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扎根的教育范文

2022-06-12

第一篇:做扎根的教育范文

喜迎十九大,做扎根基层的好教师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做扎根基层的好教师,做好学生引路人》。

在江苏省的最西边陲,有一所学校——丰县赵庄镇刘集小学,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在这里,没有华丽的建筑,没有足够先进的教学设备,但在这儿,有一群最可爱的人——教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扎根村小,无怨无悔!

当历史的车轮从2012年转到2017年,中国教育用5年的时间书写了大国篇章,刘集小学亦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全面攻坚注入了一股新力量。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来学校的场景,作为加入乡村教师队伍的一员,我们成为了刘集小学教育的新血液、新力量。在农村里总有那么一些人不求回报的坚守在教师的岗位上,在这里,我认识了那些扎根村小几十年的教师——刘成行教师、张昌良老师、刘立海老师……我笃信,他们就是最美的乡村教师!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和坚守使其人生绽放出璀璨的花朵,他们留给社会的不是金钱和名利,却是一份永不磨灭的精神财富。

喜迎十九大,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行,需要留住好教师,也需要培养好教师。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公平持续推进。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使用始终坚持“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提质量”,坚持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教师队伍改革的主体框架基本确立,教师配置情况得到较大改善,教师队伍得到优化,教师素质得到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强化乡村教师培养补充、改革实施国培计划、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一连串的改革举措给乡村教师送上安心从教的定心丸。要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现代教师教育体系让更多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优化管理和改革则让这支队伍充满活力。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扎实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关键之年,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进入全面攻坚阶段。十九大召开在即,进一步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推公平,以改革提质量,以改革添活力。中国教育正在奋力书写让人民满意、让人人出彩的答卷。

喜迎十九大,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将以身作则,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第一任务,促进身心健康作为第一要求,知行合一作为第一原则,扎根基层,教育引导农村青少年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把真善美的种子不断播撒到每一位孩子的心中。

第二篇:扎根基层 服务群众 做有为村官

今年是我到村任职的第二年,也是我不断成长、不断进步的一年。在任职的两年里,有太多的东西让我不能忘记,第一次做会议记录、第一次清理河道垃圾、第一次与群众交谈、第一次参与矛盾纠纷协调……太多的第一次在过去的两年中不断的充实和丰富我的生活和工作阅历,在我的成长的道路上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让我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学生成长为一名基层干部;从一名普通群众成长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从一名价值索取者成长为一名价值创造者。下面我就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思想政治方面

一年来,我牢记自己是村集体的一份子,结合党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王瑛同志,雷国忠同志先进事迹、创先争优、做“朴实、吃苦、感恩的巴中人”,学习村官楷模张广秀,基层干部楷模文建明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结合远教平台理论知识,参与村党支部和上级党委的组织活动和会议,积极学习各级领导在活动中的讲话精神,不断提升思想政治修养,同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2010年

- 12期组织全村党员干部学习下载下来的政策法规、使用技术知识,真正做到了“让党员干部受教育,让群众得实惠”。

五、协助做好平安创建工作

平安是一个地方发展的重要保证,搞好平安建设是搞好其他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几年来,我在村“两委”领导的带领下,坚持狠抓安全稳定工作,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化解群众矛盾纠纷,做好平安创建检查记录。

六、积极做好抗洪抢险工作。今年的***洪灾和****暴雨洪灾中,我村遭受了极大损失。在抢险救灾中,我积极协助村“两委”组织受灾群众转移,协调安置受灾群众。洪灾过后,我积极参与灾后自救,认真统计并上报群众损失,和村“两委”一道组织群众对受损村道进行了平整修复。

七、协助镇党政办工作

我在做好村内工作的同时,还积极争取到镇党政办进行多岗锻炼,得到了领导的批准。自到党政办工作以来我自觉服从总体安排,虚心学习,任劳任怨,始终坚持以行政效能建设为镜,在主动、严谨、高效上下功夫,不断锻炼自己的文字写作和办事能力,在党政办我学会了文件起草、文件处理、镇内网站管理、信息报送和公文基本写作方法,让我受益匪浅。

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方向

在具体工作中,我也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诸多不足。一是工作方式单一。在工作中缺乏灵活性,忽略了工作思路的转向,导致工作出现一些麻烦。二是工作思路不宽。在工作中不能及时预测工作中的突发情况,不利于工作开展。三是信息撰写较少。在信息工作方面有所欠缺,报送信息较少,在材料写作和质量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今后工作中,我讲向各位认真学习工作方法,拓宽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并加强材料撰写工作力度,争做有位、有为村官。

- 5 -

第三篇:立足军营强素质 扎根基层做贡献

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党员自身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基层党组织能否坚强,能否保持先进性。从前段时间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绝大部分党员的党性观念比较强、精神状态比较好、工作作风比较实、自身要求比较严,整体水平比较高,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今天就结合党员队伍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实际,围绕党员如何在本职岗位增强素质、努力实现先进性这一主题给大家上一堂党课,题目是《立足军营强素质,扎根基层做贡献》,主要讲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增强争先创优意识,在个人追求上解决起点不高、无心开拓的问题

一个人只有找准自己的位置,确定自己的坐标,才能明确奋斗方向,如果我们自己定位不高,就注定要甘于平庸,无所作为。低着头,只会看到阴影;抬起头,才能把阴影甩在脑后。所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时刻有争先创优的底气,并且要树立远大志气、保持昂扬锐气,在本职岗位不断抬高工作起点,有所建树。

