工商部门在服务非公经济发展方面的巨大作为。

二是以引导帮扶、服务“三农”为动力,推动“三农”经济发展。落实各类惠农政策不打折扣,充分发挥工商部门职能作用,做好“定单农业”的规范、指导、监督工作,深入开展“红盾护农”活动,积极培育经纪人队伍做大做强。1

三是增强商标战略带动作用,当好转型发展先锋。以地产农牧林业特色产品和旅游服务业为重点,采取推进商标资源合理分布与扶持重点商标优先发展“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努力实现全县商标战略提质为主、速质并进的发展目标,为全县经济转型发展拓宽思路。通过扶持地产商标发展壮大、促进优势商标充分显现市场带动作用的方式,扩大工商部门商标战略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

四是以打造诚信、提升形象为标志,大力实施企业信用工程。依托“经济户口”管理软件,加强对免检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分类跟踪管理和服务,继续做好对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的培育工作,提高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诚信意识,进而推动“诚信**”建设。

二、强化监管,把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作为工商工作的着力点,努力做好“净化”文章

一是抓重点,推进工商监管执法系统化。坚持全面开展、深化重点的方针,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入手,集中开展集贸市场、传销、食品安全、“黑网吧”、虚假广告、商标侵权、合同欺诈等专项整治;对查处的案件特别是假冒伪劣案件要追根溯源,深挖窝点,从源头上治理;对影响面大、危害严重的大案要案和屡教不改的违法分子,要依法严惩,凡涉嫌犯罪的,坚决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二是抓规范,推进工商监管执法专业化。在继续推行食品安全“一票通”监管方式的基础上,根据各类市场主体实际情况,开展分类监管,其中对地产乳制品经销行为进行重点监控。在基本不增加经营者和巡查员工作量的前提下,采取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具体措施,实现食品安全监管到位。既要为百姓安全打造优化、净化的食品市场环境,又要体现工商部门以人为本的行政理念。同时推进消费维权体系建设,当好民生权益护卫。不断健全12315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将工作重点由事后协调向事先警示转移,推进执法工作与警示工作共同提高,采取提高消费警示及时性、实用性,扩大消费警示覆盖面、作用力的办法,逐渐营造广大消费者主动采纳、充分信赖工商部门消费警示的社会氛围,努力实现消费侵权损失与协调工作强度同步下降、消费者对工商部门信任度和工商部门消费维权执行力同步上升的双重目的。

三抓联动,推进工商监管执法社会化。加强与公安、质量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等有关职能部门的沟通交流,共同探索建立高效快捷的联动执法体系,提高执法的聚合力与威慑力;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服务工作,尤其对一些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的典型案例,及时进行宣传,确保“发现一处问题,教育一批群众,规范一个行业”,切实提高群众诚信经营、依法维权的意识,努力构建

起全社会共同参与抵制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不正当竞争、无照经营等经济领域违法行为的防范体系。

三、以人为本,把提高队伍素质作为工商工作的根本点,努力做好“强化”文章

一是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持与时俱进,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始终坚定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是要加强业务培训。加大对法律法规知识和工作技能知识的学习力度,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水平,进一步提高服务经济发展的效率和质量。力争2015年全局50岁以下干部职工全部达到“五会”标准,即会办案、会注册、会调解、会驾驶、会计算机操作。

三是要加强行风建设。大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认真履行服务职能,改进工作作风,不断建立和完善规范行政、文明行政、廉洁行政的制度和规定,培养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作风。

**工商行政管理局

二0一0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第三篇:2010年能源局十二五规划发展思路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的最后一年,今年的工作任务是很重要的,是承上启下的一年。做为全国能源大省,在“十一五”期间,陕西省按照国家对能源工作的总体要求,(中国公务员在线 )以科学发展

观为统领,坚持大型化、国际化、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了全省能源产业健康发展。现在,我们即将进入“十二五”时期,但是我国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因此,“十二五”规划将是我国妥善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的五年规划,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科学制定并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的透明度、民主参与度,广泛凝聚社会各界的智慧,对重大问题形成共识,增强规划的科学性。所以开展“十二五”规划思路的研究工作变得至关重要,根据国家能源局的统一部署,陕西省研究制定了能源“十二五”规划思路。

一、“十一五”期间我省能源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科学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十一五”期间,陕西省加大能源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区域供水、交通和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满足了能源开发利用需要。陕西省能源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原煤、原油、天然气在能源生产总量中的构成为75.9:15.4:8.4,与相比,煤炭比重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上,石油略有下降,天然气持续增长。同时,陕西省能源产品产量较快增长,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及发电量分别达到2.8亿吨、2370万吨、103亿立方米和897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15.7%、10%、11%和10%。

(二)重大项目建设力度加快

“十一五”以来,陕西省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相继建成了一批能源重点项目,加快了煤油气产能及电源建设步伐,为建设我国重要的能源接续区奠定了基础。煤炭新建现代化矿井21处,改扩建7处,技改11处,产业升级3处,新增产能9432万吨。石油新增探明储量5.8亿吨,新增产能1000万吨。天然气新增探明储量2300亿立方米,新增产能40亿立方米。电力新增装机1228万千瓦,其中陕北“西电东送”360万千瓦。同时,陕西省顺利推进能源民生工程,加快农村电网改造,累计完成投资100亿元,农村电网改造面达到89%,解决了2万户、8.5万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建成蓝田、安塞等14个农村电气化县。大力实施“气化陕西”工程,开工建设宝汉线、咸宝复线、西气东输二线联络线等长输管线,建成合阳、吴起等12个县城市管网,实现了21个县城通气,预计2012年全面实现“气化陕西”目标。

(三)大型企业集团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

“十一五”期间,陕西省与中央大型企业集团合作不断深化,先后与华能、大唐、神华、华电、中煤等8个中央大型企业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八大集团承诺在陕投资总量达到1万亿元以上,目前完成投资1000亿元左右,实施的项目涉及煤炭、电力、煤炭综合利用、新能源及基础设施等众多领域,为科学开发能源资源发挥了引领作用。

四是规划和配套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十一五”期间,陕西省先后编制完成了《陕西省新能源发展规划》、《陕西省能源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永陇矿区麟游区、吴堡等矿区总体规划及彬长矿区规划修编,形成了比较完备的规划体系。研究制定了《陕西省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实施意见》及《关于进一步加快新能源发展的若干意见》,促进了能源资源的有序开发。配合神华、华电等国家大型企业集团编制完成了在陕中长期发展规划。

二、陕西“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基本思路

陕西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陕北大型煤炭示范基地建设为契机,稳步提高煤、油、气等一次能源产品产量,重点发展煤电一体化、煤化一体化、油炼化一体化和煤炭生产与煤机制造一体化,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效益,实现能源强省目标。加快实施“大能源、大布局、大通道”建设,统筹好各种能源建设发展规模和时序,统筹好重点能源开发区的布局和定位,统筹好能源输送骨干通道的规划建设,形成陕北大型煤炭示范基地、关中能源接续区、陕南水电核电健康有序发展的格局。积极推进能源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水电、风电、太阳能和核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培育新兴能源产业,着力发展低碳经济,推动能源结构清洁化、多元化和高效化。大力提升能源科技研发能力,推进先进技术示范和应用,力争在一些重要领域取得突破,在未来能源发展与竞争中占据优势。高度重视生态环境治理,有序关停淘汰落后产能,建立和完善“开发一块、绿化一片”的生态保护机制,

