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论文

2022-04-23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新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研究性学习是如今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研究的重点,在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首次将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列入基础教育课程中的必修课。研究性学习的开设是课程改革开放化、民主化的表现,从根本上符合了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

新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论文 篇1:

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

1 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1)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薄弱,无法满足课程改革的设备需要。新疆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全国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2009年新疆教育投入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5.9%;2010年预算内教育经费比上年增长17.16%,财政经常性收入比上年增长22.49%,教育拨款增长率比财政收入增长率低6.83个百分点。城市中小学校的教育投资都不能保证,农牧区学校公用教育经费和学校的校舍投资更是严重不足。大多数学校十分缺乏电子教学设备,或设备陈旧。另外,教育投入的不足,使农村中小学校图书资料系统无法建立,学校图书室的杂志也仅限于少数教学杂志,理论杂志极少甚至根本没有。同时,由于交通不便加之信息闭塞、资源匮乏,给新课程改革带来极大的不便。许多学校因为硬件设备不足,在课程设置上都无法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相应地,各科新教材中对学生掌握信息能力的要求也由于没有信息渠道,使学生无所适从。由于硬件不具备使教师无从接触新的信息课堂上只好单纯地依靠自己总结摸索的教学经验教学,使课程改革不能很好地落到实处。

(2)学生家长文化水平总体不高,影响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由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教育水平较低,家长所受到的教育有限,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加之传统文化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同时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严重,许多家长对孩子受教育的期望值低,指导孩子的能力低,对教育的投入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行力度。根据调查发现,近些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及对口援疆工作力度的加大,民族地区农村家庭的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与改善,但投入到孩子学习上的开支却不大。这样一来,农村孩子要完成小学六年、初中三年课外阅读总量就十分困难。

(3)多民族多语种的基础教育,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课改难度。我区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区总人口的60%,民族教育是新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新疆的义务教育阶段民族中小学进入了课程改革。新疆进行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在于共有7种教学语言并存,一些少数民族教师完全不懂汉语,仅通晓母语,这使得不同民族的教师在学习课程改革的理念时受到语言的限制,进度不一,这点在伊犁州直地区更为典型。虽然各语种的课程改革都在按部就班地推进,但多民族、多语种的基础教育增加了我区特别是广大农村的课改难度。不懂汉语的教师难以领会课改精髓,也不能从汉语语种课程改革中借鉴丰富的经验,这就造成了少数民族课程改革很难到位。这在汉语课程的改革实践中表现的尤为明显。目前,少数民族学校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汉语课直到高中毕业,在学校共学习10年汉语,课时达1500学时以上,但由于新课程理念没有在汉语课程中很好地落实,教学中缺乏互动性,教学方法单一,学生运用训练少,严重影响了汉语课全面质量的提升,表现为民族中小学生的汉语阅读、口语、写作能力较为薄弱,市、县民族中小学学生对于短句或简单提问、回答还较为清楚,对于长句或复杂问题就不懂了。

2 解决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2.1 高度重视民族教育,保障教育经费的投入

虽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文规定,要在2012年保障占GDP4%的资金投入教育。但实际上,4%这个指标早在差不多二十年前就已经提出,一直都没有得到落实。没有经费的保证,学校的教学工作就不能正常进行,更谈不上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因此,第一,加强对基础教育经费的管、征、用力度,防止漏征、少征、挪用、截流等现象发生,提高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素质和对教育尤其是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落实领导负责制,保证教育经费投入。第二,国家应确保并优先投资于基础教育,改革和调整教育经费比例构成。“教育法”中的三个增长必须要落到实处,即“各级人民政府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增长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第三,加快教育均衡化发展步伐,并对特困民族地区实行专项的教育扶贫拨款,保障学校办学经费,提高民族贫困地区教师待遇,并广泛争取社会对民族贫困地区教育的参与和支持。

2.2 促进教师间的流动与对口支援

在民族地区,应加强城镇中小学教师和农牧区中小学教师的交流,少数民族教师和汉族教师的交流,积极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及内地发达省区对口援疆的有利时机,加大内地优秀师资的援疆力度和本地教师到对口支援地区学习培训的力度。另外,在输血的同时,加快造血能力的培养,立足自身,利用各学校已取得的成功课程改革经验在各民族教师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互相学习。

