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算计算能力管理论文

2022-05-09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口算计算能力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在数学学习中,计算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是低段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本文从算理掌握、计算习惯、口算和笔算训练、错题分析、分层教学等方面探讨和研究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做好学生学习的指导工作。

口算计算能力管理论文 篇1:

小学二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调查研究

摘要:数学计算能力是学生在小学期间着重培养的,提高计算能力不但可以为以后中高年级的学习打下基础,而且可以为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提供帮助。本文从口算、笔算、估算三个方面来调查探讨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通过对三个学校二年级学生的随机调查以及问卷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计算能力;口算;笔算;估算

一、调研目的

通过对小学生计算能力现状的调查分析和影响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归因分析,找到致使小学生计算能力存在一些问题的具体原因,提出一些方法策略,并希望借此能够帮助他们提高计算能力。

二、调研过程

1.调研时间:2011年12月

2.调研对象:徐州市光荣巷小学二年级学生、徐州市三十四中附小二年级学生、徐州市青年路小学二年级学生

3.调研方法:为深入了解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笔者拟从口算、笔算、估算三个方面进行调查。调查采取随机取样的方法进行,采用测验法和访谈法,并在其基础上同时采用观察法来帮助研究。

4.调研内容:调研内容以测验题的形式呈现,测试卷来源于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材,由口算、笔算、估算三部分组成。其中口算部分有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为直接写出口算值,如:1000-400=(?摇),第二种形式为:(?摇)内最大填几,如:4×(?摇)<27,第三种形式为: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如3×(?摇)=27。估算题分两种形式,一种形式为写出估算值,一种形式则是将估算值与给定的一个数进行比较。相对而言,笔算形式比较单一,直接是列竖式计算但要求验算。通过测验了解二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情况,进而探讨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

计算能力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笔算。笔算具有一定的竖式规则和固定的运算程序,掌握基本的程序(计算方法)后,只要按部就班地操作就可得出结果。[1]

2.口算。汪发隆指出口算是不借助于任何工具,不用书面表达计算过程而直接通过思维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具有花时少、速度快等特点,是训练思维敏捷性的良好手段。[2]

3.估算。张德勤、易天章在自己的研究中指出估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之中,根据具体条件和有关知识对事物的数量或计算结果做出估计或大概的判断的一种计算方式。[3]本次调查的情况统计分别就笔算、口算和估算三方面进行,并且从学生计算用时和正确率两方面进行数据统计,学生的计算用时情况见表一,计算正确的人数百分比见表二。此次调查的是三个学校随机抽取的二年级某一个班的学生,因此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从计算正确的百分率可以看出,小学生计算正确率不高。从计算速度看,大部分小孩的计算速度一般,有个别小孩计算速度较快,还有一部分小孩计算速度较慢。同时根据做题时的情况来看,小孩做完普遍不愿意检验。将各种计算方式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计算能力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中笔算最强,估算能力最弱。然而口算能力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笔算、简算和估算的基础。口算的速度与正确率直接影响着计算能力的提高与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加强口算练习,从根本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4]但从学生实际情况来看,口算成绩并不好,是计算能力中急需加强提高的方面。在学生的口算错误中,类似将700+300的结果写成100或400,660-600的结果写成600,40+300写成700等情况较多,将“+”看成“-”、“×”看成“÷”、多“0”少“0”、數字看错等错误在题中都有所反映。小孩口算容易错,大多原因是其对数字的敏感性不高,往往是看到的和头脑中所想的不同,想到的和自己所写的不同,而这些不同从根本上讲是学生思考过程的暂时性消失或中断,从而造成错误。在学生的笔算错误中,错误类型相对集中,往往是忘记进位退位、将数字看错、竖式正确但横式漏写或误写、计算时字迹不清以导致错位而算错等。笔算需要学生细心,但小学二年级学生一般七八岁,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提醒与鼓励,不断地激发他们的兴趣来保持做题的积极性。

