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古代文学论文

2022-04-25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方高校古代文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西路梆子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戏曲剧情,是现在的河北梆子的雏形。如今昔日流传极广,影响深远的西路梆子,随着一些民间老艺人的不断故去,也由于受众减少以及演员队伍后继乏人等因素面临濒危的窘境。

地方高校古代文学论文 篇1:

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要接地气

【摘要】地方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学科建设方面存在着学科基础薄弱、经费短缺、学科建设不受重视及学科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的诸多问题。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百年历史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可谓高处不胜寒,学科建设面临巨大的挑战。准确定位、找好突破口、培养自己的学科建设团队、健全学科建设机制,从定位到团队建设、从设计到管理机制都要与时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接,逐步开辟出地方高校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发展的领地。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 学科建设 课程建设 管理机制

【基金项目】2013年度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GBC1213074)。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普通高等教育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基础牢固厚重,就业适应面宽且社会需求量相对固定等传统优势。但随着信息化迅猛发展,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出现了专业边缘化的趋势。教育要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长线专业的弱势和不足逐渐突显出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越来越严峻,专业价值也越被边缘化和弱化。很多地方高校由于地处欠发达地区的欠发达城市,人才很难引进来,自己培养的优秀人才又很难留住,学科基础薄弱,加之学校对文科的学科、专业建设重视不够,在认识和实践中存在着不少误区,这些对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建设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地方高校要想不断发展,学科建设是核心。

“学科发展和建设既受内动力作用,又受外力作用。内动力指学科逻辑地自主发展的规律,外力主要指社会需求。现在,学科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都在发生极大的变化。”如何抓住这种变化,找出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发展之路,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准确定位,确定学科方向

学科定位是地方高校创办汉语文文学专业成败的关键问题。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本定位于培养研究性和综合型人才,毕业生大都从事教学,理论研究,新闻记者、编辑和文学批评等工作。1999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社会分工细化程度的加剧,社会对专门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加剧,而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个传统的人文专业,学生不能把课堂学习的知识直接转化为技术技能应用于职业领域,不具备很强的应用特性,因此汉语言文学专的发展受到严峻挑战。但是这不意味着社会不需要汉语言文学的人才,恰恰相反,据统计数据显示,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相关行业——媒体、公共管理、教育业、艺术、娱乐、法律、培训等行业中,语言应用能力是处于前三位的核心知识,但由于在管理、经济、设计、法律等方面知识的欠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许多相关行业中缺少竞争优势。这说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中文人才需求也发生了转变。因此,为用人单位培养以写作能力为突出能力的应用型中文人才是普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学科定位的出发点。

2.以课程建设为基础,找准突破口

自1910北京大学实行分科教学设立中国文学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上已经有百年时间,专业建设经验丰富、课程体系完备,但学科的发展方向不会因为历史悠久就一定要约定俗成。在学科建设的路上我们要根据社会需要、学校特点以及地域性、时间性的差异,找准学科建设的突破口。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师资薄弱、经费不足是不争的事实,故而在学科建设的起步阶段不能面面俱到,一定要找准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就是市场需求什么样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而要想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落脚点则在课程建设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古代文学、文学概论、美学等课程在做课程建设时,应该将语言应用能力作为首要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巧妙地将语言的运用能力融进课程的建设和实施中。以《古代汉语》为例,《古代汉语》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古代文献的能力,在网络超级发达、便利的时代,学生对于不懂的古代文献,不会愿意去查字典,逐字逐句的解释、分析了,更愿意去网上百度,直接找翻译来看。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加入故事性强、接地气的一些古文,让学生读后将资料进行重组、改写,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也达到了阅读古文的教学目标。

3.以科研为推动力,借用外力,培养学科建设团队

通过对国内外学校学科建设成功经验的研究可以看出,学科建设的根本就是学科团队建设,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学科队伍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而要创建高水平的学科团队,不仅需要具备一流水平的学术造诣和学术声望的学科带头人,而且要求学科队伍中其他成员也具备与学科建设相匹配的学术水平和实力,并有一定的学术梯队人才的储备。而在地方高校中不管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还是其他专业,缺少的恰恰是能够让专业活起来的学科带头人。以科学研究为基础,推动学科团队的建设。汉语言文学专业科学研究的方向相对来说很为广博,而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师资条件有限,要想在科研方向上形成合力,主要是科学研究的项目要选好,选择的科学研究项目要和社会需求、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相适应,研究成果可以有的放矢。外来的人才引进困难,但可以让已有的人才走出去,积累行业经验,开拓学术视野,逐渐确立兼顾学科发展、学校特色的科学研究领域。行业经验的积累很重要,作为教师,如果不能及时、充分了解学生未来可能的行业领域,就很难将知识与能力有效地结合。以外界的行业经验、学术视野带动每位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以此为基础,逐渐培养属于自己的学科建设团队。

