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实践论文

2022-04-15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实践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广大中小学校普遍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一些新的教学模式纷纷涌现,探究式教学就是其中一种广受一线教师欢迎的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探究式教学运用于小学数学课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改进策略。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实践论文 篇1: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实践研究

摘 要:探究式教学作为小学数学新课标强调的一种新教学理念,其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得到有效开展,是很多数学教师探讨的问题。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探究式教学进行实践研究,总结了一些应用经验。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式;数学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小学数学教改关注的热点问题,笔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了以下五个环节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并在教学实践中具体践行,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1.创设情境,隐含问题

数学探究是对数学问题的探究,而数学问题又是基于特定数学情境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数学情境,让数学问题隐含其中,带领小学生入情入境,探究情境中的数学问题,以数学情境和数学问题的内在联系为教学出发点,让小学生自己发现隐含的数学问题,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在探究中求解,对数学问题作出解答。

如在“圆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其回忆自己印象中汽车轮子是圆形的。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汽车轮子是圆形的?在课堂教学前,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思考问题“为什么扔小石子进水里会荡起圆圈?”“为什么瓶盖是圆形的,可以旋转?”通过思考,学生产生一系列疑问,从生活经验中引出关于圆形问题,在此过程中,小学生的思维会被生活情境激活,发现其中有数学问题,而又迫切想要求解,就会去认真思考,想要得到答案。

2.发现问题,形成猜想

“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明和发现。”猜想是一种思维活动,是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对问题的直觉判断和理性思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后,大胆猜想,经过多方验证,让数学思维变得丰富,培养创造性思维,发挥数学学习主体性。

如“三角形内角和”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拿出自己熟悉的三角板,提出问题:“大家能告诉我三角板中每个角的度数是多少吗?三个角的和是多少呢?”学生拿出的三角形有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学生大胆猜想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他们拿出自己的三角形,对内角的度数进行测量,发现内角和是180°。从三角板的特殊性到普遍性,测量猜想得出结论。

3.探究问题,验证猜想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数学探究要大胆猜想,但猜想更多的是感性知识、肤浅认知,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明确猜想,对猜想进行验证。这就要求学生在恰当的数学情境中,自己发现问题,自主建构新知。给予学生数学猜想的验证空间,让学生在验证中学习,提高学生数学的素养。

如“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中,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一个数,分数大小不变”。教师要求学生对猜想进行验证,学生提出在除法中,除数和被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得出的商不变。从除法商不变的性质可以得出,分数也有类似性质,即18÷6=3,(18÷3)÷(6÷3)=3;

从学生的类比验证推导看出,商不变的除法算式可以转化为分数形式,用以验证“分数的基本性质”猜想,实现了知识学习的迁移。

4.解決问题,反思总结

反思作为高层次智能发展的表现,是小学生对探究学习的感受回顾,继而发现新知识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反思总结,谈一谈自己学习的收获。教师在学生的基础上进行补充说明和修正,帮助小学生形成新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和结论,提炼出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

如“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教学结束后,教师提出问题:“我们通过转化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大家想一想如何利用所学知识,推导梯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巩固,引出新探究知识。

5.应用问题,拓展延伸

学以致用才是学习的终极目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后,教师应立足生活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实践出发,再回归实践,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如“圆的面积计算”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应用练习:①基础练习,有一个圆形花坛,半径为20米,求出花坛的面积是多少?②变式练习,在草地上,有一个木桩,拴着一只羊,绳子长度为10米,请问羊吃草的最大面积能有多大?③拓展练习,有一块正方形手帕,面积等于40平方厘米,要求在其基础上剪一块圆形手帕,求圆形手帕的最大面积是多少?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实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成为数学教改的焦点问题。探究式教学策略,让小学生入情入境,沉浸数学课堂,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大胆猜想,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理性验证、反思总结、拓展应用,习惯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梁爱雪.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J].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3(11):75-76.

[2]鲍香叶.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6(49):74.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汉王镇小学中心校)

作者:王建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实践论文 篇2: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实践探究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广大中小学校普遍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一些新的教学模式纷纷涌现,探究式教学就是其中一种广受一线教师欢迎的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探究式教学运用于小学数学课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改进策略。

一、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运用过程中存在的問题

1.教师认识不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探究式教学,需要教师给予学生多方面的指导。可以说,数学教师对探究式教学的认识,决定了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效果。实践发现,很多教师对探究式教学的认识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探究式教学的应用效果需要经过较长一段时间才能够体现出来,一些教师在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后,过了一段时间并没有发现探究式教学比传统教学方式有突出的优势,于是就放弃了探究式教学,继续使用传统教学模式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第二,部分教师由于缺乏对探究式教学的认识,在应用时不知道如何使用探究式教学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往往借鉴网上的教学模板,导致教学设计与班上学生实际脱节,课堂效果很不理想。