一是要有誓夺金牌的勇气。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报道,某研究机构对200名学生上课时座位的位置进行观察登记,毕业参加工作后显示,那些习惯于坐在前排的学生投入社会后成功的机率要比习惯于坐在后面的学生高得多。这阐释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意识决定行动,行动决定成败。现在有些党员干工作出不出成果不管,有没有成绩不问,仅仅满足于不被批评就行,不出问题就好;有的党员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抓得不细、不实,甚至忽略不计,没有事无巨细、亲身躬行的严谨态度;有的党员平时不想事、不琢磨事,事前拍胸脯,事后拍大腿。这些都是没有夺红旗、争第一的意识造成的。要想过得去肯定过不去,要想不出事肯定要出事,多年的实践证明,这既是事实也是客观规律,如果我们总把标准定在不出事、过得去的底线上,就是如履薄冰,就是走钢丝,稍不注意就会滑落到底线以下,到时候连缓冲的余地都没有。要知道只有站位方能到位,只有力争上游才能处于巅峰,甘于落后必将导致落伍,世界上只有平庸的人没有平庸的命运,大家都要学习“亮剑”精神,面对强手就是要争、要比、要拼,在工作中多一分勤奋,少一些惰气;多一些坚韧,少一些娇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二是要有拿出精品的志气。精品的背后是精神,精神的结果是精品。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新老连队的营房挨着,有一天,老连队粉刷荣誉室,把奖旗都搬出来,有抗日战争的,有抗美援朝的,有抗震救灾的。新连队的战士很羡慕,他们连队各项成绩平平,没有特点,一面奖旗都没有,连长站在远处,长时间沉默不语。晚点名时,连长对全连说:“过去我们没有干好,没有出精品,没有得到一面奖旗,今后希望全连共同努力,实现零的突破。”这时,他向全连展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精品两个大字。全连官兵报以热烈的掌声。此后,这个连队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多次获得奖旗,但党支部始终把自制的那面写有“精品”的旗帜挂在第一个。现代社会中,做什么都讲品牌,都讲质量,连队的全面建设也需要有精品,也需要有亮点,实事求是地讲,我们现在就缺少拿得出手、让人过目不忘的精品。起点的高度决定落点的深度,标准定的低就不可能取得大成绩。作为一名党员要始终树立标准意识,不断抬高认识起点,时刻鼓足争先创优的志气,要敬业,更要精业;要奉献,更要贡献;要出“产品”,更要出“精品”。

三是要有恒久坚持的锐气。励志大师卡耐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名退休的销售大师被请来给年轻的销售员们传经验,他先在讲台旁吊了一个巨大的铁球,然后找了几个年轻人上来用榔头敲打铁球,可是铁球纹丝不动。这时就见大师从衣服口袋里拿出一个小铁锤,一言不发地一下一下敲打铁球,一个小时过去了,台下的人惊奇地发现大铁球随着小铁锤的敲击频率摆了起来。大师的整个报告就说了一句话:简单事,重复做,必能有所获。伟大来自平凡,成功源于对理想信念的坚守。一个人如果忍受不了大的痛苦,忍受不了大的悲伤,就很难享受大的喜悦,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作为党员要时刻保持一种昂扬向上、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保持一种宵衣旰食、夙夜为公的工作干劲,保持一种流血流汗、绝不流泪留遗憾的奋斗精神,保持一种宁可身受苦,不让脸发烧的工作态度,对待工作不偷懒、不糊弄、不应付,真正养成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

二、增强岗位职责意识,在思想上解决有心应付、无心做事的问题

“不患无策,只怕无心”,事业心责任感的强弱,决定了一个人对待工作是尽心尽责还是应付了事。人在社会中就必然要对自己、对家庭、对单位、对祖国承担并履行责任。要知道“敬业就是敬自己”,我们干工作不是给哪个人干的,说大了是给党干,说小了是给自己干,最终受益的都是自己,今天不用心干工作,明天就要费心找工作。

一是要把党员的荣誉看得重一些。西点军校的校训是责任、荣誉、国家。党员本身就是荣誉的象征,穿上这身军装本身就是一种荣耀,从小的方面说,我们干工作要对得起自己拿的工资,对得起家人的期望;从大的方面说,要对得起领导的信任,对得起组织的培养。所以我们每名党员要始终珍惜荣誉、要像记住自己年龄一样记住自己的党龄、要像珍惜自己生命一样珍惜党员的荣誉;要像“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的孔繁森、“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的郑培民、“将医术高超与人格高尚的完美结合”的华益慰、“笑对死神,挑战极限”的李中华那样,始终保持珍惜党员荣誉、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少谈些工作辛苦、多谈些履职尽责,少谈些改善待遇、多谈些工作标准,少谈些安逸舒适、多谈些主动磨练,自觉把党员荣誉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为群众树立形象,为党旗增光添彩。

二是要把所在岗位看得重一些。一位军人写过这样一首诗:“我们无法选择岗位,就像小草无法选择土壤,但是我们要像小草那样种到哪里就在哪里成长,在哪里成长就在那里留下一片绿色。”我们每名党员能走上今天的岗位都是来之不易,所以不要在拥有的时候不懂得珍惜,失去的时候才感到惋惜。我们要经常回顾一下自己的成长经历,回顾一下自己的奋斗艰辛,回顾一下组织的培养和领导的信任,时刻牢记军人的责任和使命,牢记家人的期望和嘱托,办好天天必办的事情,守好人人必守的规矩,尽好层层必尽的责任,经常想一想应该干什么,应该怎么干,确实把心理上的压力变成工作中的动力,要始终保持一种精益求精、精雕细刻、精耕细作的劲头,始终树立一种奋发才能有为,有为才能有位的观念,在本职岗位上尽职尽责。