对于估算题而言,有的学生掌握较好,有的学生则稍差。在估算题中学生往往都知道是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若是单独让学生说出每个数接近几百或者是将整百数相加,学生做对的可能性较大,但对二者都有要求时,学生就会经常不能兼顾。例如599+297,有学生会估计成600+200而导致错误,也有学生估计正确却在计算600+300时出错。总体说来,学生的估算错误并不是很多,估算这部分知识学生掌握起来并不是很难,计算要求也并不是很高,但能否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在测试题中则无法表现出来,因此对这一点存在遗憾。

总观口算、笔算、估算这三类计算,其错误原因归类起来可以分为混淆型、错写漏写型、干扰性三类,并且粗心情况较多。[5]计算中存在的错误原因我想有以下几方面:看错符号或数字,没有掌握方法;缺乏一丝不苟的心态,甚至无草稿纸;书写习惯差,书写工具不齐,写字潦草,0、6不分,1、7不分;多数学生没有检查的习惯,有的也只是草草扫视一遍,无法发现错误。

从学生的综合情况分析,影响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感知粗略,即感知事物笼统、不具体,看不清事物特征,头脑中的印象无整体性;表象模糊,小学生的口算从直观感知过渡表象运算,再到抽象运算,其思维具有很强的具体形象性,表象常成为思维的凭借物。低年级小孩因口算方法的表象不清晰而产生差错;强信息干扰,往往同数相减得0等这种强信息映入眼帘,容易掩盖其他信息;思维定式,即容易按照比较固定的方式思考或解决问题;情绪不稳定,不同情绪状态直接影响计算过程,往往急于求成之心使得错误百出,并且通常因算式简单而轻视。

同时在统计错误的过程中,我发现有几个学生的测试题成绩较好,计算能力较强,因此又单独对这些学生及其家长做了访谈调查,并注意对这些学生的平时情况进行了观察,同时采取了作业分析法的形式对他们的作业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总结,发现这几个学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例如:家长重视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经常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喜欢数学课,爱回答问题,爱动脑筋;学习习惯好,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每天能够坚持做数学课外练习……从他们的作业中,我发现他们书写都很认真,字迹清楚,并且作业错误率低,有错的地方他们都能及时订正。

四、对策与建议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从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诸因素入手。二年级学生年纪较小,发展空间较大,而计算能力并非一时一日可以提高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根据调查与资料分析,我想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计算能力的大小不仅与年龄有关,也与学生自身状况有关,因此在巩固计算时需要分情况而论,依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状况来定标准。

2.学生的能力是按阶段提升的,因此不可舍近求远,需要从小将基础打牢才行。

3.计算能力的提高必须经过多练习。二年级学生虽处于好玩阶段,但必须保证基本的练习量,达到锻炼的效果。

4.对于学习方面,需要学生、家长、学校三方面共同努力。虽然一直在强调家校互动,但实行起来效果并不好,同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学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切不可以偏概全,也不能因为学生成绩不好就放弃对其的管理与教导。二年级的学生尚小,许多地方都还不懂,对于那些反应慢些的孩子,家长和教师要给予足够的耐心与鼓励,给予更多重视。

参考文献:

[1]顾志能.谈“比算式的口算”[J].小学数学教师,2007,(7,8):37-39.

[2]汪发隆.小学数学教学口算训练三法[J].青海教育,2004,(4):18-19.

[3]张德勤,易天章.小学数学估算略谈[J].小学教学研究,1996,(7):22-24.

[4]王英.口算练习与儿童计算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学研究,1999,(2):26-27.

[5]高亚兵.对小学生计算粗心现象的心理学研究[J].浙江教育学报,2003,(1):11-17.