4.灵活管理,健全学科建设机制

地方高校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重视不够,机制不灵活,要想学科建设能够成功,不论是内部机构还是学科资源的配置都遵循学科分化和综合的发展规律。在地方高校很多学科建设的任务没有专门的部门管理,学科建设成了教研室主任或系院的工作。你让一个身兼繁琐事务的教研室主任或系主任抽身做学科建设,效果显而易见。名不正则言不顺,人才只有用对了地方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要选择那些有志于研究学科发展的人,带动和管理学科的建设,学校和系院要寄予这些人充分的空间和时间,切不可急于一朝一夕就见成效。如何有效地发挥每位教师的最大能量,采取合理的管理机制是至关重要的。而对于出去取经的教师和深入各行业挂职的教师,学校要建立与各行业合作的长效机制。

信息化是从有形的物质产品创造价值的社会向无形的信息创造价值的新阶段的转化,也就是以物质生产和物质消费为主,向以精神生产和精神消费为主的阶段的转变。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要与时代接轨,开辟出学科发展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曹丙燕.理工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定位与课程改革——以山东科技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J].语文学刊,2012(1)127-129.

[2]纪宝成.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政策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00(24).

[3]刘涛.新建普通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2.

[4]刘献君.论高校学科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0,(5).

[5]秦晶,王涛.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考察与建议——基于对非211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数据的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1(9).

作者:郑兴凤 许贻斌 雷霆

地方高校古代文学论文 篇2:

以教学方式扩展“非遗”传播途径之探索

摘要:西路梆子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戏曲剧情,是现在的河北梆子的雏形。如今昔日流传极广,影响深远的西路梆子,随着一些民间老艺人的不断故去,也由于受众减少以及演员队伍后继乏人等因素面临濒危的窘境。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在对西路梆子的发展历史、艺术特点、唱腔特点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西路梆子进入大学课堂的形式,充分利用地方高校的教育平台,通过教学手段对其加以传播推广,探索西路梆子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剧种的传承与保护途径。同时,也为其它濒危的地方剧种的传承与保护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非遗”;“西路梆子”;教学

西路梆子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戏曲剧情,是现在的河北梆子的雏形,形成于清道光年间,前身为山陕梆子,经商人传唱传入今海北海兴一带,当地人结合当地的说唱艺术,融合了河北沧州地区的的武术、杂技、舞蹈等民间技艺,最终形成西路梆子,并迅速传播开来。清道光后期,定名“西路梆子”,与山东地区同样经由山陕梆子演变而成的东路梆子并称[1]。清代末期进入宫廷,深受帝王及王公重臣推崇。曾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广泛传播并盛行于清末民初至建国初期。2007年,西路梆子被评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收录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昔日流传极广,影响深远的西路梆子,随着一些民间老艺人的不断故去,也由于受众减少以及演员队伍后继乏人等因素面临濒危的窘境。而国内外学术界对西路梆子的研究成果甚少,基本属于空白。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其它一些大的剧种如京剧、昆曲等研究成果众多,且已经利用高校教育平台进行传承和保护。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在对西路梆子的发展历史、艺术特点、唱腔特点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西路梆子进入大学课堂的形式,充分利用地方高校的教育平台,通过教学手段对其加以传播推广,探索西路梆子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剧种的传承与保护途径。同时,也为其它濒危的地方剧种的传承与保护提供借鉴意义。

一、西路梆子的研究概况

1.西路梆子的发展历史梳理。

西路梆子是河北(直隶)梆子的雏形,与南邻山东同样由山陕梆子演变而成的东路梆子并称。形成于清道光年间,其前身为山陕梆子。明末清初,今海兴一带为当时重要的通商口岸和山、陕货物集散地。山陕梆子经商人传入今河北海兴一带,结合了具有当地艺术特点的表演形式形成了西路梆子。明清两代,海兴一带人才辈出,尤其是清代赵毛陶孙氏家族,为官者遍布全国,且多爱好戏剧。自清乾隆时期,组织子弟班、举办科班,至民国初年,先后组织了六个子弟班,兴办科班二十余期,培养了大批的戏剧人才。光绪三年(1877年)孙点编著的反映上海梨园界同治初至光绪初十余年间梆子戏知名演员的珍贵文献《梨园声价录》及其他文献记载,在册的就有梨双玉、张国泰、刘燕香、王春生等十余人出自赵毛陶科班,另外,还有活跃在京津及当地的孙武瑞、武丑张三、玻璃翠、小灵芝等,对西路梆子的形成、传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西路梆子的主要剧目。