三是要把肩上的责任看得重一些。《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他就像蒲公英的种子那样,飘落到哪就把希望撒到哪儿,就在哪里扎根生长。在草原五班的时候他一个人改变了一个集体;在落寞后的钢七连,他可以让只有一个人的连队成为团里的卫生标兵连;他可以在众目睽睽之下一个人唱饭前一首歌;他可以在独守连队半年后仍然是团里最优秀的兵。这些都是源于对责任的坚守,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风雨兼程。所以我们每名党员都要负担起自己的职责,守住自己的那份责任,时刻树立干一项工作出一个精品、完成一项任务树立一个样板、履行一次职责当一次标杆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官兵信服、让领导信任,才能体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增强学习成才意识,在导向上解决思路不清、重干轻学的问题

古语道:“良田万倾,不如薄技在身”,学习出思想、出见识、出品位,一个人学习的深度往往决定着今后干工作的高度。最近社会上流行一本书叫《本领恐慌》,其中对学习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学习,是一项最重要的投资,一项伴随终身最划算、最有效、最安全的投资。可以说学习是人类成长进步的阶梯,是提高自身素质的必要途径,更是党员的必备素质和优秀品质。毛泽东同志曾自嘲说:“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周恩来同志也说过:“要活到老,学到老”,可见学习的重要意义,作为党员要时刻渴求上进,时刻做勤于学习的表率。

一是力戒认识偏低,要正确地看待学习。怎么看决定怎么办,思想决定行为,思想肤浅必然导致行为浮躁,一个人如果没有深厚的理论根基,就像没了引擎的飞机,只能靠惯性向前滑行,不会飞得太远。现在我们有些党员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认为学和不学一个样,不学也够用;有些党员喜欢跑跑颠颠,身子不懒脑子懒,宁可苦干不愿苦学;有些党员感觉理论学习没意思,学习时看闲书、熬钟头;有的党员让上级推着学,被动跟着学,把受益的东西当成受罪的负担,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不愿意学习,表现在工作上就是不会用脑子工作,不会动脑子思考。有句话叫:无知者无畏不可怕,可怕的是无知者还无所谓。现在有这样一种怪现象,越是不行的人反而认为自己什么都行,真正行的人反而认为自己还不行,这本身就是差距,所以说对待学习要真正像方永刚那样真学、真信、真传、真做,像红九连、向南林那样真武装,真见成效,真出成果。

二是力戒行为偏差,要增强学习的紧迫感。随着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运用,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传统意义上的军事行动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作为党员更要适应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瞄准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通过全面、系统、科学的学习训练,努力提高驾驭现代技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和熟练掌握手中武器的能力。不可否认,我们现在有些同志的知识水平是差了一点,但是起点不高并不等于永远落后,文凭低但追求不能低,起步慢但脚步不能慢,要知道,真正的强者总是从逆境中找到自信,弱者往往从自卑中迷失方向,对待学习要始终有一种坚持不懈的骨气、志气,面对学习中遇到的新问题,不能退缩,而是要加倍珍惜机遇,迎难而上,在挑战中崛起,在逆境中奋起,要知道任何一双握在口袋里的手都把握不住成功的风帆。我连一期士官李向楠,初中毕业,但就是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韧劲、拼劲,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最后成为团队通信专业的训练尖子,在半年军事考核中勇夺三项第一名,先后撰写了数篇训练心得,这些都是与他经常学习、善于学习的精神分不开的。

三是力戒思想偏颇,要养成学习的习惯。不经意的成功来自于经意的积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总结的过程,作为党员要时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是个大概念,向书本学是学习,在实践中悟更是学习;积累经验是学习,在失败中吸取教训更是学习。参加一次教育、听一场报告、开一次会议、研究一项工作、思考一个问题、进行一次谈话等等,都是在学习,可以说学习无处不在,关键看你用不用心,只要用心事事是教材、处处是课堂、人人是老师。学了之后还要注意思考和实践,只学不用,等于没学,过不了多久就会遗忘;只用不学,将停止不前,终有“江朗才尽”的一天,所以我们时时刻刻要都注重学习,做到有计划地学,一点一滴地学,紧密结合工作学,只有这样才能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四、增强表率自律意识,在自身形象上解决跟着庸俗走、跟着利益走的问题

形象就是导向,细节决定成败,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越是隐藏的东西越能看出人的品质,越是细微的情节越能显示人的灵魂。群众对党员的行为不看宏观,就是看微观,他们正是从党员的形象来看共产党的形象。连队党员干部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不仅体现着自身素质的高低,更直接代表着我们党支部的形象。因此,作为党员干部必须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在细微处管住自己,在爱好上克制自己,在生活上检点自己,时刻守住做人做事的基本底线。

一是要加强党性素养。党性是衡量一名党员觉悟高低和立场是否坚定的根本准绳。党性修养不是一句空话,不仅是政治问题,更是实践问题,作为党员要时刻把住思想底线,政治上不能出格;要时刻把住道德底线,生活上不能出丑;时刻把住纪律底线,行管上不能出事;要常修为官之德、常怀律已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努力做到权力上坚持原则、修养上注重品格,交往上把握尺度;要把金钱地位看得淡一点,把人生价值看得宽一点,把个人困难看得开一点,把人生历程看得远一点,真正做到工作在前,评先在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律己在前,责人在后,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加强党性修养。

