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研究论文范文

2022-05-10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学研究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我国美学期刊有关“美学”这一二级学科在1998—2011年之间的研究领域及其进展分布,厘清了我国美学期刊有关美学研究的历史轨迹,更好地为我国美学期刊建设及美学学科的发展提供建议。[关键词]美学期刊;美学学科;计量学[作者简介]项晓乐,河南理工大学。

第一篇:美学研究论文范文

深化文艺美学研究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摘要】美学对于当代世界而言,不仅是一种精神的指引、智慧的象征,还是一门具有深刻意义的学问。当代美学的研究要重视其来源和发展的过程,重视美学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精神传统的延续,研究中华美学形态,传承并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是当代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文艺美学研究对此负有重要责任。本文立足于文艺美学理论,在分析文艺美学的相关要旨的前提下实现对中华美学精神的弘扬,从而传承与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关键词】文艺美学;中华美学;艺术哲学

引言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强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互联系,有助于我们在世界文化大潮流中站稳脚跟。总书记在关于文化和传统的表述上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延续性,主张宣扬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不能背离传统文化。而中华民族在若干年的不断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也见证了中华美学与中华艺术灵魂的不断升华和发展。现如今,中华美学精神已经外化为中华民族的审美旨趣、审美情感、内心价值取向、审美人格等,生动地体现出文化的深刻内涵,美学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越来越表现出重要的作用。

一、美学与中华美学

美学最初是作为一种哲学范畴在西方哲学的研究中得到研究和发展的,黑格尔在其逻辑哲学的研究之中将绝对精神的组成定义为艺术、宗教、哲学。并称艺术以直观的形式体现绝对精神。众所周知,黑格尔研究中的“绝对精神”是一种与康德的“物自体”相类似的先验存在,相当于中国哲学中作为最高存在的神。在确立了这一基础原理之后,黑格尔继续指出美学的正当名称是“艺术哲学”,其研究范围便是艺术或者是美的艺术。黑格尔在其巨著《美学》中创见性的指出,理念是美的内核和本质,而美的外在表现通过“感性呈现”来体现,故而美是艺术形式诉诸于感官之后的形象,艺术是感性于理性的统一。

具体到中华美学而言,相比于西方哲学中对于美学在哲学意味上的苛求,中华美学更强调的是一种普遍的心理认同,其核心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中华美学的精神是中华美学得以传承并不断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礎和精神指引,有关审美体验或者审美情感都依赖中华美学精神而得以发展,并且在有关人文、艺术、社会等多个方面都是中华美学精神的体现。随着新时期建设文艺美学研究、繁荣我国美学文化和精神的全新工作指南的确立,中华美学精神将越来越发展成为具有中华民族特质的美学形式,对于丰富和完善我国美学研究、推动文艺美学事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二、从文艺美学看中华美学精神

美学的发展虽然与西方哲学的发展具有很大联系,但是中国文艺理论对于美学的研究也具有代表性,比如李泽厚的《美的历程》便从文化哲学的角度研究了中华美学,它把数千年的文艺、美学纳入时代精神的框架内,将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学作了概括性描述并且进行了美学意义上的发挥。中国现代美学的相关概念在李泽厚等著名艺术研究家的努力下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化流传特性和文化发展思路都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了美学研究以重要的发展,将美学从一种基础的学理性、知识性内容进一步培育成一种具有社会文化属性和精神性质的内容。可以发现,在中华美学的不断发展和沿革的过程中,从上古原始宗教崇拜到万物有灵、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历史相符合。这点便与西方国家在美学研究上的理论源流有所不同。

西方带有一些经验主义和文化沙文主义的美学研究更注重于将艺术哲学中的美学范畴定义为一种自在运转的体系,关于其价值本源和生命特质的探讨并不是很清晰。这也导致了现代西方宗教美学最终走上了物质与精神、科学与人文、世俗与宗教等二元对立的轨道。中华美学的研究自始至终都具有深刻的精神内涵,注重精神本体性的研究使得中华美学的源流深长,“精神”的研究始见于《吕氏春秋》:“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这一概述应用到艺术上则更加表现为艺术的精气神,是美学的精气神,象征着生命取向和伦理道德的深刻意义。正是由于中华艺术深刻的根植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生命意识和超越意识,因而在塑造民族灵魂、表现民族气节、铸造民族性格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中华艺术以抒写情志、生机、生气、生意、写意、传神、畅神、气韵、神韵、性灵、情趣为高格。中华民族对自然美的欣赏一向注重把握其人化的精神意义与情感色彩,如所谓“花妙在精神”(邵雍《善赏花吟》)、“诗文书画,俱以精神为主”(扬雄《法言·问神》)。因而,作为本民族生存体验文化表征的中华美学,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独特气节的文化精神。