作者:潘歆,束艳

口算计算能力管理论文 篇2:

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摘要】在数学学习中,计算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是低段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本文从算理掌握、计算习惯、口算和笔算训练、错题分析、分层教学等方面探讨和研究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做好学生学习的指导工作。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口算;笔算;算理

计算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对学生学习数学及其它科目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学生计算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学生未来学习的难易程度和学习质量。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和端正的学习态度。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探讨和研究。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一)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大部分是计算

从教材角度看,小学数学教材的绝大部分试题都和计算相关,计算占比高达70%以上。这直接反映出计算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学生只有掌握了计算能力,才能拥有进入数学大门的钥匙,学好数学课程。

(二)计算能力是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成绩测评的角度看,数学试卷中每一道题都涉及计算,倘若学生总是算错,势必不会有好成绩[1]。如果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计算任务,甚至保证结果正确,就不会浪费时间,将更多时间用于试卷检查,利于提高数学考试成绩。所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保障学生数学成绩的基本途径。

(三)计算能力是影响学生學习效率的重要因素

从学生角度看,部分低段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总要花费很长时间,这和缺乏计算能力有很大关系。低段教材内容以计算为主,而学生又没有足够强的计算能力,自然要花费很长时间学习计算,学习效率偏低。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强化算理认识

掌握算理,是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因此,算理教学是低段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教学中,循序渐进地渗透算理,使学生正确理解、掌握算理,并有效使用算理,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首先,教师指导学生掌握算法,让学生熟记、熟练使用加、减、乘、除法等计算法则,为学生掌握算理奠定基础。比如,教师要求学生背诵各种计算法则,并以习题为载体训练学生,让学生熟练掌握此运算法则,在练习中懂得算法的应用[2]。

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计算规律,感悟算理。除了常规练习题,教师设计一些含有计算规律的习题,让学生计算并总结计算规律。当学生进行了一定数量的计算后,就会积累基本的计算规律。除了这些,教师还引导学生掌握常用的计算方法,如凑十法、破十法、口诀求商等,形成正确的计算思维,保证计算正确,提升计算能力。

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多做笔记,整理归纳常见的计算方法和数字规律,不定期翻阅查看,做到温故而知新,把算理逐渐转变为自己的计算思维。

(二)培养计算习惯

低段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如,不使用草稿纸、不检查等,导致计算失误。俗话说:“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为此,教师注重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助推学生提升计算能力。

首先,教师明确告诉学生计算习惯的重要性,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拥有好的计算习惯可以避免计算错误,提高数学成绩。

其次,教师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计算习惯。第一,规范书写,保持字迹工整、书面整洁;第二,使用草稿纸,用草稿纸计算和验算;第三,认真审题,清楚理解题目内容,看清问题,切忌马虎大意;第四,认真检查,全面校对。检查书写的数字、符号、标号等,避免识别错误;第五,注重计算反思,静坐常反己错,避免重复犯错。教师严格要求,使学生在日常计算中保持正确的计算习惯,从而保障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最后,教师指出学生的不良计算习惯,使学生正视自身问题,并加以调整,以便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比如,教师经常查阅学生的习题、作业、试卷等,分析学生计算能力差的原因,及时指出学生不良的计算习惯,如,字迹不清、笔误等,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改正不良习惯。

(三)加强口算和笔算训练

口算、笔算是小学数学教学阶段比较重要的计算方法,学生具备了基本的口算、笔算能力,才会提升计算能力[3]。因此,低段数学教学中,教师注重口算、笔算教学,通过有效方法训练学生的口算、笔算能力,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

1.口算训练。口算是笔算的基础,是训练敏捷性思维的良好手段。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归纳一些常见的口算方法,熟记常用的数字计算规律,开展形式多样的练习,如,在每节新课开始前抽出几分钟时间以视算、听算、抢答、游戏的形式训练,勤训练,反复训练,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就会强化记忆,巩固知识,养成良好的口算习惯。例如,通过“列车接力”游戏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教授“10以内加减法”时,教师先出示一道口算题“2+3=?”,由第一排右侧第一名学生率先回答,该名学生回答后,下一位学生接下一道题,以此类推,循环下去,直至全部学生回答结束。这样的训练方式既有趣又有效,可增加学生的参与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字敏感度。