二是要提高品性涵养。品性是一个人的德性,是群众评价党员的一个主要尺度和标准。做人要谦虚、做事要低调,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注重品性涵养,既提高自己的层次水平,又感染他人的思想行为,对己、对人都是一件好事情。但现在有些党员却把脾气暴躁当成魄力十足、把圆滑世故当成进步阶梯、把另类个性当成成熟标签,这样不仅自己生活压抑、没有乐趣,更影响身边同志,既破坏了战友团结,又干扰了官兵生活环境,可以说是得不偿失。我们大家能工作生活在一起本身就是一种缘分,要知道“忍字就是家中宝”,一个人经历一次忍让,就会获得一次人生的历练,所以作为党员一定要扬弃个性中的刁性、根治个性中的顽性、突出个性中的灵性、砍掉个性中的蛮性,努力做到对待同志掏出一颗真诚的心,对待部属捧出一颗关爱的心,对待工作拿出一颗永恒的心,只有这样才能在遇到挫折与困难时无私无畏、勇往直前。

三是要注重道德修养。作为党员,追求要有层次,生活要有品位,消费要合理适度。徐州市建设局原局长靖大荣,就是因为平时不注重道德修养而锒铛入狱,在看守所中她为自己算了“七笔账”:政治上自毁前程,经济上倾家荡产,名誉上身败名裂,家庭上愧对亲人,友情上众叛亲离,自由上身陷牢笼,健康上身心交瘁,算来算去,真是笔笔吃亏。大家再看看近几年军区、集团军通报的违法违纪的党员,他们当中有很多都是因为平时行为不检点,在推杯换盏中放松了要求,在小利小惠前失去了原则,在轻歌曼舞中丧失了人格。所以,我们党员干部一定要坚决抵制低级趣味的影响,自觉净化交往圈、生活圈、娱乐圈,时刻记住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所说的话、所办的事要与我们的身份相匹配,不干丢人的事、掉价的事、让人瞧不起的事,不做“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那样的人,自觉做到离“酒绿灯红”远一点,离公家钱物远一点,离吃喝应酬远一点,离庸俗关系远一点。

最后,用这样的话与大家共勉,我们人人都要做知足的人,知足惜福,以知足的心去体察和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做感恩的人,知恩图报,以感恩的心去发现生活的丰厚和富有;做尽责的人,知责思进,以尽责的心去领悟军旅的浪漫与生命的激情。

第四篇:谈谈扎根教育

教育是培养人的工作。在我们这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度中,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把教育当成一件重要任务来抓。早在汉武帝时代就提出了“举国君民教学为先”的理论,把教育放在了最前面。事实上,在更早的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奠基人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观点。不分贫贱富贵都可享受教育。

我们把历史再往前推,来看看三皇五帝的上古时期帝尧是如何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她的子民的,相传帝尧是继黄帝后的第三位首领,传说他“办事公正,体恤人民,严于律己,勤俭朴素,被视为仁君的典范”,《中国通史》第一卷。当他得知国内有一位历山耕田二十岁就以孝闻名的舜,人们就都爱他的感化,他在立山耕种没多久,历山的农人都让起天界来,他到雷泽去打渔雷泽的渔夫都争着让他起渔场来,他又到河滨去作陶器,没多久,这里的陶器做的既美观又耐用了时,就把他的两个女儿嫁给舜,并经多次考验终于把自己的帝位禅让给了既仁又孝的舜,尧此举恐长子丹朱不服,将其放逐于南方,后丹朱举兵反叛,尧亲自率兵平叛,处死丹朱,这一案例树立了一位远古时期,不徇私情的严父,立党为公的帝王,以身作则的教育家和为人师表的教师形象。

舜是一个大孝子,他能孝到什么程度呢?舜生下来不久,母亲就死了,他的父亲另娶了一位妻子,生了一个弟子叫象,及一个女儿,他的父亲宠爱后妻的儿女,而把他看作眼中钉,曾多次遭父母与弟弟的变相杀害,然而对弟仍然和颜悦色的说话,最后他的孝感动了他妹妹而与他和好,象最终也被孝感动,而哭的死去活来。舜以孝治家,家得和蔼,以仁对亲亲得转变,以孝治天下,则天下太平的事实,实现了孝治天下尧舜这种尽善尽美的教育是很高明、很伟大的,回过头来我们看这两个案例,是什么 力量促使他们这样做的呢,答案是伦理道德。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是什么?简单讲就是自然规律,老子的《道德经》中有“道法自法”的论述,“道”就是自然而然,就是宇宙运行的规律、法则。就像“五伦”中“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朋友有信,长幼有序),就是道的体现。及父母与子女之间是人类关系中最密切的关系,这就是道,是人为不可改变的。生我的和我生的,这一事实谁也不会改变,这就是道。你承认这一事实,并遵循这一事实处理好亲情关系(如父慈子孝)那就是有德,即顺道而行为德。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这种道德准则就叫做伦理。