西路梆子的伴奏乐器最初主要有梆子、二股子(丝弦板胡)、三弦、四胡、横笛、笙、箫以及打击乐的锣、鼓、板等。后逐步演变为梆子、板胡、横笛、笙、二胡以及打击乐的锣、鼓、板等。西路梆子的传统剧目主要有《三贤传》、《罗衫记》、《杨二舍化缘》、《剜蔓菁》、《张三打拳》、《顶灯》、《秦雪梅吊孝》、《阳关折柳》、《反午门》、《九件衣》、《十王府》、《大闹郭家楼》等。

3.西路梆子剧本的整理与研究。

河北省及沧州市有关专家对西路梆子的研究给予了高度关注,海兴县为此专门成立了西路梆子调研组,深入乡村,逐村走访民间老艺人,了解情况,搜集资料,掌握了大量的口碑资料和相关实物,尤其是征集到清代至民国的手抄剧本40余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久已失传的孤本。还通过民间老艺人的口传,整理了部分传统剧目。同时,在省、市报刊上发表了关于西路梆子的报道文章10余件。

4.西路梆子与河北梆子的关系研究。

清道光、咸丰时在沧州形成的河北梆子的雏形为西路梆子,至光绪定形为直隶梆子的南派(西路梆子)和北派梆子(京梆子),后天津对南派梆子进行了改革,从而形成了卫梆子(南派老艺人称之为半口),一九五二年统称为河北梆子。现基本分为冀、京、卫三派。西路梆子唱腔高亢、激越,曲回跌宕,尤其善于表现悲腔,明显具有山陕梆子向河北(直隶)梆子过渡时期的特征。[2]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沧州戏剧界整理出版的《沧州戏剧春秋》指出:“至道光末年,山陕梆子经过音随地改的衍变,终于在沧州及整个河北呈现出新的面貌,形成河北梆子……海兴人孙葆元在京官居尚书,其族人在原籍赵毛陶办梆子科班,历史达百年之久,为沧州东部河北梆子重镇”[3]。一九九五年,戏剧艺术造诣甚深的徐永阁先生进一步指出:沧州可以说是河北梆子的发源地。

海兴一带民风淳朴,尚武之风甚盛,成就了河北梆子高亢激越的唱腔,形成了河北梆子旦角戏和武戏戏份较重的特点。河北梆子的旦角戏和武戏,之后又被京剧广泛的吸收采纳,所以说,西路梆子对京剧的发展和促进所产生的影响很大。

5.西路梆子的传承与保护途径等。

同治光绪年间,随着西路梆子的发展,赵毛陶科班出身的西路梆子演员逐步走向京、津、沪等地,对西路梆子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梨双玉、刘燕香、张国泰等皆为清末国内名伶,名载于《梨园声价录》等戏曲史文献。自清末至民国,海兴赵毛陶孙氏举办西路梆子科班二十余期。民国到建国初期,西路梆子的代表性演员有冯延永、杜兰芳、韩月恒、何连仲、小玻璃翠、寇立亭等,均为赵毛陶科班的学员。现在仍然传唱西路梆子的民间艺人张佐禹、王文刚、杜汝兴、寇永在、王宝德、李本池、刘振江等均为当年赵毛陶科班学员的弟子,文化传承脉络清晰。

为抢救西路梆子这一传统民间艺术,2006年以来,海兴县政府在县辖范围内积极引导并协助成立了四个梆子剧社,充分调动西路梆子老艺人的积极性,鼓励培养新人,壮大队伍,并有计划地逐步恢复濒临失传的优秀传统剧目。同时,积极录制相关的音像资料20余盘,借以抢救这一拥有显著地方文化特点的民间剧种。

二、通过课堂教育形式传承西路梆子的技术手段

本课题的主要观点就在于通过研究西路梆子的艺术传承、艺术价值、曲目整理的研究,将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课上教学,利用地方高校的生源主要立足地方的有利优势,合理安排课程设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渲染,使其逐渐扩大受众范围,培养有利于该艺术形式持续发展的土壤。

1.基本思路与方法:

