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管理方法师德论文

2022-04-28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高师管理方法师德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信息化浪潮和高新科技的来袭,不仅导致基础教育的变革,而且对基础教育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年以来,关于高师教育的学术性与师范性争论不休,究其原因不过是对高师教育的师范性及学术性认识不足、对学术性及师范性对于高师教育的作用认识不足、对高师教育相对于社会的适应性及其超越的认识不足。多方面的认识不足导致了高师教育发展模式的多样化。

高师管理方法师德论文 篇1:

师德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论的融合初探

[摘 要]将师德教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论中,可从案例教学的形式出发,挖掘教材师德教育素材,结合课题学习等多种方式进行。在课程教学的同时应关注师德内容的渗透,并且遵循适时适度性、方法多样性、具体性等原则促进道德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以此加强课程的德育功能,完善师范生的师德认识,提高其师德品质。

[关键词]师德教育;数学教学论;师范生

一、师范生师德培养的重要性

(一)职业角色特殊性的需求

初等教育师范生未来的教育对象基本上是小学阶段的学生。从小学生所处的年龄特征来看,他们需要教师的更多关注和耐心引导。同时小学生在心理上也会将教师看成是自己依靠和模仿的对象。因此很多时候教师的角色更像是“学校里的父母”[1]。他们不仅承担着教学工作,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家长意识,懂得怎么与小学生沟通,以父母般的感情对待学生。另一方面,在小学阶段,教师在人格、情绪等方面更容易对学生产生影响,小学生“向师性”的特点使得他们会去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因此,小学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水平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师范生师德教育现状的迫切要求

首先,师范生自身对于师德问题的认同度较低[2],大多数师范生认为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文化基础,只有极少数师范生把较高的道德水平看成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其次,师范生在校期间对自己的职业信念不坚定。调查发现,某地高师院校竟然有超过半数的师范生表示自己未来不一定会从事教师行业[3]。职业信念的不坚定会对师范生在从事教育事业的态度和价值观上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师范生入职以后的专业成长。

(三)课程设置与师德教育的脱节

很多时候师范生的师德教育来源于公共课程的教学,如思想道德修养以及教师教育类学科,如教育学、心理学等。这些课程仅仅是将宽泛的道德概念教给学生,对于教师应该具有何种道德品质,如教师的专业态度、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的道德问题并没有过多涉及。因此,在目前的课程体系之下,将师德教育与课程进行融合是可行的办法。

二、师德概述

(一)师德的含义

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中所遵循的行为规范与内在道德品格的综合。良好的师德品质是一名合格的教师从事育人工作的基础,同时也是衡量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师德教育必须从师范生时期展开,高师院校也有责任为师范生的师德品质培养进行思考。

(二)师德包含的内容

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职业道德内容有明确的规定,提出了“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的师德要求。这是作为教师需要遵守的最基本的师德规范,也是每一位教师的基本道德要求。

除了以上的六条规范外,在新时期师德被赋予了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的内容。首先,新时期的教师更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这应该成为师德的核心。其次,在提倡素质教育的时代环境下,强调教师作为引导者、帮助者,更要求教师应学会怎样与学生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4]。

可以根据师德内容的基本要求,结合新时代下师德教育的特殊性,构成更有针对性和更具体的师德教育内容。小学数学教学论的课程内容与以上师德教育内容的融合可从以下几方面展開。

三、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师德教育的途径

(一)案例教学探讨课堂师德表现

案例教学具有贴近教育教学实际的特点,小学数学教学论中常常会采用典型案例分析如何进行教学设计,通过案例能让师范生接触并初步理解未来教育工作会遇到的问题。但在此基础上还应该让师范生结合案例思考课堂里的师德行为,即从师德角度思考并探索案例呈现的教师行为表现,并配合多种学习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加强师范生对师德内涵的理解以及对师德行为的认识。

例如: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这一章的教学中,有一个课时的内容是讲解“图形与几何”的教学要求,为了让小学生理解“图形与几何的教学需要遵循知识的形成过程”这个教学要求,教学名师华应龙在执教“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片断如下[5]。

大屏幕上一名学生为了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将其拼成长方形。

教师提问学生:“为什么要拼成长方形?”

学生回答:“因为长方形面积好计算,要是这样算(将平行四边形分成一个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会很麻烦。”

教师继续追问:“为什么你要转化为长方形而不是其他图形?”