我们的文明古国,为什么能延续五千年而更兴旺发达,就是因为伦理道德在起作用,就是因为懂得道德,就是因为能遵循自然规律办事而不违背。中国有一句俗话叫“顺者昌,逆者亡”,就是警示人们不可违背道德而行事。为什么世界有四大文明古国,现在只有中国还完整地保留其原貌,(指文字、文物、语言等)就是因为我们的祖先懂得道德,懂得让道德延续的法则——教育。说得更透彻一点,就是懂得早期教育。 我们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这种教育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德育即道德教育,即围绕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大自然、爱护生存环境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因为这一教育关系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安定团结,把其放在首要位置是理所当然的。人是有思想的 动物,思想思想,时时在想,想什么,固然与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条件、意识形态和拥有的职业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有一条很重要,那就是这个人从小所受的教育与启蒙的环境,俗语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古训,一个人从小的耳闻目睹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他一生的言行举止,尽管不是不可改变的,但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一旦形成,要想改变要付出及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比如一个人生活在知识分子家庭,很容易形成看书的习惯。如果生活在一个经商者的家庭,则比较更会经商,父母如果是演艺界人士,则后代更擅长歌舞。当然就给我们提出一个假设,如果我们每个家庭从早期教育开始,就对自己的后代做好育人为本的道德教育,使他们能从一

接触时间就知道,尊重大自然,热爱一切,搞好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从小就养成孝(孝养父母),悌(尊敬手足),忠(为祖国为党为人民办好事),怒(遇到事情就从正反两方面思考解决),礼(遵循人与人之间的礼仪规则),义(树立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信誉)廉(知道做人的最基本条件是廉洁)耻(知道做人不可违背人伦关系,不可贪,不可干有辱长辈、有辱社会、有辱民族、有辱大自然的蠢事)。如果能从小培养成不;乱吐一口痰、不乱扔一张废纸、不说一句脏话等的习惯,这就达到了育人的根本。这个根本扎牢了,家庭就和谐了,社会问题就解决了,这样的教育可谓扎根教育也。

由此可见,这样的扎根教育是先于智育教育的教育,就是退一万步说,也是等同于智育教育的教育,现在很多人把孩子的早期教育放在知识的教育上,其实是一种错误,从人脑的发展规律看,不同的发育时期对如音乐、美术、语言、计算、等等的理解,掌握是不同的,违背他本身的规律,就是违背道德,这种错误是一种“逆则亡”的错误,不可等闲视之。况且,德与智比较孰重孰轻,大家从社会现象中比较一下,就可看个究竟,为什么现在媒体时有学生或青年人杀死其亲人的报道。这就是人伦教育不到位的问题。前不久,媒体曝光一具有一定电脑水平的青年,为了“孔方兄”将银行软件破译后进入软件系统,窃取了大笔人民币,最终被绳之以法。这种见利忘法的人不是应了上世纪

六、七十年代的那句话,知识越多起反动的话了吗?从中也反映了,在德育与智育中哪个更重要的问题。

教育是一种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从小就开始,从丫丫学语开始,甚至从胎教就开始,父母的身教,言教,环境的耳闻目睹,甚至在母胎中就遗传的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启蒙教育,进入幼儿园后,形成日常行为规范的育人教育就显得更不可低估,下而引用一篇《读诵经典的好处与成效》一文的观点。加以说明这种教育的好处。(该文摘自道德教育读本《弟子规》)全文如下:根据华东师范大学课题组和香港国际文教基金会的研究教学试验结果显示,儿童经过5~~15分钟的诵读后,情绪明显稳定下来,几个班级在经过四个星期的读诵训练后,老师皆反映学生的吸收能力增加了,上课更能集中注意力,他们教起来也变的轻松了,班级的秩序、整洁也都名列前茅了;老师不在场的时候学生也懂得自我的约束,自制力也进步了,家长也反映,小朋友不只语文成绩进步了,数学和其他科目的成绩也提高了,在家里比较听话孝顺。

其实这种现象并不出人意料。诵读经典时,儿童只要耳来听,嘴里放松跟着念就行。这种直觉的学习法,能让脑的压力得到舒解,身心达到安定和平衡,智能潜能得到开发,学习能力自然变好。反复诵读一篇文章,能训练小朋友的注意力,提高识字率。在我们所采样的研究报告中显示:六十名小朋友经过两个月的诵读训练后,用国际量表来测试小朋友的注意力和识字,全部都有明显的进步。既然诵读的好处有这么多,那么让儿童诵读简单歌谣也可以,美诗美文也不错,为什么偏要让他们去读那么深奥的经典文章呢?因为经典是经过了几千年的流传,众所公认的“最好的书”、“最有价值的书”。它们是人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晶没事一些光辉的、具有永久价值的精品。诵读经典时对儿童陶冶性情,涵养气质和培养人格智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根据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零到十三岁是人类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而此时理解力发展缓慢,比较薄弱。所以我只鼓励儿童背诵,不强求理解,是符合儿童的专长,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如果不给他们背一些有价值的经典,他们就会背诵广告,流行歌曲。相反,如果一定要儿童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儿童所能吸收的只是就很有限了。 那么儿童能否理解,又能否在日常生活中用上所学的经典呢?其实儿童有他们自己的理解方式,并不是大人所能想象的。我们收集了许多家长和老师的来信,他们对于小朋友们把诵读进去的内容举一反三的用于现实生活,都感到非常意外和惊喜,所以大人千万不要以为小孩子不懂就不去教他。儿童的潜力是超出成人想象的,我们越去教育开发它,越能激发儿童内在的智能潜能。

以上的文章,是一个试验报告,它告诉了我们,对儿童做好育人为本的早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不但不会影响孩子的智育发展,反而有促进作用,这种既有利身心,又可以从小养成好的行为习惯,还可以促使孩子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何乐而不为呢?现在人人都在痛骂,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的不良现象,而为什么不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及早教育自己,教育自己的后代和身边的人,为不良风气的转变坐一份贡献呢?