近年来,随着文化研究的转向,中国文人在对中华美学精神的研究中更加侧重于艺术思想史、精神思想史等方面的研究,徐复观先生对于中华文化中的艺术精神进行了相应的理解,他主张由孔子、孟子奠定的礼乐精神将社会文化现象与精神的体验相结合,孔子“游于艺”的思想或者庄子的“逍遥游”都是对生命本真的一种探索,而这一过程被不断的提纯和概括,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华美学要义的精神美学境界。

繁荣中华美学研究,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当代文艺美学理论工作者责无旁贷,文艺美学研究对于探求中华美学精神具有独特的作用。文艺美学是20世纪中国学者所提出和创构的一门最具中华民族文化特色、最具中国学术原创性、最注重美学精神与艺术精神建构的人文学科,是中国现当代美学文艺学学者对世界美学的一个重要贡献。众多的文艺美学家、文学家,比如朱光潜、宗白华等人都有关于中国文化的历史传承和文艺美学以及上升到中华民族美学精神的研究,他们的贡献总结了过往的文化美学研究,将美学理论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研究,同时也为中华民族美学历史中存在的断层起到了良好的结合作用,使中华美学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美学谱系独立于世界艺术体系之中。

三、如何深化文艺美学研究,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一)注重文艺美学源流,把握中华美学内涵

文艺美学是一种研究艺术社会现象的科学,具有特殊的审美符号特征和视角,艺美学源流在中国与西方具有截然不同的特征,西方哲学先验主义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艺美学在研究过程中的哲学取向,更趋向于从社会哲学、美哲学方面进行研究,但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式哲学的发端与中国文化精神不无关系,因而文艺美学的研究更应该注重其精神和历史属性,明确其来源的厚重和价值特性,通过对具体文艺作品的解读还要深入其创作的历史文化背景,注重其精神审美体验到的发挥,而不只是将对文艺作品的解读局限于特定的文艺属性或者文化生活属性之中。注重文艺美学与中华美学精神的相互联系,任何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文艺作品都是深受中华美学精神熏陶和滋养的产物,对其进行解读要更加深入其内涵和未来的发展。在理解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性体验的前提下解读文艺作品,能够深化文艺美学的研究,保证中华美学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二)树立文化自信,完善文艺研究

近年来,文化自信作为一个新的话语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化自信话语体系,關键在于把握中国特色文化自信的话语权。话语权主要是指“通过话语所包含的符号、概念、价值观、意识形态等要素在国际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力、吸引力”。任何理论研究首先要从概念开始,并且以概念的“运作”为起点构建“话语谱系”,“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 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 的坚定信念。”也就是说,一个国家、民族和政党对自身的理想、信念、学说以及优秀传统文化发自内心的尊敬、信任和珍惜,对当代先进文化充满信 赖感的尊奉、坚守和虔诚,对未来文化发展有放眼世界的自信、担当和追求;文化自信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自觉的心理认同、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文化心态。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文化自信已经越来越体现为政治重视、群众认同、发展前景广阔。中国的文化自信首先应该表现为全体华人对中国文化形式和发展方向的认同,同时对待不同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宽容态度,基于前人研究达成的共识。对于文艺研究也是这样,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涵拓展和发挥需要更加确立对本国文化精神的自信,在对中华艺术形式和艺术精神做到深刻理解的同时形成良好的研究体系。

四、总结

综上所述,中国文艺美学的研究植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精神文化之中,为了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有必要加强对文艺美学的深入研究,在把握文艺作品的内涵和文化特性之中实现对中华美学精神的创新研究,促进中国文学艺术研究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陶水平.深化文艺美学研究弘扬中华美学精神[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11-21.

[2]周才庶,孙婧.文艺美学的学理深化——评《全球化文化语境中的中西文艺美学比较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7-18.

[3]张晶.文艺美学:从奠基走向深化之途[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7):67-73.

