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期末英语检测

2022-08-22

第一篇:八年级期末英语检测

八年级英语期末检测质量分析

一、命题指导思想: 八年英语期末考试命题以《新英语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目标要求。以语言的功能立意,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着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英语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试题体现了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交际的原则;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面向大多数学生;全面考查学生听、说、读、写四项技能,进一步降低对语法的要求。试题难度适中,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二、试卷特点分析: 1.重视能力考查

试题注重考察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重视对能力的考察,根据英语学科特点,既考查学生的语言知识,也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试卷能够较好地贯彻课标的考试要求,以考核基础知识为主,能够兼顾两头以及中间的学生。在阅读理解、书面表达方面考查学生能够“用英语做事、完成任务能力”。

2、题型设计新颖

考试题型力求在语言测试中实现语言形式、语言意义和语言运用的统一。听力测试渗透了对口语的考查;笔试部分设置了语言情境,如:单项填空设置了情景反应的题型;在阅读理解中设置了用语言做事的题型。阅读理解考查形式主要有正误判断、选择最佳答案、填词等多种方式。选材贴近生活实际、内容新颖,体现跨学科、跨文化方面意识的渗透。试题的设计力求考查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和处理的能力,考查了学生读、写、译的综合能力,以及提取信息、总结、归纳和综合概括以及用语言做事等能力。

三、试卷试题分析: 1.基础知识:本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语法、词汇、阅读、写作及简单的表达形式的掌握情况。用词的正确形式填空主要考查对语法、词汇知识的运用,学生出错较多,体现学生对知识掌握不牢,缺少练习。选择填空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语法、词汇、习语和交际用语等知识的掌握情况。本题具有知识覆盖面较广、综合性较强、测试重点比较突出句意结合的特点。 2. 交际:学生失分较大,对整体句子把握欠佳,口语积累不足。

3、阅读:这本题考查学生在阅读中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完形填空考查学生在篇章整体理解基础上的词汇搭配、惯用法以及语法知识的运用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阅读理解注重考查学生在语篇中理解语言、获取信息、综合概括及思维、分析、判断等多种能力。

4、书面表达:书面表达是学生很熟悉的话题,比较开放和灵活。

四、不足之处:

1、优等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大多数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仍需要加强,中等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知识点易混淆,差等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较差,并且所有学生做题比较粗心,答题习惯不好。

2、平时对知识点的巩固强化训练还不够,学生做题较少,做题灵活不够。

五、今后教学改进措施:

1、教学目标定位要准确,教学过程要体现课程标准的等级要求。教学目标不能只局限在语言知识目标,同时也要注重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目标的落实培养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运用所学英语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特别是用英语做事的能力。

2、基础知识的教学仍要加强,重点抓基础教学。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掌握基本词汇,多听写单词,如果可能的话多背课文,但要注意给学生重点对话和短文。并在此基础上学会在适当的情景中正确使用所学知识。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还要注重知识的巩固与延伸.最后教会学生在什么情景下用什么语言,学会在相应的情景中使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

3、突出课型特色,加强听、读、写的技能训练听说课可以设计一些教学活动,多加强听的训练,注意语言的输入,课堂上听很重要,课后还要大量地听;阅读课可以按照教材的安排,加强对阅读技能的训练;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水平。

第二篇:八年级语文期末检测试题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22分)

1.按课文原句填空。(10分)

①,弄花香满衣。 ②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_____。

③《赠从弟》中,描写劲松与狂风对抗的诗句是,④乐府诗《长歌行》中激励人们珍惜时光、奋发努力的诗句是:

⑤请写出两个出自于《岳阳楼记》的成语:。 ⑥ 写出一句与“愁情”有关的完整诗句,。 2.下列修辞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拟人)

B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排比、拟人) C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比喻)

D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 (排比)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既具有丰富的知识又有高尚的品质。 B从他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对他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D我用傻瓜相机将妈妈的一张张笑脸和一句句言语拍入镜头,制成像册。 4.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上下同欲者/胜。B其岸势/犬牙差互。

C今/齐地方/千里。D臣/诚知/不如徐公美。5.根据语境,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2分) 回首昨天,我们走过坎坷的路程;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以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1.此文段选自课文《》,作者是。(1分)

2、请解释下列加点词(5分) ①余幼时即嗜学②每假借于藏书之家...③余因得遍观群书④弗之怠..⑤走送之.