利用高等教育平台传承和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做法由来已久,并且已形成了立足于法、理、文、史、艺、民俗等综合内容为基础的教学平台,教学技术手段成熟,教学内容宽泛。借以传统的“说课”手段,从专业特点角度设置专业课教学内容,从通识教育角度设置通史教育课程。不足只处是戏曲方面的教学内容主要以京剧、昆曲、评剧、黄梅戏等受众广泛的剧种为主,融合的地方艺术形式的教学案例仍比较少。在此方面比较典型的案例是浙江绍兴文理学院音乐学院在音乐教学中通过引入绍兴地方戏曲音乐文化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增强了他们发扬光大家乡民族音乐文化的责任心和自豪感。进而总结出这种情感意识将促使他们在将来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中,以传播地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为己任,这些都会对继承和发展地方音乐文化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4]

通过对西路梆子进行系统地研究,分析西路梆子在艺术史上的历史地位、和其他剧种的承接关系以及艺术价值,结合相应曲目的整理发掘,利用高校平台,将这一民间剧种融合在教学活动中,是传承西路梆子这一民间剧种的一种手段。

2.传统教育手段在推广西路梆子方面的应用。

地方高校在办学定位时,往往遵循一种“立足地方,四面辐射”的模式,招生计划也有着显著地地域分化。这也就为西路梆子等具备浓厚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在校园里有了良好的传播环境,在校学生更乐意接受自己熟悉的文化信息。

常规教育手段主要是利用“说课”的常规教学模式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将西路梆子的艺术传承、艺术形式、艺术价值、曲目整理、演出技巧等前期研究成果转换成教学内容,整理教学大纲,分层次、有计划地传播给学生。授课内容可按专业与非专业划分为专业选修课程和通识通选课程分层次讲授。专业课程系为戏剧专业、影视戏剧文学、广播电视编导等艺术类专业开设,其目的在于培养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艺术养成,从专业的角度去理解、学习、推广西路梆子这一地方艺术形式,培养拥有较高艺术才能、能够传播普及西路梆子这一地方戏曲的专业人才。而通识教育课程则面向所有专业的学生开设,旨在更大范围地传播西路梆子这一艺术形式,以“赏析”课程的形式培养更多学生的兴趣,借以扩大西路梆子的受众范围,为西路梆子的发展提供赖以生存的土壤。

3.新兴的教育手段在推广西路梆子方面的应用。

近年来,新兴的MOOC课程、翻转课堂、微课程等教学模式日渐被广大师生所接受,也更适用于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趋势。

大学的通识教育具有普遍性、共同性、基础性、广博性、统整性、主体性和深刻性等特征。而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除了对于技能型通识课程的热衷之外,广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类的通识课程的要求日益强烈。传统文化类的通识课程,尤其是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文艺形式,可以促进地域性文化的融合,推进传统文化的推广与发展。但是对于以“说课”为主的常规教学手段来说,课堂上传递的信息量较少。而像MOOC课程这些新兴的教育手段,作为常规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利用其自身开放性、大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特点,完全可以承接这一教学任务。

例如,MOOC课程作为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以教学平台的形式与各高校进行合作,合作高校购买相应的课程或允许学生自行选读相应平台的课程,学校以承认学分或者置换学分的形式承认MOOC课程的学习成绩。这样一来,结合沧州地方整理的相关西路梆子曲目与影音资料,结合前期对对西路梆子进行的系统研究,录制相关课程的网络教学视频并制作课件,上传至相应的网络教育平台,利用MOOC课程这一手段实现推广西路梆子就成为可能。

三、通过课堂教育形式传承西路梆子的现实意义

综上,无论是利用课上教学,还是网络教育平台的应用,都只是传承西路梆子这一艺术形式的技术手段之一,其目的在于通过对西路梆子的艺术传承、艺术价值、曲目整理的研究,将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教学活动,利用地方高校的生源主要立足地方的有利优势,合理安排课程设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环境渲染,逐步地扩大西路梆子的受众范围,培养有利于该艺术形式持续发展的土壤,通过教学活动扩大西路梆子的保护途径,并进一步为其他艺术形式的传承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河北梆子的摇篮---海兴,河北文化,2007第2期 李志兴、周宣宏。

[2]河北梆子的摇篮---海兴,河北文化,2007第2期。

[3]沧州戏曲春秋 中国戏剧出版社 沧州戏曲志编辑部编写 1991年出版。

[4]绍兴地方戏曲音乐文化引入高校音乐教学的尝试 《中国音乐》2008年 第1期 杨永贤 浙江绍兴文理学院音乐学院。

作者简介:

杨涛,1982年生人,河北大学工商学院公共课教管部主任,讲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陈静:1982年生人,河北大学艺术学院,讲师,学历:硕士,研究方向:影视艺术。

