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校园管理论文

2022-05-04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校园文化校园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所谓的校园文化,就是指在一个学校内部,能够被全体师生所认可和遵守的一种群体文化。这种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所在,是师生行为准则与思想作风的总和,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创造,同时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它的创造者。

校园文化校园管理论文 篇1:

创建和谐校园文化 优化校园管理机制

当今社会发展的动力已经由“生产力”“制度变革”转化为“文化力量”。21世纪是文化的世纪,文化竞争力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将文化发展融入学校发展和管理,合乎时代发展的理念。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文化校园环境并加强文化管理体制建设是教育进步的必由之路。

一、校园文化与管理内涵

“学校文化”来源于美国学者华勒(W. Waller)所著的《教育社会学》,除此之外还有诸多相关的学说,如文化氛围说、意识形态说、文化要素复合说等。综合众多解释,笔者认为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本,以师生为主体构建的,基于核心校园文化的群体文化,其核心理念通过物质、制度、行为等文化形式表现出来。

二、构建校园管理机制的意义

(一)有利于构建教育内涵、促进学校软环境建设

倡导学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其实质是基于现有校园环境,构建以校园文化为核心的文化环境。而作为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环节,精神文化在内涵式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一方面,它能够指引校园文化的方向;另一方面,学校的整体风貌、凝聚精神、持续发展能力及感召能力都能得以彰显。因此,构建小学校园管理机制有利于构建教育内涵,促进学校软环境建设。

(二)有利于营造教育氛围,潜移默化地培育师生精神性格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产物,是全体师生员工行为的产物。一个学校的文化环境是反映学校整体素质的窗口,管理水平、师德水平、学生素质水平等都能够透过这个窗口反映出来。同时,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营造教育氛围,潜移默化地培育师生精神性格。因此,校园文化不仅能很好地评估学校的发展状况,且对学校的发展情况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有利于帮助学生调适心理行为,凝聚师生共识

校园文化在实际中提炼经验,于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中发挥着指导效用,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新时代育人的教学理念。在良好的文化氛围熏染下,学生能够调整自身心理冲突,规范自身行为,将不正当的行为方式逐步规范为健康的行为方式,实现自我教育,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另外,校园文化还具有调节关系,培育师生凝聚力和归属感的效用。通过对校园文化的共识,在价值观上达成一致,生生、师生、师师之间便会形成团结友爱、和谐的关系。例如,树立“我以学校为荣,学校以我为荣”的奋斗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加强学校与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为师生提供工作学习的精神动力。

三、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优化校园管理机制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校园文化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评估机制

首先,要建立健全校園文化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评估机制,使校园文化的践行措施落实到位;对文化的践行成果进行实时的追踪,使校园文化的建设真正地落实落细,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其次,评估机制的建立不能脱离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教学实际。以建设小学的“4Q”特色课堂为例,教学管理者以 “育未来英才”“七彩乐园,阳光人生”“童心同真”等目标理念为基准,构建了4Q课堂从开发到实施再到结果的一系列评估标准,由此判断在4Q课堂前后学生的创造水平的变化、校园软环境的变化以及小学生综合素养和思想水平的变化。

最后,评估标准应立足于长远,不能仅仅是一个短期工程。这一方面是因为校园环境的构建以及成效的取得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一定时间长度的长期工程。另一方面,短期的评估标准无法适应校园环境的变化,实施效果较差。

(二)健全校园文化建设的督导评估机制

落后的督导理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育事业前进的步伐,因此校园文化建设的督导评估机制亟待更新和健全。一方面,教育从业者要具有督导的意识,敢于被督导,校园文化建设才能真正发挥实效,体现校园文化的内涵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只有健全了相关的督导评估体制,才能使校园文化环境工程真正成为师生员工终身发展的助推力,帮助师生建立健全良性人格。

