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安全系统与安全工程论文

2022-04-1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道路安全系统与安全工程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道路交通安全是指在交通活动过程中,能将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的状态。交通安全意味着人或物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是可以接受的;若这种可能性超过了可接受的水平,即为不安全。

道路安全系统与安全工程论文 篇1:

基于减少学习疲劳的教学效果提高方法探究

摘 要: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课堂疲劳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学习疲劳能够降低教学效果。针对《安全系统工程》辅修课程的内容及辅修学生的知识结构,分析了学习疲劳产生的原因;从激发学生兴趣、调整课程内容、优化授课方法、改进考评形式和调整授课时间等方面入手,研究了减少学习疲劳、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并将这些方法实施于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疲劳;教学效果;辅修课程;安全系统工程;优化

教学疲劳指人们在教学活动中产生的思维迟缓、注意力不集中、机体不适等现象,包括教师教学组织疲劳和学生学习疲劳两方面,其中,学生学习疲劳尤为普遍[1]。学习疲劳不但降低了教学效果,而且给师生的心理带来负面影响,其危害不容小觑。

我国高校的辅修教育是学生在确保优先完成主修专业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能力和发展需要辅修其他专业[2]。辅修制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和增强就业竞争力,辅修制是我国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3-5]。中国矿业大學在2009年新增“安全工程”辅修专业,安全系统工程为安全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也是该辅修专业开设的首门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学习疲劳的现象很普遍,严重影响着教学效果,为此,有必要分析学习疲劳产生的原因,并研究减少学习疲劳、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和途径。

一、学习疲劳产生的原因

学习疲劳产生原因一般包含学习情绪、学习兴趣、接受能力等学生主观因素和学习时间、课程难度、学习环境等客观因素,这些主客观因素都会促成学生学习疲劳,导致学习效率明显降低。通过与辅修学生深入交流,结合课程内容及我校课程设置情况,发现学习疲劳产生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学生重视度不够,学习热情不高

由于是辅修专业和辅修课程,部分学生觉得该课程不重要,学习热情不高,缺乏主动积极性,容易产生得过且过的思想,仅仅追求课程考试及格。

(二)基础课程未修完,课程难度较大

安全系统工程是一门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课程内容涉及哲学、逻辑学、概率及数理统计、线性代数、数值分析、管理学等知识,课程内容繁多且部分内容较抽象[6-9]。根据我校课程设置情况,辅修学生是刚进入大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自理、工、管理等学科的不同专业(主修专业),尚未学习这些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程,在辅修课程学习过程中不能及时准确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容易产生厌学的心理。

(三)授课方式单调,思维不活跃

以口授讲解为主,授课方式较单一,学生被动接受,缺少主动参与,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思维活跃度低,易于形成倦怠情绪而导致疲劳。

(四)注重期末考试,忽视日常学习

以期末考试卷面分数作为课程成绩评定依据,学生仅注重期末考试,而不重视日常的课程学习,这无疑会形成课堂学习中的注意力不集中、不求甚解等消极现象,进而影响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五)授课时间较长,学习兴趣减弱

辅修课程一般为下午4节课连上,由于学习时间持续较长,学生学习兴趣减弱和体能消耗,易于产生疲劳。

二、学习疲劳调节的方法

(一)强调课程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辅修学生往往对所选择的辅修专业缺少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为了使他们能够保持长久的“辅修专业”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避免选课时的“盲从”或短期的学习“冲动”,在第一节课上重点介绍安全学科的重要性及用途、安全专业的研究内容及课程设置,让学生了解安全专业的学科体系和课程结构,使其认识到“选择安全工程辅修专业是正确的和必要的”,并由此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愿望,这对于增强辅修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都有积极的作用。

此外,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还将一些工程原理拓展到学习生活之中,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课程知识,还能促进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热爱。例如,在讲述机械设备故障率的“浴盆曲线”时,将机械设备的“故障率变化”与人的“生老病死”相联系,使学生易于理解该知识点,并认识到锻炼与健康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热情。

(二)调整授课内容,补充更新知识

由于辅修学生尚未修完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如果按教材中的内容、章节依次进行讲授,将出现学生不能及时准确理解授课内容的情况。例如中国矿业大学一些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在大学二年级或者三年级才陆续开设,例如哲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等课程,由于安全系统工程的部分内容,如事故特征、系统安全预测和评价等内容涉及哲学、矩阵计算、统计理论和运筹学等内容,如果学生尚未学习这些课程,则无法及时理解、掌握这部分内容,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进而影响后续章节的正常讲授。为解决这一问题,需在讲解这部分内容之前,先适当补充一些相关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能够及时准确理解这些内容,降低课程的理解及掌握难度。

