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流行过程范文

2022-06-15

第一篇:传染病流行过程范文

流行传染病

仁怀市共群小学

2017年流行性传染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传染病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意见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传染病的信息报告程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传染病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全校师生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周围公共卫生水平,加强预防接种、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做好因病缺课登记,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成立学校传染病流行应急领 1

导小组,由王波校长任组长,陈坤静通知负责及时处理、上报、协调与落实学校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3.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实行一把手负总责,逐级签订工作责任状。

4.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

(一)应急传染病流行小组成员及职责

1.王波校长任组长,负责学校传染病流行应急小组的全面指挥,出现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爆发,学校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上级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2.陈坤静任副组长,具体负责学校卫生安全工作。

3.陈坤静负责传染病日常防治工作的管理,王云龙同志负责后勤保障。

4、各班主任负责预防接种、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做好因病缺课登记,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检查制度。

5.各班班主任及任课教师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及传染病防治宣传。

6.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进入应急状态后,全面启动传染病流行应急预案,由王波校长亲自指挥。

(二)应急程序 1.一般突发事件

①各班启动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②学校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各教师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③学校内如尚无疫情发生,听从上级行政部门及卫生部门的管理。

④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教室、食堂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所、食堂应加强消毒,并加强除“四害”工作。

2.重大突发事件

所在区域发生属于重大突发事件,除对接触者实施控制外,全校根据上级指示酌情安排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

①教导处负责开展针对学生的健康教育,提高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

②值周教师负责对全体师生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③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学校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离、医学观察和消毒等工作。

3.特大突发事件

①班主任对缺课学生要逐一登记,及时查明缺课原因,及时上报。

②学校避免人群的聚集和流动。

③各校指定教师定期负责对教室、食堂、图书室、厕所等场地使用期间每日进行消毒,通风换气。

4.校内疫情

一旦发生传染病流行,应在上级有关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启动传染病流行应急预案:

①班主任或在场教师要立即把事件通知学校的传染病流行应急总指挥。

②校长要立即赶到现场,统一指挥,具体联系急救中心,并在第一时间报告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卫生主管部门等;在传染病流行事件得到控制后,要将该事件的详细情况和处理结果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③值周教师负责传染病流行时加强对有发热症状的同学及时处理,班主任陪同立即将发病学生送往医院,协助医疗部门治疗,联系学生家长,安抚他们的情绪,取得家长的合作。

④指定教师负责卫生消毒相关事宜及后勤保障。

⑤教导处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维护校园稳定。

⑥学校领导和教师(非密切接触者)要坚守岗位,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联系。

⑦突发传染病流行得到控制后,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教学秩序。

⑧对传染病流行反映出来的问题,要进行整改,防止事件再发生。

⑨凡是瞒报、缓报,一经发现,就要做相应的处理;事情处理结束了,还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预防教育。

(三)联系方式及负责人电话

王波:15085418670 陈坤静:13648528678

四、传染病预防

(一)强化自身管理,加强监督检查 1.学校将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的职责落实情况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与管理体系中,并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2.学校安全卫生领导小组应经常对食堂、教学环境与生活区环境进行抽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根据不同季节和情况宣传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保健知识,减少这类疾病的爆发。

4.增加学校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

(二)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学校卫生规范化管理。

1.学校食堂、饮水等必须向卫生行政部门申领卫生许可证。食品从业人员必须“三证”齐全,先办证,后上岗,注意个人卫生;对患有“五病”的人员必须100%的调离。

2.食用食物的采购按规定验收,应持有正规的进货发票,禁止教师提供变质的食品和“三无”产品;食品加工过程和储藏必须生熟分开;餐饮具必须采用高温或药物严格消毒。

3.食品及其原料贮存和食品制作间必须具备完善的安全措施,并落实专人、专锁、专保管责任制,强化安全防范措施,防止投毒事件发生。

4.加强学校饮水的管理,防止因水污染造疾病传播。 5.加强厕所卫生管理,防止污染环境和水源。

6.重点搞好食堂卫生、教室卫生、办公卫生和环境卫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7.学校要切实履行职责,严格执行新生入学前预防接种证查验和登记制度,提高学生疫苗接种率,防止疫苗相关性疾病的发生或流行。