实现资源、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

三、陕西初步拟定的“十二五”能源发展政策措施

(一)深化能源体制改革

加快推进能源和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等领域的改革,真正使企业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增强市场适应能力。建立生态补偿修复机制,建立“开发一块、绿化一片”的管理机制,推行强制性绿化达标。进一步规范资

源管理,全面推行资源配置市场化。加强已配置资源的后续管理,确保用于转化。

(二)切实抓好重大项目建设

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快基础配套建设,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全面搞好协调服务,确保各类在建项目按计划建成投产。加大能源化工项目调研储备力度,做到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组织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项目,落实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抽水蓄能等可再生能源国家优惠政策,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

(三)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继续实施山川秀美工程,加大采煤沉陷治理力度,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所有大型燃煤电厂必须安装使用脱硫除尘装置,并逐步实现脱硝。超前研究二氧化碳等大宗排放气体的综合利用方案,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资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四)进一步改善宏观管理

促进能源投资多元化,扩大能源重点企业上市和发行企业债券规模。建立能源产业发展基金,积极鼓励民间资本投向能源产业。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采矿、节能、新能源等领域的新技术,扩大能源重大工程的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加快能源产业对外开放步伐。

(五)切实加强政策引导

及时发布产业发展预警,引导企业理性投资,避免盲目重复建设。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实施加快结构调整的激励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能源化工科技进步。加强能源化工产业重大政策研究,解决影响加快发展的突出问题。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快新能源发展的意见》,促进新能源较快发展。

第四篇:国家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规划

目录[隐藏] [解释][程序][进展][亮点][资料]

[编辑本段]

[解释]

国家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而2006-2010年这个时间段刚好是我们国家提出来的“五年计划”的第11个,所以我们也就叫他做“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简称就叫“十一五”。“十二五”也就是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它的时间段就是:2011-2015年。“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规划编制工作大体包括前期调研、编制起草、论证衔接、审批发布四个阶段。在制定程序上,各部委省市区在2009年下半年初步完成本领域、本地区的规划统一汇总到国务院,编制全国的“十二五”规划,将在2010年下半年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讨论建议稿,而后提交2011年3月份的全国两会上审议通过付诸实施。目前,各部委省市区的“十二五”前期课题调研均已启动。

[编辑本段]

[程序]

在制定程序上,各部委省市区在2009年下半年初步完成本领域、本地区的规划统一汇总到国务院,编制全国的“十二五”规划,将在2010年下半年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讨论建议稿,而后提交2011年3月份的全国两会上审议通过付诸实施。目前,各部委省市区的“十二五”前期课题调研均已启动。

[编辑本段]

[进展]

2008年11月6日国家发改委召开了新闻通气会,规划司司长李守信介绍开展“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工作的有关考虑。李守信主要从三方面作了介绍。第一,开展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在即。目前,我们需要充分和扎实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搞好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即将进入的“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因此,“十二五”规划将是我国妥善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的五年规划,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科学制定并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的透明度、民主参与度,广泛凝聚社会各界的智慧,对重大问题形成共识,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对“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进行公开选聘研究单位。

每个五年规划的编制工作一般都要经过前期研究、形成基本思路、研究提出规划框架和起草规划草案几个阶段。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是基础,是否能够做到充分和扎实,直接影响到基本思路的提出,影响到最后形成的规划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权威性。第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为了做好“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公开选聘研究单位工作,发展改革委在课题内容安排上作了改进。按照党的十七大的总体部署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充分讨论和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包含8个领域39个题目的《“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选题指南》,供大家申请课题时参考。《指南》选取的这些题目,重点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关于“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研究,发展目标研究等;另一方面是关于需要推动解决的制约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等,研究重点是寻找破解这些问题路径、方向,提出具体可行的政策举措。项目单位在申报课题时,可以依据自己的研究优势,直接用《研究指南》列出题目,也可以围绕《研究指南》确定的领域,自行确定研究题目,但是一定要围绕规划编制工作需要,突出关系全局发展的问题,突出战略发展的问题,突出宏观性、政策性方面的问题。要能直接为提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思路、起草“十二五”规划《纲要》服务,从国家中长期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把问题分析透彻,把解决思路梳理清楚,并提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政策措施。第三,公开选聘工作的有关安排

具体安排大家可以参考国家发展改革委《“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公告》或登陆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查询。目前,发展改革委课题申请对象仅限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行业协会及国际组织,以及其他经审查符合条件的机构或组织,不面向个人。请有意申请课题的单位,一定要在规定日期前报送课题申请书,以免错过评审。发展改革委将主要依据申请单位选题是否准确,针对性如何;课题方案思路是否清晰,可操作性如何;研究方法是否科学,是否适合选题要求;以及研究单位的资质、研究人员的素质和以往的研究成果等,来确定最终入选课题。为进一步将课题研究与规划编制工作结合起来,增强研究成果的针对性、实用性,发展改革委将在研究期间,组织有关专家听取2-3次课题成果汇报,请各课题负责人能够带头做好研究工作,按要求进行汇报。希望各单位能够继续本着为国家未来发展出谋划策的意愿出发,并撰写出有思想、有深度、有实际可操作性的研究报告,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研究任务。

[编辑本段]

[亮点]

“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据悉已经开启,中国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近日透露了“十二五”规划的5条思路,其中,结构调整为首要目标,社会建设则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须明确提出“富民”任务

作为统领未来5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总体规划,我认为,“十二五”规划应明确提出“富民”的目标和任务。

中国每个五年计划或规划都有一个相对明确的主题。所谓主题,也就是未来5年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当然,问题最后能否解决或解决的程度如何,取决于诸多因素,但在编制规划的时候,总有个相对集中的主题。具体到“十二五”规划,之所以应将“富民”作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而提出来,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首先,“十二五”规划是新中国60年后的一次再出发。中国刚刚隆重庆祝了60岁生日,进入下一个甲子,应该有一个新的发展思路。

其次,“十二五”规划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实行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而此次金融危机无论对世界还是对中国,都提出了一些新的命题。

第三,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目前中国人均GDP首次达到3200美元,按照国际标准,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开始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这一时期的发展思路肯定与过去不同。 上述三点决定了“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十一个规划有着本质的差别。这个差别就是,过去的十一个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这当然不是说,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30年来百姓的生活没有提高,而是指相对于GDP的增长,作为整体的民众的富裕程度没有GDP增长快。何况,按照联合国的贫困标准,中国至少还有一亿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下。