作者:姜玥

第二篇:我国美学期刊有关美学研究的计量分析

[摘要]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我国美学期刊有关“美学”这一二级学科在1998—2011年之间的研究领域及其进展分布,厘清了我国美学期刊有关美学研究的历史轨迹,更好地为我国美学期刊建设及美学学科的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美学期刊;美学学科;计量学

[作者简介]项晓乐,河南理工大学。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HASTIT,教社政〔2008〕360号),河南省二级重点学科资助。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18世纪,源于德国美学家鲍姆嘉通所撰写出版的《美学》一书。中国引进美学概念并开始把美学作为一个学科的历史较短,其中以蔡元培和王国维提倡最早。我国美学期刊有关美学学科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1998年以来,我国美学期刊有关美学研究的论文呈现稳定发展的趋势,从1998年的201篇到2003年的174篇,经历了一个低速发展的时期,达到研究低点;从2004年开始,有关美学期刊刊载美学研究论文的发文量开始稳步提升,到2008年达到一个高点(304篇);随后一直到2011年,一直稳定在200篇左右,显示了美学期刊有关美学学科研究的稳定发展。

本文拟从历史发展的视角,展示10多年来我国美学期刊有关美学研究的热点、研究趋势、理论基础等发展状况,根本目的在于试图通过历史梳理,厘清我国美学期刊有关美学研究的历史轨迹,更好地为美学期刊建设及美学学科的发展提供建议。

一、1998—2011年国内美学期刊有关美学学科的发文量及主要领域分析

通过对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数据库1998—2011年美学期刊有关二级学位分类为“美学”文献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美学期刊有关美学学科研究领域以关键词为衡量指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发展变化。

从被引期刊来看,《文艺研究》《学术月刊》《文学评论》《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光明日报》《社会科学战线》《文艺理论研究》《人文杂志》《哲学动态》《文艺争鸣》《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文史哲》《江苏社会科学》《读书》等国内外期刊、报刊是刊载美学研究的重要载体。《文艺研究》作为艺术学研究的综合性期刊,其刊载美学研究的研究论文一直呈现下降的趋势。从1998年的13篇到1999年的17篇,再到2002年只有1篇,随后发文量一直稳定在不超过10篇,到2008年又达到一个低点,只有2篇,从2009到2010年没有相关的论文发表,到2011年才又达到7篇。《学术月刊》是一份综合性的人文社科期刊,它所刊载的美学研究论文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从1998年的9篇上升到2002年的21篇,随后又逐步下降,随后一直稳定在10篇。相对于《文艺研究》和《学术月刊》杂志,其他期刊刊载美学研究论文的数量较少,每年都稳定在不超过10篇左右,这也显示出《文艺研究》和《学术月刊》杂志在美学学科研究的重要地位。

从这些期刊对美学研究领域的关注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是有关中国美学的研究。最早引入美学的专家学者主要是梁启超、王国维和蔡元培,他们希望从美学教育的视角来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于是美学便被引入中国并逐步得到发展。随后,美学学科的研究发展经历了五代学人的努力,包括以王国维、梁启超等为代表的最早传播奠基者,以蔡元培、鲁迅等为代表的发展者,以朱光潜、蔡仪、宗白华等为代表的学科建设者,以李泽厚、蒋孔阳、周来祥等为代表的学术推进者,以及现正活动于中国美学研究领域的中青年美学研究者。从这些期刊刊载的有关中国美学研究论文来看,这些期刊在中国美学的研究上,主要探讨传统美学、中国美学以及和西方美学的区别等,《文艺研究》和《学术月刊》占据重要地位。

二是有关美学思想的研究。探讨各种美学思想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对于美学学科发展的借鉴作用,这也是美学期刊有关美学思想研究重要的价值取向。有关美学思想的研究主要围绕历史上美学研究的著名人物展开。一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美学思想研究始终是我国美学思想研究的重要取向之一。二是围绕美学传入中国的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开展研究,如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蔡仪、宗白华、李泽厚等。三是对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代表人物展开研究,如庄子、孔子等。四是西方美学家的美学思想研究,如黑格尔、马尔库赛等。这说明,有关美学思想的研究主要沿着马克思主义的路线、中国古典美学的路线、中国现代美学的路线、西方古典美学的路线等展开。这些研究从各个视角和各个方向给中国现当代美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和借鉴,对中国现当代美学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是有关实践美学的研究。中国实践美学观点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李泽厚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来解释和看待美学本质,提出美的本质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被称之为美学的社会实践学派。随着实践美学的发展,又逐渐出现了后实践美学和新实践美学的思想。1994年,潘知常提出实践美学存在的本体论之错误,开始向实践美学提出强有力的挑战,随后,杨春时又提出走向后实践美学的问题,开始使用后实践美学的概念,并对实践美学提出了多方面的批评和指责。这两位学者的观点和相关文章的发表,标志着后实践美学开始正式出现,并成为与实践美学相对立的另一美学学派。199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蒋孔阳先生的《美学新论》,标志着实践美学向新的实践美学——“实践创造论美学”的发展。后来朱立元将蒋孔阳先生的“实践创造论美学”提升阐发为“实践存在论美学”,被学界称之为“新实践美学”派。围绕这三大以实践为主旨的美学思想研究,实践美学正在逐步走向深化和完善。