8.学校依法加强有毒有害物质的存储、使用的管理,防止因管理失误引起突发事件。

(三)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防疫抗病能力。

1.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落实好健康教育课,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2.结合季节性、突发性传染病的预防,通过板报、宣传橱窗、校园广播以及校园网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普及防治食物中毒事件的相关知识,提高师生公共卫生意识。

3.督促和组织师生和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倡合理营养,不断增强体质。

2017年3月1日

第二篇:传染病爆发流行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学校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保障我校在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市、区卫生局、教育局的有关规定要求,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二、部门职责:

1、加强领导,落实传染病管理责任制,建立校长责任制。保证传染病防治的必要经费,按照卫生部门和教委要求,组织校内各项传染病防治措施落实。

2、学校设立专职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制定专人(校医)具体负责本校传染病疫情收集、报告、学校健康晨检或巡查、学生健康教育、饮水卫生检查、免疫预防等传染病防治工作。

3、学校主动与卫生防疫部门加强沟通,接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技术指导、培训、督导检查等工作。

4、发生疫情后应协助与配合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医疗机构开展调查、病后救治、控制措施落实等工作。

三、传染病疫情报告:

(一)报告病种

1、法定报告的甲类和按照甲类控制的乙类传染病。 学校内发现甲类(霍乱、鼠疫)传染病疑似或确诊的散发病例,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炭疽疑似或确诊散发病例。

2、法定报告的乙、丙类传染病。

(1)呼吸道传染病。学校内发生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及丙类传染病中流行感冒、风疹、流行性腮腺炎。

(2)肠道传染病。学校内发生急性病毒性肝炎、伤寒、副伤寒、痢疾及丙类肠道传染病。

(3)其它《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制定的乙类、丙类传染病。

3、非法定报告的传染病。

学校班级内出现集聚性水痘、手口足病等非法定传染病病人以及集聚性不明原因疾病病人,应立即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4、发热事件。

同一班级内在近3天内突然出现有3例以上的体温大于38度或同一学校内在近3天内突然出现有5例以上的体温大于38度,并伴有痛、咽痛、肌肉酸痛等类似流感症状的病人应立即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5、食源性疾病。 学校在短期内发生因食品原因引起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伴有发热症状的病人10例以上,立即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二)报告要求

1、学校校长、老师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分管领导为传染病信息报告的责任人。

2、学校师生中一旦发现有上述情况的,学校校医应做好学校传染病病人登记,在第一时间内以电话报区教育局安全科,同时报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发现学校内上述传染病暴发或流行、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集体性发热事件和水痘、手足口病等非法定传染病暴发疫情应立即电话向所在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做好新续发病人的动态报告。

四、传染病预防:

1、学校应认真执行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做好对新生的预防接种凭证入学,配合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所在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相关疫苗免疫接种、传染病监测等工作。

2、学校每年应拨出一定比例的传染病预防控制专项经费,用于学校肠道、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的应急预防控制,包括应急药物储备、疫苗储备、消毒药械以及现场疫情控制等。

3、每年组织对校内从事饮食、饮水人员定期体检,发现属于法律规定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应及时调离岗位。

4、加强对学校内食堂卫生工作管理,建立规范工作制度,防止食品在加工制作过程中交叉污染。做好师生饮水卫生、确保提供师生安全、卫生、合格的食品与饮用水。做好校内粪便管理和苍蝇、蚊虫等媒介昆虫消杀灭工作。

5、做好对学生健康查检和巡查,进行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预防的健康教育。

五、传染病预防操作程序及责任人:

1、日晨检:班主任每天应密切关心学生的健康状况,统计学生的出勤人数。责任人:班主任、校医。

2、报告:一旦发现师生有传染病症状的疑似病人,有关人员应立即告知卫生老师和学校领导,学校应按规定报教育局业务科室,同时报区疾控中心。责任人:班主任、校医、校长。

3、劝说:发现学生身体不舒服或有摄氏38度以上高热学生必须迅速隔离,及时通知其监护人带其去医院看病,并在家休养。责任人:校医、班主任、年级组长、安全主任、分管校长、校长。

