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学道德教育探讨论文

2022-04-15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大学生科学道德教育探讨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是职业道德教育沿着正确方向继续发展的体现和保证,其重要性在于直接关系高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和谐稳定。因此,认真分析和研究增强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有效性的问题,对于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质量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大学生科学道德教育探讨论文 篇1:

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实践根源探究

摘 要: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主要任务是在大学生思想道德认识方面实现从感性向理性升华,在思想品德素质形成方面实现从内化向外化的转化,在教育效果方面实现从实然向应然的飞跃。实践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全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实践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根源。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道德发展; 实践

随着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人们日益聚焦其根源性问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为什么会产生?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有无客观依据?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人类的一种客观实践活动,其产生、存在和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与实践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本文以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根源的探索为重点,从认识过程出发,探讨了实践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升华的提升作用;以“内化外化律”为重点,探讨了实践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从内化向外化转化的推动作用;最后以思想道德教育过程基本矛盾的解决为落脚点,探讨了实践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从实然向应然飞跃的促进作用和效果的检验作用,从而较为全面而深入地揭示了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根源,为从根本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提供了客观依据。

一、实践是大学生思想道德认识从感性向理性升华的出发点

行是知之基,知是行之始,认知是思想道德发展的前提。研究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实践根源,必须探讨实践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认识产生和发展的作用。

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过程中,大学生对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的认识水平,既是思想道德教育开展的现实起点,也能极大影响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因此,要努力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认识水平,实现从感性认识层面向理性认识层面的升华。问题在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以感性认识为起点,具有“直接性、具体形象性和片面性”[1]等特点,如何实现大学生思想道德认识从感性认识层面向理性认识层面升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该问题提供了解答。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升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造性地将实践作为连接主体与客体、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桥梁,填补了思维与存在关系的鸿沟,也为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升华找到了纽带和途径。人们的认识活动来源于实践,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切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2]人们通过实践接触认识客体,形成对认识客体的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直接呈现于认识主体面前,是具体、形象的客观世界的直观反映,往往带有肤浅和片面的局限性。为更好开展实践活动、深化人的认识、推动客观实践发展,感性认识必须以实践作为推动力量,结合实践所提供的进一步的感性认识材料,上升为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认识,从而更好地指导人们的实践。这只是完成了认识的第一步: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列宁认为,“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3],所以理性认识必须用于指导人们的实践,在实践中才能检验真理性和体现价值性。人们的认识是一个循环发展、永无止境的动态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4]

大学生思想道德认识遵循人类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无不来源于实践活动,又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实现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大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不断将理性认识运用于指导个人的行为活动,在实践中形成新的、更高级别的认识,从而使自己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更加接近和符合国家、社会、集体对大学生群体思想品德状况的理想期望。实践成为大学生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来源和出发点,也促进了大学生思想道德认识从感性向理性的升华。

马克思“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从认识论层面充分证明了实践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根源性作用。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就明确提出“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5]的教育思想。后来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理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6]所谓教育,是学生学习文化和知识的过程。而文化和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千百年不断累积和拓展的人类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文明成果。生产劳动是人们实践的主要方式之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的逻辑指向是:学生通过学习人类智慧结晶的文化和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最终将达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过程中,要达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教育目标,必须把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把教育与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实践论与认识论的统一,用实践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认识从感性不断向理性升华。

二、实践是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从内化向外化转化的关键点

人们形成了思想道德认识后,不能仅仅停留在观念层面,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将观念转化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从内化向外化转化的过程,正是实践将大学生主观转化为客观、思想转化为行为的关键环节。

内化与外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对基本范畴。“所谓内化,就是教育者帮助和引导受教育者将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的品德认识、情感、信念等内在意识的过程。所谓外化,就是教育者帮助和引导受教育者将自己已经形成的思想品德意识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品德行为,并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过程。”[7]从大学生角度而言,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从内化向外化转化,是大学生在实践中发挥自身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通过知、情、意、行的矛盾运动转化过程,既将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转变为自身消化、吸收的思想品德观念,又将消化、吸收的思想品德观念用于指导实践活动,以追求更高层次实践的过程。内化阶段,实践是内化作用的前提和最终指向;外化阶段,实践是对自身旧实践形式的否定和新实践形式的螺旋式发展。在内化外化过程中,实践促成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从低到高不断发展。