安全系统工程是随安全生产事故的不断发生而逐渐形成的,课程内容涉及较多事故案例和国家法规标准。为使授课知识点与实际情况相对应,在授课过程中,及时增加最新的事故案例和法规标准。例如,2009年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代替了2000年的《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其中危险化学品的范围和临界量、重大危险源的分级等内容有了较大变化,但课程教材出版于2005年,在授课时对该知识点进行了更新。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而且避免了课程内容与实际生产情况严重脱离,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准确应用于生产实践之中。

(三)优化授课方法,带动学生参与

与传统的“口授——板书——挂图”授课模式相比,多媒体教学可弥补传统教学方法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不足,多媒体的多感官作用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长期获取和保持。并且借助多媒体,通过课堂讨论和学生讲解某些案例,实现互动教学,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提高学生动手和口头表述能力。例如,在讲解安全分析方法、安全控制技术等章节时,可就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涉及安全的焦点问题或重大事故案例进行课堂讨论,如“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成因、危害及管理反思”、“违章与公路交通事故的关系及事故控制”等,要求学生利用事故致因理论、安全分析方法或事故控制方法等内容,对问题或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探寻其产生原因和防治方法,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对于涉及较深专业知识的事故案例,例如“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和“危险化工品燃爆事故”,可让同学在课余查找资料,分析该事故的形成原因、危害后果和控制方法,并制作幻灯片,在后续课堂上留出适当时间由他们讲解,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培养了学生动手和表达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课堂讨论和学生讲解,可以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缓解教学疲劳。

(四)改进考评形式,加强过程管理

单一的考评形式,往往不利于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针对辅修课程的培养目标,为避免学生重视期末考试、忽视平时学习的现象,以“平时成绩+期末面试成绩+小论文成绩”的综合考评方式确定课程成绩,并且加重平时成绩的比例,促使学生重视日常的学习过程。平时成绩通过学生出勤、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和讲解等环节计分,小论文就某一事故案例,要求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分析事故的成因、危害及控制方法,攥写论文并提交。期末考核以面试形式进行:预先编制面试题目;面试时学生逐一进入面试场地并随机抽取考题,在规定的时间内(10~15分钟)回答所抽取的考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计分。面试题目侧重于课程“三基”(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知识的掌握,并且充分考虑学生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面试考核方式除了能够测评学生课程知识掌握的水平外,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述、现场应变等能力,这为日后的就业面试、毕业答辩等环节奠定了基础。

上述综合考评形式能够避免部分学生的应试投机行为,使学生注重日常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从掌握每次授课内容做起,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逐渐形成完整、系统的知识结构。

(五)调整授课时间,减轻学习疲劳

原授课时间为每周1次,每次4节课连上,调整为每周2次,每次2节。缩短了每次授课的持续时间,缓解了课堂疲劳,也利于学生理解和消化课堂内容。

三、教學效果

在授课过程中对以上内容进行了试验性实施,一段时间后,学生课堂疲劳现象明显减轻,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并且期末学生综合考评成绩较理想。部分学生反映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自己在查阅资料、独立思考分析和口头表述等能力都有了提高。6年来,已有4届学生修完《安全系统工程》辅修课程,并顺利获得安全工程辅修专业学位。粗略统计,这几届辅修学生中部分同学择业方向及考研方向都与安全工程辅修专业相关,尤其是继续读研的同学,具有基础宽、知识面广、进步快的优点,得到了指导老师的好评。

四、结束语

辅修教育是我国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辅修课程一般具有课时紧张、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辅修学生会遇到基础课尚未学完、学习内容不系统等困难,因此,辅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易出现学习疲劳。截止2015年底,我国开设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高校数量约为172所,部分高校也开设了安全辅修专业,作为专业基础课,安全系统工程是安全专业的必修课程,授课过程中的学习疲劳严重影响着教学效果。通过减少学习疲劳,能够显著提高教学效果,这对于其它类似教学活动具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游,柳其红.教学疲劳的产生、调控与预防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5(1):122-125.

[2]丁宁.成才的道路和艺术的底色——北京大学艺术学辅修、双学位培养工作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0(5):43-45.

[3]陈涛平,宋延杰,蔺景龙,等.本科生辅修专业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石油教育,2003,6:16-18.

[4]胡发胜,刘桂真.国家精品课程运筹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6(7):9-10.

[5]兰劲华,安琳,薛素铎,等.我国高校辅修教育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9,4:47-50.

[6]钱学森,许国志,王寿云.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1,33(6):520-525.

[7]阳富强,吴超,覃妤月.安全系统工程学的方法论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8):10-20.