此外,美学期刊还围绕美学研究,主要研究东方美学、传统美学、哲学美学、现代美学等问题;围绕生态美学研究,主要研究环境美学、天人合一、生态美、全球化等问题。但是从刊载论文来看,有关这些研究的发文量都不大。

二、国内美学期刊有关美学研究的作者及其研究基础分析

关于美学的研究,发文在10篇以上的作者有32位,其中,陈望衡(22)、薛富兴(21)、刘悦笛(20)、张玉能(20)、曾繁仁(16)、彭锋(16)、刘成纪(15)、颜翔林(15)、杨春时(15)、章辉(15)等发文在15篇以上。关于美学学科的研究,被引频次位列前几位的重要文献分别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31)、康德的《判断力批判》(110)、黑格尔的《美学(第1卷)》(108)、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0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96)、席勒的《美育书简》(67)等。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无论是哲学意义上,或者是意识形态意义上都是我国美学学科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我国美学期刊刊载美学论文研究的重要基石,这既与我国美学学科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道路相一致,也是指导我国美学学科未来发展的重要指南。因此,众多的美学研究者把理论基点都聚焦到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上,马克思有关美学的思想和观点以及他所阐述的实践观点等成为美学期刊有关美学研究者所引用的重点。

在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有关审美判断的分析中,他通过对四个鉴赏判断契机的概括得出鉴赏所遭遇的审美标准二律背反的问题等来探讨和研究美的问题。由于该书在美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该书也是众多美学期刊关注的重要经典著作。

《美学(第1卷)》是黑格尔有关总论艺术美的理念或理想,是从一般理论上叙述理念经过一系列自否定和自运动而逐步地感性化、特殊化、具体化为美的艺术形象的过程。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主要源于黑格尔,可见黑格尔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中的地位,正是由于这点,《美学(第1卷)》成为美学研究必须重点研究的经典名著。

在整个西方美学史上,席勒对美的研究和探讨是非常深刻的,他把美的本质定义为自由,这是区别于其他美学家的重要思想和内容。同时,席勒还是教育史和美学史上第一次完整提出美育问题的人。在《美育书简》这部著作中,席勒针对社会中存在的人性堕落、人性创伤和人性不完整、不和谐等问题,指出要想使野蛮国家中人的个性都能够达到高尚的境界,就需要从国家的层面上来进行美的教育,这是改善人的个性的一种重要的国家工具。

此外,有关美学的著作主要包括:李泽厚的《美学论集》、鲍桑葵的《美学史》、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宗白华的《美学散步》、徐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卡西尔·恩斯特的《人论》、叶朗的《中国美学史大纲》、朱光潜的《朱光潜美学文集》、李泽厚的《美学三书》、朱狄的《当代西方美学》等,这些著作也是美学期刊关注美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三、国内美学期刊有关美学研究的趋势

从国内美学期刊有关美学研究的趋向来看,我们可以看出,基于CSSCI期刊源的美学期刊有关美学研究有以下发展趋势:

一是就已有的美学期刊来看,有关美学的研究并不活跃,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文艺研究》《学术月刊》《文学评论》《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战线》《文艺理论研究》《人文杂志》《哲学动态》《文艺争鸣》等,尤其以《文艺研究》《学术月刊》最为集中,反映出美学期刊关于美学研究的关注程度相对不高。

二是就美学期刊研究美学的主要领域和热点来看,主要集中在美学、中国美学、美学思想、实践美学、美学研究、审美、审美文化、生态美学、美学理论、审美意识、西方美学等研究领域,并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显示了较强的研究趋向。

三是就美学期刊刊载论文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来看,有关美学的研究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外的马克思、康德、黑格尔、席勒、鲍桑葵、海德格尔等,另一方面是国内著名的美学家的理论,如李泽厚、宗白华、徐复观、叶朗、朱光潜、朱狄、蒋孔阳等,这说明我国在中国化美学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

总之,从国内美学期刊所刊载的美学研究论文来看,今后美学期刊应进一步关注国内的美学研究,以便为国内美学的研究提供更为坚实的研究交流平台。

作者:项晓乐

第三篇:叶郎《中国美学史大纲》的美学史观研究

摘要:从《中国美学史大纲》看叶朗先生的古典美学观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以“审美意象”为核心,对审美哲学、审美艺术学、审美心理学、审美社会学进行全面的研究;二、《中国美学史大纲》既要考虑意象的审美属性,也考虑艺术作品的审美性质。三、中国古典美学是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有儒家美学、道家美学等发展线索,也有互相交织的概念。