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内化离不开实践的外在推动。首先,实践是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内化的认识来源。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内化的第一阶段是认识阶段。大学生在接受思想道德教育之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已有的、相对稳定的思想品德认知体系,实践正是这个认知体系的来源。正如马克思曾说:“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8]其次,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内化的有力推手。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内化的第二阶段,是知、情、意各要素矛盾运动的阶段。实践活动越深入开展,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内部矛盾暴露就越充分、越彻底,就越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理性情感、坚定意志,从而有力推动了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内化的矛盾运动阶段的实现。再次,实践是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内化的最终指向。大学生思想品德内化的第三阶段是消化、吸收并指向实践的阶段。内化的最终过程是大学生将教育者所提供的、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消化、吸收为自身的思想品德观念,并将新的思想品德观念用于指导现实生活中的实践,思想道德教育过程的第一次飞跃至此完成。此时,更高层次的新实践形式处于将生未生、蓄势待发之态,需要通过外化过程作用于客观世界。

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外化,与实践的转变与发展过程共进。其一,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外化将实践由观念形态转变为现实形态。大学生的巨大主观能动性,推动人们将新的思想品德观念作用于客观世界。大学生通过明确道德问题、选择外化方式、自觉外化行为三个过程,将内化阶段形成的思想品德观念转变为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此时,大学生用新的思想品德观念指导自己的行为,使得实践由大学生头脑中的观念变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现实行动。其二,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外化是实践的自我否定。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外化阶段的实践,以新的思想品德观念为指导,体现了大学生思维和智慧的结晶。由此,外化阶段的新实践形式实现了对内化阶段旧实践形式的否定,也就实现了实践的自我否定。其三,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外化是实践的螺旋式发展。在大学生思想品德外化中,实践不仅自我否定,而且通过自我否定,不断更新自己的指导思想、表现形式和发展水平,体现自身的进步性和发展性,最终实现了大学生道德行为的螺旋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思想道德素质内化外化过程中,大学生既可能接受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正确思想品德观念,也可能接受违反社会发展需求的错误思想品德观念。如果接受了错误的思想品德观念没有及时予以修正,会将大学生道德行为引入背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歧途。因此,大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内化外化过程中,要主动接受那些经过实践检验是正确的思想品德观念,抵制那些经不起实践检验的错误思想。

三、实践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从“实然”向“应然”飞跃的着力点

经过内化向外化的转化,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取得阶段性结果。此时就面临实践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目标设立的影响和目标实现与否的检验问题。应从思想道德素质“实然”和“应然”的关系上解答该问题。

“实然”和“应然”是一对哲学范畴,最早由休谟提出,也称休谟问题。实然和应然关系的核心在于是否能从实然推出应然。“所谓‘实然’,是指对事实的陈述,是关于事实的判断,在语言形式上表现为以‘是’或‘不是’为联系词的句子。而‘应然’则是价值陈述,属价值判断中的规范判断,在语言形式上表现为以‘应当(应该)’或‘不应当(不应该)’为联系词的句子。”[9]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角度解读实然和应然关系,可以看出,实然是实践发生的现实条件,应然是实践追求的理想目标。人类实践活动的目标,在于推动客观世界由实然向应然发展、飞跃,也就是实现应然实然化。“如果说离开实然,实践无对象的话,那么离开应然,实践则无目的。”[10]

陈秉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就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与教育对象现有水平之间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解决这个基本矛盾,以便使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转化为教育对象的素质”[11]。思想道德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根源于一定社会对社会成员的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的理想要求与社会成员现有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现实状况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的实质,是社会所要求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的应然状态与受教育者的实然状态之间的差距。思想道德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使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无限趋近于一定社会的期望和要求,从而推动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不断解决思想道德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换言之,受教育者现有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与社会所要求的理想状态之间是一种紧张的张力状态。那么,如何实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从实然向应然飞跃呢?