好的高楼大厦,需要有牢固的根基,茂盛的植物,其根必定是扎在良好的土壤中,自己的后一代要想让成材,做好德育为先,以人为本的早期教育是头等大事,古时之“人之处,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和“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些中国启蒙教育《三字经》上的教诲,在提醒我们搞好启蒙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环境影响教育的重要性,越是聪明的孩子,越会模仿环境,效而仿之,就是很好的学习,我们的好言行举止就是很好的育人教育,而且是行为规范的最好教育。

三娘教子的“断机杼”则有断去一家三口人生活(因织布是三人维持生存,即经济的唯一来源),经济命脉的大事,断机杼,是在警告孩子,不好好学习就会因此而使全家人的生活来源断绝,言外之意就是要饿肚子,说的在严重点就是断绝经济来源而不能生存。把学习与生存并存的高度认识,从而使孩子知道好好学习的重要性,这种教育也是很高明的。 教育有法,教无定法,《三字经》是很好的启蒙的教材,从人之初,性本善开始,既谈了学习的重要性,又从为何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学什么,中国历史教育做了比较详细的概说,从诵读到背诵,可以学到祖国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和汉语言知识,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启蒙教材。

《弟子规》则从做人行为规范(生活规范)的角度谈了做一个学生,徒弟应该如何为人。该文在总序中提出了,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的六条标准分别从在 中为何善事父母,走出家门,到了社会上如何顺从长上奉事兄长,自己的行为要如何谨慎做人,在语音上如何言而有信。在对人方面如何相处,(爱人者,人恒爱之),在向人学习时要选择好自己的老师,(即亲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然后才是学好其他知识。这些顺应道理伦理的东西,如果从小就在其心目中形成,言行举止都有道,何愁孩子不好教育,何愁学生不好好学习,何愁不良风气不会扭转。

现代很多心理学家,教育家提出了很多教育方法,但都不外乎是育人与益智的,不管什么方法,只要它是符合教育之道的那就是顺之昌相反的就是逆则亡。今天的独生子女,生活在一个非常优越的环境中,如果一味的表扬,赞赏,引导不当,很容易使其形成只知成绩,只想好,经不起挫折而走向反面,这是应当谨慎的。在前一段的《文摘报》上有一篇名为《美丽的于丹》的文章该

人的根是很重要的,人的根,就是在早期教育中形成的理念,方法,行为习惯等等,它决定了一生的荣辱成败,(属非智力因素范畴)决定了一生的世界观。比如人的行为习惯很重要。比如一个人随便扔一张废纸,吐一口痰这都是违背环保之道的,如果让一个常做违背环保之道的人习以为常,当他有了一定的权力后一定不会把乱采乱伐放在重要位置来解决,因为在他的根底中环境之道就不重要,即使是上级三令五声要求做好,他也会,衍应付,而不去认真对待,而欧洲很多国家把环保之道放在了重要位置,正因为这一问题在人们心目中扎了根,所以人家的环境就很优美。这就看出了这种在人心目扎根的早期教育很 写到这里使我想起了今年前半年北京电视台报道了一个新闻,两个地道的中国人,一个西医大夫。一个保险公司人士,联名在网上提出了取消中国传统医学的观点,四条理由就有因国医处方是一人一个样,一人一个剂量,一次一个剂量,是不科学的,无法量化管理为由将以否定,祖国医学真的是如此一文不值到被淘汰取消的地位?是人无知,还是国医药不科学?是非曲直是会水落石出,从这两个事例中就可对人有一定启发,也更扎出了一个更尖锐的问 题。中国传统文明已经到了非引起全体国人重视的时候了,试想具有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文化,为什么会独具 力而几千年一枝独秀到今,为什么世界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会在上世纪末联合声明而推荐中国文化,为什么上世纪七十年代,英国

博士断言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孔孟学说与大乘佛学,这些都能反映出一个什么问题?重要。我们的国人,我们的家长,给自己的子女,在早期教育中扎什么根,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我相信是肯定的,谁也不会让自己的后代去颠覆自己,去做自掘坟墓之事,但如果你的教育是违反道德规范的,那结果是可想而知。

如果我们从道德规范,

伦常、行为,国法人心等方面认识问题,推己及人教育后代,教育学生使人人都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他们的前途将不可限量,我们的教育将会变的很轻松,何须”防盗门进万家,万家欢乐多“(广告语)何愁坏人当道。跟不拾遣,夜不闭户也会随之而来。一个理想中的大同世界也会为期不远。这个教育是早期教育,一个依照自然规律办事,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根本教育——扎根教育。

第五篇:扎根村小教育

扎根村小教育,奉献青春年华

——城南经济新区凤凰小学周亿龙

十四年前,我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回到了我的母校——凤凰小学。这里有我快乐美好的童年,这里有我可亲可敬的启蒙老师,这里有我肃然起敬的老校长。正是他们甘守清贫、无私奉献,才使得我这个农村孩子实现了人生的梦想,走进教育这座神圣的殿堂。从此,我十几年如一日,任劳任怨,尽心尽职,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多次获得市级、镇级赛课一二等奖,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市级获奖或发表,多次受到市镇综合表彰。近年来,有领导想把我调到条件更好的学校去,同事和家人也竭力劝我去,并说那样对我的发展会更好。但我却坚持留了下来,因为这里有我的根,有我的情,有我的爱。