2.3 积极创造条件,整合课程资源

民族地区的课程资源相对缺乏,课程资源的丰富与否决定着学生能否获得最全面、最大限度的发展。鼓励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探索欲和对生活、祖国山水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还能提高教师利用社区资源的意识和能力,以适应新课程计划要求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要求。同时,还要大力开发校本课程,一方面,开发校本课程要突出课程资源的地方特色。从我区农村比重大的实际出发,并充分认识民族地区具有其独有的资源优势。另一方面,要转变只有教材才是课程资源的观念,报刊杂志、电视、电影、图书馆、博物馆、民俗风情、网络广播、自然现象等,都可以成为课程资源,教师要有敏锐的“嗅觉”, 接触社会,走出学校,随时挖掘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1]孙钰华,姜玉勤.新疆民族中小学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民族教育,2009(9).

[2]谢淑海,隗峰.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育课程资源优化配置的调查研究——以新疆伊犁河谷地区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1(5).

[3]金志远.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4]王军主编.民族教育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隗峰 姚元全

新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论文 篇2:

浅析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研究性学习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如今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研究的重点,在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首次将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列入基础教育课程中的必修课。研究性学习的开设是课程改革开放化、民主化的表现,从根本上符合了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研究性学习既可以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也可以视为一种课程形态;既具有历史性,又具有时代性。而开设研究性学习与国际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相吻合,符合新世纪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了解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特征,探究其实施策略,对指导目前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课程实施;研究性学习

一、研究性学习概述

(一)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课程观下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在学校系统中,学生以课题和项目为载体,在教师的帮助下自主地进行研究的一门课程。而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有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社会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1]

(二)研究性学习的特征

1.学习目标的全面性。研究目标包括创新和实践,科研能力与科学的研究态度、科研习惯、学习能力和责任感等各方面的内容。同时,在全面概括、总结目标的前提下,学生以自己的兴趣爱好、经验、能力等具体情况为依据规划各自的研究方向,从而形成了一个指向不同群体的多元目标群。这一目标群可以是每一个学生达到各自期望以及可能达到的发展目标。[2]所以,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具有全面性。

2.学习内容的开放性。研究性学习打破在学科知识的序列中寻找课程学习内容的壁垒,除学校可以提供的一部分现成的内容外,绝大多数内容要靠学生自己在社会资源中寻找,包括资料、设备、信息、专家等。[2]这就让学生处于一个动态的、开放的、活泼的、多样化的教学环境中,使学生成为目标设定的参与者、学习资源的发掘者、头脑发展的体验者、学习活动的实践者,这些都使得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极具开放性。

3.学习过程的自主性。主要是指尊重学生选择课题或项目的自由,使学生积极探索、努力寻求个人的创造性的发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动机和兴趣选择研究课题,自己确定活动结果的呈现模式,这一过程都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决断。[3]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只起到指导和帮助的作用,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意识和自主选择能力,而不是替代学生选择,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的原则。

4.学生参与的实践性。教师在帮助学生获得学习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要提供给学生直接的学习经验,使他们能够在探究实践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亲身体验、实地考察等一系列活动将已经学过的知识与研究内容联系起来,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正是这类研究性学习方法,让学生带着众多的问题走向了实践,并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3]

(三)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原则

1.自主性原则。从研究课题的选取、研究过程的进行到归纳研究结果的过程当中,应该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问题,使学生真正成为探究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自主、自由活动。教师在课题的准备,包括课题内容的选择和设计方面不宜过细,要给予学生在思维活动和个性发展方面以广阔的余地。[4]

2.过程性原则。学生的学习是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的选择,是对问题解决的探求,需要在活动中发展和完成活动的过程化。[5]因而,其目标主要在于参与,重在培养学生科研、创新意识和精神,不同于科研单位搞项目重在成果。对研究性学习注重过程并不是说结果是不重要的,只是相对而言。不能将结果定位过高,以免将研究性学习引入误区。