关键词: 美学史;审美意象; 意境

对于中国古典美学叶朗先生进行了三个方面的说明:一是美学史的对象和范围;一是美学史的分期;一是古代美学的流行观念的说明。关于古典美学史的对象和范围,他认为“美学史就应该研究每个时代的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1]P143但具体到研究,其实有两个方面:一是思想家提出的美学命题,一是艺术家提出的美学命题,这在叶先生的美学中会怎样融合。对于美学分期,则说明美学的连续性,该如何把整个历史上的美学问题整合成一个连贯的有说服力的美学史。这就需要对叶先生的《中国美学史大纲》进行系统的思考。

叶郎先生的《中国美学史大纲》认为“美”不是中国美学的核心问题,他认为中国美学的核心问题是审美意象。从审美意象入手,可以把哲学美学、审美心理学,审美文艺学等整合起来研究。

从哲学美学问题入手,“道-气-象”这几个范畴就很重要。这里的原因在于《中国美学史大纲》对艺术本体的看法。他认为在中国哲学和艺术理论中:“气”是艺术的本源,是万事万物的本体;气对艺术的规定就是意象,而“意象是标示艺术本体的美学范畴”[1]265所以《中国美学史大纲》着力探讨的就是艺术意象的形成,叶先生认为“意象,就是形象和情趣的契合”[1]265因为“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表现出来了”。[2]49

那么“象”这个概念从哲学到美学经历了怎样的一个过程,又融合了哪些当代的艺术认识?这就需要深入研究和思考。

关于“象”的阐述,《中国美学史大纲》是从分析老子美学时提出的。但在《〈易传〉的美学》中较详细地进行了阐述,他认为“《系辞传》里的‘象’当然不等于是审美形象,但是,比起老子说的‘象’来,《系辞传》所说的‘象’更接近于审美形象”。[1]66叶郎先生对《易》象通向审美形象谈了三个方面的根据:“第一,《系辞传》说:象者,像也。明确肯定了《易》象是天地万物形象的模拟、写照、反映……第二,《易》象是用形象来说明义理,艺术形象则是以形象来表达情意的。它们的不同就在于《易》象和它说明的义理不是不可分离……而艺术形象和它表达的情意是不可分离的,但是单就《易》象和艺术形象都是以形象来表达有关的社会生活内容这一点,它们又有相通之处……第三,易经有一些爻辞本身就是诗歌,‘赋’、‘比’、‘兴’三体都有。”[2]68的确,“象”的范畴经过《易传》的阐释,从哲学范畴,向美学范畴发生了同构性的转变。《易》中的“象”本来是“卦象”的意思,但是在《易传》这形象化的阐释中对审美也有启发。

“象”在魏晋南北朝时代还经历了王弼、宗炳等思想家的阐释。王弼的“得意忘象”理论是借庄子注易经、易传来讲“言、象、意”这几个范畴的。其实主要是“卦辞、卦象、天意”的意思,但王弼谈“得意忘象”其实已经上升到一般的认识论了,因此对哲学、美学、艺术等方面产生影响。叶郎先生认为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它在《易传》的基础上,对‘立象以尽意’的命题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从一个角度对意和象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这就推动了美学范畴中‘象’向‘意象’这个范畴转化……第二,这个‘得意忘象,得象忘言’的命题,对于后人把握审美观照提供了启发……一方面这个命题启发人们认识到,审美观照往往表现为对有限事物的超越……另一方面这个命题启发人们审美观照对于概念的超越……第三,这个‘得意忘象’的命题,对于文学艺术认识艺术形式美和艺术整体形象之间的辩证关系,给予了很大的启发。”[2]192也就是说,通过王弼的阐释,“象”这个范畴,向文艺范畴和审美范畴发生了转化。

《中国美学史大纲》认为刘勰第一次铸成了“意象”这个词,“并且对审美意象进行了分析。”[2]226它从两个方面来谈:第一是“隐秀”,“隐秀”的“隐”说的是文章的思想感情不直接说出来,“隐秀”的“秀”说的是审美意象生动可感的性质。第二是“风骨”,“风骨”的“风”说的是意象的感情特点,“风骨”的“骨”说的是艺术的“理”的规定性。刘勰的“意象”理论再结合“传神写照”的理论,总体说明了魏晋南北朝对审美意象的认识:通过生动的形象表现出很有情感冲击力的富有哲理的形象,寓无限于有限,寓丰富于单纯,寓间接于直接之中。