学生:“因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已经学过了。”

教师进一步提问:“对,长方形面积我们已经学过了,就是把没有学过的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内容,刚才那个过程,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学生:“图形的样子变了,面积没变。”

接下来教师展示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计算其面积,并提问学生是怎么拼成长方形的。教师接连提出了几个问题:1.从平行四边形剪下来的线是任意一条线吗?2.这条线是平行四边形的什么?3.为什么要沿着这条线剪开,不沿可以吗?为什么?

以上教学片断除了能够展现华教师紧凑严密的教学设计过程和灵活的课堂调控能力外,师范生还可以就以下问题进行思考。

1.从关注学生的角度,你觉得这位教师做得怎么样?

2.你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怎么样培养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

3.若是由你来执教,你认为应该使用怎样的语言引导学生?

这几个问题是让师范生思考如何有道德地教学,包括教学的过程中应如何与学生相处。从数学这门学科的抽象性、逻辑性特点来说,学生一直都认为数学是一门难学的科目,课堂上学生经常会出现听不懂、跟不上教师节奏等问题。因此教师上课时要用更多的耐心和责任心,牢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从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来设计课堂,理解学生学习上的问题。而这也是关爱学生,贯彻师德要求的体现。同时,良好和睦的课堂氛围也有助于形成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也是新时期师德的重要标志。

因此,师范生必须学会引导学生学习,尤其是面对还未成人的小学生,更应该思考如何通过情感投入提高教学质量。作为职前教师应逐渐学会包括如何使用鼓励性语言、如何恰当引导学习思路等教学技巧,学会创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因此,案例教学让师范生逐渐认识到教学不仅仅是备课、上课,还应该谨记师德标准,树立素质教育下的育人观,将道德要求践行在课堂教学中。

(二)挖掘课程内容素材适时渗透

作为教师专业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论的目的是教会师范生如何教学。课程教学的很多内容与课堂有密切关系,例如怎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怎样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结果等,这些知识都可以成为师德教育的素材。

首先,教学论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教会师范生掌握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基础、认知特征等制订适合学生的教学设计,同时让师范生学会如何把教学设计应运在实际的课堂中。从课堂的角度出发,只有合理选择教学方法、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才能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课堂是师生相处最重要的场所,也是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的关键所在。如果教师能充分依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课堂,教学过程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么学生的参与程度高,能学到知识。而且通过课堂教学,学生会喜欢上教师,这样必将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到怎样在课堂上与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这个内容的学习,师范生能逐步领会如何更好地与学生相处,使其教学设计更贴合实际。

其次,一般来说,师范生没有太多机会走进实际课堂上课,只能用模拟课堂的试讲代替。教学论这门课程也给学生提供了试讲训练的机会。试讲对师范生的语言表达、板书设计、神态举止都有一定的提高。经过试讲的严格训练,师范生未来才能更好地调控课堂。从这方面来说,这可以增强师范生为人师表的意识,从外在行为上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

教学论中有一章是如何评价中小学生的数学学习[6]。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让师范生学会如何正确评价课堂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方式等。这体现了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的师德要求。例如在课堂上教师有没有对每一位学生给予了同样的爱和尊重,有没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在学生犯错误时,能不能选择合适的方式评价学生。正确合理地评价学生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同时也只有在对学生关爱的基础上才能理性判断学生行为。对教师来说,一旦做出了不合规范的评价,应立即提醒自己改正。师范生虽然还不一定能够深刻体会其中的思想,但一定可以通过不断加深他们的认识从而加强他们对教师职业的责任感及使命感。

(三)课题学习促师德发展

课题学习是通过对现实具体问题的讨论,采用实际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最后以小组调查报告的形式上交成果的一种学习方式。课题学习的目的是通过结合课程教学内容,给师范生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及讨论交流的机会。通过课题学习能够让师范生去设想在未来的现实环境中应如何更好地去践行师德要求。

首先,课题学习这一学习方式本身就体现了新时期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通过课后的讨论学习、自主查阅资料,可以增强师范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未来要培养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教师自己就需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将自身的经验方法教给学生。可以采取小组汇报、集体打分与教师打分相配合的方式,使小组与小组之间处于竞争学习的状态,这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完成课题学习。