3、从下列语句可看出人物的什么特点?(4分) ①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②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三.现代文阅读理解

(一) 精读下文,然后答题(13分)

从六岁至今,跟后母一起生活了30年,烙在我骨血里磨不掉的是后母印在我屁股上的三巴掌。

第一巴掌是在我8岁那年夏天,我同伙伴从卖甜瓜的老头儿筐里偷了一只甜瓜,跑回家躲在街门后头吃。

“哪来的?”后母看出不对劲儿了。 “偷的。”我还觉得挺得意。挺能耐。 “啪!‘后母二话没说,把我拽过去照准屁股就是一巴掌,又响又干脆。疼得我腿肚子直转筋,咧开嘴半天没有哭出音来。

“最贼!与老鼠一个祖宗!恨死人!把瓜扔了!不许吃!给,给老头儿送钱去!“后母那严酷的表情是我从没见过的,我怕极了,不敢哭,接过两毛钱扔了瓜咧着嘴给卖瓜的送钱去。

面对今天,; 从此,别人多稀罕的东西都没有动过我的心。,我们一定会收获一个美好的希望。 第二巴掌是我10 岁那年。 6. 口语交际。 要过年了,父亲交给后母一沓钱,说:“准备过年,再给二小卖几袋奶粉,别光喝炒面糊糊

近日,ⅩⅩ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小组在进行社会用字调查时发现街头有两条横幅特别醒目。其了。” 一是:热烈祝贺某某土菜馆连续蝉联“中国鲁菜名店”;其二是:坚决防止聚众赌博活动在“夏季攻二小是我刚出生的弟弟。后母没奶水,老喂他炒面糊糊。 势”之后不死灰复燃。 我看见后母将钱压在席底下。 (1)这两条横幅各有一处语病,请修改后写在下面。(2分) “啊巧”,前邻居二奶奶一大清早叫开我家门,喘着粗气在院子里跟后母说话,“章西媳妇要其一:生孩子生不出来得送医院,你手头有钱不?” 其二:(2)请你就如何规范街头用语向有关部门提出一条建议。(2分)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有。”我听见后母只说了一个字就往屋里跑。我赶紧把席底下的2换了地方。 “嗯?”后母揭开席一怔。“兴许是他爹又换了地方了,你先送人上医院,我去找他爹,随后给你送去。200块。”

二奶奶小跑走了。我神秘兮兮把钱给后母看:“过年呢,不能借给她。”

后母二话没说,一把把我从被窝里拉出来,照准屁股“啪”就是一巴掌,疼得直蹦高,她却夺过钱跑出去了。

“小孩子家家的,不学理性!谁还能没个病灾的。等自己陷在坑里就找不到道儿了。”后母回来后并不哄我,还瞪着眼训我。

父亲知道了,说该把屁股打碎。 从此,“帮”字在我的理解里有了深刻而特殊的含义。 第三巴掌是我14岁那年。

我考上县里的重点初中,但学费、吃、住家里负担不了。 “我不上了,帮娘喂猪吧。借人求人多难。”我吃饭时说。

后母二话没说。把我揪起来照准屁股“啪”就是一巴掌。疼得直钻心,但我没哭,因为我稍懂人事,知道听后母巴掌后的教训才重要。

“一指头年纪,还没见事就低头1抬起头!不念书,大了能中屁用!我去求人借,还用你费心!再有这想法眼睛扣出来喂猪!”

我哭了,不是因为屁股疼,而是因为在我理解后母一片心血之后感动得哭了。我在内心里发誓:“等我回写文章时,一定先写我后母。” 1.给这篇文章加一个适当的标题(1分)

2.简要概括“我”挨打的三件事(3分)

3.后母的三巴掌给“我”的教益分别是什么?(3分)

4.你认为文中的后母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5.谈谈你希望自己的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6.你平时一定积累了一些关于歌颂母爱的诗句,请写一句出来。(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6题(15分)。

为他人开一朵花

(青杨)

一个窗台上,有一朵花,这个屋里就有了生气了。一棵树上开了一朵花,这棵树就饱满成熟了。一条路上绽放一朵花,这条路就多情缠绵了。一个人给另一个人送一束花,这俩人就有情有意了。一个健康人给一个病人送一把花,这个病人就有了抗争的勇气了。

