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德育研究论文

2022-04-24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高校网络德育研究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互联网作为一种不可抵挡的潮流,对于高校德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首先,互联网为高校德育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德育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高校德育的空间和渠道。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高校德育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互联网的应用遍及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角落。

高校网络德育研究论文 篇1:

高校网络德育的现状及有效性研究

[摘要]随着网络环境下人们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网络德育在高校德育系统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文章概述了目前高校网络德育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增强高校网络德育有效性的建设思想。

[关键词]高校 网络德育 现状 有效性

[作者简介]佟瑛(1977- ),男,河北玉田人,淮海工学院文学院团委书记,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江苏连云港222005)

[课题项目]本文系淮海工学院党建思政研究重点资助课题“构建高校网络德育体系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200975[2009]3号)

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网络技术迅速发展,互联网作为传播信息的新媒体,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新途径,对广大青年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方式以及思想观念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网络的发展也给高校德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传统的德育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各种机制已显现出种种不适应。当高校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思想、交往等诸多方面经受着网络带来的深刻改变时,网络德育应运而生。虽然众多高校对网络德育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但网络德育仍然处于摸索阶段,其有效性仍然相对不足。为此,深入研究和分析网络德育现状及其发展,加强高校网络德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已经成为高校德育工作者和德育理论研究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网络德育的含义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德育”的提法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所谓网络德育,就是教育者为实现一定的德育目标,按照一定道德准则和德育规范,以网络作为德育的工具、内容、环境和资源,使互联网使用者有意无意地接受其影响,养成道德品质的教育活动。高校网络德育与网络德育是特殊与一般、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因此,高校网络德育是指高等院校中,教育者为实现一定的德育目标,依据一定道德准则和德育规范,以网络作为德育的工具、内容、环境和资源,使受教育者有意无意地接受其影响,从而形成德育品质的教育活动。

二、高校网絡德育的现状

早在2000年,教育部就下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在此背景下,全国各高校相继开展了网络德育建设,一些高校在网络德育工作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中取得了一些经验。但是,应该看到的是,高校网络德育在探索前行的进程中也暴露出许多薄弱环节。

1.网络德育内容良莠不齐。校园网是进行网络德育的重要阵地,其教育内容直接决定着对大学生的德育效果。片面、主观、脱离青年大学生实际的网络信息将影响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网络的全球开放性、资源共享性、自由性等特征不可避免地导致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大学生的价值评判和选择极易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不同阶级、不同民族、不同学术流派的文化和观点汇聚其中,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充斥网络。这一方面使大学生了解信息的渠道更宽,接触面更广泛,接触的观点更多;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处于形成与稳定时期,各种各样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影响着他们的价值判断和对自我的认识,使他们的思想往往处于矛盾、冲突、混乱和困惑之中。

2.网络德育主动意识薄弱。目前,高校德育工作者已经逐渐意识到网络给大学生带来的深刻影响。然而,由于许多德育工作者对网络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理解,不能从辩证的视角看待网络这一新生事物,不能以积极的态度去主动迎接网络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当看到许多大学生网上聊天或网恋等行为时,他们不是积极地引导大学生的网络活动,而是消极地对上网行为加以盲目阻止,面对大学生上网过程中出现的道德失范行为,他们不是以一种宽容理解的态度积极、有效地引导和正面教育,而是过分紧张,一味地指责和惩罚,导致网络德育实际效果的低下。高校德育工作者还不能适应网络环境,是网络德育进展缓慢、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

3.网络德育环境不完善。高校网络德育的实施离不开校园网络的建设和发展,但是,校园网络工程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受到了一些客观因素的限制。对于那些办学经费拮据的中、小院校来说,目前建设校园网络可能还是奢望。网络是信息传播的媒介,创建主题鲜明、健康向上的高校网络德育环境,是网络德育有效开展的重要环节。许多高校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络系统和校园主页,但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首先,校园网络信息更新滞后,很难引起大学生的关注。其次,校园网内容难以满足大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参与面窄,脱离大学生的生活实际,无法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到目前为止,还有许多高校不能将校园网络系统接入学生宿舍,这样的网络环境限制了德育工作的延伸空间。

4.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滞后。网络的迅速发展对大学生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虽然高校有许多具备丰富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经验的德育工作者,但在网络面前,他们由于信息素养欠缺,难以发挥优势。在信息社会中,网络德育是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一种新的工作方式,它要求德育工作者对上网大学生实施正确引导和正面教育,并能够运用网络技术手段和网络信息资源开展高校德育工作。德育工作者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首先,他们应能自觉地意识到信息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其次,要能迅速准确地发现并把握对德育工作有价值的信息,具有把这些有效的信息渗透到德育工作中去的意识。