[8]牛国庆,高建良,杨明,等.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4(8):57-61.

[9]魏亚兴,吴超,胡汉华.近十年我国安全系统工程学发展[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6):162-167.

作者:沈荣喜 刘贞堂 宋大钊

道路安全系统与安全工程论文 篇2:

道路交通安全

摘 要:道路交通安全是指在交通活动过程中,能将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的状态。交通安全意味着人或物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是可以接受的;若这种可能性超过了可接受的水平,即为不安全。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生活、工作节奏也愈来愈快,汽车成了人们的主要的交通工具,它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在大家感叹社会进步、享受社会进步的同时,它也给我们带来了灾难,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消失在飞驰的车轮下,一个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转眼破碎不堪。面对严峻的形式,需要我们将交通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加大关注,并制定相应对策,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形成了现代道路交通安全工程。

关键词:交通安全;对策;交通安全工程

一、交通安全概况

道路交通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与国外相比有很大差别。所以造成事故的频频发生。事故是所有企业都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5月中旬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每年大约有13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并有2000万至5000万人遭受非致命伤害。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事故预防措施,交通事故致人死伤的人数在今后20年中将增长65%,远远高于艾滋病、疟疾等疾病。

二、交通安全现状

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远大于世界发达国家,道路交通事故致死率也远大于发达国家,这是由于发达国家通过上个世纪70-80年代的治理,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呈逐年下降的态势,而我国却恰恰相反。根据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统计,交通事故起数从1986年的29万起上升到2002年的77万多起,年均增长6.3%。死亡人数由5万人上升到10.9万人,年均增长5%。2011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3.8万起,其中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24起,造成67759人死亡、2751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1亿元。据最新资料显示,日本万车死亡率是0.77,英国是1.1,加拿大是1.2,澳大利亚是1.17,法国是1.59,美国是1.77,而我国万车死亡率为 5.1,是发达国家的4至8倍。这些醒目的数据充分说明,我国已进入道路交通事故高发期。

三、交通安全工程

(一)交通安全工程概念

道路交通安全工程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道路交通系统中的危险性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评价和预测,并根据其结果,采用综合安全措施予以控制或消除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使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达到系统最佳安全状态的技术和方法。

(二)交通安全工程内容

道路交通安全工程内容包括系统安全分析、安全评价和安全管理。

具体内容、任务和意义:

(1)发现交通事故隐患;预测、分析由于交通事故隐患和人的失误可能引起的危险。

(2)制定和选择交通安全措施、方案,进行交通安全决策。

(3)组织并实施交通安全措施、方案。

(4)对交通安全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5)改进交通安全措施,以求得最佳的效果。

安全系統分析是交通安全系统工程的核心,通过对交通事故的发生原因、概率及各种隐患表现的定性或定量分析,可以充分识别系统的安全性和危险性。

(三)交通安全工程影响因素

交通事故是在特定的交通环境影响下,由于人、车、路、环境诸要素配合失调偶然发生的。因此,分析交通事故成因最主要的是分析人、车、路、环境对交通事故形成的影响。有人曾称交通事故为“现代社会的交通战争”,交通事故像一个隐形的杀手,潜伏在马路上等待着违章违规的人出现。因此我们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规,真正做到“关爱生命,安全出行”。

四、交通安全工程案例

案例对象:校门口的富裕路(科技路西口到西三环段)。

(一)富裕路段使用者遵守交通规则的状况调查

非常差(%) 一般(%) 非常好(%) 比较差(%) 比较好(%)

行人 17.6 37.4 31.9 12.6 0.5

非机动车 17.2 36.6 33.2 12.7 0.3

机动车 10.5 23.1 46.6 18.5 1.3

(二)改善措施

(1)优化调整公交路线,扩大线网覆盖,中心减少重复,边缘扩大覆盖,建立以快车道为骨架,普通车道为基础,支线车道补充车道。富裕路上包括的主要公交车有40路,308路,604路,711路,还有一些小型公交为辅,鱼化寨人口密集造成了坐公交拥挤的现象应把小型公交都统一换成大型刷卡式公交。

(2)逐步建立公交专用车道和普通汽车专用车道。

(3)加强政府监督机制,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加强线路开、调管理。建立以线网规划为依据,广泛争取社会群众意见为基础的线路开调机制,起草公路交通管理草案。

(4)建议规范的成本费用评价制度和政策性亏损评估制度,健全以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率为目标的经营考核机制。

(5)规划出租车驻车换乘系统和使用低票价政策。

(三)现状

2012年,西安外事学院北校区门口修建人行天桥,同时增设机动车隔离护栏,并将其开口设置距离学校门口300米处,大大方便了行人和车辆的通行,增大交通流量,明显减少了事故率。