让自己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为他人灿烂一片天地,增加一缕温馨,添一份生存下去的理由,多一点活下去的借口,就是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用自己的心为他人作圃,给他人吐一地绿荫,染一片色彩,就是给自己的人生喝彩。

一次无偿献血是一朵花,一个受伤后的救助是一朵花,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一次适时的看望是一朵花,一个及时的电话是一朵花,一个亲切的微笑是一朵花,一次碰撞后的忍让是一朵花,一次跌倒后的搀扶是一朵花,一次大度的让贤举荐是一朵花„„

有的人心是一座大花园,里面开满了吐香的鲜花,能幸福许多人,如圣女贞德,如中国的雷锋。有的人的心是一朵花,只为一个人开放,如祝英台。有的人的心是一片草地,年年绿了却开不出花来。有的人的心是死灰,永远长不出绿叶,更开不出美艳的花。有的人的心是泥淖,让一个个人掉下去窒息而死。

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缤纷的赞美是真诚的情,能为别人的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这类人必定有高贵的精神,有高尚的品格,有天使般的心灵。这类人是人心的旗帜,人世的脊梁,人群的魂魄。 11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一条路上绽放一朵花:().

②为他人灿烂一片天地,增加一缕温馨:().

12.标题中的“为他人开一朵花”的含义是什么?谈一谈你的理解。(2分)

13.文章结尾的一段话有什么作用?请发表你的看法。(2分)

14.我们要做一个为别人的幸福而努力的人,应该具备哪些条件?(3分)

15.“这类人是人心的旗帜”,这里的“旗帜”是什么意思?你有什么感想?(3分)

16.文章的第三段列举出来我们日常生活中的10种行为是美好的,其实还有很多作者并没有列举出来,请你仿照原句的样式再写出三种。(3分)

四.作文(40分)任选一题

作文一 牵挂,是慷慨的给予与无私的奉献,是深深的祝福和默默的祈祷。牵挂,不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真真切切的细节与作为。买一粒药丸,挤一点牙膏,是牵挂的表现;问一声早上好,道一声晚安,是牵挂的表达;一张贺卡、一封家书、一个电话、一句留言„„是牵挂的体现。请以“牵挂”为话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作文二如果这世间真的有轮回,那么,你将选择怎样的一个新的生命?是一只盘旋的雄鹰,一条快乐的鱼,一只轻盈的蝴蝶„„还是仍旧做一回现在的你?请展开想象和联想,自拟题目,写一篇300字左右的作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答案

一. 1.②③

④⑤⑥绿树村边合 2.B3.C4.c5.

6. (1)其一:热烈祝贺某某土菜馆蝉联“中国湘菜名店” 其二:坚决防止聚众赌博活动在“夏季攻势”之后死灰复燃。(4分)(2)略。所提建议只要合乎情理即可给满分。(2分)

二.(一)1.如“难忘的三巴掌”、“我的后母”、“后母的三巴掌”;2.偷瓜而挨打、把钱藏起来不借给邻居而挨打、不想读书而挨打;3.使“我”懂得不能占有别人的东西、要帮助他人、不能向困难低头,为了读书,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4.后母是一个“爱子之心拳拳,教子之法严严”的母亲;5.略;6.略

(二)11. ①zhàn fàng 开放 ②wēn xīn 温暖12.为别人献出一份爱心。13.点明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

14.必须具备高贵的精神、高尚的品格、天使般的心灵。

15.是人们学习的榜样。(谈感想时言之成理即可)16.只要符合原句的格式即可。三.

第三篇:八年级语文(下)期末检测题

参考答案

一、积累和运用(35分)

1、(1)屏、锃、zhóu(2)入木三分

2、B

3、略。

4、略

5、贝多芬、耳聋

6、略

7、略

二、阅读理解(53分)

(一)成语里的歌声(18分)

8. hè应和(和谐地跟着唱)

9. 举例子

10. B

11.C

12.不能去掉。(1分)示例:如果去掉“相传”,就肯定《阳春》和《白雪》是师旷所作,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意思对即可)

7.知识一:了解了成语词典中有许多形容歌唱的词汇,许多成语里飞扬着歌声。

知识二:了解了成语里的歌声展现着我们祖国民族音乐五千年的文明底蕴和独特迷人的风采。

知识三:从歌唱的成语里可以知晓古人与音乐的美丽传说。

知识四:从歌唱的成语里能够证实祖先创造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而精深。 (只要和以上任意两个知识点相近即可得4分)