课题学习选取的内容应贴近教育实际,如怎么样培养不同水平的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以及动机,怎样提高小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等。当然,课题学习还需要授课教师把握研究方向,必要的时候给出具体问题的提纲,让师范生按照提纲去思考。例如很多小学数学教师都会遇到许多学生从小就害怕数学的问题。那么遇到对数学有抵触的学生怎么办?如何采取办法去调整学生的这种心理?这就涉及师德层面的问题。其实许多小学教师在教学中都有这样的感受,对待小学生有时候严厉一些反而更有效果,但是这种严厉需要有个范围,一旦超出这个范围了便容易出现违反师德的行为。在这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反思師德现状,体会师德规范的重要性。

四、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师德教育的原则

第一,适时适度性原则。师德教育是附着在具体知识传授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师德教育需要有合适的时机。如果单纯为了师德教育而教学,那么势必会影响原本课程的教学进度,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授课内容与师德内容相关时,便可选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利用小组讨论或者自主思考的方式,让师范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又进行了师德行为的思考,但是要注意适可而止。只要师范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真正感觉到对自身师德认识有帮助,或者对相关内容有一点点自己的想法和体会,那就达到目的了。

第二,方法多样性原则。传统的道德教育一直没有很好地体现其教育效果,这和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道德教育与其他专业知识教育不一样,其与个人情感态度密切相关,需要用贴近生活的例子乃至个人的生活经历去感悟,并不是课堂做笔记,考试记笔记就行的。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采用课后反思作业、课堂讨论、模拟上课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让师范生在情感上和实践中慢慢地将师德标准内化为自身的处事规范,让师范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会教书育人的快乐,

第三,具体性原则。2008年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我国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有以下几条:“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这是师德内涵最本质的体现和最基础的要求。新时期,除了把握最基础的要求外,教师还应该具有创新精神、合作与竞争意识等品质。既然师德要求是多角度、多方面的,因此,与此相对应的师德教育也应该是具体而实际的。教师在育人过程中的行为都是外显的、可操作的、可测量的。例如什么样的行为能够体现敬业,什么样的表现是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的理念是什么,教书育人应做到哪几点要求等。师德教育不会一蹴而就,也不是利用某节课的一两个知识点就能全部展示的。遇到合适的时机时,针对实际教学的情况进行一两个具体内容的师德教育即可。

五、结语

作为师范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论不应仅仅传授如何教学的知识,更应将如何有道德地教这方面的知识融入日常教学,以此提升师范生的师德认识,完善师德品质,为其未来成为合格乃至优秀的教师打下基础。同时这也能为完善课程教学,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供更有效的建议。

[ 参 考 文 献 ]

[1] 康慧.初等教育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现状与改善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 袁洁.地方高校师范生师德教育研究[D].赣州: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3.

[3] 陈晨.高师应届毕业生师德问题认同度现状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4] 韦永琼.专业化视野下的师德职前培养探析[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5] 马云鹏.小学数学课程与教材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6] 杨庆余主编.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陈 明]

作者: 阙晓华 黄晓明 林志恒

高师管理方法师德论文 篇2:

论高师教育的社会适应与超越

信息化浪潮和高新科技的来袭,不仅导致基础教育的变革,而且对基础教育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年以来,关于高师教育的学术性与师范性争论不休,究其原因不过是对高师教育的师范性及学术性认识不足、对学术性及师范性对于高师教育的作用认识不足、对高师教育相对于社会的适应性及其超越的认识不足。多方面的认识不足导致了高师教育发展模式的多样化。其实,高师教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社会发展,并在社会发展的推动下或侧重其学术性,或侧重其师范性。但不论其如何发展,高师教育的学术性与师范性一直在“动态”交替中追求与社会发展相融合的“理想模式”,从而在适应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超越。

一 高师教育的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内涵解读

高师教育,既是高等教育又是师范教育。一方面应该符合高等教育的普遍要求,具备学科专业性和学术性,又必须在各个层面注重培养师范生的师德、师能,在把握现代教育、教学规律的同时,突出体现高师院校的职责——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师资。

(一)高师教育的学术性

高师教育的学术性就是按照其师范性质的特点进行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并在教育教学要求、组织管理以及不同层次主体所体现出来的区别于其他高等教育在学术上的属性或是特性。[1]高师教育的学术性具有三个层面的含义:在学科科研层面要体现其学术水准;在学科知识层面要达到专业要求;在学科内容层面要反映学术前沿。