五、交通安全工程总结

交通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问题,许多国家已经在交通可持续发展中将交通安全摆放在首位。在交通战略计划中,将交通安全作为首要目标,都明确指出要实现以减少交通伤亡,促进公共健康,改善公共安全为目标的提高交通安全性战略。随着世界各国,对道路交通安全的日益关注,且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研究道路交通事故的成因并制定相应对策,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形成了现代道路交通安全工程。

然而我国的交通安全问题依然很严峻,通过这次论文的学习,使我对交通安全工程有了深入认识,通过对道路交通安全的案例分析,然后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环境(是否设非机动车道,人行横道,隔离带,护栏,天桥及交通信号灯),随着道路交通安全的改善,我相信一定会形成和谐的道路交通安全环境。

作者:邱广浪

道路安全系统与安全工程论文 篇3:

采用事故案例改善《安全系统工程》的教学效果

摘要:事故案例具有通俗易懂、切合实际的特点,可改善安全系统工程的教学效果。结合典型事故,论述了采用事故案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出本讲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加强交流互动的方式。本文研究成果可以为安全系统工程及其他课程的教学提供指导。

关键词:事故案例;安全系统工程;研究型教学

《安全系统工程》是安全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基础。随着教学计划的变化及研究型教学的要求,如何在少学时的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是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作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把事故案例有机地融入到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采用案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是让学生对课程有兴趣,让学生感觉这门课程对安全生产具有重要作用,能解决生产中的安全问题,在未来的工作中能用得上。在《安全系统工程》第一讲时,需要明确该门课程的作用、主要内容以及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在讲解每一部分内容时,也应该说明该部分内容对安全生产的贡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安全系统工程》第一讲时,可以用事故统计数据说明安全系统工程的作用。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始终坚持把安全生产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着眼于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着力解决现实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加大科技投入,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事故总量大幅下降。各类事故起数由2007年的50.62万起减少到2012年的33.53万起,下降34%;事故死亡人数由2007年的10.15万人减少到2012年的7.13万人,下降30%。连续5年实现“双下降”。二是重特大事故明显减少。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从2003年至2007年的年均115起,减少到2008年至2012年的年均76起,下降34%。三是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状况持续改善。与2007年相比,2012年煤矿、金属与非金属矿山、铁路交通、渔业船舶事故死亡人数降幅均超过50%;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消防、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等事故死亡人数降幅超过20%。四是反映安全发展水平的四项主要指标进一步趋好。与2007年相比,2012年億元GDP事故死亡率下降66%,工矿商贸就业人员10万人事故死亡率下降46%,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51%,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75%。可以问学生:这些成绩的取得依靠的是什么?其中,安全系统工程的广泛应用是一个重要原因。使学生理解掌握《安全系统工程》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讲到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时,可以用事故案例说明科学、合理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知识可以有效减少事故发生。

二、采用案例引出本讲内容

《安全系统工程》中关于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及安全评价方法的介绍包括概念、原理、步骤等,内容比较单调,学生有时不愿意认真听,也不容易抓住关键点。以前在教学中都是先讲完方法再讲应用实例,如果在内容讲解前先介绍与该方法相关的事故案例,能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精神。介绍完方法后再结合事故案例进行分析,能让学生更深刻理解和掌握相关方法。在介绍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时,先介绍事故案例,引出本节内容。2003年2月1日上午9时许,一个巨大的火球从天外飞降,白色轨迹划破美国德克萨斯州蔚蓝的天空,火球继而一分为四,顺着4条弧线坠落大地,美国资格最老的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解体了(第28次飞行),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于1981年4月12日首次发射,是美国第一架正式服役的航天飞机,机舱长18m,能装运36t重的货物,外形像一架大型三角翼飞机,整个组合装置重约2000t,在滑行中它还能向两侧方向作2000km的机动飞行,以选择合适的着陆场地。该飞机的设计寿命可重复使用100次。提出问题: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为什么会坠毁?飞行前为什么没有分析出飞机的故障及其影响呢?最后采用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方法做出解答。在讲解因果分析图法时,结合最新发生的温州动车追尾事故,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激起掌握因果分析图法的兴趣。2011年7月23日20时30分,甬温线浙江省温州市境内,由北京南站开往福州站的D301次列车与杭州站开往福州南站的D3115次列车发生动车组列车追尾事故。事故造成40人死亡、172人受伤,中断行车32小时35分,直接经济损失19371.65万元。该事故原因错综复杂,包括设计缺陷、违规招投标、技术验收不严、雷击事故处置不当、电气设备故障、控制系统故障、通信系统故障、人为失误、管理缺陷等。提出问题:如何分析事故原因及其联系,预防类似事故发生?