2.笔算训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算所占的比重大,许多概念的引入,算理算法的理解,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的求解,解简易方程都离不开笔算。可以说,学生笔算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学生的数学成绩,甚至影响学生后期的数学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除了坚持不懈地训练口算外,应通过游戏、竞赛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熟练加、减、乘、除及四则混合运算,为笔算的准确性打好基础。然后,培养学生的检查意识,强调学生每做一步“回头看看”,做到不抄错题,数字、符号不错不漏,提高准确率。再次,坚持有错必改,强化纠错意识。教师引导学生形成错题本,归纳经常出错的原因,常常警惕,避免再犯。最后,严格要求,规范学生的书写,以防错写、漏写数字或运算符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提高笔算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坚持不懈地训练才能收到成效。

(四)强化错题分析

教师利用学生的错题引导学生分析,使学生在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的过程中明白错误原因,从而规避这些错误,提高计算正确率[4]。或者,教师故意设置错题,引导学生分析错题并用正确方式计算,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计算思维,既能助力学生提升计算能力,又能让学生在分析与计算中获得巨大的成就感,增加计算兴趣。比如,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时,教师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经常出现的错题,再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寻找错误之处,分析错误原因。经分析和讨论,学生发现笔误、计算方式不正确是最突出的原因。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加深错题印象,谨记错题原因,在以后计算中避免发生同样的错误,进一步培育学生的计算思维,增強学生的计算能力。

(五)实施分层教学

低段学生虽然同时接触数学,学生之间的接受能力、知识掌握程度等依然有着很大差别[5]。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因此,教师实施分层教学,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计算题,布置不同的学习要求,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课堂。这样,学生有了适合自己情况的习题,就容易完成计算任务,获得成就感,乐于接受计算训练,提升计算能力。例如,教师把全班学生分层,针对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计算习题。其中,接受能力好的学生计算难度最高,再依次降低难度。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了与之能力相适应的计算习题,自然不会出现“吃不饱、吃不下”的情况,都能在练习过程中提升计算能力,获得成功的乐趣。

总之,计算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小学低段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教师要给予足够重视,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这是低段数学教学的基础和根本。基于此,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及算理,培养学生正确的计算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廖翔.小学数学合情推理要素分析及优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05):64-66.

[2]张平奎.算理理解:计算教学的重中之重[J].教学与管理,2019(05):30-32.

[3]王岚.小学生计算差错的类型及应对[J].教学与管理,2018(32):47-48.

[4]刘丽琴.四年级学生数学计算典型错误及教学溯源[J].教学与管理,2017(20):51-52.

[5]黄红成.数学练习应注重训练与习得[J].教学与管理,2017(02):31-32.

编辑:徐春霞

作者:董春梅

口算计算能力管理论文 篇3:

小学数学口算方法和技巧研究

摘 要:新課改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许多教学要求,其中就包括对学生口算与估算能力方面的培养,继而在多面化的教学下全面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能力。而口算这一方式对学生计算要求不适用任何工具,足够考验学生在有限时间内的思维活动速度,能够良好地实现教学引导,促进小学生在口算时能够获得更多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更多地进行口算教学的应用,在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中有力地发展学生数学素养,构建更和谐、融洽的数学学习氛围。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口算方法

小学是学生学习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关键阶段,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在学生正确、高效地进行数学运算的前提下,才能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数学学习或者展开对相关学科的学习。而新课标的变化也指出,运算能力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其教学过程需要被投以更多的关注。鉴于口算是数学运算的重要基础,教师应从口算的角度出发,在了解学生运算能力的现状的前提下去分析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可能因素,帮助小学生形成与稳固自身的逻辑推导能力。通过对不同教学策略的应用,教师能够找到更为便捷、有效的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方法与技巧,以下则简单列举了这些教学技巧。