是什么力量使我的信念如此坚定?是努力改变农村孩子命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深深地知道:农村的孩子大多没有显赫的身世,没有殷实的家底,也没有广泛的社会背景,唯有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长大后才能拥有美好的生活和幸福的人生。曾记得,班上有一个叫朱富鑫的学生,六年级下学期因家庭贫困准备辍学去打工。一听这个消息,我立刻跨上自行车骑了半个多小时的路程才找到了他的家。他家的贫困真的让人难以置信:低矮的房屋,裂缝的墙体,泥质的地面,没有家电,甚至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他的父亲告诉我,因为没有文化,他没有工作,平常就做点小本生意;妻子又常年有病,不能做重活,家里没什么经济来源。孩子很懂事,想早点出来打工,减轻家里的负担。听了他的话,我激动地说:“你们为什么没有固定的工作,没有较高的收入,就因为你们没有知识,没有文化呀!未来的社会更需要知识,更需要文化,你们难道也要孩子像你们一样穷困一辈子吗?”在我的再三劝说下,他们一家终于答应孩子到校上学。后来我想方设法,通过关工委联系一个单位资助了朱富鑫的全部学杂费,并自己掏钱解决了他的在校伙食费。在我不断的关心和帮助下,他顺利的读完了小学中学,并走上了工作岗位,拿了一份不菲的工资,改善了家里的生活。

是什么力量使我的信念如此坚定?是对学生始终不渝的爱心和责任心。农村学生基础薄弱,学困生较多,我坚持从最后一名帮起,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关心,更多的呵护。班上有一名叫赵宏圆的女生,以前每次考试只能得几分。一开始,我一句一句、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她读课文,因为没有任何基础,她好不容易会了上句,又忘了下句,会了下句,又忘了上句。看此情境,有的老师说:“他斗大的汉字不识得一筐,想要他学会读书好比铁树开花,哑巴说话呀!你就教他小学最后一年,别这么认真。”但我坚定的想:她即使学会了一句话、一个字也是一种进步,作为一名老师,我必须要尽到自己的责任。终于,通过中午休息近一个多小时的努力,反复几十倍的指导,赵宏圆终于读通了课文的第一段。为了让她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树立她对学习的自信,我决定让她把这刚学的这一段课文读给同学们听。语文课上,当熟悉而又陌生的声音在教室里响起来的时候,同学们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六年来从来未读过书的赵宏圆竟然读的这样通顺,这样有感情。课文读完后,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久久不息„„在掌声中,我看见了圆眼睛里闪烁着泪花。我知道,这是激动的泪花,是兴奋的泪花,是自信的泪花。学会读课文的一段话只是学习的开始,可作为毕业班的老师,我可能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教他读通所有的课文。于是,我特地买了一个复读

机和一盘空白磁带,每次学习新课之前先把自己的课文朗读录进去,然后让赵宏圆带回去练读。就这样,赵宏圆终于学会了读书。后来,她又慢慢地学会了写字,甚至还学会了写日记。一年后的毕业考试,她考了六十多分!其他的老师说我太神了,但我知道,这神奇力量是源于对学生至始至终的爱心和那份持之以恒的耐心!

是什么力量使我的信念如此坚定?是学生淳朴善良的品质和秉性。感情是相互的,我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也换来了学生对我的尊敬和爱戴。过节时,总能收到学生一份份精美贺卡;感冒了,总能听到学生一句句关切的话语;生日时,总能收到一份份衷心的祝福„„05年春季的一个星期天,我正在家里看书,忽然来了班上的几个学生,他们的手里捧着一盒生日蛋糕。我可从来没有告诉过他们今天是我的生日呀!原来,他们是从我教过的上届学生的口中得知的,便一起凑钱给我买了这份蛋糕,要给我过生日。看着闪耀着的点点烛光,听着动听的《生日快乐歌》,我的心里顿时涌起一股暖流:我只给了他们一丝阳光,他们却让我拥有了温暖的太阳;我只给了他们一滴雨露,他们却让我沐浴着春天的甘霖;我只给了他们一片绿叶,他们却给了我整个森林。这样淳朴的孩子,这么懂事的学生,我还有什么理由不为他们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呢?

为了农村的教育,为了农村的孩子,立根村小教育,我无怨无悔。最后,我想用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一段名言来结束我的演讲:“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

牢记教师使命 扎根农村教育

桃江县桃花江小学黄丽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年教师节我非常荣幸地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参加了教师节表彰大会,并代表受表彰的中小学教师发言。更重要的是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倍受激励和鼓舞,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我首先想与大家分享在参会过程中我的几个小故事与感受:上街"淘衣”、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我握手、发言稿的培训等。其实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过我能获得如此殊荣。我只是认认真真、尽心尽责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从来没有取得过什么惊天动地的成绩。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深知农村孩子对知识的渴望。1989年我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毅然选择到我县一所偏远乡村小学任教。当时学校的条件非常简陋,六个年级174名学生9位老师就挤在六间平房内,刚毕业的我,面对这样的环境和条件,没有畏难,没有抱怨,因为我自己就是从这样的小学读起,才一步步走出山村的。于是我立志要把满腔的热情、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上。