5.缺乏积极有效的监控机制。道德的约束主要通过自律和他律两种手段实现,自律需要培养其“慎独”精神,这需要强烈的自控力;而他律主要通过公众舆论的力量,迫使个体规范自己的言行。由于网络的虚拟、自由、开放等特点,网络道德表现的独特性,在网络这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中,仅仅通过大学生自律是远不够的。要加强大学生网络德育,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监控措施和监督机制。目前,无论是国家、社会还是高校,都还没有一套针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积极有效的监控机制,特别是对大学生上网过程的在线监控。对网络道德的监督需要强大的舆论支持,面对各种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我们往往找不到舆论对象,致使社会舆论的有效性大大降低。

三、提高高校网络德育有效性的对策

1.树立网络德育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应对网络。加快更新思想观念,把握网络时代德育工作的新特点和充分认识网络德育的重要性,是高校网络德育走出目前状况的关键。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经预言:“电脑网络的建立与普及将彻底地改变人类生存及生活的模式,而控制与掌握网络的人就是人类未来命运的主宰,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将拥有整个世界。”事实确实如托夫勒所预言的那样,随着互联网在20世纪90年代的异军突起,网络正以不可阻挡之势介入、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走进互联网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新潮流。面对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高校德育工作者应顺势而上,因势定策,主动迎接网络时代的挑战,调整德育工作的目标和手段,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2.创新网络德育形式,坚持以一元论的德育内容建设校园网站。德育内容与德育方向有着密切的关系,德育形式是德育内容发挥积极作用、实现预期目标的保障。为此,德育工作者必须创新网络德育形式,坚持以一元论的德育内容建设校园网站。具体表现在,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铸造大学生的精神支柱,要侧重于弘扬民族精神,正确处理网站内容中主文化、亚文化和反文化的关系,大力建设校园网德育阵地,提高网络信息资源中具有德育功能的信息量的比例。与此同时,要开辟形式多样的特色栏目,如新闻动态、理论战线、热点评论、校园文化等,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和局势、高校的制度和发展;高校共青团可以指导大学生在网上开展具有德育内容的知识竞赛、网络调查、德育论坛等活动。我们只有让大学生时常能接受到具有良好德育功能、形式新颖的网络信息的熏陶,才能充分体现网络德育的思想育人功能。

3.加强网络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网络德育工作队伍是网络德育的主体,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校网络德育的开展和其有效性能否实现。因此,我们必须加强高校网络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的网络信息素养。各高校应当制订具体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大学生德育工作者队伍进行系统的网络技能培训,提高信息素质,必要时可在政策导向上提出相应的强制性要求。教师只有具备了优秀的信息意识和能力,才能走进网络,深入了解网络的特点,熟练地应用网络,研究上网大学生的行为特点,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熟悉他们的表达与交流方式,才能切实有效地开展网络德育工作。此外,传统的大学生德育工作主要依靠辅导员、班主任,他们的工作压力大却待遇不高,工作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的问题在网络德育中同样存在,由于网络德育工作量的评判较之传统德育工作更难量化而更应引起重视。当前,形成一套有利于德育队伍成长、有利于网络德育工作者积极性的调动和网络德育工作落到实处的管理体制是加强高校网络德育队伍建设问题的关键。

4.加快建设高校网络德育的新阵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高校必须高度重视网络德育阵地建设,积极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引导大学生思想健康发展,增强高校网络德育的有效性。(1)开辟专门的德育网站,加强对大学生的正面教育和引导。高校在校园网建设的过程中,除了在有关网站渗透德育内容外,还要开辟专门德育网站,切实有效地提高网络德育的针对性。第一,这些网站可以公布党、国家和高校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提供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各种媒体德育教育资料。第二,可以开设對大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讨论的专栏,这样可以增强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第三,可以利用电子邮件、博客、校园论坛等网络互动平台,使大学生畅所欲言,从而能够准确及时地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2)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科技文化活动,寓教于乐。高校网络德育在注重建设德育网站的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到开展网上科技文化活动的教育作用。要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发大学生们选择浏览德育网站信息的主动性,从而引导他们自觉地通过参与网上科技文化活动,从中接受教育和培养,不断提高整体素质。第一,可以鼓励大学生创办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出版物,在校园网上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用正确、积极、健康的内容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感染和影响大学生。第二,利用网络开展丰富多彩的在线科技文化活动,可以激发大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大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自觉性,满足大学生求新、求异、求特的心理需求,加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第三,在建立网络德育系统的过程中,要引导和支持各种大学生社团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活动。因为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高校大学生参与课外社团活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建设富有特色的网站,把上网大学生更多地吸引到网络社团健康、积极向上的活动中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他们接触有害信息的机会,还能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张彦.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现状探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3]张芳芳,刘莉.浅析高校网络德育建设[J].学理论,2008(24).