1.趣味引领学生,激发口算兴趣

兴趣不失为学生最好的学习老师,它能够让学生爆发出更为强劲的学习动力。现如今,大多数的数学教师只是借助简单的重复与大量机械性的运算练习来帮助学生进行口算能力的训练,时间一长,学生甚至会“舌头打结”“话都说不圆”,直至对这一训练方式产生抵触与厌烦感,认为数学学习过程很枯燥无趣,很难长时间坚持下来。因此,教师需要在口算教学中增加更多的乐趣,通过兴趣的引发来让学生获得足够的学习自主性,在各种方式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对口算产生更多的好奇心,让学生觉得“快速口算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我应该更多地学习”,借由学生主动的学习过程将使整个口算教学的推进变得更为简单。

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们播放一些综艺节目,比如《最强大脑》中他人对快速口算与心算的惊呼,或者以一些特殊的天才为蓝本,讲述其特殊的计算天赋,将不同的数字看作图形,数字的运算就相当于图形的结合,对于多位数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这样,在范例的影响下,低年级的孩子能够认为快速口算与心算是一项很棒的能力,再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对口算题的训练能够表现出更高的热情。此外,教师还能将口算题用扑克、卡片等形式进行补充与展示,让小学生以抢答、竞赛等形式进行口算问答,从而实现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有效衔接。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布置口算的任务,在现有的模式下鼓励学生小组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以积分赛为前提去调动学生整体的积极性。在兴趣引导的口算学习下,学生在挥发自主性的过程中可享受到口算的乐趣,促使学生理解回答后产生的满足感与收获感。

2.提升分辨能力,渗透口算算理

小学生对一些复杂的问题分辨能力有限,特别是对数学问题,在长时间的训练下容易对计算中出现的符号与数字进行混淆。因而,教师需要注意易混淆的题目类型的讲解,在教学中使学生建立起更为清晰的数学概念,使其在口算学习中掌握对数字与符号的敏感性。在这一方面,教师需要提高学生的分辨力,使学生在练习中减少犯错误的概率,掌握自己出现的问题的基本特点与处理技巧。

如,对低年级的孩子而言,由于教学的侧重点不同,学生可能出现进行某一种单独计算时比较熟练,但是容易在加减乘除这类混合的计算过程中忽视部分数学符号对运算过程的影响,从而导致出错。对此,教师需要在口算练习中引导学生反思自身对运算律与运算顺序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四则运算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对“先乘除后加减,先左后右,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这一基本准则,促使低年级的学生理清基本的运算思路。并且,在分数运算的过程中,强调学生对因数与约数的敏感度,使其能够在运算过程中快速化简,合并同类项,从而在口算中提高计算的准确性与计算速率。教师还可以进行题目的对比训练,以此激发学生产生深刻的学习印象,从而发展学生形成进一步的解题思维,在口算中逐渐实现计算方法的优化,并有力促使学生理解计算过程,注重口算算理。

3.扎实口算训练,培养口算习惯

数学教学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因而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口算教学来说正是如此,教师需要通过日常的口算训练去进一步养成学生的口算习惯,促使学生对问题能够勤于思考、细致观察。在规律性的知识技能训练中,以“快问快答”为基础进行丰富、多次的口算教学,让小学生能够将思考用言语表达出来,明晰个人的解题思路,并在学生取得正确计算结果时进一步巩固个人信心。此外,教师也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针对性的口算训练中让学生理解记忆常见的数字组合,使其在口算中实现分数、整数、小数的快速转换,面对复杂的口算计算时能够提高口算的准确率,而不是在长期遇到问题就笔算的情况下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如,教师可以列出不同计算方法上的典型例题,加以数字填充。以“10的2/5是多少?”为例,学生能够在口算中將10乘以2/5得到4这一结果,也可以将10先除以分数分母下的5,得出中间结果2,再乘以分数分子上的2得到最终结果4,还可以将10先乘以分数分子上的2,得到中间结果20,在除以分数分母下的5,得到最终结果4。到“3/4—5/12是多少?”,学生可以先进行通分,把3/4化为9/12,分子上的计算结果为9—5=4,而4/12可以化简为1/3,在公分母的计算中找到合适的最小公倍数或者最大公约数,从而确保计算的准确性。这样,在口算例题的训练下,学生能够寻找到最适合自身、最为便捷的计算方式,从而提高口算效率,形成良好的口算习惯。在面对相似的计算问题时,可以快速回想起此类问题的计算过程,从而在强化口算记忆的过程中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认知。进而,在口算——思考——得出正确结果——受到鼓舞——继续口算的这一循环下,小学生在口算学习中形成了正反馈,把口算训练与数学教学内容综合起来,从而在适量的练习下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学习品质,培养出优秀的口算习惯。