然而,学术性的内涵是随社会发展而变化、调整的。在科学存在形态呈现多元性以及科学研究方法开始多层化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其概念进行重新界定。美国已故著名人士波尔(Ernest·L·Boyer)提出学术水平的内涵应概括为“发现的学术水平;综合的学术水平;运用的学术水平;教学的学术水平”。[2]波尔把一直被排除在学术之外的“教学”纳入了学术性解释范畴。在他看来,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它始于已知但不局限于已知,好的教学应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改造、扩展知识,教师不仅要使学生达到获得知识的目的,还要努力把学生——甚至自己都引导到知识创新上来。这就是说,学术性除了“教师在科研中所体现出的、可与综合性大学同类系科相比的学科学术水平、学科教学内容上的专门化水平以及学术前沿性……”[3]之外,还包括了“教什么”的问题。

(二)高师教育的师范性

师范性是高师教育的内在特质,是其专业素养水平和职业技能水平在学校学科教育、组织管理以及培养过程中的集中反映,是区别于其他专业化教育的内在本质。既然是一名教师,首先讨论的不是其掌握的学科专业知识,而是要具备高尚的师德、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素养以及教育、教学相关技能。《论语》中讲到“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只有教师自己具备了良好的师德素养,才会在无形中感染、影响学生,才能有力地教育、劝导学生。

当然,高师教育的师范性也在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改进。今天迅速发展的社会对高师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学者即良师”的时代已经过去,“学者未必是良师”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4]当前进行的素质教育改革,实践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我们的教师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他们都不能充分理解素质教育的要求,更不用说如何培养素质教育下的学生了。正如美国印第安纳州教师协会主席科德尔·艾费尔特指出的“师范教育不能只培养教书匠,我们现在是未雨绸缪,要教育学生去适应一个变化着的未来世界。因此,教师就必须有能力应付未来的教育”。[5]这就是说,高师教育师范性本身除了蕴含其职业特性、专业思想、行为标准等专业素养以外,也涵盖了“怎么教”的问题。

二 高师教育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关系模型

高师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师范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培养师范生对相关学科的兴趣,整个过程应该建立师范生对教育实践的敏感性与反思思维,敦促其养成理性抽象思维习惯。这既有师范性的内涵,又有学术性要求的体现。所以学术性是建立在师范性基础之上的学术性,师范性又是蕴含在学术性中的师范性。我们在讨论两者与高师教育之间的关系时,不能把师范性与学术性割裂开来,也不能把高师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割裂开来。为了更清晰地说明师范性与学术性在社会发展过程导致的高师教育的不同走向,现就不同观点做如下分析。

(一)理想模式

可以说,理想模式是一种纯理论化模式(如图1)。该模式把高师教育从社会中独立了出来,没有看到高师教育的发展要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它是在“静态”空间里抽象出来的一种理论化模式。这种模式是不存在的。

(二)对立模式

该模式下的高师教育是不同观点对立发展的产物。一种观点从高师教育的目的出发,坚持高师教育应该以“为国家基础教育培养高质量师资”为基本出发点,突出高师教育的优势。另一种则认为高师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高等教育本身就應该突出其学术性、科研性。观点的分离导致了高师教育走向的分离(如图2)。前者认为要实现高师教育的长足发展,必须使其回归原态,着重高师教育的师范性建设。改变专业灌输的培养模式,更正培训学科专家而非未来教师的定位,变单、深、专的学科知识的掌握为广博的思想、良好的职业道德、娴熟的教学技能的综合发展。后者充分意识到了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对教师本身提出的严峻挑战,他们说:“……,与综合大学相比,培养的学生相对缺乏后劲,不可否认地存在着低于相应综合性大学的现实。这客观上造成了教师教育的学术水平不高,研究能力不强。……这种学术性不高的现实,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6]可以说,这两种观点都有其可取之处。但是按照这种模式发展下去,高师教育必将走向极端:若是过分强调师范性而忽视其学术性,就会出现“固步自封”的状态,制约高师教育的长足进展。若是由于强调学术性而忽视了师范性,就会使高师教育脱离社会,直接影响学术性的普及与“再造”。这样下去,高师教育将失去其特有的教育科学性,也会制约高师教育的发展。

(三)传统模式

高师教育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融合师范教育和学术教育是世界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种趋势。传统模式下的高师教育(如图3)看到了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区别与联系,并寄希望于三年或是四年的高师教育培养出既有学术性又有师范性的专业人才。从图3我们可以看出,当学生师范性和学术性达到“融合”时,就是学生毕业走上教师工作岗位之时。但是,此时的学生只是暂时满足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基本条件。社会是发展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时刻都反映在教育上,集中体现就是对教师的要求的不断提高,而传统高师教育模式下培养的教师却没有随社会的变革而发展。以我国为例,我国的高师教育长期以来实行的都是严格计划管理,是在一个封闭的教育体系中发展的“独立体”,这个封闭的教育体系缺乏学校课程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在这种传统的高师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教师充其量只能看作是知识的储备体。“教师职业的成长和发展,必须在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和职后发展的教师教育体系中逐步实现”。[7]