我爱我的学生。每天早上,我都会站在教室门口用微笑迎接每个孩子;每次上课,我都提前到教室,与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孩子沟通,有针对性地进行叮嘱教育;下课后,我会找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谈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鼓励他们克服困难、不断进步。每周我还以书面形式与孩子们进行交流,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我都会加以鼓励,从不吝惜对孩子们的赞扬。我和学生互相理解,相互信任,结成了和谐真挚的师生关系。

为了深入了解每一个孩子,每学期我都要到学生家中进行家访。一次在家访中,我了解到一个孩子的父亲吸毒,继母又不关心他,孩子缺少家庭关爱,变得调皮捣蛋,没有学习信心。为了教育这个孩子,我让他住到了自己家里,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他、照顾他,给他以母亲般的温暖。慢慢地,这个孩子变了,眼里有了亮光,脸上有了笑容,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后来还被同学们选为副班长。他在作文中写道:“黄老师,我真想叫你一声妈妈„„”。对一些家庭贫困的学生,我竭尽所能帮助他们,先后资助贫困学生50多人次。为了让农村孩子陶冶情操,开阔视野,我在杨林小学成立了我县第一个农村小学鼓号队;在各方面的支持下,办起了我县第一所农村小学红领巾广播站,让孩子们更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

孩子的心是最纯朴的,孩子的爱是最动人的。2006年我调入桃花江小学,原来的学生都很想念我,一再要求我回去看看他们。我也十分牵挂孩子们,当我回到学校,走进教室时,孩子们齐刷刷地起立敬礼,一张张小脸满是泪水,刹那间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多年来,我深深地体会到: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育的根本,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孩子的爱,是我坚守教育岗位的无穷动力。

要成为一名让孩子和乡亲们满意的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师德,还要有过硬的教学本领。我积极参加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培训、教研活动,坚持撰写教学心得和教研论文,努力更新知识,大胆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我的课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我还多次举办教学讲座,上观摩课,利用假期和双休日培训教师,与大家分享教学心得和经验,得到了老师们的欢迎和认可。

同时作为一名校长,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我大胆地提出“所有老师向我看齐”的口号。我担任校长的同时,还担任了一个班的数学教学,用优异的教学成绩引领老师们进行教研教改,起到了身先士卒的作用。

2006年9月,当县教育局把我调入桃江县的窗口学校——桃花江小学担任校长。桃花江小学原本就是桃江县的一所窗口小学,教学成绩一直很优异,如何在这样高的平台上再上层楼,是我上任后思考得最多的一个问题。通过调研,我结合桃花江小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二元化”的管理模式。即每一个行政纵向主管好各部门的工作,横向分管好各级部的工作,这种管理体现出既分工又合作的特点,对培养中层干部有它特殊的功效,能让每个中层干部快速地成长起来。对教师的培训,我们采取三格即入格、升格、风格的培训,让老师们工作有目标,发展有前途,真正克服职业倦怠,享受工作的幸福。

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只是做了一些应该做的工作,党和政府却给了我许多荣誉,我先后被评为湖南省益阳市十大杰出青年、湖南省特级教师,今年又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这些荣誉,对我既是鼓励,更是鞭策。

在这里,我想对教师们说,尽管我们默默无闻,但我们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尊重。党和政府给与了我们足够的关注与关爱,温家宝总理在教师节前就深情地说过:“教师的日常工作极平凡,又不平凡。教师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品。”

我还想告诉我的我的同行,当一名人民教师是幸福的,国家发展,希望在教育;办好教育,希望在教师,这是一份多么神圣的使命。只要我们兢兢业业,用心教好书,用心爱孩子,我们一定会得到我们应该得到的一切。

荣誉只能说明过去,今后我将更加努力与广大中小学教师一道,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奋发进取,无私奉献,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引路,为祖国的明天奠基,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前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家赞可夫说:“当教师的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儿童。”在这点上,姜老师尽力做到了爱学生就如爱自己的孩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尽管现在姜老师手术后,身体非常虚弱,但她仍念念不忘教学工作。姜老师在一次演讲中说:“我多想一如既往地在教坛上勤奋耕耘,三尺讲坛永远是我心中一方最神圣的热土。我愿有颗不衰老的童心,与孩子们永远在一起,把知识化为乳汁,将爱心化作春雨,涓涓不息地滋润孩子们的心田,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实现自己崇高的人生追求!”

乡村教师长年工作在农村教育第一线,生活清贫、条件艰苦,有的面对病魔的袭扰,有的遇到难以想像的困难。但他们中的许多人没有动摇。没有退缩,毅然选择了坚守,选择了奉献。“像燃烧的蜡烛,点燃了无数农民家庭的希望;像缕缕阳光,照亮了乡村孩子的成长道路。” 大山的孩子是谁

健壮的大树,快乐的小草

大山的孩子是谁

害羞的小刺猬,探出洞口的小蛇

大山的孩子是谁

带刺的甜甜野枣,爱笑的太阳花

大山的孩子是谁

飞翔的小鸟,缥缈的白云

大山的孩子是谁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我、小伙伴

我们都在大山妈妈幸福的怀抱里任性地长大

:“吴老师,您的伤还没好,就来给我们上课,我们非常感动,您是我们的好老师,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好好学习的!”他处处关心学生赢得了学生、家长的尊重和信任,孩子们心中有什么话和难处都愿意跟他讲,家长有什么情况和意见都找他谈,亲密无间,如同家人。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在追梦的路上范文下一篇:转作风树形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