另外,从近几年的情况看,中国社会的很多问题都跟贫富差距和民众的普遍不富裕有着直接的关系。如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问题、消费和内需不足的问题,乃至一些群体性事件,都有着贫富分化的影子。贫富分化甚至直接影响到中国社会的稳定。所以,“十二五”规划政策的着力点应该转到把提高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富裕人民群众作为全新思路和战略,围绕着如何“富民”问题,制定行动路线图。而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今天的经济实力也已经为解决“富民”问题提供了物质基础。民乃国之本。对于“民富与国强”的关系,是先有民富而后才有国强,而不是相反。事实上,多少国家兴衰的历史也告诉人们,民富虽然不必然等于国强,但民不富,国家必然不强;即使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强,也只能是外强中干。只有建立在普遍民富基础上的强大,才是根本性的强大。 因此,中国政府需要更新观念,在政策上,把“富民”作为一个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这就有必要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制定一个长期的提高福利的战略规划,这个战略规划的目的,是为建立一个有竞争力和公平正义的福利国家打下基础。 结构失衡根源在于政府主导经济

“富民”虽然是一个经济问题,但经济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政治。事实上,改革以来贫富差距的形成和拉大本身就有政治因素在内。为什么经济高速增长但人民的生活水平却得不到同步提升?症结就在于蛋糕的分配不合理。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成果的最大收益者不是普通群众,而是政府及其与公权力有关联的利益群体,以及资本利益集团和垄断国企的经理层与员工等。而政府之所以能够抽走国民收入的大头,并随心

所欲地支配财富而不受监督,资本之所以能够压制众多的劳动力,原因又在于政府的权力过大。

中国传统上本就是一个大政府国家。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普通民众,心中都存在一个大政府观念。所以,要在政府权力过大的情形下改变收入分配不合理状况,须将之作为一个政治问题来看待,否则,仅仅视之为一个经济问题,解决起来很难。另一方面,尽管“富民”问题在未来5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非常重要,但毕竟不是事物的全部,不能代替其他问题的解决。正如本文开头所说,在官方看来,“十二五”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区域结构等诸种结构构成的结构难题。结构问题在中国来说不是一个新问题,但“十二五”规划还是把它列为必须优先解决的头等大事,这说明,结构问题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造成的危害不能再延续下去。

现在的情况是,虽然高层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要解决起来相当困难,否则,它也不会积累到今天这个程度。中国经济结构的失衡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的不当干预造成的。众所周知,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是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该增长方式的特点是,以追求GDP为主要目标,以扩大投资规模为主要任务,以重化工业项目和热衷批租土地为主要途径,以行政推动和行政干预为主要手段。

在这样一种增长方式下,经济越是高速发展,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获利就越大。原因很简单,政府掌握着切蛋糕的刀,他当然会把最大的一块留给自己。而利益一旦累积,要改变起来就非常难。这也是调整结构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喊了多少年却一直进展不大的根源。不但如此,当遇到外部的危机时,就像本次金融危机一样,为了保增长,还会进一步强化结构失衡和政府对经济增长方式的主导。

以外部力量促进政府变革

所以,要转变增长方式,推进各种结构调整,关键在于变革政府的治理方式。政府若不放弃对经济增长方式的主导权,不将自身对经济运行的干预建立在市场基础上,要转变发展方式只能是一句空话。

但在政府成为市场最大获利群体的情况下,要政府放弃自身利益,主动改革,谈何容易?这个时候,就需要靠非政府的外部力量去促使政府变革。外部的力量可以通过立法等手段对行政权力进行修正性、补充性的约束和重新界定,或者以严格的程序防止行政权力的过度使用,或者通过加强社会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从而迫使政府做到:

(一)转变和缩减政府的行政职能,限制行政权力;

(二)规范行政行为,控制行政权;

(三)加强社会自治,将一部分行政权转化为社会的权力,使公民参与到国家事务的管理和监督。以此建立起政府的公共治理结构。

应该说,在目前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博弈成为基本现实的背景下,依靠包括经济主体的市场力量在内的广泛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促进政府变革,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而且已越来越大。总之,要减少政府对经济的不当干预,须使政府形成一个稳定和完善的权力运作机制和框架。当政府用一种比较规范的方式来行使公权力时,经济主体自会在市场的作用下,自然完成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型,而无须政府劳神费力。就此而言,“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和任务能否如期完成,取决于政府变革的程度。

第五篇:“十二五”国家信息化规划

出处:赛迪顾问 日期:2010-06-03

2.1 政策环境

2.1.1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推进日渐深入,信息化建设指标更加清晰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战略确定四个信息化发展目标和六大战略计划,并提出九点相应的信息化发展保障措施。到2020年,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基本普及,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国家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取得明显成效,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初步确立,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基本完善,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著提高,为迈向信息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2.1.2 十七大首次提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命题,赋予信息化建设全新的命题 2007 年10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十七大强调必须“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中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十七大首次鲜明地提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崭新命题,赋予了信息化建设全新的历史使命,信息化发展必将有新的、重大的突破。同时还再度明确了信息化战略地位,为信息化的长远发展提供了目标与方向。相信在未来几年必将兴起新一轮的信息化建设高潮。

2.1.3 七大领域开展信息化试点工作,明确重点任务,推进深入应用

2008 年3 月,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发出《国家发改委关于组织开展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及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重点任务,在大型骨干企业信息系统外包服务、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服务、移动电子商务、电子认证服务、信用信息服务、新农村综合信息服务、无线射频技术应用等7 个领域开展信息化试点工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出的《国家发改委关于组织开展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表达了国家意志,传递了明确信息:信息化政策将持续深入扎实贯彻;信息化推进重在应用。

2.1.4 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成为第6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一大热点

2008年3月11日,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作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是新时期以来第6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一大热点,是中国信息化进程中的大事。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新组建的工业和信息化部面临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推进高新技术与传统工业改造结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的重任。

2.1.5 地方政策环境日益完善

各个地方的信息化政策也随时得到了更新与完善。例如,北京市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总体部署,依据《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 - 2020 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 - 2020 年)》和《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出台了《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规划》。本规划是“十一五”时期北京市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规划期限为2006¬ - 2010 年;广东省出台了“广东省信息化发展纲要(2005 -2020 年)”。该纲要的总体目标是,到2010 年,全省形成信息技术普遍适用、信息资源合理利用、覆盖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较为完善的信息化体系,提高信息产业化水平,建成信息产业强省。到2020 年,全省信息产业发展、信息技术研究、信息环境建设及信息资源利用等方面主要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以上水平,实现产业信息化,建成“数字广东”。

2.2 经济形势

2.2.1 后危机时代世界范围内经济结构大调整时代的到来 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引发的世界范围内经济的严重衰退,必将产生全球性经济格局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由此对我国产生长期、深刻的影响。后危机时代背景下外需的萎缩,全球都将进入需求不足的时代。与此同时,经历萎缩后必然伴随着结构的重大调整,我国的经济在此轮调整中是否还能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仍然是政府当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即便外需在水平和结构上都重新恢复,作为一个大国,我国不能把经济增长的基础长期建立在外部市场的过度需求上。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走势,使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严峻复杂。在这个特定背景下,我们长期坚持的“大进大出”的增长方式应当终结。

2.2.2 发展型新阶段需求结构的战略性升级

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实现了经济的长期快速增长,社会发展阶段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由生存型阶段跨入发展型阶段。在发展型新阶段,消费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与生存型阶段相比有了重大变化,经济、社会与政府体制需要全面创新,使之与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进入发展型新阶段,需求结构开始进入战略性升级的阶段,重点表现在三个方面:

2 . 2 . 2 . 1 从日用消费品向耐用消费品的升级。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在1996年降到50%以下,2000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也降到50%以下,到2008年,城镇恩格尔系数进一步降到36.3%,农村恩格尔系数则降到43.1%。在食物支出比例大幅度降低的同时,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大幅度增加,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对住房、汽车、电脑、高档电器等消费品的需求更加普遍,大额消费支出持续攀升。

2 . 2 . 2 . 2 从私人产品需求到公共产品需求的升级。由生存型阶段进入发展型阶段,突出地反映在城乡居民的发展型消费支出比例明显超过生存型消费支出比例。近几年来,全社会公共需求增长速度相当快,个人用于公共产品的年均支出,大概是90年代中期以前5年的支出规模。以城乡居民在医疗保健和教育等方面的支出为例,1990年至2006年,这些满足公共需求的支出在个人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从全国来看,私人产品的需求基本得到解决,而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突出出来。

2 . 2 . 2 . 3 从物的追求到人的自身发展的追求。从总体上说,在广大社会成员生存问题解决以后,人的自身发展的需求开始全面凸显。为此,社会政策导向应当优先投资于人的发展。生存型阶段,社会政策注重将资源用于减轻人们的不幸和困境,保障其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发展型社会政策重点是投资于人力资本,投资于就业和创业计划,提高人们应对风险的能力,促进人的自身发展。

2.2.3 “十一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标尚未彻底实现

在内外发展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十二五”发展方式转型与变革的任务十分艰巨。并且从近4年的实践看,“十一五”确定的经济增长方式目标在多方面进展不大。应当说,“十一五”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策导向是相当好的。例如:把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基本立足点;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线;把促进增长方式根本转变作为着力点;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把改革开放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作为根本出发点等。

从这几年的情况看, 尽管“十一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某些新的进展,但总体说,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有实质性改变,“十一五”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政策目标任务艰巨。

( 1 ) 投资率居高不下。由2 0 0 0年的3 5 . 3 %提高到2 0 0 8年的43.5%。2009年情况特殊,可能投资率还会高些。

(2)消费率逐步下降。2005年为51.8%,2008年进一步下降为48.6%。

(3)外贸依存度大幅上升。2000年是39.6%,2005年为63.8%,2007年进一步上升到64.8%。

( 4 ) 能源消费总量持续攀升。2 0 0 0年为1 3 . 8亿吨标准煤,2 0 0 5年上升到2 2 . 5亿吨标准煤,2008年则进一步上升到28.5亿吨标准煤。

2.2.4 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特点仍然比较突出

“十一五”好的政策导向难以全部落实,发展理念、相关体制改革滞后,但重要的在于地方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特点仍很突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还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其主要特点是以追求GDP为主要目标;以扩大投资规模为主要任务;以上重化工业项目和热衷批租土地为主要特点;以行政推动和行政与干预为主要手段。由此可见,我国发展方式转型的更大挑战不是经济本身,而是政府转型与政府决策。

“十二五”经济社会体制改革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能否有重大突破。

2.3 社会环境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环境才能够顺利进行,这主要包括人才环境、产业环境等。这些社会环境对中国城市信息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3.1 人才环境

人才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的第一要素,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建设形成长效机制的关键条件。中国已基本形成了以高等院校为主体,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渠道培养信息化人才的格局,对改善中国信息化人才的现状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高等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力军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信息化专业人才。目前信息学科已成为中国综合大学和专业院校的必设学科,涵盖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信息化人才培养不断加强。在职培训是目前中国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全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工程建立了软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网页设计师、网络工程师、IT职业英语五个大的职业教育项目,培养了大批信息技术应用人才,同时还加强了信息化建设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

此外, 中国的人才政策不断完善。大力引进人才,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家等组成“智囊团”,参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发展战略制订、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重点工程项目方案评审和建设成果鉴定等工作。中国已经基本创建了一个有利于信息技术人才发展和创业的良好环境。

2.3.2 产业环境

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产业的发展和壮大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发展进程。

“ 十一五” 期间, 中国信息产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能力显著增强。随着“十五”计划的全面完成以及“十一五”计划的深入开展,中国电信网络和用户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位,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十一五”期间提高2.2个百分点;通信业转型与发展成效显著,通信业务总量“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8.5%,5年增长2.5倍;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7%,规模5年扩大3.3倍。此外,在信息化推进等方面也取得重大进展。2008年信息产业增加值完成2.18万亿元。国家关于加强宏观调控、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举措在信息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

2.3.3 城市化进程

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已经并将持续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城市化以工业化为前提,工业化的发展又推动着城市化的进程。同时,我国城市又面临信息化问题。城市信息化是中国城市发展的新主题与新动力,是解决目前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难题的重要途径。

城市化与城市信息化要同步进行。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问题的根本出路,利用信息化手段突破城乡地理界限,填平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数字鸿沟,促进城乡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互动。实现城市现代化,必须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就要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城市化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城市信息化过程需要大量的软件产品、硬件设备、咨询监理、技术支持、信息服务等,这都会为城市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缓解当前城市就业难题。

综上所述,城市化有利于开展城市信息化,城市信息化也有利于城市化进程。因此,城市化与城市信息化要同步进行。

2.4 技术环境

2.4.1 物联网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 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物联网将网络终端从普通PC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进而实现各种网络终端设施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

2.4.2 云计算

云计算是虚拟化(Virtualization)、效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等技术的组合体。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技术的一种。是指通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经搜寻、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通过这项技术,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在数秒之内,达成处理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的信息,达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效能的网络服务。

2.4.3 三网融合

三网融合并不仅仅意味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还包括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其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议,在经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朝着向人类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同一目标逐渐交汇在一起,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统一。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成本,促进业务流程的集成,简化运行并提高生产率和利润。

2.4.4 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全国性的、以宽带IP 为技术核心的,可同时提供话音、传真、数据、图像、多媒体等高品质电信服务的新一代开放的电信基础网络,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单的说,能让用户在移动中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访问Internet,获取信息、进行商务、娱乐等各种网络服务,就是移动Internet。它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这两大技术的融合而产生的,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业务。目前,移动互联网正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短信、铃图下载、移动音乐、手机游戏、视频应用、手机支付、位置服务等丰富多彩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迅猛发展,正在深刻改变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移动互联网经过几年的曲折前行,终于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

以国家、省、市“ 十二五”发展战略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两化融合方针,从信息化实际情况出发,以信息化试点地区和重点项目为契机,全面分析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和形势,统筹兼顾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突出规划的前瞻性、战略性和专业性,发挥规划的引导和规范作用,使“十二五”信息化规划成为政府部门履行职责、推进全社会信息化的重要依据,结合地区社会、政治、文化、经济、产业的特点,结合信息化建设的先进理念和实证研究,构建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发展战略体系,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指导依据。规划实施过程中,要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推进相结合、联合建设与有序竞争相结合、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全面发展与重点推进相结合的原则,着力优化经济结构。