4、记录:校医应及时统计好患病学生的具体情况(班级、人数、症状、就医情况、上课情况、目前康复情况)并记录在册。责任人:校医。

5、跟踪:每天关心患病学生的身体状况,并主动对学生进行补课。责任人:班主任、校医。

6、家访:积极做好患病学生的上门家访和家长的思想工作,经常保持联系。责任人:班主任。

7、消毒:学校要在卫生防疫部门专业的指导下,严格按规定做好消毒探制工作(包括发病及相干关班级、食堂、厕所、公共场所、共用教室等)消毒工作。责任人:校医。

8、观察:加强宣传,正确认识,做好防范,确保稳定,每天加强巡视,对痊愈后的学生必须经校医认可后方可进教室,对班级其他同学加强观察了解。责任人:校医、班主任。

9、新生报到,学校必须要求其监护人如实填写《在校学生健康状况登记表》。校医应当分类建立在校学生健康档案。

六、传染病疫情调查处理:

1、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应做好登记;配合协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病人的流行病调查;根据疾控专业人员划定的密切接触者协助做好每天医学观察,做好宣传教育、饮食、饮水卫生等控制措施。

2、发现传染病暴发疫情、重大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卫生部门指导下及时护送病人就医治疗;对现场予以保护;如认为属共同食用污染的食品或水而引起的,应暂停供应,并保留污染食品或水;同时积极配合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调查、样品采集、消毒等工作;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确定的密切接触者协助做好医学观察、预防性服药及应急接种;做好学校内卫生宣教、饮水饮食卫生和学生健康状况的晨检或巡查;根据控制疫情需要和疾控机构提出的暂停集体活动、停课、停学等紧急措施,经主管教育部门和当地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魏寨中学

2012.2

传染病爆发流行应急预案

魏寨中学

2012.2

第三篇:传染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1、现场工作准备

(1)人员准备:中心根据事件性质,安排相关专业人员参加现场处置工作组,确定工作组负责人,明确成员职责和分工。

(2)技术准备:现场工作组根据已经掌握的线索,开展文献检索或处置技术复习,咨询有关专家意见,以及与相关实验室联系现场采样和检测准备事宜。

(3)物资准备:现场工作组领取应急箱、消杀药品和器械,现场警示标识等,清理准备个人防护用品、样本和标本采集、运输设备和工具、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和试剂、预防药物或疫苗、消杀器械、痕迹记录器材(照相机、录音笔、摄像机)、调查表、参考资料(专业、法律)、宣传资料、通信设备、电脑、现场联系资料(联系人及联系电话)等。

(4)后勤保障:安排车辆、交通、食宿等。

(5)其他事项:现场工作组与事件发生地取得联系,预约预备会,交流情况、共商现场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

(6)响应时限:派出现场工作组的指令下达后,工作组应在1小时内准备完毕,从中心出发赶赴事件发生所在地。

2、现场工作实施

(1)核实疫情或事件:现场工作组一旦到达现场,应立即与当地有关部门一起核实疫情或事件,召开有关会议,了解情况,交流意见,安排布置有关工作。

主要内容:①听取汇报:了解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以及最新情况;了解当地过去有无类似事件发生;发病地区人群近期与事件相关的生产、生活、娱乐等相关活动情况;共同暴露或接触人群;已采取的措施及效果;周边地区或单位有无类似病例发生。②核实疫情或事件:与参与诊诒的临床医生进行访谈,查阅病历记录,核实化验结果,收集临床相关资料;访视部分病例,必要时亲自对现症病例进行体格检查和采样检测。根据病例的临床表现和体征、实验室结果,结合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疫情或事件性质做出初步判断。

(2)确定现场工作计划:商讨现场工作思路,商议初步的预防控制措施实施计划,根据对已有资料的分析和已采取的措施效果,形成初步的预防控制方案,列出现场必须完成的工作项目,确定联络人和现场工作例会制度,商议落实实施计划。

(3)设计调查表:根据事件性质,采用现有调查表,并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进行补充或重新拟订。在病原或流行因素还未明确的情况下,调查表内容应尽可能全面和详尽。 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内容:

①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15岁以下要填家长姓名)、职业、住址、工作单位(学生填学校名称和班级)、联系方式等;

②临床相关信息:发病日期、就诊日期、临床症状、体征、就诊和治疗经过、临床检查和化验结果等,以及病情的进展或转归;

③流行病学信息:患者感染、暴露来源及途径等;

④实验室资料:采样、检测情况及结果。

(4)确定病例定义,搜索病例: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建立病例定义,定义应包括时间、地点、人群范围界限,以及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等基本内容。病例定义分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在现场调查早期或搜索病例阶段,使用敏感性高的病例定义(也就是“较为宽松”病例定义),以便发现更多可能的病例及线索;如进行病因研究则使用特异性高的病例定义。按照确定的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列出病例信息清单(或一览表),并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