首先,要秉持以人为核心的学校管理教学工作理念,从文化、制度、行为等方面落实培养健康健全的人格,提高人的素质的目标。同时,督导评估机制要以师生为主体,让教师和学生都意识到自身是校园文化环境的主人公,加强其构建校园文化的自觉意识,主动地建立自上而下的反馈机制,评估校园环境的建设成果。位于督导评估机制的末端,教学管理者更应该关注学校师生员工的人文精神和自我评价成果,改变以分数为基准的硬性评价目标,将评估重点放到精神面貌之上。

其次,还应将科学的完善性纳入校园文化督导评估机制。校园环境建设理应作为一项重要工程落实到校园管理的体系和条例中,教学管理者也要将校园环境的考核和建设情况落实为考察学校教学和管理成效的重要检查指标。通过具象且量化的考核标准,落实考核评估体系,促进制度科学化、管理科学化,使校园文化建设有章可循。同时,机制的建设应该立足于学校的办学特色,不能僵硬化、模式化。

综上所述,校园文化内容的设计要以校园运行的实际环境为依托,应体现地域或社区历史文化背景、学校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教育发展的时代特色。小学教育工作者要以具有人文特色的校园文化理念来锻造可持续的校园文化环境,构建行之有效的校园管理体制,促进师生思想文化水平的提升。

作者:王素东

校园文化校园管理论文 篇2:

校园文化在校园管理中的重要性

摘 要:所谓的校园文化,就是指在一个学校内部,能够被全体师生所认可和遵守的一种群体文化。这种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所在,是师生行为准则与思想作风的总和,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创造,同时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它的创造者。

关键词:校园文化 校园生活 重要性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肩负着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重任,而校园文化最能体现一个学校的本质,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这种特殊的社会文化也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体现,那么,建设好校园文化对一个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来说尤为重要。

一、校园文化是校园管理工作的重点

学校肩负着为社会主义培养接班人的重要使命,所培养的人才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当前我国社会主义需要的人才不仅是要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有先进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情操。而要培养出这样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除了学校的课堂教育之外,还需要一种非课堂教育,这就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的教育,有着与课堂教育同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作为一种对课堂教育的深化和补充,校园文化使学生在接受文化教育的同时,充分施展才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通过丰富的校园生活,缩短学生与社会的差距,使学生在一种健全的教育制度下,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大减少了学生开始步入社会所造成的与社会脱节的现象,用最快的速度发展成为对社会主义发展有用的高素质人才。

二、校园文化影响学校的办学方向

校园文化建设的好与坏,直接关系着学校是否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校园文化事实上就是一种课堂以外的物质文化教育,这种物质文化建设的形态直接影响着学校师生的生活方式以及情感思维和行为模式。社会主义体制下的校园文化建设必然要遵循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把握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青少年学生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在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熏陶下,逐渐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校园文化的文化理想。正是这样的文化理想,指引着青少年发愤图强。学生虽然是校园文化的主体,但也十分需要学校和社会各界的支持,这些支持来自于作家,艺术家,以及各方面领域有一定成就的学者,帮助指导学生建立起健康向上的校园生活。校长和教师们更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文化,引导校园文化坚持走正确的社会主义方向。

三、校园生活离不开校园文化的指引

随着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共同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学校是一个文化生活尤其丰富的地方,对学校的师生来说,校园文化所组成的校园生活是他们精神生活的重要方面。这是因为广大师生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之余,需要休养生息、愉悦身心,尽情享受精神上的放松;同时,广大师生也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了解、认识国情,认识社会,提高素质修养。通过健康有益的校园生活形成优秀的校园文化,使之长存于校园之中,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有助于帮助学生调节心情,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增加阅历,形成科学健康的人生观,保持健康向上的情绪,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总之,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是校园管理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激发学生各种潜能,扩大知识领域,把知识延伸到课堂外的任何角落。健康的校园文化寓教于乐,给政治思想工作赋予艺术性,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轻松接受思想政治文化。校园文化的建设,根本上是校风校容的建设,抓好校园的文化建设,有助于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文明、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咏梅.对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青海教育.2007(07)