一方面,实践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从实然向应然飞跃的必然桥梁。首先,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实然,根植于实践之中。大学生现有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不是漂浮于天国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来源于尘世间的大学生实践生活,是通过实践获取的认识的思维结晶和内化外化的结果。大学生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不仅受自身教育水平、人生阅历和经验的影响,也来源于社会实践的大环境,是个体实践和群体实践的综合反映。其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应然,是实践追求的目标。作为一种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应然必然来源于实然,而又高于实然,只有这样才能催生大学生追求应然的渴望和激情,激发大学生实现应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再次,实践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从实然向应然飞跃提供了条件。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开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从实然向应然飞跃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以弘扬和践行“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思想建设,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从实然向应然飞跃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以践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从实然向应然飞跃提供了明确的努力方向。正是在层层实践的推动和大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共同作用之下,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才能实现从实然向应然飞跃。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应然,作为实然的理想愿景,在没有通过实践转变为现实之前,不能满足大学生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仅以潜在价值形态存在。因此,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在设定应然目标时,必须充分考虑大学生现有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的实际水平,不能将目标设定得过低,使大学生失去努力的动力;也不能将目标设定得过高,成为超越现实可能性的空中楼阁。同时,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设定应然目标时,必须充分结合世情、国情和校情,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及时对应然目标予以调整,使其更具有实践操作性和现实可能性。

另一方面,实践是检验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从实然向应然飞跃效果的最高标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从实然向应然飞跃,不仅要通过实践予以实现,还要通过实践检验飞跃的方向、程度和效果。“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12]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从实然向应然飞跃的评价标准有多种,如认识价值标准、工具价值标准、目的价值标准等[13]。归根到底,这些标准都是在一定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广大人民群众长期实践的智慧结晶,其最终评价结果,还是需要由实践来做检验和判断。脱离现实的实践活动,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将成为中世纪经院哲学“镜花水月”式的存在,看上去很美,却解决不了实际生活中的任何问题。因此,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应然目标实现与否,最终要通过实践来评判。也就是评判大学生在实践中的行为表现,与一定社会组织的要求和期望的距离。实践在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从实然向应然飞跃效果检验过程中,发挥了最高检验标准的作用。

综上所述,实践贯穿于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过程始终。在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升华、外化向内化转化、实然向应然飞跃的过程中,实践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实践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产生、存在、发展的深层次根源。

参考文献

[1] 袁贵仁.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问题——兼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论”[J].天津社会科学,1985(3):32-37.

[2][5][8][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8,151,134,422.

[3] 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83.

[4]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6-297.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30.

[7] 徐志远,黄海波.内化与外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5):90-92.

[9] 韩东屏.实然·应然·可然——关于休谟问题的一种新思考[J].江汉论坛,2003(11):57-62.

[10] 朱志勇.“应然”的实践阐释——论马克思的实践应然观[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5):90-92.

[11] 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0.

[13] 项久雨.论思想道德教育价值评价标准的逻辑结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2(9):22-24.

[责任编辑:张俊华]

作者:骆郁廷 赵癸萍

大学生科学道德教育探讨论文 篇2:

论如何增强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摘 要: 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是职业道德教育沿着正确方向继续发展的体现和保证,其重要性在于直接关系高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和谐稳定。因此,认真分析和研究增强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有效性的问题,对于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质量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从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即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转变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理念和方式;引入企业文化营造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精神文化环境。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职业道德教育 有效性

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以职业道德为内容进行的培育过程,其有效性就是在适应社会、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运用一定手段,通过一定方式方法使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得以养成方面表现出来的正向属性。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能否实现及其实现程度,不仅以实效的累积和循序渐进为基础,更得力于对外部环境的积极应对及对自身教育理念、方式、环境的反思、变革和优化。本文以此为立足点进行论述。