3.层次性原则。研究性学习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递进的学习过程。简单、低级是为了适应学生的水平,仅仅作为起点。复杂、高级是向终极目标迈进。所以,在课程组织上要坚持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的原则。此外,层次性原则体现在同一学习阶段研究内容应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基础上。对同一学习阶段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相应的层次要求,针对同一阶段学生日益增长的需要来制定符合学生自身发展水平的要求。

4.综合性原则。研究性学习经常是多学科、多方面的知识彼此融合,因而,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综合性原则。研究性学习是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为重点的课程,并鼓励跨学科的衔接与综合,提倡不同学科之间隔阂的消除。在课程实施中,教师要围绕某一专题建构多方面或跨学科的知识内容体系,便于学生知识的融合以及多视角、多层次地思考问题。

二、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1.研究性学习的选题策略。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内容选择非常广泛。由于认知结构以及经历等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容易在选题的过程当中呈现出许多的问题,如选题过大、题意模糊、实施难度较大等方面的问题。根据学生在选题时存在的问题,教师不仅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也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学生所要研究的问题不能受学科的限定,可以是用一门学科的知识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也可以是一个需要多学科的知识来解决的问题;可以是理论性较强的问题,也可以是实验性较强的问题;可以是当前社会生活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是需要调查、实验分析和综合的研究课题。

2.研究性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但也要强调教师在其中的指导作用。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当中,指导教师应把握好自身的角色定位。教师的角色是让研究活动进行下去,而不是研究活动的主导者。教师应当更多地关注学生对研究是否感兴趣,而不是有没有研究的结果。教师要充分利用隐性课程资源,帮助学生做好实施过程中的材料积累,同时必须要注重学习方式的改变,实现学习方式的多元化。教师还应当在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进行有侧重性的指导,同时也要放手让学生亲自实践,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题项目。

3.研究性学习的评价策略。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中心要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即过程性评价。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研究的进度,关心学生在这一进程中做了哪些事情,获得了什么进展,有哪些困难,需要什么帮助,课程是否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等等。不能仅从学生是否探究出正确结论来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进行评价,而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对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程度、合作精神、协作能力等方面,都要做出合理、恰当的评价。同时,要突出学生在研究过程当中所体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形成和进步等方面的评价。

参考文献:

[1]萧菲,修义.研究性学习百法:研究性学习的组织与管理[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2]应俊峰.研究型课程[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1.

[3]张筱玮.教學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透视研究性学习[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4]孙德玉,吴支奎.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5]于向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魏琳(1987-),女,山东单县人,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作者:魏琳

新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论文 篇3: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摘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自2001年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起就开始实施,到现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效果。但是,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旨在通过总结现阶段我国新课程改革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策略,以期能够对我国新课改的实施和改进提出意见,推动新课改的发展。

关键词:基础教育 新课程改革 问题 策略

Key words: basic education New Basic Curriculums problems solutions

基础教育质量的高低,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高低;课程,是达到教育目的的关键途径。我国自新我国成立以来就进行了7次课程改革,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时值21世纪,时代的迅猛发展,社会的急剧变革,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究其根本就是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而我国的教育发展状况如何呢?我国基础教育虽然历经多次的调整和改革,如今仍然存在着许多方面的问题,并且在很大的程度上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进程。

一、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

(一)行政主导,缺乏参与

我国长期忽视课程研究,把课程发展作为政府行为,而非学术行为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社会行为,课程改革主要是由教育部来决定,政府一旦做出决定之后,通过行政手段上传下达,地方、学校和教师自然就得予以配合。我国的课程改革总是以官方的意志为依据,由少数专家特别是学科专家来制定新课程标准,而这些专家大都是没有在中小学任教的经验,不了解教育实践中真正需要改革的内容。然后通过行政命令来推行课程改革的实施,这就把教师、学生、家长乃至社会各界人士排斥在课程改革的决定之外,教师和学生成了法令的接受者。如果师生不赞成这样的课程改革方案,可能会产生抵制情绪,缺乏师生的支持、认同,将会极大的降低教师实施新课改的积极性。(1)