2.相关资源欠缺。很多教学方式的运用,都需要一定的条件支持才能够顺利地开展。对于探究式教学来讲也是一样,需要学校给予充分的支持。目前很多学校对于探究式教学的支持力度还不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于探究式教学的资金投入不够,很多学校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受限于场地和设备等原因,导致探究式教学的应用无法得到保障;第二,学校对于教师资源的投入不够,对于大部分小学尤其是农村偏远地区的小学来讲,教师需要同时负责几个班的课堂教学,因此没有太多的精力投入到探究式教学的钻研中去。只有资金投入和师资投入跟上了,才能保障探究式教学的效果,从而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点。

3.学生接受程度低。很多学生已经适应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探究式教学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接受。目前很多学生对于探究式教学的接受程度不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小学生大多数都比较活泼好动,让他们去集中精力开展探究学习,很多学生都无法适应。在平时的探究学习活动中,往往开展到一半学生就无法集中精力,导致探究式教学的应用效果很不理想;第二,目前,很多小学生都不太喜欢数学课程,因为数学相对其他学科来说比较枯燥,学生很难从中体会到乐趣。因此,很多学生对于有关数学学习的任何内容都不感兴趣,同时也对探究式教学产生厌倦情绪。

二、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目前很多学校为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运用了探究式教学方式开展相关的教学工作,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在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笔者结合教学实际,提出如下应对策略:

1.学校方面。学校要为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提供场所和环境。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开展探究式教学,首先需要来自学校的支持。为了更好地完善探究式教学的实践应用,学校应尽量做到以下两点:第一,为教师开展探究式教学的应用和实践提供条件,比如合理安排教研计划,使每名教师完成教学活动之外,能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对探究式教学展开深入研究,结合班级学生实际将探究式教学应用到平时的课堂实践中;第二,学校要加强教师培训力度,开阔教师的视野,让教师明白创新教学方法的必要性,充分认识到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性,深入理解探究式教学的内涵,从而主动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

2.教师方面。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于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起着关键作用。为了更好地促进探究式教学的应用,教师要想方设法使学生从心理上愿意接受探究式教学。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采用循序渐进的策略,让学生逐步了解探究式教学的概念,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探究式教学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在课堂中主动配合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第二,教师要积极地与学生沟通,充分了解学生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切实帮助学生解决相关问题,增强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自信心;第三,教师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采用恰当方式使学生逐步接受探究式教学,运用一些激励政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性学习活动。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采用探究式教学,对于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有着积极的作用。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认真分析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时出现的问题,根据实际作出调整,使探究式教学方法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实用工具。(作者单位: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金榔中心学校)

责任编辑:张淑光

作者:佘国华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实践论文 篇3:

小学数学合作探究式教学实践分析

摘 要: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必须有机结合,开展合作探究式教学,才能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改变了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构建了一个主动探索、合作学习的全新方式。在探究合作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同时更要熟悉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掌控教学过程,并注意在教学中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热情,给学生留足空间,提升探究质量,采取科学评价,重视学生个性差异。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探究;学生地位;教师作用;过程;问题

新课改以来,探究性学习已经深入人心,它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发生了变化,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探究知识,并且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能力。探究性学习又常常以学生合作的形式呈现,形成了小组合作、师生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探究式教学。新的小学数学教材的最大特点就是关注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确立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作为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我常常思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到底如何开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如何寻求既适合学生特点,又符合课标要求的“自主、探究与合作”的课堂新思路呢?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必须有机结合,开展合作探究式教学,才能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数学合作探究式教学做一些思考和分析。

一、发挥教师在合作探究中的作用

在探究合作过程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探究并不矛盾,适度的引导能让探究更深入,更有内涵,更有意义。

1.教师要促进探究、合作等活动的开展

引导与探索并不矛盾,探索前的适度引导会让探索走得更远。合作探究是以问题的设置和提问为前提,教师在探究前需要引导问题,并对合作的方式进行引导。

2.教师要促进合作探究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的积极互动

合作探究教学中师生互动式常态,从引导发现问题,到寻找材料解决问题,再到拓展延伸强化运用,都离不开师生的互动。

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间合作,使学生互相取长补短,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提升了学习的兴趣。教师的引导体现在,教师并非一味地让学生合作,而是让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自己解决,自己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才让同桌或者小组合作探索、交流,这样充分提高了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3.教师应为学生合作探究提供必备的资源和环境条件

为学生合作探究提供必需的资源,创设必要的、有趣的合作探究环境是教师必须要做的事。如,开展长方形、正方形等教学,必须给学生准备这些素材,让学生“有米可炊”,同时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尊重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下探究、学习。

二、开展合作探究式教学的过程

合作探究式教学采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巩固练习、拓展延伸的过程开展教学,在教学中强调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自发地学习知识,在合作交流中学习知识,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和整体能力。下面以“因数和倍数”相关内容为例,分析合作探究式教学的过程。

1.创设情境,引导问题

为了顺利开展教学,要事先准备好12个边长都是1厘米的正方形纸片,目的是让学生通过12个正方形拼出不同的长方形。

教师首先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并询问学生有几种拼法。学生可以先在脑海里想象有哪些拼法,实在不行可以实践操作,并在完成后同桌相互交流,并帮助没有拼出的同学多拼几种。

出示操作要求:

(1)用12块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看看有几种拼法。学生动手操作,与同桌交流摆法,并可以在全班说出自己的想法。

(2)你能用算式来表达你的摆法吗?