赛迪顾问认为, 信息化规划因素综合考虑区域总体经济发展实力(基于信息化成熟度模型考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政府管理、建设内容用与影响因素。在信息化建设的不同阶段和发展的不同时期,这些要素的影响作用及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在信息化发展初级阶段,城市总体经济发展实力和经济效益是影响信息化发展的决定因素,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强烈的市场需求,难以从根本上推动整个信息化的发展。而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一个城市的科技、教育水平以及信息化人才的匮乏又将成为城市信息化建设的瓶颈,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地解决,必将对信息化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信息化规划思路应该综合考虑以上问题。

3.1 “十二五”信息化规划指导思想与建设原则 3.1.1 “十二五”信息化规划的指导思想

工业和信息化部2 0 1 0年初印发的《关于做好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工作的意见》指出“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加快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为主线,以自主创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基本动力,从调整要素投入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入手,着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着力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着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着力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显著提高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显著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为建设工业强国、构建信息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以我国“ 十一五” 信息化发展现状和问题为出发点,结合国家对“十二五”信息化的发展思路,赛迪顾问认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的思路为: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两化融合为主线,以信息产业发展为基础,以信息化应用为重点,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为建设工业强国、构建信息社会打下坚实基础。两化融合是“ 十二五” 信息化规划的主线。“两化融合”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特征,是科学发展的内在需求。“两化融合”是指信息化与工业化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共生共荣的历史进程。

“十二五”信息化必须全面借鉴30年来国内外历史经验教训,全面分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新问题基础上,在对“两化融合”的发展战略深入研究基础上,制定“两化融合”的目标、内容、策略等,切实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同时通过大力推进“两化融合”进程,带动信息产业和其他领域的信息化发展。

信息产业是“ 十二五” 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的关系是互为因果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信息产业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基础,是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而信息化则是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它为信息产业的发展创造市场,提供需求,从而也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大力推进信息化应用,拉动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改变以资源消耗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加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深度是“十二五”信息化的重点。以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增强企业竞争力为出发点,深化信息化在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建设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提升信息化对区域、行业和企业发展的支撑力度。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十二五”信息化发展动力。信息化管理体制和信息技术是影响信息化发展的两个关键因素,通过体制创新理顺信息化发展环境,促进信息化健康有序发展,同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信息技术的研发,为信息化发展奠定基础。

为建设工业强国、构建信息社会打下坚实基础是“十二五”信息化发展的宏观目标。信息化可以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两个层面进行有效支撑。通过“两化融合”可以有效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孕育新兴产业,为工业强国目标提供有力支撑;通过政府和社会的信息化应用,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能力,提升社会服务水平,为构建信息化社会提供支撑。

3.1.2 “十二五”信息化规划原则

“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信息化应该本着一定的原则,例如:统筹协调,资源共享;立足需求,注重效益;面向市场,开拓创新;以民为本,服务发展。

(1)发挥政府在政策引导、制度保障等方面的作用,综合平衡各行业、领域、产业间的信息化发展,处理好各方面的问题和矛盾,充分整合网络基础设施、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促进资源的共享共用。面向某地区的关键角色梳理关键需求,通过信息化提升区县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创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以提升吸引力。

(2)从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入手,从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迫切需求出发组织信息化建设,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衡量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标准,不搞没有效益的信息化,走低成本、高效益的信息化发展之路。统一规划,对业务系统和数据进行综合梳理,实现业务信息和数据共享和交换,解决信息孤岛,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信息化建设任务重,周期长,投资大,宜采取分步实施的策略,聚焦各阶段重点问题,以点带面、逐步深入,在实施中不断审视,及时调整,增强实施及应用效果。

(3)强化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和企业的主体地位,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信息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企业参与建设、运营、筹资和管理;创新体制和机制,促进信息技术与管理创新的有机结合,大力提高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激活信息化发展动力。适度超前规划,地区信息化规划需要在资金和能力范围内,在功能设计、技术选择、设备选用等方面做到适度超前,同时,制定统一的系统规范和接口标准,满足功能扩展需求。

(4)以便民利民为宗旨,把信息化建设的着力点放在满足市民需求和城市发展全局上,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服务功能,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3.2“十二五”信息化规划目标

“ 十二五” 信息化规划要通过“两化融合”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提高政府和社会大众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全面支撑工业强国和信息社会的发展目标。

《国家信息化的战略目标(2006-2020)》明确制定了我国到2020年应该达到的一系列重要目标为:

● 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基本普及; ● 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 信息产业结构全面优化;

● 国家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高; ● 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取得明显成效; ● 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初步确立;

● 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基本完善; ● 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著提高; ● 为迈向信息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4.1 “十二五”信息化规划主要任务

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信息化发展对中国经济、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我国信息化的五大应用领域如下:经济领域的信息化, 包括农业信息化、服务业信息化、两化融合、信息产业等;社会领域的信息化, 包括民生、公共卫生、劳动保障等;政务领域的信息化,包括政府办公、对外服务等;文化领域的信息化,包括图书、档案、文博、广电、网络治理等;军事领域的信息化, 包括装备、情报、指挥、后勤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主要关注经济、社会和政务领域的信息化,部分地区包含文化领域信息化。

4.1.1 经济领域信息化 4.1.1.1 农业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是指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全面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营销农业科技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处理、传播和合理利用,加速传统农业改造,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过程。农业信息化建设重点为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信息平台,增强农业信息服务功能,基本实现信息体系网络化、自动化,信息采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领域综合化、一体化,信息质量定量化、数字化,信息服务要多样化、社会化。信息引导成为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发展进行调控的重要手段,信息的有效利用率对促进农民增收起到显著作用,农业基本实现信息化。

4.1.1.2 服务业信息化

服务业信息化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打造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指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业,它依托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的服务方式,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主要包括金融、信息咨询、电子商务等行业。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现代服务业能更准确、快捷地配置社会资源,更大程度地降低能耗。它具有三大特征: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主要依托,知识和技术密集程度不断提高,服务的市场和提供服务的主体呈全球化的趋势。信息化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加速器,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使信息资源直接变现为收益,服务业功能更加丰富,服务业管理方式从粗放型向精确化转变;信息化能够大大提高服务业的服务能力,可以大大节约交易成本,从整体上提高运营效率。

4.1.1.3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近年来, 党和国家对信息化的认识逐步深入,从“十六大”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论断,到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上升为“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所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两化融合是工业化与信息化双赢的战略,就是通过信息化我们可以对我们的传统制造业进行信息化的改造,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达到带动工业化创新、发展、升级的目的。另外一方面,工业化的发展,又可以提高我们先进制造业的水平,反过来促进我们信息化的核心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也为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提供技术和产业的支撑。还有,两化融合也会催生一批信息化的新兴产业,推动信息时代新的经济体系和产业结构的形成。

4.1.1.4 信息产业

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基础, 信息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受到极大的关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很大成绩。“十二五”期间将以提高计算机企业创新能力为着力点,积极实施自主创新的标准化战略,及时跟踪国际信息产业技术标准的发展动态,支持计算机企业通过重大项目和市场化利益共享机制建立组成技术创新联盟。同时利用社会集中力量的优势,进行若干重大科研项目的攻关,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实现在重点前沿科技领域中逐渐缩小与国际先进研发水平的差距,提高计算机产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4.1.2 社会领域信息化 4.1.2.1 城市管理信息化