一、积极应对德育环境的变化,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增强有效性。

马克思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们的道德观念根本上是由他所处的社会经济关系、物质利益关系决定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纵深发展的今天,人们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功利化,从根本上冲击着社会道德并影响人们的价值选择。因此,在当今社会物质、精神环境双重演变的条件下,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只有主动应对并领先于德育环境的变化,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才能增强有效性。

1.内容的针对性。

职业道德具有时代性,反映于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首要的就是职业道德教育以时代化为先导,契合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需的现代职业道德观,在此基础上根据行业、企业的要求调整和设计具体内容,重点以现实中鲜活的案例构建内容体系,注重内容与行业、岗位具体情境的结合,同时根据社会职业道德发展的新特点、新要求和新标准,如自主、公正、创新、合作等充实完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使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能够贴近社会、贴近职业、贴近学生。

2.方式方法的针对性。

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要以适应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和素质特征为基础。针对信息化时代条件下学生在思想信息接收方面表现出的个体化、隐蔽化等特点,要完全摈弃强制的、单向的从课堂到课堂的封闭教育模式,建立起以师生、生生互动和对话为主的开放式、多元化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同时创新方法,大胆采用调动学生接受能动性的方法,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为重点,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也让学生参与到对现实职业道德问题的评判、选择和解决之中。

二、转变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理念和方式,增强有效性。

高职院校实施职业道德教育,主要通过专门德育课程和日常德育工作进行,既有职业道德知识、规范的灌输,又有职业道德实践。不管哪种途径,从教育整个过程来看,仍然注重对职业道德规范的掌握与灌输,而这种以规范为起点的教育不仅在理念上滞后,实际中也只关注学生外在的行为表现,不涉及行为动机,更不触及感情,谈不上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育,相应的实践缺乏一定情境和条件的创设和支持而流于形式,使得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因此,高职院校必须立足于职业道德教育规律和特点,转变相应的理念和方式才能取得实效,增强有效性。

1.树立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新理念。

(1)凸显“人本化”本质。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是一种更为个性化、具体化的社会道德。从这点出发,职业道德教育更要“以人为本”,并把它贯穿职业道德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等各个方面。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凸显以人为本就是给予高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体需要足够的关怀,即必须结合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必须以学生就业为指导,以满足学生在社会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等方面的需要为本,促进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提高。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需要。从职业道德的本质来说,作为获得性的同时是实践中凝结而成的一种精神品质,需要外部的教育,但任何外部的影响只有符合个体内在需要才能内化为品质。因此,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必须转向学生,即学生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内化职业道德。最重要的一点是在职业道德教育中,从高职大学生最为关注的自我成长成才角度出发,激励学生基于自发动机的学习和行为,使学生能够运用一定科学的职业道德养成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自我塑造、自我教育等方面的作用。

(3)目标定位的科学性。目标是导向性因素,反映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着力点。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具有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规定性和限定性的一面,但从学生个体来讲,更需要一种能力培养,一种相对稳定的职业道德内化。以此为基础,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要科学定位。总的来说,目标要明确,要能够给整个职业道德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明确的依据和指导;目标要全面,要将认知规范、锻炼能力和塑造信念相结合;目标要有实践性,即可操作性,要由浅入深,有计划地根据学生专业和学习的不同阶段制定具体目标,实现分学段、跨专业综合育人。

2.立足于职业意识培养,转变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方式,增强有效性。

(1)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要立足于对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需要一定职业意识的累积,对高职院校而言,在学生一进校就开始培养职业意识是非常必要的,这直接关系能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接受职业道德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因此,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必须立足于对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首先要明确对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要以学生对职业的正确认识为前提,以能科学把握所学专业与职业的关系为基础,以让学生树立“职业人”的思想认识为重点,以学生在专业学习训练中不断巩固为关键,引导学生逐步完成由学生到职业人角色的转变,让学生在校期间就从一定职业角色认同中接受职业道德教育,形成积极健康的职业价值观,自觉学习和遵守职业道德。