(二)米粽之忆(20分)

14.概括了文章所叙之事,标明文章行文线索。

15.家乡包粽插艾的端午习俗及端午节的来历。

16.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米粽在锅里头跳跃的情形,表达了作者对米粽的喜爱。 运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围着锅台转的情形,表达了作者对米粽的热切期待。

17.表达了“我”对端午节和母亲的怀念之情。

18.母亲是个勤劳、能干的人,她手巧,干什么活儿都利索。她爱她的儿子,赶夜给我做红布肚兜,在一针一线中融入了浓浓的母爱。

(三)文言文阅读(15分)

19、嗟 夫/ 予 尝 求 古 仁 人 之 心/ 或 异 二 者 之 为/ 何 哉 ?

20、(1)迫近(2)日光(3)一起(4)这样

21、(1)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

(2)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2、前者因个人的“得”而乐,是一己之乐;后者因天下百姓的“乐”而乐。

三、作文略

四、卷面5分

第四篇:八年级期末检测历史试题(岳麓版)

八年级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在新中国建国60周年庆典上,天安门广场以复兴之路为主题,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下面是一组庆典上的游行方阵,其中喻指新中国诞生的是:

A.开天辟地方阵B.艰苦创业方阵C.春天的故事方阵D.走进新时代方阵

2、在新中国的开国大典上,随着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想一想,礼炮齐鸣28响的寓意是:

A.当时有28个民族参加了开国大典

B.人民解放军有28个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

C.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年

D.有28个团体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在那个千钧一发的时刻/你的胸膛是一道胜利的高墙/敌人的罪恶枪口被堵住了/你生命的火花像长虹一样闪耀/……”。该诗赞美的英雄人物是:

A.邱少云B.雷锋C.罗盛教D.黄继光

4、关于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A.农民甲说:“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B.农民乙说:“今年多收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

C.农民丙说:“加入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

D.农民丁说:“实行土地承包,收成比往年高很多!”

5、据统计,以下为1949-1952年各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词汇,其中属于1952年的是:

A.严重、困难、开国大典B.美帝国主义、中国人民志愿军、土改完成

C.解放军、西藏和平解放、合作社D.改造、大跃进、经济建设

6、“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只要自己努力,完全可以成为光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段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造

7、2011年中国法治蓝皮书指出,2010年我国立法工作取得重大进展,2011年,加强立法工作仍然是中国法治发展的重要课题。下面法律文件中,能够反映20世纪50年代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成就的是:

A.《共同纲领》B.《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D.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8、“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这则旧报纸上刊登的消息引起了某班同学的激烈争论,下列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观点较为典型,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甲说,该消息反映出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后,农民已经走向共同富裕

B.乙说,该消息说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刚完成,生产迅速发展

C.丙说,该消息明显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产物

D.丁说,该报纸应该出版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鲜明地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成就

9、歌曲是流动的历史,记录着时代的变迁。下列歌词出现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的是:

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B.“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C.“学习雷锋好榜样”D.“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10、流行语记录着人类生活的变化和观念的更新,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下列流行语在新中国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①“抗美援朝”②“一大二公”③“造反有理”④“招商引资”

A.③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②①③④

11、“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其中“ 不折腾”是吸取了建国以来哪些历史事件的教训:

①农业合作化运动②“大跃进”运动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2、“神州欲变,风雨已迷天。昏星暗月,红日当空已难显。……妲己想统赤县,自称武则天。”这首诗写于1976年。诗中的“妲己”和“武则天”指的是:

A.慈禧太后B.江青C.王洪文D.林彪

13、1978年11月,邓小平曾语重心长地说:“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工业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这一讲话成为开辟新时期道路的宣言书。随后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B.七届二中全会C.中共八大D.十一届三中全会

14、1978年以前的安徽小岗村,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反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1997年,小岗村粮食产量增加到120万斤,人均收入达到2500元。这种变化得益于:

A.土地改革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5、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和1978年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之处是:

①实行土地公有制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③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④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6、一位去南方打工的小伙子给亲人的信中写道:“我来到的这座城市,是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同时是外国人眼中的“一夜崛起之城”。他打工的城市应是:

A.厦门B.深圳C.珠海D.上海

17、前苏联原总理雷日科夫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在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A.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道路

18、2011年,西藏自治区生产总值突破600亿元,预计达到605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增速连续3年保持12℅以上。西藏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是:①西藏地处内陆,有利于经济的发展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③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④经济特区的设立

A.①④B.③④C.①②D.②③

19、2012年1月13日,国民党籍候选人马英九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获得连任,他在任近四年来,两岸建立了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政治互信。媒体评论马英九推动和大陆的交流赢得了台湾民众的支持,这一事件说明了:①两岸统一是民心所向②台湾的多数民众希望加强与大陆的联系

③海峡两岸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④两岸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做出了努力

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③④

20、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在人民解放军包括以下哪四个主要军种?

①陆军②通信兵③空军④海军⑤装甲兵⑥第二炮兵

A.①②④⑥B.①③④⑥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

21、作为新中国的“外交之父”、“外交之魂”,下列哪一项内容体现了周恩来总理高超的外交艺术:

A.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B.参加重庆谈判

C.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D.使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2、2012年2月13至17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下列历史事件中,为中美建交创造条件的是:

A.香港回归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万隆会议D.尼克松访华

23、某同学在自主学习时收集了以下几幅图片,符合这组图片的恰当主题应当是:

A.新中国的外交成就B.国防现代化的起步

C.统一大业的完成D.两岸交流的密切

24、下列哪一项成果最能说明中国古代“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变成了现实:

A.计算机网络B.书本C.电视D.报纸

25、电视剧《金婚》以一对普通夫妇50年的婚姻生活,折射出新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变迁。老舍有一部名作,以旧北京的生活面貌,从侧面描写了旧中国近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这部名作是:

A.《红岩》B.《青春之歌》C.《芙蓉镇》D.《茶馆》

二、材料解析题(共4小题,26题12分,27题12分,28题12分,29题14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人民公社时期流行于农村的顺口溜)

【材料二】“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摘自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

【材料三】“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

请回答:(1)土地问题事关国家的根本。解放初,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什么法律来保障农民的权益?当时土地所有制的性质是公有还是私有?(4分)

(2)请概括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农村生产状况。(2分)

(3)材料二中提到的协议书最早出现在哪个县?材料中的关键词是什么?(4分)

(4)材料三中“大包干”的出现,主要是得益于国家出台的什么政策?(2分)

【材料一】1958年3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召开的成都会议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内容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1958年6月21日《人民日报》社论写道:“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快,是多快好省的中心环节”。

【材料二】1966年8月5日,毛泽东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他在大字报中指出:从中央到地方的某些领导同志,站在反动的资产阶级立场上,实行资产阶级专政,长资产阶级的威风,灭无产阶级的志气,又何其毒也!

【材料三】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任务。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确保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

(1)在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指引下,我国的经济建设出现了哪些失误?(4分)

(2)材料二中毛泽东的大字报推动了我国哪一重大事件的发展?这一事件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影响?(4分)

(3)通过以上材料的学习,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4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二】 “毛主席是英明的,没有搞什么联邦制”,“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

——邓小平

请回答: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一共由多少个民族组成?(2分)我国先后建立了哪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5分)

(2)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怎样的基本政治制度?(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实行这一基本政治制度有什么意义?(3分)

【材料一】

【材料二】“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请结合材料一,为这组图片确定一个合适的主题。(2分)

(2)材料一图④中的早期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形成的?这种格局有何特点?(4分)

(3)材料二中提到的“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繁荣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至少回答两点)(6分)

(4)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请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在新的历史时期,青年学生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2分)

第五篇:期末自主检测八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孙家集街道八年级语文教研组

2012.7

期末自主检测八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1、本次考试试卷重在基础,强调知识运用,加强拓展联系。命题避开概念、知识的简单识记,重在考查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来理解和分析语言材料的能力,不把字词和句子孤立起来考,而是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辨析。如背诵默写,有简单的填上下句,也有要求学生根据提示填空,但没有在难度上为难学生,默写的内容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名句。

2、试卷重视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关注人生,关注现实,关注时代。无论是现代文阅读,还是文言文阅读,都注重人文意识的渗透。文言文语段的主题也较好的体现了语文学科所承载的德育功能。