城市管理信息化指在城市管理活动中,通过将城市管理对象的地域特征,形象特征,属性特征数字化,并将这些数字化后的特征数据采用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存储、传输、整合、分析,最终以声音、图像、图形、文字等形式输出,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技术依据,以提高城市管理效率、质量和整体水平,维护和拓展城市综合功能的整个过程。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城市管理,可以将法制、行政的定性管理方法加以量化,其存储、传输、处理信息的数量、速率,是传统人工方式难以达到的,城市管理的效率将成倍提高,整个城市管理也将实现质的飞跃。城市管理信息化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 规划子系统:提供城市管理规划基本信息和分析数据。

● 市政子系统:提供城市道路、公路、桥隧管理和地下管线管理基本信息和分析数据。

● 水务子系统:提供城市河道整治管理、给水、排水、污水处理管理基本信息和分析数据。

● 房屋土地子系统:提供房屋物业管理和土地使用管理基本信息和分析数据。

● 环保子系统:提供城市大气质量、水质监测、危险废弃物管理等基本信息和分析数据。

● 绿化子系统:提供城市绿化分布、种类、覆盖管理等基本信息和分析数据。

● 市容环卫子系统:提供城市市容街景、灯光、生活废弃物处置管理等基本信息和分析数据。

● 住宅子系统:提供城市住宅建设管理基本信息和分析数据。

● 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形成城市公安、交警、消防、急救、防洪、防震、防火、防空、安全等公共事业的统一指挥调度平台,使离散资源得以互联和共享,提高城市综合管理和处理特殊、突发、应急、重大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 城建监察管理信息子系统:依托其它城市管理专业子系统基础资料,为各级城建监察管理部门综合执法提供完整、翔实的信息资料,及时反映综合执法工作情况。

4.1.2.2 社会服务信息化

社会服务信息化是通过信息技术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主要包括医疗卫生、交通管理、市民卡与一卡通、智能电网等为公民服务的各类社会事务信息化。医疗卫生信息化主要是通过完善的医疗及社会保障系统,推进医院信息化进程,加强医疗、失业保险系统建设,建立劳动就业、失业、退休、医疗保险等方面信息资源库,实现医疗事业的数字化。智能交通系统是在较完善的道路设施基础上,将先进的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集成运用于地面交通管理所建立的一种实时、准确、高效、大范围、全方位发挥作用的交通运输管理系统。它是充分发挥现有交通基础设施的潜力,提高运输效率,保障交通安全,缓解交通拥挤的有力措施。

市民卡是民众的一张身份识别卡,一个电子钱包。身份识别卡应用,如社会保障卡就是身份识别卡的典型应用,公园年票、图书馆也属于身份识别卡应用。电子钱包应用如公共交通卡就是电子钱包的典型应用,停车、加油、商户消费等都属于电子钱包应用。

智能电网是对未来电网美好愿景的统称,它是以先进的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电网设备间的信息交互为手段、以实现电网安全、可靠、经济、节能为目的的先进的现代化电力系统。

4.1.3 政务领域信息化

政务信息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电子政务,是保障上级命令畅通下达,保证社情、民情及社会热点信息、城市运行管理信息和经济运行信息的及时上通的信息系统。主要有3项建设任务。

一是建设好政府综合信息网站,充分利用网站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网站由区政府主站点和各单位分站点组成。主站点由区信息中心建设,分站点由各单位负责。各单位要把行政职能、机构设置、所属单位、领导介绍、联系方式、审批事项、办事程序、时限、结果、政策法规、行政收费项目、标准、招商引资项目、招投标项目、工作动态在网上公开,凡是可以向社会公开的政务信息,都要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布开放。要把网站办成为民服务的窗口。各政府单位的网站要及时更新版面和内容,一年至少更新两次,动态信息栏目每周更新一次。

二是积极推进网上办公, 为社会提供法规、管理咨询和申报、登记、审批等服务,有行政审批权的部门要加大网上政务公开和网上办公力度。要将面向企业的审批权限、条件、标准、程序、时限等内容全部上网,并在网上开展行政审批业务。建立起开放式、交互式、一表式、一网式的对外服务与管理的网上办公系统,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创造条件,争取以电子化方式提供一周7天,一天24小时的在线公众服务。

三是“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共享能力,提高决策效率” 4.2 “十二五”信息化规划重点

4.2.1 从区域、行业和企业三个层面推进两化融合向纵深方向发展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所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十二五”期间将会从区域、行业、企业三个层面持续推进两化融合的发展。

“十一五”期间两化融合在区域和企业层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各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根据地区特点制定了各自的发展规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十二五”期间除了继续推进国家级试验区在两化融合工作的探索外,还将从行业层面统筹考虑,从整体推进整个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并制定政策,继续鼓励大型企业深化信息化应用,鼓励中小企业利用信息化提升自身竞争力。同时在两化融合推进过程中,要注重和智能电网、物联网和三网融合等新技术、新趋势相结合,促使两化融合向纵深方向发展。继续推进两化融合试验区工作,推广区域两化融合先进经验。

继续开展地区“两化”融合的试点示范,支持各地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并将先进经验在全国范围的推广应用。区域两化融合要以发展工业为重点,做强主导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先进制造业、支持地方特色产业;要加快推进区域内物流产业发展;要建立区域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服务;是要促进工业服务业特别是软件服务业发展。

落实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推进各地两化融合工作,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目前我国工业化进程当中的各个行业有存在劳动生产率低、研发投入不够、产业组织的合理化程度不高等问题,近期出台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从某种角度来讲可以认为是各个具体工业行业现代化的战略规划。在当前国际金融风暴冲击的新形势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并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打破原有的产业形态和产业边界,衍生出一系列新产品和新服务,使两化融合成为十大振兴规划的重要动力,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在短期内不仅具有迅速拉升内需的现实意义,而且长期来看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鼓励企业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生产、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竞争力。鼓励企业围绕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环节,加大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提升自动化水平和现代管理水平,有效优化生产方式和工艺流程再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并大大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生产成本、库存成本、物流成本、管理成本和财务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强企业应对危机的能力。

从区域、行业和企业三个层面大力推进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推进两化融合,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是实现工业低碳的一个重要手段。工业化以来,世界环境正在经历及其复杂的变化,能源如能源枯竭、温室效应、恶劣天气等越来越影响人类。利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可以促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生产技术,可以减少企业在生产过程的能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通过推进信息化工作,特别是在信息化工作开展相对落后的行业、企业,加强信息化的推动工作,在重点耗能企业推广节能新技术,继续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加大节能降耗、循环经济、能源开发的投入力度,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节能减排的技术改造,采用节能环保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工业产品和信息技术融合,可以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减少产品的能源的使用效率,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4 . 2 . 2 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技术创新将信息产业做强做大

党的十七大把“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并放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首要位置。智能电网、物联网、3 G等新技术、新概念不断涌现,《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出台,促进了技术创新工作和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使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提升传统产业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最终实现做强做大信息产业目标。