(二)教育投入的不均衡

我国教育资源配置发展不平衡,出现了种种教师择校现象,部分教师向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寻求发展。由于各个地区、各个学校的教育经费差异很大,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时发展水平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地区诸如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教育经费较为充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得到了很大的资金支持,新课改的阻力就很小,实施起来就比较顺利;相反,中西部地区的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教育经费不足,更不用谈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了,很多课程都不能顺利开展,严重阻碍了我国课程改革的进程。

(三)存在典型的城市及重点学校中心取向

“城市中心”是我国教育政策的一个重要传统,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仍不例外。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贯穿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但却在课程标准中体现出明显的“城市中心”取向。(2)在制定新课程时,邀请的专家、一线教师大部分是来自大中城市的实验、重点学校,课程理念是以城市为基础的,教材的编写往往是以城市为导向的,不适应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现状。

(四)课堂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缺乏变革

衡量新课程实施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师生课堂行为按照课程改革要求所得到的实际变化程度。一项课程改革一旦付诸实施,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课堂教学策略就必须发生相应的变革。我国中小学校开展了不少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提出了许多创新意义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但是,这些来自基层的教学创新并没有形成“集体行动”,这些创新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只是个别化的,没有真正转化成为广大教师的课堂行为,没有得到推广。现在,我国中小学教师大部分奉行的是“教师中心”的教学策略,没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不能调动起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没有根本转变教学方式。

(五)应有机构及制度没有发挥其重要作用

《纲要》提出“支持部分师范大学成立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开展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研究工作,并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各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并与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建立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3)。但是,我国大部分的中小学教研机构并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部分师范学院建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并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与中小学校的教研机构建立联系,即使建立了联系,也是同一些重点学校和实验学校建立了联系,忽视与办学水平较低的农村中小学的联系。此外,督学制度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监督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 (4)督导机构要监督国家、当地的教育政策的实施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但是教育督导制度并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新课改究竟实施的怎么样,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在重视行政的基础上,要更加强强调行政吸纳和咨询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在国家教育部统一组织和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应充分认识到这种自上而下、中央集权模式的局限性,并切实加以改善。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重视建立行政吸纳和咨询制度,把高等师范院校的专家、奋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家长、社会有关人士吸纳到课程决策及咨询过程中,主动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课程改革方案,及时解决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二)加大对基础教育领域的教育经费投入

国家要加大对基础教育领域的经费投入,要向中西部地区和偏远贫穷地区的学校倾斜。不要制造人为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即是哪里教育条件好就往哪里投入更多的教育经费,保证有充足的教育经费进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三)关注地区差异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要把我国的具体国情考虑在内。新课程改革对于基础教育的发展条件、发展要求不能整齐划一。城市要有适合城市发展的课程,农村要有农村特色的课程;做到统一性和多样化兼顾。课程编制要鼓励多纲纲多本,关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改变以城市为导向的课程编制状况。

(四)更新教育教学策略和方法

改革课堂教学策略的出发点就是要把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构想转化为学生的实际经验,真正将个体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此,要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在体验、探究、发现的框架下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他们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环境。可以适时的将一些一线名师的教学方法适时推广,如李吉林的情景教育法、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邱学华的尝试教育法等。

(五)发挥应有机构、制度的作用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要加强对中小学教研机构的建设和师资培训,加强师范院校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与各个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的联系,加强对基层学校课程改革的指导。此外,还要建立起完善的教育监督机构,确保新课改的顺利实施和完成。要不断地提高教育督导的地位和权力,对新课程的实施有一个强有力的督促机构,不能使教育督导成为徒有虚名的机构。建立独立的教育督导机构,合理设置督导机构、优化督导人员结构、加强督导法制建设,依法推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切实履行教育职责,督促指导各级各类学校贯彻课改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结语

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中的重中之重,关系着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发展;而课程则是教育内容的载体,是达到教育目的的关键途径。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进行改革是必要的。只要审慎对待新课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注意克服,相信我们的这一轮课程改革将会取得巨大成就,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也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彭泽平.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问题检视[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5,(11).

[3]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教育部办公厅,2001.

[4]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Z]. 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32/info1432.htm

作者:王成龙 邵惟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外国中小学德育研究论文下一篇:新课改高中政治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