三、采用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在介绍完相关知识点后,可以结合近年发生的事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把有关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例如,介绍事故原因分析时,结合事故案例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然后进行总结归纳。2008年9月8日上午,山西省襄汾县新塔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库发生溃堤事故,造成276人死亡。8日早上7时50分左右,违法生产的山西襄汾县新塔矿业公司尾矿库突然溃坝。约20万m3混杂着矿渣的泥水从100多m的半山腰狂泻而下,顷刻间吞没了1.5km长、数百m宽的地带,其中包括新塔矿业公司办公楼、部分民居和一个乡村集市。事故导致孟学农辞去山西省省长职务,副省长张建民被免职。通过调查分析,排除了因暴雨引发洪水或泥石流导致溃坝、地震等地质灾害引发溃坝,以及其他因素引发溃坝的可能。溃坝的直接原因是:(1)非法矿主违法生产,尾矿库超储,坝坡过陡导致溃坝引起。(2)库内铺设塑料防水膜及采用黄土贴坡等违规做法使坝体发生局部渗透破坏,导致坝体整体滑动、造成溃坝。事故的间接原因主要是:(1)不法矿主要钱不要命,违规建设、非法生产;该公司安全生产许可证于2006年4月被山西省安全监管局吊销,采矿许可证于2007年8月过期。(2)企业内部管理混乱,不治理重大隐患,在没有任何安全设施和保障的情况下长期组织生产。(3)地方政府特别是县、乡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执法不严、打非不力、监管缺失。

四、采用案例加强学生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是每一门课程的核心要求。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应用的难度不能太大,学生要比较熟悉相关工程应用背景,所涉及的知识不应太复杂和深奥。结合事故案例分析可使学生了解相关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将所学知识融入到事故分析中,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在讲解事件树分析时,采用事故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然后教师进行点评。1997年6月27日,北京东方化工厂储罐区发生特大爆炸和火灾事故,死亡9人、伤39人,直接经济损失1.17亿元。经过调查取证、计算机模拟和鉴定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在从铁路罐车经油泵往储罐卸轻柴油时,由于操作工开错阀门,使轻柴油进入了满载的石脑油A罐,导致石脑油从罐顶气窗大量溢出(约637m3),溢出的石脑油及其油气在扩散过程中遇到明火,产生第一次爆炸和燃烧,继而引起罐区内乙烯罐等其他罐的爆炸和燃烧。让学生理解事故一步步发展的过程,然后用事件树分析,提高预防事故的能力。

五、采用案例加强交流互动

课堂教学要有活跃的气氛,教师和学生之间要有良好的互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在交流掌握有关知识。交流互动的方式有很多,如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学生讲解演示、QQ交流、模拟考试等。利用事故案例容易理解的特点,结合相关知识层层分析,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动。在介绍事故树应用时,可结合事故案例加强互动。近年来,交通事故频发,引起政府和公众的极大重视和关注。2012年8月26日凌晨2时许,陕西省延安市境内包茂高速公路安塞段由北向南K484+95m处,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一辆双层卧辅客车和一辆装有甲醇的罐车追尾,引发甲醇泄漏起火,并致两车起火,事故确认共有36人死亡。两车追尾使甲醇大量泄漏,导致客车严重变形,人员疏散困难,加上事故发生凌晨2点多,大部分乘客均在熟睡,大量甲醇泄漏,迅速围住客车燃烧,车上乘客逃生机会相当少。2012年10月1日8时30分,京津塘高速出京方向约55km处,一辆载有德籍旅客的北京牌照中型旅行车,与一辆河南牌照的大型集装箱货车追尾。事故致中巴车起火,6人身亡,其中除一名中方司机外,其余5人均为德国游客。另有14人受伤,其中7人伤势较重。结合事故案例,利用事故树分析方法对车辆追尾燃烧爆炸事故进行分析。在事故原因分析、事故树编制、求最小割集及最小径集、结构重要度分析、事故预防措施制定过程中都可以和学生互动,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互动中更牢固掌握相关知识。

提高教学效果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针对的特点和内容,采用近年来的热点事故案例或者学生容易理解的事故案例,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应用能力,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同学们对事故案例教学比较认可。事故案例教学可以在《安全系统工程》教学中广泛采用,也可以在其他课程教学中推广。

基金项目:北京科技大学教学研究基金资助

作者:谢振华,刘 建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关于节能设计的建筑设计论文下一篇:安全管理与安全评价探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