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际,谈谈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

2022-11-17

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使命, 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 而实训基地建设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本条件。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改善办学条件, 是提高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教学质量的关键。

1 面临强大的行业背景, 加强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1) 实训基地建设是实现高职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条件。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技能过硬的复合型人才, 使学生掌握现代生物技术和技能, 能够在生物制造、医药、化工、食品、环保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的生产、经营、检验、服务和管理工作, 成为适应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训基地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要场所, 要充分认识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将实训基地建设工作作为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2) 实训基地建设有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融岗位于专业。课程内容按照实训基地岗位设定, 把职业标准融入到课程中去, 如以发酵技术、分离提取技术、产品检测技术为专业核心能力设置实训岗位, 让学生亲身实践,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联系, 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方向更加明确, 从而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质, 有利于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个性潜能的发挥, 提高了学生就业能力和适应力。

(3) 实训基地建设有利于形成一流的师资队伍。立足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紧紧依托“山东省级生物制造产业基地”和“中国功能糖城”的资源优势, 形成一支数量适中、结构合理、专兼结合, 构建科学化、规范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们对本专业工作岗位群进行分析, 明确各岗位所要求的技能, 编写了体现工学结合的实训教材, 开发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 使学院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2 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实践

2.1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1) 重视基础性实验室建设, 完善实验室条件。德州科技职业学院投入大量资金对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实验室进行了建设与完善, 添置了许多先进仪器。目前, 我专业实验仪器总价值近150万元, 生均实验经费4600元, 完全可以承担专业基础课与基础专业课的实验任务, 实验开出率更是高达100%。

(2) 建设开放型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开放型校内实训基地, 既为满足学生自主实验实训、强化职业技能训练提供了方便, 同时也提高了实训室及设备的使用效率。我专业现有校内实训基地3个, 即:生物制药实训基地、生物发酵技术实训基地、生物环保 (水处理) 实训基地。基地内实训设备总价值近200万元, 生均实训经费为6100元, 从上午8:00至晚上10:00, 包括中午12:00至下午2:00, 都有学生在实训室上课, 使学生在课余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适当的练习, 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3) 要坚持以素质为本位, 以技能为特长培养专业人才。市场对人才需求变化日益加快, 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培养学生全面的职业素质, 使学生在全面素质基础上有一项或几项技能成为特长, 以保证在岗位竞聘和就业竞争中拥有自己的优势。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 我们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 广泛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例如:在生物分离技术中, 采用不同的分离提纯方法, 测得有效成分的含量是不同的。教师在讲授时并不直接将这些实验技巧或方法告诉学生, 而是指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实验, 最后通过结果分析得出最佳方案。同时, 我们还安排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 既加快了项目进程, 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让学生参与水解釜改造项目, 不仅使其掌握了水解釜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也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2.2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1) 开展校企合作, 实现校企资源的共享。校企双方协商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明确双方的职责, 充分发挥双方优势, 建立互惠互利的制度。企业为学生的实训提供场所、设备、指导教师、生产任务等, 为教师参加业务实践提供工作岗位;学校则为企业员工提供在职培训, 学习进修、科研条件等;校企双方合作进行科研, 联合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 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我院与山东龙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福田药业有限公司、山东禹王集团等企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 建立了12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这些实训基地实力雄厚, 足以承担本专业的实训任务。每年都会派遣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 企业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 让学生直接体验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及工作岗位, 有助于学生就业后顺利实现角色的转换。同时, 在利用企业实践优势的同时, 教师积极为企业提供服务。

(2)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使师资队伍结构得到优化。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师自身的能力, 出台了专业教师“走出去”的政策, 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挂职锻炼, 如我院教师王方坤 (副教授) 、尹淑娟 (副教授) 、李洪 (副教授) 、范松梅 (讲师) 分别被聘为保龄宝、绿健、龙力、福田药业等公司的生产技术指导;知识就能及时更新, 技能水平得到提高。同时实施了“请进来”的政策, 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与企业专家来我校做专职或兼职实践实训指导教师, 如聘请了龙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尚成坤 (高级工程师) 为功能糖生产工艺实训指导教师, 福田药业聂永来 (高级工程师) 为制药工艺学实训指导教师。

(3) 实施双向选择, 搭建就业平台。我院校企合作共建的实习基地, 在实习用人方面, 实行企业、学生的双向选择, 学生选择企业, 企业选择学生。如在青岛、济南、禹城等实训基地实习的学生, 毕业后就选择留在了实习单位。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为毕业生顺利就业, 搭建了双向选择的平台, 提供了一条稳定的就业渠道。

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完善, 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平台, 是产学研深层次合作的一个方向, 也是校企双方可持续发的动力源泉, 为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

摘要:结合德州科技职业学院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 本文旨在说明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完善是高等职业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 为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色所在。

关键词: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实践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校学生信息统计分析在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下一篇: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岩土工程勘察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