除在事件发生地通过医院、社区调查、接触者追踪进行病例搜索处,还需了解周边地区或单

位有无类似病例发生,同时建立临时的监测系统,动态收集新发病例资料。

(5)流行病学调查:

①个案调查:对发现并核实后的每一个病例都应及时地进行详尽的流行病学调查,完整地逐项地填写个案调查表。在进行个案调查时应注意对调查表中虽没有列入,但在调查中发现有流行病学意义的内容(或线索)应进行详细追问和描述,特别要注意收集指征病例和特殊病例的资料。

②专题调查:在个案调查基础上,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对某一情况进行深入调查,调查前应设计专用调查表和调查提纲,在调查过程中要注意采集有价值的标本。

(6)标本采集、运输和检测:根据调查情况,采集患者、宿主动物和传播媒介等标本,按“及时、准确、足量、代表性强和安全”的原则,及时进行实验室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综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在规定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出具检测报告。

(7)描述性分析,提出假设: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对调查资料进行归纳分析,选用恰当的统计图表,以形象、直观、明了的方式展示疾病的三间分布状况。必要时建立和提出病因假设。病因假设应具有合理性,可解释各种分布的特征;被调查中的事实所验证;能够解释大多数的病例情况。

(8)确定防控措施和督促落实:根据事件起因、发生发展途径,以及事件的特征确定控制和预防措施。现场控制措施主要包括控制或消除传染源、减少与暴露因素的接触、保护易感人群,开展卫生救援,控制事态进一步发展。必要时建议启动相关预案。在工作人员在现场处置过程中,应做好个人防护。

①开展卫生救援,协助救治病人,怀疑为传染病时,应对尚未隔离的病人进行隔离治疗; ②对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共同暴露者)进行追踪和医学观察;

③必要时,对易感者进行预防服药、应急接种,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④在现场及周边地区开展主动监测,必要时实行日报、零报;

⑤提出对传杂病划分疫点、疫区的建议;对影响范围广的疫情应视情况,协助有关部门制定疫区封锁、人员疏散方案。

⑥开展应急健康教育,编印相应的健康传播材料,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

(9)进一步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针对可能的危险因素、传播途径和暴露人群,应用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等分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病因假设、传播规律等进行调查。

(10)现场工作报告:现场工作组应及时通过有效方式向中心领导、县卫生局领导报告现场工作处置与控制进展情况,包括初次报告、进程报告、阶段报告、结案报告等。

(11)现场工作结束:当现场工作基本完成,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可结束现场工作。在撤离现场前应与当地有关部门召开会议,对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工作进行正式的总结,反馈调查结果和下一步工作建议。

3、现场工作总结与结案

现场工作组返回后应及时对现场工作进行总结,主要包括:

(1)对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资料和相关影像资料进行清理归总。

(2)对现场使用的物品包括现场工作服、应急箱、采样箱进行卫生消毒处理,清理相关物品消耗使用情况,在归还时及时通知后勤进行补充更新。

(3)对本次现场要作进行总结与评估,并形成现场工作总结报告、现场处置评估报告,总结评估本次现场工作处理中经验和教训,以便今后工作借鉴。

第四篇:浦口中学传染病流行应急预案

浦口中学传染病防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传染病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意见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传染病的信息报告程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传染病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全校师生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周围公共卫生水平,加强预防接种、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做好因病缺课登记,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成立学校传染病流行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及时处理、上报、协调与落实学校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组长:黄优 副组长:曾勇

组员:刘名伟

邹建国

刘代良 班主任 3.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实行一把手负总责,逐级签订工作责任状。 4.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

(一)应急传染病流行小组成员及职责

1.黄优校长任组长,负责学校传染病流行应急小组的全面指挥,出现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爆发,学校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上级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2.刘代良助理任副组长,具体负责学校卫生安全工作。

3.总务处邹建国老师负责传染病日常防治工作的管理及后勤保障。

4.校医室杨红英老师负责预防接种、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督促班主任做好因病缺课登记,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检查制度。

5.各班班主任及任课教师配合校医做好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及传染病防治宣传。 6.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进入应急状态后,全面启动传染病流行应急预案,由校长亲自指挥。

(二)应急程序 1.一般突发事件

①各班启动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②学校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各部门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③学校内如尚无疫情发生,听从上级行政部门及卫生部门的管理。