3、作文命题贴近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使他们有话可说。要求以“收藏生活的美丽”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内容范围比较宽泛,学生有话说,有内容写,给予学生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有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能引发学生的真情实感。

4、试卷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与新课程理念接轨,具体体现在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增加开放性题型等方面。如第8小题语文综合性学习,考查了学生的生活积累和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题型虽不新,但求实,很好的考查了学生联系生活的能力,继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总之,这份语文卷,首先让那些只死记硬背者是不能考好的。其次是要让那些课堂上不爱思考,课外不爱阅读学生也不能获得高分。第三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是有用的,是有趣的,是能通过努力学好的。检测学生一段时期以来语文学习的真实水平,体现时代对我们语文教学的新要求,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从而把语文素质教育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二、答题情况分析

1、基础知识如古诗文默写、古文阅读得分情况层次分明:认真的同学满分,反之则失分严重。大部分学生的古诗文背诵、名著阅读、古文阅读等,得分率较高,反映出大部分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夯得较实。

2、现代文阅读紧扣

三、

四、六单元记,注重课内外的联系。失分严重,由此可见课内训练指导还远远不够。有的阅读题干不认真,粗心大意,不按要求答题,导致所答非所问;有的未读不懂文本就落笔答题,缺乏深入的思考,答案也不够全面。有的把握不准题意、答题的切入点与着眼点不准。

3、话题作文“收藏生活的美丽”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写的较好,既有真情实感的流露,也有清晰的层次结构,而且还有文采。作文题虽未设审题障碍,但有些学生写作情况不尽人意,视角窄,内容空,无病呻吟,主题含糊,甚至瞎命题,书写潦草,难以卒读。

4、书写不规范,错别字较多。

三、下一阶段改进措施:

1、加大对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检查与训练力度;注重鼓励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力图引用名句;要更多地提醒学生注意名句中的易错点;加强对名句中同音字和易错字的训练;教育学生注意书写的规范性;还要注重引导学生把握知识的迁移拓展等;尤其强化字迹工整规范性的训练力度。

2、遵循母语学习规律,在学习中要强调多读多背,多接触文本、精彩的文章或片段,力争做到熟读成诵,切实加强语言的积累和感悟。大量的事实证明,语文能力的形成,其关键不在于汉语知识学了多少,而在于语言积累是否丰富,语感的积淀是否深厚。因此,语文的教与学必须重在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多读多背至少有以下四方面作用:①积累语言材料;②储存语言模型;③积淀语感;④接受文化熏陶。如果我们能认真落实,学生将受益匪浅。

3、重视方法的指导与能力的培养。现代文阅读,重在研读材料,审清题意,按点答题。对理解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创造性阅读三个层次,应培养学生准确抓住问题要害,并能用简要的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平时教学中要,加强阅读训练,扩大阅读面。侧重从词句理解、文章把握、要点概括、鉴赏评价、联系实际谈感悟等方面加以训练,引导他们不仅要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注重方法的总结与归纳;要在指导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文本进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品质,要让学生具有“尽量答出下一点、尽量答全面、答完整”的意识。

4、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沟通课堂内外、课本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有计划的指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报刊,做好一些摘抄,背诵有关课内外诗句、名言警句。名著方面,督促学生阅读必读文学名著,要从“情节、情感、情趣”等方面进行指导。

5、作文加强平时的练笔,如日记、周记等,一定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反映生活、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良好写作习惯。重视作文指导、作文评改、作后评析等几个重要环节,要让学生参与到这几个重要环节中,可采用个人自改、小组互改、全班评改、重写一次的流程,让他们发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变“别人要我写”为“我要写”。只有这样,才能为提高作文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文朝“生活作文”、“个性作文”的方向努力,引导学生写真事,抒真情,关注生活,感悟生活,力争每次作文训练不跑题,注意细节,努力摒弃内容假、大、空的现象,提高写作水平。

6、文言文要注意将教材中出现的实词用法进行归类整理,并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在记准词义的基础上,再抓句子的疏通和深层含义的理解。在理解课内文言文的基础上,结合练习,向课外延伸,进一步提高学生应对课外文言文的能力。

总之,每一次考试都会给我们留下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只要我们认真反思,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在教学中用心去导学导练,就会在将来中考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百日誓师大会主持词下一篇:悲伤长句子摘抄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