一是优化企业结构,推动兼并重组。适时制定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重点推动集成电路、软件、通信、新型显示器件等行业的兼并重组,引导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企业竞争实力,提高产业集中度。支持企业“走出去”,通过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开拓多元化的国际市场,兼并或参股海外高技术企业,获取国际优势资源。此外,“走出去”必须加强风险防范、加强自身能力的提升,二是调整市场结构,提高国内市场占有率。尽快适应国外市场变化需要,认真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拓宽国内市场领域,继续提高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比,稳步扩大所占市场份额。

三是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突破一批核心技术。精心组织实施“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等科技重大专项,以企业为主体,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整合科技资源,优化组织管理体系,加强部门、地方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理,突破集成电路、平板显示、软件等产业关键技术。

四是创新外资利用方式,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创新外资利用方式,注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确立外商投资企业技术引进的主体地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外商转让先进适用技术和进行研发投资。同时,推动港澳台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本土化”和增值链条在当地的延伸。

4.2.3 大力发展社会服务信息化,为广大民众提供生活便利,建设和谐社会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遍应用,信息化已经成为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刻的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通过大力发展社会服务信息化,使民众在交通、医疗等各方面的生活更便利,提高生活质量,为实现和谐社会发挥作用。建设数字城管,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通过整合政府行政资源,为加强城市管理创造更为宽松、高效的内部机制。统一的数字城管可以克服城市管理上相关部门利益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达到精细化的管理,为市民创造一个宜居的环境。同时带来多个层面的资源整合、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等需求,这也要求信息系统的建设也要迅速适应管理机构的变化。

大力发展智能交通,缓解城市交通问题。随着城市交通问题的日益发展,城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全球定位与车载导航系统、城市公共交通车辆以及出租车的车辆指挥与调度系统、城市综合应急系统将会成为未来发展特点。同时,在现有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和政府部门的办公业务系统基础上,有必要建设交通行业政务信息交换体系和重大基础性、战略性数据库;开展跨部门、跨行业信息交换与共享,建成关键业务系统并发挥重要作用,促成部门间业务协同;通过信息技术与业务的结合使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管理决策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应急处理能力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市场竞争能力得到较大提高。扩大市民卡应用领域。未来市民卡要在传统公交服务的基础上,通过创新经营模式,提供包括员工卡、考勤、门禁管理、在出租车、水、电、气收费等方面的应用,让市民卡真正变成市民手中的电子钱包,方便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

建设应急指挥系统,提高灾害处理能力。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设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指挥信息传输与处理平台,将

110、1

19、120、1

22、环保监测、森林防火监测、抗旱防汛、防空防灾、地震监测、重要基础设施保护、公共事业等各专业系统联网,实现公共安全应急视频会议会商、图像监控、数据网络互联、电话调度等功能,使各专业系统的信息能实时、迅速、准确地汇集到指挥中心,实现高度自动化的人情、工情、灾情监测网络系统和无纸化办公。这样,决策者就能根据整个全局的形势,做出最准确、最有效的调度方案,实时地进行全方位的远程指挥和调度,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建设数字医疗,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医疗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是指通过计算机科学和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及数据库技术,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病人信息和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建立完整的医院信息系统是政府或卫生主管部门及物价,保险等相关部门对医院的要求,是竞争日趋激烈的医疗行业对医院的要求,是患者对医院的需求。

4.2.4 有序推进政府信息化,全面支撑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我国“十二五”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目标——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建设服务型政府。未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有深化大部制改革、减少行政层级、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增强服务能力等几个方面。

第一,调整政府组织结构,深化大部制改革,建立决策、执行、监督三位一体的横向权力结构,理顺关系,优化结构,规范政府行为,克服和抑制部门利益。 第二, 在城乡一体化大战略下,加快省直管县改革步伐,减少行政层级,强县扩权,管理重心下移,为未来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提供体制保障。

第三,加快政府自身改革,提高政府公信力。在制度建设方面,强化政府自身管理的制度化建设,提高政府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为公众的广泛参与提供制度保证。

第四,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模式,把政府职能的侧重点转移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重构公共服务体系。改革事业单位,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服务水平。

根据“ 十二五”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目标和发展电子政务发展方向,“十二五”期间电子政务的建设重点为继续推进金字工程建设,实现业务系统纵向贯通、横向联动,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增强信息公开水平,提高网上服务能力等几个方面。

继续推进金字工程建设,深化我国政府信息化应用水平。“十二五”期间将继续推进办公业务资源系统、金关、金税、金融监管、宏观经济管理、金财、金盾、金审、金保、金农、金质和金水等“十二”金建设,实现对政务业务的全覆盖。

随着社会及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党和国家领导部门对民生问题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各政府部门也是纷纷出台各项政策来保障这些问题的逐步解决和发展,而信息化又是解决这些问题必不可少的途径,因此,目前各级部门在继续加强原有金字工程建设投入的同时,资源投向也不断向“金农工程”、“金环工程”、“金卫工程”及“金质工程”等方面倾斜。

通过业务系统纵向贯通、横向联动和信息资源共享,支持大部制改革和城乡一体化战略。过去电子政务建设主要是在高层政府、中央、省级,甚至包括地市级,到了县一级相对较弱。“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覆盖我国4 万多乡镇、2000 多个县和县级市的业务系统,实现系统的纵向贯通。同时“大部制”改革从政府部门职能上对机构组织进行整合,打破部门间的信息障碍,需要实现业务系统间横向联动和信息资源共享。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中,电子政务将发挥重要作用,重点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以及很多区域经济正在酝酿,系统间如果实现互联互通,就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效力,政府间由此建立起信息通道。通过政务信息公开和网上服务,提高政府公信力,促进廉政建设,支撑服务型政府的建设。通过电子政务建设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改变行政管理方式、推动勤政廉政建设是政府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政府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工作方式将会进一步优化,将全方位地向社会民众提供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的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实施电子政务的内涵就是运用信息技术打破原政府部门之间的界限,构建一个全面电子化的虚拟政府,使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渠道获得政府的各种政策信息和服务,从根本上改变以往政府公共服务技术手段落后的问题,可以使政府受到公众的监督,保证公共服务的公正性和公平性,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打破部门特权,遏制权力腐败,这对于发扬民主,搞好政府部门的廉政建设,树立高效廉洁的政府形象有着很大的意义。通过优化政府业务处理流程,不仅可以减少机构和中间管理层次,减少政府的公职人员,降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人力、物力、资金成本,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而且还有利于政府克服长期存在的官僚主义作风,也有利于政府的廉政、勤政建设。