数学是挑战思维和训练思维的武器,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充满魅力的学科。只有让学生在“个人—小组—全班”的模式中,多思考,多交流,各抒己见,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上面教师通过创设拼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再让学生用算式来表示自己的想法,又可促使学生以数形结合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2.引导探索,发现规律

在创设的情境中,让学生将有趣的游戏与现实的问题相联系,从游戏中得出12个正方形拼出长方形可以表示为:1×12=12, 2×6=12,3×4=12。

教师导入因数与倍数。

学生先自学教材,然后仔细观察3×4=12,想一想:你能从数学的角度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请你试着填一填:3×4=12,12是4的( ),12也是3的( ),4是12的( ),3也是12的( )。

接下来,让学生用因数和倍数说说算式l×12=12,2×6=12中数字间的关系。同桌互相说一说、听一听。因数和倍数也一样,我们不能单说哪个数是倍数,哪个数是因数,要说清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间的合作,使学生明白因数和倍数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形象生动又容易理解。

3.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数学内容是较为抽象的,有时由于学生个人认识的局限性,单靠某一个或几个学生探究问题,很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我们就可以考虑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合作探究。只有争论越激烈,学生的思维才会越来越活;只有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设想,才能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只有这样他们才会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所在。

(1)寻找一个数的因数。

教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写出15和16的所有因数吗?试一试。

学生:分别列出15和16的因数有……(学生采取合作的形式探究问题)

教师:你们的看法一样吗?为什么你们的答案会有不同?你同意谁的观点?

请你把15和16的因数补充完整。(激发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全班讨论)

教师:这就说明一个数的因数不止一个,找一个、两个不难,难就难在把一个数所有的因数全部找出来。

学生实践:想办法找出36的所有因数。

教师巡视,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探索,相互之间补充遗漏的因数,并讨论自己寻找因数的方法。最后师生共同总结答案。

(2)寻找一个数的倍数。

可以同上面一样开展,具体过程略。

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探索,寻找答案,自主探索,在知识的矛盾冲突中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小组集思广益,认真合作讨论,群策群力,探寻规律,找出问题的突破口,解决问题,并学会触类旁通。

4.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在学生探究完知识后,一定要及时地巩固新知,让学生尽快地掌握所学,不要出现探究过程也有了,合作也开展了,热闹过后学生又忘记了这样的情况。当然,练习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游戏,可以是同学间口头互动,也可以是师生间的互动。

出示例题:(1)5的因数有:

(2)3.6÷4=0.9,所以3.6是4的因数。( )

(3)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21,这个数的因数有1,5,25。

及时的检测练习可以巩固内化所学知识。针对学生的易错点、易混点进行练习、讨论、反馈,就会化解难点,使问题凸显并得以解决。巩固练习后的小组交流,更凸显出了学生学习中的共性、重难点问题,及时地交流,教师适时地点拨,使问题得以解决,这样很好地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度,解决了共性问题,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三、合作探究式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合作探究式学习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革命性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是动态的变化过程,在合作学习和探究中需要教师的引导,需要教师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热情;需要给学生留足空间,提升探究质量;需要科学评价,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1.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热情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尊重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探究合作热情。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同学生一起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习者积极参与,自觉探究,在参与中表现。开放课堂以课内为点,课外为面,课内外和谐衔接。更重要的是要用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影响学生、感染学生。

2.留足空间,提升探究质量

留足思维空间,才能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充分发挥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使知识不断提升、思维不断发展、情感不断丰富。要想开展有效的合作探究,必须留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空间,但实际教学中有时为了课堂的进度,学生几乎没有思考的余地,最终学生只能被牵着鼻子走。小学数学课堂由于其本身具有抽象性,而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未发展成熟,学生得不到思考的空间,思维能力就会受到限制,合作探究也会落空。

为此,为了确保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质量,使课堂合作探究教学落到实处,必须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

3.科学评价,重视个性差异

合作交流、探究学习多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在探究中应该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充分放手,学生主动探索新知。对于数学教学,我们教师不能“关住”学生,而应更多地“关注”学生是不是成为真正的学习探究者,只有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中来,才能撞击出智慧的火花。同时,我们要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小组合作时,对于每组中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们应该尽可能地让这些学生先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小组成员、小组间的科学评价通过多种因素来整体评定小组成绩,突出合作的作用,激励学生主动合作,互相帮助,让差生有进步,让优生有发展,从而凝聚团队力量。

总之,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改变了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构建了一个主动探索、合作学习的全新方式。在探究合作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同时要熟悉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掌控教学过程,并注意教学中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热情,给学生留足空间,提升探究质量,采取科学的评价,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参考文献:

[1]吴超.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探究[J].幸福家庭:教育论坛,2012(10).

[2]杨校宁.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探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09(07).

[3]梁爱雪.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3(11).

[4]单春艳.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5]刘博.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若干思考[J].文理导航:下旬,2013(05).

(作者单位 浙江省玉环县芦浦镇中心小学)

?誗编辑 韩 晓

作者:张明行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多媒体环境高中历史教学论文下一篇:小学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论文