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回流现象经济学论文提纲

2022-09-20

论文题目:农民工回流区位研究 ——以河南省35个村为例

摘要:近10多年来,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回流人数越来越多,回流现象愈加显著,回流行为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学者们的关注。关于农民工回流行为的发生,其背后的原理机制与影响因素一直是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和地理学等学科探讨的热点话题。大规模的农民工回流后,回流区位成为地理学等相关学科重要的研究论题。开展对农民工回流区位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行为区位论的研究,同时也可为农民工流出区政府制定就地城镇化政策和乡村振兴措施提供参考。本文基于田野调查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回流农民工回流区位现状和特征进行分析,采用SPSS的交叉分析对回流后的务工区位进行层级划分,利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民工回流区位的因素进行探索,并对显著影响因子进行探讨。通过研究可得到如下结论。(1)回流以省外回流为主,县城是回流者的首选地。跨省流动的农民工回流前多选择中心城区务工,北京、东莞、杭州、广州、深圳、苏州、武汉、上海是回流前主要务工城市。省内回流的方向主要从中心城区回流至县城,县城是省内回流者的第一区位,回流区位向县城和村庄扩散,出现分层特征。(2)村庄作为省外回流者的第二偏好区位,主要是村庄有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土地关系到每个农民的切身利益,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回流后依靠土地可从事种植等基础性的农业生产。在村庄附近务工不仅能缩短务工距离,同时能兼顾家庭和经济收入,是回流者较为满意的选择。但是,由于村庄并不能提供理想中的高工资,导致回流村庄的人数不如县城多。(3)省内回流者具有小城镇偏好,省外回流者回流区位具有路径依赖性。省内回流农民工与跨省流动的农民工相比更具有小城镇偏好。省外回流至中心城区比例比省内回流多,主要是基于路径依赖的选择。(4)青壮年劳动力多回流至县城,年龄越大越倾向于回流至村庄,高学历倾向于回流至中心城区和县城。回流动因中主动回流人数略高于被动回流。回流职业上回流前主要以制造业、加工业和建筑业为主,回流后以社会服务业为主,农业和交通运输仓储业比例也有所增加,由回流前的第二产业转向回流后的第三产业。照顾家庭和回乡过渡期的短暂失业是回流后非务工的主要原因。(5)对农民工回流区位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村庄因素和务工因素对回流区位的选择具有显著影响。个人因素中的女性群体对回流至乡镇有着特别的偏好。家庭因素中代际数量关系着家庭抚养比,抚养比越大,家庭负担越重,越倾向于县城和中心城区务工。村庄因素中的地形和居住区位都在不同的模型中达到显著性水平,地处丘陵和山区的农民工更愿意前往县城务工,在村庄有居住优势的农民工更愿意回流至村庄。务工因素中村距务工地距离、回流前务工地域类型、务工年限、务工地个数均是影响回流后农民工务工地域选择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回流区位;影响因素;农民工;河南省

学科专业:人文地理学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农民工回流的概念界定

1.2.2 理论基础

1.2.3 国内相关研究

1.2.4 国外相关研究

1.2.5 文献评述

1.3 研究框架和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选取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3 研究方法

2.3.1 文献研究法

2.3.2 社会调查法

2.3.3 统计分析与数学建模

2.3.4 实证分析法

3 研究样本描述性统计

3.1 回流农民工的人口学特征

3.1.1 性别与婚姻状况

3.1.2 年龄

3.1.3 受教育年限和水平

3.2 回流农民工的家庭情况

3.2.1 家庭成员状况

3.2.2 耕地面积

4 农民工回流及区位特征

4.1 回流特征

4.1.1 回流距离

4.1.2 回流前务工地点

4.1.3 农民工开始务工及回流年份

4.1.4 回流农民工类型及群体分化

4.2 回流区位分布

4.2.1 省外回流区位

4.2.2 省内回流区位

4.2.3 总体回流区位

5 农民工回流区位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影响因素的选择与变量假设

5.2 影响因素的共线性检验

5.3 模型与运算结果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加强中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就地城镇化

6.2.2 实施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6.2.3 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

6.3 存在不足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无序多分类逻辑回归结果

致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校内部审计质量论文提纲下一篇:实践教学与旅游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