(2)运用“体验”方式,深化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增强有效性。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形成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样要遵循德育基本规律。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不排除间接学习的必要性,但这种学习正如学者指出的那样,应以“情感—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因为任何道德的学习完全不同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非单纯地来源于主体或客体,而来源于二者的关系之中,是对于主客体关系的价值判断和体验,它强调的是个体的行为实践、觉悟和理解,必须经由“自身生成”,才能真正内化并付诸行动。此外职业道德本身就具有实践性特征,离开了实践无法在真正意义上学习职业道德。从这个意义上说,职业道德体验是统一于实践活动之中的,“以身历之,以心体之”应该更符合职业道德教育的本质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要通过多种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照自身获得的相应认知和情感,体验现实中复杂的职业道德关系及意义,可以深化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增强实效性。

为此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需做好以下工作。第一,职业道德课程从广义上说应当是一种实践课。高职院校职业道德相关课程需要多设计一些课堂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方法创设情境与营造氛围,使学生把一定的职业道德认知与相关职业道德情境有机结合,生成实际体验,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而必要的知识学习要以鲜活的案例为载体,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在学生的情感、态度上下工夫,使师生间发生有效的情感关联,感情做足了,才能实现一种引导能力,才能深化至体验。第二,以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为条件和载体,把职业道德培养与专业技能锻炼相结合,让学生的职业道德认知在职业性、社会性和专业性环境和过程中得到提高和深化。无论是顶岗实习,还是专业实习实训等特定的职业实践,教育者都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真实的职业环境,观察、思考、感悟现实中复杂的职业道德关系和意义,并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提高对职业道德的认同;对学生面临职业道德两难时产生的困惑要有针对性地及时引导,为学生搭建知行转化的平台;在学生实践结束后,还要关注和重视社会反馈,并对与职业岗位相联系的评价给出意见和建议,通过对行为进行反馈评价帮助和促进学生获得后续体验,完善职业道德。

三、引入企业文化营建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精神文化环境,增强有效性。

学生的道德体验、职业道德的形成都离不开校园精神文化环境的建设。优良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可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引导,情操得到陶冶,学习得到激励。高职院校具有“职业性”特征,校园精神文化环境理应突出“职业”这一特征,这样就必须引入企业文化,才是完整的、有高职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高职院校要真正使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为职业道德教育提供有效支持,所需最佳要素则需要教育者们精心组织和安排。

一是根据企业文化的特点开展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建设。企业文化具有导向性、凝聚性和激励性等特点,据此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注重对企业文化特点的借鉴和整合,结合院校专业特点,积极主动汲取企业文化中的优秀要素,形成师生教工共同认同的价值观,以此为核心打造能凸显个性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形象,增强师生教工的集体认同感和荣誉感,引导学生主动吸纳优秀的企业文化提升自身职业道德素质,为职业道德教育奠定良好基础。

二是充分利用企业各种优质资源进行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建设。首先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应充分以现代企业文化理念为导向进行设计和宣传,使学生从入学起就从一定宣传氛围中感受、了解企业文化,在对企业文化的认同中接受职业道德教育;其次是运用企业的团队精神、品牌形象等优秀资源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开展诸如企业文化论坛、企业形象设计比赛、专业团队比赛等活动,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最后将企业文化追求先进、不断创新、领先行业的理念融入校园文化,激励广大师生教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勤奋学习、开拓创新,丰富和拓展校园文化的内涵,使学生的职业道德品质得以熏陶。

参考文献:

[1]刘惊铎.道德体验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李斌.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理论与探索.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王畅.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机制构建研究.黑河学刊,2012(3).

[4]龚宏富.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问题分析与途径探讨.中国高教研究,2011(5).