意象理论在唐五代书画美学中有进一步的发展,是作为审美创作理论提出来的。其中影响很大的有孙过庭的书谱提到的“同自然之妙有”,荆浩的“度物象而取其真”,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等。作为一种理论形态,殷璠的诗歌美学中的“兴象”很值得注意。兴象是审美客体对审美主体很自然的艺术触发。

王夫之的美学体系对审美意象的描述可以看作是元明清的总结。涉及到审美意象的四个方面的特点:一、关于诗歌意象的整体性,是指审美意象各要素的内在统一性,它以情感为基础,不能按逻辑先后顺序来说明;二、关于诗歌意象的真实性,这涉及到诗歌的写作内容,它不现实直接地描述,而是以想象为基础的,后来叶燮干脆提出“幽渺以为理,想象以为事,惝恍以为情”[2]502;三、关于诗歌意象的多义性,由于审美意象的想象性,读者在解读时因其想象就会带来多种解读,这使得诗歌具有了余味;四、关于诗歌意象的独创性,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的遇合往往是很特殊的,这就使审美意象不拘常格,而具有了独创性。叶先生认为诗歌的意象是在审美感性的作用下,使各种语象连接成情韵连贯、画面清晰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体现出了一个人对宇宙人生之意味的领悟,因为这种意味是难以言传的,每个人对着这个“大全”一样的艺术意象,往往会有不同的领悟。这种意象式领悟往往是主客双方同时的结果,所以王夫之认为“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槛”,也正是审美主客双方往往不同,因此审美意象往往是创新的。

作为概念,叶先生的审美意象其实和文学理论界所说的艺术至境形态——“意象”有点不同,它是一种“思维化的感性映像,是具象化了的理性意象。意象一旦得到物化就可以转化为形象。”[3]143并不是所有意象都能转化为形象,叶先生同意王国维的意见,认为意象要与古雅合,才能成为艺术形象,而胡经之先生则认为审美意象要符号化才能成为艺术形象。

意象的创造可以成为一种更复杂的状态,那就是通过“象外之象”的方式所创造的意境。意境属于意象范畴,“是‘意象’中富有哲理性意蕴的类型”。[1]134也就是说,“意境”理论和道家哲学、佛家哲学有一定的关系。宗白华先生在《中国艺术意境的诞生》中谈到功利境界、伦理境界、政治境界、学术境界、宗教境界五种境界,他认为:“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但介乎后二者的中间,以宇宙人生为具体的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境以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4]138由此,可知意境的确是审美意象中有哲理性的类型。

由于朱光潜先生对王国维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不同意见,叶先生对这个问题进行重新解释。通过对中国美学史的梳理,叶郎先生认为意境理论产生于唐朝。意象作为一个艺术范畴,在唐代已经普遍使用了,“但是,唐代美学家对于审美形象的认识并没有停留在‘意象’这个范畴。唐代诗歌的高度艺术成就和丰富的艺术经验,推动唐代诗歌艺术家从理论上对诗歌的审美形象做了进一步的分析,提出了‘境’这个新的美学范畴。”[2]265叶先生对王昌龄、刘禹锡、皎然、司空图的理论从象外之象的角度进行了梳理。但意境还应当从文学艺术表现的角度进一步思考。周振甫先生在谈王国维所提到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时说:“这里提境界出不出的问题,也就是哪些诗有境界,哪些诗没有境界。一个‘闹’字把诗人感到的蓬勃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清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这些是诗人独特的感受,写出了这种感受,不论是情景交融,诗人把他的感情色彩着到景物上去也好,诗人写出景物本身所具有的情态也好,都是有意境的。”[5]6的确,春意本来是抽象的东西,几乎无法画出来,但是诗人通过一个‘闹’字,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触及了无法表达的自然本真,这就是文学所达到的“象外之象”,就是美。所以,胡经之先生在他的文艺美学中从文学角度来认识意境。

总体来看,叶郎先生谈美倾向于境界,例如他关于梁启超的唯心主义境界说所谈及的:“生活中的审美境界并不是某个孤立的物象构成的。同一月夜,同一风雨,由于人事不同,人情世态不同,生活的内容和环境气氛不同,客观上就存在不同的境界。”[2]600这个见解对唯心主义美学有很强的驳斥能力。因为对同一事物,在不同人那里往往有不同的美丑评判,许多人就此走向了极端。认为美没有客观性。这显然是错误的。