(四)现代模式

以上分析表明,高师教育应该是在其师范性与学术性“动态”交替中发展的,并且这种“动态”争议与高师教育的理想模式也是交替呈现的(如图4)。这是一种现代模式,该模式具有其他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

首先,该模式充分揭示了高师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社会的发展反映在社会的各个角落,教育反作用于社会,以培养教师为目标的高师教育更是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的需求改变着高师教育的发展走向。以我国为例,从梁启超先生在1896年《论师范》提出师范是“群学之基”到1980年教育部召开全国师范教育会议重申“师范教育是‘工作母机’,是整个教育的基本建设”,我国的高师教育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受社会发展影响而几度起伏,今天终于迎来了发展的新景象。

其次,现代模式进一步揭示了社会发展速度对高师教育的影响。高师教育诞生之初,社会发展缓慢,人们对高师教育及其相关规律认识程度不足。对其认识不彻底或是不深刻,当然就不容易产生质疑。可是一旦产生了质疑,这种质疑也不容易消除。

社会的进步必然会带来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研究表明,当传统教育思想受到外来冲击的时候,新观念的“入侵”势必引起旧观念的“反抗”。只是在社会发展缓慢的情况下,这种争斗会更激烈些、持久些。正是由于社会的发展缓慢,“某种教育思想或教育价值观念一旦根植于一定社会并深入人心,便会长期地、稳定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8]这种争议特性,在高师教育发展的现代模式中表现为初期的“争议体”本身较大,争议的“偏离幅度”较大,争议过程较漫长。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出,一旦争议过后达到了某种意义上的统一,这种统一的持续时间也相对较长。

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两次争议爆发的时间间隔有逐渐缩短的趋势;随着人们对高师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入,争议的广度逐渐缩小,深度却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例如,网络技术的应用,加快了知识的传播速度,扩展了知识的传播广度。这为不同理论的碰撞提供了方便,高师教育相关理论也是如此。但是,相关理论的碰撞不是彼此的磨灭,而是相互的补充与充实,所以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高师教育研究者提供了更深厚的知识背景、更开阔的视野范围、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更严谨的知识架构体系。在这样的基础之上,高师教育的相关争论必将是深度的提升而不是广度上的扩展。

三 坚持现代模式,走适合我国社会发展的高师教育之路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要使我国高师教育适应今天素质教育改革的需求,培养出高质量的教师,必须厘清高师教育与现代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坚持高师教育发展的现代模式。

高师教育的师范性与学术性就好比人的左手与右手。既然无法明确哪只手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更大些,我们又何必抓住高师教育的师范性与学术性而争论不休呢?正确认识高师教育师范性与学术性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办不办高师教育的前提。而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则是在高师教育发展实践中的首要问题。对前者已没有再讨论的必要,对于后者,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坚持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动态”融合统一,改革高师教育课程设置,从教师培养的初始阶段避免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冲突。

其次,在学习借鉴国外已有的“大学+师范”的培养模式的相关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当前素质教育要求,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高师教育之路。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高师教育教师的整体素养,提拔或带动一批年轻教师,使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化,形成对师范生的持久性近距离影响。

第三,充分认识教师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及职后教育的关系,在理念、制度等多层面上做好高师教育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共同提高。优化现有高师教育体系结构,扩展外延、增强内涵。强化高师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适应性,提高高师教育应对社会发展变革的能力,满足社会发展对高师教育的需求。

总之,在高师教育的发展事业中,如何处理其师范性与学术性关系问题一直是教育学者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办好高师教育的首要问题。只有结合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既重视高師教育的师范性,又不忽视其学术性,才能适应当代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培养出既有高尚师德又有专业学科知识,既能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又有较高科研水平的现代化教师。

参考文献

[1]康翠平.师范性与学术性的统一:高等师范教育运作的 基本原则[J].江苏高教,2001(3).

[2]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 趋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孙二军,李国庆.高师院校“学术性”与“师范性”的释义 及实现路径[J].高教探索,2008(2).

[4]邓泽军.论教师教育学术性与师范性之整合[J].湖南师 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5).