作者:杨娉

大学生科学道德教育探讨论文 篇3:

如何增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

摘 要:生态道德,它反映了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要求,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保护人自身的生存环境时所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近些年许多高校纷纷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作为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分析,探讨如何更好地增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使他们树立科学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念。

关键词:生态道德;大学生;方法和途径

一、大学生生态道德问题的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近年来,雾霾、水河流污染等环境问题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面对污染严重的环境人类貌似并没有放缓脚步,但解决生态环境危机已是刻不容缓的问题。作为高校应该积极主动承担生态道德教育的新任务,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具有必要性。道德反映了人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普及科学的环境价值观和生态道德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规范学生与自然的交往行为。大学生生态道德问题不容忽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归结起来有以下二点:

1.家庭生态道德教育不足。家庭环境是学生们接触时间最多的,因此家庭在整个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家庭教育对大学生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个人都是在家庭中学会走路、说话,在家庭中成长形成不同的生活习惯。在我国,有些家长的生态道德素质不高,如:乱扔垃圾、浪费粮食等,孩子长期受到父母的影响,逐渐养成了各种不良习惯。这些不良习惯不利于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念的形成。所以在家庭中普及生态道德教育能对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并能够使学生参与到建立生态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去,树立生态保护意识。

2.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缺失。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很多高校还存在一定问题。高校只重视专业教育,生态环保教育没有实质性地开展,有些高校只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忽视了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另一方面,部分高校讲授生态意识教师多数生物、环境科学等理科专业,以至于造成生态道德教育的缺失。生态道德教育实际上是养成教育,最终目标是使大学生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观念,减少污染和浪费,真正做到人类与自然互利互惠。

二、目前大学生生态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是文明得以繁衍的基础,《表土与人类文明》一书中分析:“文明之所以衰落,主要是由于人们糟蹋或毁坏了帮助人类发展文明的环境。”他们发出了这样的警告:“文明人跨越过地球表面,在他们的足迹所过之处留下一片荒漠。”良好的生态道德,需要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说:“假使没有一个环境伦理来保护社会的生物基础及农业基础,那么,文明就会崩溃。”其实多数的大学生能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认为应该重视生态环境,但在大学校园中,浪费食物、乱丢垃圾等现象依旧随处可见,目前大学生生态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匮乏。由于生態道德教育方面的教材较少,师资力量薄弱,导致很多大学生在实践活动时流于形式,没有把日常生活和生态环境联系起来,不文明行为随处可见。2.大学生生态道德实践力较弱。目前,很多高校在生态道德教育上只是口头重视,行动上忽视。大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缺乏实践力,没有深入到日常生活。

三、如何增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

学校是大学生道德建设的主阵地,增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观念,完善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就是要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价值和秩序为主旨、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着力点,人类必须树立人和自然的平等观,从利益出发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必须树立生态文明的意识并将专业知识和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高校应该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生态责任教育、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等,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念,自觉遵守生态道德行为的基本准则和规范,从而养成良好的、与保护生态环境相一致的道德文明习惯。

1.增强大学生生态保护的自觉性。我们应该在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在行动中将知识内化为生态道德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2.加强大学生生态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生态校园文化在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的养成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整齐的教学设施、枝繁叶茂的树木,在给大学生带来美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使大学生产生一种自觉爱护大自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不断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现阶段,高校缺乏生态道德教育教材,教材是重要的教育教学元素,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尽快优化教材,改善过去忽视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重构高校德育体系,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将生态道德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使教育更具实效性。

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保护环境,提高环境质量,共同为保护和建设我们的家园努力,让我们共同拥有一个环保的美好家园。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经济能够更快、更稳的发展,就需要我们注重环境保护,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统一。高校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大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大学生环保意识薄弱是造成资源浪费主要原因之一,高校要采有效的措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以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增强大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高校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网页等渠道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而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则需要将意识落实到实处,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保护环境,爱护自然。

总而言之,增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的方法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是要让大学生认识到生态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从而做到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赵菁.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断裂—对高校德育困惑的理性反思[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4).

[2]王世民,李泊,周磊,李峻峰.论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江西社会科学,2003.

作者简介:徐娟,女(1984——)汉,黑龙江大庆人,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硕士,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信息技术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徐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技术经济学实验教学设计论文下一篇:教改新思路下的大学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