④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教室、食堂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所、食堂应加强消毒,并加强除“四害”工作。

⑤总务处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 2.重大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重大突发事件,除对接触者实施控制外,全校根据上级指示酌情安排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

①教导处负责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 ②校医室负责对全体师生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③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学校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离、医学观察和消毒等工作。

④总务处加大进出校门的管理力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 3.特大突发事件

①班主任对缺课学生要逐一登记,及时查明缺课原因,及时上报。 ②学校避免人群的聚集和流动。

③总务处负责对教室、活动室、食堂、图书馆、厕所等场地使用期间每日进行消毒,通风换气。 4.校内疫情

一旦发生传染病流行,应在上级有关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启动传染病流行应急预案:

①班主任、年级组长或在场教师要立即把事件通知学校的传染病流行应急总指挥。

②校长要立即赶到现场,统一指挥,具体联系急救中心,并在第一时间报告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卫生主管部门等;在传染病流行事件得控制后,要将该事件的详细情况和处理结果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③校医室负责传染病流行时加强对有发热症状的同学及时处理,班主任陪同校医立即将发病学生送往医院,协助医疗部门治疗,联系学生家长,安抚他们的情绪,取得家长的合作。

④总务处负责安排卫生消毒相关事宜及后勤保障。 ⑤司机待命应急出车。

⑥教导处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维护校园稳定。

⑦学校领导和教师(非密切接触者)要坚守岗位,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联系。 ⑧突发传染病流行得到控制后,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教学秩序。 ⑨对传染病流行反映出来的问题,要进行整改,防止事件再发生。

⑩凡是瞒报、缓报,一经发现,就要做相应的处理;事情处理结束了,还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预防教育。

三、传染病预防

(一)强化自身管理,加强监督检查

1.学校将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的职责落实情况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与管理体系中,并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2.总务处应经常对食堂、教学环境与生活区环境进行抽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校医室根据不同季节和情况宣传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保健知识,减少这类疾病的爆发。 4.增加学校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

(二)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学校卫生规范化管理。

1.学校食堂、直饮水等必须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申领卫生许可证。食品从业人员必须“三证”齐全,先办证,后上岗,注意个人卫生;对患有“五病”的人员必须100%的调离。

2.使用的仪器应当定点采购并按规定验收,应持有正规的进货发票,禁止向学生提供变质的食品和“三无”产品;食品加工过程和储藏必须生熟分开;餐饮具必须采用高温或药物严格消毒。

3.食品及其原料贮存和食品制作间必须具备完善的安全措施,并落实专人、专锁、专保管责任制,强化安全防范措施,防止投毒事件发生。 4.加强学校直饮水的管理,防止因水污染造疾病传播。 5.加强厕所卫生管理,防止污染环境和水源。

6.重点搞好食堂卫生、教室卫生、宿舍卫生和环境卫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7.学校要切实履行职责,严格执行新生入学前预防接种证查验和登记制度,提高学生疫苗接种率,防止疫苗相关性疾病的发生或流行。

8.学校依法加强有毒有害物质的存储、使用的管理,防止因管理失误引起突发事件。

(三)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防疫抗病能力。

1.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落实好健康教育课,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2.结合季节性、突发性传染病的预防,通过板报、宣传橱窗、校园广播以及校园网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普及防治食物中毒事件的相关知识,提高师生公共卫生意识。

3.督促和组织师生和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倡合理营养,不断增强体质。

2016年上学期

第五篇:第4章 疫病的发生与流行过程教案

畜禽疫病防治教案

授课章节:第4章第1节 授课内容:感染的概念及类型

传染病的概念特征及发展阶段

教学方式:讲授 授课时数:2学时

一、目标要求: 通过讲授让学生初步掌握什么是传染、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的特征及发展阶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传染及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的特征及发展阶段;难点是传染发生的条件及传染的类型。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及提问上节课内容:说出几种常用的消毒药的名称及用途。(约5min)

(二)讲授新课。

1.感染的概念: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长繁殖,引起动物机体产生病理反应的过程,称为感染,也可称传染。

2.感染发生的条件:(1)病原微生物的毒力、数量与侵入门户;(2)易感动物;(3)外界环境因素。

3.感染的类型:从不同角度可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其中重点掌握单纯感染、混合感染、原发感染和继发感染。

4.传染病的概念:凡是由病原微生物作用于动物机体引起的,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且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5.传染病的特征:五个特征,重点理解。

6.传染病的发展阶段:四个阶段,重点掌握潜伏期的概念。

(三)课堂小结(约2min)

四、教学方法:利用幻灯片、板书、讲授穿插教学。

五、复习思考题:

名词解释: 感染、传染病、潜伏期、隐性感染、继发感染。 简答题: 1.传染发生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2.传染病的特征有哪些?