[5]翁谦.对高师教育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再认识[J].陕西师 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

[6]翁谦.对高师教育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再认识[J].陕西师 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

[7]吴金昌,齐平.论教师教育培养模式与师范院校的课程 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8).

[8]张燕镜.师范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作者:李江

高师管理方法师德论文 篇3:

知识经济时代高师英语教育观念的转变与发展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21世纪,英语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正在发生着一系列的转变。本文阐述了知识经济时代高师英语教育面临的新课题,并叙述了高师英语教育观念的三个转变,提出了高师英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高师英语教育;知识经济;创新;师德

一、知识经济时代高师英语教育面临的挑战

知识经济的到来是人类发展史上又一次极大的变革,对现有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知识经济以知识的产生、存储,传播、使用为基础,直接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无疑,知识经济的到来对高师英语教育提出了许多挑战,同时高师英语教育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1)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靠师资。高素质师资的培养依赖于师范教育,当前,国家的社会转型,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轨,唯一的选择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教育为本;发展教育,师资先行,因此,师范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基础英语教育改革的根本出发点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而实施以培养

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根本又在于英语教师素质的提高,因此,怎样培养高素质的英语教师给高师英语教育提出了挑战。

3)国家义务教育的普及,英语教育从娃娃抓起,幼儿园、小学英语教育

已开始全面普及,素质高的英语教师供不应求,因此,高师英语教育数量的扩大及质量的提高都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4)加入WTO,及2008年的奥运会对中国的成人英语教育市场产生了广

泛而深远的影响,以英语为主的外语培训工程将需求大批英语师资,这无疑对高师英语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知识经济时代高师英语教育观念的三个转变

1)师德教育被赋予了新思想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英语的重要性使英语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因此,师德教育变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师德教育强调教师要无私奉献,不计报酬,更多的注重奉献了什么,而不是得到了什么。但从现实来看,“无私奉献,不计报酬”已不能反映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经济关系伦理原则,教师复杂的劳动应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其表现形式为评价与报酬,评价是精神的,报酬是物质的,因此,师德教育越来越强调“无私的奉献,无愧的索取”。强调奉献与索取的统一,义务与权利的统一。

“为人师表”是师德教育多年来强调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师范院校对学生进行培养的统一人格模式,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四有新人确实,师范院校的学生一进校就必须接受“为人师表”的养成教育,但对这种统一的人格模式的片面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知识经济时代的高师英语教育中的师德教育必须导入创新的概念;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为人师表”不仅仅意味着教师要有传统的优秀品德和良好的敬业精神,还必须有开拓与进取的精神,有教学生怎样学习,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2)高师英语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更加注重教学的实用性

传统的高师英语教育过分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注重学生语言准确性的培养。伹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科技的交流和人员往来日益频繁,传统模式培养出来的“聋子英语”“哑巴英语”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英语教育正从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越来越注重素质教育,英语教育的实用性。不仅让学生获得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而且让学生获得运用英语的能力,从“传播专业知识为主”转向“真正全面培养综合能力为主”。

3)创新教育成了高师英语教育的主旋律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的英语人才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要,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要求英语教师具有开拓精神与创新能力。新时代的英语教师要不断地探求符合学生需要的教学方法、技巧,进行教学改革实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因此,高师英语教育把创新教育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把培养学生的语言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

诚然,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高师英语教育已开始形成素质教育模式,新的教育思想与观念已深入人心,但其根本性的转变在于把新的思想观念落到实处,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高师英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高师英语教育可持续发展是其存在的本质要求,高师英语教育要从根本上改变以往的教育模式,培养“个性化”的创新人才,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需从以下几方面动真功夫。

1)调整课程体系,建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进一步精选英语基础课,优化系列课,搞好交叉课,开设讲座课,进一步加强文化素质修养、汉语、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课程教学。

2)大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研究。应用CAI英语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从事CAI教学的能力,适应现代英语教学的挑战。

3)突破课堂教学的程式化,改革教学模式,从教师授课型变为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型。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学课堂,鼓励师生个性发展,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4)建立一支业务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队伍,加强教学基本建设与教学管理,以适应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英语教育观念直接影响到教学实践。只有在科学的教育观念的引导下,才会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知识经济对高师英语教育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创新的机遇,把握好挑战,树立反映时代要求的英语教育观念,必将会使高师英语教育更上一层楼。

作者:李利民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国家经济两次衰退论文下一篇:供电公司营销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