作者:佟 瑛

高校网络德育研究论文 篇2:

关注学生热点,构建高校网络德育平台的行动研究

互联网作为一种不可抵挡的潮流,对于高校德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首先,互联网为高校德育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德育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高校德育的空间和渠道。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高校德育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互联网的应用遍及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角落。互联网为德育铺设好了一张方便又高效的网络。

作者:季铁军

高校网络德育研究论文 篇3:

基于“全员德育”视野的高校德育模式研究

【摘 要】高校全员德育模式是时代的产物,其提出有其客观必然性;对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构建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论,民主、平等和公正的理论,社会对效率的绝对追求理论,结构决定功能理论,构成了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全员德育 高校德育 理论基础

高校德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在新时期面临着更多的新要求、新挑战。如何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如何构建新时代高校德育管理的科学、合理的模式,是高校德育具有实践性、紧迫性的课题。基于“全员德育”这一视野,开展构建“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研究,将高校德育理念确定在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员参与上,让高校最广大的师生员工都积极地投入到这项最有魅力的事业中来,是高校德育紧跟时代发展的体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对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研究,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本文从政治学角度出发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论,从社会学角度出发的民主、平等和公正的理论以及社会对效率的绝对追求理论,从系统工程理论出发阐述结构决定功能理论,来对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理论基础进行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是一种价值取向,它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高校全员德育体制的建立過程中,首先体现了尊重人,尊重学校的每一个个体在德育领域中的价值,并积极地将每一份可发挥的力量都引入到德育系统中来。其次强调了解放人,不把人的能力全部限制在以前的德育评价模式内,不对人的思想进行强硬的灌输,而是以新的模式来制造有利于每一个个体发展的机会。同时,全员德育也是积极实施塑造人的合理途径,培养人在其所属的环境中的主人翁意识,不管是学校领导还是普通员工,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让其知道自己的责任和用具体行动去践行责任。从模式的提出到构建到具体方案的执行,要求我们在分析、思考、解决一切问题时,都充分关注人的生活世界,对全体师生的生存和发展的命运确立起终极关怀,关注他们的共性和个性,确立其自主意识并承担相应责任。高校德育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出发点和归宿也都是人,人是高校德育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是高校德育的内在要求。在以往的德育过程中,我们虽然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但是并没有引起所有教育者的高度重视。

构建高校全员德育模式不仅着眼于提高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而且旨在建设和发展和谐的主体关系,形成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社会主体的相互协调。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风气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使每个个体的精神生活得到充实、德育境界得到升华。我们需要尊重学校各个不同的个体各自的价值立场,尊重他们的看法意见,让学校的每一个教职员工都充分意识到其在德育过程中的不可或缺性。从学校的每一个人的本身利益出发,并以人的最充分的发展作为全员德育的最终归属,最终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开辟道路。

(二)民主、平等和公正的理论

道德教育究其根底,是为一个民主、平等、公正的社会而教。苏格拉底和马丁·路德·金都曾试图以提问和辩论的方式去促进高水平道德的发展,这被柯尔伯格称之为道德发展的第六阶段和最高阶段,即以公正、平等和尊重人格这样一些普遍原则为标志的阶段。我们关于德育的研究,无论是跨文化的研究,还是在学校里所实施的道德讨论实验计划,都为苏格拉底的为民主公正而教提供了依据。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各项事业都是为广大人民的共同利益而做的。民主作为个体的生活方式,不是一种外在的形式的东西,而是内在的东西。它具有三个基本点:一是相信人性的潜能,人人都有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的权力,都应当得到充分的发展;二是相信人的理智判断和合理行为的能力;三是坚信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与人能够合作。全员德育中的民主,不仅是德育主体间的平等和彼此尊重,而且是指有限资源在师生之间的平等共享。平等是社会生活最基本的价值法则。凡属机会,每个人无例外地给予;凡属待遇,均与其所为对等。全员德育过程也就是一个民主平等的德育过程。

坚持民主平等公正的工作作风是构建全员德育模式的一个基本的理论基础。在德育过程中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重大问题都能摆到桌面上来让各个不同层次的人员参与商量,充分发挥全体成员的主人翁精神,群策群力。这样,一方面做到决策科学性、合理性,减少工作失误;另一方面,充分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把实现共同的目标化为各自的奋斗行动。