所以叶郎先生在《中国美学史大纲》中的理论,其实可以看成是审美境界理论,它以“象”为前提,以主客之间的审美领悟为基本出发点。审美境界说,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它能更好地阐释审美的相对性的这种状况。比如黑格尔定义美的特点时,他以“整齐一律,平衡对称、和谐”为根本的特点,但是李泽厚却不同意,认为“整齐一律”很单调,是机械的重复。而审美境界说却对此有很好的解释。

作为美学史研究,研究者对美的认识是很重要的。它起着材料的选择、评价的作用。从《大纲》的整体情况来看,叶先生以“象”为出发点,这是以探讨审美客体如何向审美意象转化为中心。黑格尔美学在这里的作用很大。黑格尔强调“美是无限的,自由的。”[1]143美是“灌注生气于客观存在”[1]143这两个方面在《大纲》评价美学中都多次强调。再如,关于中国美学中美丑问题,叶先生就认为“‘美’和‘丑’并不是最高范畴,而是较低层次的范畴。一个自然物,一个艺术作品只要有生意,只要它充分表现了宇宙一气运化的生命力……丑也可以成为美的”[2]127这里的理论基础不能不说受黑格尔美学中“生气灌注说”的启发。当然,叶先生也考虑到了中国美学本身的特点,他认为:“中国古典美学体系的中心范畴根本上不是‘美’,只抓住‘美’字,根本不可能把握中国古典美学体系”[2]24当然,叶先生在具体研究中基本上坚持唯物主义思想重新审视中国古典美学。而且往往有精微的发现。

由于中国哲学、美学自身的特点,叶郎先生对于美学的阐释往往是根据自己的发展状况来阐释的。首先,中国美学在思维方式上不是西方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它是以“道”为中心,是“道”的开显,运动。“道”显现为“气”,是混沌的“气”。混沌的气分化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交通而形成一种和合状态,万物就从阴阳二气交通中产生出来。而“象”则直观地显现着“道”和“气”。这样叶郎先生认为中国古典美学体系其范畴主要是“道-气-象”这样的一种关系。

“气”从哲学范畴转化为美学范畴,并且成为艺术本体是经过很多思想家的阐释的。《管子》四篇、孟子、庄子、淮南子、王充、阮籍、嵇康等都有对“气”的哲学阐释,从哲学范畴向美学范畴转化是在魏晋南北朝。叶郎先生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气’是概括艺术本原的一个范畴……第二,‘气’是概括艺术家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一个范畴……第三,‘气’是概括艺术生命力的一个范畴。”[2]218

叶郎先生认为“气”作为美学范畴使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产生了深刻的区别,“西方的模仿说着眼于真实地再现具体的物象,而中国的元气论着眼于整个宇宙、历史、人生、着眼于整个造化自然”。[2]224因此,“气韵生动”是中国美学最根本问题。中国美学不同于西方艺术,不是简单地再现或者表现某种物像,而是“要求艺术是一全幅的天地,要表现全宇宙的气韵、生命、生机,要蕴含深沉的宇宙感、历史感、人生感”。[2]224这样,中国美学的其他问题也有了自己的特点。

在具体的美学阐释中,叶郎先生还涉及到了“内容与形式”“艺术的真实性”等现代美学关注的问题。例如,谈及汤显祖的美学思想新发展时,涉及的:“灵气可以突破常格”,“内容可以压倒形式”等美学问题显示出美学发展不同于儒家的特点。儒家美学往往是讲究文质彬彬,尽善尽美;孔子要求艺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就是说,“艺术包含的情感必须是有节制,有限度的情感。”[2]47对文学的表现要求是不过分,做到和而不同。内容与形式和谐,灵气不要突破常格。

至于“艺术真实”这个命题,其实与西方的艺术真实观是不同的,西方的艺术真实其实是跟虚构相对的,艺术本要虚构,但是在虚构中要体现出历史发展的规律,而中国古代艺术则没有明确提出虚构原则。例如,王充就要求“‘事’要实,‘理’要真。”[2]171这个在西方艺术看来,是违背艺术的要求了。因此,真而要有艺术性,中国艺术自有自己的规定性,从荆浩的艺术理论中就可以知道这一点,他把真和似做了区别:“‘真’就是‘气’来规定的审美意象。‘真’是‘形似’和‘气质’的统一,‘华’和‘实’的统一。真是比似更高一级的范畴。”[2]247由此,可以看出中国艺术中真不是真相,而是真魂。所谓的“画到形神飘没处,无有真相有真魂”。即使虚构的作品,如小说、戏剧,也是要求把人情物理之真相写出来的。