4.2.5 继续加强网络基础建设与信息资源开发,支撑应用不断升级

信息基础设施是建成以先进通信技术为基础,以国家骨干通信网和地方有线电视网为依托,集数字、语音、视频服务为一体,逐步实现网络的融合,向着数字化、宽带化、分组化及接入的无线化方向发展。地区与外界联系,有形的是道路交通,无形的是网络通讯。建设宽带政府信息网,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基础设施,可以为今后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信息网络建设目标是建设具有大容量、高速传输能力、先进、安全、稳定可靠的宽带网络。建设宽带政府信息网需要市政、规划、公路等部门及各单位密切配合大力发展物联网,为建设感知城市、智慧城市奠定基础。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国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并特别提出要加强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在此之前,包括物联网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就已经成为中国政策支持重点和经济发展的新热点。《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和“新一代宽带移动无线通信网”重大专项中均将传感网列入重点研究领域。目前我国在物联网反面的技术研发技术水平已处于世界前列,中国与德国、美国、英国、韩国等国一起,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主要国家之一。物联网产业链可以细分为标识、感知、处理和信息传送四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关键技术分别为RFID、传感器、智能芯片和电信运营商的无线传输网络。通过大力发展物联网,推进物联网在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的应用,为建设感知城市和智慧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力推进三网融合,创新发展模式。国务院开始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实现三网互联互通、资源视频:国务院决定2015 年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对于促进信息和文化产业发展,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的生产、生活服务需求,拉动国内消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已基本具备进一步开展三网融合的技术条件、网络基础和市场空间,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已进入关键时期。各地要着眼长远,统筹规划,确定合理、先进、适用的技术路线,促进网络建设、业务应用、产业发展、监督管理等各项工作协调发展,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三网融合模式。

完善基础信息资源目录和交换体系,实现基础数据的整合与共享。基础信息资源是政府在履行职能过程中产生或使用的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基础数据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为基础公开、业务协同、辅助决策、公共服务等提供信息支持。基础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是面向需求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重要支撑,是实现部门间基础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为了解决政府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问题,关键之一是建立由接入网关、基础信息交换平台、服务网关、管理系统4个部分组成的基础信息资源交换体系。

5.1 完善信息化管理体制,建立信息化推进的长效机制

要抓紧研究建立符合行政体制改革方向、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信息化推进协调体制。建立健全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加大对信息化工作的组织协调力度。一个地方应该只有一个信息化主管部门,建议明确各地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在这方面,上海市的经验值得借鉴。上海市成立了“信息化委员会”,并作为上海市政府的组成部门,具有较大的行政权力。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CIO在组织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 0 0 1年美国出台了《电子政府法案》,规定在联邦政府管理和预算办公室(OMB)内设立了一个联邦首席信息官(CIO)席位,以统筹政府各部门的信息化管理、建设、监督、执法等工作。建议在我国各级政府部门设立CIO职位,由各级政府部门副职兼任,分管信息化工作。

加大政府部门间的协调力度,明确中央、地方政府在信息化建设上的事权,加强对地方的业务指导。建立一套完善的部门协调机制对于我国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要,可以使信息化推进更加有效,同时能够避免由于重复建设而带来的浪费。虽然各级政府部门已经设立了信息办或信息中心,但由于行政管理体制等诸多原因,这些机构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职能还不完善,在具体工作中的协调能力非常有限,其他职能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中采取“各自为政”的现象还很普遍,信息化规划在约束这些职能部门行为方面还很无力。建议逐步确立各级政府部门信息化联席会议制度,由各级政府的一把手或主管副职担任主席,召集各级政府组成部门领导或业务主管领导参加。信息化联席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商讨本地区、本部门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重要事宜,协调跨部门事务。

5.2 完善信息化政策法规体系,建立信息化有序发展环境

完善信息化发展政策体系。紧密跟踪全球信息化发展进程,适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产业升级换代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持续深化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动态调整信息化发展目标;把明确重点,保障资金,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提高我国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按照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改造、中部崛起以及有关国家产业基地和工业园区的部署,把信息化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进区域之间优势互补、实现区域比较优势的平衡器和助推器;制定并完善集成电路、软件、基础电子产品、信息安全产品、信息服务业等领域的产业政策;研究制定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政策。

推进信息化法制建设。加快推进信息化法制建设,妥善处理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修改、废止之间的关系,制定和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政府信息公开、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创造信息化发展的良好法制环境;根据信息技术应用的需要,适时修订和完善知识产权、未成年人保护、电子证据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信息化法制建设中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相关国际规则的研究和制定。

5.3 完善信息化相关投融资政策,促进信息化应用市场和信息产业的相互拉动 根据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要求,加快研究制定信息化的投融资政策,积极引导非国有资本参与信息化建设。研究制定适应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金融政策,完善相关的财税政策。培育和发展信息技术转让和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和资本退出机制。

制定相关投融资政策,鼓励信息化应用市场和信息产业的相互拉动,以市场换产业,以产业带市场,二者的良好互动,可以促进地区信息化健康有序发展。信息化应用市场可以为信息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能够拉动本地信息产业的发展;同时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外地企业投资本地参与信息化应用市场的开拓,实现通过市场来聚集产业的目的。

5.4 完善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强化信息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

加强政府引导,依托重大信息化应用工程,以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主体,加快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完善信息技术应用的技术体制和产业、产品等技术规范和标准,促进网络互联互通、系统互为操作和信息共享。加快制定人口、法人单位、地理空间、物品编码等基础信息的标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通过政务信息资源整合来提升政务协同水平,提高政府办事效率,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增强公共服务能力为宗旨,统筹规划,逐步形成信息集成、资源共享、流程优化、业务协同、服务便捷、安全可靠的电子政务体系。创新电子政务技术管理体制机制,建设一批跨部门的应用系统,统一建设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数据中心、CA 认证、一卡通、政府门户网站等重大公共项目。各级政府部门不仅要系统地进行业务梳理,整理、规范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建立电子政务数据架构,提出对关联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需求,而且要从提高政务协同水平出发,充分考虑纵向和横向关联部门的需求,建立政务信息目录、对接关联业务流程,实现电子政务系统内外衔接、互联互通。

各级政府部门要从提高监管能力和执法效率出发,整合社会监管部门的业务流程和信息资源;从提升公共服务便捷程度出发,整合、优化公共服务流程和信息资源。要加强监管与服务的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充分利用监管信息,简化审批、审核等办事手续,更好地促进便民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各级政府部门要统筹规划,加强顶层设计,及时出台相关标准规范。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选择关联性强、信息共享迫切的领域优先进行整合,尽快取得经验和成效。要加强对政务信息资源的分类管理,合理部署信息安全措施。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推动政务信息共享,避免以安全保密为由阻碍政务信息资源整合。

5.5 建立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快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拥有一支高水平的信息化建设队伍,是保证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此,要建立一套层次分明、灵活多样的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推进我国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能够得到各级政府部门负责人的理解和支持,对于推进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政府信息主管(CIO)是信息化建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政府CIO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高低。现任政府CIO多是从信息技术岗位或其他非信息化领导岗位调任,知识结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可以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对于前者,可以着重培养他们的管理能力;对于后者,可以着重培养他们掌握信息化知识。因此,要使这些“一把手”树立信息化意识,知道信息技术是如何在政府部门应用的,开展信息化能够给本部门工作带来什么好处。建议各级人事部门、党校、行政学院有计划地对各级“一把手”开展轮训。

目前,我国针对普通公务员的信息化培训多偏重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今后要加强信息化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建议各级人事部门制定公务员信息化培训计划,邀请专家讲授信息化如何与政府部门业务相结合,如何开展信息化建设,如何应对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等等。

大学信息化相关专业学生,特别是研究生,是未来信息化建设的生力军。有条件的大学要及时设立信息化研究生专业或研究方向,逐步完善信息化课程体系,采取案例教学等先进教学手段,为信息化建设培养合格的高级人才。

(责任编辑:罗提)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公共艺术教育发展规划下一篇:工会第次代表大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