(三)社会对效率的绝对追求理论

德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承载着社会再生产(文明的传承、政治社会化和生产力再生产)的重要使命,没有这一功能德育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合法性。作为社会分工的德育,自然要消耗一定的社会资源,德育资源配置本身以“稀缺性”为基础,也要服从社会资源配置的规律——效率优先。否则,一个缺乏效率的制度安排终究会被淘汰的。同时,由于德育产品是典型的公共物品,又具有显著的外部经济效果。为此,必须建立一个体制健全、目标明确、科学规范、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运行模式。我国的高校德育目前尚处在低效的状态,解决德育效率低下的基本思路就是通过对德育需求和德育供给的研究,总结出科学有效的德育对策。全员德育模式正是以社会对效率的追求作为其理论基础,从合理安排高校德育所有可利用资源出发,让每一种资源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形成效率最大化,促成高校德育合力。

(四)结构决定功能理论

系统工程,就是在系统思想指导下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处理大量复杂系统问题的实践活动。高校德育是一项整体工程,同时也是系统工程。高校德育系统工程是一门研究大学生的道德活动规律和高校德育运行规律并服务于特定目的的科学。系统工程理论告诉我们: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因而高校德育模式的内部结构直接决定着高校德育这一系统能力的发挥。从系统工程视野来思考德育,运用先进的科学方法,进行组织管理,以求最佳效果。德育的合力来源于人才。高校全员德育模式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的因素。所以如何调整好高校德育系统内可用人力资源的安排结构,这直接影响着德育的最终效果。从宏观的角度来考察高校全员德育的人力资源,可以按照层次将其分为四大类,即专职德育工作者,非专职德育工作者(包括专业课教师、学校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学生,家庭和社会人士。如何组织这些人员在高校德育范围内形成良好的总体结构,合理构建高校全员德育模式,以期达成德育功能的最大化,这决定了德育功能的总体发挥,具有深刻的意义。

二、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构建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作了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指出要坚持把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要求全国广大青少年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才,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高校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应该发挥领头羊的作用。我们明确了育人首位,齐抓共管的学校德育的新模式。这一模式对于高校来说,是一个融合校内校外两种教育资源,充分地让学校、家庭、社会各司其责,号召高校的全体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互相配合的德育系统模式。

(一)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构成要素

高校全员德育是一项综合了德育的各方力量,集中了各种优势的一个效率最大化的教育模式,我们认为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构成要素,应该主要抓住“高校全员德育理念、全员德育制度、全员德育方法”这三个要素。

理念是指看法或者是观念,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理念是坚持育人为本、齐抓共管、互为主体等主要观点,包括在上文中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民主、平等和公正的理论,社会对效率的绝对追求理论,以及结构决定功能理论。高校全员德育模式在这些理念的具体支配下,体现一定的德育思想,并以此为理论依据。全员德育制度是指从行政层面出发,为达成高校德育目标,使高校全员德育模式发挥效力的各种引导、激勵、保障等规章制度。包括德育工作责任制,各种激励考评措施等。全员德育方法是高校全员德育模式构成中的最主要的要素,它是指为达到德育目标,教育者、受教育者参与德育活动所采取的各种手段与行为方式。全员德育理念、全员德育制度、全员德育方法这三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完整的德育模式。

(二)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总体构架

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构建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首先,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构建应始终遵循一个指导思想:以学生为根本,为学生服务,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构建;其次,高校全员德育模式应坚持在校内校外两个平台上运作;再次,高校全员德育模式应致力于搭建专职与非专职德育工作者相互联系的育人网络。最后,高校全员德育模式应追求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和谐校园的构建等方面的全面育人目标和整体成效。

构建高校全员德育模式需要全校上下、校内校外整体配合、共同推进。需要不断健全体系,构筑以学生为根本,整体上形成以专职德育工作者为核心,部门、院系积极配合与协作,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和支持的动态高校全员德育网络。高校全员德育是开放的德育,随着大学生社会活动时间的增多,空间逐渐增大,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和谐统一,互动合作,连成一个德育环或德育网,发挥合力作用,不断增强德育实效。

(三)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特点

高效全员德育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体现全员性,提倡高校全体人员的广泛参与。高校德育,人人有责,包括所有师生员工甚至家庭、社会人员在内,都具有可供开发的潜在的德育资源,每一支队伍都可为高校德育献智献策,从而使高校德育资源得到较好的整合;其次是凸显人本性,弥补了传统德育中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的缺憾,把学生作为一支主要的德育力量来看待,体现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主体性;同时,德育的针对性更强,内容更为丰富,方法灵活多变,是应对社会多元化格局的及时之策。

【参考文献】

[1]田建国.以人为本与道德教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2]褚洪启.杜威教育思想引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3]杨云善,黄琨.关于德育的经济学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9)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新世纪教学改革项目(2013JGB296)

【作者简介】刘金菊(1982- ),女,湖南衡阳人,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丁 梦)

作者:刘金菊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职教育学生管理论文下一篇:档案社会作用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