中国古典美学有自己的发展历史吗?叶郎先生认为有。它发端于先秦两汉,展开于魏晋南北朝到明朝,清朝是总结时期。这个回答如果成立,那么至少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一、这些时期必须要有值得关注的美学问题,二、这些问题之间最好有连续不断的进展。

这样,根据思想史的情况,就会发现有儒家美学、道家美学等思想流脉。李泽厚、刘纲纪的《中国美学史》就是这样。从《中国美学史大纲》的情况看来,儒家美学有孔子、孟子、荀子、《乐记》、王充、孔颖达、白居易等美学思想,而道家美学则有老子、庄子、王弼等的美学。此外,法家、墨家等美学思想也很丰富,至于佛家则因为其起源不在中国,而没有关注。但是这里面临的问题是,有很多涉及到艺术的范畴能否简单的说,它是哪一家哪一派的思想?例如,“气韵生动”这个美学范畴,它涉及到整个中国美学的特点,其思想归属其实还是很复杂的。这样,我们就发现叶郎先生的《中国美学史大纲》其总体上虽然以美学人物的思想作为美学史的脉络,但在一些地方却以范畴为主。而具体的人物美学思想的诠解也是以范畴为主。而且叶郎先生在对某些概念阐释时,往往把一些美学的概念放在一起,这样来进行互证。例如,在阐释老子的“象”这个概念时,作者把魏晋南北朝的“澄怀味象”,唐朝的“境生象外”,放在一起来考虑;这样做的好处就在于对概念的前后沿革有一个坐标式的了解,能对概念作比较式的辨析。经过这样的联系使美学史的整体性就加强了。

这种以范畴为线索的研究还有一个好处,它一头联系着理论,另一方面它也联系着艺术实践。该书大多都是各门艺术的阐释,其中涉及到音乐、美术、诗歌、小说、戏剧、园林美学。叶先生在阐释美术、诗歌、园林等主要是用意象和意境理论。而小说和戏剧则有些不同,主要探讨的是艺术典型和小说真实性。和意象、意境理论以“道”为理论基础不同,叶郎先生在《中国美学史大纲》中没有谈及这两美学的理论基础。关于中国小说美学中的典型理论,可以从叶郎先生对明清小说人物性格的探讨中提炼出一些看法来。叶郎先生的《中国美学史大纲》典型理论主要是典型人物和典型化的问题。关于典型人物作者也注意到其中国特点,人物塑造的生动性的特点。

此外,以范畴为线索,它比较有利于对中国古代美学史作全景式的观照。从整体情况来看,先秦美学对影响较大的思想家的美学进行了专门性的阐释,涉及到道家、儒家、墨家等,而明代也对李贽、汤显祖、公安派的美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思想史的角度看,明朝产生的这些思想有比较浓重的个体色彩,与传统的美学讲究个性与理性之间的和谐很不相同,归类为古典似乎已经不是很合适了,但是从艺术范畴角度来看,它依然属于古典美学,它依然没有摆脱意象、意境等的范畴,而且是具有总结性的范畴。 尽管中国美学分属于不同的流派,由于叶郎先生以“道-气-象”为核心,以审美意象为文艺本体,因此他对中国美学史的分期和其他美学史家有些不同,他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在进入近代前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形态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因此,中国美学的历史,除了近代美学可以划一个阶段外,不可能像西方美学史那样明显地区分成几个性质不同的阶段”[2]7

和李泽厚《美的历程》以中国艺术中体现出来的审美精神探讨为主线不同,叶郎的《中国美学史大纲》是以美学范畴为主线,但叶郎先生《中国美学史大纲》对中国美学各个历史时期的美学的个性以及各个不同艺术门类的美学特点还是有诠释的。这种诠释主要表现在对各个历史时期思想家的美学的唯物主义阐释,以及对各个历史时期美学命题的整体宏观的阐明,在这个阐释中,唯物主义的审美境界说就呼之欲出了。这是宗白华先生意境说之后,一次系统地对中国文化遗产的整理。

参考文献:

[1]叶朗.现代美学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3]胡经之.文艺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5]周振甫.什么样的诗算有“意境”[A]//诗文鉴赏二十讲.文史知识编辑部编.北京:

中华书局,1986.

[6]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作者简介:温玉林(1973-),男,江西宁都人,广东省罗定职业技术学院中文教研室文艺学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学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

(责任编辑:李直)

作者:温玉林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法语交际论文范文下一篇:融资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