4.积累口算技巧,提升口算能力

口算作为一种简便运算,学生在攻克这一简便计算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运算律,在记忆中组合各种计算技巧。对于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乘法的分配、交换与结合律等进行强化理解,对九九乘法表这类基础知识更需要背诵记忆。从而,在知识基础的前提下,才能有效推动学生对口算的掌握速度。此外,在简便运算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积累一些凑整、裂项分组求和、裂项相消等口算技巧,将其灵活地应用与口算学习中,进而使学生建立更为深刻的知识印象。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对题目的记忆与信息处理是关系运算的首要因素,其他因素还包括学生对运算法则的不熟悉与对运算本质的不理解。总体来看,教师需要在口算教学中帮助小学生积累口算技巧,通过背诵运算法则、剖析运算机理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在有限时间内得到更准确的答案。

如,在39+2X11这一计算中,教师就可以将2X11拆分为两个11相加,而11与39相加正好可以凑整,加和结果为50,50再加上一个剩下的11,可以快速得出结果61,反观若是直接先计算2X11的结果,39加上22得到61的计算方式还需要经过大脑关于进位、验证等思考,相较之下口算慢了不少。而在2÷(4/3)+(5/12)X(3/2)这一计算中,学生可以进行裂项与合并同类项。即前一项可以是2X(3/4),为1X(3/2),1可以裂项与后面的5/12分组求和,为17/12,再通过这一分数与3/2相乘,可以得出结果为51/24。在这样较为复杂的计算中,运用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清楚地找到自己的解题思路,在运算规则熟记于心的过程中发挥出了口算的灵活性与便捷性。从而,学生能够在解题策略、心理机制、错误本质方面有了巨大的理解,面对不同的题目能够选择不同的计算技巧,基于自身的运算能力与数字敏感性去进行计算的开发,实现在口算练习中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提高其数学计算速率与运用能力。

5.整合生活元素,促进口算应用

口算可以说是来源于生活而应用于生活,由于生活中对一些基础运算的需要,也不能随时拿出纸笔进行运算,因而需要口算这一方式帮助学生打好心算的基础。对此,教师需要积极与学生家长相配合,使其在生活中进行更多的口算训练,在帮助训练学生反应能力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应用数学知识,使其在口算学习中收获更多的成就感与自信心,进而使学生吃透这一计算方法,有力地将口算、心算、笔算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在正确计算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一套认知。

总之,对小学数学低年级口算的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生遇到的重难点去进行教学突破,呈现出运算的本质属性,从而使学生能够进行全方位的口算能力培养,最终实现对整体计算能力的挖掘与发展,促进对学生个体数学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培养。这样,才能够让小学生充分利用数学这一工具,在良好运算习惯的养成下提高学习效率,形成更高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张璐.小学低年级口算能力培养及口算与笔算的正相关性浅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

[2]卢亚绸.基于真实情境的小学数学口算教学[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

[3]王莹福.浅谈培养小学生口算能力的方法[J].亚太教育,2019.

[4]程应军.基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小学口算训练教学改革创新[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

作者:叶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营销稽查电力营销论文下一篇:数字信号处理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