李世红:1976年生人,河北大学工商学院,讲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教育学。

宋凤轩:1971年生人,河北大学工商学院经管学部主任,教授,学历,博士,研究方向:管理学。

注: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5031314

作者:杨涛 陈静 李士红 宋凤轩

地方高校古代文学论文 篇3:

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摘 要: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从传统型向应用型和现代型转变。但是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本论文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等方面探讨了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对策。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传统人文学科,几乎各种层次的高校都会开设这个专业。虽然历史悠久,科研成果丰硕,也培养了一大批的优秀人才,但是在看到过去辉煌的同时,也要注意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所面临的尴尬境地。面对学生就业市场的变化,地方高校应主动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汉语言文学这样的老专业,更应该走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之路。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道路上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首先,人才培养目标依然强调专业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学无所用的观念,进而产生厌学情绪,影响教学质量。其次,课程的设置不够合理。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等课程模块虽然构成了严密的体系,但是普遍理论性较强,而且有些内容陈旧,缺乏时代特色,不利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堂上,教师普遍还是采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缺乏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虽然很多课程设置上增添了课内练习和课外实践周内容,但是很多都是形同虚设,并未真正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教学方法的单一和教学效果不佳的很大一方面的原因在于师资队伍建设的不完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多是科班出身,具备系统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因缺乏相关实践经验,对将来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不甚了解,导致在应用型实践教学环节上是一筹莫展。

基于以上问题,紧跟学生就业市场变化,主动寻求应用型专业发展之路才是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的上策。

一、转变人才培养目标

在很多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多被定义为:本专业培养具备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从这个目标中可以看出,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过分注重专业教育,除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本学科的知识与理论外,对其他学科门类的知识与理论较少涉猎。这种人才培养目标会导致学生知识面不宽,视野狭窄,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因此,需要转变人才培养目标。

面对当今的就业趋势,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一般会选择在中学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或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宣传等工作。因此,应该在学生掌握基本的汉语言文学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其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中的语文教学能力、新闻采编能力、谈判沟通能力、管理能力等。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修订教学大纲,不适应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内容要果断地进行删减,适当压缩理论性课程的学时,增添一些学科前沿的知识和研究成果,加大实践类课程的开设,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重视学生主体意识、写作能力的培养,使教学从单一知识传授型的旧模式中解脱出来。同时还要强化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除了在教学内容上加大对实践环节的投入外,同时也要加强学生在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环节的监督。

二、调整课程设置

长期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一直集中在文学和语言类课程上,例如: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理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所开设的选修课也是为对专业课的延伸和深化,如民间文学、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等。这种课程设置过于专业化、口径狭窄,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为了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课程设置上要适当压缩基础专业课程,大量增加技术型、应用型课程,例如文秘类、新闻类和视听语言类的课程。将原有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知识点传授、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调整为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在课程设置上以中文为主、学科交叉、文理渗透的课程体系,为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中文人才奠定基础。

增加实践课程的教学比重,改革实践课的考评方法,要明确学生实习实践的时间、地点、内容、指导教师以及相应的考核制度,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切实有所收获,而非流于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学生文字表述训练,培养学生“写”的能力。

三、改进教学方法

强调“应用型”并非排斥“专业理论课”,而是在理论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改变过去以理论为主、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认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为目标。内容上多补充些本学科的前言知识,将教学与当今社会相结合,改变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的局面。课堂上,教师应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使学生切实参与到教学中来,而非一味地灌输知识。除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说”之外,更应该锻炼他们的“写”和“做”的能力。

四、强化师资队伍

转变人才培养目标、调整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要落实这一系列工作,关键还是在教师。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师也应该熟练掌握和了解相关技能,具有应用型人才核心技能培养所需的相关职业资质。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大多具有高学历,具备全面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但缺乏与所授应用型课程相应的实践经历,对社会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知之不详。

因此,为了使教师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学工作,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缺乏实践经历的教师走出校门,去相应地单位和部门挂职锻炼,切实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同时,学校也应组织教师参加相关的培训学习,向其他兄弟院校取经求教,建设“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从而提升教师的自身能力。

面临知识型人才向能力型人才转变的大环境,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改革是不可避免的。改革之路漫长而艰辛,需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在保持自身核心的基础上,突出应用型。只要坚持改革,不断探索,必然会走出一条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

作者简介:

高美燕(1986~),女,衡水学院中文系教师,研究方向文字学

齐红飞(1980~),女,衡水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学。

本论文为2014年衡水学院校级教改课题的研究成果“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對策研究”( jg2014036)。

作者:高美燕 齐红飞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学法指导有关特性论文下一篇:电影影像本位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