2.李志兴.和谐校园建设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科技博览.2009(19) ■

作者:范绍模

校园文化校园管理论文 篇3:

浅谈生态德育下的校园文化管理

摘要:近些年来,生态德育的理念以及校园文化的管理在普通中等学校开始推广。本文将从生态德育理念对初中生培养的重要性入手,进而具体说明生态德育下做好校园管理的途径,促进学生的发展与成长。

关键词:生态德育;校园文化;德育理念;文化管理[HK]

在生态德育教育的理念之下,将校园文化的管理理念与具体的管理办法做出相应的调整,也是响应国家和教育部对九年义务教育提出的生态教育、生态德育理念的响应与实施,对学生的未来的发展与适应社会的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生态德育理念对初中生培养的重要性

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初中生处于一个需要引导的阶段,自身的心理素质、生理素质以及对社会的人和事都处于比较浅层的认识阶段,认识事物的方法和方式比较有限,而生态德育的教育理念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生态德育倡导爱护生态文化,树立个人的品德观念。生态德育的理念能够教导初中生爱护以及保护生态环境,在思维意识的深处形成保护环境是每一个人的责任,而并非只是环卫工人、绿化工人的职责。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从小树立正确的观念有利于道德品德文化的延续与传承,如果每一代人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必然会促进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

2.促进学生学习的理论与实际结合

生态德育的教育工作旨在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而并非只是将理论停留在表面的学习中。初中生在处理与学生或者老师之间的矛盾时存在处理方式不得当或者不会处理的问题,生态与德育的结合能够教导学生遇到矛盾时,选择最佳的处理方式,使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

二、生态德育下校园文化的管理

1.營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学校应该充分利用校园的地理位置,合理规划与设计校园的绿化,优美的校园风光对初中生的学习与保持赏心悦目的心情起到了辅助的作用。将校园的美化、绿化以及人性化的设计着重突出,将生态的理念融入校园文化中去,为学生打造以生态为主的校园环境。学生每天步入校园看到的是整齐的规划,整洁的摆放,充满自然风光的校园是何等的舒畅。如果校园的垃圾随处都是,满地的纸屑,校园中没有绿化设计,光秃秃的只有教学楼,这对学生的影响不言而喻。因此,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舒适的学习氛围与学习场所,让爱校园就像爱家一样的理念根植于每一位学子的内心,可以促使生态德育教育得到更好的推广。

2.规范校园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应该遵守学校设立的规章制度,这也是校园文化的一种体现。例如,在学校最基本的就是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讲话文明等,这些制度要求学生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学生的德育工作都有所提高的话,对校园文化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能够推动整个学校形成更和谐的人际关系。不断规范校园制度,久而久之,必然会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

3.加强课余文化的引导

课余文化也是初中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生态德育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各个方面的长期努力,耳濡目染的熏陶,逐渐树立起来的。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也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树立生态德育的理念,对校园文化的优化起着推动作用。例如,学校的自然课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去野外学习,在户外讲解生态平衡的基本知识,并引导教育学生从自身的小事做起,保护生态环境,这也是提升自身道德素质的途径。

生态德育教育工作在初中生的教育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需要专业知识与个人素质均具备的人才,生态德育教育促进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必然要面对工作岗位中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因此,在学生时代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利于以后的适应社会。生态德育工作也能帮助学生树立爱护自然的理念,从自身的能力出发,在不破坏自然的基础上贡献自己的力量。生态德育的影响十分深远,应该得到重视和普及,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参考文献:

[1][ZK(]李大更.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德育的改进[J].新课程:上,2016(2).[ZK)]

[2][ZK(]陈婷婷.对小学生德育时效性问题及对策的探讨[J].考试周刊,2012(73).[ZK)]

[3][ZK(]张玲玲.浅论高校生态校园文化与高效生态德育建设[J].科教文汇(旬刊),2011(23).[ZK)]

[4][ZK(]王世民,李泊,周磊,等.论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江西社会科学,2003(12).

作者:刘飞腾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人力资源激励管理论文下一篇:源投公司环境保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