3.传染病的四个发展阶段是什么?

31

畜禽疫病防治教案

授课章节:第4章第1节 授课内容: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 教学方式:讲授 授课时数:2学时

一、目标要求: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从而进一步理解切断传染病应采取的措施。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传染源、传染病流行过程及病原携带者的概念,传播途径的分类,垂直传播与水平传播概念及类型;难点是垂直传播与水平传播的区分。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及提问上节课内容:传染病的发展阶段。(约5min)

(二)讲授新课。

1.传染病流行过程的概念:动物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简称流行)是指传染病在动物群体中发生、发展和终止的过程,从动物个体发病到群体发病的过程。

动物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动物群。 2.传染源的概念:传染源是指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能够在其中定居、生长、繁殖,并能够将病原体排出体外的动物机体。

3.传染源的分类:患病动物和病原携带者,其中后者又可再分为三类。掌握病原携带者的概念。

4.传播途径:病原微生物从传染源排出后,通过一定的途径侵入其他动物的方式称为传播途径。可分为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两大类。

5..水平传播:是指传染病在群体之间或个体之间以水平形式横向平行传播,可分为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掌握后者又可经过哪些途径。

6.垂直传播:一般是指传染病从母体到后代两代之间的传播。它包括多种方式,应重点掌握。

7.易感动物群:重点掌握影响动物易感性的因素。

(三)课堂小结(约2min)

四、教学方法:利用幻灯片、板书、课堂讲授穿插教学。

五、复习思考题

名词解释:垂直传播、病原携带者、间接接触传播。 问答题: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什么?

32

畜禽疫病防治教案

授课章节:第4章第1节 授课内容:疫源地及流行过程的特征 教学方式:讲授 授课时数:2学时

一、目标要求: 通过讲授让学理解疫源地及自然疫源地的概念;掌握传染病流行过程的特征;了解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影响因素。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疫源地、自然疫源地的概念,流行过程的主要特征;难点是自然疫源地。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及提问上节课内容: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约5min)

(二)讲授新课。

1.疫源地概念:具有传染源及排出的病原微生物存在的地区称为疫源地。又可分为疫点与疫区两类,通常无严格的界限。

2.自然疫源地:存在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地区,称为自然疫源地。 3.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形式:理解造成散发与地方流行性的原因。 4.传染病流行的季节性:理解造成季节性的原因。 5.传染病流行的周期性:了解出现周期性流行的原因。 6.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主要是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大方面

(三)课堂小结(约2min)

四、教学方法:利用幻灯片、板书、课堂讲授穿插教学。

五、复习思考题

名词解释: 疫源地、自然疫源性疾病、自然疫源地 简答题: 传染病流行过程出现季节性的原因是什么?

33

畜禽疫病防治教案

授课章节:第4章第2节

授课内容:寄生虫病的发生与流行过程 教学方式:讲授

授课时数:2学时

一、目标要求:通过讲授让学生了解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流行特点及影响因素。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难点是寄生虫病流行过程中传染源及传播途径的分类。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及提问上节课内容:传染病流行过程出现季节性的原因。(约5min)

(二)讲授新课。

1.寄生虫病传染源概念:动物寄生虫病的传染源是指感染了寄生虫的家畜、野生动物,甚至人。包括病畜、带虫动物和保虫宿主。

2.寄生虫病传播途径:指传染源内的寄生虫,借助于某些传播因素,侵入另一宿主的全过程。主要有经口感染、经皮肤感染、经胎盘感染和直接接触感染等方式。

3.易感动物:是指对某种寄生虫缺乏免疫力或免疫力低下而处于易感状态的家畜、经济动物或野生动物。

4.寄生虫病流行的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 5.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

(三)课堂小结(约2min)

四、教学方法:利用图片、幻灯片、板书、课堂讲授穿插教学。

五、复习思考题

寄生虫病流行的特点有哪些?

3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初三毕业祝福语范文下一篇:测试室工作流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